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的数码照片作品怎么怎样才能赚到钱可以赚到钱

摇黑卡的真正重点
谈到摇黑卡,我认为真正的重点只有两个,同时也把一切回归到拍照的最基本面,那就是「构图与环境里光线的观察」和「测光与快门时间的控制」。原因在于我这几年拍照的过程中,无论走到台湾哪个角落,都能看到摄影同好在摇黑卡,因为如此,所以也常常看到许多有关黑卡的错误观念,或是抱持着反正随便乱摇,有摇到便是赚到的心态。其实摇黑卡的各式技巧,只要有心搜寻,在网路上可以找到各种的黑卡样式,甚至是千百种的黑卡技法,但如果没能拥有上述两个最基础的观念,就算知道各种摇黑卡的技法,也无法将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构图与环境里光线的观察
我想有一个观念需要澄清。如果构图里有一半是充满阴影,而另一半是光 线打亮的树林或天空,然后一直在光影交界处里摇着黑卡,想把阴暗的那半部拍得明亮的话,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没有光线时,物体就变得平淡无奇,且阴影部分是冷色温,而太阳照射的明亮处是暖色温,这样的照片摇成功时会充满矛盾。此时不如用时间等待或是改变取景角度,待阳光照射到阴暗部时再开始拍摄!而捕捉晨昏时,可利用水面、湖面倒映的天光,仔细测光,取得上下摇黑卡的时间差,就容易完成一张良好的照片。
大家试着想一个问题应该就能了解,放风筝时需不需要风?拍照就像在放风筝。有风时,逆着风手一放,风筝就能飞上天了!而无风时,你在怎么拉着风筝努力跑,双脚一停,风筝依然落地,那放风筝时需要风为助力,拍照时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就是“光”,光是照片的翅膀,有了光,照片就可乘风飞翔!阴暗处无论再怎么摇都无法变得光亮。如果不是在岸边、水边时,则可仔细观察环境的一草一物,只要光能照耀到的地方拿来当作前景,也可以增加摇黑卡的成功机率。
测光与快门时间的控制
如何把画面亮部控制在自己可以反应的快门时间里,是很重要的,例如日出后,应试着想办法降低快门时间,因为此时无论如何缩光圈或是加上减光镜,快门经常高于1/125甚至是1/250秒,这时常会看到有朋友直接对着阳光拍摄与摇黑卡,而且很多人惊呼自己摇成功了!其实认真地仔细想一想,1/125或1/250秒是多快的时间,我相信他拍成功了,但是成功的原因不在于摇黑卡,而是根本没有摇到。我也相信那张照片的曝光应该没有问题,原因是那时的构图在不用摇黑卡时,环境的高低反差在阳光的照射下,曝光值已经在相机可以容许的动态范围里。
其实拍照到了后来,讲求的已经不是曝光的完美与否,而是自己能否够控制相机获得想要的曝光,让照片里的亮部不会过曝,并有种让人倘佯在阳光里的感觉。亮部要呈现多少细节其实是掌握在你手中的黑卡,而暗部则是整张全部所需的曝光时间,因此在拍摄时,可适时捉住你的节拍,一边读秒一边掌握自己的律动,并藉由观察相机的过曝与欠曝警告或直方图,来检视曝光结果。至于摇晃黑卡其实不要有残影残留,怎么摇、如何摇?只要去亲身体验,就能抓住诀窍,但是请务必记住前面两个重点:「掌握光影与构图」和「做好分区测光工作」,然后在自己能把握的快门时间里完成照片即可。
准备篇:拍照需要心理学
一、提前设计主题,主题鲜明的照片远远好于没有目的的“人像风光照”。这一点很容易得到女生的认可。成套的照片可以大大满足女生的欲望,况且这类照片也能体现摄影师的思想。其实设计主题也不难,想拍性感的就多看看《男人装》,想拍青春的就买本《女友》仔细研读一下。
二、切忌盲目无准备,约定时间进行拍摄。提前进行沟通,了解你的拍摄对象,获得她们的信任,告诉她们拍摄的行程和主题,为她们选择衣服和配饰提供建议,这样可以增加她们对你这个“摄影师”的信心。如此做法能引起女孩子的重视,在化妆和保养方面多用心。
