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输出端串联电阻入端不接任何端口,输出端会有影响吗

运放输入与输出不接开环如何让分析 下面这个接法如何分析_百度知道
运放输入与输出不接开环如何让分析 下面这个接法如何分析
我有更好的答案
LM239是比较器不是运放,比较器通常是工作在开环状态下。这个电路在同相输入端增加了滤波电路,目的大概是防止高频干扰。
采纳率:68%
来自团队:
LM239(工业级),LM139(军用级),LM339(民用级)是比较器,可以开环。该电路是比较PV1与I3信号的电压大小。PV1大于I3时,LM239输出饱和导通,PRO3是接近AGND的低电平;PV1小于I3时,LM239输出截止(比较器是开集输出),PRO3通过上拉电阻R28输出高电平。有的比较电路会引入正反馈,提高比较器抗干扰能力。
这不是运放放大电路,是比较器,当输入电压I3大于PV1时输出3.3V,反之输出0V。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运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文章分类: | 发布时间: | 来自微信:硬件三人行
本月最热门范文文章
【范文分享】酒香也怕巷子深
本栏目热门范文文章推荐运算放大器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它是一种带有特殊耦合电路及反馈的放大器。其输出信号可以是输入信号加、减或微分、积分等数学运算的结果。
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当中。随着的发展,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芯片的形式存在。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当中。
运算放大器发展史
第一个使用真空管设计的大约在1930年前后完成,这个放大器可以执行加与减的工作。
运算放大器最早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将类比成数字,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也成为实现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的基本建构方块。然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在系统设计上的用途却远超过加减乘除的计算。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transistor)或真空管(vacuum tube)、分立式(discrete)元件或(integrated circuits)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逐渐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早期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当前则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
1960年代晚期,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推出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型号为μA709,设计者则是鲍伯·韦勒(Bob Widlar)。但是709很快地被随后而来的新产品μA741取代,741有着更好的性能,更为稳定,也更容易使用。741运算放大器成了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象征,历经了数十年的演进仍然没有被取代,很多集成电路的制造商至今仍然在生产741。直到今天μA741仍然是各大学电子工程系中讲解运放的典型教材。
运算放大器原理
运放如图有两个输入端a(反相输入端),b(同相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o。也分别被称为倒向输入端非倒向输入端和输出端。当电压U-加在a端和公共端(公共端是电压为零的点,它相当于电路中的参考结点。)之间,且其实际方向从a 端高于公共端时,输出电压U实际方向则自公共端指向o端,即两者的方向正好相反。当输入电压U+加在b端和公共端之间,U与U+两者的实际方向相对公共端恰好相同。为了区别起见,a端和b 端分别用&-&和&+&号标出,但不要将它们误认为电压参考方向的正负极性。电压的正负极性应另外标出或用箭头表示。反转放大器和非反转放大器如下图: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
一般可将运放简单地视为:具有一个输出端口(Out)和同相、反相两个高阻抗输入端的高增益直接耦合电压放大单元,因此可采用运放制作同相、反相及。
运放的供电方式分双供电与单电源供电两种。对于双电源供电运放,其输出可在零电压两侧变化,在差动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也可置零。采用单电源供电的运放,输出在电源与地之间的某一范围变化。
运放的输入电位通常要求高于负电源某一数值,而低于正电源某一数值。经过特殊设计的运放可以允许输入电位在从负电源到正电源的整个区间变化,甚至稍微高于正电源或稍微低于负电源也被允许。这种运放称为轨到轨(rail-to-rail)输入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两个输入端的信号电压差成正比,在段有:输出电压=A0(E1-E2),其中,A0 是运放的低频开环增益(如 100,即 100000 倍),E1 是同相端的输入信号电压,E2 是反相端的输入信号电压。
