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和社保冲突吗转移问题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社保与新农合有冲突吗?
以前在农村才加了新农合,结果进单位了,公司要买,两者之间有冲突吗,公司只买养老险,不买医疗的,我参加了社保以后,新农合还能继续参加吗?
律师回答地区:河北-石家庄咨询电话:13582***帮助网友:161681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0 人只能选择其一。 09:12地区:山东-济南咨询电话:13325***帮助网友:4273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新农合和社保不能并存,但是,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您既然已经就业,就应该将新农合转为社保。用人单位只给你投养老不投医疗是违法的。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也就是说所谓的五险都是要投的,缺一不可。 10:42地区:山东-济南咨询电话:18053***帮助网友:162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可以 16:12
无锡推荐律师
400-400-400-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现在缴纳城镇和农村两份社保,两者有冲突吗?城镇社保是否可以转移到农村?
现在缴纳城镇和农村两份社保,两者有冲突吗?城镇社保是否可以转移到农村?
您好,咨询社保部门
1条律师回答
建议咨询社保部门
其他类似咨询
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具体咨询社保局。
你好,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单位应按照你的实际工资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单位缴20%,个人缴8%,医疗单位缴6%,个人缴2%失业单位2%,个人缴1%工伤单位0.08%个人不用缴生育单位0.5%个人不用
缴纳城镇医疗保险,联系社保部门
转到一起的。
你好,可以咨询社保局
辞职当月可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不需要重复缴纳养老保险。
更多类似咨询(7)
免费在线咨询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合同纠纷咨询律师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黄冈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杭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宝鸡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您的位置:&&&&&& > 正文
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保会有冲突吗?
17:17&&来源:法律教育网整理
商业保险公司出售的保险就是商业保险,它是社会保险的有力补充,但它决不可能代替社保。那么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保会有冲突吗?
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保会有冲突吗?
报销时,要遵循先社保后商业保险的原则。消费者在报销的时候,要遵循先社保后商业保险的原则,先通过社保报销,报销的时候说明还要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报销,因为社保有起付线等许多不能报销的部分,这些不能报销的钱还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进行报销,投保人把不报销的票据,也就是社保打的分割单拿到商业保险公司报销就可以了,单据只有一份的话,社保报销用原件,商业医疗保险可以用复印件。
但是要注意的是,报销型医疗保险属于报销性质,按照费用补偿原则,社保中的医保保险报销和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总额加起来不能高于实际花费的医疗费总数。
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和比例
1、门、急诊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部分。
2、结算比例:合同期内派遣人员20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个人自付50%;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支付派遣人员门、急诊报销最高数额为2万元。
3、参保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门诊医疗单据(含大额以下部分的收据、处方底方等),作为医疗费用报销凭证。
4、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需在门诊就医时,由参保人就医的二、三级定点医院开据 &疾病诊断证明&,并填写《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表》,报区医保中心审批备案。这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及取药仅限在批准就诊的定点医院,不能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发生的医疗费符合门诊特殊病规定范围的,参照住院进行结算。
5、住院医疗。 责任编辑:ang
特色通关:基础班+冲刺班;赠送基础班纸质讲义特色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精品班精品通关:智能交互课件,阶段测试点评精品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实验班实验通关:个性化辅导,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定制班定制通关:大数据智能教学精准定位定制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机考模拟系统
题型紧贴考试,提升考试能力,千余道题目全真模拟演练
直播学习包
含法条直播+答题技巧直播,每月一期名师直播答疑服务
电子书真题、指南、讲座、法条。看书、做题、云笔记功能一应俱全
200-400元&
法律职业资格相关栏目推荐
··············
法律教育网微信公众号向您推荐考试资讯、辅导资料、考试教材、历年真题、法律常识、法律法规等资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刑事诉讼法》
《刑法学》
《民事诉讼法》
··········
电话:010-
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定制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冲刺串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智能交互课件,阶段测试点评。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冲刺串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个性化辅导方案,一对一跟踪教学。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冲刺串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大数据智能教学,私人订制服务。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冲刺串讲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Copyright & 2003 - 2018
Rights Reserved.&#12288;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6500111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建议邮箱:&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保两者有冲突吗? _问吧_向日葵保险网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保两者有冲突吗?
问吧——中国最大的保险咨询社区
374795 位用户的保险疑问
在线定制保险方案
给谁投保:
出生年份:
已完善了保障计划
您好!社保是比较麻烦的,每个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您也可以考虑商保做补充啊,商保不受地域的限制,全国通赔的
赞同!同在惠州可加QQ详聊。
你好!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社保是两个不同人群的人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针对农村户籍没有参加社保,在同一户口簿都要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者不能重复。
医疗报销是补偿制,采用填平原则,就是说在一次医疗花费总的报销额度不能超过你的实际花费,新农合和社保有其局限性,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您好!这已经是重复保障医疗了。建议是你可以买社保,农村医疗就可以取消了。
您好,如果在老家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后到惠州工作,企业给予购买社会保险,其实这两种是不冲突的,在实践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其实,在这边企业给员工买社保,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了,无需到老家去取消医疗保险的,而且一般企业也不会通知说要取消家里的医保的。
在惠州您可以打社保局电话:2789225(关系科),或者2789201(医疗科)进行详细咨询。希望能帮到您。以前我跟社保局联系工作比较多,对这一块的工作有一些了解,您若还有其它问题,也可加我细谈,谢谢。
农村合作医疗跟社保医疗是有冲突的。如果住院只能办一种。农村合作医疗是以户为单位的,一买是一户人的,每年在指定的时间办的。但社保医疗有工作单位或以灵活就业人员买的,有年龄限制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地方性的,一般办了社保不能办农村合作医疗的。打电话当地社保局。谢谢
请输入您的好评
好评成功!400-668-6166
有法律问题要寻求律师帮助您可以选择
当前位置: >>
交通事故案例
侵权行为法与社会保险法的冲突和融合
交通事故案例
[复制网址]
在传统意义上,损害赔偿的法律调节机制一直是侵权行为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依照过错责任原则形成了侵权行为法自成体系的理论和原则,它们构成了侵权行为法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有关损失分配或者损失转移的理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侵权行为法一元的调整机制已经成了一种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损害赔偿的多元调整机制。与此相适应,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从过错原则过渡到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共存的状态。
  第一章 工业事故与无过错责任的兴起
  一、工业事故:从过错到无过错与偏差
  侵权行为法的传统理论认为,侵权行为责任是从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转移损失,通常是从遭受侵害的一方向造成侵害的一方转移。侵权行为法的主要功能在于赔偿、预防、威慑和教育;赔偿遵循的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过错,无责任的”的侵害赔偿原则。然而,工业事故被引入侵权行为法领域之后,在大量的事故面前,传统的侵权行为法显得束手无策,终至造成受害人得不到赔偿或者得不到完全赔偿的情景,传统的损失分配机制带来了某种不正义,从而使改正正义理念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这正是侵权行为法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工业化时代到来以后,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们对待事故态度的转变。在工业革命的初期,过错原则的兴起得益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目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待事故的态度以及对待雇主对雇员在工作期间遭受的事故损害的态度,总体目标在于促成经济的增长,这个时期,对工业事故的处理主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建立在19世纪个人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依照此一观点,个人处在某种自然状态之中,平等地享有各种自然权利,作为孤立的个人,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行为。依照此种界定,人人有权参加自由竞争,以谋求个人的利益,与此相适应,个人应自己照顾自己,个人造成的侵害,他人自然不负责任。个人主义在责任问题上的基本表现就在于权利自得,责任自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果工人进入一个缺乏安全保障的工作场所,因机器事故造成损害,该事实只能说明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对这种行为的结果,只能自负,而不能归咎于他人。
