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像分期乐如果只是一网贷逾期不还会怎么样有影响吗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
分期乐这个软件安全么,我昨天借款1500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
分期乐这个软件安全么,我昨天借款1500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
精选优质答案
地区:黑龙江-黑河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1026 次
点赞人数:0 人
不要瞎想所谓网贷因为网贷大部分是高利贷一旦你欠款区里还债会被逼迫的狼狈不堪的
相似优质问题答案
我在xx金融手机分期苹果六 付了首付 600 借款4688 还款13期 2016年6月到期 后面借了7000 分期12 每月还款800多 结果7月还借款扣的手机 卡不够扣 一问是 手机24期 手机工作人员说的不一样 一个13一个24 期 后面一气之下 到现在没有还 手机3期 借款4期 按他的来说 如果手机按他的来 就是9000多 去年市价4300 国家不是规定不能超过法定利率4倍嚒 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现在说我欠了12000多
地区:黑龙江-黑河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1718 次
点赞人数:0 人
你好!此类事件甚多,按协议执行,“国家不是规定不能超过法定利率4倍嚒”那是过去,现在是协议约定24%不得超过年利率36%。参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若干问题解释第二十九条。
分期乐怎么注销?里边的钱是借款还是什么,,里面的,
地区:黑龙江-哈尔滨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480 次
点赞人数:0 人
你好 需要结合详细的案情确定
相关优质咨询
热门法律咨询
最新法律咨询周末说案|校园贷可以不还钱?知道真相的学生眼泪掉下来
周末说案|校园贷可以不还钱?知道真相的学生眼泪掉下来
“某大学生深陷网贷陷阱,被逼跳楼、自杀……”等新闻屡见不鲜。仿佛一个个年轻生命在&校园贷&的魔爪下是待宰的小羊……但你听说过&富有商业头脑&的大学生,设法诈骗&校园贷&平台的钱么?一秒角色反转,他借着网贷平台漏洞,不仅赚足了自己三年学费、生活费,还攒下了20万……“两人混熟之后,刘大刚告诉了杨建明一个能让收入翻几倍的秘密:“网贷可以不还,只要网贷公司的人找不到我们。”小心翼翼地从衬衣口袋中拿出那张折叠好的借条,可能是有些紧张,衬衣口袋的纽扣解了几次才开。5月底,当《方圆》记者见到江苏省淮安市大学城校园贷系列诈骗案件的被害人唐睿睿时,这张由学长杨建明在2016年6月写下的数额为4000元的借条,还款时间为“一个月以后”,然而,一年快过去了,杨建明进了看守所,唐睿睿一分钱也没有拿到,也不知道怎么要回这笔钱。在淮安食品学院,一提到杨建明这个名字,大家就会很自然地将他跟校园贷联系在一起。过去的三年里,杨建明成了学院里面“响当当”的人物,他依靠代理校园贷的提成,忽悠同学借着网贷平台的漏洞一起做贷款等业务,不仅赚足了自己三年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攒下了近20万元。杨建明有个计划,他想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等赚到100万元以后,为自己今后创业准备好启动资金。杨建明没想到的是,从今年3月开始,他涉及的数十起校园贷诈骗案相继案发,他和自己同寝室好友吴家辉也一起进了看守所。校园贷“可以不还钱”2015年是杨建明读大学的第二个学年,也是大学生金融服务发展最迅速的一年。当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名大学生显示,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占据一半。申请条件也很宽松: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那时候,在很多大一学生还在体验大学生活的新鲜与放纵的时候,杨建明就已经做起了一款用学生信用作为担保实现分期购买数码产品的校园贷产品“爱又米”的校园代理。