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为什么我们常用的机械硬盘怎么安装又被称为温彻斯特硬盘?我想知道这

你了解硬盘怎样存储数据吗--深入理解硬盘结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你了解硬盘怎样存储数据吗--深入理解硬盘结构
&&硬盘读写记录理论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
(点击刷新验证码)移动硬盘断电保护有吗?如果有其详细的机理是什么?_百度知道
移动硬盘断电保护有吗?如果有其详细的机理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还没有断电保护相关功能的移动硬盘。现在的移动硬盘都是一个笔记本硬盘加上一个硬盘盒,为了轻便,所以里面结构都很简单,就是硬盘盒、一块电路板和一个硬盘,里面都没有安装电池等可以持续供电的装置。但是硬盘厂商考虑到突然断电对硬盘损害,所以也在不停的研究新技术,比如现在的硬盘大多增加了名为磁头优先归位的断电保护技术。也就是说在硬盘突然断电的时候保证磁头可以不失控的回归停止位置,保护在断电的一瞬间的盘片不受损。有了这项技术,不只是在断电的时候能够保护硬盘,有时电脑供电不足时也可以保护硬盘的。最后要提醒的是,移动硬盘虽然容量大,但是也是属于比较娇贵的东西,日常不仅仅是要正确插拔使用,而且要避免震动,特别是在读写数据的时候,不要移动它。
采纳率:75%
来自团队:
形象的说,相当于硬盘内有一个微小的UPS(不间断电源)其实要说断电保护还得先从温彻斯特硬盘的工作原理说起。现在除去SSD介质之外的大量硬盘还都是以磁介质存储的温彻斯特机械硬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断电容易损坏硬盘,简单地说就是突然的断电会导致高速运动的磁头突然失去控制,有很大的可能落到盘片上对娇贵的磁质盘片造成物理损伤。但是为了防止这种损伤。也就是说在硬盘突然断电的时候硬盘电路中仍会存在足够的电量保证磁头可以不失控的回归停止位置,原理盘片,现在的硬盘大多增加了名为磁头优先归位的断电保护技术,来保护在断电的一瞬间的硬盘,这种硬盘的工作原理简而言之可以看做一个唱针在磁介质的唱片上高速的移动借以读取数据。但是相比于唱片这个过程的尺度要小的多,一般来讲硬盘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近至10纳米这个数量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原理盘片,形象的说.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ed9a82d158cdbf4e95,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有问题的话随时追问咯~<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f.hiphotos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断电保护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了解一点硬件-硬盘生产全过程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了解一点硬件-硬盘生产全过程
&&硬盘生产全过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信息载体,也可以反复地被改写。工作原理
利用电流的磁效应。
解决方法/磁盘
1.&利用注册表解决磁盘被保护:磁盘
进入注册表编辑器,单击开始菜单---选择运行“REGEDIT
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torageDevicePolicies项,
将右侧窗口中名为WriteProtect的键值改为0,若没有这个选项键值就在同目录下建立这一项并把键值改成0。
2.&更改磁盘策略
当重启后再次出现写保护问题时请进行如下操作
1、选择U盘符右键-属性-硬件
2、选择U盘以清华普天为例如图示
3、选择属性-策略
4、将策略改为如图所示。
问题解决。因为本人是按照如上两个步骤进行的更改,各位网友可以不用转化格式进行后面的更改策略的方法试一下是否可行,如可行最!除修改注册表方法外两种只能当次解决U盘的写保护,请谨慎选用,&最好不要进行转化格式操作,如果进行了格式转换,FAT32转NTFS数据不会丢失,待U盘恢复正常后可格式化至FAT32,&FAT32至NTFS转化简单,但反过来就麻烦了,并且转完后数据易丢失。
故障分析/磁盘
进入“我的电脑”双击打不开的情况很普遍,只能通过打开。双击打不开盘符的状况一般都是autorun病毒引起,通常我们的解决方法如下:删除文件打开“我的电脑”,依次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后“确定”,然后用“资源管理器”打开各个分区,若发现各分区根目录下有autorun.inf隐藏文件,删除它们并重启电脑。重设法同样打开“我的电脑”,依次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找到“驱动器”并选中,然后单击“高级”按钮,弹出“编辑文件类型”窗口,再单击“新建”,如图,在操作里输入“open”,在“用于执行操作的应用程序”里输入“explorer.exe”,点“确定”后返回到“编辑文件类型”窗口,选中“open”且单击“设为默认值”,最后单击“确定”,重新启动电脑试试看。注册表法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至“HKEY_CLASSES_ROOT\Drive\shell”分支,将其下的键值全部删除,保存后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发展历史/磁盘
