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找智能手表网购的开发商?

当前位置: >
&  近日,美国一家生物识别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宣称苹果公司的AppleWatch侵犯了其4件专利的专利权。事实上,在此之前,苹果公司的AppleWatch已经遭遇过多起专利侵权诉讼。与此同时,智能手表领域的专利侵权诉讼也逐渐呈现高发态势。
  1.近期,随着诸多互联网巨头都涉足智能手表领域,该领域的专利侵权诉讼也逐渐增多,您认为,这些公司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因是什么?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这些公司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或将获得丰厚的报酬;另一方面保护企业的专利不受侵犯,维护企业利益。此外,通过专利侵权诉讼,对于打击竞争对手、缩小竞争对手市场份额有较大的作用,漫长的诉讼周期和高额的赔偿费用或将拖垮竞争对手,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2.由于智能手表是近一两年才开始推向市场的产品,目前正是智能手表厂商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时期,您认为,频繁出现的专利诉讼,是否是智能手表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打压竞争对手?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也可能存在这一原因。目前智能手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较大,为了能够遏制竞争对手,从而促进自身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智能手表厂商开始提出专利侵权诉讼。尤其是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抢滩海外时要注意专利问题,一旦陷入诉讼泥潭,那么漫长的诉讼周期和高价赔偿费用或将连累企业发展。
  3.目前,国内在智能手表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情况如何?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全球对智能手表产品的最终形态和功能并未统一,国内外企业也都暂处于智能手表的发展初期,都在寻找消费者认可的智能手表产品。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了硬件产业的发展,智能手表市场也呈现日新月异的景象,我国众多企业正加紧布置智能手表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4.目前,国内智能手表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较少,在海外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是否会蔓延至中国市场?对此,国内智能手表厂商应如何未雨绸缪?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国内智能手表市场专利侵权诉讼较少,未来海外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或将蔓延至中国市场。对此,国内智能手表厂商应当鼓励自主创新,加紧建立智能手表创新服务平台,重点突破智能手表独特的外观工艺设计,促进国内智能手表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防止陷入专利侵权诉讼泥淖。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关键词:智能手表 海外手表市场
  近日,美国一家生物识别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宣称苹果公司的AppleWatch侵犯了其4件专利的专利权。事实上,在此之前,苹果公司的AppleWatch已经遭遇过多...   据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最新快报显示,丰田汽车公司2015年度经过与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共同努力并在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下,在中国大陆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哪些地区有望首先成为试点。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   1、日,五部委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为何要在2015年末抓紧出台这一政策?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   1.您认为中外运长航集团和招商局为什么要选择重组?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首先,两者业务之间能够融合对接,合并将产生协同效应,能够...
  1.农业的结构性改革方向该如何定位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农业结构性改革方向定位应该与中国整体经济改革思维一致,以市场化、现代化...   除了铁路直达,铁水、陆水联运外,珲春借港出海,打通南北运粮的第三条通道?
  1、我国是否存在粮食运输不足,部分地区供不应求的问题?
...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提速。
  1、需要作出哪些结构性改革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中国...   1、您如何看待长三角地区城市农商行积极向西部扩张的趋势?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首先,城市农商大多是区域性金融机构,资产配置集中在...   1、宁高宁上任11年,中粮的市值从600亿元成长为现在市值4654.23亿元的公司,宁高宁本人主导的收购多到50多起,请问中粮市值的扩大跟宁高宁本人主张的产...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智能手表、手环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 iDoNews
> 智能手表、手环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智能手表、手环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当智能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同质化、趋于饱和的时候,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作为智能硬件下一轮增长爆发点,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小米、荣耀或一众国内其它厂商,都想抓住这次风口。
只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目前来讲,用户的需求并不强烈,谷歌眼镜基本已经夭折,毕竟在消费市场上,谷歌眼镜似乎给一些专用人士更好,比如警察、医生等等。此外智能头盔由于便利性的问题,更像是家庭娱乐的一部分。
所以,在当前阶段,我更倾向相对更为成熟和便利的智能手表、手环,从市场反应看,无论Apple Watch、Moto
360还是小米、荣耀手环都取得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不过……问题也来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实用性?
