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看看那个能玩大逃杀啊老铁数学棒棒忙上车啦。。如果没有推荐个笔记本也行。

PUBG《绝地求生:大逃杀》配置探秘 篇一:选锐龙还是酷睿?一篇文救赎CPU选择困难综合症患者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PUBG《绝地求生:大逃杀》配置探秘 篇一:选锐龙还是酷睿?一篇文救赎CPU选择困难综合症患者
开篇语:2017年,什么游戏最火爆?毫无疑问,2017年最火爆的游戏是——《绝地求生:大逃杀》,英文简写PUBG,中文简写:吃鸡……有些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这个游戏为什么为什么叫“吃鸡”……这是因为在游戏胜利之后会在屏幕上显示“Winner,Winner,Chicken Dinner”(出处为电影《决胜21点》,也是美国俚语),中文神翻译为:“大吉大利,晚上吃鸡!”,所以热衷于这个游戏的玩家就戏称为“吃鸡”。这款Steam平台上的游戏,已经被许多网友所喜爱,其大逃杀模式也是其乐无穷,最近我也迷恋上了这款游戏,在经历了2周49个小时之后,终于完成了第一次吃鸡!至于这款游戏有多少魅力所在我就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阐述,反正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试。PUBG这款游戏,使用了虚幻4引擎,画面精致,但因为其优化做的并不理想,所以对于配置的要求比较苛刻,以至于如果是的分辨率,至少要用RX560、GTX1050TI的显卡才能让游戏在最低特效上流畅运行。(今年硬件厂家最要感谢的就是PUBG这款游戏,因为这款游戏升级硬件或者新配主机的人让市场并没有因内存、固态的巨幅涨价而变得冷清。)面对玲琅满目的硬件,如何选出实惠、够用的吃鸡主机,就成为了许多人迫于了解的问题。CPU更是难选,到底是INTEL还是AMD?AMD新款锐龙CPU玩游戏行不行?什么样的CPU配什么样的显卡?总之,这一篇文章一定是CPU选择困难综合症患者的福音。在正文开始,我先要说说测试平台。为了尽量避免对CPU的影响,除开主板、、CPU不同外,内存、硬盘、电源、显卡全都一致,并且选择了尽量高端的硬件,以消除瓶颈,让CPU和主板能发挥出它尽可能多的性能。就比如说,我选择GTX1080TI显卡是为了不让显卡成为平台瓶颈,让CPU能发挥出最大的性能。1、显卡:Nvidia Geforce GTX1080Ti 11G&2、内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GB*2&3、硬盘:三星 850 EVO 250G + 希捷 酷鱼 1TB 2.5寸&EVO系列固态硬盘是三星中端产品,这款SSD使用了512M DDR2缓存以及三星自家MGX主控,读取速度540MB/s,写入520MB/s,最大IOPS97000,虽然是TLC但是用作写入量较小系统盘或者软件/游戏盘还是相当合适的。质保方面,采用5年质保或75TB,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心使用。4、电源:海盗船RM850i&&CORSAIR(海盗船)RMi系列电源,是RM系列的顶配版,元件方面全部使用日系电容,更稳定更长寿,售后质保期限从5年增加到了10年,同时依然有80PLUS GOLD金牌认证、135毫米风扇和零转速静音模式、全模组化接头,并且支持贼船顶级的C-Link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处理检查、监控电源,并进行部分参测平台一:低端神器?——INTEL PENTIUM G4600 CPU+ 铭瑄 H110M 全固版 主板 +
DK-03 散热器G4600这款CPU其实并没有在计划之内,但是就在我做测试的时候,老爸说他朋友准备开网店,让我帮忙组装台电脑,要求在1500元左右,CPU他不要盒装,于是我给他选择了G4600这款CPU,在组装的时候顺便测试了一下,以丰富本次的CPU的跨度。1、INTEL PENTIUM G4600&G4560确实算的上是神U了,它接近 i3 7100 的性能和实惠的价格一度成为了低端主机的宠儿。但是由于INTEL降低产能甚至停产以及“挖矿”的热潮,G4560散片涨幅接近100元,不过,其依然是非常值得购买的处理器之一。&G4600主频3.6GHz超过GGHz,TDP 51w小于G4560的54w,其他指标一致,但是盒装G4560的售价却高达649!但是G4600的散片价格十分接近G4560,大约在20元左右,G4560散片普遍是400,G4600散片普遍是420,我个人觉得,如果要买盒装建议G4560,如果要买散片那就G4600,不过散片CPU需要另外购买一个散热,以及质保存在严重隐患,如非“老鸟”请三思而行。2、铭瑄 H110M 全固版 主板这款主板没什么好说的,两个字便宜……毕竟价格要压在1500左右,主板只能按照最便宜的买了。虽然是三线,但也算是知名品牌了,京东购买售后也有保障。3、ID-COOLING DK-03 散热器其实G4600买个20块的就行了,以前我用过这个,带温控,风扇静音效果也过得去,所以就买了。