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再评王者荣耀评王者荣耀一事

努力加载中,请稍候...
王者荣耀 被 人民日报 批评歪曲历史 农药玩家怎么看
上线一年半的《王者荣耀》成绩耀眼,不仅持续霸占各大应用商店游戏下载与畅销榜榜首,玩家数量早在半年前就突破2亿,日活超过5000万,收入挤进全球前5,成为腾讯的拳头产品。也就是说在中国,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玩过《王者荣耀》。
如此火爆背后,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游戏内容的争议。上周(3月29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载《光明日报》“荆轲是女的,李白成刺客!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还能学好历史吗?”一文,并且连发多条微博点名《王者荣耀》,提出这款游戏有歪曲历史误导学生的质疑,一时引起议论纷纷。
简单来说,这篇文章主要指出这款游戏的角色名称虽然取自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却与历史全然不符,不仅修改了人物的形象和职业,竟然连性别都相反,大大颠覆了传统记忆,有涂抹并戏说历史之嫌,使得内容与精神被架空,有名无实。拥有5000万粉丝的《人民日报》发声之后各大媒体纷纷转发扩散,一时间成为众多平台热搜话题。
对此,玩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此次点名对《王者荣耀》的影响有多大?
农药玩家更关注的是什么?
ThinkingGame利用舆情雷达系统,用数据带你了解玩家真实反馈。
首先来看下《王者荣耀》的舆情概览,这款在各大应用商店持续霸榜的手游,在ThinkingGame手游舆情榜单上也是始终霸占着榜首的位置,近30天产生了超过70万的帖子,并且各项指标都处于上升趋势,帖子总量是排在第二的《穿越火线》手游帖子总量的2倍之多,以巨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游戏。
ThinkingGame《王者荣耀》舆情概览
近一个月,共产生五星评价29730条,1星评价为8044条。其中,被点名之后的一周(3.29-4.4)共产生五星评价为22494条,1星评价为6708条。
近30日渠道评分统计
3.29-4.4渠道评分统计
渠道评论方面,近期高峰是在3月30日出现,从图中可以看出,负面面评论数量(7174条)略高于正面评论(5595条)。
正负面评论对比
渠道榜单方面,近一个月《王者荣耀》持续霸榜,在App Store下载榜和畅销榜都始终处于榜首位置。而安卓方面也始终排名第一。
《王者荣耀》 App Store排行
纵观《王者荣耀》近一个月的各大社区数据,处于稳步上涨趋势,其中3月25日,3月30日,4月2日-4月4日这几日的数据高于平常日。而被点名的3月29日,玩家的讨论热度一般。
《王者荣耀》近30日社区数据
活跃用户数
从ThinkingGame的玩家画像功能得知,近一个月中,3月30日的社区活跃用户达到顶峰,该日的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34461,比3月29日高出32.4%。
《王者荣耀》社区活跃用户数
从玩家情感概览走势可以看出,近期的负面反馈高点并不是出现在被点名的3月29日,而是出现在3月30日。另外,近期也有明显的再次上升趋势。
《王者荣耀》玩家反馈走势
玩家话题排行
从被点名后的一周(3.29-4.4)玩家热门话题排行可以得知,玩家更关注的是皮肤,点卷,排位,打野等话题。
《王者荣耀》玩家话题排行
此次点名事件是在3月28日由《光明日报》发出,3月29日通过《人民日报》的转发使得这篇文章开始广泛传播,瞬间成为微博热搜话题。而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者荣耀》讨论热度真正爆发是在3月30日。
来自ThinkingGame媒体透视
社区相关讨论度低
尽管媒体不断发酵此次事件,在文章发出后的3月28日-3月29日两天,《王者荣耀》相关游戏社区共产生53054条帖子,其中关于“历史”的相关讨论仅为104条,并且看法不一。
ThinkingGame论坛帖搜索
从玩家讨论的英雄来看,此次文章提及最多的“荆轲”和“李白”并未上榜。在文章发出后,玩家讨论最多的英雄是“韩信”。
英雄热度排行榜前5
通过ThinkingGame热词定制功能输入此次点名事件的几个关键词,只有李白一词在3月30日讨论热度上升,根据帖子内容可以得知,是因为这次更新李白被削弱的缘故。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很少被玩家提及。
ThinkingGame热词追踪
突发问题预警
从数据来看,《王者荣耀》在3月30日的大规模更新,或许才是近期舆情变化的导火索。3月30日凌晨,《王者荣耀》进行更新,随后即引发了服务器瘫痪,bug,登录等问题。ThinkingGame突发问题预警系统检测到,从30日凌晨2点开始,由于版本更新问题开始进入红色预警状态,直至凌晨4点进入高危预警状态。
ThinkingGame突发问题预警
玩家更关注版本内容
