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nda 账户采用中国银联云闪付存款之后如何取款

美国OANDA发布新版外汇汇率应用程序美国OANDA发布新版外汇汇率应用程序中金网资讯百家号日消息,据获悉,全球外汇交易商OANDA近期发布了外汇汇率应用程序(API)的新版本,该API可以提供实时汇率,每5秒更新一次数据,更能够准确反映当前市场价格。除了提供实时汇率外,新的API每天还提供96种固定利率产品,比市场上其他任何数据提供商都要多。每隔15分钟,API就更新一次固定利率产品的出价、要价和中间利率。客户还可以获得与所在时区一致的日利率、平均利率以及开市和闭市价格。新的API旨在为企业财务提供更大范围的外汇市场数据,以帮助他们规避风险、改善现金流动性;该API对于那些需要利用外汇数据来驱动其Web服务的产品经理和软件开发人员也大有价值。OANDA的总裁兼CEO Vatsa Narasimha称:“全球外汇市场缺乏一个中央交易所,因此很难衡量精准的外汇汇率。然而,OANDA已经在收集外汇数据方面努力了20余年,我们有能力将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与自营交易技术、定价算法等各种知识相结合,以提供一个精准的实时外汇汇率。我们的外汇汇率被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和税务机关认可,并被全球广泛称为外汇汇率的黄金标准。”新的API目前已经能够提供给OANDA的客户。世界一流的独立广告科技公司AppNexus的财务主管Keara Killian表示:“广告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广告公司经常服务于拥有数十亿美元交易量的大客户。我们一直在寻找提高效率的机会。OANDA的API能让我们连接到实时外汇市场的数据,从而让我们的客户受益于精准的定价模式。”更多优质内容,关注中金网微信公众号:cngold-com-cn(长按复制),或在应用商店下载中金网APP。据介绍,OANDA的API产品已经长期为领先企业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提供外汇数据服务。这些数据被企业用于财务对账、税务审计、开发电子产品和定价机制。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中金网资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金网为您提供24小时最新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3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blog.sina.com.cn/s/blog_d843dac30102xyuk.html基本面简单了解经济数据对行情的影响就可以下面是经济数据的涨跌对于美元、股票、债券的影响,知道美元的涨跌,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外汇和黄金的走势方向,美元跟欧美、英美、澳美、黄金等呈负相关,美元涨,这些品种都下跌,反之则反。美元跟美日、美加等货币对呈正相关,美元涨,这些品种也涨,反之则反。这里只是简单的举例,不是简单地 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赞同 1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OANDA MT4模拟账户登录不了,请教有用过的帮忙解决下_百度知道
OANDA MT4模拟账户登录不了,请教有用过的帮忙解决下
想开个OANDA MT4账户,先用模拟账户熟悉下,但在官网申请到模拟账号后,下载MT4软件后,登录不上。请问有用过的,帮忙解答下!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估计是你登录的服务器选择不正确,建议你下载安装MT4软件后点击软件左上角有个“开新模拟帐户”选项,进行重新注册,然后肯定可以正常登录,希望能帮到你,如果MT4软件还有什么疑问,来外汇吧forexba com看看,里面有很多MT4教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oanda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半年前写的文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赞赏!我决定用大半年的时间写作一本书,将T字图和财务报表观的精髓进一步向读者们进行展示。&/p&&p&&b&刘泽宏的个人作品《你的第一本会计书》将连载于知乎专栏“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和微信公众号“ACCAspace刘校长”中,全书预计三十个章节,将覆盖国内外会计本科教育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每周日晚更新一个章节,预计在2018年6月份前更新完成全书。&/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ACCAspace& class=&internal&&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你的第一本会计书》第三章 从个人到公司,从台前到幕后&/a&&/p&&hr&&p&好问题。鸡汤够多了,来点干货让你爱上会计,学会会计。&/p&&p&&b&会计源于生活,一切源于生活的东西都很美。&/b&&/p&&p&我和我老婆在上海静安开了家古筝培训班,她做老师,我做校长。开班要什么?钱啊!&/p&&p&我出五万,我老婆出五万,凑了个十万。上海物价太贵,于是我们又找银行借了十万,总计二十万。为了给我老婆直观地展现资金来源状况,我画了这么个图给她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b5e887fb84db96deb157cc44fc4a40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b5e887fb84db96deb157cc44fc4a407_r.jpg&&&/figure&&p&老婆看过就笑了,你好歹是个财务,整这么个东西啥意思?&/p&&p&好好好,我不也是怕你看不懂吗?于是我就改了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ef054c6e42aa3c69b2444292fbff55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ef054c6e42aa3c69b2444292fbff55a_r.jpg&&&/figure&&p&(时间:20X4年1月1日)&br&老婆看了看,还不错,但有些东西她不太理解。&/p&&p&我告诉她:“左边的这个是&b&资产&/b&,就是咱手头&b&控制&/b&的东西,20W现金就是咱的资产。右边两项代表了资产的来源,借来的叫&b&负债&/b&,10W贷款就是负债。而我们股东自己投的钱叫&b&所有者权益&/b&,五个字,挺傻逼的,没办法,都这么叫的。所有者权益下面有实收资本科目,一人5W。这张表有个特点,就是左边一定等于右边之和,资产一定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可别小看这张表,从今天起,我就要把这张表打出来,贴墙上,每天给你变魔法!biubiubiu ”&/p&&p&老婆说:“咱就开个培训班,你记个流水账不就好了,整这么张表贴墙上吓唬谁呢?“&/p&&p&我说:“这你就说错了,记流水账的人没有格局,做不成大生意。想要做成大生意,一定要有&b&财务报表观!&/b&这财务报表观就是站在财务报表的层面看经济活动,这样才能纵览全局,高瞻远瞩!”&/p&&p&老婆说:“好了好了,净吹牛逼,你咋不上天呢?走,陪我买筝去。”&/p&&p&花三万元买回了六架筝,我问老婆:“老婆,现在我们的钱变少了三万,多了六架筝,你说在这张表上应该怎么记?”&/p&&p&老婆说:“那还不简单,库存现金减少3W,资产这边多出了六架古筝。”&/p&&p&“没错,就是这样子!但专业点的说法是把古筝叫做&b&固定资产&/b&。入账呢,也不能按“六架”这个数量入,得按照&b&货币计量&/b&,以&b&历史成本&/b&计入这张报表里。所谓历史成本,就是东西买进来的价格。&/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b7b5e29c901b8cea37b16af1942d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eb7b5e29c901b8cea37b16af1942ded_r.jpg&&&/figure&&p&古筝买到了,下一步就得找地方开班了。找中介带我看了几套房子,挑了个中意的,一万元一个月,押一付三,中介费五千元,没问题,成交。付完款,我又问老婆:“老婆,你说这押一付三怎么做账啊?”&/p&&p&老婆说:“就记发生了四万的费用咯。”&/p&&p&“那怎么行,这四万的现金是出去了,但对应的权益我们还没有享受到啊。实际上啊,这四万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押金,一万元,另一个是预付的租金,三万元。押金以后是要收回来的,所以我们把它当做应收账款处理,叫做其他应收款,这是我们的权利,是有价值的,也是资产。而那三万元的预付的租金呢?它也代表了我们使用房屋的权利,也是有价值的,叫做预付账款,也是资产。”&/p&&p&那么现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就变成这个样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78e2d94cc612a74b8302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78e2d94cc612a74b830292_r.jpg&&&/figure&&p&“诶?老婆,你有没有想过,&b&借贷记账法&/b&和这张表有什么关系呢?”&/p&&p&“我靠,你可别给我提借贷记账法,我大学里就是被这一借一贷地搞烦了才不学财务的,我也是佩服你,那么多借贷关系你咋记下来?&&/p&&p&&hahaha,too young!分录才不是记来的呢,我脑子里有清晰的财务报表观,任何分录我脑子转一下一秒钟就推出来了,根本不用记。&&/p&&p&“哇,老公,你好腻害噢,快告诉我怎么做到的?”&/p&&p&&b&“要想学会这个技能,你还是得记点东西的,就三条定理:&/b&&br&第一,资产增加记借,资产减少记贷。&br&第二,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br&第三,每笔分录有借有贷,借方合计数一定等于贷方合计数。&/p&&p&&br&&/p&&p&&b&这个借和贷啊,可不是借钱的借,也不是贷款的贷,就是个相对的两个符号 ,除了表示对方的反面,没有任何别的意义,就像正和负,左和右一样。&/b&&/p&&p&&br&&/p&&p&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吧,昨天我和你花三万元买了筝,按借贷记账法怎么记啊?”&/p&&p&“我想想,这相当于现金减少了3W,固定资产增加了3W,对吧,那就是:&br&借:固定资产
贷:库存现金
