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电宝20个月回本,陈欧 充电宝的街电还玩得下去吗

您的头条速递已经到达UC从兴趣,发现乐趣广州优视网络 (C) 2017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0号增值电信服务经营许可证:粤B2-粤ICP备号传街电融资失败,一个充电宝20个月回本,陈欧还玩得下去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是该给共享充电宝降降温了。  疯狂的共享充电宝用疯狂的融资速度证明了这一个创业圈与投资圈疯狂的生意,10天融资3亿,40天融资12亿。王思聪的一句叫板“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让这个原本不够火的生意瞬间成了风口。  炒了几个月了,整个行业还停留在验证这门生意是不是刚需这个问题上。前段时间,一个自称街电北京地区的服务商曝出“街电新一轮融资失败,没钱量产,没钱做售后,连推广费都拖着不发”“不给北京服务商结款”等猛料:      来电CEO袁炳松在朋友圈转发一篇有关街电融资消息的文章时称,友商需从这篇报道中注意四点:    1、扎实做产品,为用户服务,才是发展根本之道。  2、共享充电是B2B2C的商业模式,选好并满足中间的B,才能更好的服务C。  3、这个行业挣不了快钱,与信用结合的免押金是最终形态,靠押金维持现金流是饮鸩止渴。  4、企业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为速度沾沾自喜,盲目扩张,必然会出现很大问题。    不知道这番话是隔空喊话街电,还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友商”?    共享充电宝正值烧钱血拼,街电在这个时间节点如果融资失败,后续很难发力。之前街电创始团队集体离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创始软件团队因股权缩水、大股东海翼股份股权承诺未兑现等原因集体离职,电原CEO王哲出局,聚美3亿元入股街电,拿走了60%股权,街电可以说陈欧说的算了。  而最近也有人深扒陈欧与街电的投资关系发现,聚美并没有投资街电,也就是说不持有街电股权。雪球上Super_Mind的一篇文章《原创:占股街电60%的恐为陈欧个人,而非聚美优品》(原文链接://)曝出,3亿注资街电的是"天津顺事通达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号才成立,法人陈欧,并且是一家叫做"Yew Hongkong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而这个Yew是一家香港公司。  据此,Yew和天津顺事通达或为陈欧专门用来持股街电而设,60%的街电股权确实是陈欧持有,但是聚美的股东并没有持股街电。而陈欧对聚美和街电的幕后控股公司"Yew Hongkong Limited"都有绝对控制权。  在雪球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如果街电成了,七哥肯定会独享这个果实。反之,如果败了,到时候用聚美把Yew收过来,赔的都算到聚美账上,反正都是自己人嘛。技术上,这么操作完全是没问题的,毕竟七哥对这俩公司都有绝对控制权。七哥甚至可以辩说早就打算把Yew并进聚美了,一直在走流程,嘿嘿。最后被坑的,终归还是那些为街电去抄底聚美的散户们。”  陈欧不愧为Stanford University的高材生啊,这个套路实在高明。  街电内外交困,若北京服务商爆出的“新一轮融资失败”属实,陈欧必然要继续输血,如此一来聚美的压力也不小了。上周中概股一涨一跌,聚美股价从8月21日3.73美元又跌至8月29日3.12美元,街电并没有让聚美的股价回升。至少目前来看,街电救不了聚美。    我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从街电最新公布的核心数据看出来问题。  据环球网科技报道,街电发布的新闻指出,街电目前充电宝数量139万,7月共有292万用户借用街电充电宝,最高日订单超过22万”数据得出单日最高使用率仅为0.158(即22万除以139万),以客单价1元计算,按照单日最高使用率,平均一个充电宝单月营收不足5元,而如果单价2元,平均一个充电宝月营收不足10元。    数据不会说谎。没想到街电的订单率这么低,139万个共享充电宝有多少被闲置浪费?有意思的是,陈欧在转发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微博名:来去之间)的微博时还说“街电一个充电宝生产成本200元”,而大品牌飞利浦的部分充电宝售价也不过200元左右&&    姑且相信陈欧所言非虚,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充电宝月营收连10元都不到,至少也要20个月才能收回生产成本,这个周期实在太长。要是我投资,根本不会考虑了。而通常情况下,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寿命一般为一年,一个充电宝还没回本就报废了?  