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1年土地征收被亦庄工业区征收,都有哪些款项归承包者所有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研究_甜梦文库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姓名:李红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宗刚
摘要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显著标志之一.汽车产业层次结构复 杂,上下游关联产业冗长,它是关联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大的知识密集、 技术密集、高度集中化、专业化、大批量的综合性产业,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全 局性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业如果要产生强有力的竞争和持续良性的发 展态势,就必须促进汽车产业集聚化,形成规模集群。正是基于此而展开对北京 市汽车产业集聚模式的探讨。 首先从国内外对比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集聚的概念、形成原因、产业集聚对 区域增长影响、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说明,并详细介绍了三大集聚 模型:“中心一外围”模型、公司选址模型和分工模型。 采用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八大 汽车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聚过程的分析得出,地理位置优势、核心汽车品牌 的主导和凝聚作用、本地化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体系、政策化优势平台、完善的汽 车产业法律体系、健全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对汽车产业集聚会产生决定性作用。 以上分析为设计北京市未来汽车产业集聚模式作了良好的铺垫。 北京市已经具备了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汽车产业规模现状、 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关联产业、外资和技术支持、金融服务体系等六大方面。 这六个方面有效的支撑了北京市未来汽车产业的集聚。 建立在对汽车产业集聚理论和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基础上,从汽车 产业链六大生产环节出发,进而把集聚因素的三个方面(基础要素,市场化因子, 知识溢出层面)映射到六大生产环节,并结合典型的汽车产业集聚模型;提出并 设计了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的三大模型:空间区域差异主从协调模型(P.SCMSD.Pfindpel.Subordinate Coordination Model based onSpaceDistrict):全程产业链集聚模型(CICCM,CompleteIndustry Chains―CentralizedModel);产业on链区域定位集聚模型(ICCMOSD,Industry Chains-Centralized Model OrientedSpecial District)。为了验证这三种模型哪一种更适合北京市汽车产业的区域部署,又建立起了 对三种模型进行数值量化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基于集聚要素的汽车产业集聚模式 可信度评估模型(RMAICMCF,Reliability ModelCentralization of Automobile IndustryModel basedonCentralizationFactors)。该模型通过对集聚要素进行数值量化,经过影射关系对北京市所辖区县评估出所有集聚要素值;同时建立在 这些要素值、汽车产业链比重、产业链一区域结合的基础上,运用评估公式,对 三大模型进行了最终的数值评估。最后得出,空间区域差异主从协调模型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P_ScMSD)更适合于北京市现在的汽车产业集聚。 最后对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和发展瓶颈进行统一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字产业集聚;汽车产业;区域经济;马歇尔的外在性;集群倡导Ⅱ ABSTR ACTAuto―industry playsakey role inthe developmentaofoneregion,and itsCOVCI"Sdevelopment reflects that ofthe region.It involveslong industry chain whicha diverse range.Therefore,to keep a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ntinuousdevelopment ofauto-industry,agglomer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implemented.Industry agglomeration is the efforts by various groups ofcompetition advantage gainedthe studythrough collaborative theories of industryan industry.Through conceptsonagglomer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ts effect andonand factors of industry agglomeration,regionaldevelopmen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ustry agglomerationinnovation,andintroducesthreeimportantagglomerationmodels:Centre-Surrounding model,Site-Selection Basedonmodel,andLabor-Division model.the research ofdevelopment ofauto―industry in US,Japan,and Europeancountries,we conclude that space advantage,core brand effect,complete industrychainsystem,policiessupport,and soundfinancial servicesystemasarecrucial factorsin developing 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Such factorspolicies support,human have been facilitatingcurrentauto-industry scale,resources,f.orei弘capital andtechnique,financial service analysis ofareBeijingof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After the auto―industry,threedevelopmentforBeringagglomeration modelsproposed ModelBeijing auto?industry:P-SCMSD(Principal―SubordinateSpaceCoordinationbased qnDistrict),CICCM(CompleteIndustry Chains-CentralizedonModel),and ICCMOSD(Industry Chains―Centralized Model Oriented District).ToSpecialtesti分which modelreliabilityis the bestoneto developBeijingauto―industry,this paper throughintroducesmodel,which evaluates the above three modelsquantizing agglomerationfactors,weighingone.industry chains,and chain-district,andconcludes that P.SCMSD is the bestFinally,this paper analyzes bottleneck problems in developing auto―industryagglomeration,and providescertain solutions.Key words:IndustryAgglomeration;Auto-Industry;Regional Economy;Marshall’Externalism,Cluster InitiativeIII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躲孳。力加导臌日期:.叼.6、叼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产业集聚是若干厂商集中于某一产业,通过多类行动主体的共同努力,利用 集群效应而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针对产业链比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 突出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和国际竞争优势。 汽车产业正是这种典型的适合于通过产业集聚而发展的产业,国际汽车工业基本 上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而发展的。如“世界汽车之都”的底特律,其汽车产 量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1/4,全市人口约90%就业于汽车产业;日本的丰田市更 是如此,除少量的产量是由九洲总装厂生产外,其它都集中在丰田市及周边地区, 全市从业人员均服务于丰田汽车公司。 目前,我国汽车生产和轿车生产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但还没形成 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北京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形成了以北京 现代汽车公司为代表的轿车,以北汽福田为代表的商务车,以北京奔驰为代表的 高档轿车和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轻型越野车的四大板块。“四大板 块”的发展带动了零部件、服务贸易、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链协调发 展的态势。2005年北京汽车销量为59.73万辆,销售总量居全国第五位。截止 到2005年底,北京汽车行业企业数量达到400余家,其中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11家,零部件及配套企业350家,放眼全国,北京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地位并 不占优势。因此,如何加速发展北京汽车产业及如何提高北京汽车产业的整体竞 争优势,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 本文提议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当顺应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走集聚化发展 道路,以提高其竞争优势。本篇论文把产业集聚理论具体运用到北京汽车产业的 集聚发展中,对未来北京汽车产业的布局安排、发展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产业集聚原因。Marshall(1920)“1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 集中的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A.Weber(1909)嘲认为在高级集 聚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就是产业集群。HenryG.Overman,StephenRedding和Anthony J.Venables(2001)啪从经济地理学的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角度,提出了基于地理的贸易流和要素价格影响产业集聚产生与发展的机理。 产业集聚定义。Paul.Krugman(1991)阐明建立在递增收益和简单的金钱外 部性基础上的集聚和产业活动的集中。Arthur(1998)认为,当假设递增、历史的 积累或路径依赖和区位的“锁定”时,产业活动可能的结果是地方化集聚。Michael Porter(2002)提出,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 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Philippe Martin和GianmarcoI.P.Ottaviano(2001)综合了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 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 来,由于向心力使新企业倾向于选择于该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空间的集聚,进一步验证了著名的Myrdal“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Catherine Beaudry和PeterSwann(2001)对产业集聚的强度影响产业集聚内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不同的产业存在着产业集聚正效应和负效应,在计算机、汽车、航 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 产业集聚与创新。