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漫游戏里人物老是拿巨大的刀或者剑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说起聂风、步惊云、王小龙、王小虎、陈浩南这些人的名字,即便是没看过港漫的人,也绝不会感到陌生。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黄玉郎、马荣成这两位港漫标杆“大神”的领导下,港漫以快节奏的故事、火爆刺激的场面、恩怨分明的角色迅速蹿红,除去几乎占领整个香港漫画市场外,影响力更辐射东南亚,隐约有与日漫、美漫分庭抗衡之势。
  然而,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曾经风光无限的港漫威风不再,不仅大本营香港被日漫攻陷,创作人才更是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当一代“宗师”马荣成于去年宣布封笔之后,大家懵然间发现,似乎香港漫坛尚未有一人有资格接位。“港漫已死,有事烧香”这句话更成为不少网友调侃港漫的口头禅。
  虽然世间万物都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宿命,但港漫的衰落却适合来得太快、太急,当美漫英雄化身好莱坞电影主角赢得全球影迷瞩目之际,当日漫与日本动画刀剑合璧获得年轻人痴迷之时,港漫却已如耄耋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让粉丝们为之心碎。
  难道港漫真的已经无力回天,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侠们只能在“皇图霸业一场空,不胜人生一场醉”感叹声中退隐江湖?是天灾还是人祸,本期《世界风》将给读者们分析港漫的现状,并剖析造成港漫衰落的内外因。
港漫英雄末路的现状
  曾几何,香港报摊亭上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读物就是港漫。在地铁上,不管是稚气未脱的学生,还是西装革履的白领,都习惯手捧一本《龙虎门》或《风云》津津有味地阅读。但时下的香港,港漫已成为边缘读物,在地铁、公交车上,人们更热衷地是用手机、平板电脑看新闻、玩游戏,即便偶尔发现有年轻人拿出漫画阅读,凑近一看多半是《海贼王》《火影忍者》等日漫。港漫已沦落为江苏饼、猪油糕一般,成为一代香港人的回忆。
  一、销量骤降难破万
  说一千道一万,销量才是硬道理。不管心中何等不愿,当看到《龙虎门》《风云》等港漫代表作销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二十来万,下跌到如今的四万,甚至更少之时,就可明白港漫已深陷泥沼、寸步难行的现状。要知道两部作品的作者黄玉郎、马荣成在香港漫坛的地位好比日本漫坛的手冢治虫与鸟山明,现今香港凡是知名漫画家几乎都是出自这两人旗下。
  然而即便是黄马二人也无力挽回港漫的颓势,去年马荣成在给自己举办的金盆洗手大会“风云盛宴”的时候,就坦诚自己不想继续为《风云》销量“和稀泥”,选择封笔。
对于马荣成的封笔,笔者并不感到意外。要知道,自2008年以来,他进入房地产并大获成功,短短数年,光手中物业市值逾七亿元,总身价高达十个亿,是名副其实的漫坛首富。对于马荣成来说,漫画收入已经微不足道,要不是出于对作品的爱,或许《风云》早在数年前就该完结了。
去年,马荣成举办金盆洗手大会,选择封笔
  而另外一位漫坛大佬黄玉郎,虽然一直新作不断,但其实不过是打着玉郎编绘噱头,以流水线操作模式,制作出的“工厂漫画”。他本人早就不亲手绘制漫画,而将精力放在玉皇朝集团的运作上。
  伴随港漫两位标杆人物相继退隐幕后,至少时下尚未有人能真正扛起港漫大旗,主流如邱福龙、邝彬强、郑健和、司徒剑桥、刘云杰、何志文等漫画家的作品销量也就一万上下徘徊,至于新人,呵呵,能卖上千本就足以开狂欢派对。
  二、收入减半频转行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正所谓话俗理不俗,任何一个繁荣赚钱的行业,都势必受人关注吸引人才,反之也很少有人愿意到一个夕阳产业上去蹉跎时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值港漫的黄金岁月,漫画公司都纷纷开出高薪养主笔,像马荣成在替 “玉郎机构”(文化传信前身)连载《中华英雄》时候,年薪超五百万,而其他如张万有、谢志荣等主笔的年薪也高达百万。可以说在当时,漫画家是一个无比风光,惹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然而时隔二十年年,当各行各业都普遍加薪、厚膘的时候,港漫主笔们的腰包却纷纷瘦身,年薪有五六十万者,就堪称是一线漫画家了。日趋窘迫的业界环境,也迫使众多港漫作者转行,投身游戏、动画、广告设计领域。
  反观内地漫坛,《偷星九月天》的作者周洪斌以两千三百万的年收入坐稳了2013年中国漫画家富豪榜榜首之位,此外榜单中排名前十五位漫画家的年收入都在百万之上。
天灾人祸,究极怪谁
  在港漫衰落的这十来年里,不管是业界学者、从业者,还是一般读者都曾给港漫把脉问诊过,提出港漫题材单一、画风单调、盗版冲击等观点。
  诚然,港漫也确实有着上述缺点,但按常理推断,这些缺点并非不治绝症,要改变也未尝不可,可为什么港漫的日子还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难道香港的漫画家们就像晋景公一样宁愿病入膏肓也不肯医治?