运算放大器分类
按照的参数来分,集成运算放大器可分为如下几类。
运算放大器通用型
通用型运算放大器就是以通用为目的而设计的。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廉、产品量大面广,其性能指标能适合于一般性使用。例μA741(单运放)、LM358(双运放)、LM324(四运放)及以为输入级的LF356都属于此种。它们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高阻型
这类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是差模输入阻抗非常高,输入非常小,一般rid&1GΩ~1TΩ,IB为几皮安到几十皮安。实现这些指标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场效应管高输入阻抗的特点,用场效应管组成运算放大器的差分输入级。用FET作输入级,不仅输入阻抗高,输入偏置电流低,而且具有高速、和低噪声等优点,但输入较大。常见的集成器件有LF355、LF347(四运放)及更高输入阻抗的CA3130、CA3140等。
运算放大器低温漂型
在精密仪器、弱等自动控制仪表中,总是希望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要小且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低温漂型运算放大器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当前常用的高精度、低温漂运算放大器有OP07、OP27、AD508及由MOSFET组成的斩波稳零型低漂移器件ICL7650等。
运算放大器高速型
在快速A/D和D/A转换器、中,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转换速率SR一定要高,BWG一定要足够大,像通用型集成运放是不能适合于高速应用的场合的。高速型运算放大器主要特点是具有高的转换速率和宽的。常见的运放有LM318、μA715等,其SR=50~70V/us,BWG&20MHz。
运算放大器低功耗型
由于集成化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小型轻便,所以随着便携式仪器应用范围的扩大,必须使用低电源电压供电、低的运算放大器相适用。常用的运算放大器有TL-022C、TL-060C等,其工作电压为±2V~±18V,消耗电流为50~250μA。目前有的产品已达μW级,例如ICL7600的为1.5V,功耗为10mW,可采用单节电池供电。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高压大功率型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主要受供电电源的限制。在普通的运算放大器中,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一般仅几十伏,输出电流仅几十毫安。若要提高输出电压或增大输出电流,集成运放外部必须要加。高压大电流集成运算放大器外部不需附加任何电路,即可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例如D41集成运放的电源电压可达±150V,μA791集成运放的输出电流可达1A。
运算放大器可编程控制型
在仪器仪表得使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量程得问题.为了得到固定电压得输出,就必须改变运算放大器得放大倍数.例如:有一运算放大器得放大倍数为10倍,输入信号为1mv时,输出电压为10mv,当输入电压为0.1mv时,输出就只有1mv,为了得到10mv就必须改变放大倍数为100。程控运放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例如PGA103A,通过控制1,2脚的电平来改变放大的倍数。
运算放大器参数
运算放大器共模输入电阻
该参数表示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输入范围与该范围内偏置电流的变化量之比。
运算放大器直流共模抑制
该参数用于衡量运算放大器对作用在两个输入端的相同直流信号的抑制能力。
运算放大器交流共模抑制
CMRAC用于衡量运算放大器对作用在两个输入端的相同的抑制能力,是差模开环增益除以共模开环增益的函数。
运算放大器增益带宽积
增益带宽积是一个常量,定义在开环增益随变化的特性曲线中以-20dB/十倍频程滚降的区域。
运算放大器输入偏置电流
该参数指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流入输入端的平均电流。
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温漂
该参数代表输入偏置电流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变化量。TCIB通常以pA/°C为单位表示。
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流
该参数是指流入两个输入端的电流之差。
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流温漂(TCIOS)