而从3月30日的ThinkingGame舆情雷达系统中可以看出,更新、bug以及登录问题是玩家主要吐槽的内容。而其中,在反馈更新的问题中,“更新不了”是最大的问题。
3月30日负面反馈关键词
“更新”反馈分布
通过对于渠道负面评论的关键词提出也可以得知,更新不了,无法更新,下载不了,不能更新是打差评的原因。
3月30日渠道负面评论热词
对于这款游戏颠覆历史的质疑,无论是媒体还是玩家都观点不一。但透过数据可以得知,此次点名事件未对玩家舆论造成较大的影响。玩家更关注的还是游戏版本更新的内容变化,目前来看,《王者荣耀》在玩家中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尽管如此,《光明日报》撰写的文中对于“手机游戏管理应精细化”“文化企业要有正确价值观”等意见及担忧,还是值得参考的。尤其是在这个游戏改编风气盛行,且玩家年龄层普遍降低的年代,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改编游戏,在符合玩家的喜好,满足玩家需求的同时,又能正确引导游戏历史观,游戏行业可以做的更多。
[编辑:叶子猪小秘书]
本文由叶子猪游戏新闻中心首发,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
龙之谷手游
不删档测试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再三批评王者荣耀
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再三批评王者荣耀
贴吧小喇叭
之前王者荣耀被批评说篡改历史我特么就看见过说日本韩国篡改历史我没想到一个游戏也会背这样的罪名游戏可以说是精神鸦片。但不能单独把王者荣耀提出来。这是一种明显的针对lol玩的人不多吗?之前为什么没有批评?我有理由怀疑人民日报的文章后面掺杂了利益集团的参与只要学过一点的都知道问题根源在市场和网络上。这样去怼一个游戏,有失风度不说,更像是一个泼妇一般不讲道理。据传王者荣耀里有57%都是小学生那么可能全国的小学生都在玩王者荣耀而且这些小学生人数还不够。另外有一份统计是14岁下只占了不到5%防沉迷系统不是单个游戏的事情……是整个游戏行业到政府管理参与建设的,不要把责任全给腾讯或者王者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哪个游戏有健全的防沉迷系统啊而且它花钱真的比其他游戏少……皮肤买不买完全随意,英雄玩的久了肯定买的齐……钻石也是玩久了没地方花……(lzv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贴吧小喇叭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最新、最逗、最有营养的贴吧优质内容
作者最新文章人民日报评王者荣耀:别让网游成为生活的全部|网游|人民日报|王者荣耀_新浪新闻
人民日报评王者荣耀:别让网游成为生活的全部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王者荣耀:别让网游成为生活的全部
  作者:张 洋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沉迷游戏的劲头用在欣赏周围环境、创造优质环境上,生活一定会比你想象的还要美好
  最近,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游戏很“抓人”,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地铁上、餐馆里随处可见,有时办公室、课堂上也会忍不住约一局,以至于社会舆论开始用“沉迷”来形容很多游戏者的状态。
  问及爱不释手的原因,有人给出的理由是“排解压力放松心情”,这还算可以接受。有人给出的解释是“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历史知识”,这就让人有些费解了。还有一些回答更匪夷所思,“别人都在玩,我不玩就被孤立了,显得不合群。”
  诚然,游戏的本性就是对人的欲望的一种刺激,失去了刺激就失去了吸引力,有了刺激就容易让人着迷。游戏往往又是一种社交工具,尤其是今天,《王者荣耀》正在借助互联网的联通性,把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拉进游戏的“朋友圈”、生活的交际圈。实际上,游戏的这种社交属性,古来有之。我国很多地方逢年过节时,人们走亲访友的一个重要节目就是玩扑克、搓麻将,否则就会认为“缺乏节日的氛围”。
  游戏是社交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时间久了,分不清是“沉迷”还是“社交”了,可能就到了“玩物丧志”的程度,因沉迷游戏而引发的悲剧不时牵动社会的神经。今年6月,杭州一13岁的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教训后从四楼跳下。此前,广州17岁少年狂打《王者荣耀》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还有很多因为《王者荣耀》遭到人身财产安全威胁的新闻报道。面对这些,家庭、学校、企业开始反思,生活中,难道只有游戏吗?很多网民开始质问:网络究竟该是怎样的景象?
