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游戏排行榜强制分成会影响知识付费平台吗

为什么内容付费平台普遍不能退款?
试听相对退款来说,对于平台方来说更有利。
本文由寻找中国创客(微信ID:xjbmaker)授权发布,作者曹忆蕾。
昨天,知乎live宣布产品升级,推出&7天无理由退款&功能,成为国内首家支持&知识退款&的内容付费平台。只要用户购买live以及live结束后的7天内,如果收听语音未超过15条,可以选择无理由退款。
对此,知乎联合创始人李申申表示,&知乎希望通过探索市场机制逐步打造一个平台、讲者、知识消费者共赢的良性生态圈,实现知识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知乎迈出的这一步,在内容付费领域尚属首次。那么问题来了,大多数内容付费平台为什么不能像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一样实行退款、退货服务?
知识不接受退款与苹果&霸王条款&有关
&知识市场&,这个词很少听到。这是近来随着&内容付费&、&知识付费&火起来后,大家开始议论的新概念。以往我们在谈论到&知识&时,更多的是指向&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
在学校,书念不下去了,可以申请退学。在培训机构,按课时购买相应课程后,如果对讲师授课不满意,也可以退掉还未使用的课时。同样购买的是&知识&,为什么内容付费平台不支持退款?
就连淘宝买来的衣服、京东订购的生鲜都支持退货了,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知识产品为何鲜有退货一说?
在知乎提出&7天无理由退款&之前,国内内容付费平台尚未有退款服务。在多数内容付费平台,用户在支付时,会跳出一个提示框,&您购买的是虚拟产品,不支持退订、转让。&
目前得到、喜马拉雅FM、豆瓣等平台的内容购买形式,更类似传统报社订阅报纸模式。在一年开头支付一笔费用,买下一整年的报纸使用权。每天,将有一份崭新的报纸递送到家门口。
知识是一种虚拟产品,无形的,不可量化的,不像衣服、水果,可以触摸、眼观。大多数的游戏、app也无法实现退款业务。
其实上,大多数内容付费产品不提供退款,与苹果&征收&的&买路钱&有关。
根据苹果的说法,在iOS端,无论在何种App购买音乐、小说还是视频等虚拟商品,都只能通过苹果App Store的支付渠道购买(也就是&App内购买&)。通过这种方式支付,苹果会向App开发者抽取30%的平台佣金。
前不久,微信和苹果公司的博弈刚刚上演。苹果认为微信赞赏功能绕开了这笔渠道费用。苹果称:&app中不得包括指引客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按钮、外部链接或者其他行动号召用语&,最终微信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
苹果所提出的这项政策对于含有支付链接的内容付费平台都有约束。知乎 live、得到、豆瓣、喜马拉雅fm,这些内容付费平台的苹果用户都只能选择&App内购买&。而一旦发生退款,过程非常繁琐,将给技术、运营、财务带来很大的麻烦。
业内人士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记者,在iOS内购买产品后退货将面临双重账号处理繁琐、取消订单必须通过苹果来处理等问题。&重视用户利益是正确的,而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将面临种种悲剧。&
目前,知乎 live在购买环节中设置了一个&知乎币&,就用户而言,如果对live内容不满,只要在规定范围内,所付出的知乎币将全额退回。但是,用户退款后知乎live垫付的30%的渠道费退还问题,将成为知乎的一个麻烦。
知乎为了赢得用户,勇于跳坑勇气可嘉。
知乎迈出了第一步,其他人呢?
