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小刻游戏入迷,没有心思去学习怎么办

节目16答家长问:13岁孩子写作业慢,做题马虎怎么办?所属专辑: 主播: 王鑫短程心理播放: 31次最近更新: 2天前时长: 04:48播放分享下载评论还没有评论哦该专辑其他节目蜻蜓FM网络收音机,囊括了国内外数千家网络广播,并与全国各大地方电台合作,将传统电台整合到网络电台中,为用户呈现前沿丰富的广播节目和电台内容,涵盖了有声小说、相声小品、新闻、音乐、脱口秀、历史、情感、财经、儿童、评书、健康、教育、文化、科技、电台等三十余个大分类。蜻蜓FM是多年来用户喜爱的音频应用,手机必装的应用!你想听的我们都有,听音频用蜻蜓就够了!沪ICP备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 0911603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4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203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U6911号 公安备案号: 856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手机端下载微信公众号本站隶属于 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回到顶部摘要: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暑假到了,又有多少爸妈在担心孩子打游戏的事了?
腾讯公司也是够应景,前几天直接针对他们最坑娃的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推出最严新规:12岁以下每天限玩1小时~
还开启了一个叫“成长…
你好,我是丹妈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暑假到了,又有多少爸妈在担心孩子打游戏的事了?腾讯公司也是够应景,前几天直接针对他们最坑娃的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推出最严新规:12岁以下每天限玩1小时~还开启了一个叫“成长守护平台”的玩意,直接支持家长关联孩子账号,随时监控。说实话,我看到平台广告的第一次反应竟然是:这玩意我和刘先森之间也需要一个啊!(开玩笑,刘先森最近在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深切沟通下,已经不玩了)而腾讯之所以这么大动作,大概是因为最近《王者荣耀》的负面新闻是越来越多,被称为“王者农药”,也是实至名归了:●
轻则“叫不动吃饭”●
走路不看路(一行车记录仪拍到的画面,几个孩子玩游戏玩到车过来,头都不抬,如果汽车急速行驶,后果不堪设想……)·重则:《13岁男孩玩王者荣耀被骂而跳楼
刚苏醒:我怎么不会飞?》《10岁男孩玩王者荣耀月花5.8万 怕妈妈发现删银行短信》《王者荣耀17岁以下用户超3600万,17岁男孩连打40小时,险丧命》甚至还有老婆在贴吧里问:许多妈妈谈起《王者荣耀》的样子,不禁让丹妈联想到婆婆埋怨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样子:(潜台词:我儿子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孝顺的孩子)(潜台词:自从娶了“王者荣耀”这个媳妇以后,他就变了)(潜台词: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啊!都怪“王者荣耀”这个妖孽,把我儿子给拐走拉!)我非常理解孩子沉迷游戏,做父母的痛心与无奈,也非常赞同国家、企业应该对此类游戏进行必要的监管限制的措施。但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真的全是媳妇的错?孩子为了一个游戏就变坏,真的全是游戏的错?出问题的不是孩子,不是游戏,是教育我一直认为,对于那些还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我不相信王者荣耀比和小伙伴一块在公园捉迷藏、过家家,更好玩;我不相信王者荣耀比耐心温柔的父母富有情趣的给孩子讲故事,更迷人;我更不相信王者荣耀比全家人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做游戏、看电视、包饺子,更有趣。我不是说有伙伴玩、有父母陪的孩子就不会玩王者荣耀,但至少,游戏不会成为孩子的全部。所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我们总是怪游戏妖魔化了孩子,却忽略了当初把这个妖怪亲手送到孩子面前的是谁?之前,好奇刘先生沉迷王者荣耀,我也去下载了个,发现在苹果系统上的将游戏年龄以及游戏内容写的清清楚楚:● 可是谁,为了省事,一次次将手机塞给了哭闹的孩子?让孩子把手机当成了安抚奶嘴;● 是谁,为了偷懒,一次次将ipad塞给了祈求“爸爸,你陪我玩一下嘛”的孩子?让孩子把手机当成了玩伴;● 是谁,每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展示:电子游戏才是人类必不可缺的好伙伴?● 又是谁,从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花心思给孩子提供更广泛的娱乐选择,却在第一次发现孩子玩不适宜儿童的游戏时,毫无警惕的同意;在孩子之后的一次次央求中,毫无反思的妥协,甚至沾沾自喜孩子的“聪明”——我不止一次的听到父母夸赞自己还只有1、2岁的孩子“我儿子可聪明了,这么小就会开手机游戏了”……到头来,却怪腾讯毁了孩子的童真?游戏毁了孩子的童年?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想问,孩子的童年,你又给了他什么?