3W ”&/p&&p&“看一看,两条定理是不是依然符合的?是的对吧。那今天发生的交易呢?也是一样:&br&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4W ”&br&(之前笔误写成了应付,抱歉)&br&“原来如此,那现在一个资产减少,一个资产增加的分录我就全会了,不管换成什么我都知道怎么做。但有的交易不是一个资产增加,一个资产减少的呀,比如我们付给了中介5000元的中介费,这个怎么记呢?”&/p&&p&“这个不难,你想,我们付出了5000元中介费,没有换回别的资产吧。那我们的资产总额减少了5000元,根据“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定理,这意味着右边必须也要减少5000元。那要么就是负债减少,要么就是所有者权益减少。&/p&&p&负债可能吗?不可能,欠银行的钱怎么会少?那就只能是所有者权益也减少了5000元。&b&每笔分录有借有贷,借方合计数一定等于贷方合计数。&/b&既然&b&资产减少记贷&/b&是死的,那所有者权益减少就只能记借了。&b&没错,事实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借贷方向和资产的借贷方向正好是相反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88caed998d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8&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88caed998d7f_r.jpg&&&/figure&&p&所以说,交中介费的分录应该这么做:&br&借:所有者权益
贷:库存现金
5K&/p&&p&特别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我们称之为&b&费用&/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我们称之为&b&收入。&/b&这是两个新的科目。既然收入的增加等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增加等于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那也就意味着&b&收入的增加记的也是贷,费用的增加相反,记的是借。&/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8a82b71ddf8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94&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8a82b71ddf8ed_r.jpg&&&/figure&&p&所以,刚才那笔分录应该改成:&/p&&p&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5K&/p&&p&报表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9816a9cbc4a9b5efb5e7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9816a9cbc4a9b5efb5e770_r.jpg&&&/figure&&p&“看,左边变成了19.5W,右边也是19.5W。三大定理有违反的吗?没有吧。”&/p&&p&“果然很有意思,这么看来比学校教的借贷记账法直观多了。怪不得你总说,借贷只是记账的手段,不能作为思考的手段。看来是真的。”&/p&&p&“还没完呢,我们好好干,这张表会越来越有意思。”&/p&&p&搬好家安顿下来后,我就带老婆着到长寿公园里去弹琴,做推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a9db87d8cbbdc8effebcd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a9db87d8cbbdc8effebcd70_r.jpg&&&/figure&&p&&br&&/p&&p&不久后,我们招到了一批学生。课时费是一个小时150元,十次一收,十位家长把15000元钱给到我们了,该怎么记账呢?&/p&&p&“收到课费啦,我这就去买买买!!”老婆拿到钱非常激动,拉着我就要去买东西。&/p&&p&“别急啊,你知道为什么要学会计么?就是防止你这样的头脑发热。你想想,现在收到了15000元,怎么在这表上记?”&/p&&p&“那还不简单,借:库存现金150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元。”&/p&&p&“错!&b&权责发生制&/b&忘哪去了?没有提供对应的劳务就不得提前确认收入。你还没给学生上课呢,怎么能说记就记?”&/p&&p&“那该怎么记呢?”&/p&&p&“你看看,钱到手了对吧,控制住了对吧,那资产肯定增加15000元,没问题,问题是收入不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不能增加,那右边就只能增加负债咯。”&/p&&p&“负债?我们又没欠谁钱,为什么要确认负债?”&/p&&p&“欠的不是钱,是课,你还有十节课没上呢,欠课也是负债。”&/p&&p&“对的哦,那应该是什么科目?”&/p&&p&&b&“递延收入。递延收入可不是收入,很多人以为这个东西是收入,记科目可不能望文生义啊!递延收入是负债类的科目,要在未来提供劳务后逐渐转为收入。&/b&&/p&&p&所以分录是:&/p&&p&借:库存现金
1.5W&/p&&p&
贷:递延收入
1.5W&/p&&p&报表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b07eb124ceadd2ab390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b07eb124ceadd2ab390b0_r.jpg&&&/figure&&p&所以说,你花钱没问题,但心里得有数:这些钱其实都是客户借给你的,是你的负债,只有你付出相应劳动后,才能算是你挣到的。&b&你看,会计是多么让人明智的一门学科啊!&/b&&/p&&p&&br&&/p&&p&“好了好了,瞧你陶醉的,快陪我去逛街。”&/p&&p&逛了几家店,老婆看中了件衣服,标价五千,跟我说,她要买这件。&/p&&p&我说可以啊,买之前你先回答我几个会计的问题。&/p&&p&“醉了,买个衣服还要回答问题,行行行,你问吧~”&/p&&p&第一个问题:这衣服是你买的,还是咱古筝工作室买的?&/p&&p&“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我买的啦,工作室能穿衣服?”&/p&&p&“好,那你说这个账该怎么记?”&/p&&p&“借:衣服
贷:库存现金
0.5W ”&/p&&p&“错了。你刚才不是说了,这衣服是买个你自己的吗,衣服怎么跑到工作室的账上去了?做账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b&主体假设&/b&。你是你,我是我,工作室是工作室,在会计上这是三个独立的主体,只有明确的主体,才能明确钱是从哪来的到哪去的。既然你说衣服是你的,花的钱是工作室的,那么这个账就不能这样记&&/p&&p&“唉,找你这么个学财务的男的也是心累,行吧,那你说应该怎么记?”&/p&&p&“两种处理办法,第一,认为这个衣服是工作室的资产,还是由你穿,那就是工作室用自己的钱买了个东西。第二,认为工作室分了一次红给你,然后你拿分红的钱买了件衣服给自己。”&/p&&p&“还是前者吧,后者听的好绕,你暂时别给我讲分红。”&/p&&p&“行,那这衣服叫什么资产呢?包装物?哈哈哈哈!”&/p&&p&“去去去,你才包装物呢,我觉得这个衣服有投资的意义,因为可以长期使用,可以穿出去表演用,就勉强当做固定资产吧。”&/p&&p&借:固定资产
0.5W&/p&&p&
贷:库存现金
0.5W&/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15d13bf35c4db4ffa66ec7d18a78c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9&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15d13bf35c4db4ffa66ec7d18a78cb0_r.jpg&&&/figure&&p&(20X4年1月5日)&/p&&p&“老公,现在一周过去了,十个学生的课也上完了,可以确认收入了吧。&&/p&&p&“当然啦,来看看怎么做分录?”&/p&&p&“借,资产。。。诶?没有什么资产增加呀?”&/p&&p&“哈哈,这就是递延收入存在的意义呀,别忘了,递延收入是负债类科目,它逐步从“递延”的变成“实现”,那么就是负债类减少,负债类减少不就是借吗?”&/p&&p&“噢,原来如此,这笔账我会做,不就是:&br&借:递延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0.15W。”&/p&&p&“对啊,看来你搞懂借贷记账法和资产负债表观的关系了。&b&一定要记住,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用财务报表观思考。&/b&来看看报表变成啥样了?&b&”&/b& &/p&&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74926afbe2e1ebdcfeab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74926afbe2e1ebdcfeabe_r.jpg&&&/figure&&/b&&p&&b&(&/b&20X4年1月7日&b&)&/b&&/p&&p&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辛苦招生,到,1月31日,工作室有了15个学生。报表变成了这个样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a1d76eddee5fd0c0d87cd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a1d76eddee5fd0c0d87cd5_r.jpg&&&/figure&&p&“月底可是会计最忙的日子呀,老婆,你知道为什么吗?”&/p&&p&“为什么?”&/p&&p&“因为有很多的调整要做啊!”&/p&&p&“我又没在月底额外招生,干嘛要做调整?”&/p&&p&“你看,这房子我们也住了一个月了吧,房租对应的权益我们是不是已经享受一个部分了?”&/p&&p&“对哦,我来想想,是不是应该确认为费用了呀?那就是:&br&借:销售费用
贷:预付账款
1W ”&/p&&p&“啊,你太聪明惹,就是这样子。&/p&&p&但这还没完,还有个账要调整,叫固定资产的&b&折旧费用&/b&。你想啊,我们这个衣服、这个古筝,是不是都是越用越旧的啊,等报废了,是不是就不值钱了。那要是一直这么按&b&历史成本&/b&放账上,是不是就不符合这个客观事实了呢?我们做账要符合实际,所以,这个固定资产,每个月,每年,都要记折旧。折旧是一种费用,它使得固定资产的&b&账面价值&/b&变得越来越小。”&/p&&p&“那不简单,借:XXX费用,贷:固定资产。”&/p&&p&“对啦,道理就是这样子,只不过呢,固定资产的折旧不能直接扣在固定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的头上,否则这个初始确认金额就看不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数额还是很重要的。”&/p&&p&“那怎么办呢?”&/p&&p&“这就要向你介绍一个好东西了,&b&备抵账户。&/b&简单地讲,备抵账户是主体账户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主体账户因折旧减损掉的那一部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fd1d4c0be9fce78f311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fd1d4c0be9fce78f311fe_r.jpg&&&/figure&&p&&b&(账面价值&/b&是一个会计术语,它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p&&p&可以看到累计折旧越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越小。所以说,备抵账户和主体账户的借贷增减方向实际上是正好相反。&/p&&p&“感觉就像是掉在资产账户后面的一笔专属负债咯。”&/p&&p&“对就是这样。所以刚才那笔分录改成:&br&借:XXX费用&br&
