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有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寺庙吗?

您现在的位置:>>>>
峨眉山寺庙
峨眉派武术功法简述
峨眉、少林、武当武术三大派别享誉海外。而峨眉派武术以其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灵活轻巧见长,独树一帜于世,千百年来,秘不外传。然而,峨眉派武术的历史渊源以及体系形成
峨眉、少林、武当武术三大派别享誉海外。而峨眉派武术以其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灵活轻巧见长,独树一帜于世,千百年来,秘不外传。然而,峨眉派武术的历史渊源以及体系形成和发展现状,是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关心的。 一、 溯自于春秋战国 峨眉派武术与少林和武当派的历史发展是不可分的。目前就三派的起源,无确切史料可定论。据传: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相传是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初创的;而峨眉派则初创于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创编的通臂拳。峨眉派武术在发展演变进程中,由于受地域因素的客观影响,始终与峨眉山&灵猴&有着较深的渊源。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史》未能论述三派武术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但有&战国白猿,始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的记载。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四川武术大全》称:&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的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回旋自如,在峨眉山中授徒甚众。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中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文士,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前出现。明代抗倭寇名将唐顺之(,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这与&白猿祖师&的说法一脉相承。司徒玄空,号动灵,耕食于峨眉山中。他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据说学徒甚众。而有关峨眉武术的传奇史可以追朔得更为久远。 还有一种观点称,峨眉武术源自于道家的养身功。在一些道家典籍中尚有记载,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二、自成体系于两宋   战国末期秦灭巴蜀,三国蜀汉与曹魏、孙吴连年征战,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氐羌和西南僚人大量涌入巴蜀,为巴蜀地区的武术吸收中原和其它少数民族武术之长,提供了契机。   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共持峨眉山。道士们通过&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练法门,达到意与气连、气与神合的境界,形成峨 眉气功,目的是用来祛病延年,以求长生不老。僧团除了参禅打坐,也常常练拳踢腿、舞枪弄棒,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其次是护院守寺。他们将道教的养生气功和山民的狩猎技艺杂揉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套峨眉派武术技艺。   当时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武士加入了峨眉山佛道之列。据明人方汝浩辑《禅真逸史》载,北朝东魏孝静帝年间(534~549),武将林时茂(491~618)来到峨眉山中峰岭修练。这位战功显赫的&镇南将军&,因受权贵迫害,避祸到泽州(今山西晋城)析成山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号淡然,曾任南京妙相寺副寺,后来上了峨眉山,留下了&斩虎救妇&的传奇。他在经课之余,将自己的精湛武功传授予年轻僧人,一时山上武风盛行。只可惜有关淡然法师武术方面的文字史料阙如。 《中国神仙大全》一书中,叙写了唐末五代初峨眉山道士杨仙公的惊人武功,说他从铁匠铺借来铁锤自击头顶,或令人竭力乱打而毫无损伤,还常入森林中降虎伏豹。剔除这则记载中的神秘和夸张成分,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仙公的上乘气功功力和武术技法。 北宋时期,峨眉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普贤道场,僧人大增,自然武僧也不少。