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2017云南省工商银行少数民族资助的申报2017非转农截止时间间,谢谢

工商年检2017网上申报截止时间_中华文本库
营业执照年检2017年最新 - 营业执照年检的流程;营业执照年检网上申报;营业执照多久年检一次详情介绍: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工商2017)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汇集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可用于工商备案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做好食品经营工作,切实保障消费...
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843会计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843会计学》考研专业课...
2017年最新公司章程范本工商局最新公司章程模板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最实用的公司章程,2017年最新公司章程范本,工商局最新公司章程模板 ...
2017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2017 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单选题 1....
2017_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_书信模板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姓名 身份证号码 住所 经营者 邮政编码 固定电话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名称 ...
公司注册工商局办理流程2017最新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公司注册工商...需要再网上或打电话到你注册公司地址所属区域 的工商局预约提交书面材料的时间。...
2017年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考研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2017 考研全程复习进度表考研阶段 时间 准备 阶段 ...1.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开始,谨慎填报,牢记报名...
I 2017 年工商企业登记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来,我局在市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按照工作的职责范围,集中时间、集 中力量开展年检工作,达到了提高年检率和减少...
重 学科专业:统计学 考试科目:应用统计学 庆工商大学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试题代码:802 (试题共 2 页)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B】卷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少数民族介绍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 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其分布的主要形式为聚居和杂散居。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以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同汉族居住地区交错穿插,从而形成了在地域分布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 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其分布的主要形式为聚居和杂散居。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以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同汉族居住地区交错穿插,从而形成了在地域分布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长期以来加强和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交流。为了适应我国民族构成和分布的复杂情况,党和政府实行了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一些民族兼有散居和聚居两种形式,即大分散中有集中。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部分地区,但分布于回族自治地区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1/3,其余2/3散居在全国各地。满族近一半的人口分布于辽宁省,其余、则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蒙古族、壮族、苗族等在其聚居区外,仍有相当数量的杂散居人口广泛分布。同时,在某些民族散居地区仍有相对的集中。
2.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如壮族分布于广西;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在新疆;布依族在贵州;白族、哈尼族在云南等。又如藏族,人数较多,分布也广,但主要集中于西藏及川、青、甘、云各省临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其聚居区在地域上是连续的;朝鲜族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均有广泛分布,地域分布相当集中。
3.还有一些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些较独特的形式。如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由于在历史上经历了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故使同一民族分居于相隔遥远的两处地方,一部分居住在东北,另一部分却分布于新疆,虽失去“共同地域”的特征,却保持着共同的民族特点。
表1-1 全国各少数民族人口及地区分布(1990)年
(万人) 聚居区面积
(万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地区(占民族人口的比例%)
.47 广西91.4,云南6.5
辽宁50.4,河北17.6,黑龙江12.1,吉林1.07,内蒙古4.6
族 860.29 10.22 宁夏17.7,甘肃12.7,河南10.1,新疆7.9,青海7.4
贵州50,湖南21,云南12.1,四川7.2,广西5.7
维吾尔族 721.44 121.80 新疆99.7
云南61.7,四川27.1,贵州10.8
570.42 1.42 湖南31.5,湖北31,四川18.9,贵州10.8
蒙 古 族 480.68
147.00 内蒙古70.2,辽宁12.2,新疆3.4,吉林3.2,黑龙江2.9
200.00 西藏45.6,四川23.7,青海19.8,甘肃8,云南2.4
布 依 族 254.51 4.00 贵州94.4,云南1.3
251.40 2.14 贵州56,湖南30,广西11.4
213.40 7.50
广西62.1,湖南21.5,云南8.1,广东6.3
朝 鲜 族 192.06 6.27
吉林61.5,黑龙江23.6,湖南7.2
云南84,贵州7.6,湖南7.2
3.00 云南99.5
哈萨克族 111.17 47.00 新疆99.6
海南91.8,贵州7.2
102.51 2.36 云南99
0.19 福建54.9,浙江27.4,江西12.1,广西4.2
傈 僳 族 57.94 1.49 云南96.9,四川2.8
拉 祜 族 41.15 0.71 云南99.2
东 乡 族 37.39 0.15
甘肃83.3,新疆15.1
0.75 云南98.8
贵州93.2,广西3.7,云南2.2
27.80 1.28
族 19.16 0.53 青海85,甘肃11
19.80 0.98
17.28 0.79
辽宁69.5,新疆19.1
仫 佬 族 15.93
0.12 广西97.9
柯尔克孜族 14.15
8.14 新疆99
2.26 内蒙古59,黑龙江35
0.35 云南99.2
8.77 0.24 青海87.8,甘肃7.7
0.22 云南99.4
毛 南 族 7.20
0.06 广西98.3
仡 佬 族 43.80 0.49 贵州98.3
塔吉克族 3.35 3.20 新疆99.9
普 米 族 2.97 ▲ 云南98.8
阿 昌 族 2.77 ▲ 云南99.7
2.71 0.61 云南98
1.87 内蒙古88.8 黑龙江9.8
▲ 广西86.8,贵州5.4
1.80 ▲ 云南99
▲ 云南99.6
乌孜别克族
新疆59.8,内蒙古32.4
甘肃90.6,青海5
门 巴 族 0.75 0.75
鄂伦春族 0.70
4.68 黑龙江51.5,内蒙古44.5
0.24 云南95.1
赫 哲 族 0.42
黑龙江88.3
高 山 族 0.29
福建17.9,河北8.4(不包括台湾省人数)
6.19 西藏96
  少数民族人口福利基金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授权建立的专项基金。本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争取海内外各界的支持和捐助,广泛筹集资金,资助兴办民族福利事业,扶助各个少数民族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促进民族平等、民族进步、民族团结、民族繁荣。