贷:累计折旧&br&现在的问题是累计折旧的金额是多少,我们又应该把这些折旧确认为什么类型的费用。累计折旧的金额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初始确认金额,也就是&b&历史成本&/b&;二是&b&预计净残值&/b&,就是这个固定资产报废后能换回来的钱;三是&b&使用寿命&/b&;四是折旧方式,折旧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计算的就是&b&直线折旧法。&/b&老夫掐指一算,这些古筝都可以用5年时间,初始确认金额总计3W,预计净残值总计0.5W,用直线折旧法进行折旧。那么每年折多少?”&/p&&p&“这个简单,(3W-0.5W)/5 =0.5W ”&/p&&p&“那每个月呢?无非就是再除以12,约等于0.04W。”&/p&&p&再来看看你那件衣服,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的衣服大多穿两年就不怎么穿了,所以折旧年限两年,初始确认金额0.5W,预计净残值为0。所以每年折0.25W,一个月折0.02W。&/p&&p&这些折旧记入什么费用呢?衣服是为宣传用的,所以记销售费用好了,琴是用来教学的,记制造费用好了。分录就有了:&/p&&p&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0.06W&/p&&p&加上前面的租金的费用化:&/p&&p&借:销售费用
贷:预付账款
1W ”&/p&&p&报表就变成了:&/p&&p&“注意,累计折旧在资产里,吊在固定资产后面,是一个资产里的负数。加加看,三条定理还是符合的吗?”&/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7822fb94efc336bad85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7822fb94efc336bad858_r.jpg&&&/figure&&p&&br&&/p&&p&“Let me see see,左边合计20.69,右边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加收入减费用也是20.69,真的依然是左边等于右边诶!”&/p&&p&“这个就是我们这个月的成果啦,你其实可以看到,相对于我们刚开始的总资产数额20W,现在增长了0.69W对吧。”&/p&&p&“对啊,这意味着我们赚到钱了对吧!”&/p&&p&“没有呢,不要看总资产,净资产更重要,净资产等于资产减负债,从数额上就是所有者权益。刚开始的时候净资产是10W,现在是多少?9.24W,这说明我们实际在赔钱中。你比较一下收入和费用也知道,收入是低于费用的。”&/p&&p&“是的,为什么从不同视角看有不同的结论呢?”&/p&&p&“那是因为我们负债里多了递延收入呀,相当于客户借给我们些钱。这笔钱是在我们手里,但还要以实际的劳动挣过来才真的算我们的。会计使人明智,就是这样嘛。&/p&&p&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真正赚到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工作室做大了,我给你讲资产减值、讲公允价值重估、讲合并报表,要知道所有复杂的会计问题用财务报表观来思考都不是问题。”&/p&&p&“哈哈哈,这样听下去,我就能说自己是会计里古筝弹的最好的,古筝里会计学得最棒的。”&/p&&p&“哈哈,就是这样!还有,我还差点忘了,我们不是借了十万元的贷款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要记利息?&&/p&&p&“对啊,虽然咱的利息是年底一次付的,但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讲,这个月的利息也应该产生了。我想想,还不用付,那意味着我们手头资产没有发生变化,费用使得所有者权益变少,那两边还要平衡就意味着负债得增加咯。”&/p&&p&“没错,太棒了,由于利率是一年6%,一个月是0.5%。所以对于这个月的贷款利息我们应当记:&/p&&p&借:财务费用(FInance cost)
0.05W&/p&&p&贷:贷款(Loan)
0.05W&/p&&p&报表就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b287abfbaad3b8c149f7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b287abfbaad3b8c149f73c_r.jpg&&&/figure&&p&好了,这就真的是我们一个月劳动的成果啦。&/p&&p&第二天(20X4年2月1日)&/p&&p&“啊!”&/p&&p&“怎么回事?”&/p&&p&“有个小朋友把水泼到琴上了。”&/p&&p&“这可坏事了,琴是不能见水的,这样会使琴变坏的。先别着急,把琴打扫干净再说。&&/p&&p&打扫赶紧以后。。。&/p&&p&“这琴已经见水了,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把琴处理掉,二是继续用。琴处理掉卖不掉几个钱,我也不愿意把坏琴卖给别人,还是继续用吧,不过继续用也有个问题,其价值肯定是要减损了。&/p&&p&这六架琴目前记过折旧0.04W,所以账面价值是2.96W,每架约为0.493W。减损后是多少呢?老夫掐指一算,就当做是0.1W吧。&&/p&&p&&那这0.1W该怎么处理呢?直接从琴的账面上划走吗?&&/p&&p&“当然不行啊,我拍脑袋是这个0.1W这数,换人家拍脑袋可能是另外个数。这都是估计,如果不在报表上加解释,别人看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了,诶,这架筝怎么平白无故从0.493W变成了0.393W了啊?所以你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合适?“&/p&&p&“我想想,诶,可以用备抵账户嘛,你之前不是说了折旧就这么处理的吗?既要体现原值,又要体现估计变动,用备抵账户再合适不过了。”&/p&&p&“对对对,so clever,这里我们就再给固定资产建一个新的备抵账户,叫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它也是固定资产的镜子,固定资产增加记借,它增加就记贷。而减值也是一种费用,叫资产减值损失。所以我们就有了分录,什么?“&/p&&p&“我知道,应该是:&br&借:资产减值损失(Impairment expenses)0.1W&br&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Impairment provision)0.1W”&/p&&p&所以报表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f429e2c98a23d82d3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f429e2c98a23d82d3e2_r.jpg&&&/figure&&p&对了,看来你理解了。减值准备账户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先见之明地察觉到一些潜在的损失。减值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资产的毁损、老旧、过时,再比如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都可能导致减值的发生。遇到了减值,我就丢到减值准备这个备抵账户里面去。不仅固定资产可以减值、存货、应收账款都可以发生减值。&/p&&p&进一步,我再问你个问题,记完减值后,如果我们把这个古筝给卖了,卖了0.3W,那分录应该怎么做?“&/p&&p&“诶,买卖东西的分录该怎么做你还真没告诉过我,对啊,买卖东西的分录应该怎么做呢?”&/p&&p&“我们知道,买卖交易都无非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商品出去,二是货币进来,对吧。所谓利润,就是进来的货币量大于出去商品的价值的部分,所谓亏损,就是进来的货币量小于出去商品的价值的部分,对吗?”&/p&&p&“额,你这么说我有点晕+_+,不过我能理解,卖东西就是以物换钱。”&/p&&p&“对对对,一个意思,以物换钱就是交易,以物换钱就是物出去,钱进来,钱比物多,咱就赚了,钱比物少,咱就亏了。”&/p&&p&“懂了,那怎么做账呢?比如刚才你说的,假如把这个琴卖出去了0.45W,那应该怎么做账呢?”&/p&&p&“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Impairment provision)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0.0067W&br&
营业外支出(Loss on disposal)
库存现金(Cash)
0.30W&br&贷:固定资产(PPE)
0.5W&&/p&&p&&这么长,这分录怎么记啊?&&/p&&p&“哈哈,不用记的,其实非常简单。你来看,库存现金好说,卖出去,钱进来,所以是增加,借方,没问题吧。好,现在的问题是固定资产怎么处理,原则是,&b&备抵账户跟着被调整对象账户一起走。&/b&固定资产既然卖出去了,那毫无疑问这固定资产得从资产里被划走。&/p&&p&主体一走,备抵账户作为小尾巴也要一起走。固定资产减少记贷,那备抵账户作为它的反面,减少就记借。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出现在借方了。而又由于这笔买卖是个亏本的买卖,所以差额,也就是亏损的部分,被当做费用处理了,记在借方。这个分录就是这么来的。&&/p&&p&“还是好晕,这能用财务报表观表示吗?”&/p&&p&“当然可以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7fc0719eba5d7953bbbf1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7fc0719eba5d7953bbbf1eb_r.jpg&&&/figure&&p&你看看,左边费用增加0.0933W相当于所有者权益减少0.0933W也就是左边整体减少0.0933W。看看右边,固定资产减少导致资产减少0.5W,现金导致资产增加0.3W,累计折旧减少0.0067W相当于资产增加0.0067,减值准备减少0.1W相当于资产增加0.1W,所以右边整体也是减少了0.0933W。看到没?只要是分录能表示的,财务报表观全都能表示。&/p&&p&“果然是的!借贷分录和财务报表观比较,我还是更喜欢财务报表观,起码直观,能看懂,分录这东西,没怎么训练还是转不过来。”&/p&&p&“没关系。有事没事啊,你就自己摆弄摆弄,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想想该怎么改这大表。做多了你就和我一样熟了。”&/p&&p&“那是,真该叫你大表哥。”&/p&&p&“那你就是小表妹,哈哈!”&/p&&p&特别提醒: &/p&&p&我是位ACCA老师,给学生讲的是国际准则IFRS,最初答案里的科目其实都是英文的,但有人看不懂,就费了点脑筋翻译成了中文。所以答案里的科目并不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标准科目。像这个递延收入,就是CAS里没有的,我直译的。&/p&&p&考CPA和上岗证的同学千万别以这个做参考记分录,会错的!该背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看书吧,这个文章就当图个乐。&/p&