该参数代表输入失调电流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变化量。TCIOS通常以pA/°C为单位表示。
运算放大器差模输入电阻
该参数表示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与相应的输入电流变化量之比,电压的变化导致电流的变化。在一个输入端测量时,另一输入端接固定的共模电压。
运算放大器输出阻抗
该参数是指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输出端的内部等效小。
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摆幅
该参数是指输出信号不发生箝位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电压摆幅的峰峰值,VO一般定义在特定的和电源电压下。
运算放大器功耗
表示器件在给定电源电压下所消耗的静态,Pd通常定义在空载情况下。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电源抑制比
该参数用来衡量在电源电压变化时运算放大器保持其输出不变的能力,PSRR通常用电源电压变化时所导致的输入失调电压的变化量表示。
运算放大器转换速率
该参数是指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个变化所需时间之比的最大值。SR通常以V/&s为单位表示,有时也分别表示成正向变化和负向变化。
运算放大器电源电流
该参数是在指定电源电压下器件消耗的静态电流,这些参数通常定义在空载情况下。
运算放大器单位增益带宽
该参数指开环增益大于1时运算放大器的最大工作频率。
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压
该参数表示使输出电压为零时需要在输入端作用的电压差。
输入失调电压温漂(TCVOS)
该参数指温度变化引起的输入失调电压的变化,通常以&V/°C为单位表示。
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容
CIN表示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任何一个输入端的等效电容(另一输入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范围
该参数指运算放大器正常工作(可获得预期结果)时,所允许的输入电压的范围,VIN通常定义在指定的电源电压下。
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噪声密度(eN)
对于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噪声可以看作是连接到任意一个输入端的串联源,eN通常以 nV / 根号Hz 为单位表示,定义在指定频率。
运算放大器输入电流噪声密度(iN)
对于运算放大器,输入电流噪声可以看作是两个噪声,连接到每个输入端和公共端,通常以 pA / 根号Hz 为单位表示,定义在指定频率。
理想运算放大器参数:差模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共模抑制比、上限频率均无穷大;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以及噪声均为零。
运算放大器应用
运算放大器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
运算放大器测量
运算放大器是差分输入、单端输出的极高增益放大器,常用于高精度模拟电路,因此必须精确测量其性能。但在开环测量中,其开环增益可能高达107或更高,而拾取、杂散电流或塞贝克(热电偶)效应可能会在放大器输入端产生非常小的电压,这样误差将难以避免。
通过使用伺服环路,可以大大简化测量过程,强制放大器输入调零,使得待测放大器能够测量自身的误差。图1显示了一个运用该原理的多功能电路,它利用一个辅助运放作为积分器,来建立一个具有极高直流开环增益的稳定环路。开关为执行下面所述的各种测试提供了便利。
图1所示电路能够将大部分测量误差降至最低,支持精确测量大量直流和少量交流参数。附加的“辅助”运算放大器无需具有比待测运算放大器更好的性能,其直流开环增益最好能达到106或更高。如果待测器件(DUT)的失调电压可能超过几mV,则辅助运放应采用±15 V电源供电(如果DUT的输入失调电压可能超过10 mV,则需要减小99.9 kΩ电阻R3的阻值。)
DUT的电源电压+V和–V幅度相等、极性相反。总电源电压理所当然是2 × V。该电路使用对称电源,即使“单电源”运放也是如此,因为系统的地以电源的中间电压为参考。
作为积分器的辅助放大器在直流时配置为开环(最高增益),但其输入电阻和反馈电容将其带宽限制为几Hz。这意味着,DUT输出端的直流电压被辅助放大器以最高增益放大,并通过一个1000:1衰减器施加于DUT的同相输入端。负反馈将DUT输出驱动至地电位。(事实上,实际电压是辅助放大器的失调电压,更精确地说是该失调电压加上辅助放大器的偏置电流在100 kΩ电阻上引起的压降,但它非常接近地电位,因此无关紧要,特别是考虑到测量期间此点的电压变化不大可能超过几mV)。
测试点TP1上的电压是施加于DUT输入端的校正电压(与误差在幅度上相等)的1000倍,约为数十mV或更大,因此可以相当轻松地进行测量。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Vos)为0,即当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并保持中间电源电压时,输出电压同样为中间电源电压。现实中的运算放大器则具有几微伏到几毫伏不等的失调电压,因此必须将此范围内的电压施加于输入端,使输出处于中间电位。
