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东天气预报曰报社驻惠东记者站记者赖金朗手机号码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催热惠东温泉旅游
港口海龟湾春节期间迎来众多游客。本报记者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陈伟年 李勇强 摄
  记者日前从惠东县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41.28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238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6.71%和21.56%,酒店开房率达92.1%。由于今年春节期间天气较为寒冷,泡温泉成为该县今年春节旅游的热点,白盆湖温泉、安墩热汤温泉等迎来了高峰期,景区内一片热闹景象,客房更是“一房难求”。此外,到九龙峰、西来古刹朝拜,以及到绿道休闲也成为了游客的热门选择。春节期间,该县旅游市场井然有序,无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
  大年初五,记者在惠东县白盆湖温泉旅游度假村看到,游客服务中心的大堂里站满了游客,温泉区里面非常热闹,到处充满了游客的欢声笑语。
  “这里的温泉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感觉,泡起来感觉很贴近大自然。”一位从东莞来的李姓游客说,他以前到过很多地方泡温泉,但觉得这里最舒服。据这位游客介绍,今年春节,他携家人慕名专门到白盆珠泡温泉,还与家人坐飞艇到库区游玩,在库区的“仙人河”赏景烧烤,过得很充实。
  据该温泉度假村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这里天天爆满,游客主要来自东莞、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客流量比平时多了近五成。而在较为偏僻的安墩热汤温泉,春节期间游客也比平时多出一倍多。据惠东县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今年春节期间天气较冷,泡温泉成为该县旅游的热点,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此外,港口海龟湾也迎来了较多的游客,许多来自广州和深圳的游客选择了生态游,冒着寒风自驾车前来看海龟。
  “今年我们全家人都回来过年。”新庵横坑村的赖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还邀请朋友一起回家过年并游览了西来古刹和九龙峰。据了解。在该县高潭、宝口、安墩和多祝等山区镇,像赖先生这样的返乡游客非常多,让平时较为静谧的农村变得热闹起来。
  本报记者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陈伟年 李勇强&
相关推荐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莞惠城际有望上半年全线运营 可直通广州深圳
10:22 来源:惠州本地宝
2017惠州市文化馆第一期-成人民族舞班
09:56 来源:惠州本地宝
2017惠州市文化馆第一期-小主持人初级班
09:51 来源:惠州本地宝
2月23日惠州天气
有小到中雨和轻雾
08:31 来源:惠州本地宝
惠阳5千元征集惠阳吉他文化艺术节标志
16:43 来源:惠州本地宝
惠州博罗300套明信片免费领
14:19 来源:惠州本地宝
惠州第63期小汽车号牌拍卖底价表
11:38 来源:惠州本地宝
2017惠州市小汽车号牌竞价报名方式及号牌发放规则
10:56 来源:惠州本地宝
2017惠州市公开竞价发放小汽车号牌时间、地点
10:51 来源:惠州本地宝
2017年博罗县文化馆春季百人古筝义务教育招生
10:06 来源:惠州本地宝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738 | &&回复:18
[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
&&&&&& [荐] 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转帖] [转帖][朝花夕拾] [转载]   (惠东县)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1922年秋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点燃高潭农民运动烈火并迅速燎原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6版&&要闻   =800) window.open('/data/hzrb//A6CG630C_9.jpg');" style="max-width:100%;"
>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当年办公地点——— 黄洲村黄坑的罗氏祖祠。   =800) window.open('/data/hzrb//A6CG630C_10.jpg');" style="max-width:100%;"
>   ▲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惠东县高潭圩镇,有一座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一座高潭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碑和纪念亭呈一直线分布,显得庄严肃穆。纪念碑所在地叫下圩埔,见证了90多年前这里发生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纪念碑前摆放着干部群众拜祭先烈时所献的花圈。微风过处,纪念碑周围的松柏响起 “飒飒”声,好像在诉说当年这里发生的那段悲壮历史。   1923年3月高潭区农会正式成立   “高潭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次年就风起云涌了。”今年87岁的罗乃寿回忆道,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跟他说起当年农民运动的事迹。罗乃寿是高潭新联村村民,在父亲等的影响下,罗乃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高潭圩福隆锅厂(地下党交通站)老板,从事地下工作。当时锅厂在海丰县公平镇茶街设有一个锅行(销售点),与反动武装头目钟超武的居所相邻,交通站便于利用销售锅头的时候侦察敌人的数量、动静等。据罗乃寿回忆,1948年,我军黄振游击大队驻守在福田村,罗乃寿当时探得钟超武将对我游击大队进行“围剿”,便立即通知游击大队,使游击队及时转移,避免了被包围的危险,保存了实力。   “农会纪律严明,农会干部下乡办事有许多严格的规定。”原高潭区农会会员朱正光回忆说,农会干部下乡办事不准穿鞋,不准吃农民的东西,不准收钱收礼等,很受农民欢迎。   1922年深秋,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来到高潭,点燃了这里的农民运动烈火,并迅速在全区燃烧起来。1923年3月,高潭区农会正式成立,接着,全区24个乡均成立了农会,会员迅速发展到六七千人,成为东江农民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   在现在的高潭圩镇,有两条街道非常热闹,分布着很多水果店、服装店等商店。在街口,竖立着名称很特别的街道路牌:马克思街、列宁街。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两条街原来叫新街和老街,80多年前被更名为马克思街和列宁街。   1927年11月初,俄国十月革命10周年纪念日(11月7日)将要到来,中共东江特委指示这天要举行群众纪念大会,宣传俄国革命成功经验,决定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十月革命纪念日过后紧接着召开,并成立高潭区苏维埃政府。   11月7日,高潭圩被装扮得五彩缤纷,到处红旗招展,贴满革命标语。圩内的两条主街道——— 新街和老街被布置成了彩花街。高潭圩的四大圩门都搭起牌楼,其间挂着由红军代表崔更生画的马克思和列宁画像。中午时分,下圩埔经过一番布置的会场上人山人海。参加会议的群众有的带枪,有的带镰刀等。每人戴的斗笠上都写有“农民协会”或“妇女解放协会”等字样。中洞、泔溪等乡的童子团穿着染成黄赤色的衣服,戴着红领巾,手拿漆成红色的童子棍,列队整齐地从街上走过。   高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后,11月11日在高潭圩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庆祝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办公地点选在黄洲村黄坑的罗氏祖祠。