三、拍好美女绝对是个心理学问题,拍摄技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经常能听到女生说:”我的左脸比右脸好看,我的发型有些糟糕,我的手臂比较粗!”那时,就算你没有发现这点,也要保持警惕,记住她们对哪些东西特别看重。有时可以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告诉她们那些不是缺点,给她们信心。
在保证以上三条的前提下,还需要做一些同样非常重要的例行工作。相机电池充满电,最好带块备用的。CCD、镜头清洁干净,省去后期不必要的麻烦。闪光灯、反光板、小道具按计划携带。如果不是棚拍,所有器材工具最好能整理到一个包内,便于携带。
拍摄篇:体现特点最重要
四、试着去发现她们穿什么衣服最漂亮。无论模特身材怎样,拍坐姿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模特穿紧身的衣服,挑选些可以把手臂遮住的衣服,这样可以让观者把视线更多地集中在模特脸部。
五、V领比圆领或者其形状的衣领好,这样模特的脖子会显得比较修长。白衬衫可以在脸上产生反光,当然如果你不要反光,那也可以穿黑色的。把袖子卷起来,这样手臂会显得修长。
六、注意一些模特拍摄姿势的细节。拍摄位置很重要,尽量用俯拍,只有个别极富魅力的,又天生一张好下巴的模特,才考虑用仰拍吧。如果模特比较胖,而且她们也非常讨厌这点,那就不要拍她们全身,可以只拍头部和肩膀,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利用镜头的虚化效果,隐去模特的身体。让模特伸展身子,向前屈身,尽量绷紧身子,这样效果比较好。
七、用拍时尚大片的激情,用你自己的眼光,去诠释一次拍摄。多看看20多块钱一本,全是铜版纸,没啥实际内容的那种书,里面的商业大片倒是非常不错,模仿一下也是乐趣。
拍摄过程中多和模特沟通,保持气氛的轻松,毕竟摆拍的动作和表情没有自然流露来得舒服。服装的构成尽量简洁,里三层外三层的会显得十分臃肿。色彩方面应清淡一些。器材方面,定焦人像镜头自然是首选,不过带有广角的镜头也是不错的选择。广角端注意避免人物放到边缘,从而引起变形。
后期篇:修饰要有度
八、后期剪裁她们的头部上方。像这样紧凑的构图形成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 (注意:虽然裁剪被摄体头部的最上方,或者手臂的边缘、肩膀、头发等的做法很好,但是你不应该裁剪下巴。人们实际上习惯看见最上面被修剪,这样会看起来自然,但看见下巴被裁剪的照片视觉上会很不舒服。)
九、后期的人像磨皮是必要的,但以不失去皮肤质感为底线。白皙光滑的皮肤固然好看,但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皮肤的质感还是需要保留。痘痘、疤痕、粗的毛孔、眼袋可以修饰。只要遵循自然的准则就好。
十、给照片加点文字和边框,这样让照片更具生命力。独特的字体和修饰在呼应照片主题的同时,丰富照片所要传递出来的内容。注意,文字修饰不要太过于复杂,否则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本人一向坚持数码照片需要后期处理的原则,不过,后期处理的尺度一定要掌控。否则就会出现照片失真的情况,被拍摄的美女们虽然说照片好看,但总是有种奇怪的感觉。那么下一次找你拍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以上十条建议是一些经验总结,也许并不算专业,但绝对实用。望大家仔细体会。
日落拍摄一直是各摄影师喜爱拍摄的题材,对于初学摄影的同学,更是很重要的学习技巧,透过掌握日落的拍摄方法,可以对曝光、三脚架、滤镜等有更佳7的认识,拍摄其他题材时会更得心应手!这里有 7 个拍出动人日落的要诀,一起来学习吧!
