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和数码相机的区别和单方有什么区别,

真只是玩具吗?我为什么选微单不选单反
出处: 泡泡网原创 && 作者:申沛&&
&&&&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2月2日 前几日,与同事聊天时谈到买相机的问题,其实说实话,虽然我身为一名影像频道的编辑,但还真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早些年上学那会虽也玩过一段时间亲戚家的单反,但毕竟那会只是课余的爱好。而刚进入这个行业也只是对拍照感兴趣(还没上升到“摄影”如此高大上的境界),并不是因为对器材多么的发烧,反倒是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平常各种新款相机一个接一个,光这些就已经占据了每个礼拜大部分时间。“喂,好意思么?身为一名与影像相关的工作者,居然没有相机?”有时候我也会对自己这样吐槽,所以,打算在今年把买相机提上日程,倒不是说真因为工作的关系(其实这工作最不缺的就是相机了),而是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慢慢体会到摄影带给我的乐趣,于是才有买相机的想法。& & 那么问题来了,聊天中同事问了我一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问的问题,你是准备买单反还是微单?而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了“肯定买微单啊”。这倒让同事有点诧异,因为他从小摸着胶片机长大,而后从尼康单反转到佳能,现在又走上了双修之路,不过毕竟他也是一名较资深的老编辑了,对于市场以及器材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诧异之后也对我的选择表示了认同。虽然我之前也写过关于入门选单反、选什么单反之类的文章,但说实话我真的只对微单感兴趣。为什么选择微单不选单反?—————————————————& & 先不管大家认不认同,我觉得有不少玩单反的玩家或者器材控眼中,不说像个单反的卫道士吧,但对微单总有着一种不屑的情绪,认为只有用单反才叫做真正的玩摄影,微单终究只是业余人士手中的玩具而已。然而作为编辑我所知道的事实是,虽然都在说单反越来越亲民、越来越普及,但其实单反相机,特别是入门单反的市场份额正快速萎缩,反而是微单在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当然这只是从市场趋势来看,而作为我个人为什么要选择微单不选单反,其实很简单:(图片来源于网络)& & 首先,我没有单反情节。身边很多人买单反可能出于面子原因,觉得单反看起来很专业很高大上,觉得niubility,随便拍几张能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拜托,谁说微单不可以,但不够唬人倒是真的)。但在得瑟完一段时间后又嫌太沉太大,挂脖子上觉得脖子酸、塞包里又觉着麻烦,最后索性每次出门又回到了用手机拍照的欢乐,花大价钱买来的单反只好沦落到在家里角落落灰的下场,或许某天朋友出去旅游找你借相机才有重见天日的时候。(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其次,我又不是专业摄影师。虽然我工作跟相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可不是什么摄影师,拍照仅仅只是相比于看电影、听歌来说让我更感兴趣的一件事,只是想用比手机、卡片机更好的设备拍摄更好的照片而已。反正我也不会被派到伊拉克,也不去肯尼亚大草原跟狮子较劲(当然,有机会去就再说哈。),总之平常生活我觉得微单就够了。微单比单反小,外形风格更多样& & 最后,摩羯座外貌协会忠实簇拥着。摩羯座外貌协会这个毛病我自己也真是很无语,每次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或许自己用不着、或者不合适,但或许就仅凭“嗯,这个瓶子的包装纸我喜欢”,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瓶超级难喝的饮料。所以相机的外形对我来说很重要,而单反这样黑大粗的造型我实在没太大兴趣,反倒是无论奇葩的宾得K-01或者偏复古的富士X系列和奥巴微单我倒是觉得很不错。你们真的误解微单了!——————————————————& &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在选相机上的一些看法,不认同的可以尽情吐槽。但话说回来,虽然从第一款微单松下G1面世到如今已经七八年了,但还是很多人对微单存在不少误解,可能是对这类型的相机不了解,但也有可能只是偏见。那么,趁着说到买微单这个事了,这次我也就索性跟大家多聊聊关于微单的几个误区。误区一:微单只是玩具,单反才专业& & 到底怎样才算专业呢,有更多可以调节光圈、快门、ISO感光度、白平衡这些东西拍摄参数的转盘或按键?这些其实大部分微单也都有,金属机身、防水防尘?额,碰巧这样的微单也有好几款。坦白说,目前微单的确没有像佳能1DX()、尼康D4S()这样的顶级专业机型,但就算是单反也有入门到中级再到高端的不同定位,像索尼A7系列()以及奥林巴斯E-M1()、富士X-T1()其实相对于大多数单反来说已经够专业了,更何况买了单反Auto自动档一路用到底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与其说微单是玩具倒不如问问自己就算是单反你真的会用吗。误区二:单反画质要比微单好& & 关于这个,我实在没什么好说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不会还固执的认为单反=高画质吧。先不说目前微单市场主流的APS-C画幅机型,即使是更小尺寸的M4/3系统,相较于5000元以内的单反来说,画质基本上没什么差,ISO 1600内可用绝对是妥妥的。再说,现在全画幅微单市面上也有了,如果再拿画质说事就真的不应该了。如果光看照片你会认为这是单反还是微单拍的呢?