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播学关系支付之间的关系

您的位置: &
论新媒体与体育经济活动的关系
优质期刊推荐新媒体时代企媒关系新问题_网易新闻
新媒体时代企媒关系新问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信息公开的两难抉择:企业遭遇"被透明"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场信息传播变革,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动不经过传统媒体渠道,而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更加快速、便捷、即时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秘密都只是暂时的",围绕企业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更多地公开,企业信息愈加透明化。
一方面,企业主动进行信息公开的渠道增多,带来自我营销的绝好机会。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微信,企业自身形成一些旨在推进企业宣传、加强企业声誉的信息传播平台,向外传递企业相关信息,回应声誉危机事件,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也会遭遇信息被动公开,尤其是一些负面信息的传播更是如此,或是消费者诉诸新媒体的力量进行曝光和维权,或是商业斗争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达到竞争目的,企业在信息公开主动层面愈加透明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走进"被透明"时代。
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媒体的关系已远非"我提供信息,你进行传播"那样简单,信息流动渠道的多元化给企业带来的结果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把控信息流向,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企业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舆论不可控因素增多:社交媒体放大危机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把守信息的出口和流动,舆论格局不再由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来控制,这使得舆论的不可控因素增多,极易生成各类负面舆情事件。
过去,涉企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企业只要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舆论变化,将不利因素及时消解。而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公众话语权力急剧扩张,危机事件负面因子经社交媒体上多个信息源传播后会被迅速放大,其中还往往伴随着不实信息的滋生,在这样的"舆论失控"局面下,当事企业虽然仍可通过自身对外传播平台及其他媒体渠道发声,但在充斥着信息噪点的网络世界里,常会面临声音被严重稀释的窘境,企业信息得不到有序汇总、有效传播。2013年的陈永洲事件中,随着事件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持续发酵,当事企业中联重科股价大跌,社交媒体舆论风暴对企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新型舆论格局下,社交媒体力量崛起,传统时代较易被控制的舆论格局受到强烈冲击,对企业而言,在着力塑造与传统媒体的良好关系之时,还要加强构建与新兴媒体之间的互联机制,抢占新媒体舆论场的话语权也应当成为企业应对危机事件的首要之择,同时更应融入日常细水长流的工作之中。
网络民意影响企媒关系:"媒企网"格局凸显
新媒体时代,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息息相通,网络民意虽不能完全代表现实世界的真实民意,但在自媒体的影响下,网上虚拟的观点、行为能迅速扩散至网下,走向人际。许多时候,网络舆论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主体,影响媒体报道走向。
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监督维权意识提升,公共参与积极性高涨,对于一些损害权益的失范现象,民众会借助网络来表达意见,尤其是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会参与和利益诉求均相对便捷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各类"不公"元素经过网民的意义建构获得集体认同,引起关注和响应,形成强大的共意动员,推动事态发展。媒体报道在某些时候或多或少存有盲目迎合网络民意、被网民牵着鼻子走的倾向,一不小心便沾染了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或是传播了虚假新闻,或是进行了非客观公正的舆论引导。更为甚者,一些媒体有意识地采取"舆论暴力",利用自身舆论话语权,干预网民舆论,以监督之名行敲诈之实。
新舆论格局下,探讨构建良性健康的企媒关系绝不能抛开网民这一要素,"媒企网"的格局逐渐凸显,在网络日益成为舆情传播一大源头的今天,尊重网络民意、重视网民群体需成为企业的基本素养。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企媒关系新问题)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更多相关文档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
【摘要】:新媒体与自媒体是学术界和传媒业界当今广泛使用的媒体术语,但出现了二者或含混使用或互相替代使用的局面。自媒体并不是新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媒体类型,二者不是接续关系;二者也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等同关系;媒体发展的轨迹是: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背景和清晰的边界形态,各自的媒体属性一目了然。而自媒体成长在新媒体大树的主干之上,离开了新媒体技术背景的支撑,自媒体是无法单独成立和存在的。自媒体是新媒体的衍生物或新媒体的子概念。
【作者单位】:
【分类号】:G20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启超;;[J];青年记者;2009年26期
叶捷思;;[J];法治研究;2009年11期
刘建新;;[J];南方电视学刊;2010年03期
李欣;詹小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10期
代玉梅;;[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潘祥辉;;[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孙帅;;[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22期
徐澜;;[J];新闻实践;2012年02期
邢勇;;[J];中国出版;2012年07期
邓若伊;;[J];编辑之友;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玉;;[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欧雨路;;[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张少君;;[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叶汉杰;;[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黄晓红;[N];安徽日报;2013年
陈杰;[N];科技日报;2013年
记者 唐文之;[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光明网记者
本报通讯员
整理;[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特约评论员
信海光;[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张湘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季诺;[N];经济观察报;2013年
时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丽;[D];吉林大学;2011年
陈晨;[D];暨南大学;2011年
王贵川;[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王永智;[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朱严峰;[D];广西大学;2013年
李星;[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于子钧;[D];山东大学;2006年
陈云萍;[D];四川大学;2007年
王嘉颖;[D];复旦大学;2011年
吴亚楠;[D];黑龙江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