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水平、比价差价、差价这三者有什么联系?

> 问题详情
什么是价格总水平?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什么是价格总水平?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通货紧缩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主要是解决哪几类问题?3目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哪几个比价和差价?4正常价格秩序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距离2018年9月15日考试还有093天
报名18年6月初
准考证2018年9月初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2017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农产品价格
').appendTo(that.content);
that.callback();
creat:function(){
with(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Text: '自定义分享内容',
bdDesc: '自定义分享摘要',
bdUrl: '自定义分享url地址',
bdPic: '自定义分享图片'
"bdSize": 16
bdPos: that.direction,
bdTop: that.top
with(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
if(this.content){
this.con();
$(function(){
if($(".newsTime").length == 0) {
var bdshare = new baidushare("right", 300);
bdshare.creat();
} else if($(".newsTime").length != 0) {
$("#bdshare").remove();
var bdshare = new baidushare("right", 300, ".bdshare-box", function() {
$(".bdsharebuttonbox").css({
float: "right",
bdshare.creat();
发表时间: 11:03:54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
农产品价格一、农产品的价格构成与作用农产品价值是农产品价格构成的基础,农产品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C、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M三部分。农产品价格构成是农产品价值构成各部分的货币形态,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国家税金和农产品纯收益构成。用公式表示为:农产品价格=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国家税金+农产品纯收益。其中,生产成本C+V是生产领域中发生的物质消耗支出和劳动报酬支出,它是农产品价格中的最大构成部分;流通费用是指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物质消耗支出和劳动报酬支出,也可以用C+V来表示;国家税金和农产品纯收益,是指农产品价值构成中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M的货币形态。农产品价格的作用:(1)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业生产的经济杠杆,是农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在整个价格体系中居基础地位,对市场其他商品价格有重要影响。(3)农产品价格是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二、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及价格体系的主要因素供求关系是决定市场价格与价值一致或偏离的主要因素。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当农产品供过于求时,价格有可能低于价值。而且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强烈,价格高于价值的幅度就越大,反之亦然。总之,农产品供求的变化,不仅影响着该种农产品本身的价格水平变动,而且也影响着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变动。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币值与价格成反比例变化。币值越高,价格越低;相反,币值越低,价格越高。另外,纸币的发行量决定币值,因而是决定价格总水平的重要因素。当纸币发行量增加时,币值降低,用纸币表示的价格水平上升。反之,则价格水平降低。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围绕价值变动的价格也会相应降低,反之则价格会相应上升。农产品价格水平及价格体系运动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及各种农产品生产的不平衡性。农业有机构成(C/V)的提高,使农产品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水平上涨。但有机构成的提高,又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农产品成本下降,农产品价格水平下跌。农业有机构成对农产品价格水平及价格体系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自然条件、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政策性因素等,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及价格体系的重要因素。三、农产品差价和比价分析(一)农产品差价农产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的差额。根据价格差额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农产品价格差价分为地区差距、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1)农产品地区差价是指同一种农产品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价格之间的差额。地区价格差价包括地区收购差价和地区销售差价。其中,地区收购差价是由于农产品各产地的条件不同,导致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不同,从而产生差价;地区销售差价是由于农产品各产地距离销售市场远近不同,导致流通成本不同,从而造成地区差价。计算公式如下:① 已知产销两地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地区收购差价=集散地收购价格-产地收购价格地区销售差价=销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按地区差率计算,请参见教材第160页 公式。(2)农产品季节差价是指同种农产品在统一市场内不同季节存在的价格差额。造成季节差价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同种农产品在不同季节的单位生产成本不同,造成季节差价;二是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常年性,从生产到消费之间需要进行农产品的储存,储藏过程的费用和自然损耗要通过季节差价得到补偿。季节差价的计算公式:① 成本法。以旺季最低价格为基价,加上季节储存费用和利润计算季节差价。某季节价格=(基价+储存费用+利息)/(1-损耗率)±季节盈亏季节差价=某季节价格-基价② 比较法的计算,请参见教材第161页 公式。(3)农产品质量差价是指同种农产品在同一市场和同一时间上,因质量差别而产生的价格差额。质量差价的表现形式有品质差价、品种差价、等价差价、鲜度差价、包装差价等。计算公式为:农产品质量差价=非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①质量比率法:质量比率=非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质量差率=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标准品价格②质量差率法:质量差率=(非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质量差价=标准品价格*(1±质量差率)-标准品价格③质量差额法:质量差价=非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4)购销差价。是指商业流通部门在农民处收购和在消费者处销售某种农产品的价格差额。计算公式为:① 已知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农产品购销差价=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收购价格;购销差价率=购销差价/收购价格*100%;② 已知购销差率购销差价=收购价格*(1+购销差率)-收购价格。其他计算方法,请参见教材第161页 公式。(5)农产品批零差价是指同一种农产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内在营销过程中,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的差额。