另外还要考虑到设备的耗损、运营成本、技术研发、营销、员工等成本,要实现盈亏平衡都难啊。这样的商业模式思聪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赌输了。千万不要告诉我,街电公关给媒体发的数据闹了乌龙。这么致命的问题,究竟是产品,运营还是商业模式的错误?  给共享充电宝灭火,是给大家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停下来研究这个行业暴露出的问题。正如我一如既往不看好聚美一样,街电公布的数据和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让我不看好街电的商业模式。多家媒体报道中证实聚美的高层频频变动,戴雨森最终也离开了聚美,而陈欧左手聚美,右手街电,两边业务都不理想,分身乏术。  虎嗅网最近的一篇文章提到,“根据截至8月17日的聚美前十股东持股变化,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摩根士丹利、黑石等选择增持,远山资本(Summitview Capital )、景林投资选择减持,前十股东的净持股增数为负。从前十股东的这些持股变化,也可以看出,大股东对这家公司的业务发展存在分歧。”正如雪球上的作者Super_Mind所言,“聚美基本不发季报,迟发年报,七刀哥从来不开电话会议和股东交流”。  曾经借力风口市值直奔370亿,而如今连财报也只披露到了2016年上半年,这样玩中概股的公司还真是不多见,连聚美的主要投资方徐小平和险峰长青(K2)都已经默默清仓了。    聚美的十大股东飘摇不定,这显然会直接影响聚美的发展,要知道现在的街电需要聚美不断供血,而一旦聚美的利润下滑至冰点,聚美股价难扭颓势,也将对街电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而最让人费解的是,究竟是聚美寄望于街电,还是街电傍着聚美的大腿?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今日头条签约知乎大V事件 双方均作出回应 - 互联网 - 科技讯-中国第一科技门户,报道最新科技新闻
今日头条签约知乎大V事件 双方均作出回应
今日头条签约300多知乎大V事件引起不少人关注,不少人将这件事解读为今日头条开始砸钱跟知乎争抢优质内容和内容创作者。
【讯】8月30日消息,今日头条签约300多知乎大V事件引起不少人关注,这源于知乎著名大V在其个人朋友圈表示,“今日头条今年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刚把我也签了,而且是给钱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签完以后所有内容不可以再发知乎。优质的内容创作者被抢完了,所以知乎的质量每况愈下。”由此,不少人将这件事解读为今日头条开始砸钱跟知乎争抢优质内容和内容创作者,今年6月26日,今日头条将“头条问答”升级为“悟空问答”,这一问答类产品与知乎颇为相似。对此,今日头条和知乎纷纷作出回应。
换一换
& 科技讯版权所有立思辰并购重组获通过_网易科技
立思辰并购重组获通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立思辰(300010)今日公告,11月14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11年第36次工作会议审核,立思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获得有条件通过,待公司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文件后将另行公告。公司股票15日开市起复牌。根据立思辰此前发布的并购重组预案,公司拟以18.57元/股的价格,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588.58万股的方式,购买自然人张敏、陈勇、朱卫、潘凤岩、施劲松持有的友网科技合计100%股权,作价2.95亿元。根据立思辰2011年中报,其总资产为8.36亿元,其购买资产占公司资产总额约为35%。(向南)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家电企业开拓小众领域_网易科技
家电企业开拓小众领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晨报讯(记者 邢飞)一些小众行业领域的巨大商机吸引众多家电巨头进入。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近日在中国市场推出全系列流光能空气清洁器产品。该产品采用了大金独创的流光能分解技术,可迅速分解细菌、病毒、甲醛和过敏源等多种有害物质。主要从事剃须刀生产的超人集团近日宣布斥资数亿元建立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移动插座品牌“拓威”,以转换器为突破口进入电工行业。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欧投资共享充电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