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接MAX485模块发送和接收,可以发送但无法接收数据,有没有大侠能解决

232接口无线模块概述

       VT-DTMPA-232-433M模块是高度集成半双工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基于德州仪器(TI)高性能CC1110 SoC芯片设计,工业级的单片机和高性能射频收发器集成在一个芯片内,体积小,工作稳定。

 VT-DTMPA-232-433M模块采用透明模式进行通信,即所收即所发,具有通信距离远、功耗低、接口灵活等优点,使用者无需编码和控制,为开发人员开发无线产品大大缩短了周期。VT-DTMPA-232-433M模块用内置的MCU对数据进行包装和处理,使得用户只要通过USB接口,即可实现无线通信。该模块使用简单,对用户来说,无线通信部分不需要控制,数据包没有固定格式,只需将模块当成USB终端使用就可以了。

  · 基于GFSK的调制方式,抗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能力强

  · 视距情况下,天线放置位置>1米,可靠传输距离达800米

  · 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能适应任何标准的用户协议

  · 自动过滤掉噪声产生的虚假数据

  · 标准配置提供6个信道,如果用户需要,可扩展到16/32信道,满足用户多种通信组合方式

  · 半双工通信,自动完成空中数据收/发,用户无需编写多余程序,只要从接口收/发数据即可

  · 多种天线配置方案,满足不同结构要求

根据发射功率的变化而变化

开阔视距,3dbi胶棒天线,最大功率,最低速率

       3. 模块的供电电压会影响发射功率,在工作电压范围内,电压越低,发射功率越小。

       4. 模块的工作温度变化时,中心频率会改变,只要不超出工作温度范围,不影响应用。

请问系统中485总上的设备有5V供电和3.3V供电设备,会有问题吗?

在具体设计485电路时或系统对接不同供电的485设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们现在用的系统中有5V供电和3.3V供电的485总线设备,主设备的485是3.3V供电的,其它接收的是5V供电的,在系统测试时有的对接时正常,有的对接数据通信有问题。我看过一些资料说和3.3V设备485总线上拉和下拉电阻大小有关系,是这样吗?

如果考虑到系统485总线数据的通信可靠性,对3.3V供电的485设备在具体设计时或系统对接不同供电的485设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追问: 在设计3.3V供电的485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推荐的电路?

485 的驱动芯片都符合485电气规格,和供电电压没关系(只要符合芯片的供电要求)

我觉得这种设计就需要一个485中继器了,一个是3.3v485另一端是5v 485这样俩种线就可以通讯了,而且信号还放大了呢!

应该3.3和5V是可以用的,485取差分信号的,是不是120欧终端电阻的问题,一般开始时不加,后来根据调试时加上调。

我想问:120欧姆的终端电阻一定要接么,如果上百个终端,那这个电阻还要吗;如果是一到三个终端,也要吗?

不一定,跟通讯速率,线路长度有关。只在需要时加到总线的两端

只要设备是符合RS485规范,直接挂上总线就行,和设备供电电压无关。

不同设备不一定是共地的,因此不同设备的地可能处于不同电平。

这就是共模电压,485规范是有共模电压范围的。

避免这个共模电压超过范围,设备需要良好地接大地。


我想问:120欧姆的终端电阻一定要接么,如果上百个终端,那这个电阻还要吗;如果是一到三个终端,也要吗?

不需要。一般在总线的两端接电阻,中间不需要接。终端数量少,总线不长时不接此电阻一般也没大问题


我想问:120欧姆的终端电阻一定要接么,如果上百个终端,那这个电阻还要吗;如果是一到三个终端,也要吗?

不需要。一般在总线的两端接电阻,中间不需要接。终端数量少,总线不长时不接此电阻一般也没大问题

总线是接了电阻,但不知道终端是否接了,终端是用别人的产品,不清楚电路。所以就不知道该不该接?

谢谢各位分享经验,学习了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85模块发送和接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