呃……上机的时候出了点状况……在我安装好CPU和散热器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原来的幻光戟内存被风扇卡住,根本插不进去……所以没办法,只好用一起购买的两条内存混插着用(十铨是4600平台的,烈焰枪是后面要说到的锐龙平台的)……不过考虑到G4600的内存控制器并不能支持2400以上频率的内存,所以这样操作应该对最终的成绩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能不能正确双通道成为了悬念……4、G4600平台一览:哈哈,两个不同的内存混插很有可能无法组成双通道,但是非常幸运,这两条内存在G平台组成了双通道,而且在完全默认的BIOS下,自动运行在了2400的频率上。p.s.559买完芝奇烈焰枪2天后变成了699……这内存市场算是疯了!二:“老”当益壮?——INTEL CORE I5 6600K CPU + ASUS B150I PRO GAMING WIFI/AURA 主板 + ID-COOLING IS-50散热器因为Y480N离我远去,我办公室里没了电脑用,因为工作性质的变化,所以对笔记本的需求并不大,就想着配一套到办公室去用。由于人多手杂,独立显卡每必要,所以INTEL CPU成了首选,本来想买G4560这类的U的,但是……1、INTEL CORE I5 6600K(ES) CPU我从一个升级成锐龙平台的朋友手中淘来了一个ES 正显的6600k……在淘宝上不难发现很多&ES&的CPU,这些CPU是用来做测试的用的,并非正式版的CPU。有些ES的CPU可以显示正确的型号,但是有些则不行,能显示正式型号的CPU和正式版的CPU已经本质区别,就可以看成是正式版的CPU,但是不能显示正式型号的ES CPU则可能会与正式版有一定的区别。购买散片CPU已经一定风险,购买这种ES的CPU风险更是大,要不是朋友之间相互比较熟悉,我也不会考虑购买这款ES版的6600K,经过测试,这块CPU在风冷的情况下可以稳定超频到4.5GHz,对此我是相当满意。6600K并非最新的产品,还有今年上市的7600k,两者性能相差并不大,牙膏厂,你们懂的……但是散片的6600K价格在1250左右,确实比7600K便宜一些,我个人建议购买散片的6600k,不过还是那句话,散片有风险,购买需谨慎。2、ASUS 华硕 B150I PRO GAMING WIFI/AURA 主板办公室里准备使用ITX机箱,在权衡之后,我准备购买这款略微有点过气的——ASUS B150I PRO GAMING WIFI/AURA 主板。华硕的PRO GAMING系列主板可以说是ROG STRIX 主板的前身,除开造型ROG化,用料、做工PRO GAMING系列与STRIX主板相比差别不大,而且同时拥有现在ROG主板独有的声波雷达等功能,只是现已停产,不过价格还算公道,接口有USB3.1与TYPEC接口,还带有AURA和WIFI,只是AURA并不支持扩展。为什么不买Z170/z270?小板Z170贵啊!放办公室,又不超频,而且6600K睿频有3.9Ghz,也够用了。3、ID-COOLING IS-50散热器&散热器本来有一个HP625,但是由于全方位与其他硬件冲突,所以不得不重新买一个,这个五热管,效果还行,超频估计有点压不住,好在是B150主板默认用,足够了。&4、i5 6600K平台一览p.s. 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默认状态内存频率并不是2400,而是2133,但是后面翻阅资料才发现,这款主板貌似只支持到2133……这点让人无法理解,不过本次测试主要是测试全默认状态,所以也没什么太大关系。三:我要打十个?——AMD RYZEN 5 1400 CPU + ASUS TUF B350M-PLUS GAMING + AMD RYZEN 5 1400&原装散热这套配置(加上之前那个烈焰枪内存)是为我的一个准备吃鸡的同事准备的,显卡他计划先借用我的GTX1080TI,准备等双十一再去购买GTX1060 6G(然而听到显卡涨价的传闻,又有矿卡的诱惑,他已经纯纯欲动了……)。1、AMD RYZEN 5 1400一开始他是拒绝AMD的,因为在他去年配了一套A10-7870K发热量和流畅程度都不能让他满意……但是在他看了我众多文章之后,终于决定购买锐龙。最终定下来是 RYZEN 5 1400 ,我个人觉得这算是除开1700之外锐龙性价比最高也是非常接地气的一款CPU了,在电脑城900左右的价格就可以拿到,如果不是国行价格有可能更低,就比如我这个。不过和散片一样,这样的CPU一旦出了问题是很难质保的,所以不建议新手效仿,因为京东打折也就贵50-100而且是含税的价格,抛开税率的话和电脑城的价格相仿,所以……这款处理器基于Zen架构,AM4接口,设计时加入了智能预取与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可以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加快某些指令的处理速度(通过预先取回数据),改进了推土机架构命中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使用14nm FinFET工艺制造,整体的能耗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锐龙 Ryzen 5&nbsp2、ASUS TUF B350M-PLUS GAMING华硕现在的三大主板品牌是大师系列(PRIME)、特种部队系列TUF)、玩家国度系列(ROG),其中大师系列主打性价比,特种部队系列主打品质,玩家国度主打……信仰……TUF系列以超长质保与优秀的做工著称,不过我还从来没接触过,这次接触确实名不虚传。