高潭圩被重新装扮一新,除了原有的彩花街外,圩内各家各户都扎了一个灯笼挂在门外。老街街头还挂着特制的七个大灯笼,灯笼上按顺序写着 “工农兵团结起来”七个大字。圩内插遍红旗贴满标语,广大群众兴高采烈,放声歌唱,整个高潭回荡着《国际歌》的歌声。高潭各乡农民一大早就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大会。正尾、柑树下等乡村的舞狮团也赶来参加庆祝活动。   最早参加高潭革命活动人士之一、后来成为高潭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黄星南主持大会并宣读了 《高潭全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宣告成立高潭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公布了高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 “没收分配土地”等决议,公布了区苏维埃政府《关于高潭圩老街和新街分别命名为马克思街和列宁街的决定》。中共东江特委办公厅主任王备,代表中共东江特委和东江革命委员会宣读了贺词并发表了演说,各界群众代表也宣读了贺信。到会群众第一次齐声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宣告了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的诞生。   智取反动武装坚固石楼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高潭苏区境内,只有大茂乡地主江达三的老巢还没有攻下来。江达三的老巢是一座石楼,很坚固,一般枪炮打不进去,里面囤有充足的粮食和枪支弹药。江达三极其反动,苏区成立前,他多次组织地主武装打击和压制农会,并叫嚣说这座石楼“坚不可摧”。   江达三的石楼与东江红都中洞只有一山之隔,对苏区非常不利。而紧邻大茂乡的紫金南岭大地主钟?记与江达三是亲戚,也同样反动,同样建有坚固的石楼,两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决定先对高潭苏区境内的反动武装进行打击。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决定由区赤卫大队配合红二师拔掉这两个反动封建堡垒。1928年春节前10多天,苏区部署攻打石楼战斗。战斗一开始,石楼附近担负前沿阻击任务的炮台便被我方拿下,红军和赤卫队员一齐向石楼开火。楼正面炮台的团匪守不住,全部撤回石楼闭门固守。红军和赤卫队员用枪向石楼射击,但无济于事。见一时攻不下,红军和赤卫队员便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断绝了通往石楼的两处水源。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附近村庄的群众便将做好的饭菜送上山,并挑来木炭给战士取暖。围困10多天后,狡猾的江达三举起白旗,要求投降,但他们打开大门时,却一边向红军开枪,一边派人到河中抢水。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抢水的团匪被打了回去。农历正月初五晚上,口渴难耐的江达三乘着夜色指挥团匪开门冲出,并乘夜色逃跑。江达三的石楼终于被攻破。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红军和赤卫队员也采取围困和挖地道炸石楼的办法将钟?记的石楼攻破,没收了大量的稻谷,缴获了部分枪支和一挺重机枪及衣物、银器等一批。   5党员深山活动6年多才与上级取得联系   1927年,为迎接武装斗争高潮的到来,由张善铭任书记的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从海丰搬到高潭中洞百庆楼办公。同年10月12日,南昌起义军余部抵达中洞。在张善铭领导下,中共东江特委对起义军进行了改编。随后,还在中洞建立了东江地区最高权力机构——— 东江革命委员会,领导东江地区的工农武装运动。1928年春,国民党派出几个师的兵力,分4路先后进犯海陆惠紫苏区。高潭苏区发出号召,动员全区民众拿起武器,积极配合红军作战。   同年3月18日,敌第七军黄旭初师攻打中洞。战斗持续了3天3夜,中洞失守,红军和驻守中洞各机关人员撤至中洞附近山嶂,高潭革命转入低潮。1929年10月,红军四十九团成立,高潭农民武装斗争又重新开始,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恢复了正常活动。1933年春,革命再次转入低潮。当年夏,区苏维埃政府疏散后,泔溪乡党支部的朱正光、朱远平、钟金娘、钟李仁和钟蔚强等5位党员选择牛栏窝村的山上为据点,继续进行秘密活动,并一致决定坚持隐蔽在牛栏窝,不得暴露身份,严守秘密,不出击,不发展党员,设法秘密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白天,他们到深山烧炭、采山货,然后由可靠的亲属挑到高潭圩去卖,深夜,亲属将换回的食品送到山里。就这样,在上级党组织停止活动的几年时间里,高潭泔溪的这个支部做到了支部不散、活动不断,期间4次出外寻找党组织。一直坚持到1939年秋,才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   高潭地下组织和群众冒死保护游击队员   “尽管区苏维埃政府疏散了,革命进入低潮,但当地地下组织和群众仍继续坚持革命。”原惠阳县委高潭特派员、高潭区委宣传委员、今年90多岁高龄的林海亭老人回忆说,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曾生、王作尧部队,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包围,被迫东移。3月18日,曾生部新编游击大队到达高潭。“在此后敌人围追数月的时间里,中共高潭地下组织和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抢救伤员,掩护失散的战士,为部队解决粮食给养,提供情报,帮助部队度过艰难岁月。”   曾生带领的游击队受挫后,分散在中洞、朝客村等地活动。在中洞,部队转移到岩石山上时,敌军开始进行 “围剿”,中洞群众便秘密将粮食搬到老红军江潭胜家集中,然后将大米装进洗净的尿桶里,盖上纸后在上面放肥料,由几个人装着下田施肥的模样,冒险通过敌人封锁线,把粮食送上山。为给山上部队送猪肉,地下党员黄伟南和邱帝恩等则以“拜神”作掩护,机警地避开敌人的盘问。   1986年,曾生重访高潭时说,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不是高潭人民保护我们,我们的损失将难以估计,高潭对革命有很大的贡献。   据统计,仅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高潭牺牲了2886人,占当时全区人数的三分之一,绝户400多户。不到千人的中洞,90%村民被杀害,绝户160多户,大茂乡的黄泥桥和二天肚两个村民小组共83名村民仅剩下3人。   本组文/ 图&&本报记者赖金朗&&通讯员罗新梅&&唐&&明 [其余详情可登录参阅该原主题版]惠州·西子论坛-文化-惠州文化-(发表于 20:53&&阅读:142&&回复:6) &&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转载]
 (惠州)市(、惠东)县加大投入向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献厚礼   700万打造高潭6项民心工程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2版&&要闻   =800) window.open('/data/hzrb//A2CGb10C_5.jpg');" style="max-width:100%;"
