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信息意识包括哪些内容容

当前位置: >>
漳州市2013年继续教育公共课《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1》考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1) (2013 年公共课) 》考试试卷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15.0 分,每题 1.0 分,共 15 题) 1.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A )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2.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B )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3.即便在信息有多种交流途径的信息化社会里, 人们仍然感觉到存在着大量的无 法满足的信息需求,这就是所谓的(A )。 A.信息饥饿现象 B.信息沙漠现象 C.信息缺失现象 D.信息爆炸现象 4.信息分析成果中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 经过加工 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是(A )。 A.数据类成果 B.研究报告类成果 C.消息类成果 D.信息服务类成果 5.信息分析的本质(D )。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6.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C )。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7.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A)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8.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 )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9.(D )是描绘各种社会、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依时间而呈“S”型规律变化的 曲线。 A.指数曲线 B.直线 C.抛物线 D.生长曲线 10.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A ) A.查全率和查准率 B.收录范围 C.输出格式 D.输入格式 11.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B ) A.独立型 B.集体型 C.动态分配型 D.静态分配型 12.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D)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13.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 A.文献检索 B.文本检索 C.数值检索 D.音/视频检索 14.(D )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 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A.数据的搜索、校验和录入 B.系统硬件的运行和维护 C.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D.数据处理 15.数据流程图中的(B )表示数据和数据流向,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 是各个数据处理环节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A.数据处理 B.数据流 C.外部实体 D.数据存储 二、多项选择题(30.0 分,每题 3.0 分,共 10 题) 1.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有(AB ) A.信息素养 B.信息意识 C.信息发展 D.信息组成 2.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ABCD ) A.品种 B.质量 C.价格 D.信誉 3.信息分析的特点有(ABCD )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近似性 D.局限性 4.研究报告类成果 (AC) A.综述性研究报告 B.手册 C.预测性研究报告 D.年鉴 5.信息分析的作用有(ABC ) A.为科学决策服务 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为市场开拓服务 D.为客观调控服务 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系统应当在功能上达到(AD ) A.保密性 B.一致性 C.可用性 D.责任追究性 7.以下属于二次网络信息组织的有(BD ) A.超媒体方式 B.主题树方法 C.网站方式 D.数据库方法 8.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ABC) A.消费类成果 B.数据类成果 C.研究报告类成果 D.生产类成果 9.逻辑思维法包括(BCD ) A.抽象思维法 B.比较法 C.分析与综合法 D.推理法 10.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ABCD )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三、判断题(15.0 分,每题 1.0 分,共 15 题) 1.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 B 2.消息类成果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 经过加工整理 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 B 3.从本质上讲,信息检索就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A 4.基于我国国情,国家信息化包括信息资源、信息共享、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 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 5 个要素。 B 5.趋势外推法以假设“事物的发展属于结构性的突变,而不是渐进变化”为前 提。 B 6.为了保持信息系统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均匀连续地进行,信息系 统必须具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 A 7.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 3 个关键环节:成立评价小组、确定评价目标和 提出评价意见。 B 8.国民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A 9.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网络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B 10.在信息分析中,分析与综合总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A 11.信息化能力因信息化覆盖的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内涵。 A 12.做为一种描述复杂处理逻辑的工具,决策表又称判断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描 述处理逻辑。 A 13.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 领。 A 14.根据战略计划层的要求,操作控制层及时给出所需要的带有统计或预测性质 的各种管理信息。 B 15.数据库设计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方法 和具体的技术措施。 A 四、简答题(20.0 分,每题 10.0 分,共 2 题) 1.请简述信息系统的功能 1 答: 信息系统主要具有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管理和控制等功能。 (一)输入 信息系统的首要功能是根据相关性原则,将分布在各处的原始数据搜集起来,输 入到信息系统中,成为便于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输出的形式。 (二)存储 原始数据被输入到系统之后, 可以以某种方式存储起来,以便多次使用和实现不 同子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处理 对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可得到管理所需的各种综合指标。 数据 处理的数学含义是:排序、分类、归并、查询、统计、预测、模拟以及进行各种 数学运算。 (四)输出 包括信息系统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信息系统运行状态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及需 要人工干预时的提示信息。 (五)管理和控制 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应采集数据的种类名称和代码, 规定应存储数据的 存储介质、逻辑组织方式,规定数据处理范围和方法,规定数据传输方式、保存 时间等。 2.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 5 个关键环节是什么? 2 答: (1)成立评价小组。由信息分析人员、相关领域的评审专家、主管部门负责人、 用户等组成。 (2)确定评价目标。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基本目标在于确保成果质量合格,体 现信息分析课题提出部门的意图。 (3)搜集资料,分析限制性条件。以便进一步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结 论。 (4)提出评价意见。包括概略性评价意见和详细评价意见两种。 (5)形成评价报告。要求以简洁的文字交代评价的目的、背景、时间、地点、 专家、内容等,并详细地介绍评价的方法、过程及主要结论。五、论述题(20.0 分,每题 20.0 分,共 1 题)1.