(一) 先了解现场环境
其实在很多地方的日落也可以拍摄,但最好是能避开人群或繁忙的街道;在网上也有很多资源分享拍摄日落的好地方,各位也可以预先参考。当你选择了一个目标的拍摄场地后,最好便是能早一点到达现场,先视察一下环境,看看那一个角度是拍摄的最佳位置,如果该处是热门拍摄地点,早一点到达也方便争取更佳位置拍摄。
同一个地点可能会有数个可以拍摄的位置,可以预先准备走动的路线和时间,因为日落最佳拍摄的时间不长,若果是对器材或拍摄不熟悉的同学,强烈建议先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争取时间拍摄便可。
(二) 光圈、快门、ISO的设定
要拍出漂亮的日落,一般可以利用 光圈先决 (A/Av-Mode) 配合曝光补偿 (+/EV) 或是直接使用 手动模式 (M-Mode) 来拍摄,一般的设定如下:
光圈:f/8-16
ISO:50-200 (相机最低)
快门:按当时日落光线之变化
如果是用光圈先决,设定好光圈后快门会自动调节,请先拍摄一张相片,若果天空过曝没有颜色,请使用 曝光补偿按钮 来减EV,令天空回复层次;
如果是使用手动模式,拍摄一张相片后,请调节快门速度来确保天空有适当的曝光(不要过曝):天空过光便加快快门,反之便减慢快门。
简单易用的拍摄模式 - 光圈先决 (A-Mode)
使用「M-Mode手动模式」的拍摄技巧
利用曝光补偿 (+/-EV) 来轻易微调相片光暗
(三) 改变白平衡带出不同感觉
白平衡 (WB, White Balance)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很有用,不要一直使用自动白平衡,透过手动设定WB,你可以加强日落时黄昏的渲染,待拍摄日落后的 Magic Hour 时也可以反过来带出平静的晚间气氛!
设定白平衡&效果&适合拍摄
&7000K&相片变暖&日落
5000K&接近现场颜色&日出日落
&4000K&相片变冷&日出、Magic Hour
日出和日落非常相似,那么究竟怎样分辨呢?笔者个人认为日出后期天色会渐变为蓝天,而且日出也有比较正面的感觉,因此可以让相片偏少少冷调;反之日落应该带有暖暖的感觉,偏暖调比较合适。
教学:令相片气氛更强烈 - 白平衡的魔法!
(四) 为日落构图加上变化
拍摄日落时不要只拍摄太阳,我们可以多一点变化:
选择前景:可以是海上的小船,或是一些山头、岸边等作陪衬;
利用黄昏光线拍摄四周的事物,例如是贝壳、小草,甚至是人像等;
广角可以拍出广阔的环境,但太阳会变小;长焦可以压缩远近镜的距离,拍出大大的太阳;
(五) 充份使用你的器材和滤镜
拍摄日落时建议各位同学准备以下的器材:
三脚架:虽然在拍摄初期太阳还是猛烈的时候快门还是很快,但日落消失得很快,快门便会越来越慢,最好预先设定好三脚架;
渐变灰滤镜(GND):在日落日出拍摄时渐变灰滤镜很有用,可以平衡天空跟地面的光差,令地面不会变成黑色一片,详细请看这篇教学:拍出漂亮风景照的神奇魔法 - 渐变灰滤镜。
快门线:跟三脚架一样,预先安装快门线可以让你拍摄更顺利。
(六) 耐心等候
拍摄日落的最佳时间是当太阳接近水平线的时候,这时光差减少,而且光线变暖和,很适合拍摄日落,因此各同学应该耐心等候,不用太早开始拍摄。
(七) 不要过早停止拍摄
拍摄日落最好的地方便是能够同时拍摄日落后的 Magic Hour 而不用早起床(日出),因此不要太早停止拍摄啊!Magic Hour 的拍摄手法教学:简单拍出漂亮美景!晚霞基础拍摄技巧。
拍摄自然夜色,月光是必然会遇到的题材,究竟月亮在夜景拍摄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利用才能在明月夜中记录美丽的景致呢?来看看Clonedbird克隆鸟&Iris艾莉丝在《慢速快门的极致》中是怎么说的吧!