南宋时期峨眉山的德源长老,模仿猿猴纵跃翻蹿动作,创编出一套&猴拳&。因为武艺高强的德源长老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故此种拳术就叫作&白眉拳&。白眉道人还传下了&白眉棍术&。其棍法古拙朴实,注重实用,攻防时强调欲攻先防、欲进先退、以进为退、转防为攻,一直流传至今。德源长老还把峨眉山僧道的武术资料搜集起来,结合自身的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从理论上对峨眉武术的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这本书是目前能查到的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文字史料。有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峨眉派武术发展成熟并自成体系的标志。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和美国、欧洲的华人,多有习此拳者。峨眉山还有一位&绿鸭道人&创编了风格奇异的&鸭形拳&,以鸭形、鸭态结合武术攻防编成。 到了南宋建炎年间(),峨眉山临济宗白云禅师创编了&峨眉临济气功&。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江苏江阴人)研究考证,白云禅师原为道士,后皈依佛门,因其精通医学,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会,寓内功导引按摩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济气功术。这种集医、道、武术精华于一身的功法共有12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按照临济宗的规定,此功只能在宗内秘授,不得外传,故民间知之甚少。& 三、盛世在明清 明人唐顺之的《峨眉道人拳歌》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明代峨眉拳术,从起势到收势的技艺过程,将神态、劲力、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都记叙得细致入微。他用&忽而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赞其硬功卓绝;用&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颂其软功柔韧;用&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形容其动作敏捷;用&险中捂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概括其伸缩开合,可谓精深之至&&《峨眉道人拳歌》共30句,是现今找到的古代颂扬峨眉派武术的唯一完整诗篇。 除了拳术和气功,峨眉派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的技法,明代时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出神入化地步。在全国武林中,峨眉派的剑术和枪法最为著名。据传,峨眉剑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动作严谨,招式凶猛,击法明快,以巧取胜。 康熙元年(1662年),湖北麻城孝感武术举人姜一怀,来峨眉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眉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南充,嫡传此功于后人。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医师周潜川居士(,四川威远人),著有《峨眉十二桩释密》(195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周潜川将全部研究心得传授给巨赞大师。巨赞大师俗姓潘,名楚桐,1908年生于江苏江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为巨赞。他对佛学和诸子百家哲学均有研究,尤其是对唯识和禅宗颇有独特见解,担任过杭州武林佛教学院院长,曾经来川收徒传授峨眉十二桩功。受巨赞大师指导的傅伟中先生,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十二桩述真》和《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天罡指穴法》两书。临济气功分为文武两抛和大小两种练形法:练习文抛和小练形法,主要是祛病强身;练习文武两抛和大练形法的,既能为他人诊治疾病,又可以防身御敌。这两本书为峨眉临济气功从佛门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动功&峨眉十二桩&的基础上,后来又发展起了静功六大专修功:虚步功、重锤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磐功。其中指穴功&&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最具威力,它融气功、按摩、点穴、布气和武功为一体,又可称为&气功导引点穴按摩法&。 