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找个田渊正浩经典作品番号的家政服务片子 比较着急

爱卡汽车_中国领先的汽车主题社区、汽车资讯、汽车论坛中心::::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通网站 上海市地情资料库 上海市的百科全书::::
第三节 新时期的影片
本时期()上影出品的故事片共307部,本节入选107部(农村片16部,城市片56部,军事片10部,历史传记片11部,其它影片14部),占出品总数35%。
一、农村片
1.《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编剧:鲁彦周;导演:谢晋;摄影:许琦;主演:石维坚、王馥荔、施建岚、仲星火。
1978年冬,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宋薇在人民来信中发现小学教师冯晴岚在病中为其丈夫罗群申诉的信件,读后思绪万千。原来,50年代初,宋薇与冯晴岚同在天云山考察队工作时,她曾与罗群相恋,后在“反右派运动”中,罗群被其领导人吴遥错划成为“右派分子”,才被迫与罗群分手,嫁给吴遥。而冯晴岚却排除种种压力,和罗群结合。如今,罗群仍是戴着“右派”帽子的马车夫,虽身处逆境,对开发天云山仍壮心未灭。宋薇决定召开会议对此作专题研究,并欲去探望在医院抢救的冯晴岚,但遭到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吴遥的指责和反对。最后在地委第一书记的支持下,罗群的错案得到纠正。宋薇在同吴遥分手后,来到冯晴岚墓前,献上一束红杜鹃。
影片根据鲁彦周的同名小说改编。“剧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描写了我国20多年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活,通过人物形象,概括了我们国家所走过的一段曲折的道路和沉痛的教训”。
[《天云山传奇》]
2.《月亮湾的笑声》
《月亮湾的笑声》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编剧:金海涛、方义华;导演:徐苏灵;摄影:张珥;主演:张雁、顾玉琴、寇振海、仲星火。
“文化大革命”期间,月亮湾的老农江冒富因种植果树致富而遭批判,殃及儿子贵根难找对象。汪冒富托人向翠屏村兰花家提亲,但兰花之父庆亮未让双方见面就退回了礼盒。不久,形势有变,全国批判林彪“国富民穷”谬论,省报记者把江冒富作为正面典型,又是采访,又是拍照登报。庆亮后悔并到江家为女儿求婚,但遭江冒富回绝。不料,贵根与兰花早已暗暗相恋,两老人遂合计在秋后为他们成亲。但形势又变,在批判“右倾翻案风”中,江冒富又被打成“资产阶级暴发户”,庆亮再次反悔,从新房里拉走兰花。江青反革命集团垮台后,月亮湾才有了真正欢乐的笑声。
影片运用喜剧形式,表现了“文化大革命”中农村政策多变给农民带来的危害,反映了广大农民盼望在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心声。主演张雁把老农江冒富的悲剧处境,表现得生动细腻,发人深思,获第一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月亮湾的笑声》]
3.《喜盈门》
《喜盈门》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编剧:辛显令;导演:赵焕章;摄影:彭恩礼、程世余;主演:温玉娟、王书勤、王玉梅、马晓伟。
北方农村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里,新娘子水莲过门后,大嫂强英见她穿了条涤纶绸裤,要婆婆也给一条。水莲知道后掏钱买了裤料送她。接着,强英又提出要分家,并要婆婆做个大衣橱给她。水莲为不使老人为难,用自家的大衣橱换了强英的小柜。分家后,强英因在饮食上虐待老爷爷,挨了丈夫的打,便赌气跑回娘家。水莲挑起了两个家庭的担子。过了些日子强英不放心孩子深夜回来,见婆婆正精心照料孩子,水莲在为她赶制被她脱了期的加工活,深感羞愧,便向老爷爷认了错。全家的生活又充满了喜气。
影片通过对家庭伦理道德主题的揭示,歌颂了我国人民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风尚,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受到广泛好评,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和农村题材优秀创作奖,第二届“金鸡奖”荣誉奖、最佳音乐奖,第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影片发行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三种拷贝共4212个,创造了当时国产故事片拷贝发行数最高纪录。在1981年放映后两年内,全国观众达7亿人次,创国产故事片上座率最高记录。
[《喜盈门》]
4.《阿Q正传》
《阿Q正传》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编剧:陈白尘(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岑范;摄影:陈震祥;主演:严顺开、李纬、杨宝河、王苏娅。
住在未庄土谷祠里的阿Q,虽常遭人耻笑,却能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阿Q没有姓,有次说自己姓赵,遭到赵太爷的训斥并挨了嘴巴。他骂剪掉辫子从东洋回来的钱大少爷是“假洋鬼子”,头上挨了几拐杖。他在街上寻小尼姑开心,被咀咒“断子绝孙”。他被赵府雇去打短工,跪在吴妈面前求爱,被打了一顿赶出府门,还要赔偿损失。阿Q进城找出路,不久“衣锦还乡”,引起人们的敬畏。辛亥革命的浪潮波及未庄,赵太爷和钱大少爷都投机革命,但阿Q却被宣布“不准革命”。革命退潮,赵太爷咬定阿Q私通革命党进行抢劫,于是阿Q糊里糊涂被判了死刑。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此片。
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对于阿Q这一艺术典型给予应有的认识,即把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理解为弱者为争取生存权利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手法,为使影片具有较大思想深度,编导着力于“精神胜利法”和“阿Q式革命”的剖析,追求“宁可笨拙,不使油滑”的艺术效果。片中对他的落后面显有鞭挞,但对他生理上和外形上的缺陷,决不丑化。在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两方面,以表现前者为主。
饰演阿Q的严顺开在影片中不卖弄噱头,不肆意夸张,在分寸感的掌握上适可而止,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独特形象。严顺开在第六届“百花奖”中,获最佳男演员奖,在瑞士1982年第二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上,获最佳喜剧男演员称号“金手杖奖”。1983年9月,影片在参加葡萄牙举行的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上,获评委奖。
[《阿Q正传》]
5.《牧马人》
《牧马人》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李准;导演:谢晋;摄影:朱永德、张永正;主演:朱时茂、丛珊、刘琼、牛犇。
1980年,由美国回来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找到了在西北牧场工作的儿子许灵均,欲带他出国继承遗产。但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解除劳教后成为牧马人的许灵均,如今已得到平反并当上了教师,当他忆及在劳教和“文化大革命”时与乡亲们结成的深情后,出于对妻子、草原和曾经在生活中多方保护过他的牧民们的眷恋,终于送别了父亲,重又投身于祖国的大草原,回到妻儿亲人们身边。
影片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影片。“主人公的独特命运,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劳动动者质朴纯真的感情与雄浑壮美的草原生活图景的交融,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形象的独特,结构的宏伟,细节的动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片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美的享受和前进的力量。”
影片获1983年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和第六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牧马人》]
6.《飞来的女婿》
《飞来的女婿》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吴仲川、胡林森、杨时文;导演:中叔皇;摄影:朱永德;主演:陈述、朱顺良、李玲君、陈鸿梅。
谷家湾生产队的谷正茂和女儿小兰都是科学种田迷,忙着在承包田里引进珍珠稻的新品种。而小兰妈则日夜为女儿物色女婿操心。不久,当她得知祝家村的祝二婶也在为儿子刘纯的婚事着急时,两个大妈便暗自安排了子女相亲的日期。这天,小兰妈带着小兰到祝家“作客”,而不明内情的谷正茂却把担任农业技术员的刘纯请到谷家,指点种珍珠稻的技术。为挽回僵局,祝二婶拉了祝兴冒充刘纯相见。小兰明白了真相后,愤然回到家里。后在培育珍珠稻的过程中,志趣相投的小兰和刘纯在共同的劳动中终于产生了爱情,结成夫妻。
影片以农村青年恋爱婚姻和科学种田为故事情节线,比较真实地反映了80年代初期农村生活中新旧思想之间的矛盾。同时,片中巧妙地安排了人物之间喜剧性的误会与分岐,使这部寓庄于谐的轻喜剧影片呈现了清新、明快、细腻的风格。
[《飞来的女婿》]
7.《咱们的牛百岁》
《咱们的牛百岁》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袁学强;导演:赵焕章;摄影:朱永德;主演:梁庆刚、陈裕德、王馥荔、钱勇夫。
山东农村某大队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外号“懒汉”的田福、“破鞋”菊花等几个“问题人物”,没有承包组肯接纳。共产党员牛百岁主动提出与他们建立新的承包小组。在百岁带领下,大家振作精神,干得很出色,但不久出现了一连串麻烦事。百岁以心换心,帮助和促进每一个组员。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流言蜚语,以事实促使妻子秋霜和菊花言归于好。入秋,组里的玉米获得丰收,但田福因承包定额没有完成,未能分到足够的粮食,跑到牛百岁家吵闹,砸了他家的锅。牛百岁并不计较,仍然初衷不改地带领大家为明年的生产而扎实劳动,使这个被人瞧不起的承包组做出了成绩。
影片根据袁学强的中篇小说《庄稼人的脚步》改编而成。导演为了使影片保持浓郁的乡土气息,特请原作者担任摄制组顾问,请他带领演员们到山东农村深入生活,熟悉各自所饰演的生活原型,干各种农活,并让他帮助布置拍摄现场。全片670个镜头全部在山东农村实景拍摄。
影片表现了农村在经济体制产生变化后,共产党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全片含有浓厚的喜剧色彩,通过诙谐有趣的情节,塑造了既有党性、又有人情味的农村共产党员牛百岁的形象,受到广大农村观众的欢迎。
此片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一等奖,第七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咱们的牛百岁》]
8.《漂泊奇遇》
《漂泊奇遇》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编剧:冀邢、先子良;导演:于本正;摄影:彭恩礼;主演:王诗槐、薛淑杰、刘信义、李纬。
1925年,一位清贫的读书人为探索人生真谛,去西南边陲漂泊流浪,路遇强盗头舵把子,迫他入伙。不久,他寻机逃跑,又被抓回,舵把子的女儿野猫子与他几经接触,怕他去官府告发他们的劣迹,在对他倾诉内情和自己身世后,摆脱了感情上的牵连,离他而去。漂泊者怀着对新生活的期望,四出寻找野猫子,又重新踏上了漂泊之路。