半年前写的文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赞赏!我决定用大半年的时间写作一本书,将T字图和财务报表观的精髓进一步向读者们进行展示。刘泽宏的个人作品《你的第一本会计书》将连载于知乎专栏“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和微信公众号“ACCAspace刘校长”中,全…
&b&号更新:&/b&增加了&b&如何做中国数据地图&/b&,以及&b&几个平时做行业研究时常用的数据源。&/b&我从国外角度参与下讨论。政治经济文化类数据与研究方法基于读博经历(经济学),金融类基于工作经历(某欧洲大行)。&br&&br&&b&补充更新:&/b&对答案里&b&中国数据地图&/b&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808064& class=&internal&&excel上怎么做数据地图? - 钱粮胡同的回答&/a& 或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p/?refer=qianliang28& class=&internal&&用Excel做出强大的数据地图 - 钱粮胡同28号&/a&&br&&b&更新1:&/b&银行对于行业分析的方法和框架可以参看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初入金融行业,如何进行实用行业研究与行业分析,比如风投和券商是怎么分析行业的? - 钱粮胡同的回答&/a& 或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如何分析商业银行年报? - 钱粮胡同的回答&/a&&br&&b&更新2:&/b&宏观金融和经济分析方法或思路可以参看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区位因素是否是江苏省省内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 钱粮胡同的回答&/a&或&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 钱粮胡同的回答&/a&&br&&br&&b&正文:&/b&读博期间主要做经济类研究,数据来源主要分&b&一手和二手数据&/b&,三手的没碰过,也不敢碰,但是亲眼见识过 (/sigh)。&br&&br&&b&######宏观经济类######&/b&&br&&ol&&li&直接从国家统计局买,地级市各类经济指标等,大学图书馆结账 (国统局网站也有不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tats.gov.cn/tjsj/&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a&)&/li&&li&直接从国家信息中心买,各类经济数据,大学图书馆买单&/li&&li&买的这些也可以找助研手动收集,比如需要地级市类的经济数据,一本本省级年鉴慢慢抄(这个虐人方法还没有试过,下不了手,也怕助研干完堵家门)&/li&&li&也可以尝试去&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pinggu.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国内最大的经济、管理、金融、统计在线教育和咨询网站&/a&, 发帖求数据,神人很多&/li&&li&密西根大学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hinadatacenter.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ina Data Center&/a&提供中国数据的服务,没有用过,据说不错(非广告)&br&&/li&&/ol&&b&补充1:&/b&使用前两点提到的数据做了些研究,比如中国区域收入差距不平衡(省内收入差距和省间收入差距,GEM指标),收入极化现象 (polarization) 等,截取部分分析结论,见下图(红色代表中国省份之间的收入不平衡占整个国家不平衡的比例,蓝色代表省内不平衡(同省地市间不平衡度)占整个国家的比例,可以看出省内不平衡远超省间不平衡,这种角度采用Gini系数等是无法计算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cead40155cc24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2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br&&b&补充2:&/b&用同样的经济数据和一些基础设施数据,采用最近流行的机器学习(可以参考:&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在经济学领域是否有应用前景? - 钱粮胡同的回答&/a&),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启发性研究,比如对中国的城市群做集群分类(方法:SOM (自组织地图),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unsupervised learning),具体方法可以参考&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AlphaGo 的数据算法,能否用来分析银行信贷企业的各项数据,然后得出关键指标和权重? - 钱粮胡同的回答&/a&,截图(蓝绿色代表较低收入城市群,红色代表中等收入,黄色代表高收入,之后的工作就是看每个群的属性然后从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尝试解释):&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cd2ec5c5ebac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2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cd2ec5c5ebac_r.jpg&&&/figure&&br&&b&######文化类######&/b&&br&&ul&&li&全国各地县级方言数据,收集方法是招了一个勤奋好学热爱生活对学术有向往的助研,耗时几个月收集所有方言数据放到提前设计好的数据库,根据中国方言系统(前辈的学术研究,可以参考中国社科院的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ing.cass.cn/fangyanwe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方言研究室&/a&),量化数据做文章。&/li&&/ul&结合上边儿宏观经济类和人文类,使用的分析方法和得出的结果请参看发表的拙作:&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1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Politics and culture&/a&&br&&br&文字不够性感,截取一点拙作中的图片,根据方言系统重构的其中一种中国方言地图。然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分析经济溢出与文化的关系(其中方言作为文化的一种proxy)。&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617db1cf127f0d935bf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2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figure&&u&这篇文章具体的分析和截图请移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文化对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 - 钱粮胡同的回答&/a&&/u&&br&&br&&b&######政治类######&/b&&br&对的,政治类也行,再招一个爱好生活喜欢被虐但是仍然对学术有向往的助研(和之前不是同一个人,否则估计已经躺医院了 - 是我躺医院,不是助研),收集了所有地级市层面大部分官员近20年的简历(简历好找,人民网,百度百科,地方政府网站,看不了的直接上Google Cache,甚至爬虫),放入设计好的数据库,量化做文章。&br&&br&没有性感图片,但是咱有感性的文章,分析方法和结果等请参看发表的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cx.sagepub.com/content/41/5/4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reer Backgrounds of Municipal Party Secretaries in China&/a&&br&&br&&b&补充&/b&一张上述政经文章比较有意思的统计图:样本中市委书记出生,上大学或之前工作省份与他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不是同一个省的比例:&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3a5f32ad2c6e9f1e90f3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3a5f32ad2c6e9f1e90f3_r.jpg&&&/figure&&br&&b&其他常用的宏观经济数据源:&/b&&br&&ul&&li&如果是一般宏观经济或金融数据,&b&世界银行,IMF, 中国央行,银监会,Reserve Bank of St. Louis&/b&都有很多很好很全的免费数据库,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ata.worldbank.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ata | The World Bank&/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ber.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a&或&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mf.org/en/Data%23dat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F Data&/a&;付费类的网站比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radingeconomic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RADING ECONOMICS&/a&&/li&&li&最后再补充一个,估计这个用的不多,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b&EcoWin&/b&,是个财经数据库,很多大学用,好像是某机构资助的学术类平易近人版&/li&&/ul&&b&经济类分析工具:&/b&用的最多的是Stata, R, excel & VBA,偶尔用过一些专门的软件,比如做神经网络的,后来有了R,其他就弃用了。其实Stata和R有很多package,足够了,更重要的是了解package背后的模型和方法。