熊彼特从创新角度说明产业集聚现象,认为产业集聚有助 于创新,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问的相 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得以实现。David Keeble、FrankWilkinson(2000) 从马歇尔的“产业区”出发,分析了创新环境与集群创新的关系,分析了区域集群中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集体学习过程对创新的重要性。1.2.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业集聚的定义、新特点、产 业集聚的方式、形成原因、作用进行探讨,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 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石培哲(2000)认为产业集聚的主要成因有:第一, 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第二,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力 量;第三,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第四,创新网络经济 的形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产业集聚的特点。车维汉(2000)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的新特点有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第二, 与以往的产业集聚相比,作为智力资源的大学或科学院所成为集聚的主要分子, 且起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第三,产业集聚效果即外部经济的因素有了新的内 容:其一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其二企业间“相互接触的利益”;其三如同 磁场一样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的形成。 产业集聚的作用。张元智(2001)认为产业集聚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 第l章绪论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 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 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 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丁云龙和李玉刚(2001)认为产业集聚对于提高企业 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有几个方面:第一,集群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第二,集群 内的企业创新成本较低:第三,作为市场链条中的风险投资其发挥作用依赖于众 多企业构成的区域经济网络,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才能得以建立;第四,集 群化区域内,通过竞争形成压力,激发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位 势,拥有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真正意义上将产业集聚经济理论比较完整引入我国并 对国内部分有代表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系统实证分析的是北京大学地理经 济家王辑慈,王辑慈(2001)通过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 视角综述了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着重评价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产业区理论, 对国外著名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Ⅲ。王瑁(2004)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 集聚现象为研究对象,分为集群类型与演进、集群制度支持与创新、集群成长的 地区与案例研究、集群战略与国际化五个方面,讨论了集群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产业集聚与创新“。盖文启(2002)从新产业区的角度,解析了网络节点的 创新功能,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阐释产业集聚 理论进行梳理,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体系。魏江(2003)以浙江产业集群 现象为背景和研究对象,对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和技术学习问题作了系统研究, 对集群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和联结模式、技术学习动力机制、集群学习范式等做 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汽车产业集聚。胡安生、冯夏勇(2004)认为汽车产业可以通过实施产业集群 战略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并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钱平凡(2004)通过分析国外汽车强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经验,得出汽车工业的发展 需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培育与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不同国家 汽车工业的集聚化方式不同嘲。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及思路(1)国际汽车产业集聚模式通过对国外成功的汽车产业集聚模式进行分析, 说明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培育与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 重要途径。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2)产业集聚与汽车产业集聚产生机理首先介绍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对产 业集聚涵义、成因、模型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我 国汽车产业集聚效应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论证说明,只有采用产业集聚的方 式来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作用。 (3)ill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从现有产业基础、消费群体、政策支 持、区位因素、与跨国公司资金和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和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综 合分析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 (4HL京汽车产业集聚模型及可信度评估建立在北京市汽车产业现状、产业集聚要素、汽车生产链环节的综合因素基础之上,本节提出了北京市汽车产业三种集聚模型,同时为了评估这些模型的合理性,又建立了对这三种进行可信度评 估的RMAICMCF模型,最终得出适合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产业集聚模式。(5)ill京进行汽车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课题研究思路如下图1-1所示。晰椴酥一I㈣0瓣图卜l研究思路示意Chart 1-1 Research method expression弧慷1.3.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把产业集聚理论运用到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分析其发展产业集聚的条 件、机制和模式、可行性等,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3.3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外汽车强国,如 美国、日本、欧洲的汽车产业集聚模式的作了比较分析,并进行汇总,得出国际 汽车产业强国的汽车产业多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发展。 第2章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状况第2章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状况2.1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经验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大汽车公司进行分析,以获取发达国家汽车产业 集聚化的经验,在这里择取了世界排名前八的汽车公司进行分析,这些汽车公司如下表2―1所示。表2-1 世界八大汽车集团Table 2-1 Eight automobile groups in the wodd汽车集团(公司) 通用 福特 戴姆勒一克莱斯勒 丰田 雷诺一日产 大众 PSA标致一雪铁龙所属国别 美国 美国 德、美(合资) 日本 法、日(合资) 德国 法国世界排名l 3 6 2 4 5 82.1.1美国汽车产业的集聚化过程通用汽车公司(GM)是美国主要的工业垄断组织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公 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总部设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2005年,通用 汽车公司销售的汽车达917万辆,排名世界第一位;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汽车三 强之一,总部设在美国的密歇根州的里尔本,2005年福特全球的汽车销量为 620.9万辆,排在通用(917万辆)和丰田(812万辆)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 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汽车集团是世界六大汽车集团之一,由德国戴姆勒一本茨公司和 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在1998年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2005年, 戴姆勒一克莱斯勒集团在全球销售汽车485.5万辆,居世界第六位。 通过分析这三大汽车厂商的发展史及整个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m,我们 对美国汽车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如图2―1所示。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1美国汽车产业集聚经验总结Chart 2-1 Summary of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US(1)历史上地理位置的集聚化效应美国的底特律是世界汽车之都,它生产的汽车总量占整个美国汽车产量的四分之一。这可以在地理位置上找到答案。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总部均坐落在底特律市,而福特公司的总部虽然不在 底特律市,但是它也位于密歇根州并起源子底特律市,三大汽车公司位于同一个 州,这样就起到了对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联动效应,强有力的推动了整个美国 汽车产业的发展。 (2)自主经营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平台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大环境的支撑, 所谓大环境,就是政府的政策平台,在经营管理上,美国政府基本上不会干涉公 司的运作,尽可能使公司所有经营自主化;另一方面,如果公司出现财务和公关 危机,政府又能够要很好的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比如在通用公司在1910年陷入 财务危机之后,政府能够及时地动用银行资本给予救助,避免刚刚起步的通用公 司倒闭,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度过了危机。 (3)顶级的汽车产品商业品牌或公司通用、福特和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都是 世界级的大品牌,这有利于其他关联产业的集中,世界上著名的钢铁公司、零部 件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都回慕名而集聚在这些厂商的周围,形成一个一体化的 汽车产业链,极大地促进汽车产业集聚。 (4)倡导高尚的城市汽车文化和公众形象宣传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企业公 民”理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基于对社会责任的考虑,比如,福特公司在中国设立 了奖金为100万人民币的“福特汽车环保奖”,旨在奖励并支持在环保领域做出 第2章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状况贡献的团体和个人。对于公众形象的重视是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主要的宣传理念。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它对新闻报道极为重视,德国总部和各地区都设有专职 的部门来处理媒介问题。 (5)对核心技术和品牌的控制兼并一批与汽车产业关联度密切的汽车品牌和 高科技技术公司,尽可能完全控制品牌和关键技术,以达到决策集中、生产集中 和技术集中的优势。福特公司在1987年9月获得英国著名的高级汽车制造商阿 斯顿?马丁(Aston Martin)公司的多数股权,并在1994年使阿斯顿?马丁成 为福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另外在1989年12月,福特收购捷豹汽车,投入重金 振兴这一英国名贵轿车品牌。2000年6月30日,福特汽车公司从宝马汽车集团 正式购得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车品牌陆虎公司的所有权。自此,福特八大著名品 牌中的五个外来品牌被福特汽车公司以资本手段相继收入麾下。通用汽车公司和 戴姆勒一克莱斯勒的强势路线也大抵如此。 (6)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通用汽车公司的金融服务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 汽车金融公司,2001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销售的新车中,有一半是由通用汽 车金融公司提供融资的,而全美所有经销商库存中的通用汽车产品,也有75.5% 由它提供贷款。1959年成立的福特汽车信贷公司是福特公司是全资子公司,为 经销商和零售业务提供全方位的融资。 (7)积极吸取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创新20世纪80年代,克莱斯勒的利润和 销售额不断下滑,而日系厂商的本田公司,却在美国市场步步为营。于是戴姆勒 一克莱斯勒公司就对本田公司的供应链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本田模 式是一个一体化的供应链联系,同供应商长期合作,拥有供应商部分股权;供应 商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关心汽车最终的市场效应,具有创新的动力。而在克莱斯 勒的模式中,供应商只是一个给老板打工的角色,按项目一一竟标,按要求提供 零部件,因此创新的愿望极其淡薄。该项研究结果最终导致了克莱斯勒公司的决 策层在1989年开始对其供应链进行改革,其核心模式称为SCORB―供应链成本 降低计划。这项改革的内容就是: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稳定供应商的利益关系, 鼓励供应商更多的参与汽车生产的全过程,奖励供应商的创新活动的建议。SCORE 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1.2日本汽车产业的集聚化过程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拥有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世界著名汽 车品牌。丰田在2003年已经取代福特公司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丰田是日本 企业中第一个利润超过10000亿日元的企业哪。这样的成绩从而使得丰田现在的 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丰田的产业集聚, 并促就了丰田今天的辉煌。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从丰田公司的成功发展史中,可以大致看到日本汽车产业集聚的过程及其经 验,如下图2―2所示,图2―2日本汽车产业集聚经验总结Chart 2-2 Summary of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Japan(1)核心企业主导日本的丰田汽车城是世界著名的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它采用的是轴轮式发展模式。丰}开汽车公司是轴心企业,大量中小企业作为轴心企业的供应商集聚在它的周围。在丰用汽车公司的成长壮大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核 心能力:创造可共享的商业理念,选择合适的伙伴,开拓市场,倡导信任和合作 精神。这种核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向其靠拢,与其合作。 (2)网络联系本地化丰田汽车产业本地化联系包括两个层面的联系:一是组 织联系;二是地域联系。丰田汽车产业的组织联系主要是围绕独特的下承包制展 开的。下承包制就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以垂直分工为依托建立起带有组织因素的 非经典交易联系。围绕这种下承包制,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既有 贸易联系,又有非贸易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企业网络。 ①.企业间存在竞争关系。在下承包制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中小企业 与大企业之间的分层竞争。丰田公司作为丰田汽车产业的轴心公司,虽然不与下 承包企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它会与日本大型汽车公司如本田、日产进行激烈的 竞争,这时丰田公司会把与它们的竞争传递给它们下面的中小下承包企业。 ,②.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主要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指大企业 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依赖关系;另一个层次是指中小企业之间的依赖关系。随着丰 田公司队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一级下承包企业开始向其他零部件供应商进行 业务承包,从而形成了多个下级承包企业,这种层层承包关系,使得中小企业依赖不断增强。③.丰田汽车公司和其它下承包企业在地域上也存在紧密地联系。丰田汽车-8- 第2苹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状况产业都集中在丰田城,丰田城拥有144家公司和160个工厂,其中86家公司的 104个工厂时生产汽车和零部件的,以丰田汽车总厂为中心,一个个工厂按照炸 面圈的形状相继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直径lOkm2左右、面积约8000万m2的 丰田工业区。因此,丰田汽车产业能在地域上集聚,而丰田城因为同类企业的集 中而出名。 (3)汽车产业活动的社会根植性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 而且取决于社会和文化因素。丰田汽车社会根植性形成的原因如下: ①.在集群形成初期,丰田有一个由14个企业组成的丰田集团。它是以丰 田汽车公司为核心,集体内的企业大都从事零部件、钢铁、工作母机、纺织品、 纤维、家庭用品等生产活动。丰田家庭成员就像一棵大树的分支一样遍布整个丰 田汽车集团,又像一张巨网覆盖了纺织、汽车及其与汽车相关的行业。由于这样 特定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的存在,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建立一套大家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范,在成文或不成文规范的指导下,企业内部互信程度很高,从而降 低了交易成本,使企业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加强,这种联系 反过来又使集群内部相互信任的网络得到巩固。 ②.日本特有的“商习惯”,也加强了地方社会的亲和和信任。商习惯是企 业在交易过程中的一些社会惯例,它带有很浓重的人际关系味道。由于这种商习 惯,企业间的信任度非常高,企业在订货时一般不需要签订什么订货合同,而只是以口头或便条的形式达成协议。2.1.3欧洲汽车产业的集聚化过程雷诺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创立于1898 年;日产汽车公司成立于1933年,是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也是世界十大汽 车公司之一。1999年法国雷诺公司通过收购股份的形式成为日产汽车公司的第 一大股东,形成了雷诺一日产联盟,2005年,雷诺一日产汽车公司的全球销售 量为613.1万辆(其中雷诺为253.3万辆,日产为359.8万辆),排在通用、丰 田和福特之后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M。大众汽车公司创立于1938年,是 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2005年的全球销量为524.3万辆,排在世界第五位。 PSA标致一雪铁龙汽车集团是欧洲第二、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标致公司创 立于1890年;雪铁龙汽车公司是法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创立于1915年。1976 年标致公司吞并了法国历史悠久的雪铁龙汽车公司,成立了PSA标致一雪铁龙公 司,2005年的全球销售量为339万辆,排在世界第八位“m。 三大汽车公司都是欧洲最著名和最成功的汽车公司,通过对这三大汽车集聚 化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欧洲汽车产业集聚的经验如下图2-3所示,在下面作详细阐述。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有效利用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卓越企业家和精英管理团队市场的国际化 欧洲汽车集聚经验 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的进行创新塑造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品牌图2―3欧洲汽车产业集聚经验总结Chart 2-3 Summary of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Europe(1)有效利用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欧洲各大汽车公司都是通过利用国家资本 和民间资本,走兼并化和合资合作的道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适时兼并相关 联的环节产业,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集聚化水平。PSA标致 一雪铁龙汽车集团的巨大成功就是很好的佐证。(2)卓越企业家和精英管理团队对地区和国家汽车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论一个地区还是国家的汽车产业,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去发展。汽车产业的集聚化,很大 程度上是人的合理的管理行为和决策行为。雷诺一日产公司在合并之前,日产公 司几乎接近于倒闭的边缘,合并后由卡洛斯?戈恩接手,在很短时间内就使企业 起死回生,使企业很快摆脱了困境。 (3)市场的国际化能够有效的促进本国汽车的集聚化市场的国际化包括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自身要敢于接受外来企业的合作和挑战,在竞争中生存和成长并 壮大;另一方面是在自身壮大之后,要勇于走出主动去参与汽车产业的竞争,通 过资源共享、品牌共享、市场共享到达双赢和多赢的目的。 (4)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欧洲的汽车公司都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汽车金融公司。(5)不断进行创新这些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品牌创新,使自身的 文化品牌相对于其他汽车品牌来说充满生机和活力。