昨天,知乎live刚提出可退款功能后。知乎立马上线&如何评价知乎live新的退款政策?&回复多是积极的声音,如&这个政策对知乎用户是百利无害的,对知乎live的良性发展也是利大于弊&。
除了可退款功能,知乎live还推出为优质内容给予流量补贴、升级评价系统、提供高效的版权服务等,开始探索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有用户评论,&知乎 live的红利期告一段落,想趁热赚款钱收智商税的人已经错过第一波。&
为了不让消费者感到&一锤子买卖&的恶意,其他内容付费平台通常采用提供的一种手段是&试听&。
而知乎另辟蹊径的原因是,&&退款功能能让live中的信息更加透明,用户可以完整地体验产品细节,如提问、互动等。&李申申解释说。
为了防止恶意退款,知乎也有相应的反作弊系统,对恶意退款的行为和用户进行记录和识别。一旦发现恶意退款的行为,将会按照流程处理。
从内容形式来看,知乎 live和得到、豆瓣、喜马拉雅FM有区别的。这或许决定了为什么此时知乎敢尝试退款功能。
知乎live的互动性更强,一场live时间在1、2小时左右,语音按照时间顺序分多条推出,所以退款的形式更适用知乎live,也能让新用户相对完整地体验产品。而得到、豆瓣等平台提供的付费内容更像专栏、课程,持续周期长、内容结构相对完整、平台对内容生产的介入、把关力度更深。所以,试听相对退款来说,对于平台方来说更有利。
无论知乎的这种尝试能否引发其他平台跟进,付费已成优质内容的围栏和知识经济下的大趋势。不管是用户来把关,还是平台来把关,内容依然是核心。知乎无奈:iOS平台打赏 苹果要求强制分成32%
之前一直传闻苹果要将打赏分成收取30%的手续费,知乎也要交&保护费&了。
国内问答平台知乎旗下账号知乎专栏发布公告称,应苹果公司的要求,从iOS3.5.3版本的知乎APP更新之后,专栏打赏功能将介入IAP付费机制。也就是说,从现在版本开始,苹果会对打赏金额的32%当成手续费进行扣除,用户只能获得剩下的68%的打赏分成。知乎同时表示,安卓手机用户不受影响。
除了知乎,近期苹果也要求微信等将打赏支付纳入到iOS应用内支付,要求分成30%左右,如拒绝改变,苹果则会拒绝发布其APP的更新,甚至将其从App Store上下架。结果,微信四月取消了iOS打赏功能,在当时还引发热议,而这次知乎和一些直播媒体按照苹果的要求更改付费规则。
在上一次微信事件的回应中,苹果表示:&对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苹果认为,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的要求均是一样的。包括微信这种已经有8亿用户的App。无论是谁,公平原则一致,都不会开特例。&&这是典型的苹果式契约精神,3.1.1项自去年六月之后已经明确,除了IAP方式,App中不应有任何其他提示用户付费的方式。
苹果此举是否将逐渐改变国内&使用者付费&的文化?尽管如此,有媒体认为,32%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并担心在内容产业风声水起的阶段,现在的付费机制恐怕将扼杀了原创风气,并提出,未来当自媒体人在忙碌之时,如果安卓平台提供优渥的条件,那势必可能使苹果渠道的关注度、更新速率受影响。一旦缺少了优质的内容,流量将受到波及。用户是否会因此出走?从苹果现在的反应看来,它对自己还是有一定的把握。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6年中国知识付费典型平台对比分析 - 中国报告网
中国 付费 对比 典型 知识 分析 平台 2016数据来源:易观网,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更多数据、行业情报,欢迎致电咨询!
当前位置: &
2016年中国知识付费典型平台对比分析
中国报告网提示:数据来源:易观网,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更多数据、行业情报,欢迎致电咨询!
&数据来源:易观网,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更多数据、行业情报,欢迎致电咨询!
中国报告网提示:数据来源:易观网,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更多数据、行业情报,欢迎致电咨询!
选择报告 ① 按行业浏览② 按名称或内容关键字查询 订购方式 ① 电话购买【订购电话】010- 400-007-6266(免长话费)② 在线订购点击&&或加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③ 邮件订购发送邮件到,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签订协议 您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我们传真或者邮寄报告订购协议给您; 付款方式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 汇款信息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帐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帐 号:00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客户电话:400-007-075101 ICP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播平台分成比例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