  在工业事故的增加时,普通法院法官坚持认为,事故损害是由工人自身的过错引起的,他人对此不负责任。虽然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受害的工人在举证证明资本家有过错时,能够获得赔偿。但是,如此举证对工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还存在即使他们能够举证证明雇主有过错,雇主也可能提出各种抗辩理由,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情景。不仅如此,普通法甚至从过错责任原则中引申出“共同过错”原则来增加抗辩。依照共同过错原则,如果事故的发生表明雇员也是有过错的,在此种情景下,即使雇员能够证明雇主有过错,但是,由于双方都有过失,雇主也不负赔偿责任(2)。对此,马克思曾有精辟的论述:资本主义的法律事实上剥夺了工人的一切特殊保护,它让工人在受到机器的伤害时向普通法院提出赔偿损失的诉讼(在英国诉讼费用很高,这纯粹是一种嘲弄),而另一方面又对专家鉴定作了一种非常巧妙的规定,使工厂主几乎不可能败诉,结果是事故的急剧增加。由此可见,过错责任的作用在于,保护资本家从事自由竞争的利益,以此促成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在过错原则下,就出现了此种情景,一方面是工业事故的增多,另一方面是事故的受害人得不到赔偿的也越来越多。如此不公,引起了受害雇员的反抗,以至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一社会背景下,人们不得不陷于另一种思考,在机械文明所带来的事故时代,如果仅仅仰赖过错责任原则,许多遭受损害的人都可能得不到赔偿。由于受害人大多是社会上占有资源较少的群体,作为弱者,在遭受侵害时,如若得不到及时的、完全的赔偿,他们将因此而陷入困顿。此种情景与社会发展了的平等和正义观念是完全相背的。正是这种背景下,侵害赔偿由过错责任原则独任的调整机制存在的合理性出现了危机,社会呼唤一种新的调节侵害赔偿的法律机制。
  20世纪初期,法国学者约瑟朗午提出了“风险形成”学说。在他看来,一方面,事故的产生是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产生的,而获得利润就应当对形成的风险负责,而不能只对过错责任负责;另一方面,发生在从事危险活动过程中的责任事故的责任,应该强加于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身上,尽管没有过错也要归责于他(3)。谁获得利益就应该由谁负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这是罗马法上的一个基本精神,在工业事故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推理。这是因为工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它以获得利益为依归,而获得利益的过程自身隐含着侵害风险的存在,换句话说,利益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事故风险,那么,事故的代价和利益的产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对应,作为一种成本,事故应该与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风险一样,纳入成本。由此可以得出,生产过程与事故风险之间存在着的是一种内在的关联,如果要获得利益,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要从事生产活动,必然冒事故风险,这样就把利益与事故风险捆在一起了。而社会发展是以生产活动此一基本方式来维系的,没有生产活动,人类的进步就无从可言。这样,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链:社会进步→生产活动→事故→赔偿。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风险形成理论作为一种纽带,合乎逻辑地把事故作为一种风险来看待,并把事故视为一种工业成本,成事故风险的承担上采取“形成风险者应负危险责任”的责任格局。
  在对待事故的态度上,西方学者还有另一种解说,这就是偏差(errors)理论。在19世纪甚至在20世纪初期,法学家并没有提出关于事故的一般哲学,在多数国家,工业事故、交通事故,还不被法学家认为是一种事故,而是过错的结果。正是在此种哲学的导引下,假定工业工人可以不间断地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连续工作14小时而不出偏差。尽管严格的研究表明,事故根本上是由人的条件而不是由人的过错造成的,但是,法学家的职业特性和所受的职业教育使他们已经习惯于以过错为基础进行裁判。由于人们无力长时间保持高度注意,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因而在事故数量不断增加时,只有用过错业解答,从而把人类的任何弱点都界定为过错。事实上,把人类自身的这些缺陷视为过错是不合理的。依照偏差理论,偏差并不具有道德上的可受非难性,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使损失大多渊源于雇员的差错。在人类的差错与事故侵害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人类的差错越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造成侵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种状况只能说明一种事实,事故的增多不是说人类比以前邪恶、更鲁莽了,而只能说明机器使用得越来越多,事故发生得越来越多了。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过错不能适用于现实生活,侵权行为法领域存在着法律推理潜在的变迁。
  从实质上讲,偏差学说认为传统的侵权行为法把人类自身的偏差界定为过错,从而使过错的范围宽泛起来,把不应该由雇员承担的责任也归于雇员,这是不符合过错责任原则得到的要求的。因而,在传统的侵权行为法所理解的过错概念中,隐含着内在的冲突与不和谐,这种冲突与不和谐随着工业事故的增多,越来越严重,以至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偏差说的意义在于,它从人类自身的弱点出发,探讨过错原则的实质不正义和不合理性,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寻找理论根据。
  二、雇员赔偿制度: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的变迁
  侵权行为法领域法律推理的变迁,实际上与当时变化了的社会观念密切相关。如果说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是自然法观念在侵权行为法中的体现的话,那么,雇员赔偿制度中,从过错到无过错责任的变迁,则与社会连带主义法哲学相关。诚如狄骥所言,“主观责任的范围逐渐缩小,而过失或者疏忽的归属原则不复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只涉及团体或团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到了这个地步,不再是过失或者疏忽的归属问题,而仅为危险的问题了。在研究责任的时候,无须探讨有无过失或疏忽,而仅为研究最后由哪一个负担风险的责任。”(4)如果经济变迁并不赞成对民事侵权行为责任问题重新予以评价的话,此种态度上的变迁自身并不能改变法律制度(5)。
  (一)判例与特别法:普通法的技术
  依照《牛津法律大辞典》liability without fault条的解释,“在行为人的行为有过错的情况下,即有故意和过失,由作为或者不作为产生的过错,造成了伤害或使伤害得以发生,英美法律一般规定,对人身伤害或者损失的赔偿责任取决于证据(所涉及行为人之过错的)。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如雇员赔偿,法律规定,如果人身伤害是工作引起的和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那么,无须过错证据,雇主就应负赔偿责任”(6)。该辞典在no-fault liability条中认为:“无过错责任是这样一种规则,即主张受到伤害或者损害的人无需举证证明他人对其所受伤害具有地错,便有权要求加害人或某基金委员会-常常是国家经管的基金会予以损害赔偿。无过错责任是联合王国的劳工伤害赔偿和工业伤害责任所遵循的原则,也是加拿大某些省和美国某些州的车辆保险制度所奉行的原则”(7)。由此可见,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普通法国家的确立,渊源于雇员赔偿领域。下面笔者仅以美国雇员伤害赔偿为切入口,探讨从过错到无过错的变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相对稳定,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下,美国不断推出科技新成果,新兴工业部门得到充分发展,并逐步向工业化转化。这个时期,有关保护个人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得到落实,过错责任原则垄断了美国的侵权行为法,它所推崇的是一种有限责任和公平。在过错责任的基础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侵权行为法形成了“自担风险规则”(8)、“最后明显机会规则”(9)和“替代责任规则”(10)。
  在雇员赔偿问题上,美国联邦法院和州法院最初遵从的是fellow servant rule(为同一雇主雇佣的雇员赔偿规则)(11)。在工业革命初期,普通法上的侵权行为法,为受他人侵害的人提供一种救济。如果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直接行为所伤害―殴打、诽谤或者侵犯他人财产―受害人可以因此种事实的存在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样,某些过失行为的受害人在法律上也有救济。不过,侵权行为法的突破性发展则直接渊源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因而人们通常认为,侵权行为诉讼的标准源泉过去是现在也还是机器对人身的影响―铁路机车、工厂的机器,后来是汽车。在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劳动力规模的增加,机器在生产中的使用更为宽泛,这样工业事故的经常发生就成为不可避免。原则上,雇员可以因其他任何雇员的过失造成的侵害向雇主提出诉讼。在这里,长官负责(respondeat superior)原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的法律。诚如布莱克斯顿所言:“受他人委托而为某种行为的人,视同委托人自己的行为……假如一家旅馆的雇员抢夺客人的财产,主人有义务返还;如果客栈的开票人卖给他人劣质酒,该他人的健康由此受到侵害,那么,它可以向酒店的主人提起诉讼”(12)。
  依照长官负责制,企业的一个雇员,因另一个雇员的过失而招致的侵害,可以向雇主提起侵权行为诉讼。不过,此一学说发展缓慢。事实上,当它的确得到发展时,它反对宽泛的长官负责原则(respondeat superior),取而代之的是所谓为同一雇主雇用的同伴雇员赔偿规则(fellow servant rule)。依照此一规则,一个雇员不能因另一个雇员的过失造成的侵害向雇主提起诉讼。此一学说的意义在于,只有侵害是由雇主本人的过失引起的,那么,雇员才享有向雇主提起侵害赔偿的权利。但是,工业制度和企业所有权制度使这种权利根本没有意义。工厂的所有者很可能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法律实体;即使是一个企业主,他也不可能从事工厂的运作。那么,在工业事故中,法律上的过错可能被归因于为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但是,为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是没有财富或者没有加入保险的人,因而,为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是能够免除工业侵害法律后果的一种工具。另外,该规则没有给受害的雇员留下任何有限的救济,而只留下向其同伴雇员提起诉讼的空头权利。受伤的工人不仅要证明雇主的过失。还要证明任何同伴工人都没有过失以及伤害不是工人自愿承担风险的结果,这些要求结合在一起,就使工人在发生工业事故的情况下得到赔偿的权利成了脱离实际的空谈(13)。由此可见,该规则不是把“工人的损失”定位在政府、雇主或者消费者赔偿上,而是定位在由工人自己承担上。然而,这种法律恰恰符合那个时代的道德标准:雇工是一个自由人;他选择了某种职业的工作,承担了这种职业中受到伤害的危险;雇工的进退职能由他自己行为的后果来决定。