  一、“成也武侠,败也武侠”是个伪命题
  曾经内地有一位漫画大佬评价港漫市场的时候,用了一句“成也武侠,败也武侠”,不少业内人士和动漫迷也觉得这句点评十分中肯,觉得港漫一天到晚就是打过来打过去,实在是看烦、看腻了,不像日漫那样多元化。难道香港的漫画家就不能画点别的吗?死抱着武侠不放?
  其实不是香港的漫画家不想画其他类型的漫画,是不能呀。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洗礼,“武打”元素在香港读者心中早已根深蒂固,除几个别如《麦兜》作者谢立文、麦佳碧夫妇、《百分百感觉》作者刘云杰外,其余想要非主流一把的漫画家基本上都遭遇滑铁卢,销量惨不忍睹。
脱离“武打”元素,大部分漫画家都遭遇滑铁卢
  现实告诉香港漫画家们如果不立足于“武打”这一港漫特色,那么别说勉强度日,可能大家都要立刻滚铺盖卷回家卖茶叶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然“武打”已经成为港漫的特色商标,从业者们该想的是如何将其发扬光大,而不是弃之如屣。
  而且我们转过头看美漫,不也是靠众多“超能力英雄”系列漫画争夺世界漫画市场的,却没见美国漫迷嫌弃说看够了超级英雄。
  二、画风众口难调左右为难
  说起港漫画风较为统一单调这点,就不能不谈起港漫的创作模式。不同于日漫一名漫画家配几名助手的小作坊式创作,港漫从从创意、构图、绘制脚本到上色、补白和发行,经常都是团队作业,大家分工明确,逐步传递,被称为“流水线操作”。这样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保证漫画的创作质量与速度,但丧失了个人风格,相当于每个人都是在一个固定圈子里跳舞。再加题材的同质化,自然会让读者觉得港漫就是一群肌肉男,只会打来打去。
  当然,也有一些香港漫画人走日式创作模式,在画风上也开始模仿日漫,但却会被人说是丧失港漫特色。如漫画家TONG在连载《ROCK’N ZERO》的时候,就有读者批评其封面人物面相过分模仿小x健。其实好比练习书法,任何人都是临摹名家字帖起步,漫画也是如此。如《妖精的尾巴》作者真岛浩画风模仿尾田荣一郎的,《草莓100%》作者河下水希画风模仿桂正和,这是新人漫画家必不可少的成长阶段。
  对时下的香港漫画家来说,学习马荣成、邱福龙等港漫名家的画风,会被批评为固守成规,不肯变通;学习日漫,画点大眼睛的萌妹子又会被指责为无个人风格,反正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想改变,一个字――难!
