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高频整流二极管电整流?

在电子工程世界为您找到如下关于“高频整流”的新闻
高频整流资料下载
;3.3&双高频PWM整流器组合电源(AC-DC-AC)::双向高功率因素高频整流电源(图5)&&&&在电源侧与电机侧各接一套三相高频PWM整流电路,通过中间电容滤波直流环节连接起来。当PS&输出转子,电源侧变流器Ⅱ用作高频PWM整流(AC-DC),电机侧整流器Ⅰ将高频PWM整流器转化为”逆相”运行(DC-AC),反之,亦然。&&nbsp...
分析了高频整流电路输入电流的谐波特性,并在高频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分别加入了并联谐振电路和低通滤波器。利用Multisim构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电路的参数,得到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高频整流电路的改进设计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电源模块输入电流的谐波...
分析了高频整流电路输入电流的谐波特性,并在高频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分别加入了并联谐振电路和低通滤波器。利用Multisim构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电路的参数,得到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高频整流电路的改进设计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电源模块输入电流的谐波...
电路  2.4.4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2.4.5 三相双重变流器 2.5 高频整流问题  2.5.1 概述  2.5.2 影响高频整流效率的几个问题 2.6 相控整流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7 电力公害及其改善措施  2.7.1 简述  2.7.2 网侧电流谐波的抑制技术  2.7.3 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思考与练习二第三章 AC/AC变换技术 3.1 逆阻型晶闸管的关断问题 3.2 AC/AC变换...
电路  2.4.4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2.4.5 三相双重变流器 2.5 高频整流问题  2.5.1 概述  2.5.2 影响高频整流效率的几个问题 2.6 相控整流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7 电力公害及其改善措施  2.7.1 简述  2.7.2 网侧电流谐波的抑制技术  2.7.3 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思考与练习二第三章 AC/AC变换技术 3.1 逆阻型晶闸管的关断问题 3.2 AC/AC变换...
高频整流电路的改进研究和仿真分析...
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显得非常重要。1 内部噪声干扰源分析l.l 二极管厦向恢复引起的噪声干扰
在开关电源中常使用工频整流二极管、高频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等,由于这些二极管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如图l所示,在二极管由阻断状态到导通的转换过程中,将产生一个很高的电压尖峰UFP;在二极管由导通状态到阻断的转换过程中,存在一个反向恢复时间trr在反向恢复过程中,由于二极管封装电感及引线电感的存在,将产生...
这一产品能否在市场上销售,所以, 进行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1 内部噪声干扰源分析 l.l 二极管厦向恢复引起的噪声干扰 在开关电源中常使用工频整流二极管、高频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等,由于这些二极管都工作在开关状态, 如图 l 所示,在二极管由阻断状态到导通的转换过程中,将产生一个很高的电压尖峰 UFP;在二极管由导通状态 到阻断的转换过程中,存在一个反向恢复时间 trr...
开关电源E M I   的抑制措施提出新的参考建议。    一、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    开关电源产生的干扰, 按噪声干扰源种类来分, 可分为尖峰干扰和谐波干扰两种; 若按耦合通路来 分, 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现在按噪声干扰源来分别说明:    1 、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引起的干扰    高频整流回路中的整流二极管正向导通时有较大的正向电流流过, 在其受反偏电压而转向截止时...
通路来分,可 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现在按噪声干扰源来分别说明: 1、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引起的干扰 高频整流回路中的整流二极管正向导通时有较大的正向电流流过,在其受反偏电压而转向截止时,由于 PN 结中有较多的载流子积累,因而在载流子消失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电流会反向流动,致使载流子消失的反 向恢复电流急剧减少而发生很大的电流变化(di/dt)。 2、开关管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干扰 功率开关管在导通...
高频整流相关帖子
过的电流比较大,反向击穿电压比较高,但PN结电容比较大,一般广泛应用于处理频率不高的电路中。例如整流电路、箝位电路、保护电路等。整流二极管在使用中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最大
整流电流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应大于实际工作中的值。
快速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与普通二极管是相同的,但由于普通二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下的反向恢复时间较长,一般大于500nS,不能适应高频开关电路的要求。快速二极管主要应用于高频整流...
用两个并起来绕
前级DC-DC升压功率MOS管和后级高频整流管,呵呵,一大堆,都是TO220封装的 便宜嘛
后级H桥逆变管,是IGBT管,TO247封装的 猛吧,贵的呕血
前级虑波电容,一大堆
后级高压虑波电容,呵呵,两门大炮
LC后级低通虑波电容
呵呵,来个合影
DC输入用上了铁螺丝柱了,呵呵,没法呀,满载近200A的电流...
