求购华为手机员工都买不起房,为什么房价还那么高

华为员工:表面光鲜 工作十年买不起房
关键字: 华为员工华为远光表面光鲜华为工作十年买不起房华为薪酬华为员工买房
悔恨:房子成年薪百万夫妻心头的痛
赵玲,31岁,入职华为9年
赵玲和老公都是东北人,夫妻俩均在华为工作。31岁的赵玲毕业后就进了华为,她33岁的老公通过社招进入华为,迄今在华为也呆了9年,目前被派驻到非洲某国工作
尽管两人这些年赚了些钱,但因种种原因,他们错过了深圳楼市大涨之前购房的良机,为此两人时常陷入悔恨中。有段时间,房子变成了夫妻两人心头上的伤疤,一碰就疼。
目前,夫妻俩一年税后赚100万没问题。即便是这样的高薪,由于家里养了三个孩子,留在深圳也让赵玲望而却步。赵玲考虑到在深圳生活成本太高,决定回东北安家,去年9月她在沈阳最好地段买了套学区房。
赵玲坦言,在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华为给的钱真不少,但也把人“虐得够惨”。目前,赵玲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这份工作对她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以她和老公现在的资产情况,回到沈阳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但夫妻两人手头还有些余钱,却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在钱会贬值的担忧下,还是把在深圳贷款买房提上了日程。
“真后悔早几年没在深圳买房。打算为了孩子再逼自己一次,背个几百万房贷。”赵玲说。
困惑:那些抢房的都是什么人?
李超,30岁,入职华为5年
李超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华为,2012年被外派到非洲。尽管他还没成家,但这几年他一直想在深圳买套房子。无奈的是,他每次回国休假都只有短短的两三周时间,在深圳停留的时间也就一两天,根本没时间去看房。
2015年初李超回国休假,这次在深圳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他去看了几个楼盘,发现房价比半年前涨了一些,犹犹豫豫中,他最终没有选择出手。
李超返回非洲后,从国内的新闻中获知,深圳的房价涨疯了,但他在国外感受不到抢房的氛围,也就没太紧张。李超盼着深圳房价回调,但尴尬的是,一直到现在,深圳房价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因为在非洲工作补贴比较高,李超月薪已过4万。但他很快要回国了,少了海外补贴,李超的收入会降一截。“买一套4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3成我还是付得起的,但贷款280万,月供压力太大了。”
让李超想不透的是,那些抢房的都是什么人?个个高薪吗?连相对高薪的华为人买房都感到吃力,还有哪家企业的员工买房会感到轻松?
纠结:不甘心回老家,苦等房价下跌
张康,28岁,入职华为6年
张康如愿以偿进入华为工作,虽然平时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大,但对比同行业,他认为华为给予的薪酬是最高的。
这几年他的绩效不错,工资每年增长约20%,最多的一年加薪加了50%。即便如此,想凭一己之力买房也非常吃力。
张康同样错过了2014年最佳出手时机。当时他嫌华为周边2万多的房价太贵,想等房价降一降再买,但他的想法很快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在深圳买不起房的压力,让张康感到非常纠结,还要不要继续留在深圳发展?
父母催他回老家贵州,他有时也想依照父母的意愿,回老家找个工作。但是找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薪资待遇的落差实在太大,所以至今仍犹豫不决。
张康觉得,相比老家,深圳更开放、包容,不需要事事找关系。如果能买得起房,他还是倾向在深圳打拼一下。
“一位同事结婚前买不起深圳的房子,只好跑到东莞买了套婚房。”张康说,最近也有同事在看房,担心2018年再这么涨一波就真的买不起了。总体来说,上了车的同事对深圳更有归属感,没上车的都活在焦虑中。
(应采访对象要求,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原标题:华为员工:表面光鲜 工作十年买不起房
责任编辑:吴娅坤华为男都买不起南京房!南京高房价到底要逼走多少年轻人?! - 数据 -南京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华为男都买不起南京房!南京高房价到底要逼走多少年轻人?!