影片根据艾芜的小说《南行记》改编。在展现我国西南边疆风土人情的同时,着力反映了20年代一群被旧社会扭曲了的底层小人物,以及从他们身上所闪发出来的纯朴、美好的感情。
[《漂泊奇遇》]
9.《月亮湾的风波》
《月亮湾的风波》上海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编剧:方义华;导演:中叔皇;摄影:张珥;主演:张雁、仲星火、虞桂春、洪融。
月亮湾老农冒富发家成“万元户”,个别患有“妒富病”的干部常向他摊派索财,领居和亲家庆亮也向他借钱,使他苦不堪言,便谎报了“失窃”案。后经调查,领导上发现了“万元户”的苦衷,狠刹了“吃富户”的歪风。冒富和另一冒尖户秋生合办了家禽良种场,使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影片是《月亮湾的笑声》的续集,以轻喜剧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时农村的新面貌和新问题,受到观众的好评。
[《月亮湾的风波》]
10.《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编剧:黄进捷;导演:张惠钧;摄影:周宰元;主演:李夏青、季平、铁牛。
三个性格不一、个子高矮不同、刚从汽车学校毕业的姑娘,来到单身汉成群的山区汽车运输站司机班。站领导指定牛副站长的儿子牛志成担任班长。开始,杨华开车时故意撞倒了车场后面的围墙,仿佛开了一扇后门,从而使汽车进出无阻,这一大胆举动令小伙子们对姑娘们刮目相看。接着杨华又不听牛志成的劝告独自把车抛描在深山荒野,使牛志成等人以为是深山闹“鬼”,饱受一场虚惊。后来,杨华经过一番策划,及时抓住了一个小偷,为汽车站立了一功。在这个过程中,大胆、热情、个子高大的杨华,与腼腆、朴实、又矮又胖的牛志成,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渐生爱情,终于在大家的瞩目和羡慕中,举行了婚礼。
影片用了诙谐、清新、充满情趣的轻喜剧样式,令人捧腹,促人联想,从高个子姑娘杨华和矮胖子牛志成的结合过程中品味出影片的寓意正在于揭示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互相补充,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取长补短》]
11.《咱们的退伍兵》
《咱们的退伍兵》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编剧:马烽、孙谦;导演:赵焕章;摄影:彭恩礼;主演:汪宝生、薛淑杰、傅艺伟、陈裕德。
 汽车兵方二虎复员回乡,他的哥哥大虎是运输专业户,打算添辆车,兄弟俩一起干。但二虎看到邻村因开煤矿由穷变富,想到利用当地煤炭资源,与乡亲们一起开办炼焦厂致富,便婉拒了大虎,兄弟由此反目。在第一次炼焦失败时,方二虎的未婚妻听从父亲安排,嫁给城里又老又丑的商人。但二虎并不气馁,到外地学习炼焦技术后,与乡亲们经过多次试验,重新开窑炼焦,终获成功。最后,全村走上致富道路,他与志同道合的亚男姑娘结成良缘。
这是赵焕章继《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后,导演的第三部反映当前农村生活的影片,导演锲而不舍地追随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具有中国气派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他把影片里代表七个阶层的七户人家的生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生动地反映了当代农村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性格特征。
影片开掘了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大主题,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郁,为观众所喜爱。曾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故事片奖,第六届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第九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配角奖。
[《咱们的退伍兵》]
12.《芙蓉镇》
《芙蓉镇》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阿城、谢晋(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谢晋;摄影:卢俊福;主演:刘晓庆、姜文。
60年代初,胡玉音和丈夫黎桂桂在芙蓉镇摆了个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由此与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结怨。“四清”运动期间,工作组长李国香把懒汉王秋赦当做依靠对象,胡玉音被划成新富农,桂桂被逼自杀,曾经帮助他们的粮站主任谷燕山、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均受牵连而遭审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秋赦当上党支部书记,胡玉音和右派分子秦书田成了“牛鬼蛇神”,每天一起扫街,在真诚的关怀和互助中,逐渐产生感情,他们请求结婚,秦书田却被判处徒刑。动乱的年代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李国香又高升了,王秋赦成了疯子。
导演谢晋将《芙蓉镇》设想为一部“应该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悟,可以思——这种思是一种严峻的深思”的影片,“一部歌颂人性,歌颂人道主义,歌颂美好心灵,歌颂生命搏斗的抒情悲剧”。影片将人生世态、小镇风情和政治动荡揉合在一起,以人物命运的变迁传达出深广的社会内涵,揭示了极左路线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取得了雅俗共赏的社会效果。
此片获第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十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广播电影电视部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观众奖,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
[《芙蓉镇》]
13.《第三个男人》
《第三个男人》上海电影制片厂1988年摄制,编剧:山西、原平;导演:于杰;摄影:俞士善;主演:吴竞、叶志康、王润身、阿地力。
早春,武警学校的教授带领陈晨、吴言和朱红,到东北边陲实习,从雪地上发现了李佳的丈夫沈大山的尸体。当地公安局便把侦破此案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经查访,陈晨认为疑犯是白桦,因他曾使沈大山吃了七年冤枉官司,现已潜逃。但不久即被证实他并非此案凶犯。吴言怀疑是李金玉,因他在沈大山入狱后,与已有一儿一女的李佳交往甚密。但疑点也被很快排除。而此时李佳则供认,因沈大山出狱后虐待她,她提出离婚又遭拒绝,所以她杀了他。教授经过调查和分析,并没有轻信口供,他把李佳初恋的情人,俄罗斯贵族的后裔杰夫,带进了客厅,并从李佳和杰夫这对因“文化大革命”而被拆散的恋人的供述中,揭开了案件的真相。
影片没有把悲剧的发生简单地归结于哪一个人的过错,而是比较充分地展示了历史、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在塑造老教授这一人物形象上,也力求多侧面、立体化。展示了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第三个男人》]
14.《阙里人家》
《阙里人家》上海电影制片厂1992年摄制。编剧:矫健、周梅森、于艾平、杨江;导演:吴贻弓;摄影:沈妙荣;主演:朱旭、赵尔康、张文蓉、宁理。
故事发生在山东曲阜孔子后裔——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里。离休干部孔令谭春节前由京返回家乡,为90岁的老父祝寿。孔令谭早年曾在家乡由父母包办而结婚,参加革命后,与前妻断绝联系另行组织家庭。他与前妻所生之子、现在孔家掌权的孔德贤一心恪守族规家道,对离别40多年的父亲的归来,充满了怨愤和轻蔑。孔德贤的儿子孔维本为能积攒到一笔钱出国留学,私下变卖了太爷爷的寿材,买进一辆破旧的轿车改装后去做旅游生意,遭到孔德贤的激烈反对,更使家庭冲突迭起。孔维本不得不以离家出走作为抗议。但孔氏后代身上的凝聚力,终于使即将返京的孔令谭得到儿子的谅解和孙辈的尊重,被全家人送上了汽车。
导演吴贻弓拍摄此片的最初创作冲动,来自他在浏览孔林时产生的刹那间的感觉。影片选择了典型环境——孔林,安排了典型家庭——孔子后代。把两对父子之间的冲突,归结为人生历程中“历史责任同道德责任间的矛盾”,表现了对立双方各自包含了一定的历史的合理性和无奈。因而,“影片超出了一般的艺术或娱乐的范畴,具有相当的人文价值”。
影片获1992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上海第二届农民电影节“金穗奖”。
[《阙里人家》]
15.《走出地平线》
《走出地平线》上海电影制片厂1992年摄制。编剧:陆天明;导演:于本正;摄影:高子逸;主演:高强、肖荣生、张铁元。
北方某山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不少人离井背乡出外谋生。区委书记屈满满忠实地执行上级指示,尽力为群众的生活奔波操劳。但他的努力不但未获成效,而且连冬麦播种计划都未能落实。这时,新任窑沟村党支部书记秦建九趁屈满满去县里申请救济粮之际,与村里一批党员、农民暗暗商议,在分地包干的协议书上按上手印,实行“包产到户”。此举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冬麦播种进度跑到全县前头。但不久上面即得悉了私分土地之事,屈满满奉命进行调查。当他从调查中得知真情后,受到震动,决定自己承担责任,代替秦建九去向上级汇报。
导演于本正某次在北京博物馆里看到一张按着安徽农民粗大手印的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契约书,思想上颇受感动,由此萌发了创作意图。影片反映了当时安徽风阳十七户农民分田承包这一历史事实,但也不局限在这一地域所发生的人和事。它描绘了中国农民如何挣脱极左路线的困扰,掌握自己的命运。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屈满满这一农村干部形象。他的思想和性格,涵盖了一代人的生活道路。
影片在199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评选中,获最佳故事片奖。在上海第二届农民电影节上,获“腾飞奖”。
[《走出地平线》]
16.《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上海电影制片厂1995年摄制。编剧:斯民三、杨时文、汪天云、陈光登、庄红胜;导演:庄红胜;摄影:单联国;主演:徐雷、于洋、高颖、牛星丽。
 长江三峡工程决定上马后,在县里负责工程设计的谢静文,立即面临如何处理移民点之一银子湾村提出的改线要求的难题。60年前,该村村民为保卫村里土地,与异族械斗,几百名壮汉非死即伤。由此发生族长强令外来石匠顶替本村失去生育能力的新郎借以传宗接代的悲剧。30年前,人民政府为修路与村民守旧势秘发生冲突,谢静文的丈夫以及她的水利学家的父亲,均死于这场流血惨剧中。而如今的三峡工程的设计方案,不仅使她与恋土的银子湾村长、村民再次发生矛盾,而且与从美国留学归来,到三峡来寻根的儿子产生冲突。最后,上海籍的谢静文在上海市政建设动迁中,献出祖传的谢家楼,并以献房所得20万元捐给银子湾,这一行动感动了众人,使工程设计方案顺利实施。
剧本源于1989年关于三峡工程动迁的一篇征文。影片在60年的历史中截取了三个历史横断面,剧情曲折复杂,跌宕起伏,从人物命运中揭示人物的思想冲突,展现出几代人、特别是几代知识分子崇高的献身精神。此片获1995年度电影“华表奖”评委会特别奖。
[《大江东去》]
二、城市片
1.《苦恼人的笑》
《苦恼人的笑》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编剧:杨延晋、薛靖;导演:杨延晋、邓逸民;摄影:应福康、郑宏;主演:李志舆、潘虹。