&br&&br&&u&上边的研究味儿太浓,谈钱的请看下面金融类:&/u&&br&&br&&b&######金融类######&/b&&br&国内的用的不多,只知道高大上的有&b&wind(&/b&万得资讯&b&),通联&/b&,开源的有&b&TuShare&/b&等,自己玩得话用用&b&Yahoo Finance或者Google Finance&/b&也挺好,R或Python里都有对应的包, Mac上也有一些软件可以直接下载这些数据到excel里。&br&&br&&b&平时工作上最常用的:&/b&&br&&b&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财务数据:&/b&这方面因为工作需要,所以基本都是银行自己的分析师填入系统的企业数据。&u&这类数据一般来源有:&/u&&br&&ol&&li&从企业直接要(如果这个企业没有上市也没有发债的话),催银行的RM&/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ninfo.com.cn/cninfo-new/inde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巨潮资讯网&/a&,拿上市企业的,基金年报等,免费&/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money.com.cn/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货币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a&,拿发债企业的财务(包括企业的债券募集说明书),免费&/li&&li&银行和券商的财务数据从&b&Bankscope&/b&下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vdinfo.com/en-gb/our-products/company-information/international-products/bankscop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ankscope | Global database for bank&/a&),保险的从&b&isis&/b&下,需要机构帐户&/li&&li&&b&S&P,Moody&/b&等评级机构的帐户,上面有很多Credit Research和评级信息等&/li&&li&&b&Bloomberg(彭博终端)&/b&,不多说了&/li&&li&美国上市的可以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ec.gov/edgar.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EC.gov |
Filings & Forms&/a&&/li&&li&德意志银行研究部的公开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dbresearch.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B Research&/a&),也有一些还不错的数据和研究文章&br&&/li&&li&外汇信息除了自己行内部用的,一般看&b&Oanda&/b&&br&&/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reditsight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reditSights&/a&, 独立研究服务提供商,偶尔会用一些他们提供的行业研究报告&/li&&li&&b&Dealogic&/b&, 英国的一个数据/平台服务提供商,主要做行研的时候用&br&&/li&&li&很多金融机构自己内部的一些软件或package,比如我们行内部的一些R package,可以直接导入财经数据&/li&&/ol&&br&&b&补充:感谢评论里 @&/b&&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___-yang-99& class=&internal&&一扬&/a& 的补充,这里加上两个&b&学术圈常用的金融数据源&/b&:&br&&ol&&li&&b&国泰安CSMAR&/b&金融数据库&br&&/li&&li&&b&锐思RESSET&/b&金融数据库&/li&&/ol&&br&&b&平时休闲自己常用的:&/b&&br&&ol&&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nvesting.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nvesting.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很多市场信息,如油价,天然气,美元指数,各类经济指标等&br&&/li&&li&&b&更新:评论里有问到Mac上下载数据到excel的软件&/b& (假设你指的主要是要金融类数据),我用过的几个:&/li&&ol&&li&&b&StockXloader&/b&(软件截图如下),直接批量下载Yahoo Finance的数据,输出到Mac上的&b&ProTA&/b&做技术分析,也可以直出excel文件。&/li&&li&&b&如果用R或Python&/b&,选择比较多,可以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quantmod.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uantmod: Quantitative Financial Modelling Framework&/a&或&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ushare.org/index.html%23id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uShare -财经数据接口包&/a&,获得数据后直接输出成excel格式文件就好。&br&&/li&&/ol&&/o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d98223e34ececa3f2bf_b.jpg& data-rawwidth=&979&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d98223e34ececa3f2bf_r.jpg&&&/figure&&br&&b&平时工作用的分析软件&/b&很少,大部分时间VBA和R足够了,其他的都是公司内部软件(SAS等,但是不喜欢)或平台。&br&&br&&b&补充两个iOS上看市场数据/ 画曲线图的app:&/b&&br&&ol&&li&外汇,大宗商品市场(WTI,Brent, 天然气,美元欧元指数等)我常用&b&NetDania&/b&,看动态数据,画技术图很方便实用,免费,有iPad版本&/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1dc2c7035b0dee63a4f427b6a84b546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1dc2c7035b0dee63a4f427b6a84b546_r.jpg&&&/figure&&br&&b&2.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nvesting.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nvesting.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之前提到了,这个是手机上的,看大部分证券信息,同时还可以跟踪每天的财经热点和指标,基本每天一读&br&&br&&b&######One more thing######&/b&&br&现在很多分析师或研究员张嘴全是模型,但我觉得,不论是宏观经济研究,行研或是企业层面的分析,软件或模型只是工具,最重要的是阅历的积累,对研究对象本质的体会与把握,而不是拿过来一堆数据,扔进个模型里看结果。&br&&br&目前先想到这些,如果还有其他的,再来更新。&br&&br&&b&我的专栏&/b&:&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qianliang28& class=&internal&&钱粮胡同28号&/a&
号更新:增加了如何做中国数据地图,以及几个平时做行业研究时常用的数据源。我从国外角度参与下讨论。政治经济文化类数据与研究方法基于读博经历(经济学),金融类基于工作经历(某欧洲大行)。 补充更新:对答案里中国数据地图感兴趣的朋友可…
我想把我专栏的这篇文章贴在这,应该挺合适。&br&&br&风控从业人员分三类,&br&第一类是传统的风控从业人员,他们有足够多的实践经历,对风控要点的理解很接地气,他们知道信用评估指标,甚至每个人心里有一个权重,他们不懂大数据,他们不太认可大数据,我觉得他们这么认为有一定道理,毕竟大数据风控也是以这些前辈的经验为基础的。可是他们会被淘汰的,就好比他们到现在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许多文件只有打印出来才能看的进去。&br&第二类是传统的风控从业人员转型后的风控从业人员,他们进入了大数据风控领域,他们利用那些维度极其丰富的极其庞杂的数据与风控指标关联起来,进而实现大数据风控,实现风控自动化;这类人既有传统风控的基础,又有大数据思维,知道大数据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的作用有多大;&br&第三类是从未从业过传统风控业务,直接就进入大数据风控领域的人,他们看不懂基本的财务报表,不明白商品交易流程,许多金融术语都不懂,这些人觉得技术解决一切,殊不知他们制定的风控指标是传统风控人员的经验总结。他们将与借贷客户相关性强的不强的数据用尽一切手段获取到,来建立风控模型实现风控自动化;他们不屑于传统风控,真是翅膀硬了就忘了爹娘。&br&可能还有第四类,就是啥都不懂,但就是能说,全靠一张嘴。&br&&br&征信公司或者说大数据风控公司有两类,&br&第一类是积累了多年的借贷业务,转型或者拓展风控服务业务,他们基于自身积累的业务数据建立风控维度,风控模型,他们可以用自身积累的数据来辅佐验证这些模型的准确性。&br&第二类是纯技术型公司,他们瞧不起传统风控,以为技术可以干掉传统风控。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获取了很多很多的数据,甭管这些数据与信用的关联性是否是强相关。&br&&br&银行赖以生存的信贷业务走到今天,他们积累的风控经验,形成的风控能力会比大数据风控差?不差,大数据风控真正解决的是人工风控的低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将人的风控思维过程程序化而已,而不是说技术手段发明了全新的风控指标或者风控理论。&br&&br&现在的很多大数据风控企业天天对外宣称自己公司建立了多么强悍的风控模型,行外人听了觉得挺牛,实际上怎么样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公开数据就那些,能清洗成什么样,提取出什么指标,这些数据摆在传统风控人员面前,他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只是他们不愿意看这些数据(所以他们慢慢的被淘汰),这些公司把获取的数据稍微归归类就对外提供,这不过是数据的二道贩子而已,而他们所谓的风控模型,见过的人都知道水平也就那样,跟传统风控线下那一套相比,没什么革命性的不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传统风控获取不到或者不曾考虑的数据,在反欺诈方面的作用,真是大的很(比如设备关联性、ip关联性、地址关联性等)&br&&br&大数据有哪些?&br&IP、GPS、设备ID、WIFI、时间(注册申请时间、申请信息填写时间等)、多头借贷信息(共享机制)、人脸识别技术(只认face++)、社交信息(关系链信息、腾讯)、电商信息(阿里系、京东、亚马逊等)、阅读类信息(今日头条、阅读类app等看阅读习惯、关注的内容等)、身份证认证(公安部)、银行卡要素认证、运营商数据(手机实名、通话记录、消费记录、上网记录、联系人、出没地点等)、银联画像(消费额度、消费地点、消费时间、消费场所等分析出客户是否结婚、是否有房贷、是否买车、消费能力、是否怀孕、是否有孩子等)、乘机信息(航空公司)、车管所信息、学籍信息、工商信息、税控信息(航天科工?)、涉诉信息(政府某网站)、被执行信息、企业商标专利/软件作品著作权。&br&等等等等&br&只要是数据,就能跟信用扯上关系,有人爱看游戏新闻,他就一定贪玩吗?有人爱看靖国神社的照片,他就一定叛国吗?有人在母婴店刷卡了,就一定是自己有了孩子或者怀孕了吗?有人在凌晨3点申请借款,就一定信用不好吗?没有什么一定的,所以针对这些大数据,大数据风控公司只能给出提示,而不能给出决定性结论。&br&细看下来,政府就是政府,令人佩服。&br&&br&大数据风控的本质作用是什么?&br&是丰富风控指标所涉及的数据的维度,尽可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提高风控效率、解放人的重复劳动。