以小米手环为例,更多的人认为它就是一个计步器或者一个运动检测的工具,还有国内很多类似的厂商,都有这个功能,许多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鸡肋的设备。我们没必要去买一个智能手环,因为手机自身其实可以提供这些数据。
至于智能手表电话提醒,发短信,查看网页等功能,怎么看怎么别扭,那么小的一个屏幕,你让它承担这么多事情?它就是一个表啊!我还是比较欣赏Moto
360的设计理念,它首先是一个表。
不过,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个问题,在手机普遍能看时间的情况下,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选择买一块手表呢?
当然,智能手表、手环会提供这些功能,然而对于它们来讲,这些功能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在于,智能手表、手环相当于一个钥匙,它管理着你的智能机以及智能机里面的APP。
例如Apple Watch,手表内置UBER。并且手表可以直接解锁房间门,Passbook作为登机牌,可以远程看视频、图像等。
小米手环可以充当手机、支付宝的解锁设备。对于我这种怕麻烦从不设置屏幕密码的人来讲,小米手环可以带给我一定的安全保障,毕竟智能机作为我的生活伴侣或者助手,掌握了我们太多的隐私,而手环或手表则可以成为一种保障。
所以,无论苹果还是小米,或者其它科技公司进入手表或手环领域,在充当智能设备的钥匙同时,用体验来讲,可以更快的帮助用户管理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
并且,大数据的意义不再是一种模糊的概念,而变成一种对用户的掌控,它既可以保护用户,又可以利用用户的数据去获取盈利,比如Apple
Watch、小米手环等都会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务。
当然愿望很美好,现实总归有点残酷,从便利性来讲,智能手表、手环作为智能机的一个延伸或辅助,可以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可是,麻烦你们能不能做的稍微好看点。
小米手环就不用吐槽了,价格放在那里,但是,我还是希望第二代能加入时间功能,此外设计能更漂亮点,而Apple Watch
的设计,我就不能忍了,这是手表吗?长的也太丑了吧!界面我更是无话可说。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Moto
360的设计,充满了科技美感,我始终认为作为一款穿戴的智能硬件,第一要求,一定是得外观漂亮!否则,你怎么好意思戴在手上?
作者:麦可 | 来源:iDoNews 专栏
正在加载......五个角度解构智能手表,创业者的机会在哪?
不久前,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智能手表年度综合报告》,将2016年定义为智能手表在中国市场的启动器,并给出了2018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美元的预测。
从2012年至今,国内对智能手表的关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至少从现在来看,人们更关注大红大紫的人工智能,创业者也更青睐于虚拟现实这个新宠儿。相比之下,智能手表开始进入了一个市场平静期。
可从另一方面来看,曾经备受瞩目的智能手表,或多或少被贴上了“鸡肋”的标签,创业者的狂躁也让这个行业一直活在概念红利下。如今智能手表归于平静,用户需求却被充分挖掘,操作系统和产品形态日益完善,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体系也逐步成熟。诚然,智能手表似乎迎来了真正的机遇期,而对曾经打过退堂鼓的创业者来说,还有机会分一杯羹吗?