言归正传,在选主板的时候本来推荐的AB350M-HD,但是朋友不要,说不信七彩虹,直接说要么华硕要么技嘉,正好这个时候赶上了TUF B350M-PLUS GAMING上市,799还送100E卡&,相当于到手699,这样一来确实还算不错。既然是全新款式的主板,我就借此机会多上几张照片给各位,让各位感受一下TUF是不是你的菜。这款17年9月份新上市的TUF B350M-PLUS GAMING主板,支持锐龙AMD Ryzen处理器,采用MATX紧凑小板设计,兼容高频DDR4内存,其保持了在TUF特种部队系列主板稳定可靠、坚固耐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竞增效元素。该主板采用黄色点缀,尾部I/O和供电覆盖大量散热模组和遮罩,而南桥TUF B350M-PLUS GAMING 大致上和 PRIME B350-PLUS在规格上是相似的,省去了AURA,但是可以通过ASUS提供的软件给支持RGB的设备调色,只是一次只能显示一个颜色,如果需要显示其他颜色需要手动设置,默认是红色。不失为一个遗憾,不过我觉得因此更加符合TUF的性格,本就是因稳固为卖点的主板,刨去了冗余的功能也不为过。相比PRIME B350-PLUS&TUF B350M-PLUS GAMING 多了一个I/O护甲,与之一样也有主板LED、PCIE LED等点缀设计。总的来说,这款主板适合不需要过多花哨功能,注重品质的玩家,不过这款带有TUF血统的主板,质保并非5年,而是三年。因为没有另外选择散热器,下面直接上机展示RYZEN 5 1400平台信息:对比开始在此我还是要说明一下,本次测试我不做任何参数的调整,直接装上是什么状态,运行就是什么状态。因为对于新手来说即使超频很简单但是也不一定敢动手自己操作,往往都是默认状态使用。为了公平公正,所以本次都是默认状态“参赛”。再者,如果你选择了本文中的CPU,或者更高型号的产品,通过自行的提频操作,性能只会更好。我们先看看三款CPU基础参数与跑分从多任务的角度来说,RYZEN 5 1400 四核八线程占有巨大的优势,虽然核心基础频率最低,但依靠超频到4.0GHz,能提供不小的提升。6600k同样可以超频,提升幅度与RYZEN 5 1400类似,但是4.5GHz的高频依然是锐龙无法企及的。下面进入跑分环节鲁大师(RYZEN&5&1400&WIN)CPUZ跑分对比(RYZEN&5&1400&WIN)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Time Spy 跑分对比(RYZEN&5&1400&WIN)(CORE&I5&6600K&WIN)Cinebenchmark R15 跑分对比(多核:RYZEN&5&1400&WIN,单核:Core&i5&6600k&WIN)V-RAY Benchmark 跑分对比(RYZEN&5&1400&WIN)跑分小结:总体来说在没有超频的单核性能RYZEN 5 1400与G4600近似,多核性能则完爆i5 6600k,但是单核性能还是有所差距,功耗方面,待机情况下三者差别较小,CPUZ稳定度测试的表 现情况如下:功耗并不是关心重点,性能才是、价格才是,那么三者的价格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从上面的成绩与价格对比,6600k明显算不上最值得买的CPU,虽然G4600性能弱,但是便宜RYZEN 5 1400一半多的价格,但是性能却并没有输一半,明显是性价比最高的。当然,处理器性能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其在游戏中的体验,因此下面我们来看看游戏成绩的对比。PUBG《绝地求生:大逃杀》测试因为《绝地求生:大逃杀》并没有带BENCHMARK测试工具,所以我只能通过在游戏进行的同时保存数据然后再进行数据的分析。不过PUBG这个游戏不确定因素太多,一次测试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我每个配置中进行5盘游戏,每盘至少15分钟以上,尽量在户外,然后将五次成绩汇总(测试得我都要吐了)。因为分辨率是主流,并且本次使用了GTX1080TI显卡这样的高端显卡,所以我开到高特效,并且把第一人称视野开到最高。(p.s. 1080ti怎么不开最高特效?因为最高特效有时不怎流畅……只能说PUBG优化真心不行。)记录软件我用的是AFTER BUNNER,这个就不多介绍了,我已经计划写一篇如何测试显卡性能的文章,回头各位能在我那篇文章中看到有具体的介绍。OK,下面我们看成绩:灰色是最低帧率,浅灰色是平均帧率,白色是最高帧率,首先这三款U搭配GTX1080TI都能在高特下流畅运行PUBG,除开RYZEN 5 1400在最高帧率上处于下风,最低帧率和平均帧率上三款CPU的表现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时我真实的游戏体验除开在飞机入场时有些卡顿外,其他时候都表现得比较流畅。总结:本次测试说明,PUBG对于CPU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GTX1080ti加持的情况下,即使是400元级别的G4600都能带来不输千元级CPU的体验。但是!