每个月,他负责发放传单和做产品解释就能拿到800元的底薪,如果有同学签单的还能获得签单额千分之五的提成,“一个月下来能拿四五千没问题,多的时候就是大几千。”杨建明说,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差,父亲每月的固定收入上万元,校园兼职纯粹是自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业务往来中,他认识了专职做校园贷代理的刘大刚。刘大刚穿一身名牌,用的是苹果手机,杨建明暗自羡慕,他希望自己的业务也能干得跟刘大刚一样厉害。两人混熟之后,刘大刚告诉了杨建明一个能让收入翻几倍的秘密:“网贷可以不还,只要网贷公司的人联系不到我们。”现在的杨建明回想起来正是刘大刚的这句话开启了他心里的贪念。“这实际上就是赖账”,杨建明说,只不过当时还天真地以为在贷款信息中留相关人员的虚假信息,然后再在事成之后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换掉,那些平台就找不到他们了。“这个钱来得太快了,应该说是从那次以后,我算是正式开始实施诈骗的。”杨建明说。后来他在帮人办贷款的时候,就会顺带和别人提一下网贷可以不用还钱的情况,用这个理由来吸引对方。如果对方心动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中抽取至少一半的提成。不过,很多同学并不相信。杨建明决定在自己身上再试试,他给自己申请了一笔贷款,在操作的过程中把在网络平台上要求的家长、同学和老师的联系方式都弄成假的,只有自己的联系方式是真的。果然,在贷款完成后几次逾期不还款,校园贷平台只是发个短信来催款,打电话来催款他也不接。杨建明觉得,这些平台或许对于他这样的估计也无计可施。他说,“后来慢慢了解了一些内幕,知道好多平台都是有不良贷款容忍度的,而且那些外地的贷款平台也不会因为几千元的不良贷款特意赶来催债,划不来。”“如果杨建明当初仅仅是无力偿还自己的逾期贷款,则可能还并不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但是他以此来鼓动同学,并编造了贷款平台后台有人可以抹去贷款记录等虚假理由来欺骗同学进行故意贷款则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检察官刘正东说,杨建明起初辩解自己是经济纠纷,却没有意识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违法犯罪。“从这个角度上讲,他是一个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的大学生。”从同窗到共犯那时候,发现有了这样的好事,杨建明没有忘了同寝室的好兄弟吴家辉。吴家辉是淮安市本地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亲为了将来能给他挣钱盖房和娶妻,两年前远赴国外打工。母亲因为身体不是很好长年在家。在同一寝室中,杨建明与吴家辉脾气最合得来,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一次,在寝室里没有别人的时候,杨建明问吴家辉愿不愿意一起做校园贷,他自己试了有一种不用还钱的方法,正好在拓展业务缺个副手。他还给吴家辉看了他自己申请贷款的逾期记录。吴家辉看到杨建明手机上“优分期”“分期乐”多个贷款记录,确实是贷了钱没有还。杨建明信誓旦旦地保证说,都半年了他没有还钱,也没有什么事儿。此时的吴家辉正好也在做另一个校园贷产品的宣传,他有些心动,但在经过多次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不蹚这趟浑水,他相信“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不过,不久后的一次出行经历还是让吴家辉没有忍住。那次,吴家辉带着新结识的女朋友和杨建明等几个人一起去上海玩。上海的消费远远高于淮安,吴家辉没有料到身上带的钱很快就花没了。看着杨建明出手阔气,他自然也不能在女朋友面前丢人。怎么办呢?向同行的人借当然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更不能让女朋友知道。吴家辉想到了之前杨建明说过的话,于是偷偷地在手机上操作起校园贷款。第一次,吴家辉用虚假的身份进行申请,故意将身份证号输错,提交了根本不存在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结果平台反馈没有审核通过。