  今天之所以总有一些人沉迷游戏,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他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如一些生活在农村的人认为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没什么可干可玩的,只好通过游戏消遣时光。一些城里人一到周六日往往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于是,游戏受到他们的青睐。实际上,世界上本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农村的人们对城里的高楼大厦充满好奇,城里的人们反倒对农村的小桥流水充满兴趣。如果每个人都能把握好生活、游戏的度,把发现游戏的敏锐、沉迷游戏的劲头用在欣赏周围环境、创造优质环境上,生活一定会比你想象的还要美好。那些视游戏为社交必备工具的人们,不妨“自我挑战”一下,如果不注册游戏账号,取而代之的是琴棋书画的共同爱好,是性格、信仰等方面的志同道合,看看会不会遇到更多的知音?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兴趣爱好的权利,玩玩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厚非,但全社会不能没有引导人们进行合理选择的责任。前不久,我国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承担审查国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等职责。教材编写的规范、科学,关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关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互联网。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一个孩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成长、灵魂发育的重要阵地。希望政府部门稳妥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像重视教材编写那样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拿出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同时希望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严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严防网络世界的泥沙俱下,开发更多更好的网络产品,共同打造一片美好的“网上家园”。(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朱华艺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人民日报评王者荣耀:与其批厂商,家长不如自我反思|王者荣耀|人民日报|家长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人民日报评王者荣耀:与其批厂商,家长不如自我反思
王者荣耀资料图,来源网络
  原文标题为《 手机为何成了“电子鸦片”(金台论道)》 
  张贺/人民日报
  近日一款拥有数亿玩家的手机游戏因导致小学生上瘾而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有人把这款游戏称为“电子鸦片”。但平心而论,开发游戏的目的就是吸引玩家,致瘾性是所有游戏的内在属性,只有强弱之分,没有有无之别。显然并非所有玩这款游戏的小学生都出现了成瘾症状,沉迷于游戏而影响身体和学业的毕竟是少数。同一款游戏,为什么有人沉迷,有人不沉迷?搞清楚二者之间差异的原因可能比单纯的道德批判重要而有益得多。
  尽管此前在网络游戏的报道中,不少专业人士已经指出,家长对电子产品致瘾性认识不足、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因素对孩子沉迷游戏有直接影响,但没有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电子游戏也好,社交媒体也好,早在开发时期就已充分考虑如何增强用户黏性,对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有深刻了解。这就决定了父母必须严格限制儿童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家长会主动给孩子手机或平板电脑玩——特别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等于请了一个不花钱的“电子保姆”,让电子设备替代了父母的看护。近年来我接触过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孩子都有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这是父母们为了弥补愧疚的心理而送给孩子的礼物,不少孩子都因此沉溺于游戏与社交媒体。
  过多接触社交化的电子设备必然破坏人际交流。如果你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多达五六个小时,那么你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必然大幅减少,而首先减少的就是与家人之间的交流。某发达地区的一所图书馆每年都会组织少儿绘本大赛,近年来以手机为主题的创作呈增多趋势,其中一部绘本标题就叫《滚蛋吧,手机!》,作者(二年级小学生)说爸爸宁可玩手机也不愿意陪她玩。孩子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很可能在其他方面寻求补偿,手机等电子设备就是这样乘虚而入的。
  众所周知,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一个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人,其智商绝不会优秀。而过早过多地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会破坏注意力。由于电子游戏和社交媒体特别强调短时海量信息的集中轰炸,用户的关注点会随着页面的快速切换而切换,在每一个信息节点上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时间长了就难以集中注意力。我国学者曾做过实验,让学生在电脑和纸质书上阅读同一段材料,使用电脑的同学对材料的理解和记忆都不如使用纸质书的,错误率偏高。
  正因为电子设备有这么多的弊病,国内外有识之士都强调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公司前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谈到他自己的孩子不用iPad。实际上,很多硅谷科技公司的负责人都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某些电子设备。硅谷有一家私立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任何电子设备,而这所学校有75%的家长是技术公司高管。
  因此,与其抨击手机游戏开发商为了赚钱不讲道德,广大家长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尽到了应尽的职责。如果许多家长自己的网瘾比孩子还大,我们又该抨击谁呢?
或许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不久的将来搭载Helio X30的某某...
腾讯在资本市场受此影响依然很是明显,7月4日,腾讯控股跌幅达4....
近日一款名为“全能车”软件受到人们关注,只要缴纳一份押金,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评王者荣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