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大批伤员,伤员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采取何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法?

现场伤员检伤分类
在突发的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是有限的,尤其在事发初期急救医疗资源可能十分匮乏。因此必须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那些最有希望被救活的伤员身上,现场伤员分类按三个层次展开,现场分类和医疗分类及转运分类。检伤分类就是要尽快把重伤员从一批伤亡人群中筛查出来,争取宝贵的时机在第一时间拯救,从而避免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现场,这就是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
创伤的检伤分类是灾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害现场医疗急救的首要环节。现代社会、群体伤害、现场急救的特点之一是要作检伤分类。伤员分类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伤员的病情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反复对伤员进行重新评估做出适当调整。检伤分类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它的有效应用,对于整个抢救的成败、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事半功倍”。
急救检伤分类中广为接受的是START
即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简单分类,快速治疗
如你是接受过训练的人员请这样做
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呼叫支援
做好个人防护开展现场检伤分类
将伤员分为四类:
第一优先-红色伤员:伤情危重,但可以救治的伤员;需要马上救治的伤员,请注意这些伤员不是以具体的受伤部位和伤情来决定的,而是呼吸循环不稳定或神智不清的那些患者。这些患者需要优先给予照顾。如果及时治疗就有生存机会。
第二优先-黄色伤员:伤情平稳,但无法走动的伤员;呼吸循环稳定、神智清楚,有重大创伤,但仍然可以短暂等候而不会危及生命或导致肌体残疾。
第三优先-绿色伤员:轻伤,可以走动的伤员;可以自主行动的没有严重创伤的人,这些人甚至可以作为帮助救援人员进行急救的人力资源。
最不优先-黑色伤员:因伤势过重,在现场已经死亡或即将死亡的伤员。心脏没有跳动且没有呼吸 确认死亡的,这些伤员在资源匮乏的时候需要放弃,否则占用医疗资源会造成红色伤员大批死亡!只有医疗资源十分充足时下才对此类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当伤员被分类后,会根据分类的优先顺序被集中,送到伤员集中区,各种颜色伤员各自集中。此区域应设在临近现场的位置,让伤员可以迅速得到救治,但也要足够远离灾害现场以确保安全。
根据国际灾难现场救助优先排序设立伤员救治区域,伤员在检伤分类区进行标注后送达相应的区域。这些区域分为重伤员救治区、轻伤员治疗区、临时尸体存放区、救护车停放区、救护车出发区等。
争取在最佳时机、最佳地点、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最多的伤员
最佳时机 ——即在创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由现场救护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救护伤病而不只是等待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最佳地点 ——指在安全并便于抢救的地点救护伤病员,因此不要在危险的环境下盲目救治伤病员,应该在确保救护者和伤病员都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及时施救。这就需要救护者对现场的环境是否安全做出正确的判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尽最大的努力 ——即尽可能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与现场其他救护者协作,共同救治伤病员。
救治尽可能多的伤病员 ——是在充分发挥现场人力物力的情况下,科学有序地救治伤病员,提高救治效率。尤其是在现场救护人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应有序的抢救,避免无序分散的抢救,才能达到救治最多伤病员的目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浅谈成批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体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
浅谈成批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体会
【摘要】:正1992年2月—8月我们共参加成批伤员的大型交通事故3起,均为大客车坠沟或翻车, 共致伤81人,死亡14人。本文就参加成批交通事故救治工作的体会进行总结: 院前急救:1.现场伤情分类:主张现场可根据CRAMS评分法来估计创伤的严重性。2.现场伤员处治:本着先重后轻的顺序予以包扎,固定和转运。严重创伤者:①包扎伤口有效止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骨折部位临时固定,脊柱损伤,禁止妄目背,拉,扶坐,要水平搬运。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木板或木棍临时固定。3.伤员搬动注意动作轻巧,迅速。危重病运送中由专人监护。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4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玛侃卓;欧建;万玛诺日;;[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6期
江容;;[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16期
王忆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4期
冯奕敢;;[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李栋;陈世荣;;[J];甘肃科技;2011年11期
秦卫东;何黎;覃凯;;[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齐咏华;马斌方;潘伟业;亢明;;[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刘文云;;[J];全科护理;2011年25期
杨莉萍;;[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张梅;;[J];全科护理;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德平;李迅;张德山;张庆林;甘璐;杨树林;;[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赵娜;时青格;;[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许静静;戴家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陈丽洁;;[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赵晨;陈柳媛;雷磊;李今;;[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吴赞平;王宏伟;袁成松;焦圣明;;[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盛韶光;;[A];轻型汽车技术2011年第7/8期(总第263/264期)[C];2011年
胡丹丹;张瑞华;王慧娟;项雯;马俊峰;;[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周欣欣;张广华;张芳;史晓凡;;[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郭季;[N];中国汽车报;2003年
阳书新;[N];法制生活报;2005年
赵颂;[N];贵阳日报;2005年
孙玉红;[N];哈尔滨日报;2005年
朱文春 ;[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武英民;[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副局长 汪永和;[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杨文辉 苏学勤 王跟东;[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本报记者 李丹;[N];四川日报;2005年
陈天煜;[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壮林;[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丁同强;[D];吉林大学;2005年
李凤芝;[D];四川大学;2004年
赵晓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马艳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鲁光泉;[D];吉林大学;2004年