务必留意,月有阴晴圆缺
若要利用月亮来当成照明来源,当然就需要挑选一个有月光的日子。一般来说,当月亮的盈亏只要达到有半颗以上是明亮的时候,对地景的照明效果就相当足够,也就是每个月从农历初七开始一直到22,月光都可以照亮地面。但是每一天月亮升起的时间都有差异,简单的推算法可以用每月农历十五为满月来作为基准,满月的月出时间大多在傍晚五点半左右,每递减一天则月出时间提早50分钟至一小时,每增加一天则月出时间延后50分钟至一小时。这是在手边没有月出月没表可查时的粗略推算法。精确的月出月没时间,甚至月亮升落的方位角,在中央气象局的网站中都可以清楚地查询到。
有了月出月没时间,再配合每个时段月亮的方位角,便可以安排拍摄的方向与时间点。例如,若不想让月亮出现在画面中,就选择月亮会在摄影方向背面的时刻进行拍摄,反之亦然。
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小到布制品上的花纹,大到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往往能带给人们特殊的视觉感,有时若再加上特别的拍摄角度,更能让人有惊奇的感受。学会留意身边的几何设计,不仅是摄影眼的培养,也能提升视觉设计的审美能力。
几何图案在哪里?
看了其他摄影师的几何图案摄影,于是好想拍摄同样题材的作品,但几何图案在哪里呢?答案是:「在你心里。」(编按:瞬间被鸡蛋、西红柿和鞋子砸中。)生活在现代社会,生活周遭其实充斥着几何设计,就怕你发现不了。虽然有的人天生对图形的有敏锐的观察力,但其实经过后天的练习,也是能培养起一定的敏感度。
通勤的路上不要顾着看手机,不妨多留心观察四周是否存在有趣的几何图案,可用手机纪录下来,再思考是否可用其他视角,甚至结合光线变化来呈现不一样的效果。久而久之,或许就连无意间地向窗外一瞥,也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风景。
几何摄影创作小技巧
生活中存在的几何图形可大概分成两种,即「规则」及「不规则」图样。
规则几何图案:无限延伸
规则几何图案往往在图案形状、颜色及线条上明显重复,呈现某种规律变化的花纹效果。在现实场景中拍摄这样的几何素材时,可就依其像花纹的特性,让图样占满画面,制造无限延伸的感觉。例如拍摄大楼或公寓的阳台设计,不用将整座大楼都纳入镜头,而可取局部拍摄出几何图形的样子。
不规则几何图案:抓住主体几何视觉
相对来说,不规则几何图案有时会比规则图案更有意思,他们严格的说他们并不是规则重复的花纹,但却又依着某种规律延伸着,往往能带给人们更多元新奇的感官效果。拍摄这样的图形时,在构图时可能需要多考虑一下,决定想要表现的几何效果,包括对称、平行、交错、放射、回旋、远处延伸等,采用不一样的角度,拍摄非同寻常的作品。
几何图案中的点缀
有时在拍摄清一色单调重复的几何图样时,若能多一点不一样的人或物的点缀,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画面更出彩。必要时,也可通过将规则重复的图案部分破坏的手法,使画面变得有趣起来。在穿插特别物件时,可结合摄影的黄金构图法来安排位置。
其他小叮咛
无论如何,在进行几何图案的摄影创作时,记得你想要呈现那种几何效果,在拍摄时要构图,比如说想要呈现对称效果时,要注意中心对称轴的位置;想拍摄水平平行效果时,注意画面要水平对准,不要倾斜等。几何图样不仅是平面设计的良好素材,对于摄影来说一样有许多不同的创造性,就看你能不能自如运用咯!