>   老同志在纪念活动上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赖金朗 摄   本报讯 (记者赖金朗&&特约通讯员陈伟年&&通讯员谢法良&&戴锦贤&&邱奇文)昨()日,惠东县高潭镇呈现一派庄严而热闹的景象。当日,高潭镇10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纪念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活动。   当天中午,该镇在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的献花圈仪式。随后,在纪念堂召开了纪念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当地政府向烈属后代和当年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送上了慰问金,老同志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   纪念活动上,该镇还在老苏区革命纪念堂前举行了献礼工程竣工剪彩仪式。据介绍,(惠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共投入700多万元,为当地群众实施了6项民心工程,向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献礼。其中投入530万元修建了全长13.26公里的鹰光公路;投入100多万元完善了全长2.4公里的中洞村道;投资20万元在圩镇安装20盏路灯、投入15万元改造了中洞有线电视网络线路及镇文化馆等。   座谈会发言摘要   邓宗浩(东纵边纵惠州市老战士联谊会副会长)   在纪念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不仅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而且向高潭老区的老同志、烈属和困难户发放慰问金,还给高潭镇和中洞村划拨了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专项经费,这说明市委、市政府对老区发展建设非常重视,对老区人民非常关怀。  曾庆榴(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高潭革命史是广东革命史、中国革命史的缩影,富于深刻的教育、启迪意义。今天的座谈会,对于认识、学习高潭的革命历史,继承、发扬高潭人民的革命精神,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正光 (叶挺将军儿子、北京市六合集团董事长)   作为革命先辈的后代,一个长期客居他乡的惠州人,我为惠州这块红色的土地而自豪,为今天惠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喝彩。惠州老区人民能早日奔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这是所有客居他乡的惠州人的共同愿望,我愿意为此尽个人的绵薄之力。
&&&&&& 本报记者孙晓说   “东江红都”高潭革命简史   惠东县高潭镇地处东江腹地,东靠陆丰、南接海丰、北邻紫金。1922年深秋,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在高潭点燃革命星火。1923年4月,高潭所辖24个乡均建立了农会和农民自卫军。1925年夏,高潭建立党的特别支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高潭人民高举义旗,积极参加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后,海陆惠紫四县工农革命武装先后进入中洞。随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委进入中洞,领导指挥东江秋收起义。10月,南昌起义部队转战东江,余部进入海陆惠紫地区,在中洞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中洞在东江革命历史上称之为 “东江红都”。11月中旬,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  据统计,仅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高潭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主武装杀害2800多人,绝户400多户,其中中洞90%的村民被杀害。   老战士访谈   ■罗乃寿   以“老板”身份从事地下活动   罗乃寿是高潭新联村村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高潭圩福隆锅厂(地下党交通站)老板,从事地下工作。  罗乃寿说,当时锅厂在海丰县公平镇茶街设有一个锅行(销售点),与反动武装头目钟超武相邻,交通站便利用销售锅头的时候侦察敌人的数量、动静等。“1948年,我军黄振游击大队驻守在福田村,当时探得钟超武将对我游击大队进行‘围剿’,便立即通知游击大队,使游击队及时转移,避免了被包围的危险,保存了实力。”   ■罗少华   秘密组织散发革命传单   罗少华是高潭镇黄洲村村民,1940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他担任惠阳县高潭区党总支宣传委员,主要负责组织散发革命传单等,通过散发传单,坚定了群众必胜的信心,同时使敌人炮制的游击队解散的谣言破灭,使敌人不敢贸然进犯高潭,保护了高潭群众。   本报记者赖金朗&&特约通讯员陈伟年&&通讯员谢法良&&戴锦贤&&邱奇文
我也来说说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转载]   高潭: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农运领袖彭湃在此点燃革命星火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4版&&要闻   =800) window.open('/data/hzrb//A4CG325C_7.jpg');" style="max-width:100%;"
>   百庆楼。 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800) window.open('/data/hzrb//A4CG325C_8.jpg');" style="max-width:100%;"
>   图①:从红军炮台眺望中洞村。   =800) window.open('/data/hzrb//A4CG325C_9.jpg');" style="max-width:100%;"
>   图②:高潭革命文物馆里展示的文物。   =800) window.open('/data/hzrb//A4CG325C_11.jpg');" style="max-width:100%;"
>   图③:红军井。   =800) window.open('/data/hzrb//A4CG325C_10.jpg');" style="max-width:100%;"
>   图④:位于高潭圩镇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800) window.open('/data/hzrb//A4CG325C_6.jpg');" style="max-width:100%;"
>   高潭苏维埃遗址简介   高潭苏维埃遗址位于惠东县东部山区高潭镇,距离惠东县城99公里、海丰县城45公里、紫金县城50多公里,地处海(丰)陆(丰)惠(东)紫(金)五(华)5县(市)边界结合部。高潭镇在土地革命初期建立苏维埃政府,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区级苏维埃政权。高潭镇中洞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现保存有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高潭老苏区革命纪念堂等纪念设施。高潭以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而闻名。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部分南下部队在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改编成红二师,在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1927年,中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在高潭成立。1928年,国民党对高潭进行“围剿”,中洞村惨遭毁灭性的屠杀,红军建立的所有设施也被毁坏。   伴随着《神奇的九寨》悠扬的音乐,窗外山峦叠嶂、烟雾缭绕。眼前的景色一点都不逊色于歌里描述的九寨风光,革命胜利的光芒,把周围的山岗照得闪亮。近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盘旋,记者来到高潭探寻革命足迹,揭开那段轰轰烈烈革命历史的神秘面纱。   24乡均建立农会和农民自卫军   记者到达高潭那天,恰巧镇上有人结婚摆酒宴,新郎新娘站在酒楼门口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新郎很帅气,新娘很漂亮,两人的脸上写满幸福。鞭炮声声声入耳、祝福声声声悦人,婚礼的喜气洋洋洒满高潭圩镇的每个角落。我们了解高潭的革命历史从这里开始。   惠东莲花山海拔1400米,中洞位于此山深处。从高处看,中洞位于一个山谷中,当年红军的活动据点也散落在各个山脚下。原来的中洞是一个人烟兴旺的地方,而历经国民党的屠杀之后,仅剩下200多人。