在过去的50年中,磁盘驱动器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请跟随我们走过这段历史,回首我们按年度列出的磁盘驱动器发展史上50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最早推出的产品磁盘到各种新技术以及在这中间的一切。
1956年:IBM向客户交付第一台磁盘驱动器RAMAC&305,可存储5MB数据,每MB成本为10000美元。它有2个冰箱那样大,使用50个24英寸盘片。
1961年:IBM发明在空气垫上或“空气支撑物”上“悬浮”的磁盘驱动器磁头。
1963年:IBM推出第一个活动磁盘驱动器1311,拥有6个14英寸盘片,可存储2.6MB数据。
1966年:推出第一个使用缠绕线圈铁氧记录磁头的驱动器。
1970年:通用数据公司(1971年更名为西部数据公司)在加州成立。
1973年:IBM宣布推出第一个现代“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3340,使用了密封组件、润滑主轴和小质量磁头。
1978年:第一个RAID(冗余阵列)驱动器诞生。
1979:磁盘制造商希捷科技公司于1979年由Al&Shugart挑头创立。
1979:IBM的3370使用了7个直径为14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571MB。3370也是首款使用薄胶片磁头的磁盘,
1979:IBM的“Piccolo”电脑磁盘使用了6个直径为8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64MB。
1979:希捷科技公司研发出最早的磁盘接口——ST-506,之后便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中。
1980:IBM发布了当时首个存储容量以GB为单位的磁盘,其大小和一台电冰箱大小差不多,重量为250kg,出售价格为40000美元。
1980:希捷科技公司发布首个大小为5.25英寸的磁盘。
1981:Shugart&Associates联手NCR共同研发出一个智能磁盘接口,命名为Shugart&Associates&Systems&Interface&(SASI),该接口是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前辈。
1982:Western&Digital宣布推出了首个单芯片“温彻斯特”磁盘控制器——WD1010。
1983:Rodime宣布推出了当时首个3.5英寸的磁盘——RO352,它包括有两个盘片,存储容量可达10MB。
1984:Western&Digital为IBM&PC/AT制造出首个“温彻斯特”磁盘控制卡,并成为了当时的一种工业标准。
1985:Control&Data、Compaq&Computer和&Western&Digital共同合作,并研发出40-pin的IDE接口。IDE是Intelligent&Drive&Electronics(智慧电子驱动器)的缩写。
1985:磁盘控制器首次整合到磁盘驱动当中。
1985:Quantum(昆腾)发布了Plus&Hardcard磁盘,它在无需一个可用的插槽,或单独控制卡的情况下,可再多配置一个磁盘。
1985:Western&Digital宣布推出了首款ESDI(Enhanced&Small&Device&Interface,增强型小型设备接口)控制板,它允许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磁盘用于电脑当中。
1986:官方的SCSI规格发布,而苹果电脑公司的Mac&Plus也是首台使用该规格的电脑之一。
1988:Prairie&Tek宣布推出了220磁盘,这是首个2.5英寸的磁盘,主要是针对初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推出的。220磁盘使用了两个盘片,存储容量可达20MB。
1988:Connor发布了首个高为1英寸的3.5英寸磁盘,还有磁盘沿袭了这种设计。
1988:Western&Digital成功收购Tandon公司,转型为专业的磁盘制造商。
1990:Western&Digital发布了其首个3.5英寸的Caviar(鱼子酱)&IDE磁盘。
1991:IBM向外界宣布推出了0663&Corsair,这是首款采用感应式薄胶片磁阻(MR)磁头的磁盘。它设计有8个直径为3.5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1GB。(MR磁头早在1984年就用于IBM的磁盘驱动器。)
1991:Integral&Peripherals推出了使用一个直径为1.8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21MB&的1820&Mustang磁盘。
