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电伪双极和真双极有什么区别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输配电网最新资讯和精彩活动,信息触手可得!
北极星站群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采用真双极接线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投运 破解世界性技术难题
&&来源:&&作者:黄丹妮&& 8:21:35&&我要投稿&&
所属频道: &&关键词:&&
:17日上午,世界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额定电压和输送容量双双达到&国际之最&的&福建&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正式投运,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解决世界输电技术领域难题提升可靠性何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如果将电网看成一个四通八达、各种水系纵横交错的蓄水池,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则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相当于接入了一个完全可控的拦水坝,能够精准地控制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流量,灵活调节与之相连的交流电网电压,具有可控性好、运行方式灵活、适用场合多等显著优势,是一种完全可控的直流输电,而这也是世界输电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厦门柔性直流工程采用真双极接线,与交流输电线路、伪双极接线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相比,运行方式更灵活、可靠性更高。&真双极接线,就像高速公路双车道,A道和B道并列承载交通流量。任意一个车道损坏,另一车道还是可以正常通车。&厦门柔直工程调试副总指挥邓超平和记者打起了比方,&过去交流输电线路和伪双极接线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中,任一相(一极)发生故障,将导致本回线路停电,而厦门柔性直流工程采用双极连接方式,当一极发生故障停运时,另一极直流线同金属回流线形成回路,可继续输送50%的额定功率。&实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落户厦门开拓市场厦门是国际性海岛城市,岛内缺乏电厂厂址资源、没有大型电源,厦门岛所有电力负荷均须由岛外电网送入。随着厦门岛负荷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16年,7回220千伏进岛线路将无法满足岛内供电需求。在厦门很难找到线路走廊,且架设跨海线路施工难度很大,使用柔性直流,采用直流电缆,可利用现有的隧道进岛。同时,柔性直流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寸土寸金的厦门。&这项工程的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高压大容量关键技术及工程成套能力,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邓超平透露,该工程是在浙江舟山&2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的应用基础上,电压等级首次提升至&320千伏,从伪双极提升至真双极接线,成为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和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据悉,厦门柔性直流工程于2013年12月完成项目核准,日开工建设。工程额定电压&320千伏,输送容量1000兆瓦,工程新建岛外浦园、鹭岛两座&320千伏换流站工程及&320千伏彭厝~湖边柔性直流线路工程,直流线路总长10.7千米,全部为陆缆,采用1800平方毫米大截面绝缘直流电缆敷设,通过厦门翔安海底遂道与两座换流站连接。其建设有效增强厦门地区电网结构,对进一步提高国家电力装备制造水平、开拓国际柔性直流工程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补充厦门岛内电力缺额助力美丽厦门建设&厦门柔性直流工程从2014年7月启动建设至今天建成投运,历时17个月,工程建设速度位居国内同类项目前列,创造了&工程获批速度第一、征迁速度第一、建设速度第一&的又一个特区速度。&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文生在工程启动投运会上表示,该项目是国家电网智能化的成功实践,其建成将可为国家电网互联乃至全球电网互联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对中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厦门柔性直流工程投运后,不仅可以补充厦门岛内电力缺额,满足厦门岛内负荷增长需求,还具备动态无功补偿功能,能快速调节岛内电网的无功功率,稳定电网电压,有效消除厦门岛作为无源电网的劣势。同时,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提供先行实践,为海岛(孤岛)安全稳定供电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提高了厦门岛供电可靠性和电网运行控制水平,更彰显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原标题:“采用真双极接线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投运 破解世界性技术难题
投稿联系:陈小姐&&010-&&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输配电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输配电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布电力发展5年规划。上次发布需要追溯到日,当时的电力主管部门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五规划》。期盼已久,《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
新闻排行榜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故障保护策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6期
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故障保护策略
【摘要】:针对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故障,对其故障机理及故障特性进行研究,推导故障分量的数学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故障发生后交流电流会出现直流偏置导致交流断路器无法正常断开,并且故障站子模块持续充电导致子模块严重过压。针对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相关理论计算及控制保护策略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M721.1;TM862【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作为清洁能源并网的有效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4]。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技术(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一种新型的换流技术,它模块化程度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屠卿瑞;徐政;郑翔;张静;;[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管敏渊;徐政;屠卿瑞;潘伟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管敏渊;徐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9期
李强;贺之渊;汤广福;司德亮;郑斌毅;殷志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2期
董云龙;包海龙;田杰;胡兆庆;张建峰;刘隽;;[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9期
赵成勇;陈晓芳;曹春刚;敬华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3期
田芳;宋瑞华;周孝信;吴中习;李亚楼;;[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范心明;管霖;夏成军;何健明;;[J];高电压技术;2013年02期
汤广福;贺之渊;庞辉;;[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5期