如果你想在吃鸡的时候同时做点其他的事情,可能就有点困难了:PUBG时的CPU占用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6600k和G4600的负载十分接近,看来PUBG对多线程优化还算不错,两者占用平均在70%,最高占用接近100%,相对来说够用,但并不完美,毕竟再来点并发应用,CPU就捉襟见肘了,RYZEN 5 1400 CPU占用一直没有满过,4核心8线程除开吃鸡,还能做些其他事情,比如录屏与直播推流。因此,如果你只想吃鸡,不考虑其他游戏,那么我建议上G50ti平台,这样会非常实惠,但是考虑到性能的富余以及对未来的计划,RYZEN 5 1400则是更好的选择。这里选择三个CPU,属于中低端PC常用到的(6600K主要是给选择7500这类i5的朋友做些参考),选择更高级别CPU的玩家,性能自然不话下,针对PUBG这个游戏来说是无须担心的。P.S.显卡如何选,内存8G还是16G,双通道还是单通道,这些后面的文章会跟上,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番外:总觉得就这么完了有点过于敷衍,那么接下来我将对RYZEN 5 1400进行超频,再看看能不能在单核侧追回劣势,并且看看能在PUBG中有多大提升。p.s.之前说好了不超频怎么又超?这样是不是6600K不公平?从表面上来看确实不公平,但是6600K超频需要用到Z170或者Z270主板,而且此类主板价格并不实惠,总价下来也就不合算了,锐龙平台B350级别都能超频(只是不同品质的主板超频后稳定度有所区别),更何况6600k已经在办公室服役了,不过如果有机会借到Z170主板我会再未各位测试一下6600K超频下PUBG的表现。我准备在TUF上把1400冒死超到4.0GHz,要知道,在风冷的状态下把不带X的锐龙CPU稳定运行在4.0GHz的频率对于主板是个考验。不过TUF B350M-PLUS GAMING非常给力,自动电压稳定了4.0GHz不说,还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1400的AMD原装弱鸡散热器能把1400稳在3.8GHz就谢天谢地了,于是我换上了——AMD幽灵MAX(这款散热器国内并没有上市,只有国外有卖)。既然说到换散热我不得不吐槽一下……懂的人自然懂,我就不多解释了……内存我本来想跑个2666 C14,但我还是非常好奇的尝试直接D.O.C.P.(XMP),没想到在TUF B350M-PLUS GAMING上居然成功点亮,虽然频率和时序有所打折(并不是标称的3000 C15),但是也有2933 C16。关键是能直接D.O.C.P点亮正常运行,这一点我非常惊讶,至少活到现在,这种情况在锐龙平台上第一次见到,这就是之前我所提到TUF B350M-PLUS GAMING给我的一个惊喜。看来后面出来的锐龙主板,内存优化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善。下面来看看,1400超频到4.0GHz,内存提升到2933频率的性能提升:不难发现在超频之后1400有20%左右的性能提升,这种提升无非是进一步提升了性价比。超频获得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提升理所当然,反正那句话,玩家一般不在乎功耗,除非想缩电源预算……重点来了,我们再来看看PUBG的帧率提升:从统计图上来看,4.0GHZ和高频内存对游戏的提升是明显的,与6600K不分伯仲,实际亲身体验效果差不多,还是三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占用率上有些下降,但依然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番外总结通过超频,我们知道RYZEN 5 1400的潜力,这确实让它增色不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主板都能把1400超到4.0GHz,因此需要多花100-200块甚至更多的钱来选购一个超频更稳的主板和散热器,这同时也无疑降低了性价比,对于性价比敏感的朋友需要多多思量,虽然跑分变得更加漂亮,但是在游戏中的体验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话说回来,把性能留给未来,也并无道理,就看玩家的取舍了。关于吃鸡配置还有很多未尽之处,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尽量完善,有感兴趣或者有问题和建议的朋友留言告诉我,我尽量解答,或者通过测试分享给更多的人。感谢您的收看。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72)
文中提到的商品
馥绿德雅明星防脱2部曲(洗发露+精华液)
MSI微星科技 MPG27C 曲面电竞显示器
傲风AFYP001电竞椅
EraClean Sunshine 大空间除湿机
考拉工厂店 PUDI普迪 PC10强力除螨吸尘器
华为手环 B5
A.O.史密斯 KJ868BX 甲醛净化器
赞326评论136
赞184评论220
赞118评论110
赞1791评论642
赞1356评论676
赞712评论273
赞287评论368
赞573评论19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老铁,真的有那么稳?——DJI OSMO Mobile 2简评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老铁,真的有那么稳?——DJI OSMO Mobile 2简评