清代乾隆年间,峨眉山武僧在传统功法的基础上,又与青龙白鹤的动势结合起来,新编了&六乘拳&,现流行于四川南充一带。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共四十六势,今四川富顺一带仍有流传。白龙洞湛然法师博采众家之长,融合自身特点,写了《峨眉拳谱》一书,使峨眉派武术理论更趋完善。嘉庆年间,峨眉龙神堂极善法师从附近黑龙江水的旋绕飞升,悟出练拳之道,将自己原学的形小而弱的蛇形拳,改为形大势长、拳刚掌巧、腿脚多变的拳路,开创的&乌龙拳&,苦练十载后乃成。清代改创成&六合通臂&,现传流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逐渐形成了&通臂猿猴&、&白猿通臂&等套路。到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峨眉派武术日见精深。1929年,武僧海灯法师创&一指禅&神功,整编&峨眉剑法&,著有《气功精要》。特别是通臂拳术在民间长期流传。但是,目前流传的通臂拳中,虽然还有&猿猴出洞&、&猢狲撩阴&、&醉猿探臂&、&白猿献果&等动作,但已逐渐舍去了猿猴特征的拳形,发力时&通肩&、&通臂&,于闪、展、腾、挪、拍的起伏转折中,表现胸背吞、吐、甩膀抖腕、双臂交劈、拧腰切胯等特点,勾手的动作比例占得较少,所以它跟猴拳还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臂除拳术外,还有通臂功、通臂掌、通臂连环刀、通臂连环棍、白猿奇势、大小连环以及白猿刀、双刀、花枪、双剑、单剑、短剑等练法。   清康熙年间,曾经师从朱熊占学习峨眉枪法的明末遗民吴殳()号仑尘子,又名乔,字修龄,江苏人,明清之际最有成就的武术家之一,是明末程宗猷以后唯一留下大量武术著作的人。康熙十七年(1678),吴殳将自己平生所著武艺各书及诸篇论说辑成的《手臂录》一书,精确地阐述了峨眉枪法。记载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穴室,闭习两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还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戒谨、倒手等技法。文中可见峨眉枪法的变幻莫测和精妙绝伦,是现代研究峨眉枪法(武术)的珍贵史料。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峨眉山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五十五年(1790)模仿青龙白鹤之势创编的&六乘拳&。清末仙峰寺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曾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派武林高手交流,尔后回峨眉山,苦心编出&峨眉子午门武术&,以其在每天的子、午二时练习而名。其风格以子午拳为代表,还有子午枪、子午刀、子午剑、子午棍等器械技法,一时名振山外。光绪三年(1877年)付云和尚创&虎爪拳&,还有碧云、静云二道长创的&八封拳&等。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何崇政(四川名山人),兵败脱难后削发为僧,法号湛然,来往于川西、川东等地,以哥老会的组织形式,结交八方豪杰志士反清,曾经在峨眉山住持多年。他撰有《峨眉拳谱》一书,亦称《拳乘》,开篇有诗一首:&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其中&一树&指峨眉武术;&五花&指巴蜀的五个地区;而&八叶&则指四川武林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派。尽管现在四川武术界对&五花&有不同解释,对八个门派是否都属于峨眉派尚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峨眉派武术博采众长,流传之广,门派繁多。 民国时期,有一位法师内功深厚,剑术尤精,称此为&峨眉剑仙&,其门人遍及甘陕。明代著名军事家、武术家程冲斗(四川新都人)撰有《耕余剩技》,记述了&峨眉枪法&、&白眉棍法&等技艺。峨眉派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器具&&峨眉刺,形似女人的发簪,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刺杀武器,称为&玉女拳&功法等。有些武侠小说将这些神奇功法和器具加以演绎渲染,甚至借虚构的武林高手之口,繁衍出峨眉派武术为尼姑、女侠之开创,使不少人对峨眉武术源流产生了种种误解,在这里需要澄清。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武术始终伴随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发展。峨眉派武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少林派、武当派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内外兼修。其实这三大派各有精微造诣,都讲究内修外练,体用兼备,只是程度的不同。少林派由僧人所创,大开大合,硬攻直上,抢先进攻,以腿法著称,善于先发制人,属于外家拳。武当派系道士所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绵里藏针、借力打力,属于内家拳。