摄影师Francesco Gola 1981年出生于意大利,其本职工作是工程师,其拍摄的海岸长曝光作品构图严谨、磅礴大气,在500PX上拥有很高的人气。
在意大利开设的所有研讨班上,我都会做一个小调查。我让所有出席者们在研讨班结束时,把自己上课之前最常犯的三个摄影错误写在一张纸上交给我。因此,我决定从所有收集上来的素材中,挑选出10个最常在长曝摄影中犯的错误来进行说明。
错误一:防抖系统设置为开启状态
有一些非常可爱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锐利的图像,并且减少由于机身震动所带来的模糊,这种技术在我们进行弱光慢速摄影时非常有用。虽然不同品牌对这一功能的称呼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作用却大同小异(像尼康和佳能相机他们运用的是镜头防抖技术,而索尼、奥林巴斯和宾得则使用的是机身防抖技术)。但归根结底,这种减震技术能够在保持画质不变的情况下,再降低四档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防抖技术使用传感器来侦测抖动,并且通过移动镜头模组或者传感器本身来进行补偿。问题是如果相机处于相对稳定的三脚架上(当然如果你正在进行长时间曝光,那你的相机一定是在三脚架上),那么发生震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或许你知道这一点,但是你的相机却不知道,所以即便没有移动,这种防抖系统也会尝试通过移动镜头镜片或是传感器来对抖动进行补偿,而这种情况实际上引发了抖动(或者模糊)而不是消除它们。所以,如果你的相机安安稳稳地呆在三脚架上,还是让我们把防抖功能关掉吧!
错误二:忘记使用反光板预升
在单反相机中,光线会通过镜头,然后被反光板反射到取景器中。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反光板会收起以便让光线直接投射到传感器上。这种移动会造成机身的微小振动,从而导致照片模糊。
为了避免这种震动,你可以激活反光板预升功能。激活之后,在首次按下快门时,反光板会抬起,而当你再次按下快门时才会进行拍摄。别小看这区区几秒钟的间隔,它可以让机身避免震动!当然如果你用的是无反相机,就当我这条建议是废话吧!
错误三:因为囊中羞涩而没有使用渐变滤镜
在一些情况下(光比并不是很大的地方),只用一片中灰密度镜就可以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光线条件要求我们使用中灰渐变镜来保持曝光平衡。如果你正在使用一个螺口ND滤镜,你或许会认为使用GND滤镜的唯一方式就是后期PS,但是你错了!
你完全可以用手抓住滤镜并且放在镜头前。对于一个曝光时间长达几秒钟的快门速度来说,你唯一的问题就是正确调整手中的滤镜。而对于长达几分钟的摄影而言,即使你的双手并不是那么稳若磐石,最终的结果也会令人满意(要是不相信的话就亲自试试)。当然滤镜架还是需要的,特别是在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滤镜的环境下(或者当你手抽筋的时候)。
大家的拍摄方式,只是随手拿起相机,看到甚么就拍甚么吗?如果你想追求随拍以下的影像,想提高个人的摄影水平,不妨试试有计划地进行拍摄、挑战一些自己从没接触过的事物。概念艺术家兼旅游摄影师 Hayley Roberts 写了一篇文章,分享摄影创作的心得,她说训练自己创作,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技术。
但要怎样去开始呢?以下是她三年来创作的心得和要点,在此整合一下:
1. 设计一个故事
想想你的照片有什么事在发生?什么是你的主题、相中人物在做什么?有一个故事并不必要,但是对自己提出这种问题,会让照片更吸引人,并为您提供额外的元素可以丰富故事。
2. 寻找角色
你想找什么人当主角?如果你身边的家人或朋友是合适人选,那就最好了,但也可以通过模特儿公司寻找合适的模特儿。或者主体甚至是自己、只是物件也可以!