刘玉增;[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陶代琴;[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申少君;[D];长安大学;2003年
郑力国;[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涛;[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谢华为;[D];福州大学;2006年
王俊人;[D];中北大学;2006年
姜水英;[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蒋湘泰;[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刘雨;[D];长安大学;2009年
郑建湖;[D];福州大学;2004年
魏静;[D];天津大学;2004年
杨振起;[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孙姣姣;[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课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院前急救的急、准、稳护理
作者:肖雪莲&&&&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急诊科
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院前危重患者的急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来在院前急救护理中运用“急、准、稳”的护理理念,认真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和转途中护理措施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为医院的后期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
&&& 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院前急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只有及时采取紧急而准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宝贵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也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院前急救要以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为主题,关键在&急&与&准&字上,在急救护理流程中如何充分体现&急&字,怎样才能做到&准&,又怎样去发挥&稳&呢?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 1& 快速反应接到&120&急救电话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出诊医护人员立即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迅速出车并用电话联系以便应急,如心脏病的患者,要备好心电图机;室颤的患者,要备好心电除颤器,呼吸差的患者要备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等。要求救护车白天在3 min内、夜间在5 min内必须开出,到达现场所用时间最快2 min,最慢20 min,平均10 min。
&&& 2& 迅速、准确地估计伤情及伤检分类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员迅速脱离致伤环境,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口唇颜色、肢端温度迅速判断伤情的轻重缓急。遇到重大灾害及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检分类,佩戴红色标志的伤员为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体重要器官。佩戴黄色标志的伤员为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严重压伤。佩戴蓝色标志的伤员为软组织损伤(皮肤割裂伤、擦皮伤)、轻度烧、烫伤、扭伤、关节脱位等。佩戴黑色标志的伤员为死亡。按病情先重后轻的处理原则进行抢救。
&&& 3& 基本生命支持,保证呼吸道通畅经伤情评估后,立即就地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氧气吸入以及呼吸兴奋药的应用。注意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呕吐物、分泌物。如果是舌后坠而自主呼吸存在的患者,使用口咽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体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对于猝死、创伤、烧伤等患者要适当脱去某些部位的衣服,以免进一步污染,便于抢救和治疗。
&&& 4&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迅速开放静脉通路,尽量选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较大静脉穿刺,固定牢靠,使患者在烦躁或搬运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保障液体快速而流畅地输入体内,如创伤大出血、各种休克等危重患者要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留置通路、1路可接输血管进行穿刺注射以备输血时应急使用。同时进行对症处理,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 5& 准确的转送和途中监护&& 5.1& 转送时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了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应迅速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及手术等。应及时地与有关科室取得联系,为进一步院内急救做好准备,尽量争取时间和条件。在转送之前,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如根据患者的病情交待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并发症,以尽可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转送时要做到&轻、稳、快&保证患者的安全,搬运过程中,方法要正确,体位要适当。如脊柱受伤患者要保持脊椎轴线水平稳定,准备好后,喊一、二、三,同时搬运并下面放置硬板,休克患者将担架水平位或头部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安静、平卧,轻轻抬放平车上,推车时要平稳,一切动作要以不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为宜。昏迷、呕吐患者应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若病情变化、车辆进行中有操作,应立即停车急救[1]。
&&& 5.2& 途中监护的护理& 途中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用药时要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剂量、浓度和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以避免出现用药差错。要严格执行院前急救护理无菌操作原则。并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所做抢救措施、用药名称、剂量、用后效果等,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以备医护人员交班查询。
&&& 6& 心理护理&&& 大多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严重。对于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常表现为惊慌、焦虑和恐惧,此时患者及家属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以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给予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2]。&急、准、稳&护理理念贯穿于院前急救护理全过程,通过这几年来接触到急救最前沿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使笔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院前急救对院内急救及急诊患者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只有扎实工作、积累经验、丰富知识面,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急救护理事业,更多地挽回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顾妮利.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125-126.