而峨眉派则为道、僧共创,更加注重内外兼修。从上述&峨眉十二桩功&和&天罡指穴法&可以看出,它既重视内气的修练,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似柔而刚,刚柔相济,长短并用。 应该肯定,峨眉武术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先辈们的实践,其次是佛道法师们的发展弘传,还有历史上多次移民所做出的贡献。峨眉山武术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地理、环境和人体特点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各有所长,所以还有&南拳北腿峨眉手&之说,即各有千秋,取长补短。峨眉派武术在传承发展中善于吸收和融会其他门派的精华,同时给其它门派传授武艺。他们在相互切磋中不断推陈出新。隋代末年,云游到峨眉山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云昙,就曾将少林拳法传授给了峨眉僧人。明代洪武年间,著名道士张三丰曾经到峨眉山传道,并向峨眉僧人学习了&火龙拳&、&通臂拳&等,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白地道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清乾隆年间,善擒拿术的江西武术大师杜观印,来四川传授过&杜门拳&。光绪年间,广西桂林有姓周号大侠者到峨眉山与武僧共创&字门拳&等,难以赘述。 四、弘扬于当代   关于峨眉派武术的历史史料,则显零星分散,很难搜集齐全。由于三大派武术的起源和发展都与佛道有密切关联,使之又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清末以后,由于洋枪洋炮的输入,武术的御敌功能不再具有广泛的意义,三大派武术都渐渐衰微了,但是仍然有许多民间人士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习武,只是人数越来越少了。而一些明清时期创编的拳术或其它套路,往往托名于唐宋或更早的武林高手,但又无法确切考证,所以变得更加扑溯迷离。不过,从以上收集到的有限资料显示出的粗略概况,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峨眉派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枝繁叶茂。它经过一代又一代巴蜀各路武林人士的潜心研究和艰苦砥砺,不断发展、丰富、创新,逐步趋于完善。关于它的错综复杂门派,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全面概括。   1983年,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为抢救、挖掘和弘扬峨眉派武术,征集到许多武术资料,采访了巴蜀境内数千名60岁以上的老拳师,对他们的技法进行录像,搜集到了68个门派、2368种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比同期搜集到的少林派武术250多种更为丰富。当代峨眉派著名武僧海灯法师()曾在其家乡设馆授艺,培养了不少武林弟子。 1982年之后,少林派武术凭借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而誉声鹊起,迅速发展而雄霸江湖。武当派奋起直追,进行大力宣传造势,也有一定的规模。而起源最早、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峨眉派武术反而逊色了许多,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近20年来,为振兴峨眉派武术,先后成立了四川省武术馆和四川省武术协会。特别是峨眉山市建立创办的多所武术馆校和培训中心,为峨眉派武术的振兴做出了不少成绩。峨眉山市政府开始在中小学里推广&峨眉一路、二路规定套路&武术操,从少年儿童抓起。&峨眉派武术&多次在内地和香港等地表演,以彰显其事。也有不少国外武术爱好者来峨眉山、乐山学习交流峨眉派武术。 峨眉派武术在海外也有流传:目前英国有黄纪富、史密斯等人的&国际白眉武术联合会&;美国有陈坚、陈朝辉父子的&峨眉武术馆&;意大利徐浩建立的&峨眉武术馆&;加拿大的李蓉创立的&峨眉武术气功保健中心&,创编了&三星太极拳&;擅长蛇拳的加籍华人梁守喻多次组织加拿大拳师来峨眉山进行武术文化交流,值得峨眉派武术欣慰。 2002年9月以促进峨眉派武术的振兴为宗旨,在峨眉山前举办了&峨眉&、 &武当&、&少林&三大门派武术精英赛。外各路高手云集,打擂比武,精彩纷呈。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和大量报道。这次精英赛是弘扬峨眉武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成立于2004年夏的中国峨眉武术研究会,会员迅速发展到500多人,正在认真整理峨眉派武术资料,研究弘扬之法,在青少年中培养武术尖子,目前已经涌现出&峨眉十三剑&等一批年轻高手。 2004年9月,香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到峨眉山与寺僧进行&中秋论剑&。他看了峨眉派武术表演后,愧言以前不了解峨眉派武术,完全凭自己的想象描写峨眉派人物和技法,表示今后要对其作品中的不当之处进行修改,还其峨眉派武术应有名分。 