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公司排名与物流 “相爱相杀”何时了

电商与快递“相爱相杀”何时了!
电商这几年的兴旺,也让快递业大大发展。然而,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想通过捆绑一些快递渠道来降低成本,或由此建立更多的赢利渠道,同时在大数据的商业时代,商业竞争更是一种数据竞争。然而,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的分分合合不断上演。
今年阿里巴巴与顺丰出现公开争执,互相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随后国家邮政局介入,称生鲜农产品寄递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双方表示同意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这场强势对决才终得平息。电商巨头与快递巨头的战争,背后实质是一种数据之争!
一场“客户资源”争夺战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民移步到线上,英国、美国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这个趋势不再局限于B2C行业,在B2B领域当中也在不断渗入和发展。
如果观察全球制造业的销售情况,会发现在25万亿的销售额经营当中,只有3.5万亿是在线上进行的,但我们预测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翻倍,而且不管是B2C还是B2B行业,中国都有望成为全球的领头羊。
在这样的趋势下,电商和快递行业本来是在一个产业链条上的,但近年来,一些快递巨头,已经开始向平台化企业发展,不仅仅只做电商的搬运工,他们也做了平台化发展的业务,利用手上的数据资源抢夺电商市场。
一般,快递数据包括路由信息和面单信息。路由信息通常来源于快递公司把枪记录的收件、中转、派件、签收等节点信息。通过与商家、快递公司对接,菜鸟掌握了所有淘宝订单的路由信息,实现了对时效的控制。而面单信息则是快递公司重要的客户信息。
据一位顺丰前员工透露,2003年起,顺丰开始采集录入客户信息。也就是说,快递员收件后要将面单数据交给仓管员,每天早上九点上班后,几千名仓管员开始录单,十几年来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数据。
尽管顺丰也是菜鸟股东之一,但与“四通一达”不同的是,更受白领青睐的顺丰手中掌握了大量高端客户的数据。由于邮费偏高,所以刷单现象很少,再加上实名制的要求,顺丰掌握的用户信息真实度要远高过“四通一达”物流公司,更有优势针对中高端客户做精准营销,而这些用户也是天猫想要深入挖掘的资源。但顺丰目前只共享路由信息。从整个产业生态看,阿里和顺丰处于链条的不同位置,一个接近前端销售,熟悉用户购买行为;另一个处于后端仓储配送环节,拥有用户真实收件信息,双方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链。
不过,如今的顺丰早已成长为集仓储、冷链为一体的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根据顺丰2016年财报,快递业务营收只占到80%,其他快递公司都在90%以上。据顺丰前员工透露,菜鸟想利用顺丰的客户信息,建设线上零售终端平台;而顺丰也想拥有购买端的数据,所以先后孵化出了嘿客、顺丰优选、顺丰大当家等物流增值服务(电商平台)作为流量入口。顺丰已向平台型和生态化企业挺进,表面电商和快递企业是数据之争,更深层看则是一场客户资源争夺战,一场业务版图争夺战。
自建智能仓库,让无人机“送货”!
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自身客户数据,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建立了自己的智能仓库,京东官方曾公布了其未来“全自动化无人仓库”的概念视频,并表示在1年内推出送货无人机,2年内建立无人仓库,10 年内实现无人车送快递。
日前,国外一些电商已经启用无人机送货,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能在长远的成本的控制和数据安全上打好基础。
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消费者总会希望能马上拿到自己订购的商品和服务,因此无人机会成为未来重头戏的部分,这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趋势。
目前的事实是,在一些大的现代化国家,如北京、上海、东京、伦敦、美国纽约、洛杉矶,因为交通的限制,从A地点到B地点的快速运货很难实现,特别是城市的建设和交通拥堵的现状,导致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没办法实现快速两点之间的货运。
因此亚马逊上的商家推出了空中运货模式,亚马逊和各个城市政府、各个区域进行协商,计划是使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运货,距离城市2000米或者4000米的位置有一个区域是用于无人机快速送货的,当然货的重量是在5磅以内,不能太沉。
无人机送货价格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比如亚马逊只需要1美元就可以进行无人机送货。如果要实现当天送达这样的需求,在无人机的运输条件之下,只需要1美元,而且30分钟之内下单就可以拿到自己订购的商品。亚马逊提出无人机送货服务,能够让顾客在下单后在非常的短时间内拿到商品。无人机送货在未来将会是非常大的市场卖点。
看来,智能化的快递解决方案,也许真的是平息电商和快递战争的一个良方,只是全都智能化了,快递业的市场会不会大大萎缩,都想“吃全鱼”,到底谁会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热门产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
>电商与物流同根生,相爱相杀何时了?