站在中洞村头,记者感到中洞与其他村庄不同的是,这里很寂静,甚至连鸡犬的叫声也很少听到。   据中洞村委会主任戴兰芳介绍,1922年深秋,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在高潭点燃革命星火,而后因为这里位于深山,地势隐蔽,发展成革命据点。1923年4月,高潭24个乡均建立了农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了减租减息斗争。   南昌起义余部在中洞改编为红二师   1927年4月下旬,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地人民为回击蒋介石的反共清党屠杀政策,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举行了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同年5月以后,中共东江特委和各县农民武装转移到高潭中洞周围,展开武装割据的前期准备工作。9月,为接应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中共东江特委和东江革命委员会领导工农讨逆军从中洞等地出发,举行了东江第二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南下进入东江地区后,于10月12日到达中洞,后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与此同时,中共东江特委也在中洞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设立党政军领导机关。随后,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东江人民和工农武装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先后推翻了国民党海陆丰等县反动政权。高潭区苏维埃政府于同年11月11日成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红二师师长亲自带红军战士挖井   走进中洞村,你会看到一口并不显眼的井,这是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驻中洞后,为了方便军民用水,红二师师长董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挖的。红军走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将这口井称为 “红军井”,1987年10月被惠东县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红军井”的左侧有一幢房子叫“百庆楼”,是当年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和红二师办公的地方。戴兰芳说,这栋百庆楼是戴姓民居,始建于清末,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这栋房子的屋主主动把房子贡献出来,给南昌起义部队用于办公。戴兰芳说,当年南昌起义部队1200多人来到中洞,分散住在村里的各家各户,带动全村老少参加革命。红军在中洞的迅速发展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   修复兵工厂红军医院等遗址14处   月,国民党调动大量兵力对红军进行“围剿”。由于兵力悬殊,红军撤离中洞。国民党把红军建立的所有设施全部摧毁。在国民党的“围剿”中,中洞村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当年村中不管什么人,只要沾上一个“红”字,不是被杀害就是遭受肉体上惨无人道的摧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高潭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主武装杀害的村民有2800多人,绝户的达400多户。1929年10月,红军四十九团成立后,在中洞村的百庆楼、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搭建茅草房,重建战地医院,恢复生产。  为缅怀中洞革命先烈,1978年,惠东县人民政府在中洞村官山下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这块红色土地留下了许许多多凝结和承载高潭光辉历史的革命旧址。现在,高潭的革命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已成为当代人感受革命先烈事迹和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目前,修复的遗址有百庆楼、百祥楼、兵工厂、红军医院等14处。   本报记者黄晓娜&&通讯员余建辉&&谢远明
我也来说说
我也来说说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转载]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3版&&要闻  &&《惠州日报》记者探访高潭革命老区战斗遗址   东江红都里的那些人和事   =800) window.open('/data/hzrb//A3CG909C_3.jpg');" style="max-width:100%;"
>   市民在惠东县高潭镇百庆楼参观学习。(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800) window.open('/data/hzrb//A3CG909C_8.jpg');" style="max-width:100%;"
>   黄氏祖祠。   =800) window.open('/data/hzrb//A3CG909C_4.jpg');" style="max-width:100%;"
>   高潭镇的红军井是当年红军留下的珍贵历史遗迹。 (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朱金赞&&摄   =800) window.open('/data/hzrb//A3CG909C_9.jpg');" style="max-width:100%;"
>   高潭老根据地烈士纪念亭。(资料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姚木森&&摄   (日)日前,(惠州)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高潭革命老区“建成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把建设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作为办好十件实事之一。惠东县高潭镇是惠州最东面一个乡镇,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是“东江红都”。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高潭镇有革命旧(遗)址27处,战斗旧(遗)址1处,纪念设施7处、名人故居5处,每一处都记录着一段峥嵘岁月。日前,《惠州日报》记者在高潭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访多处革命旧(遗)址,追寻东江红都里的人和事。   革命遗迹   关键词:黄氏祖祠   祠堂里召开高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   高潭镇新联村楼下角村民小组黄氏祖祠,靠近高潭圩镇。祠堂门前立有一块石碑:黄氏祖祠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院落式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梁架,布瓦硬山顶。黄氏祖祠的梁架上,有不少精美木雕,内挂有一块写着“千顷堂”的牌匾,整座建筑保持完好。   看似普通的一座祠堂,却有着重要的一段红色历史。1922年下半年,彭湃数次亲临高潭组织发动农民运动。翌年春,在高潭24个乡相继建立农会组织的基础上,高潭区农民协会在高潭水口村成立。   1925年春,为了适应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农民协会的办公地址从水口村迁到楼下村民小组的黄氏祖祠。日至11日,在中共东江特委的直接领导下,高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黄氏祖祠召开,出席会议的各界代表96人。