  本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唤起全社会对少数民族福利的关注,以贫困和落后地区为重点,办教育、兴科技、倡文化、促进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为少数民族的人口福利与整体经济、社会和协调发展作贡献。
基金会组织机
 少数民族人口福利基金管委会成立于日,基金先后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合作组织建立了“国际交流部”,与上海亨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织建立了“对外联络部”两个下属分支机构。
现有人口2.77万人,云南有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两个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冒”,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解放后统一定名为“阿昌”。
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
********************************************
现有人口1.54万多人,云南有1.53万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德昂族原称“崩龙”这一族称始于清代,系他称,现改为“德昂”,系自称。其先民在现在的佤、布朗等族同为“白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有“古老茶农”之称。
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饰的差异,又分别称“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
***************************
现有人口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
现有人口480.6万余人,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高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转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
云南的蒙古族含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现以农耕为主。
**************************
现有人口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云南有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仲苗”等,自称“布依”、“布饶”等。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广西迁来。
***********************************
独龙族现有人口5800多人,云南省有55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聚居在贡山县的独龙江两岸。史称独龙族为“俅人”或“ 人”。
独龙族内部分为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为中心的原始共产制,共同生产,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家族长负责自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族人之间亲善友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水族现有人口34.5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广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云南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识别出来的。
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由古代“百越”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但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与贵州三都的水族长族脱离,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而与邻近的布依族、壮族、苗族、彝族都相仿。
****************************
满族原是北方的民族,全国有982.1万人,云南有7000多人,多数是清代到云南,主要居住在昆明及其他地区。由于人少且分散,基本上没形成较大的自然聚居区和村落,其语言习俗与汉族基本上一样
***********************
景颇族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载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和载佤两种方言。椐本民族历史传说,景颇族先民最早居于青藏高原,约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思梅开江南迁,到十七世纪以的后才逐步定居在缅甸北郊和德宏等地。唐代的“裸形”、“寻传”部落即其先民。
景颇族人以骁勇膘悍、顽强刚毅著称。他们十分重视本民族的团结。
最近几年,在云南文坛上还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景颇族作家群,他们的作品有的在省内外获奖,有的被译成项文,日文等介绍到国外。
***********************
布朗族现有人口8.2万多人,云南有8.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那里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其余散居在临沧地区的云县、双江、镇康和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墨江等县。唐代称“朴子蛮”,元代称“蒲人”,明清称“濮满”,“苞满”等,这些都是同音异字的族称。
****************************
普米族现有人口2.96万人,云南有2.93万人,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旧称“西蕃”。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氏羌的支系,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川、康一带,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部落首领率众加入蒙古族军队,随忽必烈入滇。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他称有“博”、“巴苴”等。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
********************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免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长期与傈傈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傈傈语。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 ,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 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怒苏”被认为是唐代“庐鹿蛮”的后裔。这两部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相互相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
*****************************
佤族现有人口35.1万人,其中云南有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称为“古刺”、“哈刺”;清初称为“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文言
**********************
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云南有26.5万多人,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们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捕得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