  由于社会条件的变迁,“几乎所有的司法趋势”都是“限制而不是扩大”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的范围。用新纽约州律师调查委员会的话说,在威斯康星,直到1907年,在提交州高级法院审判的307起雇员人身侵害案件中,下级法院的判决约2/3有利于雇员:在州高级法院,只有2/5的判决有利于雇员。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的某些弱化是通过法院法官和陪审团对事实调查的控制实现的。但是,对受侵害雇员的同情也说明了该规则的变迁。19世纪末,在上诉法院层面上,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趋于削弱。
  然而,这种削弱也只是限定在特定的领域。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的削弱,最初仅只适用于铁路造成的损害,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的。1856年佐治亚洲通过的第一个制定法修改令允许铁路雇员因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的行为造成的侵害得到赔偿,只要他们自己没有过失。到1875年,威斯康星州废除了铁路行业的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到1911年,北美有25个州已经有了修改或者削弱铁路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的法律。1889年,洲际商业委员会召开洲际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安全问题,呼吁对此一问题进行调查,并建议立法。1908年的《联邦雇主责任法》走得更远,它废除了铁路业的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并极大地削弱了作为抗辩事由的共同过失和风险假定。
  对其他工业雇主而言,没有采用《联邦雇主责任法》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了《雇员赔偿法》。但是,其基本前提是废除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从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的变迁中可以看出,当法院和立法机关创制了许多例外时,规则失去了它规则商业责任的效力。
  在新的制度下,由于存在着判决成本、责任保险成本、行政成本、诉讼费用和律师的酬金等支出,事实上,受损害的雇员很少能够得到赔偿。这样在新制度下,仍然存在问题。因为依照原来州《雇主责任法》,责任问题和赔偿的数量仍然仰赖于法院裁决和陪审团的判决。雇员的诉讼一般注定要败诉,因为对雇员的侵害是某些商业风险引起的,或者是无从证明的。
  许多法官与法学家开始关注此一问题,出于彻底解决此一领域的问题的基本思考,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马歇尔提出雇员赔偿制度。他宣称,在威斯康星“已经有充分的理由建立雇员赔偿法”。他还起草了1909年的立法建议的一部分,要求制定雇员赔偿法,并促成共和党在1910年的党纲中指出雇员赔偿法。法律学者和法律教授也表示反对普通法上的侵权行为制度,赞成雇员赔偿制度。
  在此种背景下,联邦制造商联合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manufacturers)主席于1910年指派一个委员会调查不费时间而又不需要昂贵的诉讼赔偿受害雇员的可能性。这年召开的会议听取了发言人的发言,认为没有人对过错原则下的雇员赔偿制度满意-雇主赔偿制度“与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不和谐关系相对立”。1911年,联邦制造商委员会似乎确信赔偿制度已经不可避免。由此可见,商业在改变法律的设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之,当雇员赔偿成为法律时,作为对工业事故问题的一种处理,它以工业所能接受的条款达成了这种解决。
  在美国,事故程度、经营者和雇员成本方面的新资料的运用,也加快了商人、法官、一般公众对待工业态度的转变。到1900年,工业事故和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已经被广泛地视为一种必须解决的问题。1900年之后,州立法机关开始通过建立委员会收集新资料,调查可能的新制度并建议立法以寻求解决办法。委员会召开公众听证会,召集雇主、劳工、保险公司、律师发表意见并提出立法建议。许多委员会将收集到的有关工业事故、保险成本和支付给受害雇员的赔偿数额等统计数据制作做成报告。这些报告对主要的工业领域中工业事故案件的研究、追溯案件的法律史,考察了受害雇员和其家庭的现状。
  立法委员会能够计算雇员赔偿制度的成本,并把它和雇主责任的成本加以比较,结论认为:赔偿制度并不比现存制度的代价高,建议用一种或者另一种方式采用雇员赔偿。1910年至1920年间,美国赔偿受害雇员的方法发生了变化。简言之,雇员赔偿制定法废除了或者试图废除通过普通法院的工业事故诉讼确定民事责任的过程。按照制定法,赔偿以法律的期限为基础,法院交出了确定雇员的权利和责任的权力,交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最后,制定法废除了同一雇主雇用的雇员赔偿规则、风险假定和共同过失的抗辩。1911年通过的维斯康辛法是第一个继续保存法院审判的一般赔偿法。结果是赔偿计划成为一种对受雇用雇员意外伤害的“排他性救济”。任何不依照赔偿法行为的雇主都有责任接受受害雇员的诉讼,从而否认雇主在普通法上的抗辩权。
  但是,赔偿计划严格规定了雇员赔偿的数额。因而,雇员赔偿法是赔偿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的。赔偿的标准是雇员挣钱能力的丧失。那么,从本质上看,雇员赔偿被设计用来一种理性的、保险上可计算的制度取代过错趋向的赔偿制度。工业事故不是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最多是一种经济问题。
  工业事故中的雇员赔偿制度的变迁过程,最终的结果是雇员赔偿制度从侵权行为的过错责任向无过错责任的转化。此种转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责任保险,为自己的责任提供一种救济,这样通过保险费的交纳,达成的结果,一是使雇主免除了责任赔偿,二是为维持工业劳动力打下了基础。
  无过错责任(liability without fault或者no-fault liability)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1916年美国学者巴兰庭在《哈佛法律评论》上撰文(14)提出无过错责任。依照普通法的解释,无过错责任的设立旨在对过错责任予以救济,也就是说,之所以创立无过错责任,是为了填补过错责任的不足,以便对不幸事件进行合理分配,正如爱泼斯坦(epstein)所言,适用汽车无过错责任制度,将废除这个领域中的侵权行为责任制度,而构建无责任制度(no-liability)(15)。
  (二)法典的扩张性解释:民法传统的技术
  在民法法系传统中,无过错责任的确立有着与普通法传统不同的变迁过程。除了直接的立法干预之外,通过法院的解释功能,不法行为责任也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到19世纪末,基本的趋向是通过各种方式加重责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法国法院对《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的革新性解释:逐渐向控制无生命事物(如机器、机动车等)的人强加严格责任。大多数民法法系国家的法院采用许多补充性技术:过错的一般假定;严格的客观主义标准的采用;在某种程度上过错假定的证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经由公害,严格责任进入专属权利领域(16)。这些技术的应用,目的就在于对受害人提供基本的保护。
  但是,这样的扩张并不能解决过错原则潜在不足。另一方面,尽管存在着对法典进行扩张性解释的先例,但是,过错原则在19世纪末颁布的《德国民法典》中成功地占据核心地位。但是,不法行为责任的道德基础的延续存在,明显不能改变困扰现代事故法的基本问题(17)。法律机制复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向一些特定的事故和关系强加严格责任;在传统的过错原则之下,责任的扩张和加重;集体事故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扩大;责任保险的采用,并向法定责任保险逐渐转换。这些冲突因素造成了一种广泛扩张的不安感觉。
  对事故法的严重危机,学者的回应有所不同。倾向于赔偿趋向的学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考察可供选择的赔偿制度的实践性,及其取代不法行为责任的可能性(18)。源自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事故增加,给严格责任原则的发展以新的原动力。所有的讨论都从理论转向了实践,从制度转向政治(19)。萨维尼的法律概念,作为一种发展的机械主义,因其极端的保守主义,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在德国,他的私法意识形态毫无保留地被拒绝了。德国法学家奥托?吉尔克(otto von gierke)在1889年发表了题为《私法的社会功能》的演说。他严厉地批评了把“纯粹的、抽象的、教条主义的、个人主义的私法从人们的社会需要中分离出去的趋向。”(20)在他看来,在责任中排他性地坚持过错原则,是一种偏离罗马个人主义常规的方法,因为它不考虑私法的社会功能。而危险活动的严格责任和替代的严格责任观念是社会正义的一种基本要求(21)。
  理论上的争论其价值和影响最终体现在特定的立法中。在考虑私法的社会功能的理论导引下,无过错责任原则开始在特定的立法中体现出来。从最初始的意义上说,无过错责任原则肇始于德国1838年颁布的《普鲁士铁路法》。该法规定:“铁路公司所运输的人和物,或因转运之故对别的人和物造成损害,应负赔偿责任,容易致人损害的企业,虽企业主毫无过失,亦不得以无过失作为免除赔偿责任的理由。”由些可见,无过错责任,最初是以特别立法的模式展现于世人面前的。
  制定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规定:“任何人不仅对自己行为所致的损害,而且对应由其负责的他人的行为或者在其管理之下的物件所致的损害,均应负赔偿责任”。这里所采用的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与英美法传统中的长官负责制(respondeat superior)存在着某种一致性。但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毕竟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制度设计。但在法国法技术上,无过错责任的认可主要体现在对《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款的扩张解释上。通过扩张性解释,法国法把机动车、电气、瓦斯、臭氧等都涵盖在“在其管理之下的物件”这一概念中,认为管理人除非能够证明损害渊源于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失和第三人的过失,否则,即使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并无过失亦应负赔偿责任。不仅如此,在法国法通过特别立法技术来扩展民法典第1384条第1款所规定的使用范围之不足,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些特别立法包括1841年制定的《矿害责任法》、1898年的《雇员赔偿法》、1924年的《航空事故法》、1957年的《政治公害责任法》和1965年的《核子损害责任法》等。经由这两种立法技术,法国法基本确立了侵权行为法上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带来大量事故严重代价的工业和技术革新,对德国立法和法律实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最初出现在德国的两部法律,在现代事故法的发展上,成为一种界碑。第一个是1838年的《普鲁士法》,该法向铁路事故强加了严格责任。此一限定范围的法律后来被1871年比较全面的《帝国责任法》所取代。萨维尼1838年制定的《普鲁士法》说明了一种典型的与事故法相关的哲学现象:不愿意把严格责任纳入私法之中。受害人的赔偿权利由特别立法来确认,每一项特别法处理一个特定的事故领域。这些特别立法被一些法学家,如萨维尼认为是一种“异常的”、“不规则的”、“纯粹实在的”、“非原则的”“衡平的”法律。因而,特别法对真正的、科学的、系统的私法主体没有什么影响。在这样的情景下,私法的纯粹和一致性将得以维持,意思是说过错原则得以维持。严格责任的这种孤立和排除方法,对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危机负有部分责任(22)。