1975年初,记者傅彬从五七干校调回报社,奉命去医学院采访“考教授”的情景他亲眼目睹受愚弄的老教授把肛门表放入口中,这样的报道怎么写?他感到苦恼。他寄希望于市委宋书记,不料这一切都是宋书记安排的。后来,宋书记指定“考试不及格”的老教授为自己动手术。手术成功后,宋书记又以“不因个人恩怨而放弃斗争原则”为由,仍要傅彬说假话,让那篇考教授的虚假报导见报;由此,傅彬陷入苦恼中。为避免写这篇虚假的报导,他无奈中请医生给他开了假的病假条。宋书记获悉后,逼他交出假条,进一步加害于他和医生。在重重打击下,他的眼前出现了种种幻觉。在恍惚中,他感到一个大变化即将来临。〖BF〗
此片形象而逼真地反映“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高压下,善良、正直的知识分子因为不肯违心地说假话,在政治上所受到的迫害,在精神上所引起的苦恼。影片通过对新闻记者傅彬坚守内心诚实的阵地,维护人格的尊严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彼时彼地人们精神上遭受的严重创伤,传递出人民的心声。并从人的道德观念上对宋书记等人进行剖析。因而,傅彬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比同期同类题材的影片较为深刻有力。
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上,为深化主人公心理感受,唤起观众共鸣,这部寓言式的影片把现实、幻觉、回忆熔为一体,并运用闪回、升格、降格、定格、时空倒错、声画分列等手法,对电影语言的创新进行了探索。
此片放映后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苦恼人的笑》]
2.《她俩和他俩》
《她俩和他俩》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编剧:王炼、桑弧、傅敬恭;导演:桑弧;摄影:邱以仁;主演:高英、毛永明、孙景璐、仲星火。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孪生兄弟,方方和园园是一对孪生姐妹。大林是研究所采购员,为了采购高强度粘合剂,与正在试制这种粘合剂的化工厂的方方相识,渐生感情。一日,大林与父母去公园相亲,不料小林也约园园在公园相会,大林误把园园当作方方,园园也误视大林为小林,闹了一场笑话。大林为帮方方找到试验所需的“八号树脂”,奔波中阑尾炎发作,被送进医院。手术后,大林让来探望的小林换上了他的病号衣,自己溜出医院直奔外地采购所需树脂。最后,粘合剂试制成功,大林和方方建立了纯真爱情;小林和园园也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影片从人物关系的特殊性和人物思想状态的差剧中,充分运用误会巧合手法来结构喜剧情节,比较生动地刻划了四个青年人的形象。
这部既有一定教育意义而娱乐性又较强的喜剧片,被列为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庆献礼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她俩和他俩》]
3.《爱情啊,你姓什么?》
《爱情啊,你姓什么?》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编剧:李天济;导演:颜碧丽;摄影:马林发;主演:乔奇、吕玉、孙景璐、赵抒音、寇振海、王伟平。
开往太湖的旅游车上有一群形形色色的游客:林蓉蓉的男友在街道生产组工作,她为了说服父母同意他们的恋爱关系,特意安排一起旅游;殷宪章和谢雪芳在十年浩劫中被迫离婚,他们的儿女为使父母重新和好,把他们拉来一起旅游;曾被错划为右派的关明落实政策后壮心不已,他的老伴却只求悠闲自在,安度晚度;青年钟强和少女叶红英,在车上一见钟情;技术员秦天被妻子拉来旅游,偏偏在车上遇到多前的女友,引起了妻子的疑虑和不安;车上还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经过一天的游览,一切都发生变化:林蓉蓉和男友订婚;殷宪章和谢雪芳重归于好;关明的老伴鼓励他发挥余热;秦天和妻子更加亲密;钟强和叶红英情意绵绵。最后人们得知,那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原来是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士的母亲和女友。车厢里产生了共鸣:爱情啊,你姓什么?不是钱,不是权,而是信任、希望和力量。
影片运用散文结构手法,描写了7对人物的爱情和生活中的不同遭遇、不同矛盾以及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态度,并从中发掘喜剧因素和动作,在笑声中赞美了具有正确健康的人生观恋爱观的人们,批评了世俗偏见和旧习惯势力,受到舆论的好评。
[《爱情啊,你姓什么?》]
4.《405谋杀案》
《405谋杀案》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编剧:于本正、沈耀庭;导演:沈耀庭;主演:仲星火、徐敏、严翔、史久峰。
东海市男青年李良被杀,公安局陈明辉、钱凯赶赴现场,发现一根相思鸟羽毛、一个指纹和一个“V”字型的鞋印,经查,黄山青溪农场的橡皮鱼阿三、电视台摄影师方明山均可疑。但前者虽有“V”字形鞋的球鞋,事发当生天去过李良家,不过指纹不同;而后者指纹相同,但相思鸟只有黄山才有,而他未曾去过。陈明辉决定再次深入黄山林区取证,在路上突遭袭击,以后又被绑架。千钧一发之际,钱凯等人赶到,把凶手汽车司机刘国强辑拿归案,追查出公安局局长徐亦斌竟是这场谋杀案的策划者。
影片完成于清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之际。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悬念迭起。上映时受到观众欢迎。在1980年全国十部上座率最高的国产片中居第二位。
[《405谋杀案》]
5.《蓝色档案》
《蓝色档案》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编剧:华永正、孟森辉、石勇;导演:梁廷铎;摄影:陈琳、蔡关根;主演:向梅、梁波罗、唐克、李纬。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为获取日情报官密藏的代号为“蓝色档案”的潜伏特务名单,指派地下工作者沈亚奇和李华以银行经理和职员身份,巧妙地与国民党军统特务周旋。沈、李利用敌人内部之争斗,化险为夷,取得了真正的“蓝色档案”。最后,为让李华将“档案”安全携出关卡,沈亚奇把敌人引向绝壁,献出了生命。
影片在构造惊险情节的同时,比较注意人物性格的刻划。在塑造沈亚奇这一形象时,除了表现她在社交场合举止高雅,落落大方,在斗争关键时刻镇定自若,舍身取义外;还几次出现她与女儿相见而不相认的场面;表现了她在高度克制下的一腔挚爱,把革命战士和贤妻良母的情感熔铸在一起,从而树立起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女地下工作者的艺术形象”。
[《蓝色档案》]
6.《子夜》
《子夜》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编剧:桑弧(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桑弧、傅敬恭;摄影:邱以仁;主演:李仁堂、乔奇、程晓英、李小力。
1930年,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吴荪甫的老太爷为躲避农民抗租暴动,从乡下逃到上海,不久即因病遽死。举丧之日,工商界名流云集。一心想走实业救国之路的吴荪甫决定自办银行,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乘机设下圈套,与他合作做公债证券买卖。在益中公司收买吞并了八家小厂后,赵伯韬依靠美国人的撑腰,办起托拉斯,拟用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吴荪甫的裕华丝厂成为他鲸吞的目标。在交易所“多头”与“空头”的激战中,吴荪甫屡受重创,他的亲友、心腹纷纷倒戈,工人罢工如火如荼,在内外交困中,他欲开枪自杀,被劝阻后,他在子夜携妻登上轮船,感情万千地离开了上海码头。
影片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运用电影艺术手段进行了有效的再创造,在电影结构方面,以吴荪甫和赵伯韬的戏剧冲突为主线,以吴荪甫和工人之间、以及他的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纠葛为副线,对原著重新布局,从而使影片情节集中,结构严谨顺畅,主题突出,层次清晰,生动地再现了30年代初期上海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此片获第二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子夜》]
7.《小街》
《小街》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编剧:徐银华;导演:杨延晋;摄影:应福康、郑宏;主演:张瑜、郭凯敏。
双目失明的夏在小街上同钟导演相遇,向他讲述了和俞相识的往事;俞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折磨生命垂危,俞也被剃了阴阳头,为避免遭受凌辱,她不得不女扮男装。夏为了帮俞恢复做姑娘的权利,在公园里演出“样板戏”的后台弄到一根假发辫,由此遭人毒打致盲。如今,他仍执着地在寻找早已失去联系的俞。当钟导演询问结果时,他作出几种预测:也许,俞已沉沦于灯红酒绿之中;也许,俞已成为小提琴演奏家,会在小街上和他重逢;也许,俞已当了挡车女工,无意间在火车上同他相聚,两人共建新的生活。
影片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夏和俞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痛苦经历,并出现三个不同的结尾,从而引起观众的积极思考。评论界对这样的艺术处理褒贬不一,一种意见认为这样的结尾方式破坏了影片形式的统一,造成人物性格的不完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此片的完整性,就是在于三个结尾加上观众的争议。
[《小街》]
8.《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吴建新;导演:石晓华;摄影:余士善;主演:张瑞芳、张翎飞、牛犇、王佳莹、方超。
在新建的居民新村里,托儿所还未及筹办。退休的幼儿园教师陶奶奶不顾在音乐学院学习的侄女雪莉的反对,在自己家里办了托儿所。淘气的孩子们入托后洋相百出。有的在墙上乱画乱涂;有的打闹争吵;有的还弄脏了雪莉的曲谱。雪莉负气离家出走。不久,陶奶奶累得病倒了,孩子们纷纷围在她身边,各人以自己独特的童心方式安慰陶奶奶。雪莉看到这动人场景,骤生创作灵感,完成了毕业作品《泉水叮咚》。
影片塑造了一群各有个性的学龄前儿童形象,刻划了献身于幼儿工作的陶奶奶的艺术典型;张瑞芳及被誉为“小小老演员”王佳莹和方超等人的表演,自然朴实、感情真挚,取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此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儿童故事片奖,第三届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第十三届季佛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第三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象奖,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等。
[《泉水叮咚》]
9.《祸起萧墙》
《祸起萧墙》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叶丹、祝鸿生(根据水运宽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傅敬恭;摄影:李崇峻;主演:吴喜千、严翔、赵家彦、汪以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电业局副局长傅连山与总工程师梁友汉深入到佳津地区电业局,提出了压缩制和改建电站的建议,因触犯某些干部的利益而遭反对。地委郭书记为笼络傅连山,勉强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在电站改建过程中却设置障碍,百般阻挠。他把傅连山派到干部训练班学习,派支持改革的女技术员戴冰去工地劳动。在抢修电力开关站的雷雨之夜,郭书记在电话中强令梁友汉为公社排涝抢险而供电。梁友汉明知这样做会增加电网负荷发生严重事故,但处于两雄地位的他,为牺牡自己以震醒人们,毅然下令推闸送电,终于酿成悲剧。在法庭证人席上,傅连山沉痛地发出责问:究意谁是罪人?
