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锦街道并入浦东新区有没有养老院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正文
2016年上海闵行区第一批社区工作者招聘岗位表(浦锦街道)
来源:易考吧 &
& 【易考吧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nbsp&nbsp[导读]:2016年上海闵行区第一批社区工作者招聘岗位表(浦锦街道)专家推荐:
&2016年上海闵行区第一批社区工作者招聘岗位表(浦锦街道)
最低工作年限
工作地街镇要求
有社区工作经验,熟悉社区相关工作
年龄要求: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有社区窗口工作经验
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社区综治中心
有社区工作经验,熟悉社区综治相关工作
年龄要求: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社区党建服务中心
有党务工作相关经验
年龄要求: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
有城市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有农村工作经验
年龄要求: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社区文化中心
有文娱工作相关工作经验
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
大专及以上
  公告:
编辑:[Liu] 【】
2017年上海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易考吧社区工作者考试网特邀专业老师,推出了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系列辅导课程,全方位为考生进行教材讲解。
  2017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培训课程购买链接:
  方案三:易考吧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在线题库系统。这是一个侧重于在线资源的新型考试在线评测系统。系统以易考宝典软件题库资源为主体、以先进的功能平台为依托,以易考吧强大的专业一线教师队伍为辅助而建立起来的题库系统,系统可以自动判分,反复练习,错题汇集,试题查找。为各位考生和培训单位搭建了一个集体考试练习、交流互动为一体的最佳备考综合性在线测评平台。
  更多2017年上海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
易考吧华图网校
&看了本文的易考吧网友还看了
版权声明 -----------------------------------------------------------------------------------&&&
如果易考吧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
&&&&&&&&&&
&&&&&&&&&&
&&&&&&&&&&
&&&&&&&&&&
&&&&&&&&&&闵行浦锦街道700名儿童或无学可上 家长无奈考虑卖房_新浪上海_新浪网
  最近,闵行浦锦街道多个小区的居民联名向本台发出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强烈呼吁“希望孩子能够在家门口的学校读书”。教育部门保证,会加紧协调推进浦锦街道北片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届时,学区划分也将更人性化。
  浦锦街道一年半前,刚刚从闵行区浦江镇析出。最近,该街道多个小区的居民联名向本台发出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强烈呼吁“希望孩子能够在家门口的学校读书”。还说“如果再不新建学校,未来将有700个孩子无学可上”。为此昨晚,闵行区教育局还跟家长代表们召开了协调会。听上去煞有其事,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没有谁希望在上海现在的限购政策下再换房子,没有人希望这么做,但是被孩子的教育逼得没办法。”昨晚协调会上,面对区教育局负责人,好几位家住浦锦街道的家长都表示,为了孩子读书问题,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卖房了。原来,浦锦街道大致分成三片,北部为高档商品房,中部是动迁安置房,南部则以农民动迁小区为主。辖区共有三所公办学校:浦江一小、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和浦江一中,但都不在北片。家长们担心,就近入学的话,北片儿童可能会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
  对此,闵行区教育部门表示,北片商品房小区目前对口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和浦江一中。这两所学校其实本身设计容量就完全有能力吸纳对口学区内所有的适龄儿童。另一方面,家长还在意,辖区内这几所学校似乎没什么名气。教育部门回应说,浦江一小是所百年老校,现任校长是特级教师;世博小学引入的是黄浦一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浦江一中也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中学。几所的学校办学质量都可圈可点。
  而家长们之所以会对现在的教育配套不满意,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楼盘开售时,开发商承诺,附近有明确的规划用地,会配套优质教育资源。然而近十年过去了,所谓规划用地上的配套小学和中学连影子都没有,甚至连动迁都还没完成。对此,闵行区相关部门承认,教育配套建设速度确实相对滞后了,主要是规划出现了调整。教育部门保证,会加紧协调推进浦锦街道北片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届时,学区划分也将更人性化。
  看来,700多个孩子即将无学可上的说法,是有些夸张的。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说说大居的公建配套。以前碰到的情况常常是,大型居住社区人口导入不足时,公建配套相对滞后,而一旦人口导入加快,配套建设速度又跟不上实际需求,各种矛盾也就冒了出来。浦锦街道是上海最年轻的析出街道,今后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来消灭各种不均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居民获得感,值得好好思考和谋划。
12-16 07:46|分享
12-16 07:37|分享
12-16 07:33|分享
12-15 08:53|分享
12-15 08:18|分享
12-15 08:15|分享
12-15 08:05|分享
12-15 07:52|分享
12-15 07:51|分享
12-15 07:31|分享
新浪地方站闵行区浦江镇析出浦锦街道
探索街道与村庄“和谐共处”难题 请第三方机构做社会风险评估日 05 :上海·连载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徐敏)记者日前获悉,经市政府批复同意,闵行区将在浦江镇析出一个新街道——浦锦街道。这是去年市委“一号课题”成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出台后,上海又一个大镇析出街道落地。