  第二项创新的德国立法是1884年颁布实施的《雇员赔偿法》。此一法律开辟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赔偿制度,即公法上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此种制度下,事故损失的集体保险观念与责任保险的赔偿开始出现了分离。它的出现,可以作两个方面的解释:从意识形态上看,它以对需要帮助的人完全不同的社会连带假定为出发点;从经济上看,它强调大的损失分配的最好结果(23)。作为一种原则问题,社会保障超越了事故损失问题:疾病和先天性缺陷需要同样的集体关怀。不管怎样,通过此一立法,引入了许多其他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险与人身侵害责任的冲突开辟了一种结合的道路。德国于日制定了《雇员伤害保险法》,该法开创了一个先例,即推行工业事故社会保险制度,使工业事故的无过错责任得以落实。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工业化的发展,德国先后制定了一些特别法,如1871年的《帝国责任义务法》(铁路)、1872年的《国家责任法》、1952年的《路上交通法》、1922年的《空中交通法》。1832年的《普鲁士铁路法》则对无过错责任作了精确的表述。以1872年的《国家责任法》为例,该法第2条规定,经营矿山、采石场及工场者,对其雇用的监督者和工头的过失,致劳工遭受损害者,在一定范围内,应负损害赔偿责任,而不管雇主本身是否有过失。但是,在该法实施后,存在的问题是,雇员若要获得赔偿,仍需要证明监督者和工头有过失,还不能很好地保护雇员的利益。
  除了制定特别法确认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其所适用的领域之外,德国法还运用另一种技术,即对《德国民法典》第833条做扩张性解释。该条规定:“因动物将人杀害,或者伤害人的身体或健康,或毁损物体时,动物保管人对受害人负赔偿因此所生损害的义务。”该法第836条也有类似的规定。此一规定表明,在德国法中,无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具有相同的意义。但是,应该提及的是,这些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过错责任的思想,但是,无过错责任制度在德国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此一意义上,一般认为德国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通过一系列特别立法实现的。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法律改革运动接受了民法传统,尤其是德国法传统。日本以《德国民法典》为蓝本制定了《日本民法典》,该法典第717条规定:“因土地工作物之设立或保存上之瑕疵,致他人发生损害时,该工作物之占有人,对被害人负赔偿责任。但占有人对于听见害之发生已为防止之必要注意者,则由其所有人负损害赔偿之责任。”除此之外,与其他民法法系国家一样,为了弥补制定法之不足,日本法在无过错责任上的司法技术,也采用了对第717条不断作扩张性解释的方法,来完善无过错责任制度。此种扩张性解释的内容,除了严格增加工作物占有人的免责举证的条件,以阻止其免责举证的可能性外,还对工作物的概念作扩充性解释,从而使第717条在实际生活中更具适应性。除此之外,日本也通过特别立法形式确立无过错责任制度。
  从以上民法传统中的主要国家的现状而言,从20世纪开始以来,各国相继制定特别法,对道路交通、工业事故损害赔偿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其理论根据是:交通事故和工业事故是伴随着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带来的特殊危险,如果拘混于过错责任原则,只在加害人有过错时才承担赔偿责任的话,这种结果对受害人来说,必然是受到侵害的人得不到法律上的保护,这种结果显然有失法律上的公平。相反,如果把责任强加于汽车的所有人和雇主,他们则可以把赔偿的支出计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者社会。对交通事故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危险,只有汽车的所有者和使用人才有可能预防和减少侵害事故的发生,采用无过错责任,可以加重他们的注意义务,达成预防的目的。不仅如此,汽车的所有人和雇主大多为社会上的有产者阶层,按照民法上的报偿理论,由所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符合社会的伦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学者认为,在工业事故和交通事故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系基于危险责任和报偿责任的一种特殊责任”(24)。
  (三)斯堪的纳维亚:民法传统与普通法传统的合壁
  环顾西欧各国的法律,大多数国家属于两个主要的群体。其中大多数国家属于大陆法群体,这些国家是其法律受罗马法影响的国家,另一个群体由普通法国家构成。北欧国家不属于此两种群体,一方面,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挪威和瑞典都有自己的法律,它们与芬兰、冰岛一起,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北欧五国。这些国家从来没有接受过罗马法,从原始法时代起,它们的法律曾经不间断地进化。但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法律并不是不曾受外来法的影响。由于这些国家小,并与其他国家具有亲近的关系,它们的法律必然受到其他许多国家法律的影响,也必然受到教会法和欧洲大陆法律学说的影响。在19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的法律学说主要受德国学说的影响。但是,这些国家的法律从来没有放弃它们的独立。总的说来,斯堪的纳维亚的法律居于民法法律传统和英美法律传统的影响之间,这种状况在侵权行为法领域同样存在着。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斯堪的纳维亚学者运用比较法的方法,考察英国法和大陆法;近来他们开始研究美国法。在雇员赔偿制度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就兼有民法传统和普通法传统的因素。在法学家的用语中,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法学家,基本上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无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
  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过错责任原则一采用,侵权行为法就受到诋毁此一原则的力量的影响,这种情况与美国的情况大体相当。工业化和现代交通方法的到来,促使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立法机关引入了各种制定法,用以规定无过错责任(25)。
  像美国法一样,丹麦和挪威法承认雇主在雇员受雇期间因过错给其造成的损害的替代责任。在丹麦,此一责任是丹麦法院在20世纪初期引入的,它建立在古代法典基础之上。19世纪末,法院乐意于坚持雇主应一般的负责任,在一些法学家的鼓动下,法院对雇主责任作了一种新的、更为宽泛的解释,现在此一新的规则是丹麦侵权行为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丹麦和那威法中,在雇用范围内,雇主应对雇员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所有侵害负赔偿责任,已是一个确认的原则。在瑞典,法律并不承认长官负责制(respondeat superior)这一重要原则,雇主的替代责任一般在契约法中认定,侵权行为法仅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瑞典法典没有类似于丹麦法典的规定,替代责任的一般规则是否应该引入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瑞典,无过错责任以1886年的《铁路事故法》为肇始。依照该法(该法至今仍然有效)的规定,除机车的控制放电装置造成的侵害外,雇主应负赔偿责任;在其他案件中,雇主应对铁路雇员因过失造成的侵害负赔偿责任。
  在此一领域,尤其重要提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机动车事故法》。在这些法律中,1926年的挪威法律是至今为止规定严格责任最发达的法律。依照该法的规定,即使所有者能够证明驾驶员没有过失,机动车的所有者对机动车造成的侵害负赔偿责任。1932年的丹麦法和1916年的瑞典法,都宽泛地规定除非所有者能够证明驾驶员没有过失,机动车也没有瑕疵,所有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确认严格责任上,挪威法院是最积极的。通过对以往案件的分析,法院发现,给邻人带来特定的、直接的风险或者造成比较大的风险的活动造成的损害,都与过错无关。现在,当损害被认为是零星的、很少出现、与其他事故无关时,侵权行为人不负赔偿责任已是一个确认的规则。反之,在损害显现为连续行为或者安排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时,即使没有过错,侵权行为人也应付赔偿责任。换句话说,严格责任预先假定一种连续的、特定的,最终会造成侵害的风险(26)。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侵权行为法部分通过制定法、部分通过法官制定法的发展的后果是,现在存在着一种或多或少的严格责任的情形,以把责任拓展至不存在现实的过错,或者至少是不存在道德上的过错的案件的方式来解释无过错责任原则(27)。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般认为,在斯堪的纳维亚法律语言中,无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一定程度上讲,斯堪的纳维亚法中认可危险的严格责任,对危险的严格责任规则的需求,多少是与其他地方同样出现的不断增长的工业化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在19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与大多数欧洲国家和美国一样,无过错无责任原则取得地位。流行的学说把过错规则视为惟一正当的规则,只有几种规则强加不考虑过错的责任曾被保留下来,如关于动物造成的侵害。但是到19世纪末,开始演化出一种新的趋向。在斯堪的纳维亚,此种新的趋向最初出现在挪威。从19世纪70年代起,许多判决对危险活动强加严格责任。到20世纪初期,严格责任原则作为对过错责任的补充,已经牢牢地在斯堪的纳给亚国家确立。
  三、《民法通则》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在我国,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体系的一部分,法学家有着不同的观点。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对此一规定,有学者认为,此款的规定,不仅是无过错责任,而且更是公平责任原则的法律依据(28)。有基于此,认为民法通则中的无过错责任主要体现在第123条所包括的高度危险责任(29)。同时认为“无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在我国现行民法中是极为有限的,无过失责任尚不具有归责原则应具有的普遍适用的范围”,“把无过失责任作为一项归责原则,将构成对整个侵权行为法的威胁”(30)。至于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是否构成无过错责任原则,我们最好还是从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来分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负民事责任”。在这里,存在着混淆无过错责任与危险责任的嫌疑。在民法传统中,危险责任都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一部分。德国学者拉伦茨认为,危险责任为无过错责任的一种(31)。我国的立法实践也采用了同样的做法,在民法通则中不仅规定了无过错责任,而且规定了危险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的内容显然是危险责任,而第122条规定的产品质量责任、第124条规定的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责任、第125条规定的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责任、第127条规定的动物致人侵害的责任等都是无过错责任的范畴,因此,不应将无过错责任与危险责任混同,也不能以适用这些责任时存在抗辩事由来否认无过划责任原则的存在。