胖胖胖加菲
&&&&以前每次旅行,都会拍一堆照片回来,想着慢慢回味,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去年的马来西亚和台湾回来,我试着在旅途中拍摄视频,回来之后做成一段短视频,过段时间再看,发现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只是除了,其他手持拍摄,总是免不了手抖,整个画面就不太舒服,所以就需要一只鸡……或者……一个手持稳定云台……就比如这台DJI OSMO Mobile 2。1.&&&&外观&&&&到手第一眼看到外包装盒,就看到了大疆的一个小巧思,不多说,看图:&&&&包装盒两面分别展示了OSMO Mobile 2新加入的竖拍和横拍示例。打开包装盒,就直接抽出来一个大黑盒子,材料和我的Spark是一模一样的硬质泡沫,耐压又很轻便。另外还有说明书保修卡啥的,翻了翻说明书,嗯,多国语言,非常的international,但是……翻了半天愣是没翻到简体中文,只有繁体中文,这是什么鬼?左边是Spark盒子,右边是OSMO&Mobile&2盒子&&&&打开黑盒子,里面就只有OSMO Mobile 2本体和一条,就没有其他了,真的非常地简单。&&&&拿出OSMO Mobile 2,发现手柄已经是全塑料的了,虽然我没有1代的OSMO Mobile,价格真的让我望而却步。当然,以大疆的性格,虽然2代的手柄是全塑料了,也是做过磨砂防滑处理的,手感并没有和1代橡胶贴面的握柄差很多,也不太会滑,握着也还算舒服不过在某天闲逛Apple Store的时候也把玩过一会,当时就已经很想买了,只是1399的。&&&&大概看了一下,细节整体都是做的不错的,只是稳定杆的边角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毛刺。&&&&接下来仔细看看吧。&&&&横滚轴电机的后方,也就是使用时朝向正前方的那一面上有大大的OSMO字样,意思大概就是“我是大疆的稳定器!”&&&&稳定器的正面非常简单,一个摇杆,一个M功能键,一个录制键以及侧面的一个变焦摇杆。嗯?开关呢?开关在哪?赶紧翻下说明书,其实开机就是长按M功能键1.5s就好,关机状态下短按M功能键就是查看剩余电量。在开机状态下单击M功能键是跟随模式和锁定模式切换,双击就是自动回中,一个按键用管4个功能,还真的有点挺忙的……&&&&看看夹手机的部分吧,手机夹用了双向侧夹的方式,拉开两边的夹头,就可以把手机放进去了,感觉还是比较紧的,应该不用担心手机会滑落。另外,手机夹上所有和手机接触的部分都贴有摩擦力很大的橡胶材料,所以,不仅夹得紧,还不会滑,那么手机就不用担心会甩走啦!不过也是因为摩擦力太大,也容易沾上灰尘,比如图上的,我才拿出来摆弄了一小会,上面已经沾了不少灰尘了。&&&&手机夹的背面有一个旋钮,拧松后可以直接把手机夹旋转90°,让手机能在竖向使用,对于户外主播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了。只是……我并不是主播,而且颜值原因,也无法成为主播……就不细测了。&&&&充电口在这里,用了非常常见的microUSB,而不是1代非常特殊的3.5mm的充电口,只是……这充电口没有一点点保护,怕是很容易积灰吧,这点大疆做得真的有点不细致了,如果介意的,可能还是需要自行购买一个防尘塞了。&&&&咦?握柄背面还有一个带盖子的USB接口?啥用?再看看说明书,emm……是给手机充电用的啊,很好很好,居然还能当用了。直接插上就可以用了吗?好像不是……在稳定器开机状态下,直接用数据线接上手机,就可以直接给手机充电了,如果没有开机,那么插上数据线后还需要短按一下M功能键。&&&&最后把稳定器翻过来,看看菊花,这次,大疆终于把1/4的接口装到了稳定器的底部,可以把稳定器装到上了,拍各种延时、长曝光就更方便了。&&&&行了,看了那么多,该把手机装上看下了。先来开机!&&&&咻,开机!&&&&?????啥情况?虽然我是给我的iPhone X套了一个厚了点的壳,但是……这槽……完全对不上啊,那我把壳拿了试下,还是无法把手机放到槽里……尴尬。最后发现iPhone 6可以完全卡入槽里,但是再厚一点的就不行了,这个细节,我要给大疆一个差评!另外……手机正常安装后,手机的数据线插口完完全全被俯仰轴遮挡,根本没有办法插数据线充电啊!,所以横向拍摄的时候也就不用考虑边充电边拍摄了,大概也就只有竖向可以考虑使用了。这么看来,其实OSMO Mobile 2的供电功能也算是略显鸡肋的了。&&&&好了,不多说,用起来看看怎么样吧。&&&&哦,对了,iPhone X的用户在锁屏状态下要使用先要用Face ID解锁,但是Face ID必须是手机和脸平行才行……这时候如果已经安装在OSMO Mobile 2上了就会比较麻烦,然后……我试了下,在横屏模式下快速转动OSMOMobile 2,就可以直接切换成竖拍,一定要快!慢了就不行,另外,这样的竖拍比较不稳定,解锁完还是尽快横过来吧。2.&&&&稳定性测试&&&&既然叫做稳定云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稳,能让拍出来的视频和图片减少抖动,提高画面清晰和顺畅度,所以,就先来测试下稳定性吧。2.1.&&&&步行&&&&这一趴,先测试下步行状态下视频拍摄,测试一共进行4次,分别是,自身带防抖功能的iPhone X直接手持和安装在稳定云台上拍摄,以及自身无防抖功能的iPhone 6直接手持和安装在稳定云台上的拍摄的结果对比,都使用OSMO Mobile 2的全跟随模式。