藏族现有人口459.3万,主要居信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萧、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 怒江等地、州、有11.1万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多。幅员辽阔、山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厅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藏族。分元七世纪,独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吐蕃王转时,曾把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建立神川都督,设铁桥节度使,一些藏人就来到了迪庆。迪庆州地处滇西北,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是我国原始森林的宝库之一,这里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 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 《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
********************
拉祜族现有人口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
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云南有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
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米回鹘”、“大食”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来大理国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为行省长官,以后才大量迁入。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穿窄袖紧身上衣,下着统裙,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遇有红白喜事或节日,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递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云南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圣祭,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
傈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
傈僳族为氏族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公元八世纪时,傈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纪间,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怒江流域的傈僳族在解放初期还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残余,各村寨和家族内部有虎、熊、猴、蛇、羊、鱼、蜂、鼠、鸡、鸟、竹、麻、茶等十多种氏族各称,代表不同的血缘亲属关系。狩猎在傈僳族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傈僳族男子都在狩猎中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技艺,射弩以赛时,射手以能将竹箭射在刀刃上劈为两半者为胜。
*****************************
苗族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大多数苗族是从明代以后从湖南,贵州迁入云南的。
苗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代不断迁徙进入西南地区。苗族自称“蒙”,云南的苗族有八个冠以“蒙”的自称单位,解放后统一称为苗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独角苗等
*********************
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1.4万,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哀”、“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午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56年统一族称以前,壮族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住。
************************
哈尼族共125万多人,其中云南省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 尼”、“碧的”等自称,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
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省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
”,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要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等。
*******************************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西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
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中《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地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泼、纳苏泼、改苏泼、撒尼泼、阿细泼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来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类。
--------------------------------------------------------------------------------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最主要的就是央视科教频道,收费台则有发现之旅频道,多多关注这两个台就能找到不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电视节目。中央七(农业频道)的《乡土》栏目直接走进传统民俗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
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宪法》第
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
首先,我们要明白青藏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它处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次,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有丰富的资源。我国主要有三条...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髙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力促进和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繁荣,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我国《宪法》...
答: 捡十四分怎么玩?
答: 丹东单鼓与东北民歌、大鼓、二人转等多种本土艺术形式互相影响,因此保护单鼓艺术,对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 好日子 传统民歌都行
答: 丹东单鼓与东北民歌、大鼓、二人转等多种本土艺术形式互相影响,因此保护单鼓艺术,对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国际驾照,如果到国外开车,正式的程序:
1、到公证处办理驾照的公证书,可以要求英文或者法文译本(看看到哪个国家而定);
2、拿公证书到外交部的领事司指定的地点办理“领事认证”,可以登录外交部网站查询,北京有4、5家代办的,在外交部南街的京华豪园2楼或者中旅都可以。
3、认证后在公证书上面贴一个大标志;
4、有的国家还要到大使馆或者领事馆盖章一下。
偶前几天刚刚办过。
这个问题有点不知所问了。
公务员并不由单位性质决定,行政单位行政编的是公务员,但并不是说行政单位的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里面参照管理的也是公务员。
所以你的问题只能回答为:按公务员管理的是公务员。
如果是下拉的,只有党员而没有预备党员一项,可填党员,但如果是填写的,你就老老实实填预备党员,填成党员对你没什么好处,填预备党员也不会有什么吃亏。
1、问:房地产开发企业拆迁补偿费是否也随土地价格一起交纳契税(以房易房部分的)?
答:是的,因为取得土地的成交价格包括: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市政建设配套费等承受者应支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及其它经济利益,而契税中未对房地产企业有相关的减免政策
2、问:如果交,是就补给拆迁户交差价部分交税还是就全部回迁房价格交税?在什么环节,时间交纳?