比如,不断的对车型推陈出 新,避免了产品单一性产生失衡的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样就能够使得各种车型之 间互补,能够促进整体汽车产业的发展。 (6)奉献于公众事业,塑造文化品牌和价值品牌这样能够使自己融入社会的 快速的发展进程中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分子,从无形的角度上提升了本地 第2章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状况区和本国汽车产业的品位,更加有利于产业的集聚。2.2国际汽车产业集聚经验通过对美日欧国家和地区汽车产业集聚的过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六条基本 的结论,它们如下图2-4所示。图2-4汽车产业集聚化经验总结Chart 2-4 Summary of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1)地理位置产业集聚化效应不论从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汽车产业发展集 聚历程来看,都可以提炼出地理位置对于汽车产业集聚化的巨大的推进和基础作 用。汽车产业是一个涉及层面广、技术含量要求高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汽车 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要经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积累需要各方面合 力的作用才能够达到相应的规模效应,比如资本支持、原材料供应、产业链的集 聚、消费群体产生、政策扶持等才能够形成一个规模化的体系。故此这种体系的 形成必须经过复杂的聚集力过程,这种力量聚集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汽车产业集 聚地理位置相近性和聚集性,从而形成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产业集聚化效应。 (2)核心汽车品牌的主导和凝聚作用一个地区汽车产业的大规模集聚,必须 有一两个大的汽车产业品牌的支撑,而所有的其它关联企业都是围绕这些品牌而 产生规模化的集聚效应,这种过程就是核心品牌的形成过程。美国底特律的世界 汽车城,丰田市汽车城等都是经过这种过程而形成起来的。 (3)本地化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体系汽车产业的集聚化是从一个整体面上而言 的,因为汽车产业的复杂性造就了其产业链体系的多重性和一体性。一个大规模 产业的集聚必须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才能够支撑汽车产业这座大厦。汽车产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业的集聚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半成品形成到汽车产业的组装、生产、销售、消 费再到汽车产业文化品牌的衍生,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4)政府的政策优势平台任何一个产业的集聚都必须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对 于汽车产业这样一个复杂产业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汽车产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 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故此良好的政策支持不仅对于汽车产业本身同时对于地区 经济都是大有裨盏的,同时扶持政策需要有适时性和推进性,这样才能够打造一 个良好的汽车产业品牌。 (5)完善的汽车产业法律体系汽车产业涉及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众多,里面涉 及的关系层次也比较复杂,各种商业纠纷因此会相对来说比较多。从美日欧汽车 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都需要一个完善的专门对于 汽车产业适用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样就能够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 部环境,更加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 (6)健全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完善的汽车金融并服务体系对于汽 车这个产业链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对于汽车生产商本身,国际大的汽车公 司都具各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这为汽车产业的超前消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了整个汽车产业的集聚。2.3本章小结本章对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强国的产业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这里主要是以 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生产集团为代表。通过对它们的集聚经验的分析,总结 出地理位置产业集聚化效应、核心汽车品牌的主导和凝聚作用、本地化完善的汽 车产业链体系、政府的政策优势平台、完善的汽车产业法律体系、健全的汽车金 融服务体系六大因素对其策划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第3章产业集聚理论与汽车产业集聚机理3.1产业集聚理论这里从产业集聚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是从产业集聚的因素 分析,另外一个方面是从产业集聚的理论模型进行探讨。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对产业集聚理论有一个比较整体的理解。3.1.1产业集聚因素产业集聚的要素包括基本因素层面、市场化因子层面和知识溢出层面““”, 它们包含的内容如下表3-1所示。表3-1 产业集聚的三个因素列表Table 3-1 Three factors ofindustry agglomeration产业集聚因素涵盖内容 运输成本意义或影响 代表着首要的区域因素 产生不同的节约指数,规模越大,节约指数也越大 从非自然资源的角度解释企业进行产业集聚的原因 包括三方面: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政府和组织市场 产品的差异性和消费偏好能够培育空问集聚 产业链环节的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贸易自由化可以大幅度降低贸易成本 产业集聚的层次越高,知识溢出越重要基本因素规模经济 马歇尔的外在性 地方需求 产品差别化市场化因子 市场贸易关联 贸易成本 知识溢出 信息和知识的外在性3.1.1.1基础要素产业集聚的基础因素包括:运输成本、规模经济、马歇尔的 外在性。之所以把它们称之为基本因素,是因为产业集聚是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 中,既是距离的缩短和地理范围的缩小,而这几个因素的共同的特征都是与距离密切相关的。韦伯“”是第一位系统的研究工业区位集聚理论的经济学家,在韦伯的工业区 位因素分类中,集聚是第二次引起工业再分布的因素,那个最先引起工业区域分 布的因素是“区域因素”,集聚只是区域因素引起的结果:而运输成本是首要的 区域因素,因此与根据运输成本一区域因素一集聚这个逻辑关系,运输成本构成 集聚的要素。工厂越靠近原料和燃料地,运输成本越低。韦伯的产业集聚的经济 函数如下图3-1所示。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M图3-1韦伯的产业集聚经济函数Chart 3-1Web’sfunction ofindustry cluster economy在韦伯的集聚经济函数中,影响集聚的主要因素就是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 生产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日生产量,增加生产单元的生产量很明显有助于集聚。 即增加了集聚了“规模”。反过来,不同的集聚规模也会产生不同的节约指数,规模越大,节约指数也越大。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无法用自然资源来解释的产业集聚,对于产业集聚 和外部经济,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的论述,他阐述了企业集聚 的三个优势,第一,能够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尤其是能够提供不可 贸易的特殊投入品;第二,为有专业技术的工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市场,有利于 劳动力的共享;第三,独特的非正式信息扩散方式有助于知识溢出。 3.1.1.2市场化因子产业的市场化因子即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地方需求、产品差别化、市场贸易关联和贸易成本。这四个因素的共同特点 是与市场密切相关,既包括要素市场,也包括最终消费是市场,还包括中间投入市场。产品的地方需求市场可分为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政府和组织市场等。企 业都愿意坐落在对其产品需求有很大的地方,不论是市场企业还是销售企业,而 这种意愿经过长期的发展,就会变成某种产品在本地的集聚。 如果产品是有差异的,那么消费者支付很少的成本就可以在有很多产品差异 的地方购买到更适合他的消费偏好的商品,节省了消费者搜索信息的成本。同时 消费者也会鼓励企业集聚起来,以增加他们的总需求。故此,产品的差异性和消 费偏好能够培育空间集聚。 从某个具体的工业过程来说,市场贸易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之分。 大凡企业选择区位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市场通路,这不仅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 的市场通路,也包括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市场联系通路。 贸易自由化的直接效果就是降低贸易成本一般而言,如果贸易成本高,使得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出口变得格外昂贵,那么公司宁愿接近消费市场,即消费需求考虑决定公司的定 位,这时生产集中性就低。相反的情况是贸易成本低,中间品和最终消费品的贸 易是便宜的,这意味着要素市场的考虑将在公司定位决定中占首位,公司宁愿选 择在其相对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更为便宜的地点生产,于是可能产生集聚。 因此,地方需求效果越强,产品多样性和消费偏好多样化越大,市场关联和 自由化越显著,越易发生集聚。 3.1.1.3知识溢出尽管诸多因素驱动着产业集聚,但这些集聚实实在在产生于 信息和知识的外在性。产业集聚的层次越高,知识溢出越重要。这里有两个关键 的假设:一是技术可以传播,知识可以溢出,一家公司的创新发明可以让其他公 司因外在性而受益;二是技术与知识传播和溢出受地理局限,否则就无需因外在 性而集聚了。 尽管知识和技术可以无阻碍传播,但在空间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OECD通过对世界上各主要大国的R&D溢出的国际研究表明,技术的扩散和R&D 的溢出具有很强的空间局限性,外国R&D对本国生产率的效果随着输出国与输入 国的地里距离而衰减,这说明空间距离在决定技术知识的跨国传递中很重要。3.1.2产业集聚理论模型 3.1.2.1中心与外围模型中心一外围模型主要是研究集聚的一般均衡性与稳定性,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集聚在什么条件下产生?集聚的中心在哪里?集聚是否持续下去?为了简化与抽象,考虑一个经济中只有两个区域,区域1(东部)和区域2 (西部);只生产两种产品:农产品和制造品;只有一种生产因素:劳动。 问题:制造业是分布在两个地区,还是集中在一个地区?如果制造业集中在 一个地区,那么就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中心”,以农业为“外围”的模式,即“中心一外围”模式。“中心一外围”模式从消费者行为、运输成本、厂商行为、工资率、价格指数和收入、暂时均衡和均衡的稳定性分析了集聚行为的均衡性和稳 定性。通过对这个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六个命题:九 九若f=1时,有c02=I。即当不存在运输成本时,厂商的空间位置是无关的。 对那个规模经济较大时,而运输成本较小时,集聚是可支撑的。九如果盯一l一∥盯<0,集聚是强支撑的。如图3-2所示。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K0l图3-2集聚强支撑坐标Chart 3-2 Agglomeration sustaining coordinate九 九当f<f+,集聚是可以支撑的;而当f>f‘时,∥集聚是不足以支撑的。规模经济越大,对集聚的支撑力越强。如图3―3所示。O∥图3-3规模经济对集聚的支撵力影响Chart 3-3 Effect ofscale economy on agglomeration九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越大,对集聚的支撑力越强。