原创 06:00:00
来源:新浪房产
南京也许正在将年轻人逼离这个城市。就像华为要离了深圳,去往东莞~
都说“华为男”有钱,会挣钱没有时间花钱,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也是他们组团去买房,其实真实的境况是这样的:他们也为买房捉急。下面正式公布他家公司的员工工资情况!!(声明:所有内容与数据均整理自网络以及行业人士透露,真真假假实实虚虚无从考证,仅供有识之士参考比较)
(13C至22A的说法其实就是依据员工的能力水平与学历以及工作年限制定的相应薪资水平,奖金和分红另计。应届本科生最低级别就是13C,13C以下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工级别。)
从今年的就业市场和工资水平来看,怀抱高学历的他们,工资水平显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高。小编毕业的院校,太多人从事着与程序有关的工作,二线城市的南京,他们普遍签约的工资是9000元,你没有看错,他们的工资没有过万。结合南京房价,小编为您分析他们买房的艰辛历程。
1、单身人士在南京买房艰难
南京新房库存量持续走低,连续5个月低于3万套,供需失衡刺激下的南京楼市,房价一天一个样,9月将入市的河西中部楼盘放风价已经高达50000元/㎡。据权威数据显示,7月南京房价全国排名第五,均价21695元/㎡,赶超广州。
据智联招聘公布的全国各大城市薪酬数据显示,南京平均薪酬6680元。结合薪酬和房价,我们仔细去算一笔账,看完你绝对分分秒想娶个老婆,携手双双买房去奋斗。但是……没房是否能娶到老婆,那得看人品和运气。
假设购买100㎡的房子,(这个是很奢侈的事情),按南京的平均薪酬计算,个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需要27年才能全款买一套房。此处标粗全款,因为一切都是假设中的理想状态。理想尚且如此,现实更加残酷。
不得不说南京买房艰难,向逐渐逼近婚龄队伍的小伙伴致敬。
2、买房沦为纯粹的金钱游戏
现实的逼仄境地,买房沦为纯粹的金钱游戏。我们陷入买房利益的诱惑与围攻中,难以突围。工作所得与炒房利润被放置在天平的两端,倾斜的幅度压抑每一个都市打拼者的梦想与希望,如置火烤,内心煎熬。
我们在大城市打拼,怀抱安家立业扎根于此的理想,可深圳房价过5万元/㎡,上海、北京过4万元/㎡。但年龄渐大,慢慢被逼入结婚境地的我们,身临险境。
面对高昂的房地产市场,刚需族逐渐被城市边缘化,能当得起房奴都来之不易。没有家底的我们要么继续蜗居在一线城市的出租屋,要么退居二线城市或直接返还老家。
生活如此,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决断的勇气,尤其是工作三两年,就被逼入结婚境地的年轻人。
因为租住在靠近软件大道的小区,又毕业于理工院校,身边太多人从事着IT行业,不乏“华为男”、“中兴男”。(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南京的华为和中兴办公地点在哪~)
3、华为男也为买房捉急
小韩,南航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在南京的华为工作。89年的他年龄不小了,女友与他同龄,谈了两三年,女友催他结婚,父母也多次催他结婚。可刚毕业的他,不想今年结婚,不想刚工作就得成为房奴。但南京楼市的现状,一些板块已被调侃“买房晚一年,等于白干十年”。他深深的担心这时不买,明年就买不起房了。
可这时买房呢,又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他们得经常加班,基本10点都不能正常下班。买房首选距离公司两千米以内的地段,其次是地铁房,同时也得兼顾自住和投资。在大致了解软件大道周边的房价后,小韩更加纠结了。普遍3万元/㎡的房价,看中的一套房子,首付72万,住房公积金排队等,30年的房贷,每月还贷11000元。并且是期房,近两年还得租房。毕业就买房,他实在是压力山大。
女友劝她看看江宁和二手房市场,可交通便利的地铁房,房价也在2万5左右。不是他不想买房,可买房就是掏空两家的积蓄,就是将自己未来的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牢牢束缚住。
他母亲知道他的想法,说年轻人跳跃,不想承担责任,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怕吃苦,不喜缩衣减食。可芸芸众生,谁才能是真正出挑的那个。以公司目前的薪资发展空间,未来三年或者五年,20万的年薪将是一个门槛。而未来五年,他将养孩子,养家。这些其实都在逼迫着25岁到35岁之间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
我曾经和他坐着喝酒聊过天,我感慨每一个现代社会奋斗着男士的难为。我见过他们因困在女友与父母间的挣扎与泪水,我也见过他们因买房后的精打细算与牢骚满腹。
也有人曾和我说过,投资买房抗通货膨胀或炒房挣钱,实在不想在南京待的时候,就卖掉南京的房,大挣一笔,去其他城市换大房子。我确实想过,可囊中羞涩,连首付都付不起。纵使付的起,也年华有限,过几年也没了换城市的心气,只能打起全身的精力神去工作去还贷。
面对南京楼市,看着爆满的开盘现场,看着满场六成中年人,我只能说南京也许正在将年轻人逼离这个城市。就像华为要离了深圳,去往东莞。房价飙升,年轻人购房安家的需求长久悬置。若离了南京,也许我会去往无锡、常州、成都。。。。。。四海为家处处家。
不,顿时觉得逃离的姿态,好萎靡。年轻还是应有年轻的姿态,想太多,简直就是束缚,不奋斗到底哪知自己青春无限,活力无限。
热日 17:27
热日 20:54
热日 19:05
热日 07:28
热日 07:24
热日 07:19
热日 14:34
热日 07:28
热日 09:51
热日 13:03
热日 10:45
热日 10:48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融侨地产南京公司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华为员工抱怨:房价涨太疯 工作十年也买不起房!