会上选举产生了以黄星南为主席、黄奋为副主席的高潭区苏维埃政府,通过了“镇压反革命”等八项决议案和“高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会上还决定于11月11日在下圩埔召开“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   1987年10月,该旧址被列为惠东县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黄星南故居  被洪水冲垮一侧,政府出资维修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对高潭镇的革命遗址都积极地进行保护。黄星南是高潭区苏维埃政府的第一任主席,他的故居在高潭镇黄沙村新塘村民小组。记者到访时,惠东县文物保护单位黄星南故居正在维修。   黄星南故居是当地常见的民居,建于清末,1940年重修。建筑面积约198平方米,上三下三两头横布局,砖木结构。日,一场洪水将黄星南故居一侧冲垮,之后政府拨款,对其进行维修。  据了解,黄星南出生于1886年,年轻时到南洋做苦力,跟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22年秋开始,在彭湃宣传发动下,带领农民兄弟开展农民运动。1923年初,组织成立高潭区农民协会,被选为会长。1925年夏,中共高潭特别支部成立,黄星南任支部书记。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黄星南被选为主席。1929年2月,大革命失败后,黄星南执行党组织决定,分散到揭西隐蔽,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日,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因病去世,时年56岁。  今年80多岁的黄喜是黄星南的孙子,在黄星南故居住了几十年,曾与黄星南同一屋檐下,直到他11岁时,黄星南去世。当故居被洪水损毁后,他非常心痛,幸得政府出资维修。有空时,住在故居旁边的他就会去看看。“差不多修好了。”看着崭新坚固的房屋,黄喜开心地笑了。   关键词:东江抗日游击队新编大队部驻地旧址   围屋中间部分建筑基本保持完好   1922年深秋,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亲临高潭中洞村点燃革命星火,从此,革命种子遍布全镇,高潭人在这里进行了长时间的革命活动,“白皮红心”的伪乡公所乡长黄伯?就是其中之一。  大夫第,是黄伯?的家,这座客家围屋因为曾经驻扎过由曾生带领的东江抗日游击队新编大队(以下简称抗日游击大队)而变得意义非凡。   日前,记者到大夫第寻访。大夫第位于水口村大联村民小组。屋前有一个半圆形的风水塘,后面是一座种满树木的小山。麻石柱子、柱础、门框、门槛,连转角处也镶嵌了麻石条。但除了中间部分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外,两侧的房屋均已倒塌,只剩下夯土筑的外墙。“房屋是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烧的,烧了两次,整座围屋基本上都被烧塌了。现在的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水口村村干部黄日辉说。  大夫第是百多年前黄氏族人开办锅厂、发家致富后回乡修建的,共有48间房。从房屋现存几个大小不等、铺有麻石的天井来看,当年这座围屋十分气派。围屋足足建了3年,砖瓦等材料均通过水运从东莞石龙运来,再由工人搬到村里。  突围后抗日游击队暂住围屋   1940年3月,东江抗日游击队新编大队大队长曾生率领大队人员,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从坪山转移到了高潭。地下党员接应了抗日游击队,并发动群众给游击队捐款捐物。当时担任伪乡长的黄伯?,把抗日游击队安置在大夫第内。   抗日游击队撤退后,国民党反动派获悉了这里曾经住过抗日游击队,于是前来抓人。人抓不到,他们干脆放火烧屋。  1982年,纪念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55周年大会上,多位当年曾在高潭做地下工作的老同志回到高潭,专程到水口村寻找黄伯?。获悉黄伯?已于1980年去世,几位老革命都深感惋惜。为了纪念黄伯?,他们题字:对人苦口婆心,对事剑胆琴心。对党一片忠心,对天对地良心。   关键词:罗克明烈士故居   逾百年历史,逢年过节族人前来祭拜先人   罗克明故居位于高潭镇黄洲村的鸳鸯陂。近日,罗克明的儿子罗石彬带领记者,穿过狭窄的乡间小道,在青山环绕和一片田野掩映中,看到了这座白墙青瓦的楼房——— 光普楼。  光普楼是一座三进的客家围屋建筑,墙基是夯土墙,正面墙壁却是青砖砌成。走进屋内,墙上“理学家风”4字映入眼帘。屋内有些杂乱,看样子已经好久没人住。“这座老房子是太公建的,有100多年历史了。我们晚辈曾经维修多次,房子算基本保持完好吧。”罗石彬说。   罗石彬今年74岁,在兄妹中排第五,是老幺。“我父亲就是在这老房子出生的。看,这是他住过的房间。”罗石彬指了指一间房门紧锁的房间说。门板在岁月的洗礼中,早已褪去了原有的颜色。   罗石彬说,老房里曾经住着两房人,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住在一起。后来,大家各自出外发展,建了新房陆续搬走了。直到1980年,最后坚守老房子里的罗石彬一家也搬到新房住。如今,老房子虽然空荡荡的,但每逢过年过节,族人都会来除草、打扫卫生,祭拜先人。  暗中保护抗日游击队,海上之战不幸牺牲   在罗石彬两三岁时,父亲就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虽然年幼就与父亲分离,但在罗石彬心中,父亲是他敬仰的大英雄。   1904年出生的罗克明祖籍惠东县高潭镇。罗克明10岁在高潭私塾读书,16岁入读惠州的中学,才思敏捷,品学兼优,殊受师长与族人钟爱。1928年3月,国民党军大规模进剿高潭苏区,罗克明全家难以在当地立足,最后只得背井离乡,随父亲逃往泰国谋生避难。1937年7月,罗克明从泰国回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接受组织的安排在隐蔽战线工作。  1940年3月,抗日游击大队在曾生和周伯明副大队长的率领下,在坪山突破国民党顽军的包围,东移来到高潭。罗克明以爱国华侨和 “白皮红心”的副乡长身份掩护,在全力支持和暗中保护抗日游击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当高潭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救亡工作轰轰烈烈进行时,国民党反动派血洗高潭,还发出捉拿罗克明的通缉令。由于形势突变,罗克明在隐蔽战线上暴露后,上级党组织就把他调到了大亚湾海上独立大队武装部队去工作,担任政治协理员(副政委)。1945年冬至1946年初,国民党新一军从云南大后方开到华南沿海前线,采取填空格的战术,大规模进攻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企图歼灭我军于沿海地区。敌军于日,又集中在金门塘、小鹰嘴高地部署的新型炮兵强大火力,第二次进攻我海上武装船队和虎头门阵地。我海上独立大队奋起还击,战斗极其激烈。罗克明所乘的指挥船被炮弹命中,船体解体下沉,全船战友多数壮烈牺牲。当天晚上,我海上独立大队打扫战场,发现了罗克明负重伤后在海水的浸泡中气息尚存,立即用战船紧急运送到香港救治,只可惜因抢救无效而牺牲,英年42岁。   修缮保护   政府出资重修,请专人维护管理   2013年8月中旬那场连夜暴雨,让东江红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中洞革命纪念广场内,6面革命事迹碑墙被洪水冲塌,黄星南故居的一些墙体也在暴雨中倒塌。为传承革命光荣传统,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对于已修复的革命遗址,有专人进行日常清洁维护,还有定期的修缮。  百庆楼:政府拨专款旧址上依原貌重建   位于高潭镇中洞村的百庆楼,建于清朝末年,总占地面积578平方米,共有6厅26间房。   1927年5月,东江第一次大暴动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由海陆丰转移进入高潭镇中洞,百庆楼由于规模大房间多,被选为办公场地。同年八九月间,东江革命委员会成立,随后迁入百庆楼办公。同年10月中旬,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余部也到达到中洞,与当地工农革命武装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师部也设在百庆楼。当时百庆楼集党政军领导机关于一地,成为领导东江地区工农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红色心脏。可惜1928年3月,中洞保卫战失败,百庆楼遭国民党军队焚毁。   “百庆楼因年月久了,木料腐朽、瓦面漏水,我们已经修缮了好几次。”高潭镇副镇长林海平说。