影片设置的矛盾冲突已从工业题材常见的技术之争、方案之争,转向新时期的人际关系。影片表现了改革家的宽广胸怀,使人看到了改革终将胜利的希望。
[《祸起萧墙》]
10.《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伊明(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吴贻弓;摄影:曹威业;主演: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
20年代,住在北京城南的6岁女孩英子,在胡同口经常遇到一个名叫秀贞的疯女人。秀贞曾经同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被家人扔在城墙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秀贞非常同情,得知小伙伴妞儿很象小桂子,把她带到秀贞身边,秀贞立刻带着女儿去寻找孩子的爸爸,不幸母女俩葬身火车轮下,英子因此大病一场。不久,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她在附近荒园中认识了一个青年,他要供弟弟读书,才不得不偷东西。过了几天,英子在荒地拾到一个小铜佛,被暗探发现,带来警察把青年押走,她含泪送走了她的又一个朋友。英子9岁那年,得知奶妈宋妈留在家中的儿子掉进河里淹死,女儿被卖,英子弄不清宋妈为什么丢下自己孩子不管,来伺候他们。后来,英子的父亲患肺病去世,宋妈被丈夫接走,英子随家人登上远行的马车,告别了童年。
影片是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将影片的总基调定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影片以精巧的艺术构思,把中国20年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影,表现得意境深邃,富于韵味,具有和谐的美。在探索电影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美学传统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影片还被誉为:“是吴贻弓系列片最优秀的代表作,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80年代中国散文电影最优秀的代表。”
影片获第三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厄瓜多尔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赤道奖。1995年,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将该片列为“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之一。
[《城南旧事》]
11.《这不是误会》
《这不是误会》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编剧:赵志强、赵清锐、达式彪;导演:赵焕章、达式彪;摄影:罗拯生;主演:霍秀、陈烨、铁牛、翟乃社。
区副食品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姜钟琪带着两封检举信,到四季春菜场进行调查。菜场经理姜维平认为被检举的李晓青和孙水康都是菜场先进典型,信上内容纯属误会。李晓青听信传言觉得姜钟琪有偏心而对她回避。但姜钟琪终于打破僵局,并从多处证明对李晓青的检举严重失实,而表面上积极肯干的孙水康确实有损公肥私、以紧俏水产品作私人交易的问题。在进一步查证时,孙水康以“撂挑子”的手法威胁姜维平,让经理为其说情;并在组织国庆节市场供应时,串通关系户拒绝将一卡车鲜活水产由外地运往菜场,给姜钟琪施加压力。最后,姜钟琪深入实际终于查清了孙水康的问题。
影片从现实生活出发,对当时经济领域里拉关系、走后门、损公肥私的现象,作了揭露和批判。表现了新时期纪律检查干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新思想新形象,鼓舞人们战胜这些阴暗面。
[《这不是误会》]
12.《大桥下面》
《大桥下面》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编剧:白沉、凌奇伟、朱滇、郑炳辉;导演:白沉,摄影:邱以仁;主演:龚雪、张铁林、奇梦石、王频。
回上海不久的知识青年高志华摆了个自行车修理摊,他看到女青年秦楠做个体裁缝没有摊位,帮助她在大桥下面摆起了裁缝摊。不久,高志华暗暗地爱上了秦楠,高母也十分希望秦楠能成为儿媳,但秦楠总是心事重重,每每回避。一次,秦楠为残疾姑娘萧云送衣服。萧云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使秦楠深受启迪。她鼓起勇气把寄养在农村的五岁儿子接回到身边。顿时,流言四起,高母对这门婚事也由赞成到反对。最后志华和秦楠终于战胜了旧思想的桎梏,摆脱了昔日生活留下的阴影,真诚地相爱在一起。
导演为影片定下的创作原则是:“用朴朴实实的手法,讲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影片继承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传统风格,以日常琐事为情节主线,通过具有感染力的画面,逼真而传神地再现人间世态的甜酸苦辣,使观众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冲击自己的思想情绪。
此片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一等奖,第四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七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大桥下面》]
13.《快乐的单身汉》
《快乐的单身汉》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编剧:梁星明、杨时文;导演:宋崇;摄影:张元民;主演:刘信义、龚雪、马晓伟。
造船厂的宿舍里,住着班长石奇龙、“土秀才”刘铁等一群快乐的单身汉。自从大学毕业生丁玉洁分配到厂业余学校任教后,他们都被招收进校。第一天上课,石奇龙便大闹课堂,使丁玉洁手足无措。厂长得知后,组织大家去现代化大工厂参观,单身汉们开始懂得了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由于生产任务很紧,丁玉洁主动要求到生产第一线干活。在共同劳动中,石奇龙爱上了她并大胆地向她吐露爱情。可是当他得知了丁玉洁暗恋的是与她青梅竹马的刘铁时,他便抑制住感情,并尽力撮合了丁、刘的感情。这群单身汉的生活也过得比以前更加快乐和文明。
影片以风趣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情趣和喜剧色彩的风俗画。它的笑料是从情节发展的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中自然流露,赢得了观众喜爱。
[《快乐的单身汉》]
14.《小小得月楼》
《小小得月楼》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编剧:叶明、徐昌霖(根据苏州市滑稽剧团同名滑稽戏改编);导演:卢萍;摄影:张贵福;主演:毛永明、陆辰生、顾芗。
苏州得月楼菜馆服务员小杨,为解决旅客吃饭难问题,欲带领青年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遭到当经理的父亲老杨拦阻。小杨智激其父、并立军令状,方勉强获准。营业过程中,他因纠正店内店外吃白食现象,遭到刁难、诬告。后在上级领导关心下,澄清了事实真相,店内出现兴旺景象。
此片情趣盎然,人物生动,以特有的滑稽戏风格,歌颂了服务行业的新人新事,也辛辣地嘲讽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片还展现了传统的苏帮名菜,以及秀丽的姑苏风光。上映后,深受观众欢迎,在1984年国产片全国十大卖座片排行榜上,位居其冠。
[《小小得月楼》]
15.《女大学生宿舍》
《女大学生宿舍》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编剧:喻杉、梁延靖;导演:史蜀君;摄影:赵俊宏;主演:罗燕、徐娅、陈鸿梅、江一萍。
 东南大学开学第一天,中文系新生匡亚兰和辛甘在宿舍里为争下铺发生冲突,室长宋哥找来辅导员才得以平息。不久,评议助学金时,同学们得知匡亚兰孤身一人经济十分困难,一致同意给她甲等。过后有人反映她最近曾收到一笔汇款,为此,系党总支书记找匡亚兰谈话,她说出实情。原来,她因不能原谅为另攀高枝而诬告丈夫、抛弃女儿的生母,所以一直拒不认母,也拒不接受对她经济上的帮助,汇款已经退回。谈完话她流泪走了。同学们发现匡亚兰不邮了,四处寻找,最后在码头边找到靠拉车运砖挣钱读书的匡亚兰,大家深受感动,一起帮她拉动了运砖车。
影片据喻杉同名小说改编,这是我国新时期第一部反映大学生生活的故事片。作为编剧之一的喻杉,当时是武汉大学中文系、年仅22岁的大学生,影片中的主要外景地,也是选择在武汉大学。
影片题材新颖,基调明朗,清新。通过宿舍一角,反映了大学里的学习生活,组成了一支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校园之歌,放映后,深受观众尤其是大学生好评,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二等奖。第二十四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比赛奖。
[《女大学生宿舍》]
16.《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编剧:张弦(根据王蒙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黄蜀芹;摄影:单联国;主演:任冶湘、张闽、梁彦、秦岭、施天音、邬君梅。
 1952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北京某女中高三年级教室里,纯真、热情的杨蔷云和聪明、自负的李春为谁应该得学习奖章发生争执,杨蔷云为热心帮助同学的团支部书记郑波抱不平。班里来了个在孤儿院长大的新同学呼玛丽,杨蔷云和郑波为了帮助她摆脱精神枷锁,对她关心备至。多愁善感的苏宁病了,杨蔷云到她家探望,当她从苏宁的哥哥处了解苏宁的心事后,鼓励苏宁丢掉顾虑振作起来。在郑波、杨蔷云的带动下,同学们的学习和团结都有了进步。中学时代即将结束,姑娘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怀着美好的理想奔向明天。
此片力求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以清新明快的节奏、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杨蔷云等七个不同个性的中学生形象。获第十四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纪念奖。
[《青春万岁》]
17.《邮缘》
《邮缘》上海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编剧:桑弧、王炼、李亦中;导演:桑弧;摄影:邱以仁;主演:郭凯敏、陈燕华、牛犇、张闽。
青年工人丁大森结识女邮递员周芹后,为博得其好感,冒充为集邮爱好者,并把一册勉强凑成的邮册出示。熟悉集邮的周芹看后,默然离去。后来,丁大森决心从头学起,渐渐迷上集邮,增长了不少知识。在一次厂际青工知识竞赛中,因赛题正好与集邮有关,他对答如流,为本厂夺得冠军。周芹在指出他这次成功纯属偶然的同时,鼓励他踏实学好文化知识。丁大森听从劝告,报名上了夜校,并成了真正的集邮爱好者。集邮,终于使他们结下了缘分。
此片表现了以丁大森为代表的、被“文化大革命”耽误的一代人,从迷惘中觉醒过来,认识到只有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在新时期的建设中作出贡献。影片以“含有若干正剧因素的生活轻喜剧”作为全片的风格样式,在情节设计上运用了误会巧合,并尽力做到合情合理,不留雕琢痕迹。
这部公认为是“寓教于乐”的好影片,被列为向国庆35周年的献礼片之一,并获文化部颁发的1984年优秀故事片奖。在1984年4月法国第一届科罗米埃国际消遣片电影节上,获“青年观众奖”。