我想把我专栏的这篇文章贴在这,应该挺合适。 风控从业人员分三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风控从业人员,他们有足够多的实践经历,对风控要点的理解很接地气,他们知道信用评估指标,甚至每个人心里有一个权重,他们不懂大数据,他们不太认可大数据,我觉得他们这…
1,没想到中秋发红包就要5W+&br&&br&2,没想到一年天猫服务费600W+&br&&br&3,没想到号称0门槛的网店成本这么高,不输给实体店&br&&br&4,没想到信用卡和蚂蚁花呗一年手续费150W+&br&&br&5,没想到一个月招聘网站就给几K&br&&br&6,没想到公司每个人五险一金公司要承担1K+&br&&br&7,没想到一个门可罗雀的实体店厂家补贴一年8W+,0顾客也能挣钱&br&&br&8,没想到英国脱欧竟然会让日本数码涨价,公司毛利大降&br&&br&9,没想到海关各种管不住的水货产品竟然会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化而销声匿迹&br&&br&10,没想到当地政府的税务是有政策的,竟然可以谈价&br&&br&当然,你刚开公司时也没想到会把公司做成什么规模&br&&br&未知的东西多了,但不见得是坏的&br&&br&先写十个吧,有人看我再写,做公司想不到的成本多了去了,但其实也有更多想不到的赚钱的方式方法&br&&br&——————更新——————&br&&br&大家都比较感兴趣这个话题,我继续说一些&br&&br&11,做公司以为自己是老板了,远没想到马云才是真正的老板,他只需提供平台,赚的就比商家多&br&&br&不懂股市,但有钱的而且想长期持有不想短期套利的可以考虑买阿里股票,这个公司非常强大非常健康&br&&br&上面说了,我们仅服务费一年600W+,广告费一年400W+,信用卡,天猫积分,花呗一年150万+,天猫贷款利息一年200W+,菜鸟运费一年100万+,这么算下来,仅一年给天猫的毛利在1500万,而留到我们手里的估计是天猫的零头~&br&&br&花2200万拍papi酱第一条广告的丽人丽妆主要就是在天猫销售化妆品,前几天看他要上市提交的财报,去年销售额13亿,广告费1.2亿,天猫佣金几千万,自己的净利润剩了3000万,你看,马云爸爸多挣钱~&br&&br&但是合理吗?合理。所以我个人认为平台型电商的前景肯定比自营型的要好&br&&br&12,没想到资金使用成本这么高&br&&br&你创立公司,小打小闹没所谓,如果考虑做大,你会发现供应链和资金是绕不过去的槛,而且很可能是制约你真正做大的天花板,至于运营,营销,等你大了就会发现真没那么重要。&br&&br&举例来说,我们一个月固定在支付宝的压款在800万左右,这些钱就是顾客付给我们而暂时拿不到一般要7-10天才能拿到的钱,说简单点,生意规模在2亿左右的,你肯定要拿出800万压死在支付宝里,除非你的生意在萎缩&br&&br&而800压死在这,公司肯定没法周转,那怎么办呢?阿里提供订单贷款服务,也就是他先把钱给你,然后当顾客要确认付款时钱就不到我账了,直接被阿里收到,这种模式结合阿里的大数据,几乎是0风险,或者可以说这也属于抵押贷款的一种,只是抵押物分散在顾客手里,没在阿里手里,那这部分阿里收多少利息呢?年利18%,一年150万~~&br&&br&还有一种无抵押方式,就是信用贷款,凭借我一年上亿的销售额,阿里可以给我几百万贷款,这个的年利是24%&br&&br&现在来屡屡我的生意,假设我有2000万资金在天猫做生意,有800万是压死的没法进货,我自己的这800万我需要每个月支付12万利息&br&&br&剩余1200万我用来进货,比较大的商家一般都会入仓,也就是扶持菜鸟物流(菜鸟现在做的确实不错,90%订单48小时内到),我进完货发现资金不够了,那我这1200万货物在阿里仓库,我是可以以抵押物做贷款的,大概能贷500万出来,费用呢?一个月5-6万&br&&br&还要使用部分信用贷款,随便算下来,我们这种规模一个月仅利息20万费用,这是做公司之前万万没想到的,关键这些钱本身就是我们的钱,存银行银行一个月大概会给6万左右利息,放天猫天猫会收20万利息&br&&br&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在天猫做生意,我的利润肯定不仅仅有利息差这26万,如果利息贵,我可以选择把公司做的小一点,不用抵押贷款,不用订单贷款,我乐意花这20万利息表示这20万利息给我带来肯定不止20万收入&br&&br&所以,我依然感谢阿里,我也想用银行那种年化7%的贷款,但是银行不信任你,不给贷款,而阿里信任你,那他值得更高的利息回报不是吗?&br&&br&至于融资,刘强东也说了,用投资人的钱做生意才是最贵的,有银行的钱谁用阿里的,有阿里的钱谁用风投的!(仅限贸易类生意,别的高风险的如概念性服务性生意另说)&br&&br&没想到随意写的几句大家点赞挺多,所以另加的这两个写的比较多比较细,平时时间不多,如果点赞过200再更新吧~&br&&br&——————更新——————&br&&br&13,没想到租写字楼比民房更划算。&br&&br&我们当地写字楼大概300/平,100平的写字楼大概一年3万,后来觉得实在不划算,改租民房,毛坯100平1000/月,但装修大概要花2万左右&br&&br&电商租民房有两大问题,第一,扰民,因为你人多,发货会占用电梯;第二,民房办公不方正,很多地方利用率不高,高峰期我们租了7间民房,但像过街老鼠一样被各种投诉,最后找了一整层的写字楼,220/平,1000平一年22万,比租民房划算多了,相同面积民房房租10万,装修20万……再后来,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叫创客中心,房租前三年全免&br&&br&14,没想到电商一年处理各种差评,讹诈,投诉5W+&br&&br&因为做的都是高客单价产品,顾客信任很脆弱,有素质低的顾客看准这点,故意以差评要挟,或者投诉工商,虽知不应助长这种小人的嚣张气焰,但从时间成本,差评对转化率的影响上一般都会选择息事宁人忍气吞声,去年算仅这种恶心人的事成本5W+&br&&br&15,没想到做一个公益的摄影知识普及,一年成本上百万&br&&br&最初发现很多顾客对摄影太白,想写一些基本的摄影技巧,最初调两个人组了一个小组,主做微博,花费1万/月&br&&br&后来发现效果挺好,大家呼声很高,又把微信公众号也做了进来,加了一个运营,一个美工,花费2万/月&br&&br&后来发现大家想看视频版的,于是加了一个摄影师,一个模特,把平台扩展到了优酷,花费3.5万/月&br&&br&后来发现粉丝增速很快,一个运营不够,一个编辑也不够,又加入一个编辑一个运营,花费5万/月&br&&br&后来发现设备需要更新了,买了更好的收音器,需要双机位了,两个全画幅单反配顶级镜头,配滑轨,牛逼三脚架,升级设备5万&br&&br&后来发现地方不够了,需要对不同的内容做风格不同的演播室,装修演播室&br&&br&后来发现摄影师水平跟不上了,需要给摄影师培训,每次外拍10-15天,培训费1-1.5万,机票吃饭5K,每次培训2万+&br&&br&后来发现摄影师水平上来了,模特和剪辑师跟不上了,又给模特报化妆班,形体班,给剪辑师报班,配牛逼电脑,否则出片效率低,1万一台&br&&br&做来做去发现原来的两人小组公益项目变成了一个十多人的部门,一个月更新设备,抽奖,工资,培训,外拍10万+&br&&br&就像上面提的,虽然天猫利息贵依然乐意用是因为他能让我盈利更多,这个项目同理,虽然投入越来越多,但发现初衷是免费的项目竟然做出了盈利,这是创立之初万万没想到的&br&&br&&br&写这个答案之初也万万没想到一天点赞奔着1000去了,谢谢认可。平时时间不多,关于成本没想到的差不多说完了,如果再有时间能更新,我可以说说没想到的能挣钱的地方,就比如上面说的那个普及摄影的公益项目,这个想不到的挣钱地方我觉得比想不到的成本更有意思
1,没想到中秋发红包就要5W+ 2,没想到一年天猫服务费600W+ 3,没想到号称0门槛的网店成本这么高,不输给实体店 4,没想到信用卡和蚂蚁花呗一年手续费150W+ 5,没想到一个月招聘网站就给几K 6,没想到公司每个人五险一金公司要承担1K+ 7,没想到一个门可罗…
不讲大道理,只讲方法论。&br&1.和企业负责人聊不如和基层员工聊能掌握更多信息,例如老板的私人爱好,有没有小三,这家公司到底谁说了算(之前就遇到过公司实际上是老板娘的哥哥说了算的情况)以及部分负债情况,这属于侧面信息核实。&br&2.面谈之前,一定做好该行业的基本功课,知道该行业的基础利润率,不然你被人忽悠死。&br&例如餐饮行业你一定要知道其淡旺季要知道其80%以上的毛利率,甚至看再多报告都不如找个周末直接去店里看看生意或者挑一天晚上打烊直接去店里把一天的小票算一下;服装行业一定要知道其走账期,换季服饰处理回收流程,折算比例;工程行业一定要注意其证件齐全,入场金是否交足,结款期怎么算,安全性是否达标,有没有准备好事故名额,不然一个项目出几个人员伤亡就赔钱了或者耽误工期结款;生产行业一定要知道库存规则,能耗环保是否达标。&br&例如粮食生产企业的库存计算方式不是依据其仓库的容积来计算,因为粮食是不能堆满仓库的,会坏。&br&例如家电企业的库存一定要按时计损,或者打更低的折扣,因为过几个月就是不同的价格,电脑贬值更是夸张。&br&3.交谈中少说,多听,说得越多越容易出错,抓客户逻辑中的矛盾处直接发问。&br&4.不要问让对方回答yes or no的问题,要问开放式的问题,最好问那种让他张口就是一大段的问题,例如对自己行业看法,对同行的看法,对上下游企业的看法之类。&br&5.可以抓住他一个答案来反复换不同的问题来问,例如他说一年纯赚1000W,之后你问他营业额,再问利润率,再问周转率之类的,一旦心算出纯利不是1000W,就直接揭破让他解释。&br&6.现在基本每个企业都有隐性负债,部分还有联保,就看你能抓得出多少了,这个算是基本功课。&br&7.对于很多企业,你看他的财务账还不如看他的水电煤更靠谱&br&8.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坚守住,尤其不要被企业主和客户经理带着走。&br&9.保护自己,不要许诺,不要和企业老板推心置腹(除非你是靠着这个套路来套话),不要透露自己公司的制度或者规则,不要拿人东西,不要相信客户经理,客户经理是业务导向,和你利益不一致,就按照你自己的套路来,最好每次谈话都把录音做好,手机开录音功能,然后装作不经意扣在桌子上或者锁屏。&br&10.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可以了,剩下的听领导的,别想着个人的力量影响整个项目,很多项目其实本质上是被领导意志左右的,要躺好。
不讲大道理,只讲方法论。 1.和企业负责人聊不如和基层员工聊能掌握更多信息,例如老板的私人爱好,有没有小三,这家公司到底谁说了算(之前就遇到过公司实际上是老板娘的哥哥说了算的情况)以及部分负债情况,这属于侧面信息核实。 2.面谈之前,一定做好该…