  三、网络盗版漫画是柄双刃剑
  在写这篇专题之前,笔者电话采访过几名相熟的香港漫画家,他们在回答为何港漫销量下滑之时,都不约而同的提出实体漫画受到网络盗版漫画冲击这点上。“现在的读者都习惯在网络上阅读盗版漫画,自然肯掏钱买书的人就少了。”
  笔者不否认网络盗版确实会影响实体漫画销量,但我们也该看到网络漫画的盛行对宣传普及作品有着积极影响。像美国的轰隆隆漫画公司(Boom! Comics)在推出漫画周刊《北风》时,就推出了的纸质版本和免费网络版本。当时很多零售商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影响该漫画的纸质版销量,而事实证明,《北风》第一期推出后一周内即售罄,出版社不得不进行加印。
  当年轻人习惯于利用手机、电脑享受快节奏的网络资讯时代,网络漫画对帮助吸引那些没有习惯去书店购书的潜在读者,当他们真正喜欢这部漫画的时候,自然也不会舍不得一包烟钱,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能否精彩,可我们在国内的许多盗版漫画网站上看到的是,港漫的点击率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点击率排行榜前列的清一色的日漫,甚至不少国产网络漫画的点击率都要胜过港漫。所以与其将漫画销量下跌归咎于网络盗版,不如静心下来构思真正吸引眼球的故事。
大厦将倾根源在内
  正如同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与其在表面上寻找港漫衰落之谜,或许我们更应该从内思索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港漫如今的不景气,实际早在它的黄金时代里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一、论资排辈难出头
  众所周知,港漫采用的是流水线工厂式的创作模式。所以当一名新人进入香港漫画公司的时候,不管他能力天赋如何,都得从最基础开始,比如指定你画背景、画衣服、上色等等,而且这一画就是好几年甚至十数年。能从这种勾线小工混上主笔一职的漫画家可说是寥寥无几。
  或许会有人说,一个职业从基层做起是很正常的,像日本的漫画家大多也是从漫画助手做起的。此话不假,包括尾田荣一郎、井上雄彦、和月伸宏等漫画大神都是从漫画助手干起的,但是真要研究他们的简历就会发现,他们干助手的时间绝不会太长,基本上也就是一到两年的时间,就会在杂志上出道,开始连载。
  而这样的情况在香港漫坛却极为少见,没有个五六年的助手资历,漫画公司不会放心让人担任连载漫画的主笔。
  这种论资排辈的行业潜规则,极大伤害了青年漫画家的创作积极性,要知道20来岁的时候是人思维最为敏锐、最有创意的时期,这时候让一名漫画家长期从事助手一职,进行一些没有创造力的工作实在是扼杀他们的天赋。
  《火凤燎原》的作者陈某,可以说是香港近十来年里,最具天赋与创作力的漫画家之一了,但他却选择在台湾出道、发展,其中因果值得业界玩味。
《火凤燎原》的作者选择在台湾出道发展
  二、人才青黄不接,断层严重
  常言道,人才乃立国、富国、强国之本,不管各行各业想要繁荣昌盛都离不开人才。当年港漫繁荣的局面也是在黄玉郎、马荣成、牛佬、邱福龙、许景琛 、许景琛 、温日良、司徒剑桥等一批漫画天才的努力下创建起来的。
  但当二十年过去,我们看到日本漫坛人才不断,从鸟山明、富坚义博到尾田荣一郎、岸本齐史再到谏山创,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反观港漫,现在担任主力的漫画家还是二十年前的那一批。
  一位香港朋友曾给笔者讲述了一个这样的经典案例。他说自己去找一家漫画公司的旧同事吃饭,因为早到,便被旧同事们叫下玩扑克牌,可他刚开始玩牌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回到了二十年前。因为二十年前是和他们玩牌,如今还是在和这班人玩,玩的还是锄大D。他忍不住感叹“大哥,现在家家都在玩斗地主了,你们怎么就跟不上时代了”。
  当漫画创作者们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时候,读者已经换了好几代,他们所接受的资讯以倍数抛离漫画人,试问由这批漫画家创作的作品又如何去吸引时下的读者?
  三、忽略儿童题材
  如同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培育一个人对漫画的阅读习惯,同样要从娃娃抓起。但是适合孩子阅读的港漫有多少了?《麦兜的故事》算一个,但还有么?
  因为港漫多沿用现实的世界观,并以激烈打斗为卖点,所以并不适合小学生们阅读,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其实正是漫画的主要读者群,可以说凡是喜欢看漫画的人,基本上
  都在小学时代就培养了漫画的阅读习惯。港漫在这一漫画启蒙阶段直接放弃竞争,确为不智。
试想一下,当一名香港儿童的小学启蒙漫画是《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那么他读高中、大学甚至于工作之后,是会选择陌生的港漫呢?还是从小陪他长大的日漫?结果不言而喻。
适合孩子阅读的港漫有多少了?
  相比之下国产漫画则极为重视这一阶段的读者群,目前销量位居国内前列的某四拼一的彩色漫画杂志主打的读者群就是小学初中生。而经过进十年的市场培养,国内的读者对国漫的认同度也是越来越高。如《偷星九月天》单行本销量早破百万册,《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漫画的单行本销量也超过五十万册。
  而国漫取得的这些进步,不得不归功于对儿童漫画的重视,提高了孩子对国漫的认同感。港漫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重视儿童题材,甚至要双管齐下,再将作品改编成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方有转机。
  有高峰自然会有低谷,看一个人是否坚强并非看他在得意之时是如何挥斥方遒,而是看他在跌倒时,如何自强不息,重新站起。如今的港漫想要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确实千难万难,但正如聂风、步惊云、王小虎、华英雄等港漫主角们,又有哪一个在成长道路中不是经历过九死一生,生死离别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曾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回忆的港漫也能拥有它们描绘角色的那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相信总有一天港漫会凤凰涅,强势归来。
你觉得本期《世界风》质量如何?