[align=left][color=blue]二极管[/color][/align][p=25, null, left]1. 整流二极管—低频整流、高频整流。[/p][p=25, null, left]2. 续流二极管—常用于降压式DC/DC变换器中;若在继电器、电机等的绕组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即可为反电动势提供泄放回路,避免损坏驱动管。[/p][p=25, null, left]3. 钳位二极管...
电容效应,并增强通流能力。
6、电源中的主要噪声源:开关节点、电感、高di/dt旁路电容(一般指的是小高频电容)、功率开关管、高频整流二极管。
7、EMI敏感节点主要有:输出的采样回路,包括采样点会反馈回路。补偿网络、电流采样回路、频率设定电路、和其他保护电路。
8、抗EMI的主要方法:敏感点尽量远离干扰源、采用地屏蔽或者地隔离、去高阻抗敏感点的布线短而细(减小耦合电容),去低阻抗敏感点的布线...
二极管中,熔接金丝的二极管有时被称金键型,熔接银丝的二极管有时被称为银键型。3、合金型二极管  在N型锗或硅的单晶片上,通过合金铟、铝等金属的方法制作PN结而形成的。正向电压降小,适于大电流整流。因其PN结反向时静电容量大,所以不适于高频检波和高频整流。4、扩散型二极管  在高温的P型杂质气体中,加热N型锗或硅的单晶片,使单晶片表面的一部变成P型,以此法PN结。因PN结正向电压降小,适用于大电流...
于高频检波和高频整流。
扩散型二极管
在高温的P型杂质气体中,加热N型锗或硅的单晶片,使单晶片表面的一部变成P型,以此法PN结。因PN结正向电压降小,适用于大电流整流。最近,使用大电流整流器的主流已由硅合金型转移到硅扩散型。
台面型二极管
PN结的制作方法虽然与扩散型相同,但是,只保留PN结及其必要的部分,把不必要的部分用药品腐蚀掉。其剩余的部分便呈现出台面形,因而得名。初期生产的台面...
。  2)高频变压器 开关电源中的变压器,用作隔离和变压,但由于漏感的原因,会产生电磁感应噪声;同时,在高频状况下变压器层间的分布电容会将一次侧高次谐波噪声传递给次级,而变压器对外壳的分布电容形成另一条高频通路,使变压器周围产生的电磁场更容易在其他引线上耦合形成噪声。  3)整流二极管二次侧整流二极管用作高频整流时,由于反向恢复时间的因素,往往正向电流蓄积的电荷在加上反向电压时不能立即消除(因载流子的存...
负载是感性的则需要提高耐压的余量。对于高频整流比如开关电源中的整流二极管则需要根据工作频率选择适当的快恢复二极管。
(2)画pcb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他们怎么走线比较才会最大限度的降低干扰
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通常PCB主要考虑走线简短,电源和地尽量少用过孔,大电流或高压电路需要考虑PCB走线的载流和耐压间距问题。
很好!谢谢! 回复 楼主 caesar.song 的帖子 支持...
二极管的频率高于面接触型二极管的频率。
高频整流, 决定性的指标除了结电容, 还有反向恢复特性
大电流高频用碳化硅二极管。
现实二极管因制造工艺的限制,都是有频率特性的,不同工作频率需要相应的型号配合,具体去看二极管的器件手册。
二极管的工作频率是多少啊? 回复 6楼 ssawee 的帖子 高频高压大电流整流并非都要追求反向恢复特性, 要根据电流波形来决定, 如果是硬开关, 那么碳化硅确实...
电解电容的故障就会变成‘家常便饭’了。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对不同负载特性适应性问题。这里又包含两个问题,1. 是逆变器自身的功率余量、允许最大带载启动输出电流与过流保护措施;2. 是对不同特性如感性、容性、负阻性等负载的适应性。一般如果在技术上没处理好这些问题,产品在使用时就易出现各种问题。再者就是散热问题,除了主功率开关器件、高频整流二极管、主功率变压器等部件,电解电容的散热也不能掉以轻心...
高频整流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
&TI 最新应用方案,助力智能开发电磁炉是怎样把整流后的直流电变换成高频交流电的?_百度知道
电磁炉是怎样把整流后的直流电变换成高频交流电的?