易观智库为国内的智能手表行业描绘了这样一幅生态图谱,大大小小细分了16个市场,总结来看可分为智能手表、销售渠道、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和元器件五个部分。这些领域的市场成熟程度不尽相同,对创业者来说也意味着不同的前景和机会。
智能手表,市场很大仍不成熟
当创业者一窝蜂的涌入可穿戴市场时,智能手环等运动追踪设备确实在国内打开了市场,乐心、bong等创业公司也脱颖而出,但在智能手表上,国产品牌却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我们先来对创业者做一个SWOT分析。
分析来看,对创业者来说智能手表产品创业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大致可以归为四点:
1、从IDC发布的《2015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统计报告》来看,Fitbit、小米、苹果、 Garmin和三星位列前五,虽然Fitbit、小米和Garmin的产品仍以智能手环为主,苹果和三星的强势上位,似乎预示了智能手表的大有可为。
2、纵观国内智能手表市场,华为、中兴、联想、TCL等手机品牌开始发力智能手表,淘宝和众筹平台上也纷纷出现了可以媲美Moto 360的产品。可创业者想要和手机厂商正面抗衡,在资金、技术、营销、渠道等方面仍有很大的短板,况且智能手表仍处于市场启动期,用户也尚未对智能手表类产品产生刚性需求,在选购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品牌背书的影响,比如Apple Watch有幸跻身销量前三,和苹果的品牌效应不无关系。
3、老人、孕妇、儿童等利基市场仍然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也有创业者深耕于此。然而从现阶段的销量来看,360儿童手表和糖猫等有巨头背景的产品依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或者说这个市场还在培养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利基市场的规模仍比不上大众市场,到底能够容纳多少创业者还不得而知。也就是说,智能手表市场是创业者不可错过一块蛋糕,却也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解决方案和元器件供应不成熟的前提下。
4、IDC给出的数据显示,AppleWatch在2015年占据了14.9%的市场份额,除了品牌的背书,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苹果瞄准了时尚和奢侈品市场,抢占了百达翡丽、宝玑等瑞士传统手表厂商的市场份额。只是,AppleWatch的市场反馈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续航和功能上,但运动跟踪、提醒等功能却被使用者所青睐。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将传统腕表智能化,以满足人们对于刚性功能的需要,不失为创业的一个方向。但在品牌效应薄弱以及产品品控不足等条件限制下,这类产品尚未形成爆发的态势。
操作系统,门槛太高创业者机会不多
相比于智能手表成品,操作系统无疑是一个高门槛却大有可为的市场。随着谷歌对Android Wear的收紧,三星、LG等纷纷“逃离谷歌”,国内智能手表领域也表现出了对替代方案的需求,特别是在因为谷歌服务导致Android Wear在国内无法兼容的情况下。
国内也出现了相关的创业公司,比如被很多智能手表爱好者所熟知的Ticwear,凭借对Moto 360等明星产品的兼容在国内积累了不少原始用户。但这类产品到底有着怎样的市场地位,先来看下面的对比分析。
遗憾的是操作系统创业者并没有打动对可穿戴设备虎视眈眈的国产手机厂商,上述所说的华为、中兴等业已推出智能手表的厂商,前者选择了中国版的Android Wear,后者则直接内置了TOS。与之同时,BAT也开始发力智能手表操作系统,百度祭出了Duwear,腾讯上线了TOS,阿里的YunOS也推出了智能手表的系统。虽然百度尚未正式发力,腾讯却早已借助TOS吸引了inWatch等首批合作对象,YunOS也迎来了包括沃邦和inWatch在内的合作伙伴。原因很简单,相比于BAT等互联网巨头,创业者即便在早期的技术上占有些许优势,在健康大数据、销售渠道以及开发者平台和交互技术上都有着明显的劣势。
对于后来的创业者来说,操作系统的门槛已经成立。根据智能手机的发展规律和Android Wear中国版的推出,自研系统或屈身安卓将成为一种主流,这为创业者在表盘和软件服务市场留下了红利窗口,操作系统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想象力。或许,执着于操作习惯的创业者应该换一种思路,比如说提供类似“wearaday”的软件服务。
渠道和元器件,从0到1与从1到N
之所以把渠道和元器件放在一起来讲,因为可穿戴看起来是一个新兴市场,可无论是渠道还是元器件供应都已经被巨头们所把持。即便有创业者试图从这两个领域切入,做的更多的是从1到N的复制,而非从0到1的创新。
先从渠道来说,目前智能手表的销售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二是迪信通、苏宁等线下门店,三是淘宝众筹和京东众筹等众筹平台。比较遗憾的是,智能硬件领域尚未有知名垂直电商出现,放在两三年前来讲,智能硬件的垂直电商是一个机遇,但那时很多创业者把眼光瞄向了众筹平台。或是受到国外kickstarter等平台的启发,类似于点名时间、天使汇的众筹平台相继诞生。结果大家也很清楚,淘宝和京东凭借电商优势后来居上,所谓的众筹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此时的创业者已经很难颠覆淘宝和京东的市场地位,虽然我们也希望有新的竞争者出现。