[《邮缘》]
18.《雷雨》
《雷雨》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编剧:孙道临(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导演:孙道临;摄影:罗从周;主演:孙道临、顾永菲、马晓伟、秦怡、张瑜。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于1934年发表后,五十多年来在话剧舞台上连演不衰。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曾经搬上过银幕,此次重拍,编导者对该剧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故事情节作了重新安排,对人物的塑造也下了不少功夫。编导者之所以要把它搬上银幕,“不仅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的青年人看到那个时代的侧面,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看到封建制度所酿成的人间悲剧。”
[《雷雨》]
19.《黑蜻蜓》
《黑蜻蜓》上海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编剧:王炼、徐文渊、李汶;导演:鲍芝芳;摄影:张珥;主演:卢君、陈烨、巫刚、宋佳。
秋华服装厂魏厂长拟成立一支时装表演队。青年设计师杨天平闻讯后,即带两套自己设计的时装,赶到女友红叶家,想让她试穿并去报考,但遭红叶母反对。红叶背着母亲应考,并被录取。经短暂训练初次登台时,因缺乏经验未获成功。经魏厂长等人鼓励,她刻苦训练,进步很快。在一次排练时,红叶被其母发觉,赶出家门。暂宿魏厂长家的红叶顶住种种压力,继续苦练,最后在“万紫千红”大型时装表演会上,她和队员们一起作了成功的表演,全场为之轰动。红叶母的陈旧观念也有了转变。
影片以时装表演队为主线,展现人们对衣着美化的追求。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强,节奏明快,令人在轻松愉悦中得到美的享受。
[《黑蜻蜓》]
20.《秋天里的春天》
《秋天里的春天》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编剧:张弦;导演:白沉;摄影:卢俊福;主演:徐雷、佟瑞敏、雷汉。
市委书记郑维明在十年浩劫中含冤去世,他的遗孀周良蕙和儿子杨杨在“文化大革命”中艰难度日,幸得邮递员罗立平热情相助。杨杨下乡插队后,罗立平常寄营养品给他,并为他招工事出力奔波。纯洁无私的情谊温暖了孤儿寡母的心,周良蕙对好心的罗立平感激不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冤案昭雪,周良蕙担任了市妇联主任,杨杨也回了城。罗立平在帮他们搬进了新居后,因感地位悬殊,采取了疏远态度。但周良蕙发现自己已深深地爱着罗立平,她不顾至亲好友的劝说和反对,仍执意与他交往。但是,当她看到儿子杨杨跪在她面前流泪请求她同罗立平断交时,她犹豫了。最后,她和罗立平又在桥两端不期而遇,两人都隐入痛苦中。
此片剧本由张弦根据自己的小说《未亡人》改编而成。编导从中表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内容,在反封建的主题上作了深层次的开掘。影片向人们揭示:封建等级观念,不仅在老人的身上有,而且在青年人身上也有;封建思想的幽灵,不仅徘徊于一般人的落后意识中,而且也附着于部分干部的肌体上。此片以爱的觉醒和爱的权利作为解释全片的总钥匙,用多种艺术手段来雕琢女主人公深沉、含蓄、倔强、热烈等各个性格侧面,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典型形象。
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
[《秋天里的春天》]
21.《流亡大学》
《流亡大学》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编剧:童汀苗、房子;导演:吴贻弓;摄影:邱以仁;主演:智一桐、向梅、高博。
1937年,当日本大举侵犯中国之际,江南国立钱江大学在校长江炜成带领下,向西迁移。途中,江炜成的妻子病死,儿子被炸死,不少学生也死伤于空袭。这所流亡大学虽历经磨难,但江炜成等一批仁人志士仍然使一批学员在战火中如期毕业,并在国内外舆论支持下,使国民政府教育部收回了解散钱江大学的成命。
影片故事取材于浙江大学,立足于纪实风格,在总体上体现出朴实、自然的面貌,并努力将叙事与抒情、情节与人物命运结合为一体;运用大起大落的镜头语言,强烈对比的节奏,表现出动荡的气氛和悲壮的场面,让人物的悲欢离合打动观众。
影片于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以及我国第一届教师节之际在全国上映。
[《流亡大学》]
22.《张家少奶奶》
《张爱少奶奶》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编剧:叶明(根据王安忆的小说《流逝》改编);导演:叶明;摄影:查祥康,主演:李岚、吕丽萍、王卫平、白穆。
张家少奶奶欧阳瑞丽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家庭受到冲击,一改往日生活方式,除操劳家务外,还替人带孩子,到里弄生产组当临时工,以贴补家用。她的丈夫——大少爷张文耀,遇事推诿躲避。小叔张文光、小姑张文影相继上山下乡,都由她煞费苦心为他们置办行装。以后又为文影病退回城之事,奔波操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家落实政策,被抄财物全部退还。公公将存款分成数份分给子女,因念及瑞丽为全家操劳辛苦,另加半个份额给她,瑞丽坚持不要,而文影已很生气。为缓和姑嫂矛盾,偏袒女儿的婆婆叫瑞丽另找房子分居,搬家时,瑞丽路过里弄生产组,回首往事,甚为感慨。
此片以浓烈的上海地方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意境取胜。
[《张家少奶奶》]
23.《日出》
《日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编剧:曹禺、万方(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导演:于本正;摄影:朱永德;主演:方舒、王诗槐、王馥荔。
话剧《日出》创作、演出于1936年,1938年曾由华新影片公司搬上银幕,此次在改编为电影剧本的过程中,曹禺及其女儿万方改变了原作已稳定的舞台艺术构架,在保留原剧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用符合电影原理的思维方式重新结构,尽力发掘出舞台上难于表现、而为电影艺术所擅长的诸种因素,揭示出人物的心态;改编者“进一步对人物、人物关系和情节作了丰富,尤其是更清晰和强化了陈白露的悲剧命运,使其性格更显饱满”。影片在拍摄中也发挥了电影艺术特有表现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社会生活,成为同类电影中的佳片。
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故事片奖,第六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配角奖,第九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女配角奖。
[《日出》]
24、《失踪的女中学生》
《失踪的女中学生》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导:史蜀君;摄影:赵俊宏;主演:刘禹、钱勇夫、张文蓉。
14岁的女中学生王佳邂逅一位音乐学院学生,并在音乐会欣赏他的歌唱演出后,由倾慕而萌生朦胧爱意,连续几天去音乐学院围墙外倾听他的歌声。在学院毕业公演时,她给他写了一封“情书”,并在剧院门口递给了他。但王佳随即发现他已有女友,失望之余,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其母察觉后,对她严加管教和责备。王佳不能忍受,负气离家出走。其父远航归来,得悉女儿失踪,焦急出寻。他走了许多城市,遍访亲友,均无音信,但他接触到现今社会种种现象,深感父母需正确理解和关心处于青春期的子女。不久,王佳归家。她不但没有受到责备,使她意外的是,父母以真挚的亲情、关怀和喜悦,迎接她的归来。
这是一部反映青少年青春期心理活动的影片,它突破了一个禁区,以电影的形式触及了当时社会共同关注却又极少反映的领域——青少年的早恋。
影片以两段的结构,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让王佳和她父亲代表两代人物的不同视角,从而使观众对“早恋”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层的、多方面的探讨和思索,并激发起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导演在指导演员表演时,强调要演得健康、真挚,使人产生美的联想,从而使影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新意。
[《失踪的女中学生》]
25.《我和我的同学们》
《我和我的同学们》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谢友纯;导演:彭小莲;摄影:刘利华;主演:布兰、周京舟、杨春雷、俞磊。
高一(4)班的布兰对体育活动从不关心,一些男同学故意捉弄她,选她为体育课代表。她上任后,决心抓好班里的篮球队,保持冠军称号。一次比赛中,因主力周京舟参加市里比赛,班级球队败阵,她难过地提出辞职。后来,在全校冠亚军决赛前,周京舟因与她意见不合,赌气宣布退出球队。决赛进行到关键时刻,班上另一名主力队员摔倒受伤,布兰心急如焚。此时,周京舟毅然重返赛场,最后终以一分之差险胜,球队再次夺得了冠军。不久,周京舟随父母迁居大连,布兰和同学们依依不舍,到码头送行。
影片生动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中学生群像。拍摄此片的导演、摄影等主要创作人员,都是首次拍片的新人。片中的这群中学生演员,以前从未演过戏,开始拍摄之初,因角色姓名和他们自己姓名不符,感觉上很不习惯。导演为让演员与剧中人物接近,把戏中角色的名字换成演员们的真名实姓,使他们的表演显得自然真实,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年优秀影片奖,第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少年儿童片奖,第二届“童牛奖”优秀儿童少年故事片奖、导演奖、摄影奖。
[《我和我的同学们》]
26.《T省的84、85年》
《T省的84、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柳国庆,导演:杨延晋,摄影:张元民;主演:叶志康、达式常、郭允泰、鲁非。
程戈向T省机械总公司签订承办一分厂合同后,五个月内扭亏为盈,创利二百万元。但总公司领导出于对程戈改革措施的不满,作出取消合同并让其停职的决定。程戈不服,向市中级法院起诉。负责审理此案的是被内定为下届院长的经济审判庭长郭刚。他经过多次调查,确认总公司领导做法与法律相悖。然而在宣判前,总公司党委马玉等人通过多种关系找到省委书记说情。接着,郭刚受到告诫:不要因工作失误影响前程;程戈得到总公司保证,只要接受调解,他可以继续当厂长。然而两人均没有屈服于压力。法院也作出合同有效应继续履行等公正判决。但一年后,合同期满,胜诉的程戈仍被免去厂长职务,郭刚则被调到郊区法院去“锻炼”。
这是一部“兼有纪实性和政论性风格”的影片,“是新时期工业题材创作方面取得成绩最大的一部作品”。它触及了社会上比较尖锐的权与法的问题,在新中国的银幕上,第一次反映了基层工厂厂长状告上级公司党委的故事,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推进改革事业的艰苦性和复杂性。
在人物形象刻划上,影片把马玉等人写成为不仅有光荣革命历史,而且在工作上廉洁奉公,在生活上比较艰苦朴素;但就是在改革的问题上过不了关。这样的艺术处理,比较真实也令人深思。
这部以套层式结构表现全景性的影片,拍摄时采用了奇特的造型、构图,多变的角度,加快了片子的段落节奏,以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使此片的政治性、哲理性、纪实性和节奏感,均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T省的84、85年》]