梁少华;田杰;曹冬明;董云龙;张建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屠卿瑞;徐政;郑翔;张静;;[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屠卿瑞;徐政;管敏渊;郑翔;张静;;[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8期
管敏渊;徐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9期
李强;贺之渊;汤广福;司德亮;郑斌毅;殷志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2期
管敏渊;徐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6期
赵成勇;陈晓芳;曹春刚;敬华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3期
马雅青;王卫安;张杰;唐剑钊;任涛;;[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5期
王卫安;桂卫华;;[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6期
张振华;江道灼;;[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2期
管敏渊;徐政;;[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国驹;陈瑶;于蓉蓉;;[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周京华;张辉;章小卫;陈亚爱;;[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张杰;王卫安;马雅青;敬华兵;唐剑钊;任涛;;[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刘华东;张志学;张定华;唐剑钊;邓明;;[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何伯钧;邓明;谭胜武;秦灿华;;[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Zheng ZCui C;[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宋平岗;李云丰;王立娜;叶满园;;[A];2013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周臻;夏向阳;周云;;[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新能源发电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唐洪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新能源发电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周云;周臻;;[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新能源发电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干贵;李鸿博;穆钢;崔杨;刘玉;;[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苏勋文;赵振兵;陈盈今;白本质;;[J];电测与仪表;2010年03期
张艳莉,费万民,吕征宇,姚文熙;[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王鸿雁;王小峰;张超;邓焰;何湘宁;;[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2期
王琛琛;李永东;高跃;;[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9期
魏晓光;迟永宁;魏晓云;汤广福;;[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原熙博;李永东;王琛琛;;[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姚文熙;王斯然;刘森森;吕征宇;;[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4期
周宏林;杨耕;耿华;;[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屠卿瑞;徐政;郑翔;张静;;[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颜伟;黄淼;魏明;;[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陈辉祥;黄河;;[J];中国电力;2007年04期
刘崇茹;;[J];电网技术;2007年19期
刘映尚;徐政;黎小林;黄莹;周远翔;何金良;谢开贵;李志远;何俊佳;;[J];南方电网技术;2008年04期
李勇;罗隆福;贺达江;C.REHTANZ;刘泽洪;刘福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0期
刘兵;阮江军;韩海宏;余世峰;吴田;;[J];高电压技术;2009年11期
;[J];华东电力;2010年04期
张俊华;罗隆福;郝强;;[J];计算机仿真;2010年04期
吴素平;尚荣艳;罗隆福;;[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4期
;[J];大众用电;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红超;李兴源;王路;邱晓燕;;[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欧开健;洪潮;;[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于立友;齐磊;郝崑;;[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论文集[C];2014年
欧开健;荆勇;任震;;[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郝强;罗隆福;时键峰;张俊华;李勇;刘福生;;[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刘崇茹;张伯明;孙宏斌;;[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赵芫萍;;[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杨帆;;[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高鹏;胡铭;蔡汉生;田杰;陈松林;;[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洪潮;饶宏;KLAUS BERGMANN;;[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蓝旺;[N];中国电力报;2004年
MEB记者 崔宏薇;[N];机电商报;2013年
杨鹤云;[N];中国电力报;2007年
刘炎林;[N];中国能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卫东;[D];浙江大学;2001年
郭春义;[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杨汾艳;[D];浙江大学;2007年
袁旭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梁海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张艳;[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管敏渊;[D];浙江大学;2013年
范心明;[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泽芳;[D];湖南大学;2009年
陈红;[D];山东大学;2012年
刘淳;[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周杨;[D];浙江大学;2013年
邓明;[D];中南大学;2010年
齐锋;[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袁林玉;[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禤小聪;[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杨晨;[D];湖南大学;2007年
彭磊;[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正文
“采用真双极接线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投运 破解世界性技术难题
  彭厝换流站鸟瞰图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您的位置: &
两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比较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拒绝访问 | .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fb662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