图2给出了最基本测试——失调电压测量的配置。当TP1上的电压为DUT失调电压的1000倍时,DUT输出电压处于地电位。
理想运算放大器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无电流流入其输入端。但在现实中,会有少量“偏置”电流流入反相和同相输入端(分别为Ib–和Ib+),它们会在高阻抗电路中引起显著的失调电压。根据运算放大器类型的不同,这种偏置电流可能为几fA(1 fA = 10–15 A,每隔几微秒流过一个电子)至几nA;在某些超快速运算放大器中,甚至达到1 - 2 μA。图3显示如何测量这些电流。
该电路与图2的失调电压电路基本相同,只是DUT输入端增加了两个串联电阻R6和R7。这些电阻可以通过开关S1和S2短路。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该电路与图2完全相同。当S1断开时,反相输入端的偏置电流流入Rs,电压差增加到失调电压上。通过测量TP1的电压变化(=1000 Ib–×Rs),可以计算出Ib–。同样,当S1闭合且S2断开时,可以测量Ib+。如果先在S1和S2均闭合时测量TP1的电压,然后在S1和S2均断开时再次测量TP1的电压,则通过该电压的变化可以测算出“输入失调电流”Ios,即Ib+与Ib–之差。R6和R7的阻值取决于要测量的电流大小。
如果Ib的值在5 pA左右,则会用到大电阻,使用该电路将非常困难,可能需要使用其它技术,牵涉到Ib给低泄漏电容(用于代替Rs)充电的速率。
当S1和S2闭合时,Ios仍会流入100 Ω电阻,导致Vos误差,但在计算时通常可以忽略它,除非Ios足够大,产生的误差大于实测Vos的1%。
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直流增益可能非常高,107以上的增益也并非罕见,但250,000到2,000,000的增益更为常见。直流增益的测量方法是通过S6切换DUT输出端与1 V基准电压之间的R5,迫使DUT的输出改变一定的量(图4中为1 V,但如果器件采用足够大的电源供电,可以规定为10 V)。如果R5处于+1 V,若要使辅助放大器的输入保持在0附近不变,DUT输出必须变为–1 V。
TP1的电压变化衰减1000:1后输入DUT,导致输出改变1 V,由此很容易计算增益(= 1000 × 1 V/TP1)。
为了测量开环交流增益,需要在DUT输入端注入一个所需频率的小交流信号,并测量相应的输出信号(图5中的TP2)。完成后,辅助放大器继续使DUT输出端的平均直流电平保持稳定。
图5中,交流信号通过10,000:1的衰减器施加于DUT输入端。对于开环增益可能接近直流值的低频测量,必须使用如此大的衰减值。(例如,在增益为1,000,000的频率时,1 V rms信号会将100 μV施加于放大器输入端,放大器则试图提供100 V rms输出,导致放大器饱和。)因此,交流测量的频率一般是几百Hz到开环增益降至1时的频率;在需要低频增益数据时,应非常小心地利用较低的输入幅度进行测量。所示的简单衰减器只能在100 kHz以下的频率工作,即使小心处理了杂散电容也不能超过该频率。如果涉及到更高的频率,则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电路。
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指共模电压变化导致的失调电压视在变化与所施加的共模电压变化之比。在DC时,它一般在80 dB至120 dB之间,但在高频时会降低。
测试电路非常适合测量CMRR(图6)。它不是将共模电压施加于DUT输入端,以免低电平效应破坏测量,而是改变电源电压(相对于输入的同一方向,即共模方向),电路其余部分则保持不变。
在图6所示电路中,在TP1测量失调电压,电源电压为±V(本例中为+2.5 V和–2.5 V),并且两个电源电压再次上移+1 V(至+3.5 V和–1.5 V)。失调电压的变化对应于1 V的共模电压变化,因此直流CMRR为失调电压与1 V之比。
CMRR衡量失调电压相对于共模电压的变化,总电源电压则保持不变。电源抑制比(PSRR)则相反,它是指失调电压的变化与总电源电压的变化之比,共模电压保持中间电源电压不变(图7)。
所用的电路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总电源电压发生改变,而共模电平保持不变。本例中,电源电压从+2.5 V和–2.5 V切换到+3 V和–3 V,总电源电压从5 V变到6 V。共模电压仍然保持中间电源电压。计算方法也相同(1000 × TP1/1 V)。
为了测量交流CMRR和PSRR,需要用电压来调制电源电压,如图8所示。DUT继续在直流开环下工作,但确切的增益由交流负反馈决定(图中为100倍)。
为了测量交流CMRR,利用幅度为1 V峰值的交流电压调制DUT的正负电源。两个电源的调制同相,因此实际的电源电压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但共模电压是2V峰峰值的正弦波,导致DUT输出包括一个在TP2测量的交流电压。
如果TP2的交流电压具有x V峰值的幅度(2x V峰峰值),则折合到DUT输入端(即放大100倍交流增益之前)的CMRR为x/100 V,并且CMRR为该值与1 V峰值的比值。
交流PSRR的测量方法是将交流电压施加于相位相差180°的正负电源,从而调制电源电压的幅度(本例中同样是1 V峰值、2 V峰峰值),而共模电压仍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计算方法与上一参数的计算方法非常相似。
当然,运算放大器还有许多其它参数可能需要测量,而且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可以测量上述参数,但正如本文所示,最基本的直流和交流参数可以利用易于构建、易于理解、毫无问题的简单基本电路进行可靠测量。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等.《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夏出版社,2005