27.《女儿经》
《女儿经》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叶丹(根据程乃珊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包起成;摄影:罗拯生;主演:郑毓芝、赵英、张闽、严晓频、焦晃、王卫平、张晓林。
上海某弄堂的沈家姆妈与三个女儿相依为命。当医生的大女儿蓓沁爱上了花布设计师乜唯平,可是当乜唯平的妻子从美国回到上海时,蓓沁不得不与他分手。在中学任教的二女儿蓓琼积极上进,教课之余还在报考研究生,而她的男友唐家骝虽因有钱而被沈家姆妈看中,但他只知经商赚钱,不思进取,后来两人也以分手告终。三女儿蓓蒂在工厂做工,与同厂青工简雄相恋,尽管遭到姆妈和大姐的反对,蓓蒂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与简雄真心相爱。沈家姆妈为三个女儿操尽了心,她们却各自走自己的路。
影片真切地勾勒了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图景,反映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上海人的气质和心态,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致力于“海派电影”的一次尝试。
28.《女局长的男朋友》
《女局长的男朋友》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王炼、桑弧、李亦中;导演:桑弧;摄影:邱以仁、孙骅麟;主演:郭凯敏、陈燕华、张闽。
邮递员周芹被提拔为邮电支局副局长后,因工作忙而两次失约,男友丁大森产生误解。他设法提高地位,以求平衡,几经努力,终于当上一家公司的广告部部长。不料因此陷入推销假药的骗局。后在周芹的帮助下,他迷途知返,俩人又和好如初。
此片是《邮缘》的姐妹篇。影片依照丁大森的性格逻辑,在他残存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支配下,不甘心于自己社会地位居于未婚妻之下,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喜剧性的矛盾纠葛。在给观众愉悦的同时,也给人以启迪。
[女局长的男朋友]
29.《黑匣子喋血记》
《黑匣子喋血记》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谢文礼;导演:中叔皇;摄影:张珥;主演:文喜太、李晓艳、王建军。
武林高手金彪奉命至广州,从革命党人南人杰处取得藏有准备起义密件的黑匣后,直奔武汉。途中,清政府双管齐下,一面暗中跟踪追杀,一面诬称他是杀人犯加以追捕。金彪在南人杰女儿南桂英等武林人士的相助下,奋力搏杀,终以鲜血和生命保护了黑匣。
影片以1911年广州起义为背景,反映武林中的民主革命志士为保护绝密的起义计划,同官府和内奸展开搏斗的故事。创作者力图使具有悬念的剧情、武打动作和祖国南方的风景名胜融为一体,使观众在观赏中重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更爱中华。
[黑匣子喋血记]
30.《超国界行动》
《超国界行动》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编剧:程十庆;导演:黄蜀芹;摄影:夏力行;主演:金鑫、邬君梅、张志坚、张敏华。
国际恐怖组织派员潜入北京,妄图行刺前来我国访问的某国军事首脑。我总部获悉情报后,派邝野和路远等人侦破此案,并动员邝野女友童年医生配合破案。恐怖分子李强、王兰指使同伙杀害了路远,并亲自对童年下了毒手。邝野在追捕过程中,与李强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相遇,李强以在人群中制造爆炸进行要挟,乘机逃跑。当某国军事首脑游览颐和园时,李强、王兰跟踪而至,潜入制高点用火箭发射器瞄准贵宾。这时,邝野等人赶到,王兰被活捉,拒捕的李强被击毙。贵宾完成预定访问任务安全离京。
影片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它突破了一般惊险侦破片的思维格式,力图使影片的思想性和娱乐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尽力做到寓教于乐,满足多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
[《超国界行动》]
31.《午夜两点》
《午夜两点》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胡惠英、赵志强、沈耀庭;导演:鲍芝芳;摄影:周宰元;主演:严晓频、王诗槐、张闽。
法庭上,原告方亚萍因遭丈夫曹东明毒打,提出离婚;而曹东明表示,妻子自岳母猝死后患了反应性精神病,他不能不道德地同她离婚,并出示了医院证明。法院遂作出终止方亚萍离婚诉讼案的裁决。原告律师肖琦获悉曹东明与旧日恋人有不正常来往,方亚萍已被送进精神病院,发觉事情蹊跷,到医院进一步调查。原来,方亚萍的母亲去世前,曾将藏有百两黄金的保险箱钥匙和开启方法传留给女儿,曹东明对此心怀叵测,常以深夜闹鬼进行吓唬。方亚萍为防不测提出离婚。曹东明趁机谎称她是精神病患者,企图加害于她。经过医院复查,方亚萍出院回家。曹东明在午夜两点盗取黄金时,被肖琦和公安人员擒获。
这是一部心理悬念片,它以人物心理活动贯串全片,试图通过这一案例的剖析,塑造崭新的女律师的形象。影片透过办案人员、原告、被告和证人等各种人物心理变化,展示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午夜两点》]
32.《少爷的磨难》
《少爷的磨难》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艾明之、斯民三、汉斯·肖格特(根据法国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个中国绅士的磨难》改编);总导演:吴贻弓;导演:张建亚;摄影:夏力行;主演:陈佩斯、赵家玲、李纬。
1915年的上海富豪之子金福,获悉其父留存遗产的美国银行倒闭,陷入绝境。末婚妻莲花闻讯后,以押房所得接济他。他在感激之余,与保险公司签订人寿保险合同,并拟在两月内自杀,以使莲花在他死后获得巨额保险赔偿金。保险公司派了保镖日夜临护,使他自杀未成。金福又生一计,与管家订立一份要他将自己杀死的合同。此时,从美国传来信息,那家银行并未倒闭,这样他又成了富翁。而早就觊觎金福家财的李都督,又来诱逼他与其女儿结婚。金福无奈,只能男扮女装出逃。不料金福落入李都督之手。危急间,女扮男装暗中保护金福的莲花赶到,救出金福。历经磨难的金福已不再是纨?子弟,他与莲花开始了新的生活。
电影剧本依据法国科幻作家凡尔诺小说改编,并作较大变动,增加了金福男扮女装,莲花女扮男装等情节;在人物关系、世态人情方面加以中国化,使之富于喜剧特点,雅欲共赏。定稿时,联帮德国制片商又约请该国剧作家汉斯·肖格特加工润色。
影片由联邦德国杜尼约克公司协助摄制,特邀美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演员参加演出。
[《少爷的磨难》]
33.《人•鬼•情》
《人鬼情》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黄蜀芹、李子羽、宋国勋;导演:黄蜀芹;摄影:夏力行、计鸿生;主演:裴艳玲、徐守莉、李保田。
秋芸的父母都是戏班子里的演员,秋芸七岁的时候,父母在农村土台上合演《钟馗嫁妹》后,母亲和别人私奔。秋芸坚决要学戏,父亲无奈,只好让她学唱男角。11岁时,偶然的机遇使她作为替补演员登台演出,引得满堂喝采。省剧团的张老师说服秋芸父亲,让她到剧团学戏,很快便成为团里头号女武生。不久,秋芸因忍受不了剧团里关于她和老师之间关系的流言,跑回老家与父亲一起种地,但父亲把她送回剧团。期间,无戏可演,她结婚成家,生了孩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她重返舞台,并以《钟馗嫁妹》享誉国内外,但丈夫对她不支持,离家而去。一次,她随剧团巡回演出来到家乡,父亲倾囊出钱为剧团设宴洗尘。散宴后,秋芸忆及往事,独自走上村口土台,决心将自己的一生献身给艺术。
影片着力表现女演员秋芸的内心轨迹和心理矛盾,在艺术上吸取了我国新时期“探索电影”的部分成果,突破了单一的传统叙事手法,使影片有深层意识的展现,有人生哲理的揭示,有象征表意手法的运用。它在舞台与生活、现实与幻觉、虚与实的结合上,运用大反差的对比手法,把男与女、人与鬼、柔与刚、阴与阳交融于一体,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
影片在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录音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并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此片获第八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奖,巴西第五届巴西里亚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故事片“金鸟奖”。
[《人•鬼•情》]
34.《女市长的私人生活》
《女市长的私人生活》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徐银华;导演:杨延晋;摄影:沈妙荣、孙骅麟;主演:张伟欣、刘子枫、王佳艺。
女市长顾月文因工作繁忙,好久未与丈夫和儿子欢度周日。当又一个星期日来临时,她终于下决心服从丈夫和儿子的安排,上午去酒店吃饭,下午去花鸟市场为儿子买鸽子,晚上去观看由丈夫担任指挥的交响乐团首场演出。可是,一连串的公务活动,不但白天的计划未能兑现,晚上也因处理油罐丢失事件未能去看演出。第二天上午,丈夫因违反交通管理规则而被拘留,顾月文乘会议休息时间赶去探望,回想昨日星期发生的事,两人不觉哑然失笑。
在这部情趣盎然的影片中,以众多细节和幽默色彩,勾勒了生活中最普通的乐趣,刻划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女市长。它以挖掘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作为影片的核心,并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日常生活。
[《女市长的私人生活》]
35.《匿名电话》
《匿名电话》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李宪;导演:江海洋;摄影:刘利华;主演:王诗槐、娄际成、洪融。
副研究员温显珏是个在宇宙天体和航天事业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可他内心时时感到紧张、茫然和恍惚。深夜里,他每每被匿名电话猝然惊醒。后经医生心理治疗,方知匿名电话根本就不存在,这只是他内心惶恐、怕人嫉妒暗算,精神错乱下所造成的幻觉。
这是一部表现知识分子内心潜意识的影片,它在表现知识分子承受外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的同时,对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作了生动细腻的剖析,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匿名电话》]
36.《紫红色的皇冠》
《紫红色的皇冠》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吴天慈、东进生、龚楠;导演:于本正;摄影:朱永德;主演:袁苑、崔达治、郑乾龙。
出租汽车司机詹亮亮发现他驾驶的紫红色皇冠牌轿车车身被一个叫王晓兵的小孩划了多道深痕,又气又急,把王晓兵拉上车,找他父母赔偿。途中,王晓兵乘隙逃跑。几经周折,詹亮亮找回了王晓兵,让他说出缘由。原来,王晓兵的父母不久前离异,他随母亲到继父家,继父对他不好。继父是个汽车司机,驾驶一辆紫红色皇冠牌轿车。他是为了泄愤,才划伤这辆汽车。他不肯说出家庭地址,因为继父知道这件事,一定会严厉惩罚他。汽车突然在转弯处刹车,詹亮亮让王晓兵下车回家。晓兵望着驶去的汽车,有些依依不舍。
影片从一个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的角度,呼吁社会加强责任感,珍惜人际间诚挚的感情,晓喻人们关心、重视这一社会问题。全片意蕴丰富,节奏跌宕,矛盾的推进与转化入情入理,获第三届“童牛奖”优秀儿童少年故事片奖。