3.1.2.2公司选址模型公司选址模型的重要性在于,空间经济学中厂商、产业、 经济构成三位一体的研究单元中,公司的地位是问题的焦点,该模型是对产业集 聚影响因素的集体的概括。对这一研究,要从两个角度切入:一个是传统的公司 选址问题,一个是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问题。 古诺模型是传统公司选址模型中最重要的公司选址模型之一,也是所有公司 选址模型的基础。我们构造两阶段与产量选择的古诺竞争模型为: 有无限多消费者均匀分布于以周长参数为1的圆环形分布城市,圆环上每一 个点表示一个市场。企业在该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此模型第一阶段是两个企业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记为1和2)首先同时分别选择xl和x2作为企业的厂址。在博弈的第二阶段, 企业在选址后进行产量选择竞争,假设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使用不同的价格。圆环 上位置x是以0位起点沿着逆时针方向长度距离,同时终点1与起点0重合。 假设需求函数在任一点x处是线性的,形式为P(x)=a-bQ(x),其中a>0,b>0为 常数,Q(x)是企业为x处,提供的该产品的总销售量。企业在所处的位置生产并 运输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产品运输是沿着圆环形就近运输,当企业i在xi处服 务于一个特定的位置X,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用t表示产品的单位运输 费用系数,那么企业i的线性运输成本为tIx―xil,i=l,2。 令qi(x:xl,x2), (i=l,2)表示第i个企业在x处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产品 量,它也依赖于企业i在xi处的单位产品在生产成本c(xi),i=l,2。这里c(?) 表示在圆环上分布位置上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布函数。 假设两个企业就选址和产量选择做出作出最有决策,以企业各自的利润最大 化为原则。可以看到在X处两个企业所提供的这个产量为Q(x)=ql(x:xl。x2)+q2(x:xl。x2)这样在x处的逆需求函数为P(x)=a-b[ql(x:xl,x2)+q2(x:xl,x2)]在这种假设情况下,通过分析古诺竞争与纳什均衡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九如果成本分布函数是常数,那么两个企业位于圆环的直径两端,即当两 个企业均衡地分布于圆环上,达到完美的纳什(Nash)均衡,而集聚是企业各自利润最小化。九如果成本分布函数是严格凸函数,当运输费用系数比较小时,那么企业 将在成本函数最小点集聚,并各自达到利润最大化;但如果企业占据圆 环直径的对称点所对应的成本分布函数是最大值时,那么选址并不是纳 什均衡点。3.1.2.3分工模型分工模型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时产生的集聚效应。回顾李嘉 图模型,它表明生产的比较成本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一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成 本优势的产品,必有贸易利得。在标准的H.O(Hechschcr-Ohlin)模型框架中, 每一个国家将要出口那些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而进口那些相对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对于既定的要素 禀赋,国家的大小会改表比较优势的程度(Torstensson,1997),而专业化的程 度依赖于要素禀赋的变化。 分工模型基本上与“中心一外围”模型类似,只是在这里并不只是一个制造 业。而是两个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b'吐lllllStO scale,roTS)的工业部门。从 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命题:九一个地区的产业集中度与该地区要素禀赋正相关,与该地区要素生产率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正相关。九贸易成本对某个地区的产业集中度的影响与该地区规模大小有关。当区 域规模超过某个阀值,贸易成本与产业集中度负相关;当区域规模低于 这个阀值,贸易成本与产业集中度正相关。 区域规模越大,将降低它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收益递增)的专业化程度。九九贸易成本的增加并不必然地减少集聚,而且,贸易成本的变化可以是两 个区域按比较优势分工的专业化模式发生逆转。我们对这三种模型作一对比,如下表3-2所示。表3―2三种集聚模型的对比示意表Table 3-2 Comparision ofthree agglomeration models模型类别典型代表研究内容或定位适用范围只考虑经济中体有中心一外围模型“农产品一制造品”模型集聚的一般均衡性与稳定性 两个区域 空问经济学中厂商、产业、经济构 成三位一体的研究单元中,公司的 只从产业区位的角 度出发分析公司选址模型古诺模型 地位是问题的焦点,是对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的集体的概括 相对于中心一外围模分工模型李嘉图模型基于比较优势时产生的集聚效 型,包含多个制造业3.2汽车产业集群方式3.2.1关键性企业衍生汽车产业集群由关键性企业衍生、裂变、创新形成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集群生成的一种重 要方式。以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例,1902年享利?利兰在底 特律创建了凯迪拉克汽车公司;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在底特律成立;同年大 卫?别克在底特律成立了别克汽车公司。到1903年底,美国已有几百家大大小 小的汽车厂,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底特律。1904年,威廉?杜兰特控股别克汽 车公司,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收购活动,于1908年 成立了通用汽车公司。1911年,路易斯?雪佛莱三兄弟在杜兰特的支持下于底 特律创建了雪佛莱汽车公司。大量生产方式的创造改变了此前以单件生产方式为 基础的美国汽车工业,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1916年,杜兰特又收购一些 汽车主要零部件企业而在底特律组建了联合汽车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并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将包括位于波士顿的哈特轴承公司在内的几家零部件企业迁至底特律。1919年, 克莱斯勒因与杜兰特意见不合离开通用汽车公司,其后受聘于底特律的马克斯威 尔公司开始生产汽车,于1924年推出非常有名的“克莱斯勒6号”汽车,并 于1925年将马克斯威尔公司更名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928年克莱斯勒公司 收购了道奇兄弟公司和顺风公司,跃升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至此,以底特律 为中心的密歇根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全球第一个汽车产业集群而完全形成,并保持 着强大的竞争优势,使美国汽车工业领先于世界汽车工业。3.2.2大企业分级下包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大企业分级下包制度‘。删是日本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来源。大的制造企业主 要集中生产对其有战略意义的产品,而将一些较为成熟的产品、小批量生产的零 部件以及子系统的生产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下包给较小的厂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 优势互补,大企业可以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而中小企业就可以致力于零部件的 生产和技术改造。以日本汽车工业产业集群为例,丰田汽车产业集群主要是围绕 独特的下承包制展开的。下承包制就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垂直分工为依托建立 起带有组织因素的交易联系。它的基本形式是等级机构,可形象地比喻成金字塔 形。大企业处在塔顶,用零散的中小企业为底,依企业规模和经营能力分成若干 等级层次,层次之间的企业关系是承包关系。比如,在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内部, 丰田公司处在塔顶,下面有168家一次下承包企业,4700家二次下承包企业, 31600家三次下承包企业,四次以下的则无法统计。实际上,下承包企业为了满 足准时化的要求,基本上都集中于丰田城,丰田城拥有分属于144家公司的160 个工厂,其中86家公司的104个工厂是生产汽车及零部件的。3.2.3由外商投资形成汽车产业集群由于处于较好的地理位置或具有某些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地区,能够不断吸 引跨国公司对该地进行投资。外商投资企业的集中将使该区域形成比较大的集聚 效应,与外资企业相配套的其他产业也会逐步聚集该区域,从而形成相关的产业 集群。西班牙是借助于外商投资的产业集群而成为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代表。 西班牙的汽车工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60年,西班牙的汽车产量不足6万辆。上世纪80年代,西班牙唯一的国有汽车公司――西亚特汽车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和股权转让。后来,雷诺、标致一雪铁龙、奔驰、 菲亚特、通用、福特和日产等国际汽车公司纷纷落户西班牙。目前,世界六大汽 车集团在西班牙共设有ll家汽车制造工厂,分布在7个地区,形成了西班牙 的七大汽车生产基地: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公司的巴塞罗那基地、福特汽车公司的 瓦伦西亚基地、通用汽车公司的扎让哥乍基地等。至2001年1月,该集群的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企业达到了250家,员工总数近4万人,其产值占西班牙汽车工业总产值的 1/3.汽车产业集群对提升西班牙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3.3汽车产业集群效应优势(1)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一是集群企业的低生产成本。完善的汽车产业集 群可以使一家零部件企业为几家主机企业配套,可以实现规模生产和规模采购, 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二是低交易成本优势。汽车产业集群可使企业间共享技术、 信息和人员,加强交流和合作,减少企业问的交易成本。三是低物流成本。 (2)产业的高效协作竞争优势具体来讲,汽车产业集群嘶1可做到“五个有利 于”:第一,集群内各企业都专注于某一类产品或某一类业务开展生产经营,可 以提高研发投入,做精、做专、做深、‘做细产品或业务,有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 争能力;第二,集群内企业开展合作竞争,建立战略联盟,会推动资源整合和企 业联合重组,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第三,以集群区内各整车企业为核心, 形成多层、多级的复合协作体系,有利于顺应汽车业的模块式发展和系统化供货 的技术趋势;第四,集群内零部件企业可以做到就近为主机配套,实行准时化生 产,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实现现代汽车工业的精益生产方式;第 五,汽车产业集群可使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共享技术和品牌等资源,从而节约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3)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区域内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为载体的,一个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区域内产业的竞争优势上。汽 车工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的产业关联性极强。汽车工业发展会极大地促 进机械、冶金、轻工、电子、纺织等上游产业和汽车维修服务下游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等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育、科技、咨询等智力和服 务力量的支持和协作,发展产业集群有助于集群区内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 咨询公司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产业化协作,从而实现各种社会力量优势互补。