电磁灶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电磁炉中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换成高频交流电的器件叫功率管也可以叫做开关管,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u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一种集BJT的大电流密度和MOSFET等电压激励场控型器件优点于一体的高压、高速大功率器件。)
。是通过它的开关,和谐振电容及加热线盘来行成高频振荡。
采纳率:9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直流电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单片机、电路板
连接器、接插件
其他元器件
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整流电路设计
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整流电路设计
1低压供电系统的组成、特点、类型(1)供电系统通常由交流分系统、直流分系统两部分组成交流分系统通常由高压和低压两部分组成。直流分系统通常由交Z直流变换部分、蓄电池组部分组成。负载部分由低压交流负载、直流负载设备组成。"负载"通俗地讲也就是"用电设备"。(2)低压供电系统的基本特点①并联冗余方式是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方式,无论是交流供电系统,还是直流供电系统。②一次电源对于低压供电系统来讲,主要是市电或发电,是低压
  1 低压供电系统的组成、特点、类型  (1)供电系统通常由交流分系统、直流分系统两部分组成  交流分系统通常由高压和低压两部分组成。  直流分系统通常由交Z直流变换部分、蓄电池组部分组成。负载部分由低压交流负载、直流负载设备组成。"负载"通俗地讲也就是"用电设备"。  (2)低压供电系统的基本特点  ①并联冗余方式是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方式,无论是交流供电系统,还是直流供电系统。  ②一次电源对于低压供电系统来讲,主要是市电或发电,是低压供电系统的核心,是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其它电压变换型电源对其有依赖性。直流供电系统依靠交流供电系统提供电源。但直流供电系统可以对交流供电系统做适当的补充。  ③不间断电源(UPS)广泛应用,对负载的可靠供电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④应用自动切换(ATS)技术控制负载。  (3)G代电源低压供电系统类型  常见的各种低压交流(220/380V,50Hz)供电系统有:IT、TN一C、TN一S、TN一C一S、TT供电系统。  供电的安全性指供电配电时不能伤害人或损坏设备。可靠性指在一定条件和时间内连续供电的能力。这是电源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当人身与设备安全性受到危险时,需要切断电源;而切断电源又对用电设备连续供电产生影响。以下对供电系统常用的五种交流电源系统及接地方式进行介绍,并在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进行比较。  2 IT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IT系统是三相三线式供电及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或发电机组三相输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无中性线(俗称零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线(PE线)各自独立接地力口图士所示。图中电容C1、C2、C3为供电线路对地的分市电容。  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长时,供电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电源侧也可采取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IT系统在一相接地时,单相对地漏电电流小,不破坏电源的电压平衡。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是严格要求连续供电的地方。  如果一相发生接地故障,通过熔断器F等可以切断该相,其它两相可以供电。而且,用电设备有接地保护,当单相绝缘损坏碰到外壳,使金属外壳呈带电状态时,人员触及带电金属外壳可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这是因为电流经过两条并联电路流通,一路通过接地线、大地,另一路是通过人体、大地。由于接地电阻(要求不超过4Ω,最大不超过10Ω)比人体电阻(最小l000Ω)小得多,所以大部分电流通过接地体入地,只有很小部分电流通过人体,即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安全电流,从而保护了设备和人员安全。  此时中性点漂移,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将升高为380V,也就是说,另外两相原来对地电压为220V,一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380V。但各相间电压(线电压)仍然对称平衡,因此,三相用电设备仍可以继续运行。为防止非接地相再有一相发生接地,造成两相短路,所以规程规定单相接地时继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如果不及时排除故障,绝缘设施长时间承受过高电压将导致事故。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为了避免产生断续电弧,避免引起过电压或造成短路,减小接地电弧电流并使电弧容易熄灭,中性点应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实际上就是电抗线圈。  假设,C相对地短路,由于中性点接地电抗的存在,感性对抗电流滞后90。,而线路分布电容电流超前90°,从而有效减小了短路电流的电弧,如图2所示。  TT供电系统由于没有配中性线N,不适台于有单相用电的通信设备。这种设备只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如电力炼钢、重要的手术室、重要的实验室、地下矿井或坑道指挥所、重要通信枢纽特定设备等,该供电系统对用电设备的耐压要求较高。  另外,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保护单元动作切除故障线路,使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行。  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非接地的相对地电压不发生变化。  3 TN-C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拜引出有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  如果系统中N线与PE线金部合为PEN线,则系统称为TN一C系统。  