答:所谓使用回迁房作为拆迁补偿的形式,就是开发商以原地或异地的房屋抵顶拆迁补偿费的一种方法,相当于延期或分期支付拆迁补偿款,而契税条例中规定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移交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纳税人应在自纳税义务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税收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税务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所以需要在取得土地的时候就要缴纳契税,需要全额计税,不能以补偿款计税。
3、问:土地使用税在什么环节交?如何交?税法说确有困难的可以减或缓,各地有具体政策吗?
答:如果原土地属于耕地的,自取得土地后满一年开始征收,如果属于非耕地的,自取得土地之下月征收。
以前的土地使用税一般都予以减免,特殊情况例外,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对于基建项目在建期间使用的土地可以免税,但很多地方的税务机关都认为这不适用房地产企业,因为现在国家是控制房地产过热,不属于鼓励范围。
4、问:回迁部分房屋的营业税在什么环节交?
答:在交付回迁房屋或被拆迁户全部支付差价的时候缴纳,如果不需要支付差价的,以成本价格作为计税依据,如果有差价的,不需要支付部分按成本价格计税,差价部分按实际计税。
考虑是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和身体上火导致的,建议不要吃香辣和煎炸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点水果,不能吃牛肉和海鱼。可以服用(穿心莲片,维生素b2和b6)。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清热解毒的。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第一步:教育引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于力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应该以教育引导为首要方式,并注意经常帮孩子洗手,以防细菌入侵引起胃肠道感染。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
比起严厉指责、打骂,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让孩子进行动手游戏,让他双手都不得闲,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让他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逐渐忘记原来的坏习惯。对于小婴儿,还可以做个小布手套,或者用纱布缠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张给孩子手指上“涂味”,比如黄连水、辣椒水等,以免影响孩子的胃口,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多了还可导致腹泻、呕吐。
合肥政务区网络广告推广网络推广哪家公司比较好 一套能在互联网上跑业务的系统,被网络营销专家赞为目前最 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1、搜索引擎营销:分两种SEO和PPC,即搜索引擎优化,是通过对网站结构、高质量的网站主题内容、丰富而有价值的相关性外部链接进行优化而使网站为用户及搜索引擎更加友好,以获得在搜索引擎上的优势排名为网站引入流量。
良工拥有十多位资深制冷维修工程师,十二年生产与制造经验,技术力量雄厚,配有先进的测试仪器,建有系列低温测试设备,备有充足的零部件,包括大量品牌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水泵,膨胀阀等备品库,能为客户提供迅捷,优质的工业冷水机及模温机维修和保养。
楼主,龙德教育就挺好的,你可以去试试,我们家孩子一直在龙德教育补习的,我觉得还不错。
成人可以学爵士舞。不过对柔软度的拒绝比较大。  不论跳什么舞,如果要跳得美,身体的柔软度必须要好,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出理应的线条美感,爵士舞也不值得注意。在展开暖身的弯曲动作必须注意,不适合在身体肌肉未几乎和暖前用弹振形式来做弯曲,否则更容易弄巧反拙,骨折肌肉。用静态方式弯曲较安全,不过也较必须耐性。柔软度的锻炼动作之幅度更不该超过疼痛的地步,肌肉有向上的感觉即可,动作(角度)保持的时间可由10馀秒至30-40秒平均,时间愈长对肌肉及关节附近的联结的组织之负荷也愈高。
  满族在古时称肃慎、勿吉、?鞨、女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982.118万;2000年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为1068万。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 "或"新满文 ";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族移居山海关外,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现在,只有黑龙江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黑水?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115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
  建州女真大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准备进攻朝鲜以图大业
  明成祖即位后为了扼制建洲女真向北发展,进攻朝鲜
  于永乐元年十一月诏设建洲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并遣千户王可仁等至朝鲜迎接招抚建洲女真。
  永乐二年置奴儿干卫、七年四月又置奴儿干指挥使司,先后置卫所一百八十四,凡来中国居住者均加官,授印绶,赐耕地。
  1406 年(永乐四年)猛哥帖木耳进攻朝鲜,但在朝鲜的境内遭到反扑,进攻失败
  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洲女真。
  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人世与胡里
  改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所以当因在"庚寅事变"中参与了进攻庆源府(朝鲜地名)",担心朝鲜卷土来攻,亦于 1411 年(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