此次对比没有使用DJI的App进行拍摄,直接使用了iOS系统相机的视频功能。&&&&从以上视频可以看出,iPhoneX自带的防抖功能已经能过滤掉大部分的抖动了,不过在和OSMO Mobile 2的稳定功能并没有叠加,相反,还有些冲突,所以仔细看同样放在OSMO Mobile 2上,iPhone 6拍摄的视频会比iPhone X拍出来的更稳定一点。2.2.&&&&跑动&&&&测完步行,现在来测试下跑动情况下的情况,也和步行一样,分成4次测试,这次,我把OSMO Mobile 2的情景模式改成跑步,同样也是使用全跟随模式,并将安装在稳定云台上的测试使用DJI Go进行拍摄,手持依然使用iOS自带相机拍摄。&&&&看了这个视频会发现即便是使用了稳定云台,也是无法完全消除抖动的,只不过相比手持情况,在剧烈运动下依然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画面,尤其是使用iPhone 6拍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不过再仔细看看都使用OSMO Mobile 2的情况下,iPhone X拍摄的视频相比iPhone 6拍摄的,会有不少比较细碎的抖动,而iPhone 6拍摄的抖动就相对来说比较平滑。&&&&所以对于以上的2轮测试可以看出,稳定云台会消除很大一部分的抖动,让视频画面更加稳定,不过在自身已经带有防抖功能的手机拍摄的视频里,2种消抖算法大概是会有一点冲突,所以效果并没有非常令人满意。3.& & DJI Go App&&&&目前手机稳定云台也已经不少见了,比如飞宇、智云、云鹤……虽然没有都都试用过,但也看过不少评测对比,其实稳定效果似乎也都差不多,大疆之所以能卖的贵(1代9),最重要的还是它强大的App了。之前也在张大妈看到一篇原创说OSMO Mobile是买App送稳定云台了,这是不是有夸张呢?先看看吧。&&&&OSMO Mobile使用的App是DJI Go,而不是我的Spark用的DJI Go 4,所以,还是需要重新装一个,那就装吧。&&&&嗯,打开App,连接设备!诶?怎么跳出来要更新禁飞区域?我又没连无人机,这货就算想飞也飞不起来啊!(ps,悟1、精灵3和经纬系列部分无人机也是用DJI Go的)行吧行吧,那就更新吧。和无人机不同,OSMO Mobile 是用蓝牙连接手机的,连接非常迅速。好,开始用吧!&&&&好了,这就是拍摄画面了,几个图标基本都很显而易见,蓝色方框的蓝牙图标表示蓝牙未连接,在OSMO Mobile 2打开的情况下轻点就可以连接了,左下方黄色的圆圈是对焦点和跟随模式切换键。右边从上到下分别是返回App主页、相机参数设置(拍照模式下可以设置美颜开关和闪光灯以及曝光参数,摄像模式可选择的比拍照模式多一个视频分辨率选项)、稳定器设置(包括情景模式,行走和运动可选以及俯仰轴锁定)和综合设置。&&&&在使用的时候我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首次启动App并连接OSMO Mobile 2,进入拍摄画面的时候,会显示教学模式,请记住,一定要在第一次完成,因为点了不再提示是完全没用的!在重启App后又会出现。而且一旦将视频的分辨率设置成非720p 30fps,那么你就没法完成教学模式的拍摄视频这一项!&&&&第二,这个问题非常致命,一旦从摄像模式切换成拍照模式并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再切换回来,会有极大的概率将视频分辨率重置为720p 30fps。本来以为只是教学模式没完成所以会这样,但是我把教学模式完成了,也还是会出现这个情况。导致我带着到重庆旅行的大部分视频都废了!这应该是App适配的问题了,目前不确定1代的OSMOMobile 会不会也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极其严重!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登录大疆社区试着寻找解决方案,最后发现,大部分iOS用户都是有这个问题的!&&&&第三,连接OSMO Mobile 2之后,左上角显示的电量仅仅是稳定云台的电量,而不显示手机电量,已经遇到好几次拍摄过程中手机提示电量低于20%了才发现手机电量不足。&&&&第四,OSMO Mobile 2虽然有变焦摇杆可以变焦,但我的iPhone X只能使用主广角,而不支持长焦摄像头,所以所谓的变焦仅仅是数码变焦,并不太建议使用。估计双摄的iPhone都有这个问题,Android机型有没有这个问题没有机器可以测试,就略过吧。4.&&&&App内功能试用&&&&你以为OSMO Mobile 2只有稳定的作用吗?当然不是了!给你看几张截图你就知道了!&&&&看到没,在各模式下点击快门键上面的选项,可以跳出很多神奇的功能,比如拍照模式里有单拍、全景、长曝光模式,下面还细分了单拍-普通、延时快门和HDR模式,全景-180°、330°、3×3,长曝光-重叠影像、光轨拍摄。&&&&摄像模式分为默认、慢动作、静态延时、运动延时和轨迹延时。下面我会逐一来讲讲这些功能。4.1.&&&&静态延时&&&&对了,你们一定看到很多视频里有那种很好看的延时摄影吧,之前我也用iPhone相机里自带的延时摄影拍过一些,只是在手抖的时候拍的延时会很难受,要是能稳定就好啦!所以嘛……自然这个要重点测试啦!