如果系统中N线与PE线全部分开,则系统称为TN一S系统。  如果系统中前一部分N线与PE线合为PEN线,而后一部分N线与PE线全部分开则称为TN一C一S系统。  TN系统中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漏电故障时,会形成单相短路回路,因该回路内不包含任何接地电阻,整个回路内阻抗很小,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熔断熔丝,保护装置或自动开关跳闸,从而切除故障设备的电源,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  TN一C供电系统常称为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二为一,即其工作零线兼作保护线,通称为PEN线,如图3所示。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线接地电位漂移。不但使设备外壳带电,对人身不安全,而且由于在电位基准点上叠加了这个漂移电位,从而使以其为基准电位的电子设备受到噪声电压的干扰,增加了话音的噪声电平,使设备工作不稳定。因此,TN-C系统不应作为通信枢纽的供电及接地方式。  4 TN-S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TN一S供电系统有五根线,即三根相线U、V、W,一根中性线N和一根保护接地线PE,电力系统仅一点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外壳、机架等)接PE线,如图4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选用适当的开关保护装置和足够的导线截面积,就能满足安全要求。目前,采用这种供电系统的比较多,适用于三相负荷比较平衡且单相负荷容量较小的场所。.  使用该系统时不能有些设备接零保护、有些设备接地保护,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接地设备发生相线绝缘损坏时,而保险丝熔断电流叉较大,不能及时切断故障部分电器,接零设备的外壳将带危险电压。所以,应特别注意不能接地、接零混用。  在通信枢纽中由于存在一定数量的单相负载,难以实现三相负载平衡。PEN线上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开关电源或整流器产生的三次谐波电流及荧光灯等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且电流时大时小。  TN一S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连接。中性线N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有电流流过,而PN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流过。该供电系统接地后完金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建筑物或军事设施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常用该系统。只是多了一根PE线,增加了工程投资费用。另外因PE线上不流过电流,该系统有较强的电磁适应性。TN一S系统可以作为通信枢纽等优选供电及接地系统。  5 TN-C-S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TN一C一S供电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前部分有四根线,是TN一C供电系统;后部分有五根线,是TN一S供电系统。分界点在N线与PR线的连接点处,分开后就不允许再合并。  这种供电系统一般用在民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迸户前采用TN-C供电系统,迸户后变成了N-S供电系统。目前,新建通信及其它设施中也常见。  由于该系统PEN线上正常工作时有电流,使系统的PE线上和接于PE线上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对地电压存在,只是该系统PEN线多是系统干线,阻抗小,对地电压较低。因此,这种系统接地方式不适宜作为通信枢纽最佳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6 TT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通常称TT供电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制供电接地系统。该系统常用于设备供电来自于公用电网的地方,民用郊区较常见。  TT供电系统的特点:中性线N与保护地线PE无电气连接,即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因此设备的外壳与电源的接地无直接联系。即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系统接地点无关,各自的接地装置单独接地。  设备外壳是地电位,不会产生火花或电弧,因此较为安全。但当接地发生故障时,接地电流需流过设备接地电阻Re和电源中性线接地电阻Rn,回路阻抗较大,故障电流比TN供电系统小,降低了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灵敏度。  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载是否平衡,在中性线N带电的情况下,PE线均不带电,如图6所示。  当设备发生一相(线)绝缘损坏,将导致设备外壳上带有电压。此时如有人员触接中性点连接线或与此中性线相连的设备外壳都不安全,并且其余两相对地电位也将上升超过300V,所以,这种供电系统必须特别注意合理配置高灵敏度的过流保护装置。  当相线与外壳相碰时,因为线路电阻很小,W相电压就几乎全部加在两个接地电阻电源中线点接地电阻Rn,保护接地电阻Re)上,按照接地电阻规程规定,这两个电阻都不得超过4&O(有些地区实际上要求不超过10&O),所以,接地短路电流值可由下式求得  I1=U/(Re+Rn)=220/(4+4)=27.5(A)  I2=U/(Re+Rn)=220/(10+10)=11(A)  对应单相的电功率为P=Ulcos&=220&11&0.8=1936(W)  27.5A电流可以使额定电流10A的熔丝熔断(熔丝通过大于额定电流3倍以上才能迅速熔断),切断电源,IIA电流可以使额定电流4A的熔丝熔断切断电源,从而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但是对于熔丝额定电流大于10A的用电设备,这个短路电流就不能便其迅速熔断,这样Rn和Re上都有110V的电压,即所有与该接地装置相连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对地郡有110V电压。当人体与设备金属外壳接触时,会发生触电。所以这种系统可以在小功率范围使用,如不超过1kW时是可靠的。  另外,该系统故障电流较小时可以通过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来弥补,以完善保护接地的功能。  