  1583年,建州努尔哈赤叛乱,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妄称金代后裔,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日,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进攻明朝关内,逐步领有明朝全境,引起了中国巨大的倒退。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长期以来,有语言,没有文字。到了唐朝时期,公元698年,满族先民?鞨人在现今牡丹江地区,建立了"震国",其首领大怍荣受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即古渤海国。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229年后被契丹族建立的"辽"所灭。当时渤海国民间使用的是古老的原始森林象形符号(原始象形文字),其上层人物及官方通用汉字。大约在五代时期,黑水?鞨在物竞天择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兴旺起来,改称女真。辽灭渤海国后,恐女真人为患,将数千大户迁于辽阳之南,号"熟女真";散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部落称"生女真"。公元1115年,生女真的完颜部强盛起来,在现今黑龙江阿城地区建立了金国。完颜希尹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成女真文。蒙古灭金后,其文字也随着消亡。到了明末清初,女真建州部努尔哈赤崛起,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等人借用蒙古字创造出老满文。到了1623年,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关键性改革,也就是有圈点的满文。满文使用了二百多年,对满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到了满族问鼎中原,统一全国之后,满文逐渐被汉字所代替。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乾盛世,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
  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为满文译本。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还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18世纪中期,"八旗子弟"创作了一种新的鼓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为"清音子弟书"。
  "发冠"与"旗鞋"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人称"金钱鼠尾"。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 "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着花鞋。但现今的"旗袍"并非历史上满族女子的服装,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①白肉血肠。
  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
  ③酸汤子9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
  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夏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红楼梦》与满族文化
  最近红学界和民俗界有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红楼梦与满族文化的关系,确实红楼梦中有好多事情都能反映出浓厚的满族特征.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以下那些地方是描写满族家事的.这样其实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楼梦
  例如:在第二十五回(记不太清了)中,贾家举行祭祖仪式,那么为什么是贾母主角主持呢?为什么地点设在"西面另有一个院子"里呢?大家有去过北京故宫的吧,其中的坤宁宫可就是当初仿沈阳故宫的清宁宫所设,用途一就是举行祭祀活动!方位也恰恰是正殿的西面,祭祀由皇后主持.
  多的不再这里详细说了.综上所述,这回描写的就是满族旧俗,倘若不多多发掘,大家以前读"红楼梦"时恐怕会有很多误解啊!----宝玉那头发是怎么梳的?参照满族古人的发式吧,就很容易理解了。
  清朝满族文化的十项特徵(manjusai juwan hacin encushUn arbun):
  一、 父母都是满族,而且自己的配偶也是满族,所谓满族须有满文家谱为证。
  二、 剃发束辫,穿宽大的直统旗袍。
  三、 出门常骑马,精於射马步箭。
  四、 住房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屋里北、西、南三面有炕,长者住西炕。
  五、 平日饮食,吃小米乾饭和黄米饽饽,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
  六、 平时见长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
  七、 会跳空齐舞,唱满语歌,玩嘎拉哈。
  八、 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生病时找萨满跳神驱邪。
  九、 能以满语自述旗籍身份。
  十、 会念满文十二字头,书写自己的满文名字。
清朝兴起史与满族
女真各部的统一
  后金国是满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以女真为主,吸收汉、蒙等族人员参加,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满族最早的先人,是夏、商、周时期的肃慎。肃慎的后裔,汉、唐的挹娄、勿吉、?鞨,宋、辽、金、元、明的女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
满族贵族集团的形成
  满族贵族,包括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两大类。宗室贵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兄的后裔,异姓贵族则是八旗功臣和皇亲国戚,封授了公侯伯子男爵职。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景祖翼皇帝"觉昌安,一共六弟兄,通称为六祖或六贝勒、六王,亦称宁古塔贝勒。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尊称为"显祖宣皇帝",排行第四,共弟兄五人。
后金国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女真各部的逐渐统一,后金国也就应运而兴了。后金国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明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定国政",是这个国家的萌芽形态。万历二十一年(1593),击败九部联军统一建州女真,萌芽的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被称为"英明汗",标志着女真族的再度崛起。