(富士微单拍摄)误区三:单反要比微单对焦快& & 如果拿顶级单反与微单比的话,这个我承认单反要比微单快很多,但如果只是普通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器材,现在微单的对焦速度并不慢。在前几年除了M4/3系统外,大多数人对微单的印象是大小合适,画质也不错,但就是对焦慢,这倒也没错,但随着这几年微单对焦技术快速发展,大多数微单都使用了相位+对比检测的混合式对焦系统,最新的三星NX1对焦点甚至达到了205点。而目前价位差不多4000元左右的佳能700D()和索尼A6000(),在使用后我认为A6000()就要比700D()快,而且随着感光元件工艺和对焦系统的提升,微单的暗部对焦效果早就超过入门和中端单反了。索尼A6000具备179个对焦点 & & & & & & & & & 三星NX1具备205个对焦点误区四:微单镜头太少不够用& & 实话说单反镜头群确实要比微单多,但除了专业摄影师外,你真的需要这么多镜头吗?我觉得镜头这种东西,每个人喜欢和常用的也就是那几个焦段,而这些焦段的镜头目前各微单厂商基本上也都具备,我看从相机买回来一支套机头用到底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吧。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各大微单厂商都在加大对镜头的开发力度,在未来2-3年内,各品牌微单的镜头群都能达到非常可观的数量。总结:微单是未来趋势——————————————————& & 另外,对于传感器尺寸我倒不是很在乎,所以不存在非得全画幅相机这样的纠结,虽然现在还没决定到底买哪款,但肯定只会是微单。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但微单已经日趋成熟,在画质等很多方面,都已经达到和单反一样的水平。说到底其实微单与单反只是结构不同而已,其成像并无本质区别,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买又大又沉的单反呢?如果大家也准备买相机,不妨可以参考参考我的建议,不过,这仅适用于没有太高专业需求的普通用户(请记住,其实我们才是市场主流)。未来微单肯定会成为未来相机的趋势,虽不能说完全取代单反,但至少干掉入门甚至中端单反是一定的,而最后的市场会是高端单反与微单并存。■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百脑汇 教你挑选入门单方相机
 作者: 重庆分站 编辑:
【IT168 重庆报道】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本期百脑汇重庆店来给摄影初学者们讲一讲“如何选购一款入门级”的经验,希望大家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相机。  我们常常在网上或者店里看到某型号单机身和某型号套机的说法,单机身,顾名思意,就是只有一个机身(当然,包装里面还有数据线,,,背带,随机软件等等保证最基本使用的附件);而套机则是厂商的另一种营销手段,套机中一般都有一支和机身一起打包销售,套装的价格肯定低于单独购买相同的机身和的总价,而且买回家之后立即就可以使用,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显然购买套机更方便更划算。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镜头比选机身更加头疼,一般初学者会选择入门机身+18-55镜头这样的组合,但实际上18-55套头只能做一时之用,这头虽然适用范围很广,却用料较差成像也非常一般,在用户对于摄影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难免会产生更换更好的镜头的想法,所以不如在一开始就想好自己最喜欢的拍摄题材,根据主要用途来选择镜头。没什么固定想法的自然可以选择18-55,等有了想法再换不迟,喜欢风光的可以选一支广角定焦比如24/2.8之类,喜欢人像的,可以从50定焦入手,50/1.8便宜又大碗,喜欢的,可以买一支70-300或者55-200等级的镜头,黑粗大长的外观一定让您信心满满.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就一般家用,挑选单反的时候最应该关注哪些参数?答案是哪些参数都不用关注,当前市场主流入门级产品的性能比10年前顶级产品还要牛,而你家用范围内能用到的性能却绝对比不上10年前的记者。  简单点说,现在随便揪出来一个相机就足够你用了。当然主要性能还是要关注一下的。数码单反无非就是测光对焦镜头群这四样,首先是,单反的传感器都比较大,画质本来就是单反的强项,而高像素的机器比低像素的在后期处理上的余地更大一些,当然也更考验镜头的性能,如果价钱接近,选个高像素的机器即可,测光和对焦这两部分其实没啥好说的,入门级机种里面除了EOS 550D在测光系统上鹤立鸡群之外,其他的都是半斤八两,满足家用没问题。镜头群支持,尼康佳能宾得这三家绝无问题,索尼的问题就是稍微好点的镜头都很贵,加上腾龙适马图丽这三家专业镜头长生产支持各家卡口的镜头,其实镜头群支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功能强,画质好,可扩展性好这是单反的强项,而单反的弱项就是操控性略差,界面对初学者不够有亲和力,因此,如下几个功能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能带上就带上。  No.1:实时取景。不少用户抱怨用不惯的一点就是“只能从那个小窗子里面取景,太不容易看清楚了”。那好吧,奥林巴斯开创的实时取景(Liveview)功能可以让你像使用小DC一样来使用单反相机,直接从LCD上取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入门级单反相机都带这个功能。  No.2:视频拍摄/高清视频拍摄。类似于youtube,优酷,土豆等等这样的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满足了人们表现自我八卦别人的愿望,家用小DC上早已全面搭载视频拍摄功能,稍微高端一点的家用DC几乎全线支持720P以上的高清视频拍摄功能。