37.《笑出来的眼泪》
《笑出来的眼泪》上海电影制片厂1988年摄制。编导:张刚;摄影:张克民、计鸿生;主演:张刚、吴海燕、牛犇。
剧团导演兼演员赵阿满酷爱喜剧艺术,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关进“牛棚”,也常以喜剧手段调剂大家疲惫的精神。当“牛鬼蛇神”们被赶至空地上,在烈日下爆晒时,阿满以跳“忠”字舞作掩护,用皮管中的自来水悄悄浇洒焦渴的人群。一心想整垮他的钟科长等人强迫他放弃对喜剧的追求,他不答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阿满获得自由,他宽恕了钟科长等人,全身心投入喜剧事业。
此片是“阿满喜剧系列影片”的第九部喜剧片。片中的素材来自真实生活,影片贯串了主人公阿满对喜剧的爱,让人领略主人公辛酸而悲凉的命运,在笑声中引起深层的思索。
38.《大丈夫的私房钱》
《大丈夫的私房钱》上海电影制片厂1989年摄制。编剧:黄进捷;导演:于杰;摄影:周宰元;主演:毛永明、张文蓉、刘晓明、周云、牛?。
工程师李育文为帮助表妹筹集医药费,瞒着妻子夏幼梅医生,在暗暗积存私房钱。邻居陆老师用课余卖棒冰所得之钱,悄悄地给劳改释放的弟弟开了家小店。不久,弟弟上门还钱,陆老师的秘密才在妻子面前暴露,并获谅解。化验员刘兴华为另找精神寄托,瞒着妻子周云,把私房钱买了首饰送给秦妹妹。一日,事情败露,夫妻吵闹不休。而李育文为了多攒些私房钱,竟应人之求,答允冒充秦妹妹的“情人”,去医院探听秦妹妹打胎之实情。在医院里,当值班医生夏幼梅得知自称为秦妹妹“情人”的竟是丈夫时,当场昏了过去。李育文忙以实情相告。
此片入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献礼片之一,并获得1989年12月上海首届农民电影节“金穗奖”。
[《大丈夫的私房钱》]
39.《最后的贵族》
《最后的贵族》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9年摄制。编剧:白桦、孙正国(根据白先勇的小说《谪仙记》改编);导演:谢晋;摄影:卢俊福;主演:潘虹、李克纯、卢玲、濮存昕。
1947年春,外交官之女李彤度过20岁生日,与女友黄慧芳、雷芷苓、张嘉行结伴赴美留学。一年后,在庆贺李彤男友陈寅大学毕业的宴席上,李彤获知父母乘船遇难的消息,无力继续求学,悄然失踪。又过三年,在陈寅与黄慧芳、王医生与张嘉行同时举行的婚礼上,李彤突然出现,并狂舞痛饮。不久,陈寅从报上获悉李彤因酒后闹事被扣押,就从警察局将她保释,并进行规劝;但在第二年春天,已对人生无望的李彤,在独自周游世界后,来到出生地威尼斯,投海自尽。
影片用含蓄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生的意蕴,在写实风格中融进了意境美的创造。
[《最后的贵族》]
40.《月随人归》
《月随人归》上海电影制片厂1990年摄制。编导:吴贻弓;摄影:夏力行;主演:夏宗祐、向梅、张文蓉。
张汉元离沪赴台36年尚未结婚,为让上海的年老父母得到宽慰,与寡妇区玉芳假扮夫妻,由台湾回来探亲。不料,到码头迎接的竟是他昔日的恋人梦芸。当年,他们被双方父母以信仰不同为由被迫分离,如今梦芸的丈夫已去世,与女儿巧巧相依为命,对高龄的张父张母多有照应。张汉元愧疚交集,欲先返台。但张父执意要在他走前补办婚宴,他无奈说出真相。梦芸得悉后对他指责,使他满腹委屈。区玉芳为使汉元、梦芸重圆缺月,提前独自返台,并将张母给她的戒指转赠给梦芸。张汉元也向梦芸许诺,不久他定当跨越海峡,随月归来。
此片根据周山、刘景清的电影剧本《租妻》及赵辛予同名小说改编。全片出现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月亮镜头,拍出了以月拟人的情趣,成为贯串全片的情绪链,显示出较强的艺术魅力。
[《月随人归》]
41.《假女真情》
《假女真情》上海电影制片厂、浙江电影制片厂1990年联合摄制。编剧:房梁;导演:武珍年;摄影:瞿家振、张甬江;主演:仲星火、奚美娟、刘子枫。
早年丧父的小学教师王玉娟忽然接到父亲即将返家的电报,明知有误,为安慰从台湾回大陆探亲、因思女心切突发心脏病的老人王福寿,从台湾接待站把他接到家中。她不顾邻里闲言碎语和丈夫的不满,把老人当作父亲般悉心侍奉,使他感受到天伦之乐。正当生活渐趋平静时,王福寿的亲生女儿消除了多年来对海外关系的疑虑,来到王福寿面前认父,并把他接回家去。这使王玉娟夫妇因老人的离去而怅然若失。但第二天清晨,他们又与来家里探望的王福寿相遇于晨雾中。
在这部别致、富有个性、分寸感掌握较好的影片中,明明是假女、假父,却处处以真女、真父面目相处,直至最后真女儿出现,他虽然认了她,但仍对假女依依不舍,使人们领略了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意。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年优秀影片奖,第十一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假女真情》]
42.《烛光里的微笑》
《烛光里的微笑》上海电影制片厂1991年摄制。编剧:陆寿钧、郭兵艺、吴天忍;导演:吴天忍;摄影:俞士善;主演:宋晓英、丁嘉元。
在上海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里,中年女教师王双铃接任四(2)班班主任。这个班是全校闻名的乱班,班上接连出事:先是小朋的父母因赌博和贩卖黄色录像带双双入狱,任性的小朋逃离学校,险些误入歧途;接着,校方想为教师增加收入,操场临时出租做停车场,一名卡车司机不慎把一心想成为中国未来足球“球王”路明的腿,压成骨折;同时,因父亲在外地而家务繁重的“老迟到”周丽萍,在和妈妈斗气中离家出走。王双铃出于对学生的爱心和高度责任感,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做了许多工作。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学生和班级面貌始有起色。在一次带学生秋游时,积劳成疾的她终于倒在一块巨大的“心”字山石上,再也没有起来。全班同学自发地在教室里举行追刷会,在烛光里面对微笑着的老师遗像,深情作别。
影片编剧从自身生活积累出发,把构思焦点聚集在小学教师王双铃身上,为塑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王双铃的形象,提供了坚实基础。影片朴实、生动,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放映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热情赞扬。
1992年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观看后,亦被影片深深感动,亲自打电话到上海,对影片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91年优秀儿童片奖;在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获最佳儿童片奖。此外,在’92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海影评人奖、’92《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等评选中,也屡次获奖。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为表彰影片取得的成就,于日发了嘉奖令,给该摄制组以特别嘉奖。
43.《情洒浦江》
《情洒浦江》上海电影制片厂1991年摄制。编剧:贺国甫、杨时文;导演:石晓华;摄影:应福康;主演:祝延平、张晓林、赵尔康、张名煜。
施工队长罗大江为抚养女儿的事与闹着离婚的妻子争执后,刚回到工地,得知指挥部要把施工队从大桥撤换下来的消息,即恳请陈总指挥让他们继续留在大桥,并和盘托出了能缩短工程周期的新工艺。获准后,他即带领全队开足三班奋战。这时,队员陈辉为陪女友宋丽去医院治病,私下出资20元让土根顶替他浇捣混凝土,结果酿成事故,遭到罗大江严厉批评。经反复论证和复核,新工艺终于付诸实施。在如期进入主桥桥塔浇灌混凝土决战时,因搅拌站工作出差错,100立方混凝土需敲掉重浇。面对挫折,罗大江设法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团结拼搏,最后终于完成了任务。
影片把粗犷豪迈的工地生活与细致入微的人情描绘揉和在一起,在表现罗大江肩负工程压力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妻子承受家务和事业两副重担的苦衷,使观众对双方都产生理解和同情。影片打破了工地空间的局限,收到了多侧面刻划人物性格的效果。
为能抢拍南浦大桥合拢的实景的剧本尚未最后定稿时,就成立了临时摄制组,进入大桥工地拍摄,使影片的完成几乎与南浦大桥的建成同步,让人感受到时代的真切气息。
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91年优秀故事片奖。
[《情洒浦江》]
44.《留守女士》
《留守女士》上海电影制片厂1991年摄制。编剧:张献、余云;导演:胡雪杨;摄影:高信玉;主演:修晶双、孙淳。
在出国热中,留守女士乃青听到美国发生地震消息,连夜乘坐司机嘉东驾驶的出租车去电信大楼,给在美国的丈夫陈凯拨打长途电话,但接电话的却是一个女人。在“留守俱乐部”的酒吧,乃青又遇到嘉东。嘉东的妻子已去日本。乃青和嘉东逐渐熟悉,相谈甚欢,但都言明只是朋友、不谈爱情。一天,自美返沪的杜先生找到乃青,告知自己的妻子已与陈凯在美国同居,乃青若能帮助挽救他的家庭,他愿出资担保她去美国。乃青怅然若失地送走杜先生,嘉东来了,乃青不由得动情地扑入他的怀中。不久,嘉东的老婆回到上海,她已成了日本红灯区有名女子。除夕之夜,乃青给陈凯去电,相告明日就飞美共度春节。翌日登机时,嘉东赶来送行,但只看到乃青的背影。
此片反映“出国”与“留守”这一独特群落,在过着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世界里的苦闷和彷徨。通过影片的整体氛围、电影语言,阐述了“如何在自己的选择中,用行动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此片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最佳影片金奖、“金字塔”最佳女演员奖,第一届圣·克拉里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电影文化贡献优秀导演制作奖。
[《留守女士》]
45.《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上海电影制片厂1991年摄制。编剧:张献、庄红胜;导演:庄红胜;摄影:沈妙荣;主演:魏宗万、宁静、应吉吉伦、方青卓。
修伞师傅李来福在准备同肉嫂结婚前夜,突然在家里发现一个被弃的男婴。肉嫂由此产生误解,婚事告吹。李来福不顾别人的议论,收留了弃婴,设法找到了弃婴的生母婷婷。原来弃婴的生父抛弃了婷婷,拒认儿子。婷婷深感绝望,拟远嫁海外。进退两难的李来福,决心担起抚育男婴的责任。婷婷被李来福的善良和真情所感动,放弃了出国的打算,来到了婴儿的身边,承担起母亲的天职。
编导的创作构思是企盼影片成为“一首歌颂人类美好感情的赞美诗”,“一出带有悲喜剧因素的人生社会剧”,“一曲男女心灵感应的咏叹调”。饰演弃婴的小演员是个才出生11个月的婴儿,但在全片中几乎有400个镜头有他的表演,这种情况在以往同类影片中是罕见的。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46.《女大学生之死》
《女大学生之死》上海电影制片厂1992年摄制。编剧:东进生、陆星儿、史蜀君;导演:史蜀君;摄影:赵俊宏;主演:沈畅、翟乃社、任伟、王洪生。
医学院四年级学生梅子颈部浅度烫伤,住入医院后因4名值班医生脱岗,不治身亡。她的同学周忆认为是一起医疗事故,但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尸检结论为,属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不久,周忆和梅子父亲收到内容都为“不要相信尸检”的匿名电话和信件,便自发进行调查,并向市鉴定委员会上诉。但梅父在医院和本单位的压力下,随即又撕毁了上诉材料。后经周忆努力,向市府有关领导反映情况,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当晚脱岗的医生玩忽职守,聚在药房间打麻将,导致梅子窒息而死。市鉴定委员会否定了区里的结论,作出了属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的鉴定。