2002年,市政府拨出专款在百庆楼遗址上依原貌重建。2010年5月,百庆楼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重修后的百庆楼成了纪念馆,显得庄重而气派。房屋装修精致,反映当年革命历史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战士们用过的生活用具和军用器具等一一陈列其中。据了解,村里特意安排了一名村民住在旁边,专门负责维护和管理百庆楼。   百庆楼周边,分布着我军历史上最早的红军兵工厂、红军被服厂、红军医院等革命旧址。“接下来,我们准备对百庆楼及附近的革命旧址进行修缮。”林海平说。   百祥楼:数度重修,去年完工   百祥楼,红军军需处、后方留守处旧址,原为当地戴姓村民住所,始建于清末。建筑坐东向西,院落式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   1927年5月,中共东江特委从海丰县城迁入中洞,其下属的财经委员会在百祥楼办公,并将在海陆丰历次战斗中缴获的白银、粮食、布匹、弹药、药品等物资转移进中洞,将部分物资存放在百祥楼。同年10月中旬,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余部也到达到中洞,与当地工农革命武装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在百祥楼设立军需处。当红二师主力转移到中洞外围作战时,在百祥楼设立留守处,负责红军的军用物资筹集和供给。   该旧址在土地革命时期遭国民党反动派焚毁,仅存残墙,曾数度重修。1984年12月,旧址被列为惠东县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政府拨款重修,去年已完工。
  还有这些革命遗址   ●中共东江特委印刷厂旧址:位于高潭镇中洞村,原为戴姓私塾,始建于清末,名曰湖山书舍。   1927年9月,东江第二次武装暴动取得胜利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将没收的 《陆安日报》报社的印刷器械运进中洞,在湖山书舍办起印刷厂,主要印刷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的文件、布告、传单,出版了 《布尔什维克》、《红旗》、《海陆惠紫暴动简报》等刊物。1928年3月,印刷厂遭国民党军队焚毁。2002年,惠州市、惠东县人民政府在原地基原貌修复。   ●红军医院旧址:红军医院旧址位于中洞村。1927年5月,东江农民第一次大暴动后,为救治伤病员,中共东江特委组织农军的医疗人员和当地的医生,借用中洞村的民房设立了医疗所。1927年10月中旬,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余部也到达中洞,与当地工农革命武装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后,将医疗所扩建为红军医院,为红二师和当地群众服务。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罗氏宗祠)位于高潭镇黄坑寨村,建于清末。日,当时的惠阳县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在下圩埔召开了成立庆祝大会,会后即在罗氏宗祠挂牌办公。它的诞生标志着劳苦人民有了政权,农民有了靠山。1928年3月初,国民党反动派进犯高潭时,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搬进杨梅水、中洞一带,直到1933年夏天。2013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0年5月,罗氏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版文/ 图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朱如丹&&陈春惠   统筹&&本报记者朱如丹   高潭镇红色遗产档案   一、革命旧(遗)址   1 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   2 中共东江特委印刷厂旧址   3 红军兵工厂旧址   4 红军被服厂旧址   5 红军医院旧址   6 红军军需处、后方留守处旧址  7 红军俱乐部旧址   8 红军磨房旧址   9 红军井旧址   10 燕子洞红军隐蔽所旧址   11 红军炮台、?望哨旧址   12海陆惠紫四县农军休整地旧址   13 红二师会场旧址   14 红二师练兵场旧址   15 南昌起义军中洞改编地旧址   16 海陆惠紫工农讨逆军中洞整编地旧址   17 高潭区农会成立地遗址   18 高潭区农会办公旧址   19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   20 马克思街、列宁街旧址   21 工农革命军地方第四团队驻地旧址   22 塘窝惨案遗址   23 福田乡苏维埃政府办公遗址   24 泔溪乡苏维埃政府办公遗址   25 东江抗日游击队新编大队部驻地旧址   26 普联村抗日自卫队炮台遗址   27 海陆惠紫五边区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成立旧址   二、战斗旧(遗)址   1 佛子坳伏击战旧址   三、纪念设施   1 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   2 高潭老根据地烈士纪念亭   3 高潭革命文物陈列馆   4 高潭老苏区革命纪念堂   5 中洞革命烈士纪念碑   6 南昌起义军中洞改编纪念亭   7 中洞革命纪念广场   四、名人故居   1 黄星南故居   2 谢锡灵故居   3 朱远平故居   4 戴焕其故居   5 罗克明故居
  [转载者注] &&&&&& 这份档案资料,正如此篇报道的导语中所说,应是由中共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所提供。电子版上显现的纸质版上所刊载的此份资料的文末,有注明其来源和出处的文字,但显示显现的很模糊不清,不能清楚阅读和认出;而电子版上分篇刊载的这份档案资料,则漏载缺载了关于其来源和出处的该处文字。
我也来说说
[转载]  (惠州)市四套班子领导赴革命老区惠东县高潭镇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传承革命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跨越发展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封1版&&封面   =800) window.open('/data/hzrb//F1CG128C_6.jpg');" style="max-width:100%;"
>   ▲昨()日,市四套班子领导赴革命老区惠东县高潭镇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图为市领导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本报记者黄俊琦钟畅新 摄  封2A1   (惠州)市四套班子领导赴革命老区惠东县高潭镇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传承革命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跨越发展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 A1版&&要闻   =800) window.open('/data/hzrb//A1CG128C_5.jpg');" style="max-width:100%;"