计算公式为:已知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农产品批零差价=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其他计算方法,请参见教材第161页 公式。(二)农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各种不同类别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农产品收购价为标准价格进行比较。农产品比价不仅会直接影响不同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也同时会影响到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农产品比价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1)农产品单项比价是指一种农产品收购价格同另一种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农产品单项比价= 交换品收购价格/被交换品收购价格(2)农产品综合比价是指某一类农产品收购价格同另一类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农产品综合比价=交换品收购价格/被交换品收购价格四、工农产品剪刀差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指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两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实质是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剪刀差的表现形式:(1)以价格背离价值表现的剪刀差,也称作比值剪刀差。它表现为工农产品价值不等量交换及其发展趋势。(2)以价格动态即工农产品综合比价表现的剪刀差,也称作比价剪刀差。它表现为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交换比价及其发展趋势。比价剪刀差有相对量和绝对量两种计算方法。(1)剪刀差相对量计算方法:正指标:剪刀差相对量=100-(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用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100逆指标:剪刀差相对量=(农用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00-100(2)剪刀差绝对量计算方法:正指标绝对量:剪刀差绝对量=按计算期价格计算的农用工业品零售额*以正指标计算的剪刀差相对量逆指标绝对量:剪刀差绝对量=按计算期价格计算的农产品收购价*以逆指标计算的剪刀差相对量编辑推荐: | |
(责任编辑:xy)
共2页,当前第1页&&&&&&汇率怎么理解?与通货膨胀么关系?两者之间谁主导谁?最好用一个实例来说_百度知道
汇率怎么理解?与通货膨胀么关系?两者之间谁主导谁?最好用一个实例来说
汇率怎么理解?与通货膨胀么关系?两者之间谁主导谁?最好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这样比较好的理解,
我有更好的答案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该商品在国内市场上成本实际上是低了,直接使它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低。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变强,肯定好卖,从而促进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必将有利于美国出口商品。同样,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有利于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却会大大刺激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日本和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人民币升值可令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打击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并反过来刺激中国大量进口他们的商品。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人民币贬值,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将更糟糕。  正是由于汇率的波动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如此大范围的波动,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相对稳定的货币汇率政策。中国大陆的进出口额高速稳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编辑本段]【产生原因】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编辑本段]【作用】  1. 汇率与进出口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2. 汇率与物价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 汇率与资本流出入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编辑本段]【种类】  (1)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①固定汇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②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2)按制订汇率的方法划分,有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①基本汇率。各国在制定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种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制订出对它的汇率,这个汇率就是基本汇率。一般美元是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多的货币,各国都把美元当作制定汇率的主要货币,常把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②套算汇率。是指各国按照对美元的基本汇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货币之间价值比率的汇率。   (3)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有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①买入汇率。也称买入价,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少的那个汇率是买入价,采用间接标价法时则相反。   ②卖出汇率。也称卖出价,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多的那个汇率是卖出价,采用间接标价法时则相反。   买入卖出之间有个差价,这个差价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一般为1%一5%。银行同业之间买卖外汇时使用的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也称同业买卖汇率,实际上就是外汇市场买卖价。   ③中间汇率。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西方明刊报导汇率消息时常用中间汇率,套算汇率也用有关货币的中间汇率套算得出。   ④现钞汇率。一般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只有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够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产生了买卖外汇现钞的兑换率,即现钞汇率。按理现钞汇率应与外汇汇率相同,但因需要把外币现钞运到各发行国去,由于运送外币现钞要花费一定的运费和保险费,因此,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的汇率通常要低于外汇买入汇率; 而银行卖出外币现钞时使用的汇率则高于其他外汇卖出汇率。  (4)按银行外汇付汇方式划分有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①电汇汇率。电汇汇率是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在卖出外汇后,即以电报委托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由于电汇付款快,银行无法占用客户资金头寸,同时,国际间的电报费用较高,所以电汇汇率较一般汇率高。但是电汇调拨资金速度快,有利于加速国际资金周转,因此电汇在外汇交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   ②信汇汇率。信汇汇率是银行开具付款委托书,用信函方式通过邮局寄给付款地银行转付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由于付款委托书的邮递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因此,信汇汇率比电汇汇率低。   ③票汇汇率。票汇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所使用的汇率。