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张东亮

您的位置: &
张东亮:大工匠的“创客经”
优质期刊推荐【走进最美劳动者】张东亮:镗床“大工匠”(图)_网易新闻
【走进最美劳动者】张东亮:镗床“大工匠”(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走进最美劳动者】张东亮:镗床“大工匠”(图))
张东亮用百分表测量加工尺寸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本报记者 王绿扬
  在领导眼里,他是“放心张”,有了急活难活,交给老张就放心;在同事眼里,他是“张大拿”,既是获奖大户,更是产品攻关“专业户”;在徒弟眼里,他是“张宝库”,是满脑子办法、一肚子主意的好师傅。他,就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批聘任的“大工匠”张东亮。
  1980年,张东亮到有着光荣传统的、焦裕禄担任过车间主任的一金工车间当镗工。张东亮回忆,自己刚到车间就闹了个“笑话”:“起初我连镗床的概念都不知道,以为镗床就是躺着做工的机床。后来师傅告诉我,镗床精度高、要求严,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比头发丝还细。”为了尽快掌握镗床技术,张东亮每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把工作中的心得、疑惑都记录下来,晚上回家后再翻书查看。
  一次操作过程中,张东亮发现师傅竟然在用锤子敲刀,而且一下就能精确地敲到需要的位置。为了学会这个技巧,张东亮天天黏着师傅手把手地教,每敲一下,测量一下,然后记住这个力度和敲出的刻度。经过千百次练习,张东亮终于练就了这个“绝活”。
  2013年11月,以张东亮名字命名的“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正式成立。两年多来,由张东亮等拥有技术专长的高级技师、技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高效创新团队,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和攻关。由于成绩突出,工作室先后获得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个荣誉称号。
  日,李克强总理来中信重工考察时,走进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创新并非难事,它就源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总理的褒奖给了我更大的信心,激励着我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张东亮说。12(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文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河南-财富河南&正文
豫企“双创”新常态:中信重工是如何实现创新创业的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截至今年11月底,中信重工工人创客群已经为企业创造了4000多万元的价值。这些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大工匠”,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杨金安(讲解者)大工匠工作室创新工作例会 中信重工供图
2015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河南考察,对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鲜易控股有限公司、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等企业和项目开展调研,对一些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企业在创新创效、破解国有企业发展难题等方面提出殷切希望。
一年多时间过去,中信重工的工人创客群今年已经为企业创造了几千万元的价值;鲜易网2015年交易额为35亿元,而今年1月~11月交易额就达125亿元;郑州E贸易今年前11个月进出境商品5566.04万包,排全国第一。
这些企业是如何创新创业的?请关注商报今起推出的系列报道《豫企“双创”新常态》。
还记得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考察中信重工,对“大工匠工作室”点赞的事儿吗?截至今年11月底,中信重工工人创客群已经为企业创造了4000多万元的价值。这些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大工匠”,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调动一线员工创新创业积极性,中信重工是怎么做到的?
【大工匠】一炉钢水多少度 他肉眼就能看出来
2013年,一线炼钢工人出身的杨金安成为中信重工首批聘任的5名“大工匠”之一,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工匠工作室”,领衔工人创客团队开展产品加工技术攻关。
论技术,杨金安绝对是“大拿”:炼钢30多年,一炉钢水多少度,他用眼看看说1665℃,实际一测,1668℃,误差只有3℃。
当创客,刚成立工作室时他心里有点没底:“我很头疼,年轻工人会不会跟着我干?”
其实,杨金安有些多虑了。2015年6月,中信重工3天之内创了俩纪录——国内最大规格、重达338吨的加氢钢锭以及直径7.2米、重达204.8吨的国内最大管板锻件先后完成浇铸。按照工艺要求,此次的加氢用钢精炼后含磷量必须控制在十万分之六以内,而杨金安技术团队将其控制在了十万分之四。现在一开会,屋里年轻工人能站三四十个,都愿意跟着他学。
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是中信重工工人创客群的一个缩影。2015年9月,李克强来考察时点赞的“大工匠”张东亮,今年以来所带团队取得项目攻关9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2项。
截至11月底,中信重工工人创客群今年已开展攻关活动926次,参加人数10502人次,取得成果107项,固化先进操作法83项,申报专利13项,发表论文12篇,在节能降耗、经济创效方面创造价值4420.3万元。
【拼创意】研发消防机器人 今年已经销售1000多台
说起中信重工,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都是重型装备。其实,近年来中信重工在转型的过程中还干了一件事:“跨界”研发机器人。
他们专注于高危环境下和特殊工况的特种机器人的应用研究,目前在矿山救援领域已成功研制出矿用灾区侦测机器人、钻孔探测机器人、特种消防机器人和矿用水下机器人,都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4项。
“我们的消防机器人,在全国都是最好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继生说。
过去发生火灾,火场情况不明的时候消防员往里“扑”很容易遇到危险,以后这种情况,可以先让消防机器人去探探路。
2016年以来,中信重工的消防机器人订单销售1000多台,已经成功签约徐州和东营两个产业基地。
目前,中信重工以首席技术专家为引领,组建了18个技术创客团队,通过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以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开展各种技术创新、科技攻关及创客活动。
【学经验】企业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 来跟中信重工学学
说起创新创业,很多企业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员工没有积极性,推一步才走一步。中信重工这样一家大企业是如何做的?