2007年3月,峨眉山市人民政府率领峨眉山市武术代表团,代表峨眉派武术,赴香港参加&第二届香港武术大奖赛&,获得圆满成功。 2007年4月,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又组织峨眉派武术代表团,在山东运城参加&第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载誉归来。 2007年8月,&中国&四川国际峨眉山武术文化节&将在峨眉山市新文化广场拉开序幕,各国武林高手云集,打擂表演,切磋武艺,进行武术文化交流,盛况空前。通过这次活动,必将对峨眉山派武术的继承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峨眉派武术已经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山市政府以及社团民间组织等,正在努力保护、挖掘、抢救这一文化瑰宝,把峨眉派武术精粹发扬光大,为&圣地峨眉&增添光彩。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多方面共同努力,峨眉派武术一定能再创辉煌,与少林派、武当派并驾齐驱。五、峨眉派武术功法简述 简单的说,峨眉武术是&峨眉拳&、&峨眉剑&、&峨眉枪法&、&峨眉扣手&、&峨眉散手&、&峨眉练功法&等,具有独特四川拳味的各种技艺的统称。峨眉派武术所以广泛流传,与少林、武当派武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在思想上深受儒、释、道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创造出了许多因人而异或因地而异的功法套路。功法拳术海纳百川,有很大的包容性。比如,在与中原文化融合中所形成的&客架拳&等等,这里有必要简介峨眉&客架拳&中的&形意拳&。形意拳是我国最优秀的内家拳之一,在武林中人们常把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与少林拳誉为&中国四大名拳&。在武当,把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称之为&内家拳&。在少林,形意拳又叫作&心意六合拳&或&心意拳&,被少林寺视为秘而不宣的看家拳。形意拳是一种拟态运动的拳术,它既模拟动物的形姿,又模拟事件动态现象,既注重外在动态的变化,又崇尚内在动态的升华,内外兼修,是人们进行身心锻炼的高尚运动。形意十二形拳模拟龙、虎、猴、马、鼍、鸡、鹰、熊、、蛇、鹞、燕&十二种动物形姿,成其为十二形拳。形意五行模拟斧之劈柴,浪之逐波,箭之离弦,炮之轰击,簧之弹发五种事件动态,成其为五形拳或五行拳。十二形拳模拟十二种动物形姿,取其意为用法,自然和谐,千姿百态,因此满足了人们在武术健身中追求乐趣的需要。习练五形拳,可坚固五脏六腑,伸筋壮骨,光华皮毛。形意拳主刚,尚破击技术,颇具攻击力,所以成为善搏者的酷爱。形意拟态运动讲求&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修虚归无&。 峨眉拳武术技艺在刚与柔、快与慢、动与静、虚与实、高与低、轻与重等方面有独特风格。在武术理论中,峨眉武术以峨眉山得名。有的武术家认为:从广义上研究,以巴蜀地域范围内的武术流派可统称为峨眉武术,为&大峨眉派&;从狭义上分析,以峨眉地域范围传承的武术,为&小峨眉派&。大峨眉武术中包含小峨眉,小峨眉武术则是大峨眉武术的主体(母体),笔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四川武术家邹德发先生潜心多年研究并实践峨眉武术,先后写出了《峨眉拳初探》《峨眉拳十八家概说》《峨眉武术集锦》《武术纵横》(上、中、下篇)等,对峨眉武拳术的理论研究很有参考价值,并进行了重新归类。总结出了峨眉拳路约有200多种,可归纳为峨眉高桩拳、峨眉矮桩拳、峨眉客架拳和峨眉象形拳四大类。 龙的文化在民间流传甚广,明代时就出现了峨眉龙拳,逐步形成了峨眉派的&五龙拳&龙形拳种,分别为青龙拳、盘龙拳、乌龙拳、火龙拳和龙形拳。 虎是兽中之王,称雄于世。峨眉山历代拳师模仿老虎动作之长,揉和在峨眉拳技之中,形成了峨眉&五虎拳&,分别是黑虎拳、白虎拳、虎爪拳、虎啸拳和弦虎拳。 峨眉派武术不但种类繁多,除八大名拳外还有三十二种小拳和稀有拳术,稀有拳术为跛子拳、蟹拳、牛角拳、峨眉追魂拳和七步云腿拳。 另外还特别总结出了峨眉十八拳:1、火龙拳;2、峨眉余家拳;3、峨眉罗汉拳;4、峨眉剑手;5、峨眉六合拳;6、绿林短打;7、虎爪拳;8、七步云脚拳;9、峨眉蛇拳;10、峨眉猴拳;11、峨眉少林拳;12、峨眉地功拳;13、缠丝拳;14、鹰鹤拳;15、练步拳;16、鹞子拳;17、白眉拳;18、侠拳。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和学术界探讨。 峨眉武术的功法可归类为四大部分:1、筋骨功;2、内养功;3、硬功;4、轻功。 功法原理:1、调节阴阳;2、功艺结合;3、因人而异;4、内外兼修;5、练为实用;6、扬长避短;7、循序渐进;8、恒勤为主;9、张弛相兼;10、神形兼备。 总之,峨眉派武术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振兴峨眉派武术任重道远。振兴峨眉派武术不是某个部门和组织的责任,需要政府、社团、民间、峨眉派武术传人以及有善举的企业商家和知名人士等来共同发扬光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基本内容/峨眉派武术
无欲则刚宗,专致气柔武当功。  三足鼎立平秋色,沉脆刚柔峨眉风。  武术与少林派、派武术是中国武林三大名宗。