&&&&首先,来说说静态延时吧,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固定,然后拍延时。让我们先打开静态延时模式。&&&&嗯,打开延时摄影模式,画面右边就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可以设置快门间隔,最短0.5s,最长60s,还有持续时间,这个时间是拍摄时间,可选30s-3h,最长可选无限。下面会显示根据选择的快门间隔和持续时间生成的延时摄影生成视频的长度。&&&&选好需要的参数,点击屏幕上的开始,或者OSMO Mobile 2上的录制键,就开始自动拍摄了,在到达预设持续时间后,会自动停止录影,并生成文件。同时,在录制时屏幕下方也会显示已录制时长和可生成延时视频长度。并且在录制过程中任意时间按一下录制键,录制也会停止并直接按所得素材生成符合快门间隔的视频。所以,当你不知道你要拍多久的视频时,在选定完快门间隔后可以直接选一个较长的持续时间,毕竟可以随时停止嘛……哦,对了,在选择参数时候,如果不小心点到了关闭,那就会直接退出延时摄影模式变成普通摄影模式,所以还需要手动调回来。&&&&那么,来一个在家旁边的公园里的一小段静态延时视频吧。&&&&唉?是不是发现了什么问题?画面怎么歪了一下?因为当时我手没拿稳,不小心歪了一下,结果……这根本不稳定嘛……后来才发现,原来静态延时拍摄时是没有稳定功能的,所以严重建议安装在三脚架或者稳定在稳固物体上再拍摄!4.2.&&&&运动延时&&&&刚刚说了静态延时已经要静!才可以拍出来能看的,那么……运动延时应该就可以动起来的吧……哦对了,静态延时、运动延时的设置界面是一毛一样的,我就不多赘述了,直接上成果!&&&&同样也是在同一位置拍的一段没有运动的运动延时。&&&&嗯,这次我还特意做了一个和上一次测试时一样的一个侧向倾斜,发现被很好的过滤了,根本看不出来!这才是我想要的延时效果嘛……那我,还要静态延时干啥?直接用运动延时不好吗?&&&&好了,来看看运动延时的本职工作,边走边拍延时。&&&&运动起来效果似乎更好,除了几次我自己手动使用摇杆调整镜头的俯仰,其他都很稳啊,可以说是非常满意了。&&&&哦对了,这个似乎也不是没问题,来看下我过年期间带着OSMO Mobile 2跑去重庆玩的时候在千厮门大桥上拍洪崖洞夜景的一段延时吧,首先说好,我用的参数是间隔1s,持续5分钟,并且我提前开启了云台的全锁定模式。具体看视频!&&&&嗯,没错,我是站着不动云台抵着大桥栏杆拍的,可是……为啥镜头慢慢往右偏了呢?拍的时候我还没啥感觉,拍完一看成片,咋是这个样子的?虽然效果还算不错,但是这个偏向很诡异啊!4.3.&&&&轨迹延时&&&&这个轨迹延时嘛……就是你选好你拍摄的轨迹,然后OSMO Mobile 2会根据你设定的轨迹进行拍摄,具体的设置方法会稍微复杂一点点的。&&&&选定轨迹延时之后,会先跳出一个“运动”对话框,这时候需要先把云台转动到延时开始拍摄的位置,然后点击巨大的带有加号的蓝框,系统会自动记录位置,然后移到下一个点,再点击蓝框,依次点击,直到轨迹的终点。然后点击下一步,就会出现和之前2种延时模式一样的设置窗口了,选完,按下开始。呼,开拍!&&&&祭出视频吧!&&&&有没有发现,非常非常的晃!没错,我是手持拍摄的,这个时候OSMO Mobile 2也是没有稳定功能的,电机用来移动拍摄轨迹了。看吧,我把OSMO Mobile 2死死摁在路边栏杆上拍轨迹延时,就完全没有乱动了嘛。&&&&另外,经过实测,设定的拍摄轨迹,并不是通过画面识别而是通过电机位置来选定的,所以一但在拍摄过程中手有轻微移动,就会影响拍摄轨迹的。所以这个功能依然是严重推荐将OSMO Mobile 2固定在三脚架或者稳固物体上使用。4.4.&&&&慢动作&&&&好了,现在来说说慢动作,这个功能其实iPhone自带的就很好用啦,只是没有防抖就是了。那么DJI Go里的慢动作好不好用呢?我的回答是不!好!用!为啥?先看视频。&&&&没看出什么毛病对不对?好,那我告诉你,DJI Go的慢动作只支持720p!而且不支持调节!iPhone X自带的慢动作是支持到fps的,iPhone 6自带的才是720p 240fps,如果需要拿来制作视频或者vlog之类的,显然是不合适的了!4.5.&&&&智能跟随&&&&啊,对了,一个很好用的智能跟随忘记说啦,这个功能和无人机上的智能跟随可以说是异曲同工,非常好用了。你想想,女朋友在你前面愉快地跑向大海,你在后面拍下美丽的背影,啧~(醒醒,你是个单身狗啊!)&&&&回到正题,还是先看看怎么操作呢?&&&&就和这个操作一样,先点击左下角黄色的圆圈图标,它就变成绿色的方框啦,这时候再框选中你需要让镜头跟随的物体就好啦,比如,我在里面框选了一棵树,然后绕着树转……(请原谅,没有女朋友可以拍……)&&&&最后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我觉得还不错哈。&&&&还有哦,如果在跟随模式下拍完视频,记得要点下退出,不然会一直跟随的。另外,智能跟随在所有模式下都可以使用,但是它默认会在识别物体后直接把跟随物体置于画面正中,如果需要调整位置,就需要使用摇杆来做微调了。&&&&当然,智能跟随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缺点就是……&&&&这是我在重庆的轨道李子坝站下面用智能跟随拍的一段视频,智能跟随的问题你看到了吗?就是在框选需要跟随的物体之后,镜头会跳跃式地将所选物体置于画面中间,所以在录制之后再开始跟随,就会导致画面跳跃不流畅,而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也比较容易丢失,虽然大概率可以找回,但是找回后可能就又是一次跳跃了……4.6.