3. 场景设定
故事 / 情境发生在哪里?为了可以找到更有趣的地方拍摄,摄影师需要多点到在所地附近考察﹙或者到更远的地方﹚,这也是有趣的过程,又或者可以在摄影棚中自己搭一个布景。
有多点与主题相关的道具,会让拍摄更有趣。Hayley Roberts 建议大家可以在二手店找一些旧衣服或道具,也可以动动脑用便宜的方法制作。
5. 衣服设计
角色应该穿什么?这可能需要一些时装概念,人物的衣着应该配合背景,跟上一项情况差不多,可以在网上或二手店「寻宝」,摄影师是到 eBay 购买的。﹙香港的话,我们有美芝和淘宝﹚
6. 角色的动作
首先要设定了故事背景或角色个性,才能想到相应的动作,像是强势的女性对比内向弱小的女性,表情和姿态就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时候也可以上网找找一些摸特儿动作教学。
打灯在拍摄中算是很棘手的事,而且价格相对地贵,所以摄影师建议一开始先从自然光开始。最适合的时间是日出、未到正午的时间,光线会比较柔和。最好挑选有点云 / 阴天的日子,如果阳光太猛烈的话很容易发生悲剧。﹙例如吓人的阴影、模特儿或摄影师自己都晒得不在状态之类﹚
构图影响照片气氛,并不能抱着「可以回去再裁切」的心态来拍,因为这样想的话照片多数也没法裁好再用。虽然现在摄影技术进步了很多,甚至有些相机可以后制时才调整对焦点,但先想到要拍横、直,高角度或低角度等也很重要。
计划一张创作照片时,尽总把可以想像到的都写/画出来,让自己能有清楚的概念、方便实行。要是一开始拍得不顺气或未如理想,没关系,因为经验是宝贵的。
有人说,摄影是用光影作画,而利用慢速快门进行长时间曝光,是摄影玩家必修的“绘画”手法之一,也让不少人沉醉其中。
其实长曝摄影也是一种“魔法”,它可以拍出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难以看见的效果,捕捉到不少令人惊艳的绝妙画面,具体有那些神奇的法术呢?让我们一一数来。
魔法效果1:溪水变丝绸
一般到山中看瀑布或溪水,能看到水自然的流动、溅起的白花等,不过喜欢欣赏风光照片的朋友,想必曾经在杂志或别人的摄影作品中看到过流水如丝绸质感般的照片。
明明肉眼看到的流水并非如此的,为什么拍出来会有这种的效果呢?这就是长曝施展的魔法,想要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可以从这里观赏。
魔法效果2:车流变车轨
夜晚也是进行长曝创作的好时机,一方面是因为夜晚光线环境较差,在不提高 ISO 的前提下,需要更长时间的曝光,才能让画面能有足够的亮度。
而在夜晚,户外又分静态光源(如街灯)和动态光源(如车灯),利用长曝的手法进行拍摄,最有趣的是能将动态的汽车灯幻化为一条条缤纷的光轨,有时甚至会有时空穿越的虚幻感。
魔法效果3:让路人“消失”
来到一个景点想拍摄它漂亮的风光,却又因周遭熙来攘往的人让你觉得备受干扰?这时候你是否想过,可以使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让这些人都从画面中消失呢?
