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索尼副厂镜头出的镜头逆炸天?劲拍上找的见吗?

能与原厂媲美 七支高性价比副厂镜头推荐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祈迹&
责任编辑:heqiheng&
  【PConline 海选导购】喜欢摄影的单反用户很多都会选择购买副厂镜头,原因很简单,副厂镜头的售价会比原厂镜头实惠不少,加上其中也不乏高品质产品。因此副厂镜头一直受到很多用户欢迎。本文针对不同需求拍摄题材和用户需求,推荐8支高品质、高性价的镜头给大家,以实用为主,也是入门用户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镜头。七支高性价比副厂镜头推荐  本次推荐的镜头基本囊括了绝大部分拍摄需求,每支镜头都有自己的特性,下面就为大家逐一介绍吧。入门微距首选:腾龙SP AF 90mm F2.8 Di MACRO 1:1 (Model 272E)参考售价:2925元&&&&&&&&&&主要特点:  腾龙著名的90微距发展到了数码光学&Di&时代,创造了同时适用数码机身和传统机身的新概念产品。在继承了前代优秀的光学配置外,&Di&版本的焦点在于一种新的光学设计应用于其表面镀膜工艺中。在传统机身上它被推荐用于人像微距摄影,而在APS-C尺寸的数码机身上,它提供了相当于135mm()的焦距,足以作为一只便利的远摄微距镜头使用。参数规格:焦距:90mm (APS-C下135mm,佳能:140mm)光圈:F/2.8 镜片组:9/10 光圈叶片数目:9枚 最短摄影距离:0.29m 最大摄影倍率:1:1 全长:97mm 最大直径:71.5mm 滤镜直径:55mm 重量:405g镜头样张作者: &  编辑点评:腾龙SP AF 90mm F2.8 Di MACRO微距镜头是一枚多年来受到众多用户好评的微距镜头,不仅成像优秀,完全不输原厂产品,同时作为副厂镜头,价格是最大的优势,低于原厂近3000元的腾龙90mm微距镜头,可以获得同样出色的微距拍摄能力。并且也可以作为一支锐利的人像镜头进行拍摄,拍摄题材上并不局限。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暂无
网友评分: 4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文章图片人物器材论坛高校
原厂镜头、副厂镜头选哪个?
日期: 13:23   来源:全球摄影网   作者:戛戛酱   责编:马佳佳   阅读:116801
字号:加大 缩小
  不熟悉相机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除了佳能、尼康、索尼等自行研发相机的厂商给自家的产品做镜头之外,一些厂商也给其他品牌相机提供镜头。相对于自行生产相机和镜头的“原厂”,我们习惯称这些专做镜头给其他相机的厂商为“副厂”(一般指适马、腾龙、图丽等品牌),简单来说,就是相机与镜头是同一品牌、同一厂商生产制造的就是“原厂”,相机与镜头分别是两个品牌、两个厂商生产制造的就是“副厂”。究竟是购买原厂镜头还是副厂镜头,一直是初学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原厂镜头与副厂镜头的差异,让您购买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大多数情况下,相似或相同规格的镜头,原厂镜头要比副厂镜头贵。在相同的焦距段下,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镜头贵。在相同光圈范围内,大变焦镜头比小变焦镜头贵。原厂镜头为了保证自身的品质,在用料、做工方面都比较下力气,成像也更稳定,个体差异更小,与机身的兼容性更完美。大光圈的原厂镜头,在最大光圈的情况下,成像质量普遍比副厂镜头更好。副厂镜头经常需要减小一档光圈才能保证不会跑焦并且画质稳定,原厂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成像质量不错,如果再减小一档光圈成像就比较锐利了。  随着副厂技术的进步,近两年副厂推出的镜头出现赶超原厂镜头的趋势。如腾龙的SP 15-30mm f/2.8 Di VC USD镜头、适马的Art系列镜头,这些镜头采用了全新的镜头结构,具有能与原厂镜头媲美的镜头素质,而且价格只有同等级原厂镜头的一半。适马的Art系列镜头外观上,比原厂镜头长度更长,体积更大,相应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关于选择原厂镜头还是副厂镜头,小编建议您在了解镜头的基础上,再根据预算决定。
[] [] [] [] [] [] [] [] [] []
最新大赛信息真相侠:副厂/原厂镜头PK(24-70篇)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真相侠&
责任编辑:liangjiaxian&
  【PConline 真相侠】单反可换镜头的特性,以及原厂镜头、副厂镜头众多的型号,让很多人对镜头选择产生了困惑。而长期以来,副厂镜头凭借较低的价钱,一直有&高性价比&的感觉,但要说高性能,通常还是要看原厂镜头。副厂镜头在性能上是不是一定不如原厂?真相侠这次找来原厂、副厂的24-70mm镜头进行了对比。  参与对比的镜头分别是佳能EF 24-70mmf/2.8 L USM(以下简称佳能24-70)、腾龙SP 24-70mm/2.8 Di VC USD(以下简称腾龙24-70),所用机身是佳能EOS 5D Mark III。  之所以选择这两款镜头,原因除了样品调用周转之外,还考虑到佳能一代24-70mm保有量极大,而腾龙24-70mm是首款带有防抖的同规格镜头,两者比较有代表性(虽然本次对比,我们不会考虑防抖因素)。&&&&&&&&&&&&  先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售价问题,腾龙24-70官方定价8500元,但大家都知道,实际购买只需7500元左右,这是行货。而佳能24-70一代,行货还能买到全新的,大约9300元左右。至于水货价格嘛,我们这里就不讨论了,请大家支持行货。&&&&&&&&&&&&  接下来看看腾龙24-70和佳能24-70的细节。在滤镜尺寸方面,腾龙24-70显得没那么友好,82mm比常规的77mm大了一号。不过,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想要在相同焦距、光圈下达到更好的边缘画质,扩大前组尺寸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佳能24-70二代(注意是二代哦)滤镜尺寸也是82mm的。  重量方面,拿掉遮光罩、镜头前后盖之后,成绩如上图。鉴于腾龙还内置了光学防抖,这样的重量维持得不错了(其实是因为佳能24-70实在是太太太重了)。  佳能24-70一代的镜头结构跟普通的镜头有点不同(其实那个年代的24-70普遍都用这样的结构),镜头在广角端时,镜筒是伸出来的,长焦端则是收缩到最短。腾龙就显得常规一点,广角端镜筒最短,长焦端镜筒最长。不过我是很欣赏佳能24-70这样的结构,因为配合那巨大的遮光罩(足有镜头2/3长),既可以做到广角端无遮挡,又能做到长焦端有足够的遮光效果,腾龙这样的就不行了。  两只镜头的卡口都带有防尘胶边,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佳能24-70的后组要大得多。  38cm的最近对焦距离,算是打成平手了,但通过实际拍摄,可以明显发现佳能24-70放大倍率更高,这是因为镜头结构不同所造成的。但反过来看广角端,腾龙24-70的24mm就比佳能24-70的24mm要广角一点,想要更广的视角,还是要更大的微距放大倍率,看自己需求啦。  腾龙24-70带有光学防抖,自然也会有一个防抖开关(画面左边下方),而且镜筒上也带有广角端锁定功能,非拍摄状态时可以锁定在24mm,防止镜筒因为外力而滑出,这点的设计对于镜筒比较庞大的恒定大光圈镜头来说,很实用。  佳能24-70就简单点,只有一个对焦切换拨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厂镜头 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