每个年代都有新鲜事物吸引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这些其实都只是家长懒于陪伴,疏于管教的借口。正如网红张全蛋在微博里写到的那样:游戏本身就关乎人性,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没有那么糟糕。要想孩子从游戏中抽身,我们要做的是先去了解,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是什么?孩子用父母成千上万的血汗钱换来的是什么?● 是社交,是玩伴,是和伙伴聊天的共同话题。那我们能不能努力为孩子找到另外一些兴趣广泛,喜欢阅读、比如运动,比如益智玩具,让孩子自然明白,游戏不是唯一的社交话题。● 是陪伴 那我们能不能放下一点工作,哪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是虚荣心,是被更多的人认可,夸赞那我们能不能平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一些称赞,多给孩子一些表现自己、为我们做事、为他人做事、让他们很有成就感的机会?一个禁令禁止不住孩子对“电子”玩伴的渴望,一个成长守护平台,守护不了那些在现实世界只是个被打被骂被嫌弃的“坏孩子”,在虚拟世界里却是个有伙伴被崇拜的“常胜将军。(上文那个打赏2万给游戏主播的小龙,当母亲得知孩子的行为,就是一场打骂,孩子确实犯了大错,但妈妈这样的做法,恐怕只会讲将孩子越打越“远”,越骂越“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淘宝真是啥都有……)最后,除了刚刚上文提到那几点建议,对于那些担心孩子沉迷游戏的父母,丹妈还有一些小方法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1、你敢为孩子放下手机吗?想让孩子放下手机,请爸妈们先放下手机(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让孩子玩,自己却玩的如痴如醉,孩子脑子只会出现三个大写加粗的字——“不!公!平!”;2、不要把玩游戏变成一种奖励:“宝贝你做完这道题,妈妈就给你玩半小时手机”——这样会让孩子在游戏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刺激,还有光荣和奖赏。3、花更多心思陪孩子玩别的东西:丹妈曾经分享过的 ? 3个儿子全都送进斯坦福,这位香港歌星给父母的10点启示!里的陈美玲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高中前,坚持禁止孩子玩电子游戏看漫画。而这看似几乎严苛、不可能的禁止背后是陈美玲巨大的付出——她用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除了电子游戏,现实世界也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东西。比如努力给孩子找来更有趣的书籍电影,和孩子玩很多面对面的游戏,比如牌、猜谜、变魔术等等,只要有空就会全家一块出门钓鱼、远足,户外运动。她的孩子从来没有因为少了电子游戏,而感觉自己的童年比其他孩子无趣。在这个手机高度普及,高度网络化的时代里,要想孩子不沉迷游戏,并不是嘴巴对孩子说几句“游戏不好,不能玩”,孩子就会不玩的,想要孩子好,咱们家长就真的不能偷懒!正如知乎一名朋友写道的:孩子都喜欢玩,而关于“玩”的教育,我们的核心永远应该是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比“玩”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把“玩”剔除出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接触的东西有多大,智慧就有多大,而那些在天地间行走的孩子,是不会沉迷束缚于那一方小小的屏幕的。 ●
丹妈碎碎念
● 我发现对于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着迷,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比如我家电视是常年不开的,叮当一岁半,几乎没看过电视(回老家时偶尔会不小心扫到几眼),我给他提供最多的就是书,对他来说,各种纸板书、立体书、洞洞书、翻翻书等就是玩具,他也沉迷于此。然后上周因为家里来了外甥侄子们,我把投影仪拿到客厅播放,小叮当一下子就上瘾了,哥哥们一看立马就凑过去,看书也没那么积极了(以前他时不时就会拿书来“骚扰”我)意识到不对劲,我马上调整节奏,每天只给他三次,每次不能超过5分钟。其余时间孩子们在看电视,我一般都会带他出去散步,或者把他拐进放卧室里看书,或者让刘先生陪他玩玩具。用心的陪伴,才让他慢慢又收心回来。这几天写这篇王者荣耀的文章,我也看到一个小视频,感动了我。一位父母因为没钱带女儿去游乐园,便用特殊的方法让孩子体验了一次过山车:看着视频里开心的孩子,我突然想到,一个孩子若是在童年被父母这样用心的爱过,陪伴过,满足过“玩”的需求,无论贫穷富贵,她定不会是那个迷失在电子游戏中的孩子。-
End - 我为孩子们精选了40份书单公号后台回复 书单 一次读个痛快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4—6岁孩子必读100本经典绘本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小学阶段1—6年级必读39本书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回复见面礼,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北极头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删稿邮箱: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