国初四大疑案
  随着后金国的建立和发展,统治集团内部对权力的角逐,也就相应地激烈化了,出现了许多严重影响政局的大事,发生了几起重大疑案,舒尔哈齐之死,即为首案。
  舒尔哈齐是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第三子,与太祖努尔哈赤同为宣皇后喜塔腊氏所生。舒尔哈齐,骁勇善战,称雄于部,兄长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军政大事,共同密议,史称其"兄弟始登垄而议,继则建台,策定而下,无一人闻者"。
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之死
  明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明朝总兵李成梁利用建州各部的矛盾来加强统治。努尔哈赤二十五岁那年,建州女真部有个土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带引明军攻打古勒寨城主阿台。阿台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得到消息,带着儿子塔克世到古勒寨去探望孙女。正碰上明军在古勒寨的屠杀,觉昌安和塔克世都在大屠杀被明军误杀。
  后金天命四年(1619,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于三月在萨尔浒大败明兵,六月取开原,七月下铁岭,八月灭叶赫,所向无敌,进展神速。可是,从此就按兵不动,直到天命六年(1621)三月才进攻沈阳、辽阳,足足有二十个月之久,没有发动大的进攻。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由于汗、贝勒看到明经略熊廷弼调度有方,不易攻取,因此明智地暂时克制,集军待变。
八旗贵族的发展
  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子侄诸贝勒,掌握了后金国--金国军政财刑大权。在这个国家里,努尔哈赤一直是主宰一切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专制君汗。这从其被称为"英明汗"一事,反映得十分清楚。
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苗族 土家族
在同等条件下,我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我校录取时承认各省级招办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加分(但根据教育部规定,不得超过20分)。
汉族考生可以报考我校除预科外的所有专业;下达至各省市的招生计划不确定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比例,录取时以分数为主要依据。
傣族泼水节。苗族火把节,会舞火龙。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吃肉,喝酒,赛马。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大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S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衔病⑽淄妨降卦谂├?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浙江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人口为多数,农村人口为主体,具有大分散和小聚居结合的特点,分布状况:温州市(28.63%)、丽水市(19.42%)、杭州市(11.37%)、金华市(9.26%)、宁波市(8.53%)。其他6个市合计仅占22.79%。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景宁畲族自治县,并设有18个畲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30%的行政村有400多个。
  18个畲族乡(镇)是:丽水市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安溪畲族乡,遂昌县三仁畲族乡,龙泉市竹??畲族乡,松阳县板桥畲族乡,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竹里畲族乡,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周山畲族乡,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兰溪市水亭畲族乡,龙游县沐尘畲族乡,桐庐县莪山畲族乡。18个畲族乡(镇)总人口为162568人,其中畲族36368人。景宁畲族自治县和18个畲族乡(镇)的少数民族人口共5.23万人,只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维族男子喜穿长袍──“袷袢”,右衽斜领,不用纽扣,用腰带扎腰;妇女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男女都喜欢戴称为“多帕”的小花帽,穿皮靴。妇女的饰物有耳环、手镯、项链。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z1作d?淖澹?侵泄?偈?褡逯?唬?朊宓榈牡ё濉⒗衔蔚闹魈迕褡謇凶搴吞┕?闹魈迕褡逄┳?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傣族人口115万?人,主要集聚于?蚰鲜∥魉?婺纱鲎遄灾沃荨⒌潞甏鲎寰捌淖遄灾沃莺凸⒙怼⒚狭?⑿缕健⒃??认兀?〔糠志幼≡诰肮取⒕岸?⒔鹌健⑺??认亍4鲎迦诵欧钅螾撤鸾獭4鲎逅滴魉?婺纱鲇铮ù鲐煊铮?⒌潞甏鲇铮ù瞿怯铮┑榷嘀执鲇铮?际粲谔ㄓ镏А4鲎逵惺币灿美粗钙渌?猿莆?龌蛱┑拿褡澹?踔了?刑ㄓ锩褡濉!懊晒拧币淮实囊粢胧技?凇毒商剖椤芳窃兀?畛醭啤懊韶J椅ぁ保?腥巳衔?懊晒拧钡脑?馐恰疤熳濉薄?蒙古族人口 截止到1990年为480.6849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与中国北方的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满族,历史上的“女真人”,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满语中是“吉祥”的意思。1911年辛亥革命前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才改称“满族”。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汉代称“(挹邑)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革末)(左革歇左)”,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 “女真”。满族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中国古代? 还要少数民族? 什么是物理家思想?