根据深圳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华为是深圳唯一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2016年给深圳直接贡献了1430多亿元的GDP,占全市总GDP的7.3%。
目前华为在全球拥有超过17万员工,其中在深圳有大约4到5万人。即便按照5万人计算,每个员工有2名家人,占全深圳实际人口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一。
很多人认为,由于华为员工收入高,购买力强,因此房价对华为员工并不是太大的困扰。
其实不然,华为员工也时常抱怨:房价涨得太疯,工作十年也买不起房。
2014年深圳新房均价每平米仅2万出头,目前已飙至每平米逾5.5万,而好地段房子的价格更不可期。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华为的工资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年终奖+分红组成。与BAT相比,华为的基本工资不算高。如今刚毕业的本科生基本工资约1万,研究生1.2万,工作七八年的员工也就两万多。
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股票分红,其次是奖金,但新员工三年以内一股都分不到。通常,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普通员工,一年拿到的薪酬税前在60万-70万元,但一年能够积攒下来的钱,不过二三十万。
而工作4、5年的年轻人,薪酬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有入职华为5年的员工说:“买房的事现在连想都不敢想,感到很绝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华为有员工绝望:房价涨得太疯 工作十年也买不起房
华为员工薪酬高,早已声名在外。但相比近两年深圳楼市的涨幅,华为的加薪幅度根本不值一提。去年“深圳高房价逼走华为”曾引发诸多争议,虽然华为对此予以否认,掌门人任正非公开炮轰高房价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此轮上涨周期领跑的城市,深圳房价一路狂飙。2014年深圳新房均价每平米仅2万出头,目前已飙至每平米逾5.5万,而好地段房子的价格远高于上述均价。
实际上,即使在华为内部,也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高薪的老一代员工多已成功置业,但新一代员工却在高昂的房价前苦苦挣扎。有华为员工抱怨,房价涨得太疯了,工作十年在深圳也买不起房。
华为工资有多高?
我们先来看看华为员工的薪酬,究竟有多高。
华为的工资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年终奖+分红组成。如果常驻海外条件恶劣的国家,还有艰苦补助和离家补助,补助的具体标准,因国家的艰苦级别而不同。比如肯尼亚,目前每天的艰苦补助约为70美元/天,而每个月的离家补助税后约9000元人民币。
华为员工是按级别来算薪酬,应届毕业生刚进华为都是13级,每一级又分ABC三个小等级,正常情况下是每一年升一小级。目前,在华为内部系统可公开查询到别人的最高级别是22级,23级以上则属于级别非常高的boss,在系统上查不到。
与BAT相比,华为的基本工资不算高。如今刚毕业的本科生基本工资约1万,研究生1.2万,工作七八年的员工也就两万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股票分红,其次是奖金,但新员工三年以内一股都分不到。实际上,2010年后进入华为的员工股票分的都很少。
华为每年按考评(分AB+BC)计算年终奖,考评越高,年终奖越多,得C的员工很可能被淘汰。
从今年开始,13级员工每个月增加3000元月度奖金(与考勤相关),14级每个月则增加4000元月度奖金。年度奖金计算也更简单化:A
即4个月工资,B+ 即3个月工资,B 即2个月工资,以此类推。公司的人力导向是,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