>   陈奕威麦教猛刘耀辉陈训廷陈仕其等市领导在高潭镇中洞村集中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本报记者黄俊琦 钟畅新 摄   本报讯 (记者谢超平)在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昨()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市委副书记陈训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专程来到革命老区惠东县高潭镇,开展以“学党史、强信仰、转作风”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活动,接受革命传统和群众路线教育。   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追寻党在东江地区的革命足迹,缅怀党和人民群众在东江地区创造的丰功伟绩。通过市四套班子的带头行动,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高潭是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昨()日一大早,陈奕威、麦教猛、刘耀辉、陈训廷、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踏上了这块红色的土地。他们先后观看反映高潭革命历史的专题片《历史不会忘记》,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并敬献花圈,深入中洞村开展入户慰问活动,与农户拉家常、共进午餐,还参观了东江特委旧址、重温了入党誓词,听取革命前辈的事迹介绍。这是惠州立足“早学习、早调研、早宣传、早整改”的又一实际行动。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潭革命历史给人以深刻教育、启迪,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激励着每一个人。每到一处革命遗址,大家都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在每一件革命文物面前,大家都沉思良久。   “这次到高潭来学习,是一次升华群众观念之旅、是一次坚定理想信念之旅、是一次自我反思之旅、是一次励志鼓劲之旅,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心灵上得到了进一步净化,收获很大。”在总结讲话中,陈奕威说,高潭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不仅有历史,有故事,有贡献,有地位,更蕴含着、传承着革命精神。我们要学习好、传承好这种精神,把惠州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这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忠实、最生动的实践,也是对烈士英灵最好的缅怀。   “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天只是一个好的开端,今后还要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坚持领导带头,确保取得扎实成效。”陈奕威强调,在整个学习教育实践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五个表率”:一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做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表率。必须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惠州建设得更好。二要带头深入群众,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表率。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切实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当好表率。三要带头反对“四风”,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要时刻反省自己“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下决心、想办法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检修、大扫除。四要带头攻坚克难,做改革创新的表率。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突破部门、个人利益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真正使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五要带头实干求成,做推动惠州跨越发展的表率。要咬定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这个目标不放松,唱响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强化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的气魄。
我也来说说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转载]   陈奕威到高潭中洞村看望慰问老党员   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1版&&要闻   本报讯 (记者谢超平)昨()日,到惠东县高潭镇革命老区参加主题学习活动的(惠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以“一对一”的方式,分头到中洞村38户农户家中开展入户慰问活动,与他们拉家常、共进午餐,唱响了一曲干群鱼水情深之歌。根据活动统一安排,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走访慰问了曾任中洞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杨石香。  “老书记,今天我们市四套班子领导来高潭集中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听听老区人民的意见建议,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党委政府解决的?”一进门,陈奕威就热情地向杨石香道明了来意。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几年中洞村发展得不错,路通了,楼房盖起来了,家里有摩托车,有些还开起了小轿车。”杨石香高兴地说道。   陈奕威说,看到中洞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12年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5周年时推出的“十大献礼工程”落到了实处,老区人民得益受惠,自己感到由衷高兴。但是中洞村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陈奕威认真分析中洞村发展瓶颈、资源优势,帮农户谋划致富新路子,提出发展竹子产业、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新模式、解决好“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这些好点子让杨石香和一旁的镇、村干部感到“茅塞顿开”。   “总之一句话,还是要靠群众勤劳的双手致富。”陈奕威说,中洞村很多村民搬出去了,空出来很多房子,这些房子经过稍微修缮,就可以发展农家乐,到时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城里人不用再住宾馆了,而是直接住民房、吃农家菜,这能给村里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作为村里的老支书,杨石香十分关心中洞河河道堵塞问题。她代表群众反映说:“村里汇聚黄沙坳河等三条支流的中洞河每年汛期都会发大水,去年把村里的庄稼都浸了几天几夜,市县能不能帮助改造一下?”“没问题,我们回去研究,整治好河道。”陈奕威回答道。   吃农家菜、感情饭,气氛融融。陈奕威与杨石香一家坐在一起共进午餐,一边吃着简单的农家饭,一边谈生活、谈发展。“没有老区人民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怎么关心支持老区和老区人民都不为过,但最终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陈奕威说,中洞具备加快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他对中洞发展充满信心。县、镇要科学规划,各级党委政府要拿出最大的力度支持老区建设,老区群众要勤劳致富,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中洞加快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没有老区人民的小康,就没有惠州全市的全面小康。”陈奕威说,到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拿出一份成绩单,力争使中洞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与惠州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以告慰烈士在天英灵。
我也来说说
缅怀惠东先烈.让惠东各行各业腾飞!