物理学家?中国古代不可能有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家。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 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其分布的主要形式为聚居和杂散居。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以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同汉族居住地区交错穿插,从而形成了在地域分布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长期以来加强和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交流。为了适应我国民族构成和分布的复杂情况,党和政府实行了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一些民族兼有散居和聚居两种形式,即大分散中有集中。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部分地区,但分布于回族自治地区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1/3,其余2/3散居在全国各地。满族近一半的人口分布于辽宁省,其余、则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蒙古族、壮族、苗族等在其聚居区外,仍有相当数量的杂散居人口广泛分布。同时,在某些民族散居地区仍有相对的集中。
2.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如壮族分布于广西;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在新疆;布依族在贵州;白族、哈尼族在云南等。又如藏族,人数较多,分布也广,但主要集中于西藏及川、青、甘、云各省临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其聚居区在地域上是连续的;朝鲜族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均有广泛分布,地域分布相当集中。
3.还有一些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些较独特的形式。如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由于在历史上经历了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故使同一民族分居于相隔遥远的两处地方,一部分居住在东北,另一部分却分布于新疆,虽失去“共同地域”的特征,却保持着共同的民族特点。
表1-1 全国各少数民族人口及地区分布(1990)年
(万人) 聚居区面积
(万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地区(占民族人口的比例%)
.47 广西91.4,云南6.5
辽宁50.4,河北17.6,黑龙江12.1,吉林1.07,内蒙古4.6
族 860.29 10.22 宁夏17.7,甘肃12.7,河南10.1,新疆7.9,青海7.4
贵州50,湖南21,云南12.1,四川7.2,广西5.7
维吾尔族 721.44 121.80 新疆99.7
云南61.7,四川27.1,贵州10.8
570.42 1.42 湖南31.5,湖北31,四川18.9,贵州10.8
蒙 古 族 480.68
147.00 内蒙古70.2,辽宁12.2,新疆3.4,吉林3.2,黑龙江2.9
200.00 西藏45.6,四川23.7,青海19.8,甘肃8,云南2.4
布 依 族 254.51 4.00 贵州94.4,云南1.3
251.40 2.14 贵州56,湖南30,广西11.4
213.40 7.50
广西62.1,湖南21.5,云南8.1,广东6.3
朝 鲜 族 192.06 6.27
吉林61.5,黑龙江23.6,湖南7.2
云南84,贵州7.6,湖南7.2
3.00 云南99.5
哈萨克族 111.17 47.00 新疆99.6
海南91.8,贵州7.2
102.51 2.36 云南99
0.19 福建54.9,浙江27.4,江西12.1,广西4.2
傈 僳 族 57.94 1.49 云南96.9,四川2.8
拉 祜 族 41.15 0.71 云南99.2
东 乡 族 37.39 0.15
甘肃83.3,新疆15.1
0.75 云南98.8
贵州93.2,广西3.7,云南2.2
27.80 1.28
族 19.16 0.53 青海85,甘肃11
19.80 0.98
17.28 0.79
辽宁69.5,新疆19.1
仫 佬 族 15.93
0.12 广西97.9
柯尔克孜族 14.15
8.14 新疆99
2.26 内蒙古59,黑龙江35
0.35 云南99.2
8.77 0.24 青海87.8,甘肃7.7
0.22 云南99.4
毛 南 族 7.20
0.06 广西98.3
仡 佬 族 43.80 0.49 贵州98.3
塔吉克族 3.35 3.20 新疆99.9
普 米 族 2.97 ▲ 云南98.8
阿 昌 族 2.77 ▲ 云南99.7
2.71 0.61 云南98
1.87 内蒙古88.8 黑龙江9.8
▲ 广西86.8,贵州5.4
1.80 ▲ 云南99
▲ 云南99.6
乌孜别克族
新疆59.8,内蒙古32.4
甘肃90.6,青海5
门 巴 族 0.75 0.75
鄂伦春族 0.70
4.68 黑龙江51.5,内蒙古44.5
0.24 云南95.1
赫 哲 族 0.42
黑龙江88.3
高 山 族 0.29
福建17.9,河北8.4(不包括台湾省人数)
6.19 西藏96
  少数民族人口福利基金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授权建立的专项基金。本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争取海内外各界的支持和捐助,广泛筹集资金,资助兴办民族福利事业,扶助各个少数民族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促进民族平等、民族进步、民族团结、民族繁荣。
  本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唤起全社会对少数民族福利的关注,以贫困和落后地区为重点,办教育、兴科技、倡文化、促进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为少数民族的人口福利与整体经济、社会和协调发展作贡献。
基金会组织机
 少数民族人口福利基金管委会成立于日,基金先后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合作组织建立了“国际交流部”,与上海亨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织建立了“对外联络部”两个下属分支机构。
现有人口2.77万人,云南有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两个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冒”,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解放后统一定名为“阿昌”。
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
********************************************
现有人口1.54万多人,云南有1.53万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德昂族原称“崩龙”这一族称始于清代,系他称,现改为“德昂”,系自称。其先民在现在的佤、布朗等族同为“白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有“古老茶农”之称。
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饰的差异,又分别称“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
***************************
现有人口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
现有人口480.6万余人,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高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转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
云南的蒙古族含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现以农耕为主。
**************************
现有人口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云南有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仲苗”等,自称“布依”、“布饶”等。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广西迁来。
***********************************
独龙族现有人口5800多人,云南省有55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聚居在贡山县的独龙江两岸。史称独龙族为“俅人”或“ 人”。