&&&&全景摄影&&&&好了,说完视频拍摄,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拍照功能吧,先来看全景拍摄,这个功能其实很简单,就是拍摄多张,然后自动拼接合成嘛,系统自带也有。DJI Go里面的全景支持180°,330°和3×3这3种尺寸比例,没错,没有360°,因为有限位呀。怎么用呢?非常简单,点击你需要全景类型,然后直接按下拍摄键,然后……&&&&嗯,就开始拍啦,然后转完圈,处理片刻,照片就拍好啦。&&&&来看看效果,180°和330°都是细长细长的,因为330°一直掌握不好取景,我就直接给你们看180°的啦!&&&&看起来还不错是不是,再给你们看个3×3的吧。这个尺寸比例呢,就没有那么细长了,这个比例看起来就会舒服一点。&&&&&拍摄全景照片的时候,每张素材照片还都是独立测光的,所以在拍这个包括较亮的天空和较暗的物体时,曝光参数就会不同,会导致合成后一部分光线就不太对。所以,如果要拍全景,可能还是要把曝光开成手动模式比较好了。&&&&不过呢,全景模式拍摄的时候OSMO Mobile 2的稳定功能是开启的哦,在尽量保持手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轻松手持拍摄全景照片,而不用固定OSMO Mobile2。4.7.&&&&长曝光&&&&对了,长曝光这个功能我一定要吐槽,本来我还想能拍出漂亮的光轨一定很棒,但是等我跑到千厮门大桥上准备拍洪崖洞的光轨的时候……拍出来的都是一片模糊!完全没法看!可是明明当时稳定效果是起作用的呀,怎么还会那么抖呢?当时我就怀疑是不是云台和手机自带的防抖功能又冲突了,可是我当时又刚好没带iPhone 6,无法实测。刚刚结束旅程回到家,用iPhone 6试了一下,果然如此,装上iPhone 6之后,可以轻轻松松可以拍出不错的光轨效果。只是来不及再出去拍夜景光轨(deadline要到了……),那么也就没办法给你们看成果了,总之还是要用没有防抖功能的手机,把OSMO Mobile 2装在三脚架上拍才会更有效。&&&&另外,长曝光里面另一项重叠影像,我实在是不知道能拍出啥,因为并非是将几张照片叠加的那种,而是在按下快门键后持续拍摄至再次按下快门键,但是拍出来的东西真不知道是啥……所以还是希望有明白的小伙伴来告诉我一下要怎么弄。5.&&&&续航测试&&&&说到续航这事情吧,想想上一代OSMO Mobile可换电池设计,只有4.5小时的续航,少得可怜。而到了2代,电池换成了不可更换的内置式电池,电池容量从980mAh直接变成2600mAh,续航也提升到了15小时,可以说是翻了好多倍。&&&&那么,实际能不能用到15小时呢?说真的,我还没测出来,因为……每次都是手机先比OSMO Mobile 2先没电,往往这个时候OSMO Mobile 2还是稳稳的显示3格电。所以正常旅行使用,在不使用充电功能给手机充电的情况下,至少用一个整天应该是OK的。当然,你是主播或者长时间连续使用,或者手机配平没有做好,那么续航自然会有有所减短咯。6.&&&&总结&&&&总结时间到,先来依次罗列下这款OSMOMobile 2的优缺点吧。优点时间1、虽然不能说价量不加价,但是相对1代而言2代降价500块,足以给其他竞争对手很大的压力,也确实拉低了这个产品的使用门槛。2、颜值OK,不算很好看,但也绝不呆板。3、底部1/4接口,让拍摄更轻松。4、App还是比较强大的,功能丰富。5、虽然握把简配,但是手感并不差。缺点时间1、视频分辨率会自动重置绝对差评!2、双摄的第二摄像头无法使用。3、稳定效果和手机的防抖效果会有一定冲突。4、固定手机的防滑橡胶开槽不科学。5、慢动作仅支持720p。6、DJI Go App在未连接无人机的情况下也会提示禁飞区信息更新。7、拍摄界面无法显示手机电量。&&&&其实,你发现没,几乎所有我罗列的问题基本都只是软件问题,并没有太多的硬件问题,所以大疆在以后应该也都会逐步完善解决的。希望能尽快用上没那么多问题的OSMO Mobile 2吧,我们这样的前期用户就耐心等等好了。&&&&嗯,总体大概就是这样,总结下值不值得买呢?旅行爱好者,值,不算很贵,带出去还是比较方便的,手机录个视频做vlog很棒。视频入门玩家,值,手机拍视频很方便,用这个能提升视频质量一个档次。手机摄影玩家,不值,OSMO Mobile2更侧重于视频方面,对拍照的辅助有限。已有1代玩家,不值,2代并非升级,提升有限,况且App适配还不成熟。
已有150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DJI大疆创新 灵眸OSMO手机云台 2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傲风AFYP001电竞椅
申领:20积分
OPPO Find X 智能手机
申领:1积分
JTOUR飞腕 跑步智能腕表
申领:20积分
MSI微星科技 MPG27C 曲面电竞显示器
申领:20积分
馥绿德雅明星防脱2部曲(洗发露+精华液)
申领:20积分
华为手环 B5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考拉工厂店 PUDI普迪 PC10强力除螨吸尘器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素吃鸡大逃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