我也来说说
=800) window.open('/avatar.php?uid=1494543&size=small&random=1&gerder=1');" style="max-width:100%;"
> :=800) window.open('/images/wind/ding.png');" style="max-width:100%;"
> 2分钟前威望 +1
我也来说说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转载]   麦教猛到高潭中洞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现场解决困难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1版&&要闻   本报讯 (记者潘高耸)昨()日,在惠东县高潭镇革命老区参加主题学习活动的(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深入高潭镇中洞村中心村民小组,入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11时半左右,麦教猛一行来到军烈属和困难群众肖火荣的家。“老乡,新年好啊,我来‘走亲戚’了!”一进门,麦教猛热情地和肖火荣一家人打招呼。   “贵客上门喽,这边坐、这边坐。”肖火荣脸上堆满了笑容,忙着泡茶。“父母的身体可好?”“家里有多少亩地,平时种什么?”“还有别的收入吗,经济条件怎么样?”麦教猛与肖火荣一家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仔细地询问其生产生活情况。当了解到去年水灾中,肖火荣一家的受灾情况后,麦教猛表示,要多提供一些扶贫帮助,让他家的生活更有奔头。   肖火荣的老父亲身患腰椎增生,佝偻着身子,行动不便。为此,麦教猛特地叮嘱县、镇两级政府负责人,要帮老人争取医疗补助,尽可能减轻这一家人的负担。   看到市长现场为自己解决困难,肖火荣眼圈红了。   这时,时针指向了12时,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味。“我也来帮忙!”麦教猛走进厨房。   “您是客人,怎么能让您动手!”肖火荣连忙阻拦。“我是农民的儿子,到农民家就像到了亲戚家!”麦教猛不由分说卷起袖子,手法熟练地帮忙洗菜、斩鸡。   不多时,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麦教猛和肖火荣一家边吃边聊,互相夹菜,其乐融融。   闲谈间,肖火荣说,现在村里通水通电了,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村里的河道有些堵塞,一到雨季就有时排水不畅,要想办法疏通疏通了。这是村民们最希望党和政府帮忙解决的事情。刚刚放下碗筷的麦教猛马上站起身来,让肖火荣带着他穿过田垄,来到河边,实地查看情况,要求惠东县政府尽快予以解决。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党员干部一定要带着真情实感做好群众工作。多了解群众的诉求,多为群众排忧解难。”麦教猛说,革命老区的群众曾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一定要想方设法发展老区的经济,让老区群众尽快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分别时,麦教猛和肖火荣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我也来说说
Re:[荐] 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惠州)市四套班子领导赴革命老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弘扬高潭革命精神&&加快老区脱贫奔康   日惠州日报数字版&&A1版&&惠州日报   =800) window.open('/data/hzrb//A1CG701C_10.jpg');" style="max-width:100%;"
>   陈奕威、麦教猛等慰问高潭老党员、困难党员和模范党员。 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本报讯 (记者谢超平)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的前一天,(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黄雁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前往惠东县高潭镇革命老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高潭革命老区是东江革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昨日一大早,陈奕威、麦教猛、黄雁行、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从市区出发,驱车近3个小时,踏上了高潭这块红色的土地。2014年春节前夕,市四套班子领导专程到高潭开展以“学党史、强信仰、转作风”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活动,拉开了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序幕。这次再到高潭,大家感到分外亲切。   高潭中洞村素有“东江红都”之称,来到这里,市四套班子领导瞻仰了中洞革命先烈纪念碑并敬献花篮,考察了革命旧址百祥楼修缮情况,慰问了高潭老党员、困难党员、模范党员,为50年党龄老党员颁发了纪念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红二师师部旧址百庆楼前,市四套班子领导中的中共党员领导举起右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清澈的水库、苍翠的草木,来到中洞抽水蓄能电站规划选址处,市四套班子领导听取了电站规划建设情况介绍。“支持老区人民最好的事情就是发展项目,要努力把项目建成脱贫项目、旅游项目和环保项目。”陈奕威说。   在随后召开的纪念“七一”座谈会上,市四套班子领导聆听了党史专家对高潭革命史的宣讲,并围绕“推动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主题作了交流发言,谋划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陈奕威在总结讲话中说,近年来,高潭革命老区的面貌和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变化很大,令人倍受鼓舞。通过此次党日活动,进一步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增强了加快老区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陈奕威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要认真学习高潭革命历史,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要把高潭的历史事迹和革命精神内化于心、融入于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弘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学习革命先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作风。“两学一做”关键在做,要立足岗位、敢于担当,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广大党员要“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本单位本行业本系统改革发展的“领路人”,做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各行业的“带头人”,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市四套班子领导要在坚定政治立场、推动改革发展、为民务实清廉上当好示范。   “没有老区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陈奕威强调,继承和弘扬高潭革命精神,最好的行动就是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实现与全市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要严格落实好《加快革命老区脱贫奔康三年计划》,着力把高潭打造成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红色旅游基地,为老区人民办好发展红色旅游、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改善交通、改造电网、保障饮水安全等10件实事。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革命老区脱贫奔康。要突出重点人群,确保贫困户、贫困人口明年底全部脱贫;要突出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要突出重点机制,建立起一套能够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科学机制;要突出重点保障,以换届为契机,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涛作了宣讲。   党员代表作了发言。
我也来说说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 [引帖]惠州·西子论坛-惠州事-惠东窗口-(发表于 12:32&& 阅读:161&&回复:1) &&
我也来说说
Re:[荐]惠东高潭: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农运领袖彭湃“点火燎原”[引帖]惠州·西子论坛-文化-家乡风情- &&
我也来说说
我也来说说
太长了无法阅
真的?是否阅读能力太低啦?
见仁见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觉得我无阅读能力就无,觉得我有就有咯。本人在西子只是看看新闻和随便说说,也不会在意这些的。
我也来说说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提到某人: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48小时热帖排行
NewNewNewNewNew
正在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州惠东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