&p&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分几种情况来讨论。&br&&br&首先,在实务中,为了避免借新还旧涉及到需要重签法律文书重新办理抵押的问题,现在银行在有房产抵押的贷款客户发生“第一轮”资金紧张的时候,都是采用展期的处理方法。因为展期涉及的条款在原来的借款合同里都涉及了,就不涉及到再办理抵押的问题。&br&&br&其次,如果做借新还旧,需要重新签订借款合同的,又需要分以下几种情况:&br&&br&1. 原来办理的抵押是最高额抵押,且剩余期限覆盖新贷款期限,直接签借款合同放款。&br&&br&2. 原来办理的是一般抵押,房产剩余价值足够做二押,那么签新的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先在抵押物上做二押后放款,再撤销第一抵押权,二押上升到一押。&br&&br&3. 抵押物剩余价值不足值,但当地房屋登记机关允许超值抵押或协议价(非评估价)抵押,还是可以先做二押,同上。&br&&br&4. 抵押物剩余价值不足值,且当地房屋登记机关不允许超值抵押。这种情况 &a href=&//www.zhihu.com/people/951dbea5ac549b70c4e21e0bdf0da02e& data-hash=&951dbea5ac549b70c4e21e0bdf0da02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951dbea5ac549b70c4e21e0bdf0da02e&&@冷炎&/a& 的回答有提到,可能需要撤件和新的抵押一起送进交易中心。但这里有操作风险,“悬空期”(一般七天)会有被查封的风险。&br&&br&5. 抵押物已经被其他债权人查封。这种情况下,做二押或者撤押再抵押已经不可能了,这个时候看看能不能通过内部关系做原来抵押的变更吧。&/p&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首先,在实务中,为了避免借新还旧涉及到需要重签法律文书重新办理抵押的问题,现在银行在有房产抵押的贷款客户发生“第一轮”资金紧张的时候,都是采用展期的处理方法。因为展期涉及的条款在原来的借款合同里都涉及…
&p&所有的金融创新,要么是规避法律监管,要么是放大杠杆倍数。&/p&
所有的金融创新,要么是规避法律监管,要么是放大杠杆倍数。
这个问题很大,非专栏不足以概全。&br&&br&题主本人浸淫银行业多年,知乎上有很多精彩的回答,对贷款催收这项银行最难开展的业务应该存有很多真知灼见,提这个问题想必是要集思广义,形成一个专业课题。本人不才,先抢个头答,抛砖引玉。&br&&br&&b&一、贷款催收有哪些技巧?&/b&&br&某农商行整理的清收三十招,概括的还是比较全面的,这个网上搜搜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贴了。&br&&br&&b&二、如何和债务人展开心理博弈?&/b&&br&根据债务人身份特征、行业性质、债务性质等属性的不同,博奕的方式、博奕的激烈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归纳为一个方式:尽量寻找债务人的容忍底线,并围绕其设计博弈方案。为什么说尽量,好比股市一样,永远不要寻求在最高点抛、最低点吸,债务人的底线也是一样,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只要寻求到双方都接受的平衡点,就是最好的结果。&br&那么债务人的容忍底线都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参考本答第一句话。这里总结一些常见的容忍底线。&br&(一)置信威胁底线&br&为什么说很多贷款要追加亲情担保,为什么明明知道债务人的儿子、丈人不具备代偿能力,却在很多情况下只要可能就要拉进来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其实不是从代偿角度考虑,而是要债务人套上一个不想办法偿还债务,这些人就要吃上官司的亲情枷锁。很多债务人能容忍自己吃官司、合作伙伴吃官司,但绝不允许自己的后代、家族成员为此背上沉重的债务枷锁。因为这不仅仅是金钱问题,更多的是在家族的脸面问题。这种情感威胁可以从亲情延伸到友情、延伸到生意上的商情,不一一而足。对有这种背景的债务人,贷款催收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此前看到有前辈总结这种催讨方式为置信威胁,我觉得总结的非常恰当,这里也就缘用了。&br&(二)社会身份底线&br&近年来国家对失信人惩诫方式、惩诫程度越来越严格了,对银行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除了上报征信传统方式,很多地方政府都牵头建立了失信人名单机制。很多债务人扛着脖子有钱不还,就是认定了我资产全部转移了,你银行拿我没办法。还不还,不还把你上报到失信人名单,给你贴上个老赖的标签,对以后的经营,不管是工商还是税收还是什么的,涉及到政府管辖事项,一律给你亮红灯。限高,不让坐高铁、不让坐飞机、不让住好酒店。如果债务人对从此在社会上就是个信用世界的下等人、处处受歧视有一丝顾忌,那么从这个角度切入开展谈判,我觉得非常有用。&br&(三)损失容忍底线&br&前两种底线,可以说只是将债务人拉回到谈判桌的先头博奕,取到的效果就是债务人愿意商量着怎么还钱。具体还多少、怎么还,还要看债务人与债权人各自的损失容忍底线,当然损失是个相对词(讲真,很多债务人把还银行的钱会认为是自己的损失)。这里涉及的技巧就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开关式问答,讨价还价、挤牙膏、同意又废都是司空见惯的,在这个过程中,债务人债权人可能要面临多次损失边界调整,而决定损失容忍底线的因素还是贷款发放时银行设置的抓手、贷后出险时银行掌握债务人资信状况等等。大概念,无法一言概之,还希望其他前辈开吾茅塞。&br&&br&&b&有哪些经典案例?&/b&&br&以下从本人编撰的《不良贷款案例处置解析》中摘选几个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成功的是因为把握了底线,失败的是因为过于追求底线。谈不上经典,但方式方法是融会贯通的。&br&&b&(一)成功案例:了解保证人代偿意愿、通过追加亲情担保、分次重组逐步压缩不良贷款。&/b&&br&1.业务授信基本情况&br&原借款人王**在我行贷款180万,由袁XX夫妇保证,该笔贷款于2014年2月到期未还。&br&2.风险形成原因&br&原借款人王**曾经营上海A会所、上海B会所、常州市C会所、宿迁D会所等四所健身场所。因会所前期装修租金投资较大,后期经营不善,故王**将场所股份转让,本人逃匿失踪。故其在我行贷款由袁XX代偿。&br&3.风险处置困难&br&(1)原借款人逃匿,资产已抵押且被查封;袁XX虽有房产但已办理按揭贷款,若诉讼,我行收回可能性小。&br&(2)袁XX代偿原借款人王**逾期贷款,为避免再次出现风险,不愿重新找新的保证人。&br&4.风险处置过程&br&(1)要求袁XX先代偿30万,我行着手对其重组。&br&(2)在无第三方担保情况下,我行建议由其丈人朱X担保。&br&(3)在重组获批后,袁XX碍于情面一直未向朱X说明情况,我行重组获批约三&br&个月无法落地实施。&br&(4)经过多次沟通,2014年8月,袁XX夫妇及朱X来我行办理重组手续,我行给予其重组贷款150万元,由朱X提供担保。&br&(5)袁XX在贷款期间陆续还款约20万,2015年6月我行又对其重组授信,将授信额度压缩至100万,重组后付息正常。&br&&b&总结&/b&&br&通过担保人重组和代偿,不良贷款较原先180万减少8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为100万,现金回收率达40%以上,重组效果尚可。当然,该笔业务现在还处于重组阶段,最终是否能完成收回现在也难以判断。我行希望在清收过程中以不同于正常授信的角度来看待和处臵风险资产:&br&1.了解客户代偿意愿非常重要。通过前期商谈及查看袁XX夫妇的个人信用记录,我行判断袁XX较重视个人信用;同时在重组前我行要求先还款30万,袁XX也按要求办理。通过上述措施,我行认为袁XX还款意愿较强。&br&2.亲情也是一种有效担保措施。在注重人情面子的中国,我行认为亲情担保对客户违约动机有一定制约效果。尤其在金额不大的情况,让长辈出现不良信用记录,会影响当事人在家族内颜面。故我行一方面考虑到袁XX确实难以找到新的保证人,另一方面由其丈人朱X担保对现有情况而言也是加强了保证,故在同袁XX商谈中建议由其丈人朱X担保。&br&3.对重组客户视情制定还款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环境复杂化,各个行业景气度呈下降趋势,即使我行正常授信客户也难以逐步压降退出。对于重组客户要求大幅度压缩更是难上加难。我行要求袁XX按月还款15万,分10个月还清,但在实施中袁XX除了头两个月按要求做到,其后未按要求偿还本金,但能按时付息。我行考虑到客户难处,认定该管户为非恶意违约。经过商谈,在第二次重组时又压缩了20万额度。通过两次重组,总计压降40%以上。&br&&br&&b&(二)失败案例:未及时割断联保责任,导致整体出险。&/b&&br&1.业务基本情况&br&陈**、黄**、陈X三人皆为福建人,陈**从事石材批发,黄**从事PPR管、水箱、保温棉等生产加工,陈X从事橱柜等家具生产。三户组成联保体,2012年9月在我行贷款共计450万元,每户贷款金额均为150万元,保证金20%。因黄**出现经营周转困难,无法按期还款,最后导致一户不还,整个联保体都不还款的情况。我行于2013年8月通过压缩额度和提高保证金比例给予其重组,对陈**授信100万元,陈X、黄**各授信120万元,总计340万元,保证30%。除一方授信由另两方夫妻担保外,各自另提供一处房产二押。&br&2.风险形成原因&br&三户存在个人借贷,资金无法回笼;上海银行业对福建客户基本采取了收贷政&br&策。上述因素造成三户联保逾期无法还款。后我行对其授信予以压缩重组,但到期后依然无法还款。截止日,陈**在我行贷款元,欠息93718.08元;黄**在我行贷款元,欠息元;张贤新在我行贷款元,欠息元。&br&3.风险处置困难&br&(1)三人为福建人,银行压贷,且自身经营不佳,经营实体已放弃。&br&(2)除陈**2014年单独来我行商谈时,有还款意愿;其余两人当时就无还款意&br&愿。&br&(3)抵押物为二押,通过拍卖流程几无余值。&br&4.风险处置过程&br&(1)我行曾多次约谈联保体成员,陈**曾表示愿意逐步偿还自身贷款,但要求&br&脱保,我行当时希望能回收全部贷款,未同意其方案。而在我行同意其脱保时,陈**的资金、经营情况和还款意愿恶化,还款几无可能。&br&(2)日,我行对陈**等三户联保体诉讼,日开庭,日判决,目前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资产。从当前来看,该组联保几乎全部损失。&br&&b&总结&/b&&br&1.要准确预见债务人困境,勇于担当,敢于取舍。联保体成员之一欲通过承担个人贷款来换取脱离联保责任时,不能简单拒绝,要对客户自身实力、还款意愿及后续经营情进行综合分析,预判客户后续状况好转可能性,在减少损失和可能面临全部损失之间果断取舍。&br&2.小额授信时异地资产不应作为资产负债率的参考因素。在调查时将客户福建老家房产计入资产,但该部分资产未实地核实;即使能核实后续的贷后也无法跟上,无法及时掌握其情况变化。&br&3.对区域客户授信要做到真正融入圈子。从分行的福建籍问题客户来看,客户经理无法把握其实际的经营模式、投资偏好,以及日常还贷资金的真实来源。几乎所有的问题客户都是在出现欠息、逾期、或查封、诉讼等情况后才发现问题。&br&4.风险意识应重于效益回报。当时福建籍客户以成本承受强,存款回报高著称。银行在注重效益同时忽视了风险,导致不良贷款集中发生。&br&5.二押担保应谨慎对待。尤其是已为经营类贷款抵押的二押房产,在拍卖时其余值几乎是忽略不计。本案三方都有二押,但目前来看已无余值。
这个问题很大,非专栏不足以概全。 题主本人浸淫银行业多年,知乎上有很多精彩的回答,对贷款催收这项银行最难开展的业务应该存有很多真知灼见,提这个问题想必是要集思广义,形成一个专业课题。本人不才,先抢个头答,抛砖引玉。 一、贷款催收有哪些技巧?…