请详细说明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 1 答: 作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衡量指标, 信息化能力具有许多具体的表 现形式,包括信息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 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 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产业发展能力、 领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等信息化能力包括 (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 信息系统主要是指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信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 户等组成的人机系统。信息系统开发一般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 个阶段。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于信息畅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率 利用,信息系统进入使用阶段后的任务是对信息系统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 (二)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 信息组织是将牌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根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使其成为有 序状态的过程。信息从无序组状态变为有序状态,体现了信息组织的目的。信息 检索是一种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 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查准率 (三)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 信息分析是在大量收集原生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 及彼、 由表及里地分析处理和评价,形成对经济决策或其他社会活动有参考利用 价值的信息成果。包括课题选择和计划、信息搜集和处 理、信息分析和提炼、 信息分析成果评价和推广应用 4 个核心环节。 (四)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 关键因素。 信息产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代表了继农业、 工业、 服务业之后社会发展的方向,其运行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成长机制。 (五)领域信息化能力 领域信息化是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 个领域的深入应用。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的产物,是企业信 息化建设的目标; 电子政务核心是构筑政务信息平台,形成连接中央到地方的政 府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等;教育信息化指在 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之渗透到各个具体环节的 全过程。 (六)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倍受关注。一方面,信息 资源具有共享性,另一方面,信息资源还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因此信息资源对有 效配置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和更迫切的期待。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取得了一定 成效, 但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情况依然存在,亟待从理论上得到 指导和解决。 信息化能力的表现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分析、评价、管理、表达与交流的 能力,这种能力即涉及信息内容本身,也涉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一 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应具备: 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知道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 信息; 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知道如何组织、 分析处理、 管理和评价信息; 掌握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脑对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价值等的认识 和反应。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谁最敏 捷、最有效地掌握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掌握了控制事物的主动权。因此,强烈的 信息意识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三)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人类思维方式 和观念的变革、 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变革主要是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形 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所导致,信息文化是信息时代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信 息文化在社会形态上可以分成物质层面的信息文化、精神层面的信息文 化和制 度层面的信息文化三个层次。 (四)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创新有多种实现途径,在新信息技术的形成和扩散中,一般可分为 技术领先者、技术追随者和技术后来者。其中,技术领先者和技术追随者主要是 指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它们在信息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 最前沿; 技术后来者主要是指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包 括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使得我国能够在某些领域 成为技术领先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15.0 分,每题 1.0 分,共 15 题) 1.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D)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2.(C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 找出所需信息内容的过程。 A.信息组织 B.信息分析 C.信息检索 D.信息服务 3.信息分析成果中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 经过加工 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是(A )。 A.数据类成果 B.研究报告类成果 C.消息类成果 D.信息服务类成果 4.(D )是描绘各种社会、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依时间而呈“S”型规律变化的 曲线。 A.指数曲线 B.直线 C.抛物线 D.生长曲线 5.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A ) A.系统决策分析 B.开发项目概述 C.现行系统概况 D.项目实施计划 6.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 A.需求调查 B.详细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7.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C )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 A.社会资源 B.文化资源 C.信息资源 D.科技资源 8.信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A )形态。 A.文化 B.科技 C.信息 D.历史 9.竞争的基本运行机制是(B ),其实质是通过经济实力和智慧的较量,强者被 保存、发展和壮大,弱者被削弱、淘汰。 A.文化扩张 B.优胜劣汰 C.科技创新 D.历史发展 10.( D)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获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 展的能力。 A.一般竞争力 B.创新力 C.适应能力 D.核心竞争力 11.( D)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 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A.数据的搜索、校验和录入 B.系统硬件的运行和维护 C.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D.数据处理 12.即便在信息有多种交流途径的信息化社会里,人们仍然感觉到存在着大量的 无法满足的信息需求,这就是所谓的(A )。 A.信息饥饿现象 B.信息沙漠现象 C.信息缺失现象 D.信息爆炸现象 13.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D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计划 14.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A ) A.运行 B.存储 C.输入 D.控制 15.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D ) A.办公自动化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 D.