陈佩乔,黄文娟,陈肇婉.院前急救中护理缺陷分析与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967.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院前急救.ppt 5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与院前急救
广元市中心医院
成批伤员常常是由现代灾害、灾难事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等灾难创伤所造成。
现代灾害、灾难事故:气象灾难、空难、海难、地质灾难、环境灾难、交通灾难、疫病灾难、社会灾难等。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存在于现代灾害、灾难事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致伤因子具有其突发性、复杂性和高破坏性。同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构成直接威胁和危害。常常导致群死群伤。 在成批伤员中由于致伤因子的特性而具有如下特点:
1:发生突然 、时间紧急。
2: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 、抢救难度大 。
3:伤员因创伤死亡的时间大多数发生于伤后1小时的事故现场和院前。
4: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安全的转运是降低其死亡率和伤残率的有效手段。
如何实施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
1:成批伤员的院前检诊程序 目的:
进行快速、全面的生命体征评估,为伤情分类和救治提供依据,以便及时解除对伤员生命的威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尽可能地减轻伤残程度,并安全、及时、有序地后送。
具体检诊方法有:
五步检伤法
简明检伤分类法
创伤指数(Trauma Index, TI)
类选对照表(Triage Checklist,TC)
医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 PHI)
五功能评分法(CRAMS法)
创伤计分(Trauma Score, TS)
改良创伤计分法(Revised Trauma Score, RTS)
CRASH PLAN检诊法
各种创伤评价方法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应用各有优缺点 在现场特别是紧急情况下,必须迅速、简捷、准确地将有生命危险的重伤员区别开来,有效的处理并安全的转运是最重要的。
根据这一原则,简明检伤分类法、TI和CRASH PLAN进行创伤评价是较实用的
1.1:五步检伤法:
气道检查:首先判定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舌后
坠、异物梗阻或颜面 部及下颌骨骨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气道通畅。
呼吸情况: 观察是否有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或胸廓起伏程度、双 侧呼吸动度、双侧呼吸音是否一致以及伤员口唇颜色等。如疑有 呼吸停止、张力性气胸或连枷胸等存在,须立即给予人工 呼吸 、 刺穿减压或胸廓固定。
循环情况:检查桡、股、颈动脉搏动,如可触及
则收缩压估计分别为80mmHg、70mmHg、60mmHg左右;检查甲床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正常为2秒钟)以及有无活动性大出血。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昏迷程度评分。
充分暴露检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短暂解开或脱去病员衣服充分暴露身体各部,进行望、触、叩、听等检查,以便发现危及生命或正在发展为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 1.2:简明检伤分类法 第一步:行动检查 (1):行动自如的伤者为轻伤伤员,标绿卡; (2):不能行走的伤者检查第二步。 第二步:呼吸检查 为所有不能行走的伤者进行呼吸检查; (1):没有呼吸标黑卡。 (2):呼吸频率>30次/分<6次/分,为危重伤员,标红卡。 (3):每分钟呼吸6-30次者,检查第三步。 第三步:血液循环:检查桡动脉或微血管血液循环回流时间: (1):不能扪及到桡动脉或甲床毛细 血管充盈时间大于2秒,或桡动脉搏动>120次/分,为危重伤员标红卡。 (2):甲床毛细 血管充盈时间小于2秒,或桡动脉搏动<120次/分,循环尚可检查第四步。 第四步:清醒检查:检查脑部是否受伤: (1):询问伤者简单问题或给予简单指令: 不能回答问题或执行指令者,为危重伤员标红卡。能回答问题或执行指令者,标黄卡或绿卡。
1.3:创伤指数:
它是以受伤的解剖部位,伤员的生理变化以及创伤类型为指标来进行量化评分从而进行伤情评估。
9分以下为轻伤;10—16分为中度伤;
17分以上为重度伤。
创伤指数评分 1.4:CRASH PLAN检诊法 C=Cardiac
检查有无心跳;心音强弱、节律;有无心胞填塞等 R=Respiratory
检查有无呼吸;呼吸节律、深浅;气管有无偏移有无张力性气胸等。 A=Abdomen
外形;腹式呼吸、压痛、反压痛、移动性浊音。 S=Spine
有无骨折;侧弯、后突畸形;局部压痛、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 H=Head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搬运昏迷的伤员要采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