电商与物流同根生,相爱相杀何时了?
来源:广搜网 &日期: 18:15:16 &&浏览次数:&&&&
电商与物流同根生,相爱相杀何时了?& & & & & & & & & & & & & & & & 来源: 济南日报(济南)电商与物流同根生,相爱相杀何时了?  漫画/胡丁□本报记者 李冬阳  前有菜鸟顺丰数据接口之争,后有京东“封杀”天天快递,今年的国内电商物流业,屡屡泛起硝烟。随着网购越来越火,电商与物流就像一朵双生花,原本开得正艳。而如今双方的多次摩擦,也不禁让人费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抢夺数据:明争结束 暗斗未了  顺丰菜鸟之争,起源于菜鸟在6月1日下午的一则公告,菜鸟方面称顺丰突然关闭了对菜鸟的数据接口,正在与顺丰紧急沟通。而顺丰方面则称是菜鸟先封杀了其旗下的丰巢。起初,战争还只在菜鸟与顺丰之间进行。而随后,不少电商大佬纷纷加入进来,成为一场混战。双方互搏,影响几何?国家邮政局方面6月1日发布消息称,“受菜鸟网络与顺丰速运关闭互通数据接口影响,导致少量快件信息查询不畅,时下樱桃、荔枝、杨梅、芒果等生鲜农产品寄递业务会受到一定影响。”  在几轮隔空“对战”后,国家邮政局从中调停,顺丰和菜鸟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矛盾公开时的轮番据理力争,菜鸟和顺丰对握手言和背后的隐情有些讳莫如深。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向认为,顺丰希望改变所谓的快递模式,丰巢现在铺得已经很广了,又是搭着其他一些快递公司一起做的。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能否拿到丰巢的数据对菜鸟来说会很关键,所以双方都一度把数据接口关了。争夺数据的背后,是要争夺快递行业的话语权和掌控权。  “封杀”快递:公平竞争 还是立保护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0日,京东方面对外宣布,为了确保用户和商家在使用物流服务当中的体验,京东将从7月31日起,暂停天天快递服务。不过,京东并未完全对天天快递关闭大门。京东称,后续将持续与天天快递保持沟通,并希望其能提高服务质量,并会依据其提升方案决定是否重启合作。  随后,一则《关于使用平台推荐快递的通知》又起风波。在这份名单中,EMS、圆通、百世、德邦等快递公司都被排除在推荐名单之外。随后的7月24日晚间,苏宁快递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京东封杀快递公司的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物流。对此,京东则回应称:“我们推荐商家使用的是评分较高、投诉率较低的快递企业,但是我们并未要求商家必须选用这些推荐企业。我们会以用户满意度为唯一标准来选择合作伙伴。”  据了解,目前京东平台上有近20家快递公司在为商家服务。他们与京东自建的物流体系之间产生了竞争。今年4月以来,京东物流独立成为子集团,发力在仓配业务之外扩大快递业务,根据刘强东的规划,京东物流未来80%以上的收入要来自第三方服务。谈及对于此事件的看法,济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葛金田表示:“首先,商家有自由选择物流服务商的权力,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担心垄断局面的出现,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是不鼓励的,因为只有充分竞争才有助于提升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从亲密到博弈:“解结”还需有形的手  电商平台与快递双方的亲密合作逐渐开始掺杂更多的利益博弈,让人想到一句民间俗语:物极必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之争、平台与平台之争,让物流市场的冲突频率加快、规模升级。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趋势加速,电商平台加大在线下物流、仓储的部署和发展,也就对快递企业的核心业务造成了威胁,必然会对快递行业进行洗牌,试图对上下游掌握更多话语权和控制权。因此,未来可能还会上演更多博弈。对此,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行业规则应该由政府指导,行业制定,最后企业执行。在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有形的手及时调节和干预,确保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全部由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制定,很容易发生摩擦。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表示,“互联网+”物流这种先进的商业模式得以普及,而其核心理念就是开放和共享。