&p&我觉得是时区。伦敦与纽约差大约五小时,而德法则要相差六小时。不要小看这一点,金融全球化以后,全球各个中心的协作交接十分重要。相差五小时就意味着伦敦午饭后的整个下午和纽约上午午饭前有五小时的重叠。安排讨论、交接、开会等都十分方便。如果有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伦敦只须加班到10点便可与纽约完成全天协同作战。而相差六小时意味着纽约九点到岗时,欧洲的中心已是下午三点,谁三点以后还有开大会每人心情会好。&br&&/p&&br&&p&另一个原因是文化。不要小看英语作为国际商用语言的重要性。德国法国虽然会英语的不少,但毕竟不是母语,和纽约和新加坡交流起来就不如伦敦顺畅。这种文化上相互理解也能带来协作上的高效。举个例子,你把德国法国的著名大学拉出来,美国和亚洲人的普通人很可能根本没听说过。但你把英国的著名大学拉出来,许多美国和亚洲人都还是知道的。&/p&&br&&p&其实因为这届政府的选举承诺包括召开脱欧公投,所以自从这届政府当选开始,很多伦敦的银行都在布局都柏林了。脱欧之后都柏林可能把一部分欧盟桥头堡的业务分过去。但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那么轻易动摇。&/p&&br&&p&&a href=&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590592& class=&internal&&来值乎问我问题&/a&&/p&
我觉得是时区。伦敦与纽约差大约五小时,而德法则要相差六小时。不要小看这一点,金融全球化以后,全球各个中心的协作交接十分重要。相差五小时就意味着伦敦午饭后的整个下午和纽约上午午饭前有五小时的重叠。安排讨论、交接、开会等都十分方便。如果有紧急…
4月10日已更新&br&--------------------------------------------------------------------------------------------------------------------------------------------&br&转帖,长文。来自于同花顺。&br&作者:MRandson&br&&br&&br&中国经济是怎样进入“死循环”模式的&br&&br&(一)双重危机&br&&br&  如果以财富衡量,人类社会可能是唯一熵减的系统。&br&&br&  市场经济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马太效应,即财富是单向汇聚的,一切经济问题由此产生。&br&&br&  由于财富单向汇聚,社会形成金字塔结构。&br&&br&  这种结构注定对应大量产品滞销,大批债务无法偿还。&br&&br&  金子塔顶层拥有大量财富,撑的要吐,有能力消费没需求,消费不足。底层的收入被压到最低,饿得要死,有欲望需求没支付能力,也是消费不足。&br&&br&  金字塔两端都消费不足,对应的必然是大量产品滞销,产能过剩。&br&&br&  产能过剩,对应大批工人的劳动力滞销。他们的产品没人要,他们的劳动力自然没人要。于是,企业处于破产、停产、半停产状态,他们处于失业、半失业、放长假的状态。&br&&br&  这是表现在产能和就业上的现象。&br&&br&  多说一句,一些企业靠贷款维持最基本的运转,这些企业就成了“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的工人,被扣上懒汉的帽子。&br&&br&  话题转回来。&br&&br&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抛开赌博投机不说(赌博投机的问题后面再说),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逆运动。&br&&br&  主要货币是信用货币的时代。每一笔贷款对应两部分,获得贷款的企业或个人,同时拥有两样的东西,一笔钱和一笔债务。&br&&br&  这笔钱,很快会被金字塔顶层吸走,而这笔债务却无法偿还——因为顶层已经撑的要吐,他们并不想购买底层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或者,即使他们购买也非常有限。&br&&br&  所以,社会顶层拥有大量利润的时候,必然对应社会中下层背负沉重的债务。&br&&br&  社会底层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时候,要么破产倒闭,要么申请贷款苟延残喘。底层破产倒闭时,顶层用积累的货币购买底层拍卖的财产,同时债务归零。不足的部分,银行承担。银行的自有资产承担不了,银行倒闭。储户的账户数字归零。&br&&br&  这个过程很惨烈,有人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上吊、跳楼,有人趁机从地板上捡战利品,就是金融危机。上吊自杀的是中下层,趁机捡战利品的是顶层。&br&&br&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起因都是财富的单向汇聚。&br&&br&  货币淤积在顶层,商品流动就不会顺畅,债务也难以偿还。这个道理很简单。&br&&br&  但是要承认这个道理,就要承认社会财富的单向集中不利于经济顺利运转,并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整。这就很困难了。&br&&br&  毕竟,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金字塔社会,顶层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社会底层——否则也不会形成金字塔型社会。&br&&br&  (二)药方选择&br&&br&  这种情况怎么解决,顶层可以要钱不要命,政府不能看着不管。不然失业率爆棚,那还得了?&br&&br&  目前有四种方式,一是鼓励投资,二是增加出口,三是政府印钞购买这些产品,四是否定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br&&br&  在产品全面滞销的时代,没有人会主动投资。&br&&br&  金字塔顶层不是傻子,现有的产品卖不掉,继续扩大产能,增加投资那不是犯傻吗?&br&&br&  于是,有人提出创新。新产品出现了,原有的产能要被淘汰,为了更新换代,都要买新设备,内需不就上去了吗?&br&&br&  话说回来,创新哪那么简单?蒸汽机替代人力、畜力、水力,内燃机、电动机替代蒸汽机,都需要科学界重大的理论突破,否则新产品与老产品之间很难有跨代性的突破,改一改外形设计,优化一下结构,增加点功能(许多功能还是华而不实的),这样的创新没多大意义。&br&&br&  想想就明白,没有巨大的技术门槛,能创新早创出来了。&br&&br&  当年硅谷的奇迹,其实是美国政府和军方多年来大量投入产生的军用技术积累在短期内商业化的军转民的过程——巨大的势能早已具备,剩下的只是谁来推动,让这些势能释放出来。于是,释放这些势能的人,成了风口上的猪。&br&&br&  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没有台风,猪还是猪,飞不起来的。看不到台风,只看到猪在飞,以为自己像飞起来猪一样伸展四肢就能飞起来,那是猪的思维。&br&&br&  看不到当年理论突破支持的技术突破,看不到对应的美国政府和军方技术积累,只看到几个大学生,在硅谷租几间办公室就能创新,那是一叶障目不见台风。&br&&br&  以为只要弄几个大学生,搞几栋写字楼,就能创新,就能再造一个硅谷,就能拉动经济,那就更愚蠢了。&br&&br&  如果出口情况不错,那么问题会好解决一些。&br&&br&  顶层消费不了,底层消费不起的商品推出去,换成钞票回来。顶层继续赚钱,底层有饭吃,暂时皆大欢喜。&br&&br&  长期看,这也有问题:&br&&br&  第一,这些钞票怎么用?钞票不是黄金,攒多了要贬值。(这些钞票不是没有用,后面谈用处。)&br&&br&  第二,别的国家不乐意,你国内的就业解决了,我国内的产品滞销了,我的工人失业了,为了不让你的商品进来,我要用各种手段阻止你,包括检验检疫,包括配额,包括关税,包括各国产品标准等等。&br&&br&  第三,别的国家遇到经济危机,不再要本国的商品怎么办?&br&&br&  第四,就业高度依赖别国的市场,两国关系一闹翻,本国失业率马上爆棚。&br&&br&  本国政府不断购买商品,有两种方式。&br&&br&  一种是直接启动印钞机,这是中央政府的特权。政府印钞,购买商品,顶层聚敛财富,底层有活干。代价是通胀和泡沫不断上涨。&br&&br&  一种是用政府使用贷款,这是地方政府常用的手段。代价是通胀和泡沫不断上涨,外加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危机。&br&&br&  如果不想本国通胀爆棚、泡沫破裂,地方政府破产,这种模式就不能一直玩下去。&br&&br&  把顶层多余的钱收上来,返还给底层,是最后一种模式。&br&&br&  这种模式,顶层绝对不干。对顶层征税,那还了得?所以,也很难推动。&br&&br&  说来说去,四种模式或者不可行,或者有局限性,或者有长期的隐患,或者难以推行。&br&&br&  (三)开闸放水&br&&br&  对政府来说,只能死马当活马医。&br&&br&  增加廉价的贷款和劳动力供应,提高利润,促进资本增加投资。这就是缓解危机思路。&br&&br&  这种思路的来源是扎伊尔定律的供给创造需求,认为生产者可以完全不顾产品滞销,不断扩大投资,增加供给。&br&&br&  具体操作,首先是鼓励民间投资,鼓励互联网 ,减少审批,放松贷款。&br&&br&  先是年轻人创业。年轻人花光了爹娘饿储蓄以后,产品没有销路,只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br&&br&  因为社会贫富差距太大,两端消费不足,全社会没有对应的消费能力,导致传统产业没有销路,现在加上互联网就有销路了?个别的有销路,因为着更多的滞销。&br&&br&  减少审批、加强监管,放管结合,放要放到位,管要管到位。说起来很容易,操作起来完全没有可操作性。&br&&br&  如果车站、机场取消了安检,然后把维护安全的任务全部转嫁给乘警或空乘。那会是什么效果?想想就清楚。不在入口排出风险,在运转过程中就是搞人盯人,也盯不过来。&br&&br&  再加上一句,法无禁止皆可行,那就更厉害了。&br&&br&  还是车站、机场的例子,危险分子是把危险品带上交通工具了,但是只要他不点火,乘警或空乘就既不能随便搜他的行李,也不能把他怎么样。&br&&br&  有人问,如果危险分子点火造成重大事故呢?&br&&br&  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那就是乘警和空乘的失职了,要被严肃处理了。&br&&br&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金融骗子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各种金融案件造成几万、几十万人损失,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了。&br&&br&  涉及健康的食品安全也成问题。放开食盐专营,结果各种假盐案迅速爆棚。&br&&br&  资本为了利润可以上断头台,诈骗造假,算什么?&br&&br&  放松贷款,更可怕。&br&&br&  整个经济循环不是没有钱,而是钱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不能顺利回流。这样一来,导致大量的贷款无法顺利偿还。&br&&br&  现在继续放松贷款,现在经济循环中的钱更多了,债务也更多了。短期看,大量的债务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借新还旧,暂时掩盖过去。长期看,必然是更大的窟窿。&br&&br&  那么能不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联上市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