第二天,吴家辉带着女朋友继续若无其事地游玩,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勉强在白天应付过去。到了晚上,他偷偷一个人出来,索性用自己的真实信息申请了一个1万元的贷款。他已经想好了,这个钱最好是可以像杨建明说的那样不还,如果不行,和他一起干很快也能挣出来。次日,贷款到账。这次上海行有惊无险地愉快度过,心里捏的那把汗只有吴家辉自己知道。回到学校后,吴家辉按照杨建明的要求,在向同学宣传校园贷的时候,顺带着故意加上一句:“因为有些网络放款平台属于高利贷,所以可以做不用还的网贷。”如果同学有兴趣,他就会展示自己逾期不还的短信,再把他介绍到杨建明那儿,然后从中抽取好处费。后来,吴家辉索性就不做校园贷的代理了,直接和杨建明一起做起了“不用还”的校园贷。“在生活上我们是好朋友,在业务上我是他的下属”,吴家辉这么定义自己和杨建明的关系,他觉得这次出狱之后,可能会老死不相往来。然而,杨建明却认为,他们三年来有很深的友谊,“如果吴家辉需要钱,在我能力范围内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给他;如果被骗学生的钱非还不可,我们肯定会共同承担这些债务”。如今,他们各自在看守所内回忆着这两年来在校园贷上究竟骗过哪些人。6 月8 日,淮安市看守所。杨建明接受讯问后转身回去。“有人可以销掉贷款记录”吴家辉说,他真正和杨建明合作的第一单,骗的就是学弟张云刚。2015年开学的时候,张云刚来到学校,吴家辉作为学长帮他办理了报到、入住等很多事务,自此之后,张云刚就跟吴家辉一直关系不错,在接触的过程中也认识了杨建明。两位学长知道张云刚父母都是建筑工人,所以还给他找了份发校园贷传单的兼职。平日里,杨建明和吴家辉还会时不时地请他吃个饭,张云刚自然也很信任他们。其实,在吴家辉还在做校园代理的时候,就找过张云刚帮忙。他让张云刚帮忙在他的“爱学贷”产品中申请贷款,等到贷款下来之后,又把所有的钱都还进去。这样一来,吴家辉就可以从网贷平台那里完成任务并获得提成。后来,在与吴家辉和杨建明的接触中,张云刚听说,他们之前在这些借款公司工作过,知道公司系统里面有漏洞,可以消除借款人的借款信息等细节。此时的张云刚在生活上时不时地会过得有些拮据,年底的时候,他父母每个月给的2000多元生活费也已经不够他在学校的开销了,有时候他和女朋友出去约会几次,到了月末甚至连自己吃饭都会成问题。张云刚向吴家辉说自己手头紧张,能不能给想想办法。吴家辉见时机成熟,就主动说他最近花了2万块钱拜师学了平台技术,可以利用技术漏洞把贷款平台的记录销掉,就不用还钱了。他以学长的身份保证,如果没有成功注销记录,还的钱也不需要张云刚负责。在张云刚看来吴家辉的做法可能依旧是刷单,有点像淘宝上面的空买空卖,为的是提高业务量。这样对自己没什么损失,反而能够让他们互利双赢。但是当第一次借款成功以后,张云刚发现8000元钱真正打进自己的卡里的时候,他在顾虑了一下之后更多的是欣喜。“这样做有便宜可以占,加上我当时还以为钱到手以后又不用还,我就继续帮吴家辉、杨建明做单子了”。张云刚再次同意了,在吴家辉的宿舍里,他们一起用张云刚的名义在“趣分期”、“优分期”等网贷平台购买了多部苹果6sPlus手机。杨建明和吴家辉将手机低价出卖之后,将所有的钱平分,只给了张云刚一千多元现金当做好处费。拿到钱后的张云刚心里还美滋滋的,既帮了学长的忙又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生活费。可是,接下去的半年,各种催款信息不期而至,他都记不清自己一共办过几个校园贷产品。等到2016年5月份的时候,甚至有贷款平台负责催讨的人亲自到学校来找他。吴家辉则始终告诉他不要理会他们就行,把他们的电话拉黑,实在嫌烦就换个手机号。张云刚问吴家辉:“不是可以消除记录的吗?”吴家辉答:“我给了贷款公司的人钱了,但是对方翻脸不认账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给上面人钱,“我是骗张云刚的”,他说。2016年7月,陆续有南京的两家贷款的催款人员来学校找到张云刚。张云刚无奈,只好自己每个月开始还那些催得紧的贷款平台。“爱学贷”600多元、“趣分期”500多元……他觉得自己快要扛不住了。骗完熟人骗“生人”骗局依旧在继续,生人与熟人无异。2016年年初,淮安食品学院大二学生唐睿睿遇到了一个麻烦,他要帮助女朋友补上信用卡上1000元的缺口。女朋友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这张卡被用过,因为家里人觉得,一旦动用了这张应急用钱的卡就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实上,他们之间确实发生了点“意外”,不得不支付一笔医药费。