  在普通法传统中,同样存在着无过错责任和危险责任共存的情景。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英美法学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存在和适用是毋庸置疑的。而危险责任则是与无过错责任并存的一种规则,此一规则渊源于1868年赖兰兹诉弗莱彻一案的布拉克本规则。在该判例法中,被告雇用一个承包商在他的土地上建造一座蓄水池,在地面下面有一个已经封闭的废矿井,矿井的坑道与原告的煤矿相通,被告及承包商未发觉此一事实,当蓄水池灌满水后,池水经过废矿井的坑道,渗进原告的煤矿,造成了损害。法官布拉克本认为:“某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带来或者堆放危险物品,他应负该物品逃逸而可能对邻人造成的损害危险,如该物品逃逸造成损害,尽管他已经注意并已经作出防止损害的各种警告,仍应付赔偿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布拉克本规则,该规则在英美法中确立了严格责任规则。美国1977年的《侵权行为法重述》第519条规定:“某人从事某种异常危险活动,尽管他已尽到最大的注意防止损害,仍应对该活动给他人人身、土地或者动物造成的损害负责”。
  还有学者完全否定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存在,认为“所谓‘无过失责任原则’,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实践上是行不能的”。理由是同一法律部门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互相对立和排斥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通则既然把过失责任作为一般原则,那末,就不存在无过失责任原则。无过失原则只是依法律的规定而出现的个别的特殊情况。实际上,如此推理是站不住脚的。众所周知,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归结于过错原则的确立。但是,过错原则是建立在对人的行为具有道德上的非难性基础之上的,它遵从的是改正正义(corrective justice),旨在通过对受害人的赔偿,矫正被打破的社会关系,使之恢复到侵害发生以前的状态。然而,在工业化过程中,事故时代的到来,使得许多侵害已经失去了道德上的非难性,如果再以过错原则的标准来权衡现代事故,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其结果只能是受害人得不到赔偿,从社会意义上看,这是一种最大的不正义。实际上,无过错原则正是在此一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如果说在侵权行为法中存在着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的矛盾的话,我们说无过错责任原则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产物,它是在过错责任不能给法官提供满意的规则时出现的,因而,从该原则一确立,它就与过错原则构成一对矛盾。它们相辅相成,规范着侵害赔偿领域,达成社会的安全和正义。
  从我国的立法现状来看,也并不是说无过错原则是行不通的。正如前文曾经提出的那样。《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的危险责任、第124条规定的环境责任等,都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体现,这就从立法例上给人以明确的回答。当然,也还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在国外普遍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领域,我国现行的侵权赔偿制度仍然采用过错原则。例如,在交通事故领域,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仍然采用过错归责原则。有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将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相比,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自己的特点。在规定无过错原则上,与德国法、日本法和法国法相同,而异于英美法(3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工业事故和交通事故的上升已成为不可避免。在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上,在侵害赔偿中,过错原则的不足已经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总之,无过错责任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的存在是一种事实。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
  无过错责任原则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侵权行为法的一项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得到发展,是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观念的变迁不可分割的。
  正像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康德和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为理论上的支撑一样,无过错责任原则也有其哲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与此种转变相适应,资产阶级理性哲学的统治地位也开始为实证哲学所取代。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只局限于对现象范围内事物的认识,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现象之后事物的本质又是什么,事物的客观因果律、规律性是什么,都是无法认知的。“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规律的研究来取代原因,一句话,用研究怎样代替如何”(33)。
  在侵权行为法领域中,实证主义的意义在于:对侵权行为的归责问题,要研究的是由谁承担责任,而不关注为什么由谁承担责任。在实证主义者看来,只有现象才是可以认知的,因为现象是可以感觉到的,只有感觉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科学的。也就是说,侵权行为责任中人的行为、损害结果是人们可以感知到的,是实证的、科学的。而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则是难以感知的,是不能实证的。因此,侵权行为法责任原则上的思考,其重心应该是人的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而不是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经由这样的逻辑推理,实证主义者就否认了主观过错是人的自由意志选择的理性哲学观,为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
  随着实证哲学对理性哲学的取代,以实证哲学为支撑的社会学法学开始流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法学呈现出取代自然法学的态势,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就是此种倾向的一个基本表现。在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的概念中,“人们相互有连带关系,即他们共同地加以满足;他们有不同的才能和需要,只有使他们相互服务才能得到满足。因而,人们如果想存在,就必须遵守社会连带关系的社会法则。连带关系并不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而是一个事实,一个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34)有基于社会连带的思考,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狄骥反对国家主权和个人自然权利的概念,认为国家只有实现社会连带的义务,个人只有尽社会连带的义务。“任何人所有的权利是始终履行其义务的权利”(35)。
  美国社会学法学家庞德从法律是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这一基本假定出发,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工程或社会控制工具”,“和19世纪不同,现在对立法法官和法学家的看法,也像对待工程师一样。人们要研究法律秩序,即法律为达到其目的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而不是去争论法律理论的本质;要考虑利益、主张和要求,而不是去考虑权利”,“要考虑调整各种关系或调和、协调种种不同主张和要求的活动,而不是考虑调整、调和、协调的本身。”(36)
  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法律的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为化。德国法学家在1891年曾经指出,“以前是财产的高价值和人的低价值,现在是人的高价值和财产的低价值。”(37)伴随着此种变迁,“法律已从19世纪的抽象平等过渡到根据个人负担能力而调整负担。总之,法律的重点从个人利益转向社会利益,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最少限度阻碍和浪费以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38)。
  在此种法律理念的影响下,西方资产阶级法学家在侵权行为法中,提出了新的学说,这就是风险分担学说。在这种理论界定的责任中,加害人(特别在加害人为企业的场合)给受害者造成了损失,在无法证明加害人还是受害人的过错的场合,加害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因为加害人比受害人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他经营企业,能够将此种赔偿的代价纳入生产成本,通过价格等机制,把它转嫁给社会,分摊给社会全体消费者。
  第二章 社会保险法和侵权行为法的冲突与融合
  乍一看来,侵权行为法与社会保险法明显不同,因而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保险是在侵权行为法之外,对侵权行为法产生影响的。从根本上说,侵权行为法关涉的是不法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或者违反法定义务而给他人造成的侵害,其功能在于对遭到破坏的社会秩序予以补偿。与此不同,在初始意义上,社会保险关注的是对人身的侵害,而不涉及财产侵害,不管这种侵害是由疾病引起的,还是由他人的过错行为引起的,都在社会保险法规则的范围之内。在这一意义上,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保险存在的合理性在于特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连带(social solidarity)。那么,如此不同的制度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它们在侵害赔偿领域中又是怎样的关系,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 社会风险理念: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转移的依据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主张用赔偿制度取代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制度。伴随此种观念,法律正在做的是,尝试以社会责任概念取代个人责任观念,这就意味着从日益扩张的侵害赔偿法领域中消除道德因素。有学者认为,“本世纪侵权行为法的主要职能已经被视为合理地调整经济风险,而并不是道德原则。上个世纪的过失概念所强调的目标是威慑制止,损害赔偿本身是次要因素。现在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变化,转移到了赔偿方面。社会开始要求确立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因侵权行为致害(不确切地称为意外伤害)而遭受的损失,将不会落在不幸的受害者个人身上。这种负担必须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转移出去。侵权行为法已经稳定的由过错为基础转向以社会保险为基础”(39)。
  如果此种假定成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必然是,是什么促成了此种变迁。对此一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笔者看来,从过错责任向社会保险的转换,基本的正当理由是社会风险理念的兴起。