专家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30.0 分,每题 3.0 分,共 10 题) 1.信息化表现的能力有( AB) A.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B.领域信息化能力 C.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 D.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 2.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ABCD ) 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3.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ABCD )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4.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 ABCD) A.品种 B.质量 C.价格 D.信誉 5.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BCD) A.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B.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C.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D.决策信息化 6.以下属于二次网络信息组织的有(BD ) A.超媒体方式 B.主题树方法 C.网站方式 D.数据库方法 7.社会信息化一般包括哪几个层次(ABC ) A.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 B.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 产力系统信息化 C.通过通信系统、资讯产业以及其他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 的全面信息化 D.通过科学技术对资源开发的科技信息化 8.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系统应当在功能上达到(AD ) A.保密性 B.一致性 C.可用性 D.责任追究性 9.研究报告类成果 AC A.综述性研究报告 B.手册 C.预测性研究报告 D.年鉴 10.信息化就是要以( ABC)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数字化 B.网络化 C.现代化 D.个性化 三、判断题(15.0 分,每题 1.0 分,共 15 题) 1.信息组织是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的矛盾的关键环节。 A 2.消息类成果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 经过加工整理 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 B 3.信息化能力因信息化覆盖的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内涵。A 4.做为一种描述复杂处理逻辑的工具,决策表又称判断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描述 处理逻辑。A 5.信息系统是信息资源存储、开发和被利用的主要工具。A 6.趋势外推法以假设“事物的发展属于结构性的突变,而不是渐进变化”为前 提。 B 7.为了保持信息系统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均匀连续地进行,信息系 统必须具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 A 8.从本质上讲,信息检索就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A 9.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网络检索三个发展阶段。B 10.在信息分析中,分析与综合总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A 11.数据库设计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方法 和具体的技术措施。A 12.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构成。B 13.信息系统结构既可以是逻辑结构,也可以是物理结构。A 14.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 领。 A 15.根据战略计划层的要求,操作控制层及时给出所需要的带有统计或预测性质 的各种管理信息。 B四、简答题(20.0 分,每题 10.0 分,共 2 题) 1.加强信息组织的研究对保障社会信息无障碍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哪几个 方面? 1 答: 加强信息组织的研究对保障社会信息无障碍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信息组织是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的矛盾的关键环节 2.信息组织是解决信息饥饿与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效手段 3.信息组织是沟通信息分布无序性和信息利用有序性矛盾的桥梁 2.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 5 个关键环节是什么? 2 答: (1)成立评价小组。由信息分析人员、相关领域的评审专家、主管部门负责人、用户等组 成。 (2)确定评价目标。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基本目标在于确保成果质量合格,体现信息分析 课题提出部门的意图。 (3)搜集资料,分析限制性条件。以便进一步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结论。 (4)提出评价意见。包括概略性评价意见和详细评价意见两种。 (5)形成评价报告。要求以简洁的文字交代评价的目的、背景、时间、地点、专家、内容 等,并详细地介绍评价的方法、过程及主要结论。 五、论述题(20.0 分,每题 20.0 分,共 1 题) 1.请详细说明什么是专家调查法,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哪些? 1 答: 专家调查法的实质是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专家调查法在 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繁琐的数 学模型, 而且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情况下, 也能对研究对象进 行有效的分析。 专家调查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 (一)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按规定程序向专家进行调查的方法,其特点是: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 德尔菲法的预测征询过程包括:成立预测领导小组、明确预测目 标、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 编制调查表、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 总统计和分析预测、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 经典的德尔菲法存在一些缺陷,派生的德尔菲法力图对此加以改进和优化。 它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保持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 另一类是部分地改 变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 (二)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借助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知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 一般用于 对战略性问题的探索。 (三) 交叉影响分析法 交叉影响分析法就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 其他事 件因受到影响而发生何种形式变化的一种方法。 (四)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根据人类的辩证思维过程, 先依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 将一个复杂的 研究对象划分为/递阶 层次/结构,同一层的各因素具有大致相等的地位,不同层次因素间 具有某种联系;再对单层次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以得出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 后, 为了计算层次总排序, 采用逐层叠加的方法, 从最高层次开始, 由高向低逐层进行计算, 推算出所有层次对最高层次的层次总排序值。第三套一、单项选择题(15.0 分,每题 1.0 分,共 15 题) 1.信息分析的本质(D )。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C)。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3.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4.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D )。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5.(C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 找出所需信息内容的过程。 A.信息组织 B.信息分析 C.信息检索 D.信息服务 6.信息分析成果中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 经过加工 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是(A )。 A.数据类成果 B.研究报告类成果 C.消息类成果 D.信息服务类成果 7.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8.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 )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9.