影片具有社会报道剧纪实性风格。它以多侧面、多层次的艺术手法,通过一起致人死命的医疗事故,从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角度作了开掘,使影片具有警世的社会作用。放映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在大学里,引起较强烈的反响。
[《女大学生之死》]
47.《第一诱惑》
《第一诱惑》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摄制。编剧:汪天云、陆寿钧;导演:鲍芝芳;摄影:应福康;主演:奚美娟、达式常、郑乾龙。
现代化大型企业华坤钢铁联合总厂的主原料码头引桥被外轮拦腰撞断,面临停产危险。副总工程师叶琳勇敢地挑起了抢险和修复的重担。然而,在关键时刻,她的读中学的儿子,因缺少家庭照料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突然离家出走。接着,四年前同她离了婚的前夫从新加坡回来,打算把儿子带到国外读书。这些都在她心里引起激烈矛盾。但她最后还是被事业、工作所吸引,同抢险工程总指挥等人一起,投入到她的人生第一诱惑中去,使引桥抢修工程提前完成。
影片在表现大工业风貌的同时,把大都市改革开放的步伐同个人命运、感情世界的变化结合起来,增强了观赏性。在演员的选择上,阵容比较整齐,女主角奚美娟连同五个男配角(郑乾龙、达式常、许还山、焦晃、凌之浩),凭他们自身的气质和功力,使表演在总体上达到较高水准。
这部出于女导演之手、第一主人公为女角、渗透了女性意识,而又拍得很大气的影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93年优秀故事片奖,获中共中央宣传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的电影作品。
[《第一诱惑》]
48.《都市情话》
《都市情话》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摄制。编剧:贺国甫;导演:徐纪宏;摄影:赵俊宏;主演:柏寒、肖荣生、丁嘉元、吴竞。
东方丝绸厂厂长罗乃倩在改革中不徇私情,令违纪违规的赵培红下岗。而赵培红系上级总公司总经理宋毅的妻子,因此当罗乃倩提议把绸厂转成为股份公司时,遭到宋毅的反对。这时,她的丈夫李逸明在日本奋斗,事业有成,为回避他任职的公司女裁林之的情感追逐,回到上海希望妻子与他同去日本。但罗乃倩心系工作,夫妻发生争执。在市领导支持下,东方丝绸股份公司终成成立。在引进日本林之公司设备的谈判中,罗乃倩巧妙地排除了宋毅设置的阻力,与李逸明倾心交谈,消除误会,终于使谈判取得圆满成功。
影片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近距离地反映了改革者甜酸苦辣的心境。在思想内涵上开掘颇深,给人以一定的启示。
[《都市情话》]
49.《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摄影。编剧:徐小帆、张建亚;导演:张建亚;摄影:黄保华;主演:林栋甫、张瑜、宗晓宗、王文丽。
王先生与朋友小陈去夜总会取乐,适逢大亨陆天宝与商会沈会长为争夺歌女伊雯演唱之事,而大打出手。在慌忙逃命中,王先生把伊雯救到自己家里,让她与女儿阿媛同住一屋。王先生和小陈不时溜进屋向她献殷勤,闹出不少笑话。不久,伊雯昔日的恋人袁达生打听到她的下落,约她相见;但当她得知袁达生已投靠日本情报机关,将袁怒斥后逃回王先生家。袁达生派人去抓,却误把模仿歌星伊雯衣饰和姿态的阿媛抓了去。王先生用计让陆天宝、沈会长和袁达生之间,展开了一场混战。最后,阿雯和阿媛都被救了出来。
影片据叶浅予连续性漫画《王先生》改编。在这部动画与真人实景穿插交织、风格形式颇为新异独特的电影里,展现了三四十年代光怪陆离的旧上海社会场景,以及当时中下层人物和众生相。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50.《黑狮行动》
《黑狮行动》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摄制。编导:庄红胜;摄影:单联国;主演:何麟、孙继红、于飞、朱茵。
C市接连发生抢劫武器案和谋杀案,公安局决定由刑侦处处长蓝光负责侦破。经侦查,这些案件全系B国在C市特别行动组所为,其最终目的是谋杀我国访问的友好人士B国议长。于是,蓝光立即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在议长到达当天的飞机场上,蓝光从监视屏上突然发现,装扮成记者的柳娜与“野狼”正朝向议长献花的少女接近,并将一小块烈性炸药悄悄放入花束。蓝光急忙奔向少女,另换了花束。接着,又发现老K正指使绑上炸药的狼狗朝迎宾车队奔去,蓝光便下令开动干扰雷达,把狼狗引向别处。敌人的破坏一一以失败告终,幕后指使者赫尔斯无奈地饮弹自尽。
影片采用了“剥笋式”的套层叙事结构,在片中的前7本铺排了抢劫军火、暗杀林丽、谋杀林萍等等情节,最终才引向暗杀“黑狮”的中心事件。摄制时,还采用“借鸡下蛋”的方法,引用了大量珍贵的新闻资料,扩大了影片的信息量,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黑狮行动》]
51.《梦非梦》
《梦非梦》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摄制。编剧:岑范、秦怡;导演:岑范;摄影:罗从周、卢俊福;主演:秦怡、刘琼。
歌剧演员颜蔚料理完丈夫丧事后不久,其女儿夏樱又患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她在悉心照料过程中,常埋怨医院沙院长只懂得治病,不理解病人家属的急切心情。可是,当她得知沙院长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着患老年痴呆症的妻子时,误会顿释。后来,夏樱病情虽然几经反复,终于可以出院。颜蔚特意带了女儿游览了黄浦江和兴建中的地铁。清明节,她去给亡夫扫墓。在墓地上,与老妻刚去世的沙院长相遇,引起对生活的深层思考。一日,夏樱的病出现大反复后,突然失踪。颜蔚慌乱地到处寻找,不见女儿踪影。沙院长闻讯赶来,也投入了找寻之中。
影片据王泽群剧本改编,其中融入了秦怡自身的生活感受。她从长期照料精神残疾的儿子的生活中,深感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关心程度,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因而多年来她就有拍摄此类题材的宿愿,以唤起全社会对这问题的关注。
影片摄成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等领导人都看了影片。日,江泽民接见秦怡等人,认为影片确实不错,表现的感情很朴实,而且始终反映了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的人际关系。
[《梦非梦》]
52.《都市萨克斯》
《都市萨克斯》上海电影制片厂1994年摄制。编剧:贺国甫、赵化南,导演:石晓华、包起成;摄影:刘利华;主演:佟凡、夏力心、野芒、刘琼。
从日本学就时装设计管理的罗毅回到上海,应聘进入中日合资的伊娜公司后,在服装新款式的设计、辞退中方职工和裁减人员等方面,与日方总设计师凌部屡屡发生冲突。被凌部暗恋着的日方总经理惠子,深为罗毅表现出的朝气和才华所感动,直至仰慕。不久,巴黎时装交易会在即,凌部设计出一系列新的款式准备参展。罗毅看了设计认为水平虽高但表演气氛过浓。凌部运用惠子父亲的压力,使他的设计投产。但参展后不为各界所接受。而据罗毅设计制成的样品,受到各方青睐,纷纷要求订货。惠子对罗毅的感情日益加深。
这是一部正面反映合资企业员工风采的影片。它以主人公罗毅为轴心来铺排剧情,在人物关系处理、思想观念冲突、感情纠葛衍变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全片以萨克斯管作为主要道具,用江南民歌《茉莉花》作为贯串影片的音乐旋律,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都市萨克斯》]
5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海电影制片厂1995年摄制。编剧:毕飞宇;导演:张艺谋;摄影:吕乐;主演:巩俐、李保田、孙淳、李雪健。
1930年,农村少年水生到上海进唐府伺候唐老爷的女人、歌舞皇后小金宝。他因不懂唐府规矩,常受训斥。已在唐府当差多年的六叔,不时对他点拨。在一次枪战中,六叔死于非命。不久,唐老爷带着小金宝、师爷和水生等人避往小岛。岛上除寡妇翠花和女儿阿娇,别无他人。一天,同帮的老二、老三奉老大唐老爷之命来到岛上。夜里,老二与上海时就已私通的小金宝在岛上芦苇丛中偷情,并约她第二天夜里再在原处相会。可是,第二天水生偶然得知老二要派人把小金宝干掉,连忙据实禀告。结果,唐老爷接连对老二、小金宝和翠花下了毒手后,带着阿娇坐船前往上海,他想把阿娇调教成又一个小金宝。
影片根据李晓小说改编。它以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示黑社会内情,使其具有同类影片不同的内涵,增添了不少回味之处。
本片由上影筹资1000万元投产拍摄,并采取预售海外版权的方式,向法国阿尔发公司、VGC公司一次性出售本片的海外发行权。这不仅使上影厂获得了经济效益,也确保了中方的权益。
影片获全美评论委员会1995年度最佳外语片奖,第六十一届纽约影评奖最佳摄影奖,1995年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54.《小娇妻》
《小娇妻》上海电影制片厂1995年摄制。编剧:徐根华、史蜀君;导演:史蜀君、辜朗辉;摄影:赵俊宏、藏鸿钧;主演:周迅、曹力。
点子公司经理方大中驾车出了车祸,被判刑三年。他的娇妻洋洋只得自行谋生。洋洋要求新华书店复职、应聘饭店当女招待均未成后,便利用自己家的花园为他人寄养鸭子,以赚取酬金。但夜晚鸭子从笼里钻出,占领了她的床和家,在人鸭大战中令她哭笑不得。后来她到宾馆打工。一天,她为熬汤的厨师照看锅子时,不慎将可口可乐、口红和皮鞋甩进锅里,因此又被解雇。不久,她丈夫在服刑中获一天的假释回到家里,众多客户闻讯纷纷涌到家里咨询,因人群似潮只得请了两个门警维持秩序。洋洋思夫心切,无奈中爬上吊车,跳在屋顶上,用冲击钻钻开天花板,从窟窿中坠落到床上,终于同丈夫团聚。
这是女导演史蜀君第一次执导喜剧片的尝试。
[《小娇妻》]
55.《人约黄昏》
《人约黄昏》香港思远影业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1995年摄制。编剧:王仲儒;导演:陈逸飞;摄影:肖风;主演:梁家辉、张锦秋。
1932年的一天夜里,在报社当记者的一名男子在上海一家烟纸店前邂逅一位买烟女子。经几次约会,男子对女子的身世仍一无所知,但已产生爱慕之情。一次,两人相遇时突遇大雨,女子带男子进入一幢旧宅,并拿出丈夫生前衣服,叫男子更换。他向她求爱,但遭拒绝。出门后,他折返回来打门,开门的竟是一位老太太,并否认有女子住在旧宅。男子溜进书房,摘下手表放在书架上。但当他再次来到旧宅,开门的换成了老汉,并说往日住过的女子已去世多年。他朝书架望去,已不见手表。后经调查,得知女子因为丈夫在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一次清洗运动中丧命,就此失踪而伺机复仇。一日,男子在目睹女子追杀了她最后一个仇人后,便倏然消遁。
影片根据徐?小说《鬼恋》改编。导演在拍摄时以画家的视角审视全片的每个镜头,将画面、用光、运动,纳入意象中的轨道,在全片的影象语言上表现了梦幻意味。本片综合了文艺片、探索片、悬念片、爱情片的特点和商业要素,起伏有致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伤感情调的传奇故事。
此片获1995年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术奖。
[《人约黄错》]
56.《再生勇士》
《再生勇士》上海电影制片厂1995年摄制。编剧:莱茵、木江;导演:张建亚、李国民;摄影:沈星洁;主演:郑浩男、吴雪雯、张志坚、麦德罗。
宋大畏在同抢劫银行的凶犯元安的枪战中,因头部受伤成了植物人。他的恋人唐蓉照料他多年后,另嫁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渊正浩番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