  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社会风险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如疾病、年老、死亡、伤残、失业、生育等灾难性事件。这些风险对社会成员的安全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它们会导致一个人谋生能力的中断或者丧失。如果没有社会、政府或者群体组织及时的经济援助,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应付,以致无法生存下去,使受害人及家庭陷入困境。因此,当一个人面临社会风险时,个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往往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
  对此种不安定状态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其基本的依据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连带。换句话说,人们在互相依赖、协作的劳动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平等互助观念,是人类赖以延续的基本前提。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此一变迁进程是渐进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生育单位,也是社会基本的教育单位和赡养单位。在这个时代,土地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就业和收入的生存依托,家庭为人们的生活、健康、养老等提供生存保障。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安全,有赖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风险保障形式。
  然而,“工业化的发展削弱了家庭的生产职能,家庭企业日益让位于在工厂中组织劳动的大规模企业,它逐渐接管了以前由家庭所完成的任务。”(40)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工厂、企业越来越多地吸收劳动力,也使得人们不再束缚在家庭生产的圈子成为可能,在这一意义上,生产已不再是家庭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这样家庭的生产职能自然也就淡化了,与此种淡化相伴随的是家庭原有功能的丧失,并逐渐让位于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如工厂、学校、医院等。与此种变迁相适应的是,家庭的风险责任也开始由社会的风险责任所取代了。
  伴随此种进程的另一种社会变迁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拓展,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一种不可避免,它的直接结果是劳动力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离。有资料显示,19世纪后期,英国就业人口中依靠工资为生者已达75%,德国和法国分别为64%和57%(41)。由此可见,在西欧以工资为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雇佣劳动制度下,如果人们遇到诸如生、老、病、残等不幸事件,就很难继续就业,相应地工资收入也会因此而中断。“由于雇仍劳动经济取代了实物经济,无法挣钱糊口就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年老、疾病及因工致殊等长期存在的危险具有越来越大的重要性。”(42)这样,在变化了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断遇到新的风险:例如生产工程中难以避免的工伤事故,人体对有害物质的接触,航空、航海事故,机动车交通事故以及失业等,无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老、病、残、失业等不幸事故,已不再被视为一种“上帝的行为”,也就是说它已不再是由私人承担的个人风险了,由于它与社会生产的相关性,使得这些风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险。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向,工业化进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事实。与此种发展趋向同样真实的另一个事实是,工业化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实际上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工业化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工业化在促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在此种两难的选择面前,社会必须作出一种权衡:这就是工业化所带来的风险是坚持依照传统的原则,由受害人及其家庭来承担,还是把这种风险负担转移到社会,由社会来承担。
  在原有的制度体制下,人们遭受如此社会风险之后,依照侵权行为法,分配此种损失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比如,在工业事故案件中,受害人不仅要证明雇员是有过错的,而且要举证证明同伴雇员没有过错,只有这样,雇主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至于雇员生、老、病、残等,在原来的法律理念中,都被视为不幸事件。换句话说,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法律理念认为,“每一个成年人都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他不需要用法律上家长式的庇护来保全他自己”,“当他行动的时候,他被认为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风险,他必须承担预期的后果”(43)。
  也就是说,在崇尚个个主义精神的时代,人们有从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的自由,与此相适应,人们也就承担了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具有的所有潜在风险。在工业化的初期,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文化还没有变迁,此种推理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社会奉行的风险观念是“自担风险规则”,这种观念在侵权行为法上表现为过错原则,它在司法上的体现是,在具体的法律推理中,面对一个侵权行为案件,法官和陪审团的基本回应是“该行为有过错吗”?
  如前所述,如此风险分配观念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雇主对工业事故给雇员造成侵害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工业事故面前,雇员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要么自己随工业事故造成的侵害风险,要么放弃受雇的机会而冒失业、贫困之风险。如此观念在制度设计上表现为,遭受工业事故侵害的雇员,如果希望得到赔偿救济,它不仅要证明雇主的过错,还要证明人和同伴雇员没有过错,并且要推翻雇员所遭受的侵害是雇员自愿承担风险的结果。这些要求结合在一起,使得雇员在发生工业事故的场合获得赔偿的权利成了一种脱离实际的空谈。
  但是,此种风险观念以及与其适应的侵权行为法上的制度设计,迎合了那个时代的道德要求。雇员是一个自由人,他选择了某种职业的工作,相应地也就默认了这种职业潜在的风险,作为一个自由人,雇员应该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任。在此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侵权行为法几乎排除了雇主对雇员的损害赔偿责任、其社会意义在于通过取消无限的责任风险来扶植企业,促成工业化进程,不至于因侵权行为责任的强加而增加企业发展的成本。
  如此风险观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侵权行为制度的运作,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在不断增多的工业事故面前,工人的生活条件不断恶化。疾病流行,工业事故丛生,失业问题严重,老人、儿童、失业者绝大多数陷入贫困无援的境地。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难解的结,一方面工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它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是贫困的加剧。与这种两难选择相伴随的是,贫民的日益增多,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不断扩展以致成为一支社会力量时,他们不再甘于因工业事故而招致贫困这样一种不公正的状态,于是他们开始组织起来捣毁机器、焚烧工厂,成为困扰政府的严重社会问题。
  这种情景足以说明,“自担风险规则”已经走到了尽头,丧失了它存原合理性,而新的合理性还没有形成,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正经历着一种变迁。以英国为例,早在工业化到来之前,英国曾于1601年颁布过《济贫法》,它以传统的慈善救济为基本特征,并没有把救济失业视为一种社会义务和责任来看待,也不承认公民要求社会救济是一种公民权利。然而,在工业化导致的两难选择面前,英国政府在1832年颁布的《济贫法修正案》规定,社会负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救济不是一种消极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社会福利措施,要求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从事此一事业。
  从现在公认的观点来看,英国的《济贫法》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开端,但是,正如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评价它时所指出的那样:“中世纪的行会,在它们的会员和家庭生活处于逆境时提供帮助。为此目的,在这些国家确立了使用公共基金的原则,并且在它们各自的范围内建立全面性原则的同时,这些济贫法还保留着承认公共济贫责任的历史功绩。然而,正如某些人所说的,其宗旨在于对实际的饥饿问题作出反映,把社会动乱缩小到最低限度,从而使问题的尖锐性得到缓和”(44)。
  不过,《济贫法》是以新教伦理为立法依据的。在新教伦理观念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假定,其一是说,“财富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每个人都可以在没有政府的干预下自由地通过劳动而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其二是说,社会上存在着充分的就业机会。这样它就完成了如此推理,贫困是由于个人不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社会造成的。在新教伦理的理念中,“贫困乃万恶之渊”,它不仅造成道德原则的扭曲和沦丧,而且由于与其相伴随的刑事犯罪和政治动荡,对社会秩序的威胁,因此主张对贫穷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压制和惩戒,慷慨的救济制会鼓励和放纵更多的人懒惰,从而加剧社会混乱的程度(45)。
  在工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之后,传统的伦理、经济和政治观念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变迁。在相当完备的工业化和市场化体系中,经济比以前更依赖于有效的劳动力,社会上越来越欣赏并认可对劳动的补救可能会提高而不是降低生产率(46)。结果是新的价值取代了传统的新教伦理观念,人们倾向于认为在竞争的市场中,慈善或救济作为一种道德规则,是公平的致富之路。人们开始认识到市场竞争在回报了那些致力于作出了实质性努力的人们之后,必然会有人沦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因为工业化过程本身产生的危险强加给雇员,从而使对此类工人的生存风险由整个社会承担的原则得到了部分的认可(47)。
  正是在这个时期,在先于其他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德国,出现了一种新历史学派。该学派主张劳资合作和社会政策,认为国家应直接参与经济生活的管理,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并认为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同伦理价值相连。在他们看来,德国当时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劳工问题,解决此一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将雇员、社会、国家捆绑在一种社会责任制度中。