华为每年都会给员工涨工资,基本工资平均涨幅在20%左右。年终奖涨幅不固定,与公司整体利润、部门总营收和利润相关,每人的年终奖会因考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普通员工,大概在16-17级,一年拿到的薪酬税前在60万-70万元。刨去税费、社保,以及在深圳较高的生活成本,一年能够积攒下来的钱,不过二三十万。而工作四五年的年轻人,薪酬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 四位华为员工的讲述
▲ 绝望:“工作十年买房都够呛”
王海,27岁,入职华为5年
王海来自西安,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深圳华为总部,头两年在运营商BG研发岗,后三年转做GTS服务工程师,经常四处出差。
入职五年来,王海一直没有分到股票。他在华为的第一年,算上工资、年终奖及补助,税前收入不到十万;第二年,税前收入涨到十五六万;第三年收入达到税前二十多万;今年税前总收入可能有三十多万。
他目前是14级,正准备升15级,在华为属于比较普通的员工,代表了华为大部分员工的收入增幅。
刚毕业时,王海记得华为周边的房价在2万元/平米左右,但刚工作的他手里没什么钱。到2014年下半年,他好不容易攒下十几万,不过这点钱根本不够付首付。
“当时也想过咬咬牙买房,但我家里条件一般,凑够首付不仅需要倾尽全家所有,还要向亲友借钱。即使凑够首付,还贷压力也很大。”王海叹了口气。
王海决定继续租房住,等自己多攒点钱再买房。谁知2015年“330信贷新政”颁布后,深圳房价开启了暴涨模式,短短一年多时间,深圳房价如脱缰野马般狂奔,所有地段的房价均翻番,有的地段甚至飙涨了三四倍。
“买房的事现在连想都不敢想,感到很绝望。”
王海说,如果没有父母支持,靠自己攒钱在深圳买房,工作十年都够呛。而华为的员工,大多来自农村,父母根本帮不上忙。
▲ 悔恨:房子成年薪百万夫妻心头的痛
赵玲,31岁,入职华为9年
赵玲和老公都是东北人,夫妻俩均在华为工作。31岁的赵玲毕业后就进了华为,她33岁的老公通过社招进入华为,迄今在华为也呆了9年,目前被派驻到非洲某国工作。
尽管两人这些年赚了些钱,但因种种原因,他们错过了深圳楼市大涨之前购房的良机,为此两人时常陷入悔恨中。有段时间,房子变成了夫妻两人心头上的伤疤,一碰就疼。
目前,夫妻俩一年税后赚100万没问题。即便是这样的高薪,由于家里养了三个孩子,留在深圳也让赵玲望而却步。赵玲考虑到在深圳生活成本太高,决定回东北安家,去年9月她在沈阳最好地段买了套学区房。
赵玲坦言,在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华为给的钱真不少,但也把人“虐得够惨”。目前,赵玲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这份工作对她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以她和老公现在的资产情况,回到沈阳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但夫妻两人手头还有些余钱,却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在钱会贬值的担忧下,还是把在深圳贷款买房提上了日程。
“真后悔早几年没在深圳买房。打算为了孩子再逼自己一次,背个几百万房贷。”赵玲说。
▲ 困惑:那些抢房的都是什么人?
李超,30岁,入职华为5年
李超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华为,2012年被外派到非洲。尽管他还没成家,但这几年他一直想在深圳买套房子。无奈的是,他每次回国休假都只有短短的两三周时间,在深圳停留的时间也就一两天,根本没时间去看房。
2015年初李超回国休假,这次在深圳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他去看了几个楼盘,发现房价比半年前涨了一些,犹犹豫豫中,他最终没有选择出手。
李超返回非洲后,从国内的新闻中获知,深圳的房价涨疯了,但他在国外感受不到抢房的氛围,也就没太紧张。李超盼着深圳房价回调,但尴尬的是,一直到现在,深圳房价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因为在非洲工作补贴比较高,李超月薪已过4万。但他很快要回国了,少了海外补贴,李超的收入会降一截。“买一套4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3成我还是付得起的,但贷款280万,月供压力太大了。”
让李超想不透的是,那些抢房的都是什么人?个个高薪吗?连相对高薪的华为人买房都感到吃力,还有哪家企业的员工买房会感到轻松?