由于票汇从卖出外汇到支付外汇有一段间隔时间,银行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头寸,所以票汇汇率一般比电汇汇率低。票汇有短期票汇和长期票汇之分,其汇率也不同。由于银行能更长时间运用客户资金,所以长期票汇汇率较短期票汇汇率低。   (5)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①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   ②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钱汇两清。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要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汇率变动风险而引起的。远期外汇的汇率与即期汇率相比是有差额的。这种差额叫远期差价,有升水、贴水、平价三种情况,升水是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贴水则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6)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区分,有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①官方汇率。是指国家机构(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公布的汇率。官方汇率又可分为单一汇率和多重汇率。多重汇率是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规定的一种以上的对外汇率,是外汇管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限制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②市场汇率。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在外汇管理较松的国家,官方宣布的汇率往往只起中心汇率作用,实际外汇交易则按市场汇率进行。  (7)按银行营业时间划分,有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①开盘汇率。又叫开盘价,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刚开始营业时进行外汇买卖使用的汇率。   ②收盘汇率。又称收盘价,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使用的汇率 [编辑本段]【标价方法】  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参考“应付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如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19.05即1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直接标价法与商品的买卖常识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标价法就是把美元外汇作为买卖的商品,以美元为1单位,且单位是不变的,而作为货币一方的人民币,是变化的。一般商品的买卖也是这样,500元买进一件衣服,550元把它卖出去,赚了50元,商品没变,而货币却增加了。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参考“应收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如欧元兑美元汇率为0.9705即1欧元兑0.9705美元。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上升,即外汇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  (3)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表示的汇率涨跌的含义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种货币的汇率和说明其汇率高低涨跌时,必须明确采用哪种标价方法,以免混淆。   (4)美元标价法又称纽约标价法,是指在纽约国际金融市场上,除对英镑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外国货币用间接标价法的标价方法。美元标价法由美国在日制定并执行,目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行的标价法.  在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其决定基础是购买力平价(purchase power par) [编辑本段]【汇率的决定】  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  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倾向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  从长期来看,汇率主要取决于商品在本国的价格与在外国的价格的对比关系。以一种商品为例,如果1单位商品在美国生产需要5美元,在中国生产需要50元人民币,则就这单位商品而言,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就是5:50,即1美元兑换10元人民币。汇率则是所有进出口商品本国价格与外国价格的相对比价。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汇率的确定方法随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一次大战前,盛行典型的金币本位制,特点是金币为本位币;自由铸造和溶化;金币与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作为世界货币自由输出入。各国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含金量Gold Content,货币间的比价以含金量来折算,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为铸币平价(Mint Par)。例如:1英镑铸币的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1美元铸币含金量为23.22格令,铸币平价为113.=4.8665,即1英镑约折合4.8665美元。  如此规定的汇率可能出现波动,但波幅有一定界限。这个界限称为黄金输送点(Gold Transport Points),黄金输送点等于铸币平价加上从一国输出或从另一国输入黄金需要支出的费用,包括包装、运输黄金的费用和运输保险费。如果汇率的波动使得两国间在进行国际结算时直接使用黄金比使用外汇更为合算,则贸易商宁可直接运送黄金。通过这一机制,汇率的波动可自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编辑本段]【长期中影响汇率的因素】  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长期中,一国价格水平相对于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该国倾向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该国倾向升值。  关税和限额使得一国倾向在长期中趋于升值。  对一国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导致该国货币升值;相反,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编辑本段]【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  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汇率下降会引起国内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汇率提高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  一、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对贸易收支影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后,一国的货币贬值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2)对服务贸易收支影响:贬值利于改善该项目。  (3)对资本项目差额影响:实际的市场汇率与人们预期的市场汇率不相等时,造成国际资本的流动。  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本币贬值,一方面导致进口的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出口的商品需求增长,导致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  (2)对国民收入、就业和资源配置的影响:本币贬值,利于出口限制进口,限制的生产资源转向出口产业,进口替代产业,促使国民收入增加,就业增加,由此改变国内生产结构。  (3)对微观经济活动影响  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被视为一种国际竞争与扩张的手段:货币贬值可以达到扩大对外销售的目的;货币高估可以实现对外掠夺的目的;因此汇率的频繁波动可以加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一、 对国际收支影响  (一)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  2、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汇率下降会引起国内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汇率提高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3、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  (二)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1、对无形贸易收支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外币购买力提高,不过商品和劳务低廉。本币购买力降低,国外商品和劳务变贵,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他劳务收支状况改善。  2、对单方转移收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如果国内价格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对该国单方转移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3、对资本流出入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  4、对官方储备的影响:①本国货币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②储备货币汇率下跌,使保持储备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遭受损失储备国家因货币贬值减少债务负担,从中获利。  二、对国内经济影响  (一)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1、汇率变动通过进口商品价格变化  2、汇率变动以后,如对外贬值,由于奖入限出,对出口有利,进口相对不利,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趋于紧张,价格趋于上涨。  3、汇率变动后,如本币对外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以至顺差增加,导致必增加该国货币投放量,在其他因素不变下,推动价格上涨。  4、对于货币兑换国家,如本币对外币有升值之势,使大量国外资金流入,以谋取利差,若不采取必要控制措施,也推动该国的物价上涨。  (二)对国民收入、就业和资源配置的影响:本币贬值,利于出口限制进口,限制的生产资源转向出口产业,进口替代产业,促使国民收入增加,就业增加,由此改变国内生产结构。  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汇率不稳,加深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  3、加剧投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  四、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1、一些主要国家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外汇市场上其他货币汇率变化,使国际金融动荡不安。  2、由于汇率频繁变动,外汇风险增加,外汇投机活动加剧,这就更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3、汇率大起大落,尤其是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借贷活动 [编辑本段]【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货币分析说和金融资产说,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国际借贷说是英国经济学家葛逊在1861年提出的,他以金本位制度为背景,较为完善地阐述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他认为,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引起的,而外汇的供求主要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可分为流动借贷和固定借贷。流动借贷是指已经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固定借贷是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在一国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流动借贷中,如果债权大于债务,外汇的供给就会大于外汇的需求,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相反,如果一定时期内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债务大于债权,外汇的需求就会大于外汇的供给,最终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购买力平价说是20世纪20年代初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率先提出的。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需要外币是因为外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相应地人们需要本币也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国内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应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有影响的汇率理论,由于它是从货币基本功能的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比率,合乎逻辑,表达简洁,在计算均衡汇率和分析汇率水平时被广泛应用,我国的换汇成本说就是 购买力平价说的实际应用。   汇兑心理说是1927年由法国巴黎大学教授艾伯特·阿夫塔里昂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但个人之所以需要外汇不是因为外汇本身具有购买力,而是由于个人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某种欲望。这种欲望又是由个人的主观评价决定的,外汇就如同商品一样,对各人有不同的边际效用。因此,决定外汇供求进而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外汇的心理判断与预测。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失衡引发的,引发货币市场失衡有各种因素: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货币分析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它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的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概括。   金融资产说阐述了金融资产的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认为一国居民可持有三种资产,即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其总额应等于本国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当各种资产供给量发生变动,或者居民对各种资产的需求量发生变动时,原有的资产组合平衡就被打破,这时居民就会对现有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自己的意愿持有量,达到新的资产市场均衡。在对国内外资产持有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换就会引起外汇供求量的变化,从而带来外汇汇率的变化。 [编辑本段]【研究汇率变化的经典理论】  主要有三个:英国学者葛逊的国际借贷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利率平价说。其中以利率平价说和购买力平价说对市场的影响最大。    汇率风险概述   (一)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外汇风险的种类: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1.交易汇率风险,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场合:   (1)商品劳务进口和出口交易中的风险。   (2)资本输入和输出的风险。   (3)外汇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头寸的风险。   2.折算汇率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处理中,将功能货币转换成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帐面损失的可能性。   功能货币指经济主体与经营活动中流转使用的各种货币。   记账货币指在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使用的报告货币,通常是本国货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途牛 价格调整 补差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