  事实上,在此种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中,德国是先行的。依照德国社会责任机制的法理念,至少有两个基本原则是不应该忽略的:一是“相关一致原则”,一是“自上而下原则”。“相关一致原则”(德文solidaritatel),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其初始的含义是多个债务人对一个债权人的共同义务和责任。把此一概念引入社会责任制度中,“相关一致原则”则表示作为一个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为,“所有的为一个,但同时一个也为所有的”基本原则。至于“自上而下原则”(德文subsidiaritaet),它意指共同体不同成员之间的连带,强调经济上和社会上处于弱势的人们自助的必要性,而且只有在助于自助实现的前提下才提供外援。也就是说,自助是外援的条件,外援应是对自助的推动。“相关一致”和“自上而下”原则在上述社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念,它们无论对“个人主义”还是对“集体主义”都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认同。“相关一致”强调“个人的自负责任”,它不仅是对自己,而且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自上而下”强调的是个人和小集体的自负责任,但是,它并不否认社会整体对个人的责任。此种社会责任理念的实质在于:在社会转移支付及其资金筹措支持下运转的社会再分配系统,涉及到权利和义务、收入与财产、人与人等之间的互助共济。其目标在于构建社会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分担社会风险的机制,由此达成社会的安全与和平。
  在此种风险理念之下,“政府可能使自己成为一种预防事故的互惠保险公司,并在所有社会成员内部分配公民不幸的负担”。事实上,在此种风险观念的作用下,德国于1883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雇员赔偿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与疾病强制保险法》。1911年又在上述三部法律的基础上,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史称《帝国社会保险法》。这些立法基本形成了综合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在普通法系国家中,大不列颠是此种趋势走得最远的国家。1908年英国颁布了《老人年金保险法》、1911年又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后来又在1946年的《保险法》中把社会保险的不同分支合并,并把它扩展为一种综合的制度:它包括疾病、未成年人、寡妇的福利;退休金、监护费和死亡补贴;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包括雇用工人和失业工人、家庭主妇和其他未被雇用的人。该法被1946年的《保险法(工业事故)》所取代,它取代了原来的与雇员在雇用期间发生的工业事故保险制度相适应的雇员赔偿制度,为每一个公民提供保险,而不考虑人身和财产状况,预防现代生活的主要变迁,提供最低限度的资助(48)。
  由于工业化是西方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德国社会风险理念的影响下,西欧各国普遍接受了德国的理论,并在国内尝试立法,从而以立法形式认同了个人责任模式向社会责任模式的转移,此种情景在工业事故领域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二、 社会保险与侵权行为责任的冲突
  诚如美国法学家w.g.弗里德曼所言,“综合的社会保险制度,必然产生影响,并造成经历几百年发展的民事责任原则的调整”(49)。从此一断言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第一,社会保险制度已经侵入了普通法上的侵权行为责任制度;第二,这种侵入已经造成了侵权行为法责任原则的变迁。
  尽管存在着社会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法已经产生影响的事实,甚至存在着用社会保险制度取代侵权行为责任制度的断言,但是,侵权行为责任和社会保险制度在本世纪并行发展的事实足以说明,作为两种不同的赔偿制度,它们的存在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在探讨此种合理性之前,我们首先关注两种损害赔偿制度之间的冲突。
  作为两种并存的制度,侵权行为责任与社会保险计划的一个首要差别是哲学意义上的,换句话说,两种制度是由不同的哲学观念支撑的。
  传统的侵权行为责任制度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它认为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侵权行为法与一般法律一样,是使人们的自由与其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之间的平衡得以维持的一种工具”(50)。离开社会,人们将不受外部的任何限制,可以自由行事,为自己愿意为的行为,依照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作为社会人,我们无时不生活在社会中。在这里,法律的任务在于使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持和谐,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自由总是与他人平等而共存的自由相冲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康德认为“自由的共存是法律的基本目的”。
  作为对个人意志提供保护的机制,每一种法律制度的目的都在于对个人的人身以及与人身相关的其他条件予以必要的保护,“如此制度大多涉及受契约或家庭连带约束的人。其中两种制度以一种比较可观的方式履行此种功能,一种是财产制度,它赋予物的所有人一种非所有人都应尊重的权利;另一种是侵权行为法,它向社会成员强加一种对其他人的一种义务”(51)。
  由于一个人的自由总是与他人同等的自由共存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在依照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某种行为时,必然侵害他人的自由,干预见他人的选择。这样就出现了一种两难的窘境,人们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事某种行为,而此种行为必然侵害他伯自由,如果对这种侵害行为不加区分地都强加侵权行为法意义上的责任,那么,其结果必然会抑制人们行为的自觉性,社会也将因此而不能得到发展。换句话说,在社会生活中,不侵害他人任何人都难以生存,正如不侵害已经涉入某一领域的经营者的利益,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涉入此一领域参与竞争一样,不侵害自己的竞争对手,任何人都难以涉入竞争,因而,实际上存在着干预他人的利益、给他人造成侵害、甚至给他人的生命或者身体的完整造成危险的权利,这是社会存在不可避免的结果,也是社会存在的条件。简言之,每个人都可能侵害他人,反过来也有可能遭受他人的侵害,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以确保社会的持续发展。
  那么,此种游戏规则是什么呢?这种游戏规则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我们必须以一种社会的方式行为,也就是说,作为人应该认识到自己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的一员,具有同等地享有自由的权利,一个公民不以社会的方式行为时,即构成一种过错”(52)。这种“不以社会的方式”,在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中,被界定为以“故意或者过失”的方式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权利,因而构成一种道德上具有可归责性的行为,由于此种行为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其责任自然应由个人来承担。这便是传统的侵权行为法运作的基本环境。
  与侵权行为法运作的环境不同,社会保险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就其哲学基础而言,功利主义是其基本的支撑。如此而言,社会保险法也就是功利主义哲学在法律上的体现。它的基本假定是,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促成社会功利得以实现的工具,至于社会功利是什么,在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j.边沁看来,“所谓功利,意即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或者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的祸患、痛苦、恶或者不幸。假如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那么,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假如是具体指一个人,那么幸福就是那个人的幸福”(53)。在此基础上,边沁提出了他的功利主义法学观的核心,即以能否“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的幸福”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一种法律制度。一种法律制度,如果它能够“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的幸福”,那么,它就是好的、有利的、有益的,否则它就是坏的、不利的、无益的。但是,法律制度本身并不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能够左右人们行为的是体现在法律制度中的功利原则和精神。不仅如此,法律制度还是实现功利的工具和手段。在这里,实际上是假定社会连带的延续乃是最大的功利,并认定它是社会生活达成安全的基本途径。
  有基于此,依照功利主义者的假定,社会生活意味着对公民雇用自由的限制,在此种限制状态下,法律的目的之一至少是建立“个人自由的共存”。在这里,社会生活不仅是人们的一种负担,也是对人们自由的一种完全的侵害。在现代国家,共同体的目标不仅在于防范自然的和外来的危险,而且还要确保共同体科学、技术、文化和精神生活的稳步增长,它们是法律所要促成的最大功利。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这些社会利益是受控制的,或者说是由法律安排的。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法律在许多领域确保人们的社会连带,它们有效地强迫社会成员尊重这种社会连带,并为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保护,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公共生活的缘故,而且是因为确保一般社会福利得以实现的缘故,以至于“在社会发展的现代时期,基于特定社会的社会连带,国家已经设立了公共卫生设施和社会保障机制,为所有公民防范生存之危险提供根本的保护”(54)。
  在这里,依照保险制度给受害人提供的赔偿,就其属性而言,已不再具有传统的伦理价值,即它不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基础,而是以侵害发生这一事实为基础,成为一种促成受害人维持社会所认同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以实现的技术。
  正是由于侵权行为责任与社会保险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导向两者在功能上的差异。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就其功能而言,是多重的。它表现为预防、赔偿、惩罚、对人权的保护等。侵权行为法所隐含的个人主义精神,浸透了社会对个人自由行为和自由决定的要求,它最终使过错规则原则成为侵权行为法的主导原则。侵权行为法的任务是要划定一条界限,把应当对造成侵害承担责任的情景与不存在此种责任的情景区分开来,以至于“责任是过错的必然结果的规则,实际上已经从一个普通法的规则变成了一个自然法的规则”(55)。