1992:希捷科技公司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其2.5英寸的磁盘,在当时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
1992:希捷科技公司成功的推出了存储容量为2.1GB的Barracuda(酷鱼),这是首个采用7200r/min转速马达的磁盘。
1992:惠普推出了C3013A&Kitty&Hawk磁盘,使用了两个直径为1.3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2.1GB。
1994:Western&Digital成功研发出Enhanced&IDE,这是一个改良版的磁盘接口,并打破了当时528MB存储容量上限的束缚。EIDE同样也允许配置光驱和磁盘驱动器。
1996:IBM成功研发出在1个盘片上可存储100亿比特/英寸的磁盘技术。
1996:希捷科技公司宣布推出了其Cheetah(捷豹)系列磁盘,这是首个采用10000r/min转速马达的磁盘。
1997:IBM宣布推出了首个采用巨磁阻磁头(GMR)的磁盘——Deskstar&16GP&Titan,在三个直径为3.5英寸的盘片上可装配16.8GB的存储容量。
1998:IBM宣布推出了Microdrive(微磁盘),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磁盘,一个单一的1英寸盘片的容量可达340MB。
2000:Maxtor(迈拓)成功收购了其竞争对手Quantum的磁盘业务。就当时的情况而言,Quantum是世界上第二大磁盘制造商,仅仅位于希捷技术公司之后。而成功收购了Quantum以后,Maxtor便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磁盘制造商。
2000:希捷科技公司发布了首款采用15000r/min转速马达的磁盘——Cheetah&X15。
2002:希捷科技公司在磁盘历史又获得了一个第一的称号,这都是因为它发布了Barracuda&ATA&V&Serial&ATA磁盘。
2002:希捷科技公司向外界演示了垂直磁性记录技术,每英寸的密度可达100GB。
2002:其实,在2002年有很多技术值得我们去记住,但希捷科技公司成功演示的Heat-Assisted&Magnetic&Recording(热辅助磁记录,HAMR)技术却格外耀眼,HAMR磁性记录技术采用了激光热辅助设计。
2003:IBM宣布把其数据存储部门出售给日立,IBM由此也结束了在磁盘领域的辉煌历程。
2003:Western&Digital推出了首个10000r/min的&SATA磁盘——Raptor(猛禽),存储容量为37GB。该款产品主要是为企业设计的,但是游戏玩家很快就发现,其实把该磁盘用于双磁盘RAID配置中,使得台式电脑的性能会有很大的提升。
2004:东芝宣布推出了世界上首款0.85英寸的磁盘——MK2001MTN,在一个单一的盘片上,存储容量可达2GB。
2005:东芝宣布推出了MK4007&GAL,该磁盘采用了直径为1.8英寸的盘片设计,存储容量为40GB。同时,MK4007&GAL也是首款采用垂直磁性记录设计的磁盘。
2006:希捷科技公司成功收购了Maxtor,使得其在磁盘制造工业的竞争对手再度缩小。
2006:希捷科技公司宣布推出了Momentus&5400.3笔记本电脑磁盘,这是首款采用垂直磁性记录设计的2.5英寸磁盘型号,其存储容量也达到160GB。
2006:希捷科技公司发布了当今世界上存储容量最大的磁盘——Barracuda&7200.10,存储容量达到了750GB。
2006:Western&Digital宣布推出了10000r/min&Raptor&X&SATA磁盘,其存储容量达到了150GB。不仅如此,Raptor&X还采用了透明的外观设计,用户可以看到它运作时内部的情况。
2006:Cornice和希捷技术这两家公司都在2006年宣布推出了1英寸磁盘,存储容量为12GB。
增将圆形的磁性盘片装在一个方的密封盒子里,有了磁盘之后,人们使用计算机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处理结果存放在磁盘中,还可以把很多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据到磁盘中,这样这些数据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重复。 可是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人们要存储到磁盘上的内容越来越多,众多的存储在一起,很不方便。这样就导致了文件的产生。
磁盘设备/磁盘
磁盘设备应包括磁盘驱动器、适配器及盘片,它们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作为输出设备或称载体。控制软盘读和写,即输入或输出是由磁盘驱动器及其适配器来完成的,磁盘从功能上来说,一台磁盘设备与一台录放机的作用是相同的,一盘录音带可反复地录音,那么软盘片或硬盘片,或称信息载体,也可以反复地被改写。可移动磁盘许多移动存储装置在电脑上都显示为“可移动磁盘”,其中最主要的是移动硬盘,U盘和MP3等可与计算机设备分离并在断电后仍可存储数据信息的可移动设备。从字面上讲就是可以移动的磁盘,而磁盘是一种存储设备,故可移动磁盘就是可移动的存储设备。目前应该分为两大类:基于芯片存储的U盘或闪盘,另一类是基于硬盘的移动硬盘。移动硬盘又因硬盘的不同,而分为笔记本移动硬盘和台式机移动硬盘。一般可移动硬盘都是通过USB接口与电脑相连。 