不错,涨知识
--往期目录--
第59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12)
第59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11)
第59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10)
第58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9)
第57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8)
第56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7)
第55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6)
第54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5)
第52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4)
第51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3)
第50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2)
第49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1)
第48期 百花缭乱――从AJ 2015看当前御宅流行文化大趋势
第47期 20年的轮回――迪士尼重登动画王座
第46期 2014动漫界十大事件簿
第45期 陪伴我们度过30年的动漫作品――全球动漫风云录(下)
第44期 陪伴我们度过30年的动漫作品――全球动漫风云录(上)
第43期 属于ACG的回忆――2014我们一起经历的林林总总
第42期 “剧本荒”――从《寄生兽》说起
第41期 AB向!二次元立场大对决
第40期 火影十五年――零星感触,些许唏嘘
第39期 明星原画大时代(下)
第38期 明星原画大时代(上)
第37期 他们的逆袭点燃正能量
第36期 ACG,留日学子的“老干妈”
第35期 漫画立志说新论(下)
第34期 漫画立志说新论(上)
第33期 国产动画受困低龄化谁之过
第32期 侵略!二次元文化的登堂入室
第31期 殇与虐,动漫中的悲剧意识
第30期 轻小说改编动画的成与败
第29期 日本漫画大师成功的背后
第28期 奇妙诡异的《乒乓动画》
第27期 魔王与勇者关系进化论
第26期 剑锈刀钝,港漫因何衰落
第25期 偶像动画的前世今生
第24期 长寿动画声优老龄化问题
第23期 重口味猎奇风强势袭来
第22期 编辑部是与非?尊重权利篇
第21期 编辑部是与非?创作纠纷篇
第20期 2013动漫圈刮过什么风
第19期 如何看待漫画作家富豪榜?
第18期 中国电视动画到底几斤几两
第17期 日本动画的奥斯卡之梦
第16期 动漫的起源和发展探究
第15期 恐吓信阴霾席卷日本
第14期 吃力不讨好的实体日漫引进
第13期 黑暗和腐女侵蚀少年漫?
第12期 世界各地动漫展巡礼
第11期 网络漫画家:如何顺利吃螃蟹
第10期 国内国外看“审核”
第9期 聚焦漫改影视剧――日本篇
第8期 聚焦漫改影视剧――美国篇
第7期 聚焦漫改影视剧――中国篇
第6期 日本人的三国情结
第5期 漫画如何“动”起来
第4期 越南的最炫中国风
第3期 探索法国的漫画风情
第2期 销量是怎样炼成的
第1期 业界大佬如何捧红一部漫画
专题监制阿布-澜火
请投喂泡芙..
本期责编C之弓
天天负责给熊猫摘竹笋
本期主笔修罗
能给我一台自动写作机吗?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
腾讯动漫微信官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 腾讯动漫官方微信;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 动漫”获取更多资讯。
  版权声明:腾讯动漫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300000&结果
78113&结果
13706&结果
31014&结果
拿剑的游戏人物
我图网提供精品流行拿剑的游戏人物素材下载,设计作品简介: 拿剑的游戏人物,模式:CMYK格式高清大图,使用软件为软件: Maya (.MB)
【本作品下载内容为:"拿剑的游戏人物"模板,其他内容仅为参考,如需印刷成实物请先认真校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声明】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本网站的原创作品(含预览图),否则将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被要求承担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
猜你喜欢:
拿剑的游戏人物
审核通过后,系统会直接将我图币发放到您的账户。
目前奖励范围只包含以下三个原因:
盗版/重复的作品:
指该作品与站内已有作品相同或相似度较高。举报
该作品需提供相似作品的链接。
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
指该作品含有国家或政府颁发的证件或含有色情、淫秽、赌博、贩毒、暴力、凶杀、反动、泄漏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不良信息的作品。
侵犯版权的作品:
指该作品含有他人已注册版权内容的作品,如含有迪斯尼,喜洋洋等已注册版权内容的作品。
欢迎您参与举报,与我们一起维护网站作品的纯净!
重复/盗版的作品
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
侵犯版权的作品
请提供原作品链接(必填)
专注正版设计作品交易平台
我图网为1900万位老板,设计师,白领,老师,
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提高工作效率
在线客服:咨询热线:400-600-8526后使用我的收藏没有帐号?
抱歉,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扇子的动漫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