以他们每人每个月1000多元的生活费,平时的正常花销尚且捉襟见肘,更经不起什么意外的事情。眼下,为了防止女朋友的家人起疑心,体现作为男朋友的担当,唐睿睿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先是找到一个“趣分期”的校园代理要求贷款,不过这个代理看出唐睿睿着急,要求他贷款下来之后借两三百元。唐睿睿知道,明面上说是借实际则是这个代理要求的回扣。虽然最终填完了申请趣分期的单子,但是最终或是代理故意作梗或是填写的信息太假,这笔贷款并没有获得审核通过。距离银行催款的日子越来越近,唐睿睿打听到了杨建明。他计划自己先找杨建明借1000元小额现金暂时过渡一下,以后可以慢慢还。那几天,杨建明正好不在学校,杨建明让唐睿睿去找吴家辉,并称吴家辉是他小弟,他可以帮忙办好所有业务。见面后,唐睿睿提出自己的要求。吴家辉问想不想多贷一点,办了可以不用还钱。见唐睿睿有兴趣,吴家辉进一步说网贷平台上有认识的工作人员、可以删除贷款记录,唐睿睿就同意了。第二天中午,唐睿睿的银行卡里收到了平台打过来的8000元贷款。他老老实实将其中5000元作为回扣给了杨建明和吴家辉,剩下的3000元留给了自己。同样,唐睿睿此后就一直接到贷款平台的催款短信和电话。2016年6月初,唐睿睿突然接到了一个让他惊慌失措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说,已经把他逾期不还款的事情在公安局报案了,让他自己看着办。随后还说他家里人出事了。唐睿睿找到杨建明问怎么回事,杨建明让他不要理会这些电话,并且让他把手机卡换了,如果平台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家里,就让他和家里人说这是诈骗电话,让家里人不要理会。生性胆小的唐睿睿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家里人。母亲和大姨当天就从老家赶过来了,他们在寝室门口堵住了杨建明和吴家辉。他们两个则躲在寝室里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解释说自己也是被那些后台工作人员骗了,现在他们手头也没钱。杨建明写下了一张4000元的借条,承诺一个月以后转账给唐睿睿。随后,唐睿睿的家人只好把贷款的钱还了。那10000元贷款中,2000元的保证金被平台没收了,剩下的钱连本带利息一共还了12500元。一个月以后,杨建明也没有还钱。检察长亲自承办2017年年年初,张云刚、唐睿睿等人出于无奈陆续向公安机关报案。记者从淮安开发区检察院了解到,据目前的证据材料显示,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杨建明、吴家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独或共同以网贷利息高不受法律保护、可以利用网贷平台漏洞把贷款记录删掉就不用还钱等理由,利用张云刚、唐睿睿等18人的学生身份,填写虚假申请信息,在“爱学贷”、“名校贷”等网贷平台上分期借款或者分期购买手机,共办理分期借款、分期购物价值近20万元。因此起案件涉及人员多、影响较大,淮安开发区检察院检察长徐蔚敏亲自带领办案组承办了这起诈骗案件,这也是该院将未检受案范围扩大到在校生后的首起在校生犯罪批捕案件。随后,开发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向大学城内涉及此类案件的高校出具了检察建议书,建议校方加强对在校生借贷行为的监管。据了解,为了预防此类校园内的案件再度发生,淮安开发区检察院将推出“豆蔻校园”检务项目,旨在对在校生开展犯罪预防、帮教救助等工作,保障校园平安稳定。今年5月26日,由开发区检察院、开发区团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豆蔻杯”校园法律知识竞赛举行。随后,杨建明、吴家辉涉嫌诈骗案也将在相关学校内开庭审理,作为对学生的一堂警示教育课。(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写无聊的故事,做有趣的人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不还会上门要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