3.4汽车产业集聚的可行性思路和措施(1)依赖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集群,明确政府角色和定位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 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我国浙江的服装等产业集群,其成 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产业集群应是企业自主决策、权衡和选择的结果,而不 是政府行为的产物。产业集群是由企业依据市场机制形成的,而不是由各级政府 创造的。因此,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是搞好 软件建设,包括为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促进教育和科技发展,维护市场公平 竞争。 (2)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汽车产业集群与国有企业转制是相辅相成、相互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促进的。促进产业集群,吸引大量的民营、外资汽车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来集 群区投资兴业,可以推动区内企业资产整合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市场 化速度,使企业改制速度加快,产生激活产业的“鲤鱼效应”。 其次是扶持。政府对汽车产业集群的扶持主要是资金和政策扶持。要提高资 金扶持的效果,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向。基本原则:抓住重点,区别对待。 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分布要搞好事前的科学论证,优中选优。同时,以减免税,信 贷优惠,减免土地使用费,减除不合理费用等吸引国内外民营和外资企业进入各 地的汽车工业园区,推进企业集群。 (3)以大型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为核心链动式发展产业集群从汽车产业集群的 形成机理来看,以产业链下游整车企业和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为核心带动上游 中小型供应商,推进各层次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促进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实行专业 化生产,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应该以核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为主导,以推进 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模块,向上带动部件和零件企业。(4)促进汽车产业集群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和有关社会机构的支持。汽车产业集群与相关产业的关系是互动 的,即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发展汽车业集群应坚持系统思维,应积极促进相关 产业快速发展,以集群促集群。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兴业”的国家发展战 略要求,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体 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5)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力量促进产业集群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具有显著 的全球化特征,汽车产业全球化具体体现为市场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 化,采购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了所谓“6+3”的新寡头垄 断产业格局㈣。零部件工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兼并重组,形成了一批巨型零部件跨 国公司,如德尔福、博世、天合等。 国际汽车工业巨头在我国的各汽车工业中心城市驻足后,大量的国际汽车零 部件企业将采取客户跟踪战略随之进入,嵌入客户的全球供应链,实施就近配套。 反过来,这又会优化当地产业发展环境,吸引其它整车企业进入,推进我国汽车 产业集群扩大规模和提高层次。3.5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对产业集聚要素和集聚模型以及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和 分析,同时,对汽车集群化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 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可行性提出了宏观的措施和规划的思路。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4.1竞争优势分析4.1.1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4.1.1.1生产要素 (1)资本优势汽车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07删。北京市作为全国的金融中 心,目前已集中了国内一些主要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金融业门类较 齐全,货币交易量和资会流量较大,市场较发达,各项经济指标都已走在全国的 前列。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四大国有 银行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总行;中国最 大的保险公司一中保集团总部,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一银河证券以及中国中央证 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等金融业服务机构都设立在北京。目前已有100多家外资银行落户北京,18家建立了自己的分行。(2)人才优势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文化、教育科研创新中心,而未来自主研发, 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北京集中拥有包括 北大、清华在内的67所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为代表的全国多数从事基础开发研 究的科研机构:另外,市级以上的独立科研机构500多个;再有,北京拥有7.66 万名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北京已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科技智力要素密集区 和高技术创新区之一。 (3)基础设施优势在2008奥运会的影响下,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 地提高,有利于北京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在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方面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且北京周边有 三个港口(天津港、秦皇岛港和京唐港),这会有助于节约大量的物流成本。并且 北京是华北电网和京津唐电网调供的核心,拥有完善的燃料结构和供应体系和物 流业、海关与商检服务。 4.1.1.2市场需求2006年北京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大关,据世界银行及主 要国家、地区消费结构统计资料曲1,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居民在住房 消费、交通、通讯、文化教育服务类等支出比重大大增加。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销售量占全国l/lO,轿车保有量占全国1 /7,私人轿车保有量为上海7倍以上,每百人拥有小轿车已达12辆,如图4-2。 可以说,北京汽车工业企业背靠先天性的区位优势,使得产品需求信号能够及时 得到反馈、使得产品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到达有消费需求的客户手中.这种优势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使北京的汽车制造业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4.1.2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一个企业所在地鼓励创新,有政策与规则刺激企业向训练技术、提升能力与 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去努力,企业就会有竞争力。另外,当地若有很强的竞争对 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地提升与改进。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心、资本运营 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和人才中心。北京汽车工业被重新定位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 支柱性产业,形成了以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京奔驰为核心的北京汽车“三大板块”。2004年,北京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53.87万辆,在全国汽车的总占有率已经 达N10.62%;到了2005年,北汽集团共销售出59.7万辆汽车,其中,北京现代 实现了23.4万辆的销量.而刚刚下线的“北京大奔”生产出900多辆,全部售罄。 从北京市汽车的产量分布来看,以轿车和货车为主的北京现代、北汽福田、 北京奔驰“三大板块”已经成为引领北京汽车发展的绝对核心。见图4―1和图4―2。图4-12004年北京市不同类型汽车产量分布Chart 4-1 Production volume ofdifferent vehicle ofB两hag in 2004图4-2北京市不同类型汽车产量比较(单位:万辆)Chart 4-2 Comparision ofdifferent vehicle production volume并且货车和轿车两大块远远高于全国产量的同比增幅。分别是货车的同比增 幅37.16%,高于中国货车产量的同比增幅23.18%,轿车的148.57%高于全国的 11.98%,这都说明了,三大板块为首的北京汽车工业发展潜力的巨大。 而北汽福田恰恰是轻型货车市场上的绝对老大。这一点从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都可以看出。如图4―3和图4―4所示。图4-32004年中国轻型货车前十火企业销量比较(单位:万辆)Chart 4-3 Sales volume comparision oftop ten truck companies in 2004图4―42004年中国轻型货车市场占有率分布Chart 4-4 Maker share analysis oftruck companies从以上方面看,在未来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市已经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如果能够把握好机会和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赢得一 席之地。4.1.3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带动系数高、经济拉动作用大、技术含量高、 吸纳劳动力多等特点,非常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发展。北京市已将汽车产业 作为未来振兴制造业的第一战略产业。自2002年以来,北京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实力持续增强,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韩国现代公司和德国奔驰公司三大战 略伙伴的合作不断加深,北京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1)产业实力雄厚,增速较快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北京汽车产业飞速发展, 实力不断增强,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5年北京汽车产量达N59.73万辆,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比2004年增长8.跳,,占全国汽车销量的比重超过10%,居全国第五位,其中轿 车22.1万辆,增长47.1%。形成了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北汽福田、北京奔驰四 大核心汽车制造企业和数百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30余家汽车经销与服务企业 组成的庞大的汽车生产、经销与服务体系。 (2)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配套、经销、售后服务等各 大环节均有较强实力北京地区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lO家,有改装车资质的企业 “家,零部件企业及与汽车配套相关企业180多家,科研院所12家,汽车经销企业30多家。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控股)是北京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该 企业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对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进行改制组建的国有独资 公司,是北京现代汽车、北京奔驰、北汽福田三大核心汽车生产企业的控股公司, 总资产193亿元,净资产67亿元。2003年北汽控股整车制造实现产值280亿,零部 件制造实现产值1l亿元。北汽控股的整车制造产值占全市整车制造产值的98%, 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汽车生产、销售量占北京汽车全行业的70%以上,产销 量排在全国大型汽车企业的第四位。其下属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以及汽车服务 贸易的企业和公司有28个,职工总数5万多人。~客车、改装车是北京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 位。目前,在北京汽车企业中,客车生产企业5家,厢式车生产企业3家,罐式车 生产企业15家,挂车生产企业6家,自卸车生产企业4家,特种车生产企业6家,基本型3家。北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是随着北京整车生产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除了北汽控股系统内的北内、北齿、蒙诺、传动轴等企业外,北京还有180多家 汽车零部件企业,职工约2万人,总资产30多亿元,其中合资企业lO家,年销售 收入66亿元。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北京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形成了轻型客货车和 轻型越野车配套体系,有的零部件企业同时为国内部分轿车产品配套。. (3)汽车品种齐全,轻型货车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北京的汽车品种较多,以 轿车生产为龙头,产品涵盖环保经济型轿车、轻型载货汽车、轻型越野车、轻型 客车、公交大客车,高档大客车、专用汽车、电动汽车等类型。其中,专用汽车 包括:环卫汽车、商品运输车、市政专用车、电视转播车、清扫车、高空作业车 等。北京的轻型货车产销量较高,位居全国前列。2003年,北京轻型载货汽车产 量达到21.6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北京专用车企业的产品以轻型、中 型车辆为主,许多产品正处于换型期,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一直稳定在4%左右, 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为70%左右,北京的环卫车辆在北京市场占90%以上。 (4)fit京现代、北京吉普、北汽福田发展态势良好.北汽控股与奔驰合作顺利, 同时加快建设顺义和亦庄两大汽车基地,北京汽车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北京市政.25.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府非常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重视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汽车 企业以加快北京汽车业发展,先后成功引进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包括三菱汽车)、 韩国现代汽车两大汽车巨头,加快建设顺义和亦庄两大汽车生产基地。目前,北汽控股拥有的三大核心汽车企业――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北汽福田发展态势良好。北京的汽车产业集群将依托顺义、义庄两大汽车基地,以北京现代、北京 吉普和北汽福田三大核心企业为龙头而形成。三大核心汽车企业的控股企业北汽控股公司提出“十五”期间“一、二,三、四”调整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基地――以顺义为核心区域,包括怀柔、昌平等地的汽车生产基地;依托两个伙伴 ――戴?克公司(包括三菱)和韩国现代;发展三个板块――北京现代汽车的轿车板块、北汽福罔的包括重、中、轻、微卡车和客车的商用车板块,以北京吉普为主的越野车板块;共享四项资源――即丌发、销售、零部件及信息资源,并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服务贸易业。2005年北京汽车工业将成为发展北京现代制造业 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跻身全国汽车生产企业前列。4.2北京汽车产业集聚的必然性4.2.1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性汽车产业是关联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大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度 集中化、专业化、大批量的综合性产业啪1。它涉及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 工、纺织、轻工.、交通运输、公路和城市建设以及维修、服务等相关产业。它 的发展对加速科技进步、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况、提高生 产、经营和办事效率、加快商品流通和社会活动节奏、活跃市场经济、增加就业、 扩大山口、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外贸结构、就业结构、 消费结构和城乡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变、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它具有这种特征和作用,所以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屐 中国家都选择汽车产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支柱产业。4.2.2产生集聚的条件已经形成北京汽车产业经过这么多年蓬勃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再加 上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和首都地理位置优势,不论在政策支持还是科技实力以 及上下游产业链规模上面,都已经具备了建立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由以上提及数字可知,北京汽车产业经过 这么多年的发展,在销售数量和总体销售额方面都已经比前几年有了巨大积累, 再加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规模已经初具规模化效应,这种规模化的汽车 第4章北京发展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产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而规模化的结果就是促进产业进行集聚,以促进更 大规模核竞争优势的形成。 (2)政府政策优势力度加大,汽车集聚发展大环境优良北京市在“十一五” 计划中,明显的加大了对北京市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把汽车产业定义为北 京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对北京市各行各业的引导带动性系数 大,汽车产业的发展健康与否,在某种也程度上折射出北京市整体经济发展的状 况。鉴于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指出,北京汽车产业要抓住 机遇,依托“戴一克”和“现代”两个合作伙伴,壮大北汽福田;通过合理布局, 形成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积极融入中国乃至国际汽车 产业的发展与竞争之中,以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为目标,在创新发展中确保国内第 四争取第三的位置。这些计划的出台,必将促成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 (3)人力资源给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备支持北京人才资源尤为丰 富,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等都集聚在这里, 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科研和技术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些资源为北京市汽车产业的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联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成套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优势以汽车整车 企业为核心、零部件等配套企业为辅助的区域合作趋势。除汽车制造业本身以外, 汽车产业超长的产业链已使上游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 和下游保险、金融、销售、维修、加油站、餐饮、旅馆等都受到程度不同的益处, 这一连动效应将使北京市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5)外资和技术支持成效显著北京市地处祖国首都,占据天时和地理,每年 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汽车产业作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世界各大 汽车厂商争相投资的热点。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现代、奔驰等世界汽车产业巨头 以及德尔福、博世等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北京都建立了自己的稳固的据点。通过参 股和合资等多种形式,已经建立起了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合资公司,在合资过 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汽车先进技术,同时利用了大量的外资,相对于一汽、 上汽和东风三个中国汽车巨头来说,已经大大缩短了综合实力的差距。 (6)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建立金融消费信贷不仅可以在资金上面替用户提供 时间缓冲区,也能够为生产商和银行提供可观的利润,如果整个资金和信用关系 进行良好,那么受惠的是整个关联的汽车各个体系。北京是我国金融中心之一, 大部分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总部都在这里,这种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给北京的 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天然的消费信贷市场。4.3战略思考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以上对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进行汽车产业集聚条件的综合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延伸出以下结论: (1)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条件已经具备北京市汽车产业通过兼并重组与合 资,再加上政府的积极引导,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从零部件 采购、技术研发、整车组装、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完整的链 条,而建立在这一套流程之上的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等也基本上都已经成熟,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市依托这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基本上具备了进行汽车产业集聚的条件。(2)着力探讨建立汽车产业集聚的可执行模式在分析建立汽车产业集聚的可 行性之后,就需要对如何建立和建立怎样的汽车产业集聚进行进一步探讨,也就 是对建立汽车产业集聚的执行模式o…1作一个比较具体的规划。汽车产业集聚的 模式对于如何规划布局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的空间定位以及重要性差异有着很 大的影响,执行模式涉及到如何规划在哪些地理方位多大程度上部署何种服务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决定着政府如何进行轻重点投资和市场引导,以便于更加有利于整体汽车产业集聚的发展。