  在过错原则构建的侵权行为法视野里,它适用的范围仅限于道德上具有可非难性的行为,从而也就排斥了对道德上不具有可非难性的行为造成的侵害进行赔偿的可能性。这一事实说明,设定侵权行为责任的结果,具有不同的价值,首先,它旨在通过责任的强加,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使人们不致再犯类似的道德上具有可非难性的行为,在这一意义上,它的功能是预防性质的。从表面上看,任何一种侵权行为的发生,都给受害人造成了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失,对此学理上一般表述为,任何侵权行为都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法律的任务在于恢复这种被打破的社会秩序,使这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此一过程可以外在化为侵权行为法上的赔偿,即通过向受害人支付适当数额的赔偿金,填补受害人人身或者利益上的损失。在这里,侵权行为责任的功能是赔偿性质的。这种赔偿有学者也把它称之为损失分配,即通过侵权行为法上的归责原则,把损失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通常是从遭受侵害的一方转移到造成侵害的一方。除此而外,侵权行为法上的责任还具有某种惩罚功能,它的惩罚功能体现在此一事实中,按照侵权行为法的赔偿原则,这种责任的强加并不仅仅限定于受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而且还包括受害人预期的利益损失。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惩罚功能仅限于道德上具有可非难性的过错侵害行为,对不幸事件造成的侵害行为的赔偿,则不具有此种道德上的可非难性。
  在论及侵权行为法的功能问题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无论其预防功能、赔偿功能,还是其惩罚功能,最终都要归结到这样一种功能上,那就是对人权的保护。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许多国家,大多数法院尽可能地填补受害人,已成为一种基本的事实,此种情景在没有过错也应承担责任的场合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现代社会中,与其说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损失分配的一种技术,倒不如说它是人们对不幸事件的一种情感反应。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以至于很难承认一个公民在遭受某种行为的侵害、甚至是无过错行为的侵害时,对受害人不予援助为正当。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现在法院多倾向于站在行人的一边,即使在行人有过错的场合也是如此。这是损失分担,但它主要是对公民人身完整权的一种保护。由此可见,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乃是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功能。
  与侵权行为法功能上的多元相比,社会保险的功能显得就单一了。在社会保险的理念中,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它关注的只是侵害已经发生这一事实。对此,它的基本回应是对损害所殃及的人在经济上予以赔偿,而不考虑此种侵害是由过错行为引起的,还是由不幸事件引起的。由于它不以造成侵害的事件或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上的应受谴责为基础,因而,使得这种赔偿失去了惩罚性的功能;也由于造成此种侵害的事件或者行为,都是社会风险意义上的,它们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可预测性,比如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都是人的意志无从控制的,也使得这种赔偿失去了预防功能。最终使社会保险所提供的赔偿在属性上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即赔偿遭受损失的人,使他们得以生存下去,并维持社会所认知的基本生活水准。
  当然,侵权行为法与社会保险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其哲学基础和功能上,在法律技术方面,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见的差异。在此一问题上,笔者认为,侵权行为法和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差异是价值上的,换句话说,正是价值上的差异引发了二者在法律技术上的差异。
  众所周知,侵权行为法是以改正正义为基础的,其基本目的在于矫正非法行为造成的侵害,恢复被打破的社会秩序,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改正正义的观点看,“是好人欺骗了坏人,还是坏人欺骗了好人无关紧要”,“法律所注意的只是损害自身的特点,即是否一方不公正(the wrong)而另一方被不公正对待了,以及是否一方造成了伤害而另一方受到伤害,并将双方视为平等。”(56)而社会保险法是以分配正义为基础的,它的目的在于在社会成员内部分配资源。在侵权行为法领域中,改正正义与分配正义的关系,似乎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当分配正义的规范被破坏时,改正正义开始履行其职责,好要求对过错、疏忽等作出赔偿。
  正是它们在价值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法律技术上的差异。由于侵权行为法上的责任以改正正义为基础,其目的在于矫正过错行为造成的侵害,它主要关注的是使原告恢复到侵权行为发生以前的状态,即恢复原状,而不关注资源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前的分配。换句话说,“侵权行为法仅只接受当事人之间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前的资源分配,并决定是否应该改正原告资源的减少。”(57)在改正正义的理念中,注意到这样两个方面,对于理解侵权行为法的法律技术是很有帮助的,其一是说“纠偏为正的义务不是基于伤害这一事实,而是基于同时具有伤害和不公正行为。伤害人必须做得不公而且造成了伤害,同时受害人必须受到不公而且受到伤害”(58)。其二是说,改正正义概念对分配因素的排除是一个程序问题,而不是一个伦理问题(59)。这样两点与改正正义概念的结合,成就了侵权行为法的技术,就法律推理而言,在一具侵权行为案件面前,法院首先要做的是该案件中的被告有过错吗?如果被告的行为有过错,接下来的问题是原告受到了伤害吗?如果前两个条件都满足,接下来法官要回答的问题是被告的过错行为造成了原告的伤害了吗?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法院才能判决将损失从受害人转移到侵权行为人。在此基础上,法官作为一个公正的裁判,尝试对造成的侵害予以完全的赔偿,以便尽可能准确地赔偿受害人所遭受到的损害,侵害发生之前和侵害发生之后的平衡构成了侵权行为法中的正义的内容。
  社会保险则不同,它以分配正义为依归,目的在于减轻一种侵害或者疾病,而不考虑它是如何造成的。由于可供分配的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保险几乎很少提供完全的赔偿。
  在法律技术上,二者的差别还表现在侵权行为责任在法律推理上,主要借助于法官的参与,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它是在法官的主持下,通过诉讼过程来确定的。在这里法院判决的作出,是寻求一种正当性的理由,即把损失从遭受侵害的一方转向造成侵害的一方的合理性是什么。在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中,此种正当理由就是侵权行为有过错。在现代侵权行为法中,此种正当理由已经扩展至过错行为和特定领域中的无过错行为。而社会保险法对受害人所提供的救济,已不再求助于诉讼形式完成,它以侵害事实为依据,而不考虑该行为是否是过错行为或者是无过错行为,在这里,对受害人予以救济的正当理由是使受害人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其基本前提是侵害已经发生这一事实,这种救济的实现是通过国家设立的特定社会福利机构或者社会福利基金实现的。
  最后,侵权行为责任与社会保险救济的差异,还表现在它们适用的范围上,侵权行为责任既适用于人身侵害,也是用于财产侵害;在初始意义上,社会保险则仅仅关注于人身侵害,而不考虑财产侵害。在这里,社会保险理念中的人身侵害,也主要被界定在对公民的继续生存造成的危险上,它与侵权行为法上的人身侵害还有着差异。当然,在现代的社会保险法中,财产侵害也开始在一些领域中成为它规制的对象,机动车财产保险就是显见的例证。
  三、 社会保险与侵权行为法的融合
  社会保险与侵权行为法的关联,不仅表现在其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其融合上。这种融合似乎源自于一个核心事实的基本意义:在特定的领域中,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造成的人身侵害,是可以由侵权行为法和社会保险法共同调整的(60),除非社会保险的范围排除了侵权行为法上的救济,否则,这种共存就是一种事实。
  此种共存的事实,在笔者看来至少可以引发这样几个方面的思考,其一是说社会保险对原来由侵权行为法调整的领域的介入,给侵权行为法造成影响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些影响主要是什么?其二是说由于社会保险和侵权行为法是共存的,那么,受害当事人有权获得两种法律制度的救济吗?其三是说连接社会保险与侵权行为责任的纽带到底是什么?
  对前述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毋庸置疑的是,社会保险法对传统的侵权行为法调整领域的介入,已经给侵权行为法带来了易见的影响,以至于有些法学家提出用社会保险计划取代侵权行为法。具体而言,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的影响,首先要涉及的是社会保险削弱了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原则。在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中,把损失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基本的正当理由是该行为是有过错的。侵权行为法遵从的是无过错无责任原则。然而,在社会保险引入到侵权行为法的一些特定领域之后,“在侵权行为法教授在陈述任何人不能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侵害获得赔偿时,在现代工业化国家,成千上万的人每年都在接受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侵害的赔偿。”(61)不过,依照侵权行为法的传统的教义,过错是不法行为责任的基本原则。在过错原则下,受害人的过错、共同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它们作为抗辩的理由,是免除或者减轻侵权行为人责任的法定理由,在社会保险制度下,这些抗辩理由已经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了,因为自己的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共同过错,甚至是没有过错而造成的侵害都可以得到社会保险计划的救济,这一事实深深地动摇了侵权行为法过错原则的传统作用。
  侵权行为法受到的另一种冲击是它的适用范围。在传统的侵害赔偿制度中,侵害赔偿问题都是由侵权行为法予以调整的,无论是人身侵害或者是财产侵害,都由侵权行为责任加以救济。在社会保险制度涉及侵害赔偿领域之后,传统上由侵权行为法调整的领域,在一些国家已经排他性地转由社会保险计划调整了,在另一些国家,则由侵权行为法、责任保险法和社会保险法共同调整,这种情景在工业事故领域、机动车交通事故领域,体现得最为突出。关于工业事故领域的赔偿,多数国家都接受了雇员赔偿法确认的原则,即只要雇员在工作期间遭受工业事故侵害,社会保险都将对受害雇员提供赔偿救济。对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赔偿,各国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国家已经用赔偿计划取代了侵权行为法,如新西兰,但大多数国家则坚持侵权行为责任、责任保险、社会保险共同调整的制度设计;还有的国家则坚持按照侵权行为法上的过错原则来解决机动车交通事故,我国就是一例。但是,应该看到,即使在实行赔偿计划的国家,在工业事故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这两个领域,“并不是说对过错原则的考虑完全排除了,在故意或者不可饶恕的过错案件中,社会保险福利可能增加或者减少,可以向第三人提出填补赔偿的侵权行为诉讼,不过,侵权行为责任的这种保留只是发挥次要作用”(62)。
  从侵权行为责任的地位上看,一个国家侵权行为责任的重要性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反比例关系。在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健全的国家,个人之伤害、伤残、失业、疾病、老年、死亡等已经受到合理照顾,故被害人即或未能依照侵权行为法制规定得到的损害赔偿,基本生活亦有保障;反之,在一个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国家,能否依据侵权行为法获昨赔偿,对受害人来说影响甚大(63)。
  这样,在社会保险介入侵权行为法调整的领域之后,必然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侵权行为法和社会保险法各自调整的领域。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保和社保冲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