而在元器件的问题上,形式似乎要更加严峻,芯片市场有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等一众厂商的争夺,传感器市场也有东芝、TI、飞思卡尔等国内外巨头,屏幕和液晶面板的技术专利也一直被日韩厂商把持着。和手机市场一样,在元器件领域不乏有出色的创业团队,可从市场趋势和品牌因素上,创业者很难在这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好比说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处理器不买账,厂商们也频频标榜自己的元器件供应商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智能手表还未走向成熟的情况下,创业者想要从元器件生产上分一杯羹,还需要一个机遇。
解决方案,创业者的最后一片沃土
在笔者看来,针对于传统腕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或许是创业者的最后一片沃土。一方面参考手机厂商对智能手机解决方案的依赖,智能手表解决方案是一个潜力市场;另一方面智能手表的形态更加多样,为方案厂商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国内已经有不少创业者在智能手表解决方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为知名的有深圳智能表芯科技和大联大世平,其中在巴塞尔钟表展上亮相的深圳智能表芯科技,刚刚推出了以行针型智能表芯为核心产品的解决方案。那么这类创业者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
不难发现,解决方案的市场现状要更加乐观。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表销量为810万块,而传统瑞士手表出货量为790万块。瑞士手表厂商们也公开承认对智能手表的低估,而行针型智能手表或将成为传统腕表企业反击的一个方向,而包括Swatch和LVMH在内的品牌业已推出了类似的产品。相比于其他领域而言,解决方案或许是创业者切入智能手表的一条“捷径”。
记得LVMH集团钟表部门总裁克劳德·比弗谈及传统腕表厂商的转型时说了这么一番话:“没有人知道智能手表的未来。我们可以看着’这列火车’从远处开来,然后再看它开往哪里,但我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在这趟列车上。”一语点破了传统腕表厂商在智能化转型上的被迫与无奈,对创业者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在笔者看来,创业者或可以从下面三个方向发力。
一是做传统手表厂商转型的推动者。传统腕表的优势在于外观设计和品控,以及与生俱来的集成技术,这便为创业者提供了供应智能表芯定制机芯模组和配套解决方案的合作方式,考虑到全球大大小小的腕表厂商,市场规模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电池技术和交互设计没有突破的情况下,拥有传统腕表外观的轻智能产品有着更低的用户门槛,而从Withings风靡全球的趋势来看,类似于智能表芯科技推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似乎踩准了传统手表智能化转型的风口。
二是做智能手表领域的”高通“。PC时代成就了英特尔,智能手机登上历史的舞台后,高通和联发科趁势崛起。大众经常把高通误解为一家处理器厂商,事实上高通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智能手机解决方案服务商。除了提供处理器,为设备厂商提供了全套的芯片和软件解决方案,这也是很多新兴手机厂商能够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将产品向市场的原因所在。在诸多的智能手表创业者中,深圳智能表芯科技似乎立志成为手表行业的”高通“,也在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和技术研发,并和智能手表的核心元器件供应商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但如何避免和BAT等互联网巨头的正面竞争,拿出革命性的智能表芯以赢取传统腕表的青睐,完成从硬件先行到内容服务的进化,并利用专利申请形成技术上的壁垒,将成为梦想能否落地的关键。
三是通过解决方案连接健康大数据服务。正如文初所说,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体系正逐步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能手表的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已经成型,卫生部和各级医疗单位也向智能硬件抛出了橄榄枝。但产品和服务之间却出现了断层,一是缺少统一的接入标准,二是智能手表厂商各自为战,服务的整合成本太高。解决方案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产品,如果能够向上打开医疗服务的大门,做智能手表和健康大数据服务合作的载体,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也是一个和巨头赛跑的方向。
总的来说,从解决方案入手像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相比于成品、系统等被巨头围堵的方向,解决方案有着更多的想象。IDC预计2016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1.10亿,实现38.2%的同比增长,智能手表的创业浪潮或许才刚刚开幕。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VR TMT 有温度的VR资讯网站
VR TMT 有温度的VR资讯网站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智能手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