中国电子学会(Chinese Instit...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一个电阻,该电阻串联二极管后接地,电阻串联二极管后接地有什么作用
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一个电阻,该电阻串联二极管后接地,电阻串联二极管后接地有什么作用电阻串联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钳位用的,如果我没猜错.这个二极管应该是阳极接地吧.它起保护作用.如果给放大器的反向端电压超过了某个值,二极管就反向击穿,和地短路,防止放大器的损坏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一个电阻,该电阻串联二极管后接地,电阻串联二极管后接地有什么作用》相关的作业问题
不明白版主的意思,你说的意思是运放反相端、同相端相当于串联了0电阻,对地是一个无穷大的电阻?我做的一个电路,我怕传感器输出阻抗高,让输出信号直接一级电压跟随,但是这个跟随同相端不加个电阻接地,放大输出后的信号就饱和了,并不是放大电路倍数大的原因,我加了那个电阻到地就正常了.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里要加这个电阻呢?后面我也
这种接法叫下拉,在没有其它高电平的时候,会把这点的电平拉到0.如果你接上5V电压,它就变成高的,撤去后,又恢复低电平.它在没有其它输入的情况下是0.同理接到5V就是上拉,没有其它输入的时候,就是高电平,输入0的时候就变成0,不影响的.这种做法就是减弱其它未知状态作用,如脉冲干扰什么的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TTL电路的输入端是遵循TTL标准的,其需要的输入电流很小,74HC573的输入电流在电源电压为6V,输入电压为6V的情况下,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仅仅为0.1uA.你给的图是说明74HC573的输出驱动能力,573的每个输出引脚都有20mA的灌入电流,因此可以直接驱动LED,而扇出电流可以达到35mA.
Function&Exchange(ByVal&num&As&Integer)&&&&If&num&&&99&Or&num&&&10&Then&nb
由于与非门是有源器件,输入接电阻接地时,输入电流向外流流向地,若电阻大于2k,则输入电流乘以输入电阻,这个值是高电平,若电阻较小当成低电平.
驻极体话筒内有一个场效应管,一般有两个引出端,一个是源极S接地端,一个是漏极D输出端,它经过一个电阻R接电源正极,使得漏极与源极之间有1V以上的电压,保障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漏极还经电解电容C输出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容器起隔直流电压、耦合音频的作用.这是漏极输出的.还有源极输出的,有三个引出端.漏极接电源正极,源极经电
按照运放电路,为了保障输入端口的电流平衡,和保障输出端口的中点点位趋于0 .我们希望运放的+、- 输入端口电阻尽可能一样.那么这样要求输入端口也需要接一合适阻值电阻,令正负输入端口输入电阻值保持一致.(当然不一样也可以,设计、或实际要求,不影响电路的工作也可以简化电路,不接电阻.就像你电路图).
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是,因为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例不变,原线圈电压不变,所以MN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MN就相当于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接通L2以后,由于L1L2并联,使得并联电阻小于L1的电阻,而L1L2并联以后和R串联,因此R上的分压会增大,R上的分压增大,那么L1上的电压会减小,通过L1的电流也就减小了.第一种分析是错误的
1kΩ可以,这是站在保护运放的角度出发.实际没有必要,理由如下:1、如果AD的输入阻抗很大,不需要限流,串联一个电阻等于没有串.2、如果AD的输入阻抗较小,那么,串联一个电阻会造成分压,测量不准确.因此,串联的这个电阻只有一个作用,当AD损坏或异常时,保护运放.相信你这个电路中,运放的重要性没有这么高,而是精度重要性更
与非门真值表是入1 入2 出·········1 1 00 1 1·········0 0 11 0 1比如你输入脉冲式由入1接入当你入2为1时,则允许入1脉冲通过且输入脉冲被反向,由1变0或由0变1当你入2为0时,则禁止入1脉冲通过,这时候输出脉冲一直为1输出脉冲不随输入脉冲的变化而变化即为禁止输入的意思与非门的逻辑
A、物体上升的速率等于转轮的线速度,故v=rω,故A正确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输入的功率相等,所以输出的功率大小为P0,所以B错误C、根据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功率P0=UI,所以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m2,所以I=2p0Um,故C正确.D、输出的总功率为mgv,故D错误.故选AC.