的特点是小巧,抗震,方便携带,外观多样新颖,但相对来讲容量较小,现在主流中常用的容量大概为1-4GB,已有8G和16G了,当然容量更高的价格也超出了主流价格,不过8G最近已有品牌(宇瞻、台电)降到200元以下了。(大小为直径三英寸),是目前移动硬盘的主流,目前主流容量在40GB-100GB,特点是体积还算不大太,抗震性能也可以。 台式机移动硬盘(大小为直径五英寸),特点是使用台式机硬盘作存储设备,外加移动硬盘外壳及外接电源、数据传输线材等,目前可以达到80G-240G左右,240G价格与上述60G笔记本移动硬盘相当。缺点是,体积稍大,不利于携带,抗震也稍差。除了上述外,还有一些显示为“可移动磁盘”(即能够被计算机识别为外部存储介质的设备):、照相机、手机…磁盘分区计算机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但是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块一块的硬盘区域就是磁盘分区。1、磁盘分区的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直接存放文件。在一个硬盘中最多只能存在4个主分区。如果一个硬盘上需要超过4个以上的磁盘分块的话,那么就需要适用扩展分区了。如果使用扩展分区,那么一个物理硬盘上最多只能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它必须经过第二次分割成为一个一个的逻辑分区,然后才可以使用。一个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可以任意多个。2、磁盘分区的格式磁盘分区后,必须进过格式化才能够正式使用,格式化后常见的磁盘格式有:FAT(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最大为2GB的硬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95、Win97到现在的Win98、Windows NT、Win2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 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在FAT16分区格式中,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 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用了一个簇,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在Win97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 GB的限制。由于现在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磁盘的管理。而且,FAT32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一个不超过8GB 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目前,支持这一的操作系统有Win97、Win98和Win2000。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另外,由于DOS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DOS系统。NTFS 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但是,目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不多,只有Windows NT和即将上市的Win2000。  ext2,ext3是linux操作系统适用的磁盘格式,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节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引节点号称为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文件来说有唯一的索引节点号与之对应,对于一个索引节点号,却可以有多个文件名与之对应。因此,在磁盘上的同一个文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去访问它。 缺省情况下使用的文件系统为Ext2,ext2的确高效稳定。但是,随着Linux系统在关键业务中的应用,Linux文件系统的弱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其中系统缺省使用的ext2文件系统是非日志文件系统。这在关键行业的应用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本文向各位介绍Linux下使用ext3日志文件系统应用。 Ext3文件系统是直接从Ext2文件系统发展而来,目前ext3文件系统已经非常稳定可靠。它完全兼容ext2文件系统。用户可以平滑地过渡到一个日志功能健全的文件系统中来。这实际上了也是ext3日志文件系统初始设计的初衷。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11:19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