相关简介/峨眉派武术
  峨眉派武术经过许多次盛衰起伏后,传到今天虽然演变出许多支派,但核心技法修炼体系,却始终只在极少数的峨眉派弟子中秘密流传。它的产生是峨眉派前辈大师将佛家北少林总拳龙、虎、豹、蛇、鹤五大形,揉合道家以阴阳太极为主的内涵,以武入道,即以武功为外丹,进而修养内丹逐级提高,再辅以密宗心法,独创峨眉招数,功法精华而自成一家,成为融合中国武学精髓而具内外兼修,心武同炼的峨眉派武功。  峨眉派武术在明末清初前,属正统,遵清静无为作风,到清代初年,峨眉山僧、道并存,遂成佛道一家的僧、道武术——峨眉派。
显示方式: |
共有87个词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21:1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峨眉武术节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峨眉武术节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又以山武术有名于天下。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峨眉派。经过漫长的发展,到如今峨眉山武术已有了自己的特色节日。峨眉山武术节。
峨眉武术节武术节概述
“少林棍”、“太极剑”、“十二桩功”……武术江湖里的故事,永远让人魂牵梦萦,而这些绝世武功,更让无数武术迷痴迷其中。明天,在群山包裹、云海浩渺的之巅——金顶,武术江湖又将掀起一场真实的巅峰对决。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流派的1129名中外武术运动员,将摆开架势来一场“金顶论剑”。刀光剑影、拳脚生风……当然,现实中的武术高手们也如精彩的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一样,拥有传奇的人生,这次比赛也是他们个性展现的舞台。
峨眉武术节好汉齐聚
峨眉神韵秀甲九州,峨眉武术名扬天下。历经2000多年发展和传承的峨眉武术,以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独特风格,与少林、武当并称中国三大武术流派,堪称中国武术文化之瑰宝。作为峨眉武术的发祥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殊荣,是中外游客和武林英才“祈福求祥的圣地,休闲度假的天堂”。
武术节是继峨眉山成功举办“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精英赛、2007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之后的又一次盛会。届时,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流派的1129名中外武术运动员,将齐聚峨眉山之巅,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而在武术节期间,除了举办传统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比赛外,还将举行“峨眉武林风”武术摄影大赛、峨眉武术产业基地授牌、长篇历史小说《峨眉》首发式、峨眉山养生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峨眉武术节见证传奇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浮沉吞吐;闪转腾挪,先诱后打,变化无常。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奇特兵器、令人惊讶不已的独门绝技,共同构成了峨眉武术。“派武术特点的形成,与巴山蜀水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巴蜀地区山多、水多,山地狭窄不平、船行水上又难以平稳。长期以来,当地习武者因地制宜,发展出了独特的峨眉拳法。”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冯庆川介绍说,“不过长期以来,就有‘少林武术传天下,武术不出门’的说法,外界难以了解峨眉武术的本来面目。在本次大会上,功夫将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与少林、武当的高手们一较高下。”
经过千年的传承,如今峨眉功夫已得到宏扬发展,本次大赛峨眉派就派出了5支队,共93人出战。在他们中不乏王超、张世忠等武功高强的峨眉俗家弟子。除了绝世功夫外,他们本身的武术传奇人生,势必也会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从明天起,请跟随本报的《金顶论剑武侠传奇》栏目,一同走进这些武术大师的传奇人生。中华武术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
我的图书馆
中华武术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
中华武术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天地虚怀来自∶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峨眉山上有寺庙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