由上述可见,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没有接地的电源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对于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电网中,保护接地有局限性。为了保护电气设备,使熔断器等保护设备可靠动作,避免触电危险,+性点接地时采用保护性接零,如TN供电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地区应使用同一种供电系统,不可同时混用多种供电系统,以确保用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1 低压供电系统的组成、特点、类型  (1)供电系统通常由交流分系统、直流分系统两部分组成  交流分系统通常由高压和低压两部分组成。  直流分系统通常由交Z直流变换部分、蓄电池组部分组成。负载部分由低压交流负载、直流负载设备组成。"负载"通俗地讲也就是"用电设备"。  (2)低压供电系统的基本特点  ①并联冗余方式是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方式,无论是交流供电系统,还是直流供电系统。  ②一次电源对于低压供电系统来讲,主要是市电或发电,是低压供电系统的核心,是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其它电压变换型电源对其有依赖性。直流供电系统依靠交流供电系统提供电源。但直流供电系统可以对交流供电系统做适当的补充。  ③不间断电源(UPS)广泛应用,对负载的可靠供电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④应用自动切换(ATS)技术控制负载。  (3)G代电源低压供电系统类型  常见的各种低压交流(220/380V,50Hz)供电系统有:IT、TN一C、TN一S、TN一C一S、TT供电系统。  供电的安全性指供电配电时不能伤害人或损坏设备。可靠性指在一定条件和时间内连续供电的能力。这是电源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当人身与设备安全性受到危险时,需要切断电源;而切断电源又对用电设备连续供电产生影响。以下对供电系统常用的五种交流电源系统及接地方式进行介绍,并在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进行比较。  2 IT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IT系统是三相三线式供电及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或发电机组三相输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无中性线(俗称零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线(PE线)各自独立接地力口图士所示。图中电容C1、C2、C3为供电线路对地的分市电容。  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长时,供电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电源侧也可采取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IT系统在一相接地时,单相对地漏电电流小,不破坏电源的电压平衡。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是严格要求连续供电的地方。  如果一相发生接地故障,通过熔断器F等可以切断该相,其它两相可以供电。而且,用电设备有接地保护,当单相绝缘损坏碰到外壳,使金属外壳呈带电状态时,人员触及带电金属外壳可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这是因为电流经过两条并联电路流通,一路通过接地线、大地,另一路是通过人体、大地。由于接地电阻(要求不超过4Ω,最大不超过10Ω)比人体电阻(最小l000Ω)小得多,所以大部分电流通过接地体入地,只有很小部分电流通过人体,即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安全电流,从而保护了设备和人员安全。  此时中性点漂移,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将升高为380V,也就是说,另外两相原来对地电压为220V,一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380V。但各相间电压(线电压)仍然对称平衡,因此,三相用电设备仍可以继续运行。为防止非接地相再有一相发生接地,造成两相短路,所以规程规定单相接地时继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如果不及时排除故障,绝缘设施长时间承受过高电压将导致事故。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为了避免产生断续电弧,避免引起过电压或造成短路,减小接地电弧电流并使电弧容易熄灭,中性点应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实际上就是电抗线圈。  假设,C相对地短路,由于中性点接地电抗的存在,感性对抗电流滞后90。,而线路分布电容电流超前90°,从而有效减小了短路电流的电弧,如图2所示。  TT供电系统由于没有配中性线N,不适台于有单相用电的通信设备。这种设备只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如电力炼钢、重要的手术室、重要的实验室、地下矿井或坑道指挥所、重要通信枢纽特定设备等,该供电系统对用电设备的耐压要求较高。  另外,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保护单元动作切除故障线路,使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行。  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非接地的相对地电压不发生变化。  3 TN-C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拜引出有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  如果系统中N线与PE线金部合为PEN线,则系统称为TN一C系统。  如果系统中N线与PE线全部分开,则系统称为TN一S系统。  如果系统中前一部分N线与PE线合为PEN线,而后一部分N线与PE线全部分开则称为TN一C一S系统。  TN系统中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漏电故障时,会形成单相短路回路,因该回路内不包含任何接地电阻,整个回路内阻抗很小,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熔断熔丝,保护装置或自动开关跳闸,从而切除故障设备的电源,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  TN一C供电系统常称为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二为一,即其工作零线兼作保护线,通称为PEN线,如图3所示。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线接地电位漂移。