▲ 纠结:不甘心回老家,苦等房价下跌
张康,28岁,入职华为6年
2011年张康如愿以偿进入华为工作,虽然平时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大,但对比同行业,他认为华为给予的薪酬是最高的。
这几年他的绩效不错,工资每年增长约20%,最多的一年加薪加了50%。即便如此,想凭一己之力买房也非常吃力。
张康同样错过了2014年最佳出手时机。当时他嫌华为周边2万多的房价太贵,想等房价降一降再买,但他的想法很快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在深圳买不起房的压力,让张康感到非常纠结,还要不要继续留在深圳发展?
父母催他回老家贵州,他有时也想依照父母的意愿,回老家找个工作。但是找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薪资待遇的落差实在太大,所以至今仍犹豫不决。
张康觉得,相比老家,深圳更开放、包容,不需要事事找关系。如果能买得起房,他还是倾向在深圳打拼一下。
“一位同事结婚前买不起深圳的房子,只好跑到东莞买了套婚房。”张康说,最近也有同事在看房,担心2018年再这么涨一波就真的买不起了。总体来说,上了车的同事对深圳更有归属感,没上车的都活在焦虑中。
(应采访对象要求,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华为有员工绝望:房价涨得太疯 工作十年也买不起房
在中国,华为是高端制造业引以为傲的标杆,也是企业对外的一张名片。华为每年按考评(分AB+BC)计算年终奖,考评越高,年终奖越多,得C的员工很可能被淘汰。”  王海说,如果没有父母支持,靠自己攒钱在深圳买房,工作十年都够呛。
华为员工薪酬高,早已声名在外。但相比近两年深圳楼市的涨幅,华为的加薪幅度根本不值一提。去年“深圳高房价逼走华为”曾引发诸多争议,虽然华为对此予以否认,掌门人任正非公开炮轰高房价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此轮上涨周期领跑的城市,深圳房价一路狂飙。2014年深圳新房均价每平米仅2万出头,目前已飙至每平米逾5.5万,而好地段房子的价格远高于上述均价。
实际上,即使在华为内部,也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高薪的老一代员工多已成功置业,但新一代员工却在高昂的房价前苦苦挣扎。有华为员工抱怨,房价涨得太疯了,工作十年在深圳也买不起房。
华为工资有多高?
我们先来看看华为员工的薪酬,究竟有多高。
华为的工资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年终奖+分红组成。如果常驻海外条件恶劣的国家,还有艰苦补助和离家补助,补助的具体标准,因国家的艰苦级别而不同。比如肯尼亚,目前每天的艰苦补助约为70美元/天,而每个月的离家补助税后约9000元人民币。
华为员工是按级别来算薪酬,应届毕业生刚进华为都是13级,每一级又分ABC三个小等级,正常情况下是每一年升一小级。目前,在华为内部系统可公开查询到别人的最高级别是22级,23级以上则属于级别非常高的boss,在系统上查不到。
与BAT相比,华为的基本工资不算高。如今刚毕业的本科生基本工资约1万,研究生1.2万,工作七八年的员工也就两万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股票分红,其次是奖金,但新员工三年以内一股都分不到。实际上,2010年后进入华为的员工股票分的都很少。
华为每年按考评(分AB+BC)计算年终奖,考评越高,年终奖越多,得C的员工很可能被淘汰。
从今年开始,13级员工每个月增加3000元月度奖金(与考勤相关),14级每个月则增加4000元月度奖金。年度奖金计算也更简单化:A
即4个月工资,B+ 即3个月工资,B 即2个月工资,以此类推。公司的人力导向是,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
华为每年都会给员工涨工资,基本工资平均涨幅在20%左右。年终奖涨幅不固定,与公司整体利润、部门总营收和利润相关,每人的年终奖会因考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普通员工,大概在16-17级,一年拿到的薪酬税前在60万-70万元。刨去税费、社保,以及在深圳较高的生活成本,一年能够积攒下来的钱,不过二三十万。而工作四五年的年轻人,薪酬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 四位华为员工的讲述
▲ 绝望:“工作十年买房都够呛”
王海,27岁,入职华为5年
王海来自西安,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深圳华为总部,头两年在运营商BG研发岗,后三年转做GTS服务工程师,经常四处出差。
入职五年来,王海一直没有分到股票。他在华为的第一年,算上工资、年终奖及补助,税前收入不到十万;第二年,税前收入涨到十五六万;第三年收入达到税前二十多万;今年税前总收入可能有三十多万。