“建创客群,不是改个名儿就行了。”双创办公室主任弯勇说,关键还是要从机制上改,要鼓励大家敢想敢试,“过去搞科研开发,都是等到有成果了才去立项。现在我们把这个环节往前推,有点子就鼓励,错了没关系,把科研链条往前延伸,建立‘种子基金’,脑袋里有‘种子’就行。”
王继生总结了中信重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三个方面:上升通道、收入分配、荣誉塑造。
“我们建立了一套员工成长机制。”他说,现在中信重工的员工,有多重“等级”,如技工、高级技工、“大工匠”,“‘大工匠’,每月补贴5000元钱。”
这样一来,基层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晋级”,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机会,也能通过努力提升生活品质,“生活水平上去了,人都会追求荣誉。我们也通过荣誉感来激励员工。”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李霞
点击加载更多
河南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股票/基金&
中信重工实施“金蓝领工程”
  12月14日,“大工匠”张东亮(左二)在车间和工人进行技术交流。位于河南洛阳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批聘任5名“大工匠”。据介绍,“大工匠”是中信重工实施的“金蓝领工程”中的顶尖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企业生产制造中发挥着克难攻关、言传身教、示范带头等重要作用。聘任“大工匠”,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的同时,也为技术工人搭建新的成长通道,为基层员工提供实现梦想的新平台。 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责任编辑:HN666)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新闻热线:021-
【走进最美劳动者】张东亮:镗床“大工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张东亮用百分表测量加工尺寸是否满足精度要求。&nbsp&nbsp&nbsp&nbsp□本报记者 王绿扬&nbsp&nbsp&nbsp&nbsp在领导眼里,他是“放心张”,有了急活难活,交给老张就放心;在同事眼里,他是“张大拿”,既是获奖大户,更是产品攻关“专业户”;在徒弟眼里,他是“张宝库”,是满脑子办法、一肚子主意的好师傅。他,就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批聘任的“大工匠”张东亮。&nbsp&nbsp&nbsp&nbsp1980年,张东亮到有着光荣传统的、焦裕禄担任过车间主任的一金工车间当镗工。张东亮回忆,自己刚到车间就闹了个“笑话”:“起初我连镗床的概念都不知道,以为镗床就是躺着做工的机床。后来师傅告诉我,镗床精度高、要求严,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比头发丝还细。”为了尽快掌握镗床技术,张东亮每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把工作中的心得、疑惑都记录下来,晚上回家后再翻书查看。&nbsp&nbsp&nbsp&nbsp一次操作过程中,张东亮发现师傅竟然在用锤子敲刀,而且一下就能精确地敲到需要的位置。为了学会这个技巧,张东亮天天黏着师傅手把手地教,每敲一下,测量一下,然后记住这个力度和敲出的刻度。经过千百次练习,张东亮终于练就了这个“绝活”。&nbsp&nbsp&nbsp&nbsp2013年11月,以张东亮名字命名的“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正式成立。两年多来,由张东亮等拥有技术专长的高级技师、技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高效创新团队,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和攻关。由于成绩突出,工作室先后获得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个荣誉称号。&nbsp&nbsp&nbsp&nbsp日,李克强总理来中信重工考察时,走进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创新并非难事,它就源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总理的褒奖给了我更大的信心,激励着我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张东亮说。③12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走进最美劳动者】张东亮:镗床“大工匠”
日 03:2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张东亮用百分表测量加工尺寸是否满足精度要求。&nbsp&nbsp&nbsp&nbsp□本报记者 王绿扬&nbsp&nbsp&nbsp&nbsp在领导眼里,他是“放心张”,有了急活难活,交给老张就放心;在同事眼里,他是“张大拿”,既是获奖大户,更是产品攻关“专业户”;在徒弟眼里,他是“张宝库”,是满脑子办法、一肚子主意的好师傅。他,就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批聘任的“大工匠”张东亮。&nbsp&nbsp&nbsp&nbsp1980年,张东亮到有着光荣传统的、焦裕禄担任过车间主任的一金工车间当镗工。张东亮回忆,自己刚到车间就闹了个“笑话”:“起初我连镗床的概念都不知道,以为镗床就是躺着做工的机床。后来师傅告诉我,镗床精度高、要求严,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比头发丝还细。”为了尽快掌握镗床技术,张东亮每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把工作中的心得、疑惑都记录下来,晚上回家后再翻书查看。&nbsp&nbsp&nbsp&nbsp一次操作过程中,张东亮发现师傅竟然在用锤子敲刀,而且一下就能精确地敲到需要的位置。为了学会这个技巧,张东亮天天黏着师傅手把手地教,每敲一下,测量一下,然后记住这个力度和敲出的刻度。经过千百次练习,张东亮终于练就了这个“绝活”。&nbsp&nbsp&nbsp&nbsp2013年11月,以张东亮名字命名的“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正式成立。两年多来,由张东亮等拥有技术专长的高级技师、技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高效创新团队,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和攻关。由于成绩突出,工作室先后获得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个荣誉称号。&nbsp&nbsp&nbsp&nbsp日,李克强总理来中信重工考察时,走进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创新并非难事,它就源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总理的褒奖给了我更大的信心,激励着我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张东亮说。③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