不但使设备外壳带电,对人身不安全,而且由于在电位基准点上叠加了这个漂移电位,从而使以其为基准电位的电子设备受到噪声电压的干扰,增加了话音的噪声电平,使设备工作不稳定。因此,TN-C系统不应作为通信枢纽的供电及接地方式。  4 TN-S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TN一S供电系统有五根线,即三根相线U、V、W,一根中性线N和一根保护接地线PE,电力系统仅一点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外壳、机架等)接PE线,如图4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选用适当的开关保护装置和足够的导线截面积,就能满足安全要求。目前,采用这种供电系统的比较多,适用于三相负荷比较平衡且单相负荷容量较小的场所。.  使用该系统时不能有些设备接零保护、有些设备接地保护,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接地设备发生相线绝缘损坏时,而保险丝熔断电流叉较大,不能及时切断故障部分电器,接零设备的外壳将带危险电压。所以,应特别注意不能接地、接零混用。  在通信枢纽中由于存在一定数量的单相负载,难以实现三相负载平衡。PEN线上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开关电源或整流器产生的三次谐波电流及荧光灯等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且电流时大时小。  TN一S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连接。中性线N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有电流流过,而PN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流过。该供电系统接地后完金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建筑物或军事设施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常用该系统。只是多了一根PE线,增加了工程投资费用。另外因PE线上不流过电流,该系统有较强的电磁适应性。TN一S系统可以作为通信枢纽等优选供电及接地系统。  5 TN-C-S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TN一C一S供电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前部分有四根线,是TN一C供电系统;后部分有五根线,是TN一S供电系统。分界点在N线与PR线的连接点处,分开后就不允许再合并。  这种供电系统一般用在民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迸户前采用TN-C供电系统,迸户后变成了N-S供电系统。目前,新建通信及其它设施中也常见。  由于该系统PEN线上正常工作时有电流,使系统的PE线上和接于PE线上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对地电压存在,只是该系统PEN线多是系统干线,阻抗小,对地电压较低。因此,这种系统接地方式不适宜作为通信枢纽最佳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6 TT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通常称TT供电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制供电接地系统。该系统常用于设备供电来自于公用电网的地方,民用郊区较常见。  TT供电系统的特点:中性线N与保护地线PE无电气连接,即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因此设备的外壳与电源的接地无直接联系。即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系统接地点无关,各自的接地装置单独接地。  设备外壳是地电位,不会产生火花或电弧,因此较为安全。但当接地发生故障时,接地电流需流过设备接地电阻Re和电源中性线接地电阻Rn,回路阻抗较大,故障电流比TN供电系统小,降低了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灵敏度。  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载是否平衡,在中性线N带电的情况下,PE线均不带电,如图6所示。  当设备发生一相(线)绝缘损坏,将导致设备外壳上带有电压。此时如有人员触接中性点连接线或与此中性线相连的设备外壳都不安全,并且其余两相对地电位也将上升超过300V,所以,这种供电系统必须特别注意合理配置高灵敏度的过流保护装置。  当相线与外壳相碰时,因为线路电阻很小,W相电压就几乎全部加在两个接地电阻电源中线点接地电阻Rn,保护接地电阻Re)上,按照接地电阻规程规定,这两个电阻都不得超过4&O(有些地区实际上要求不超过10&O),所以,接地短路电流值可由下式求得  I1=U/(Re+Rn)=220/(4+4)=27.5(A)  I2=U/(Re+Rn)=220/(10+10)=11(A)  对应单相的电功率为P=Ulcos&=220&11&0.8=1936(W)  27.5A电流可以使额定电流10A的熔丝熔断(熔丝通过大于额定电流3倍以上才能迅速熔断),切断电源,IIA电流可以使额定电流4A的熔丝熔断切断电源,从而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但是对于熔丝额定电流大于10A的用电设备,这个短路电流就不能便其迅速熔断,这样Rn和Re上都有110V的电压,即所有与该接地装置相连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对地郡有110V电压。当人体与设备金属外壳接触时,会发生触电。所以这种系统可以在小功率范围使用,如不超过1kW时是可靠的。  另外,该系统故障电流较小时可以通过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来弥补,以完善保护接地的功能。  由上述可见,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没有接地的电源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对于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电网中,保护接地有局限性。为了保护电气设备,使熔断器等保护设备可靠动作,避免触电危险,+性点接地时采用保护性接零,如TN供电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地区应使用同一种供电系统,不可同时混用多种供电系统,以确保用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型号/产品名
Global Sourcing Bridge
深圳市动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东都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东都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东都技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