(1)电压大小即灯泡的额定电压,P=U2R,U=PR;(2)设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0,有:P=I02R,得 I0=PR由题意,在金属棒沿导轨竖直下落的某时刻,小灯泡保持正常发光,流经MN的电流为I=I0,此时金属棒MN所受重力与安培力相等,金属棒匀速下滑,下落速度达到最大值,有:& mg=BI0L,可解得:B
在“工具栏”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文字格式”,会弹出文字格式工具,当中就有上下标的设置.在将需要设置下标的的文字选中,设置为下标就可以了. 再问: 非常感谢,请问在输入这些电感,电容,电阻等的符号L,C,R时,设置什么样的字体比较好?
这个叫下拉电阻,是运放输出低电压时,起拉低电压的作用.
C-V测量,加偏压后,再加小信号高频信号测电容. 再问: 谢谢回复。 您的意思是在直流偏压上叠加一个小信号?那这个用什么仪器测电容呢? 万用表或者其他什么仪器?
(1)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是U1,匝数是 n1,原线圈中的电流是 I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是U2,匝数是 n2 ,副线圈中的电流是 I2将变压器和电阻R合在一起作为电源的负载,则由于这时R可获得最大功率,得U1 / I1=r 由于 U2 / I2=R ,得 (U1 / I1)/(U2 / I2)=r / R 即(U1 /
(1)金属棒落地时的速度v=mgR/BBLL (2)从开始释放金属棒到落地的过程,流过金属棒MN的电量Q=mgRC/BL 耐压足够大,说明能一直对该电容充电,即金属棒下落时,电路中一直会有电流 金属棒下落产生速度,根据E=BLv,结合电阻R,可知电路中会产生电流;同时,该通电金属棒在B的作用下,会产生F=IBL. F方
A、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由于匝数和输入电压都不变,所以副线圈的两端M、N的输出电压不变,A错误;B、K接通时负载总电阻减小,输出电压又不变,所以副线圈中电流变大,则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B正确;C、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灯泡L1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C正确;D、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副线圈中
有!因为电池於充放电必产电流!正於方向要看你是充电还是放电,两者方向相反! 再问: 也就是说电池放电时是从电阻一脚到二脚,那么充电时就是从二脚到一脚? 再答: 也可以這麼說!但須看你的電阻是串聯或併聯於輸出端了!再问: 电阻串在输出端啊,一个脚接电池+一个脚接电池- 再答: 恩!那就會有電流流過這個電阻!當外部電源充電运放输入端浮空的问题 - FPGA|CPLD|ASIC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林超文手把手教你学!
教你1000种电路设计思路
张飞硬件电路之PFC全集
参与免费送VIP+原创视频
运放、ADC、电磁兼容
运放输入端浮空的问题
21:15:17  
&&今天跟同事在调一块信号调理的板子时发现工作不正常,这个电路是有调好的板子的,因此不存在PCB设计的问题。后来发现有两个芯片特别烫,一个是cpld,一个是15V转5V芯片的输出接CPLD的输入。怀疑是哪里短路了,就开始测试电压和各种关联信号,没有发现问题。那就继续向前找,2410的输入是一个运放芯片(双电源供电+-15V),用万用表测试,当时惊呆了,在没有接输入的情况下,运放居然输出-13V了,这2410哪里能承受这么大的负电压啊。然后拆掉该运放,换芯片焊上,还是会产生负电压。看来不是芯片本身的问题了,继续向前找,发现运放的输入是一个低通滤波器,没有任何的上拉或者下拉电路,也就是处于悬空状态,这时输入电压是不确定的,经过运放构成的电压跟随器后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负电压,烧坏了后面的2410,进而烧坏了cpld。&&虽然具体原因现在不是很清楚,但是运放的输入在不接输入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保证在一个确定的电压。
林超文手把手教你学!
教你1000种电路设计思路
张飞硬件电路之PFC全集
参与免费送VIP+原创视频
运放、ADC、电磁兼容
Powered by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放输出端加个电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