他目前是14级,正准备升15级,在华为属于比较普通的员工,代表了华为大部分员工的收入增幅。
刚毕业时,王海记得华为周边的房价在2万元/平米左右,但刚工作的他手里没什么钱。到2014年下半年,他好不容易攒下十几万,不过这点钱根本不够付首付。
“当时也想过咬咬牙买房,但我家里条件一般,凑够首付不仅需要倾尽全家所有,还要向亲友借钱。即使凑够首付,还贷压力也很大。”王海叹了口气。
王海决定继续租房住,等自己多攒点钱再买房。谁知2015年“330信贷新政”颁布后,深圳房价开启了暴涨模式,短短一年多时间,深圳房价如脱缰野马般狂奔,所有地段的房价均翻番,有的地段甚至飙涨了三四倍。
“买房的事现在连想都不敢想,感到很绝望。”
王海说,如果没有父母支持,靠自己攒钱在深圳买房,工作十年都够呛。而华为的员工,大多来自农村,父母根本帮不上忙。
▲ 悔恨:房子成年薪百万夫妻心头的痛
赵玲,31岁,入职华为9年
赵玲和老公都是东北人,夫妻俩均在华为工作。31岁的赵玲毕业后就进了华为,她33岁的老公通过社招进入华为,迄今在华为也呆了9年,目前被派驻到非洲某国工作。
尽管两人这些年赚了些钱,但因种种原因,他们错过了深圳楼市大涨之前购房的良机,为此两人时常陷入悔恨中。有段时间,房子变成了夫妻两人心头上的伤疤,一碰就疼。
目前,夫妻俩一年税后赚100万没问题。即便是这样的高薪,由于家里养了三个孩子,留在深圳也让赵玲望而却步。赵玲考虑到在深圳生活成本太高,决定回东北安家,去年9月她在沈阳最好地段买了套学区房。
赵玲坦言,在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华为给的钱真不少,但也把人“虐得够惨”。目前,赵玲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这份工作对她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以她和老公现在的资产情况,回到沈阳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但夫妻两人手头还有些余钱,却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在钱会贬值的担忧下,还是把在深圳贷款买房提上了日程。
“真后悔早几年没在深圳买房。打算为了孩子再逼自己一次,背个几百万房贷。”赵玲说。
▲ 困惑:那些抢房的都是什么人?
李超,30岁,入职华为5年
李超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华为,2012年被外派到非洲。尽管他还没成家,但这几年他一直想在深圳买套房子。无奈的是,他每次回国休假都只有短短的两三周时间,在深圳停留的时间也就一两天,根本没时间去看房。
2015年初李超回国休假,这次在深圳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他去看了几个楼盘,发现房价比半年前涨了一些,犹犹豫豫中,他最终没有选择出手。
李超返回非洲后,从国内的新闻中获知,深圳的房价涨疯了,但他在国外感受不到抢房的氛围,也就没太紧张。李超盼着深圳房价回调,但尴尬的是,一直到现在,深圳房价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因为在非洲工作补贴比较高,李超月薪已过4万。但他很快要回国了,少了海外补贴,李超的收入会降一截。“买一套4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3成我还是付得起的,但贷款280万,月供压力太大了。”
让李超想不透的是,那些抢房的都是什么人?个个高薪吗?连相对高薪的华为人买房都感到吃力,还有哪家企业的员工买房会感到轻松?
▲ 纠结:不甘心回老家,苦等房价下跌
张康,28岁,入职华为6年
2011年张康如愿以偿进入华为工作,虽然平时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大,但对比同行业,他认为华为给予的薪酬是最高的。
这几年他的绩效不错,工资每年增长约20%,最多的一年加薪加了50%。即便如此,想凭一己之力买房也非常吃力。
张康同样错过了2014年最佳出手时机。当时他嫌华为周边2万多的房价太贵,想等房价降一降再买,但他的想法很快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在深圳买不起房的压力,让张康感到非常纠结,还要不要继续留在深圳发展?
父母催他回老家贵州,他有时也想依照父母的意愿,回老家找个工作。但是找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薪资待遇的落差实在太大,所以至今仍犹豫不决。
张康觉得,相比老家,深圳更开放、包容,不需要事事找关系。如果能买得起房,他还是倾向在深圳打拼一下。
“一位同事结婚前买不起深圳的房子,只好跑到东莞买了套婚房。”张康说,最近也有同事在看房,担心2018年再这么涨一波就真的买不起了。总体来说,上了车的同事对深圳更有归属感,没上车的都活在焦虑中。
(应采访对象要求,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