随手就能拍段视频确实很方便,至少不用出个门DC DV各背一个了,近年单反相机也开始支持视频拍摄功能,但是并非全部产品都支持,购买的时候问清楚就可以了。考虑到家庭使用电视作为回放手段来分享视频需求,720P分辨率是最基本的,选购时注意。  No.3:翻转屏。能实时取景,能拍视频了,再加上个翻转屏,单反就更强力了。翻转屏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特异机位,比如双手举过头顶的超高机位,端在腰际的腰平机位,膝盖上方的裙底专用机位,等等,等等等等,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方便。  其他的功能实在没有什么太值得关注的,比如像HDR之类的。光学防抖已经普及到家用DC和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这一级别的产品中,给使用和拍摄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也有很多朋友以为有了光学防抖,什么情况都能拍出好照片,因此镜头非光学防抖不选,见防抖则喜,一旦发现有虚掉的,就会责怪光学防抖不灵而不是反省自己的拍摄技巧。  更多活动详情详见百脑汇在线:http://chongqing.buynow.com.cn社区论坛,或关注百脑汇重庆店新浪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buynowcq百脑汇重庆店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cq_百脑汇重庆店微信订阅账号:buynowcq 。了解产品、寻报价、找商家、拼团购、卖二手,请关注IT168重庆站相关微博。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微单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升,高科技相机也不断推出,微单相机和单反相机到底哪款适合旅游者选择,微单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区别有哪些不同,不过我还是想关注佳能微单M6,具备小巧的体积、时尚的外观、简单便捷的操控以及不俗的功能,已成为了摄影入门新手以及女性用户的必选相机。
佳能,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从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
外观上完成了蜕变,而在性能方面佳能微单EOSM6也带来了升级。新机型沿用了约2420万有效像素的APS-C画幅CMOS,但采用了全新的DIGIC7处理器,因此在控噪、连拍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佳能微单EOSM6采用了约2420万有效像素的APS-C画幅CMOS
朋友圈是现在的年轻人展示生活,秀出自我的平台,更是摄影爱好者秀美照的根据地,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品味,追求高雅,寻求纯粹自然的美而选用了佳能。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佳能微单EOSM6的变焦功能,可以拍出意想不到的美。
在拍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变焦是很重要的。不过如果你不想拍那种游客照,那就需要学会取景。比方说你想拍一些花儿,就要靠近一些进行取景,拍出的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做为一款智能设备来说,无线网络自然必不可少,而相机的无线功能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分享相机拍摄的照片,这一点对于户外旅行以及应急传输而言还是很有用的。佳能微单EOSM6的无线功能主要分为Wi-Fi与蓝牙两种模式,从实际操作的体验来说,首次使用佳能影像上传时需要进行一个账号注册的过程,不过完成注册、并且绑定百度云以及新浪微博之后,用相机分享照片至云端或是发微博就非常容易了。相机在连接功能上越发智能化是目前的趋势,而佳能微单EOSM6在照片分享方面的优势则为这台相机增添了更多可玩性。
微单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区别也不少,单反相机价格比微单相机贵,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合新手选择,外观体积大不适合旅游者选择。微单在款式风格上多了一些时尚的元素,可以说是市场大环境下产生的产品,但也不得不否认微单小巧、轻便的外观以及对焦功能,的确适用于以家庭休闲娱乐为主的家庭用户的需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已解决问题
全手动操作的相机很难吗?与普通数码相机什么区别
提问时间: 18:27:27
全手动操作的相机很难吗?与普通数码相机什么区别
浏览次数:1497
流水的动感等等,对焦模式是单点AF,自己动不了的:P档,快门由相机决定,光圈可以控制照片景深(即照片的清晰范围)。当然一张照片的好与坏还有许多因素。较小的光圈还可以改善镜头成像质量、快门是相机根据测光得出,速度优先档;M档为手动挡。我的相机是D5镜头,此档带有柔性功能;S档,程序自动档。这些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曝光准确。也可以选低速快门拍车灯轨迹,自己确定光圈大小应该认真看说明书。楼上说的都不是很全面。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方允诺和要约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