(3)深入分析建立汽车产业集聚存在风险进行汽车产业的集聚,不仅要有客 观条件存在,更加重要的是还要配合其他各个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部署,相对于 上海、长春、武汉三地,北京市在进行汽车产业集聚方面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 差距,自然如果要建立汽车产业集聚,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只 有充分估计和预测到这些风险性,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走更少的弯路,从而使 整个北京市汽车产业走上良性、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上去。(4)风险的应对策略风险评估之后,就必须建立起合理、及时、高效的应对策略,以便能够建立起完整的防护体系,减少经济损失。汽车产业集聚产业链比 较复杂,涉及行业众多,对地区的经济产生的影响较大,故此,如果规划不合理, 实施措施仓促,那么一旦出现风险,它将牵涉到全局性的利益,事先不经过论证 和风险分析,必将会对整个北京市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4.4本章小结本章从对北京市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入手,通过对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企 业结构、同业竞争、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综合分析,得出北京市进行汽车产业 集聚的必然性。同时对于未来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的方式以及所要思考的问题也做了一定的分析。 第5章北京汽车产业集聚模型及可信度评估第5章北京汽车产业集聚模型及可信度评估5.1北京汽车产业集聚形成机制我们从汽车产业流程机制来分析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力求从汽 车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流程来探索各部分占据的比重,以及在这些不同环节中北 京市各地区拥有的优势,规划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汽车产业布局图,以期望对北京 市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来分析汽车产业生产销售服务的整体流程机制,如下图5-1所示。1..........,.。....._J 1...............-J 1..............._J广――――――_]r――――――]广―――――]广―――――1广――――_]厂――――――――]1..................._Jl原材料采购H零部件生产}叫整车组装}叫产品销售H售后服务}刮汽车附加产业II..............一1.......。.................一图5-1 汽车产业的整体流程机制Chart5-1 Flow chartofauto?industrychain(1)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主要依靠原材料的供应,这里需要考虑的原材料 价格、原材料采集的地点选取、对当地就业机会的提供、生产规模化、劳动力价 格、政策支持、投资环境等。原材料价格与生产的规模化以及投资地点的选取都 有很大的关联,此外,地区劳动力价格,投资环境的硬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等对投资的力度和位置选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2)零部件生产零部件的生产是整车组装的重要环节,两者是多对一的关系。 零部件涉及的层面较广、技术含量较高、吸纳就业劳动力较多、产业协调复杂, 这一环节极大的影响着以后整车组装质量、售后服务和汽车品牌知名度等。故此, 选择高质量的零部件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决定着未来汽车品牌的形象的极大提升。 (3)整车组装汽车产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汽车的整车组装生产并形成规模 化,这里涉及到几个决定性因素。首先是生产场地的规划和选取,这涉及到一个 规模化和效应化的闯题,一般情况下,这种选取建立在旧有的汽车产业基础上, 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做出决断,其次考虑周围的物流公司,与销售点在空间上的 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环境保护,汽车技术的研发等。 “)产品销售整车销售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出口”,汽车的销售带动着整体 汽车和整个下游产业的的生产的“入口”,这里应该考虑的价格问题包括:销售 地点的选取,高消费群的考虑,运输成本和销售利润,销售渠道,代理厂商的定 位和选定等。销售点的选取一般应该选定在城市的高消费群区,同时尽量接近生 产组装地点,这样能够尽大量的节约运输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5)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涉及的概念比较广泛,总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汽车生产厂商本身提供的,另外一个是非厂商提供的。前一个情况典型的 例子就是各大汽车厂商自己专门设置的售后服务店,进行限期维修、更换零部件、 汽车服务升级、服务投诉机制和渠道的建立等;后一种情况的典型实例就是零散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化的汽车维修店等。这两种情况对于后期的维护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 汽车销售的持续性和品牌效益产生着很大的作用。 (6)汽车附加产业与汽车产业附加的关联产业是整个汽车产业的末端,也是 赋予汽车产业概念最具有创新意义的产业,比如像汽车美容,汽车俱乐部,汽车 体育运动,汽车文化等。现实的社会并不是单纯赋予汽车本身实用的概念,已经 在概念本身上作了很大的延伸,这些延伸对于汽车整体产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 增长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整个汽车产业销售流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上分析北京市 各区县在这些环节上拥有的优势,进而在其基础上分析相应的比重,制定出具体 的汽车产业集聚的模式,为北京市的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5.2北京汽车产业集聚的模型探讨北京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充满着挑战,又占 据着许多的机遇。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北京市汽车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进行产业集聚的条件,下一步工作就是探讨如何进行这种产业 集聚,同时对集聚的类型进行可行性探讨。本节从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的模式‘““加以探讨。5.2.1全程产业链空间集聚模型(C l CCM)全程产业链空间集聚模型(CICCM,CompleteIndustry Chains-CentralizedModel)主要是针对目前汽车产业现状,把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生产销售集中在某 一地区,以获取空间上的绝对优势。此模型主要是建立在“中心--#b围”模型的基础之上。在此模型中,区位汽车产业具有优势的几个地区包括:朝阳区、昌平区、顺 义区和大兴区。把这四大地区建立全程产业链集中的地区,也就是说把汽车整个 产业链在这四个地区都完整建立起来;而北京市其余的直辖区(除朝阳区)只是 定位为产品销售、汽车附加产业、售后服务三个方面;对于北京市管辖的其他七 个区县,全部定位为原材料生产和产品销售。这些区域部署如图5―2所示。 第5章北京汽车产业集聚模型及可信度评估图5-2全程产业链空间集聚模型地域部署Chart 5-2 Complete IndustryChains-Centralized Model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市直辖的区就是北京市区的八个区:东城区、西 城区、宣武区、崇文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而北京市管辖的 区(县)是指北京市管辖的二级区(县),包括:昌平区、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通州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5.2.2产业链区域定位集聚模型(I CCMOSD)产业链区域定位集聚模型(ICCMOSD,IndustryOrientedollChains.CentralizedModelSpecialDistrict)明显的特征就是主次分明,依据现有工业基础,对关键地区集中进行某个环节的生产.此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公司选址”模型的基 础之上。在这里,我们规划把具有良好工业基础的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和大 兴区(亦庄)四大块集中进行零部件生产和整车组装,其它的概不涉及;而对于 具有相同特征的北京市其它直辖区(除朝阳区)集中产品销售、售后服务、汽车 附加产业;北京管辖的七大区县全部集中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区域部署图如下所示。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3产业链区域定位集聚模型地域部署 ModelOrientedOilChart 5-3 Industry Chains-CentralizedSpecial District5.2.3空间区域差异主从协调模型(P-SCMSD)5.2.3.1空间区域差异主从协调模型介绍“中心一外围”模型过于强调在空间位 置和产业结构上的严格分工,尽管从客观上来说适合于某些单一类型的产业集聚 发展模式,但是有时详细到具体多种类型产业混合时却会失去一般性;分工模型 考虑的地域差别和相对竞争优势,从分布的角度上具体描述了不同产业依据区位 差异所做出的适合于产业本身的布局,但过于强调分散性,主从地位界限模糊。 北京市汽车产业从整体的布局和发展来说,都兼顾了这两种模型,在这里,我们 构造了基于“中心一外围”模型和分工模型的“空间区域差异主从协调模型”(P-SCMSD,Principal―SubordinateCoordinationModel based onSpaceDistricl)作为北京市未来汽车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模型图如图5-4所示。在 这种模型中,还考虑了美日欧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业集聚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 融入到模型的设计中,以保证模型设计的科学性。 第5章北京汽车产业集聚模型及可信度评估地域l图5―4Chart 5-4北京市汽车产业集聚模式构想图 Beijingauto-industry agglomeration mode本模型是基于汽车产品为纽带的二层次的分布综合模型。一层是基于汽车产 品的“原材料一零部件加工一生产组装”的生产层次,另一层是基于汽车产品“整 车销售一售后服务一汽车文化”的服务层次。在这两个层次的混合中,通过对其中 的环节进行区域划分,可以概括成在汽车产品层次中不同的地域部署,对于每一 个主要的环节进行了一个区域的划分,共分为六个地域。 (2)区域空间分布地域1包括朝阳区、顺义、昌平和大兴(亦庄),这四个 区位的重点应该投资在整车生产组装,而对于这些区域,又要进行不同的生产车 型部署,这主要取决于这些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状况。比如顺义林和工业区是北-33.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京现代的主要生产基地,而朝阳区的广渠门主要组装的是北京奔驰。地域1的部 署图如5―3所示。图5-3地域1模型及其分工层次Chart 5-3 Mode ofregion 1汽车文化一般易形成于高消费群体地带和繁华的闹市区,同时消费群体的数 量也比较集聚。因为消费群体集中的地方,就越容易促成汽车文化产业的产生,比如像汽车俱乐部、汽车博览、汽车拉力赛、汽车观光等项目。另外一方面,汽车生产厂商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汽车品牌知名度,起到了隐性广告的目 的,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在“空间区域差异主从协调模型”中, 我们选取了把北京市区作为地域2的部署区域,显而易见,这里无论是汽车销售 量还是文化氛围,都非常适合于作为提升城市汽车品味的理想选地。如下图5-4所示。图5-4地域2模型及其内容层次Chart 5-4 Mode ofregion 2零部件生产是整车组装的重要环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江工业区 土地推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