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10.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 C)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11.( D)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 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A.数据的搜索、校验和录入 B.系统硬件的运行和维护 C.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D.数据处理 12.即便在信息有多种交流途径的信息化社会里,人们仍然感觉到存在着大量的 无法满足的信息需求,这就是所谓的(A )。 A.信息饥饿现象 B.信息沙漠现象 C.信息缺失现象 D.信息爆炸现象 13.信息分析的作用(A )。 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14.信息分析的特点是(B )。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15.( D)是描绘各种社会、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依时间而呈“S”型规律变化的 曲线。 A.指数曲线 B.直线 C.抛物线 D.生长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30.0 分,每题 3.0 分,共 10 题) 1.信息检索类型有(ABCD ) A.文献检索 B.事实检索 C.数据检索 D.概念检索 2.信息分析的特点有( ABCD)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近似性 D.局限性 3.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系统应当在功能上达到(AD ) A.保密性 B.一致性 C.可用性 D.责任追究性 4.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AB ) A.文件方式 B.超媒体方式 C.网站方式 D.主题树方式 5.以下属于二次网络信息组织的有( BD) A.超媒体方式 B.主题树方法 C.网站方式 D.数据库方法 6.研究报告类成果 A.综述性研究报告 B.手册 C.预测性研究报告 D.年鉴 7.信息分析的作用有(ABC ) A.为科学决策服务 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为市场开拓服务 D.为客观调控服务 8.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有( AC) A.信息素养 B.信息意识 C.信息发展 D.信息组成 9.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ABCD )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0.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ABCD ) A.品种 B.质量 C.价格 D.信誉 三、判断题(15.0 分,每题 1.0 分,共 15 题) 1.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A 2.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 B 3.信息化能力因信息化覆盖的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内涵。 A 4.做为一种描述复杂处理逻辑的工具,决策表又称判断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描述 处理逻辑。 A 5.国民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A 6.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网络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B 7.在信息分析中,分析与综合总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A 8.为了保持信息系统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均匀连续地进行,信息系 统必须具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 A 9.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 影响全局的竞争力, 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 A 10.根据战略计划层的要求,操作控制层及时给出所需要的带有统计或预测性质 的各种管理信息。 B 11.从本质上讲,信息检索就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A 12.趋势外推法以假设“事物的发展属于结构性的突变,而不是渐进变化”为前 提。 B 13.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 3 个关键环节:成立评价小组、 确定评价目标和 提出评价意见。 B 14.基于我国国情,国家信息化包括信息资源、信息共享、信息技术应用、信息 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 5 个要素。 B 15.数据库设计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方法 和具体的技术措施。 A四、简答题(20.0 分,每题 10.0 分,共 2 题) 1.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开发项目概述。 第二部分:现行系统概况; 新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系统需求说明; 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第三部分:项目实施计划。 2.信息分析选题确定之后需要制定的研究计划的内容有哪些? 答: (1)研究目的。如选题背景和意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服务对象、 预期效益等。 (2)调查大纲。包括调查方式、调查 范围、调查步骤、调查的广度和深度等。 (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了提高 信息分析工作的效率,应根据课题的性质和 研究条 件在研究计划中预计课题研究可能 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成果形式和提交方式。为了合理 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科学安排时间,应 根据研 究条件和用户的要求,初步确定预期 成果的形式和提交方式。 (5)组织分工。组织分工一般先按单 位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将分工进一步 深入到 每一课题组成员。 (6)完成时间和实施步骤。为了便于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一般按照信息分析工作 的程序 将整个研究活动分为几个阶段,并提 出各个阶段预计完成的时间和拟实施的步 骤。 (7)其他。如完成研究任务所需要的 人员、经费、技术、设备等条件。 五、论述题(20.0 分,每题 20.0 分,共 1 题) 1.请详细说明什么是专家调查法,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哪些? 答: 专家调查法的实质是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专家调查法在 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繁琐的数 学模型, 而且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情况下, 也能对研究对象进 行有效的分析。 专家调查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 (一)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按规定程序向专家进行调查的方法,其特点是: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 德尔菲法的预测征询过程包括:成立预测领导小组、明确预测目 标、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 编制调查表、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 总统计和分析预测、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 经典的德尔菲法存在一些缺陷,派生的德尔菲法力图对此加以改进和优化。 它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保持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 另一类是部分地改 变德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德尔菲法。 (二)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借助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知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 一般用于 对战略性问题的探索。 (三) 交叉影响分析法 交叉影响分析法就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 其他事 件因受到影响而发生何种形式变化的一种方法。 (四)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根据人类的辩证思维过程, 先依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 将一个复杂的 研究对象划分为/递阶 层次/结构,同一层的各因素具有大致相等的地位,不同层次因素间 具有某种联系;再对单层次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以得出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 后, 为了计算层次总排序, 采用逐层叠加的方法, 从最高层次开始, 由高向低逐层进行计算, 推算出所有层次对最高层次的层次总排序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分析成果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