将相机的光圈调小,ISO 值调低,来进行长时间的曝光,行色匆匆的行人会因为移动速度过快、曝光不足而消失在画面中,从而拍出“无人”的效果。
就像相机之父达盖尔1838年拍摄的那张巴黎街头的照片,花了10分钟曝光的结果是,除了一个停留在一角擦鞋的鞋匠有留下身影外,其他人皆当街“消失”。
魔法效果4:拍出更细致的黑白世界
对黑白摄影有兴趣的朋友,也不可错过以长曝来拍摄黑白照的手法。相比一般的拍摄,利用慢速快门拍摄的黑白照片在阶调性上更精细,层次也会比较丰富。
由于没有色彩干扰,也能使得画面的架构、被摄物体的形状更加突出鲜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影像中蕴藏着的讯息。
魔法效果5:让时间的脚步现身
在长时间曝光下拍摄运动中的东西,往往能拍出物体模糊的轨迹,不管是光轨、人影、流云或是星轨,那都是时间流逝的某种证明。
人们总是说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殊不知在慢速快门的捕捉下,还是能让来去无影踪的时间“现身”,正是如此,这也是以静态影像描述岁月流逝的常用手法。
长时间曝光是摄影中基础、常见、且神奇的拍摄手法,能制造出许多原以肉眼难以察觉到的效果,超出人们原有的视觉限制。除了上面这几个基本的魔法种类外,你知道长曝还能怎么玩吗?欢迎补充分享。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文章的重点不是婚纱人像的拍摄技巧与方法,而是着重于介绍怎样营造氛围,把握和抓住情绪,拍摄出富有情感的照片。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太过纠结于形式,将永远发掘不到摄影的乐趣。就算没有华丽的拍摄技法、惊艳的构图,以及那些以假乱真的后期处理,摄影仍然可以让我们思考和探索,拍摄能够感动自己和他人的片子,才是我们拍照时最初的愿望。今天,就和大家谈谈婚纱摄影那些不为人知的创作思路。
一、所有的技巧,都只为表达情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是器材发烧友,都会尽可能的提高添置自己的器材,然后就是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技巧。当拍出了清晰绚丽的照片后,往往又会觉得缺少了什么,而感到迷惘。其实所有的器材和技巧都只为了让照片更加附有情感,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它会使你愉悦、忧伤、思考和幻想。
二、沟通与交流,用内心去拍摄
摄影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我们的内心。每个摄影师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见解和表达方式,而怎样和模特达成一致?就需要我们前期的沟通和交流。
比如我的情况,首先,选择我的客户其实是完全接受我的照片风格的。我会在拍摄前与客户沟通想法,做拍摄计划,倾听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的相处开始变得自然和随意。最有意义的是大家畅所欲言,让思维飞跃起来,一起畅想更多的拍摄可能性。
而摄影的最终,还是要回归摄影者本身。摄影者本身的心境和情绪对于照片所表达的情感至关重要,拍摄婚纱照前我会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喜悦的心情和探索欲,带着内心对爱情的憧憬,以及保守着“爱的定义”去拍摄。
三、选择适宜环境和适合的光影能烘托出照片的情感
“情感”不一定是感情,可能是一种情绪、一份感觉、也可能是一种心境或是一瞬间的感动。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来完成,为此我对拍摄场地的选择和光影的方向、角度、强弱非常挑剔。比如,要拍摄带有安静、温暖感觉的片子时,我会选择日出时低角度暖色自然光,场景则需要一些包涵温暖元素的前景和安静深远的后景。
而如果要拍摄激情、释放、趣味的片子时,我会选择一些属性反差很大的环境,可以是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穿插在一起,我喜欢充满探索和惊喜的旅行拍摄,就像我作品里那些奇异的光和突然入镜的牛羊,乱入往往会使画面变得有趣味,因为在爱的世界里所有的不相干都会变得有趣和喜悦。
现实中一些后期高手完全可以用电脑虚拟现实重组出一幅“照片”,而且美轮美奂。而我觉得过多的后期则会背离了摄影的意义。摄影,更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瞬间的情绪,记录了一个心情。我的作品基本都尊重自然景观的本来面目,很少会去修改一些所谓的瑕疵。