独龙族内部分为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为中心的原始共产制,共同生产,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家族长负责自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族人之间亲善友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水族现有人口34.5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广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云南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识别出来的。
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由古代“百越”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但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与贵州三都的水族长族脱离,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而与邻近的布依族、壮族、苗族、彝族都相仿。
****************************
满族原是北方的民族,全国有982.1万人,云南有7000多人,多数是清代到云南,主要居住在昆明及其他地区。由于人少且分散,基本上没形成较大的自然聚居区和村落,其语言习俗与汉族基本上一样
***********************
景颇族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载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和载佤两种方言。椐本民族历史传说,景颇族先民最早居于青藏高原,约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思梅开江南迁,到十七世纪以的后才逐步定居在缅甸北郊和德宏等地。唐代的“裸形”、“寻传”部落即其先民。
景颇族人以骁勇膘悍、顽强刚毅著称。他们十分重视本民族的团结。
最近几年,在云南文坛上还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景颇族作家群,他们的作品有的在省内外获奖,有的被译成项文,日文等介绍到国外。
***********************
布朗族现有人口8.2万多人,云南有8.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那里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其余散居在临沧地区的云县、双江、镇康和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墨江等县。唐代称“朴子蛮”,元代称“蒲人”,明清称“濮满”,“苞满”等,这些都是同音异字的族称。
****************************
普米族现有人口2.96万人,云南有2.93万人,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旧称“西蕃”。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氏羌的支系,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川、康一带,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部落首领率众加入蒙古族军队,随忽必烈入滇。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他称有“博”、“巴苴”等。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
********************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免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长期与傈傈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傈傈语。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 ,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 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怒苏”被认为是唐代“庐鹿蛮”的后裔。这两部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相互相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
*****************************
佤族现有人口35.1万人,其中云南有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称为“古刺”、“哈刺”;清初称为“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文言
**********************
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云南有26.5万多人,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们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捕得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
藏族现有人口459.3万,主要居信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萧、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 怒江等地、州、有11.1万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多。幅员辽阔、山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厅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藏族。分元七世纪,独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吐蕃王转时,曾把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建立神川都督,设铁桥节度使,一些藏人就来到了迪庆。迪庆州地处滇西北,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是我国原始森林的宝库之一,这里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 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 《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
********************
拉祜族现有人口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
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云南有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
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米回鹘”、“大食”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来大理国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为行省长官,以后才大量迁入。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穿窄袖紧身上衣,下着统裙,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遇有红白喜事或节日,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递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云南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圣祭,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
傈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
傈僳族为氏族羌族后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护士注册截止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