所谓开放和共享,就是允许多元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市场仍然存在着小散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改进,需要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这样的平台企业共同参与,推动产业的集群升级,如果说平台企业和参与主体产生矛盾、产生摩擦,双方应该坐下来去协商、去解决,而不应该采取断然割裂,这不利于整个电商物流市场的有序发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则认为,电商与物流企业间最根本的矛盾在于对大数据的掌握。这些大数据究竟是企业商业秘密,还是公共产品?赵萍认为,由于互联网企业掌握的用户数据信息缺乏与国家相关部门分享,导致他们认为这些数据是企业内部商业秘密。因此首先应从立法层面明确大数据的归属问题。随后国家可以建立相关行业数据库共享机制,电商行业可以集中一部分数据收归国家,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客户。
更多相关信息: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阅读排行榜
保留所有权利
客服QQ:5527521
陕ICP备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陕ICP备号电商与物流 “相爱相杀”何时了|电商|物流|顺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电商与物流 “相爱相杀”何时了
本报记者 李 伟
一个成熟且有发展前景的物流服务企业,是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纯粹的电商物流配送业务。
“丰鸟之争”表面看是一场数据之争,更深层看则是一场客户资源争夺战,一场业务版图争夺战。
日前,美国密歇根州战略基金会宣布,已批准为亚马逊物流中心项目提供500万美元的补助,这也是密歇根州为亚马逊提供的第二笔资助,用于支持亚马逊将在该州罗缪勒斯市投资1.4亿美元兴建的大型物流中心。
在电商界,国外有亚马逊,国内有京东、阿里。如今,国内外各大电商龙头企业都在依靠快速且优质的配送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力。但电商对物流的格外重视,并不代表二者之间就只有“相爱”而没有“相杀”。比如,近日,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和速递行业龙头老大顺丰的冲突就震惊了业界。这次冲突,暴露了长久以来深埋在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之间的积怨。
这回吃瓜群众就不明白了,实力不在一个体量上也敢“叫板”?难道“你卖我送”不属于一个链条上的合作伙伴吗?原埃森哲通信媒体高科技部咨询总监、科技与互联网资深分析师周超臣认为:“一个成熟且有发展前景的物流服务企业,是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纯粹的电商物流配送业务。”
一场业务版图争夺战
“丰鸟之争”始于6月初。顺丰宣布关闭对菜鸟网络的数据接口,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菜鸟网络也在阿里系电商平台中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为此有人说,“丰鸟之争”实际上是一场数据之争。
通常情况,物流数据包括路由信息和面单信息。路由信息通常来源于快递公司把枪记录的收件、中转、派件、签收等节点信息。通过与商家、快递公司对接,菜鸟掌握了所有淘宝订单的路由信息,实现了对时效的控制。而面单信息则是快递公司重要的客户信息。
据一位顺丰前员工透露,2003年起,顺丰开始采集录入客户信息(面单信息)。也就是说,快递员收件后要将面单数据交给仓管员,每天早上九点上班后,几千名仓管员开始录单,十几年来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数据。
尽管顺丰也是菜鸟股东之一,但与“四通一达”不同的是,更受白领青睐的顺丰手中掌握了大量高端客户的数据。由于邮费偏高,所以刷单现象很少,再加上实名制的要求,顺丰掌握的用户信息真实度要远高过“四通一达”物流公司,更有优势针对中高端客户做精准营销,而这些用户也是天猫想要深入挖掘的资源。但顺丰目前只共享路由信息。“从整个产业生态看,阿里和顺丰处于链条的不同位置,一个接近前端销售,熟悉用户购买行为;另一个处于后端仓储配送环节,拥有用户真实收件信息,双方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链。”互联网分析师郭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不过,如今的顺丰早已成长为集仓储、冷链为一体的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根据顺丰2016年财报,快递业务营收只占到80%,其他快递公司都在90%以上。据顺丰前员工透露,菜鸟想利用顺丰的客户信息,建设线上零售终端平台;而顺丰也想拥有购买端的数据,所以先后孵化出了嘿客、顺丰优选、顺丰大当家等物流增值服务(电商平台)作为流量入口。