就像一些国人去日本旅游看樱花,而季节不对没有拍到樱花,回来就把照片背景ps成满目樱花盛开,也许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念想或是炫耀,而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照片只会让照片上的人记忆错乱。所以我尽可能的会选择去寻找适合情感表达的拍摄地,去等待最美的自然光。
四、音乐有时可以作为情绪表达的催化剂
我在拍摄的时候经常会带上我的小音箱(BOSE Mini无源音箱),和模特讨论喜欢的歌曲,并在适宜的环境边放歌边拍摄。
一首歌往往会激发出模特的情绪来,无论是激昂的、安静的、忧伤的、或是甜蜜的,歌曲承载着每个人不同的记忆,摄影师可以主观的选择想要达到的情绪而选择不同类型的歌曲,当你和模特因为一首歌而共鸣,那么拍摄情绪片的时机就成熟了,摄影师便可以轻松的按下快门,而模特的姿态也会变得自然,沉寂于旋律而释放出情绪来。
我非常喜欢把摄影作品和音乐放在一起,前者给予我们视觉感受,而后者则给我们想象空间,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的饱满和被情绪所包围。
五、抓住带有情感的瞬间动作
很多时候我所拍摄的对象并不是专业模特,而普通人很难能像专业模特一样演绎不同的性格情绪。拍摄这样的客户时,我对他们的要求是演好自己。大多数恋人之间的习惯姿态动作其实是很单一的,绝不会像影楼样片中那样花姿招展,而正因为动作的单一,才越发凸显了他们的独特性,也使照片中的情感越发真实。
在拍摄时我会导演一小段情景戏,根据客户的性格选择活泼欢快的或是安静优雅的,而最能抓住真实情感的片子往往是在连续的两个动作之间的瞬间抓拍,或是一个动作僵持到开始放松的状态,一个不经意的眼神、细微的身体动态,或是一阵风吹乱发絮,都是抓住情绪按下快门的最好时机。
我认为,美好的照片必然会有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故事里充满着情绪。摄影是自身情绪的反射,摄影者应该带着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寻找世间的奇妙和美,去寻找微妙的情感瞬间,亦或是寻找自己的内心。如果大家感兴趣,往后也会与大家分享一些技法上的经验。
入夜后的世界是很吸引的,不论是城市,或是大自然,都有它值得拍摄的地方,但你会带甚么工具出去拍摄呢?来自 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的一个装备清单,列出 10 个必不可少的装备,如果你正准备出外拍摄夜色,可参考一下啊,简略概述如下︰
1) 正确的相机
对夜间摄影来说,以下的相机比较适合︰
& 可以拍摄 RAW 格式 – 以提高画质、改善噪点等
& 可以手动曝光 – 让你根据情况,拍摄慢快门,或推 ISO 配高速快门
& 可以手动对焦 – 有时太黑的环境,手动对焦更方便
& 良好低光表现 – 最高 ISO 值不等于可用 ISO 值,选择高 ISO 依然表现良好的相机,让你手持拍摄时有更多选择
简单的小工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包括让你看到相机按键、找寻其他物件、设定脚架、处理各种问题,甚至玩光绘呢。
3) 后备电池
长时间曝光会加速相机耗尽电池,如果使用 Live View 的话情况更严重,而且夜间普遍气温都会下降,用尽电池的时间,会比你所想像的要快。
这是很普遍的建议,是夜晚慢快门摄影必备的好工具。但选择时应同时兼顾脚程及体力,同时最好了解有关地方能否用脚架。
5) 快门遥控
使用遥控 / 快门线,可以避免拍摄时触碰相机,造成震动,而且一些型号更兼备间隔拍摄等功能,相当方便。
在夜间时,四方八面依然会出现种种干扰光线,遮光罩可避免画质受影响。另外,它是保护镜头的工具,夜间有时亦会遇上意外碰撞啊。
7) ND 减光滤镜
夜摄都要减光?没错,即使是夜间,你也有可能需要更加更加长的曝光时间,带着就让你有更多选择。
8) 补光工具
夜间也会出现高光差的情况,一些地方有照明,一些地方完全没有光。一支电筒 (如前述) 或射灯之类都可作帮助。
9) 改变光线色彩的工具
有时你会希望夜景中有不同的色彩的光线,在电筒上加一块颜色滤纸是一个方法;另外可带备萤光棒,制造线条、绘图写字等,而重量亦轻呢。
10) 智能手机
这个人人都带着的吧?这里特别强调它的多种功能,包括B快门计时、地图、通讯 (求救)、其他各种App,都是夜间摄影必不可少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斗牛才能赚到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