“说白了,顺丰早已不满足做好自身,而是向平台型和生态化企业挺进。”郭涛表示,因此“丰鸟之争”表面看是一场数据之争,更深层看则是一场客户资源争夺战,一场业务版图争夺战。
双方较劲由来已久
曾经,物流一直是阿里的“软肋”。但多年来,通过菜鸟网络的努力,淘宝平台上已可以提供“当日达”与“次日达”的产品。所有合作伙伴以菜鸟的名义输出服务,菜鸟通过物流云将线下的物流服务商集合在一起,在这种仓配一体化的服务中,菜鸟有了分配权,实现了对时效的管控。“菜鸟实际上就是快递公司的‘大脑’,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郭涛说。
5月22日,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发布全新的品牌标识及新战略。菜鸟网络总裁万霖透露,菜鸟下一步策略是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一万个中小品牌提供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把传统仓库变成智能仓库。未来,菜鸟物流不仅能在中东部提供24小时送货,包括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也将实现这一目标。如此一来,没有一个快递员的菜鸟也能对包裹的轨迹了如指掌。
但另一方面,当阿里依靠菜鸟网络开始输出服务时,便与最初的合作伙伴有了正面竞争。“阿里凭借强势的电商平台掌握了大量商家资源和谈判优势,所以菜鸟也开始试图切走一部分曾经顺丰独揽的中高端客户。”郭涛说。
据报道,6月1日,菜鸟在广东茂名开设了全国首个生鲜原产地发货基地,从当地政府切入,直接从上游将茂名80%以上的荔枝配送纳入自己的供应链,而这之前都是顺丰的订单。
尽管阿里和顺丰在物流领域有一定合作,但从顺丰谨慎的态度不难看出其对菜鸟供应链有意保持距离。根据天风证券的数据,淘宝电商订单量只占顺丰订单的20%,其他快递公司都在80%以上。事实上,由于顺丰的高成本模式不能适应淘宝订单的低价竞争,早在2014年5月,顺丰主动中止了部分与淘宝商户的合作。
不愿只是电商的“搬运工”
一个是国内电商界的王牌,一个是物流界的排头兵,两家一旦发生冲突,给业界带来的地震可谓不小。到底是什么让顺丰甘愿冒风险也要公开叫板体量是自己10倍的“电商之王”呢?周超臣认为,一方面由于电商巨头对物流服务的扩展与渗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商物流与快递业务本就是两个“相爱相杀”并存的行业。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物流成本压力一直制约着整体销售业绩的增长。比如,“2016年,亚马逊电商收入增长24.9%,但物流成本攀升43.3%。从2013年起,物流成本增长率高于电商收入增长率的情况就一直在亚马逊存在,这让亚马逊管理层的压力越来越大。”周超臣说。
这种情况下,为压缩物流成本同时优化提升物流效率,电商界便分化出两条典型的发展道路,即一是自建高效物流平台,在高利润率的物流环节替代原有的第三方服务,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二是与物流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高度整合,以达到提升物流合作伙伴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亚马逊选择了第一条路。在中国,京东也选择了第一条路,阿里则选择了第二条路。”周超臣说。
由于存在这样的利益牵制关系,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就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结构,尤其是行业巨头之间。“顺丰与其他物流公司不同,有自身的议价能力,不会愿意成为一个电商平台的‘搬运工’。”郭涛表示。
周超臣也认为,像顺丰这样的物流服务巨头,一定希望把自己的服务标准化并打造端到端的物流服务,通过构建开放的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提供类似美国联邦快运的一站式物流网络来争得电商领域的话语权。
或许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不久的将来搭载Helio X30的某某...
腾讯在资本市场受此影响依然很是明显,7月4日,腾讯控股跌幅达4....
近日一款名为“全能车”软件受到人们关注,只要缴纳一份押金,便...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