浦江镇是个大镇,地域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居建设推进,人口导入不断增多,浦江镇管理力量不足、服务能级不够、工作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浦江镇一直探索“镇管社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的局面依然存在。
去年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相关文件中提及,“在有条件的大镇析出街道”。闵行区经过充分酝酿和调研,决定在浦江镇析出街道。区委书记赵奇表示,“这是市委一号课题成果在闵行的落地,也是闵行区解决目前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的破题之举、破局之策。”
从浦江镇析出的浦锦街道,东至浦星公路、南至丰收村和亭子村南面现有村界、西至黄浦江、北至浦东新区范围。浦锦街道区域面积23.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人,辖区内有17个村、21个居委会。
析出街道,并非在镇域版图上“画个圈”那么简单。记者了解到,浦江镇析出街道遇到的一大难题是——街道与村庄如何“和谐共处”?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是:在一个村与居呈“犬牙交错”状的大镇里,无论怎样“画圈”,析出的新街道里都会有村落的存在。浦锦街道也是如此。街道辖区内有17个村、21个居委会。这17个村中,有7个村跨浦星公路,在浦江镇与浦锦街道交界处,大部分土地已被征收,将进行商业或住宅开发;它们先由浦江镇管理,按照“开发一块、成熟一块、移交一块”的原则,逐渐交付浦锦街道管理。而另外10个目前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村,则由浦锦街道负责管理。街道将专门配备力量,对这些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农民长效增收、村级企业服务、宅基地审批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服务。
大镇析出街道,怎样让方案最优化?为此,闵行区举办了41场听证会,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列出4个方案,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和反复比选,确定了现在的析出街道方案。闵行区还请来第三方机构为析出街道做社会风险评估,其中,“对公共服务的影响”这一项,显示“受到较多关注,风险中等”。因为浦锦街道集中了文化、医疗、教育等比较丰富的公共服务资源,浦江镇的老百姓有担忧,“‘分家’后,我们享有的公共服务资源会不会减少?”
闵行区领导表示,浦江镇析出街道后,街镇将建立联动机制,统筹发展。在过渡期内,浦锦街道范围内的社区公共资源要向浦江镇开放,确保浦江镇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而着眼长远,闵行将尽快启动制定浦江镇下一步整体发展规划和浦锦街道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最受关注信息
居民区党委
虹欣公司总支
新桥村总支
事业单位总支
请输入关键字:南东街道探索让社区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上海频道-东方网
> 滚动新闻
保护视力色:
南东街道探索让社区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来源:文汇报 作者:顾一琼 选稿:程琦
  东方网5月8日消息:早上7点,出门步行10分钟买菜,之后到菜场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点量血压;7点40分回到家,收拾一下屋子;9点钟再出门,步行10分钟到大光明看场免费电影;中午11点,回家等着“为老送餐员”送饭上门;下午1点,到家门口的老人日托所,和老友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下午4点半回家做饭……这两年,南京东路街道80岁的独居老人李阿婆一直过着如此规律的生活。医、食、行、娱乐,都“浓缩”在步行十分钟的圈子里,老人觉得“很便利也很充实”。
  2.14平方公里范围内,一边是繁华的商务楼,另一边则是占总面积70%的二级以下旧里;10万多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了24%,其中不少还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地处中心城区的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面临着如此典型而又尴尬的“二元结构”。
  为了解老人养老的真实需求,南东街道曾做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老人们大都选择留守老城区,“这儿有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放不下,走不开。”
  循着这份答案,南东街道定下了政府的养老工作目标――让留守“南东”的老人安心养老,维系好他们珍视的几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的“熟悉感”。
  “我们是‘熟人社区’的维护工。除了完善各类养老设施,还要全力提供社区养老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服务,让留守老人生活无忧。”曾去美国学习的街道主任余海虹,对为老服务的重要性有着特别的体悟。
  虽然南京东路霓虹闪烁,时尚繁华,但社区内的老人大多住在煤卫不配套的局促的小屋内,洗澡就是一个大问题。以前社区内尚有一批大众化浴室,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这些浴室纷纷关门。街道急了,利用有限资源先后造了4个浴室,街道免费发放浴票,解了老人洗澡难题。
  高龄老年人洗被子等也不用发愁。街道派出志愿者每月上门收集需要清洗的物件,在社区的公共洗衣房洗净后再送上门。不想自己做饭的老人同样有口福。利用社区餐饮饭店多的优势,街道动用社会餐厅参与公益供餐。仅著名的小绍兴一家,每天就要为社区老人提供200份午餐,8元一份,美味可口,卫生放心。
  街道花3年多时间,在社区完成242处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建立了5个老年日托所、6个助餐配餐点、7个理发点、4个助浴点、1个老年洗衣房;在每个小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免费测血压、门诊处置等服务;开通医疗大篷车,上门送医送药;建立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建立“常春藤生活馆”发动老人们健康互助教育。由此,老人们的护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街道建立了一支由46人组成的助老员队伍,他们全都经过专业的助老培训,为老人提供上门照料、陪医配药、出门助浴等服务。90岁的王阿婆说,“他们帮我洗头,一抓一按手势到位,很舒服。不管碰到什么事,打个电话他们就会来帮忙解决”。
  政府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为满足老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服务需求,南东街道开始借外力拓展服务半径,通过购买服务、合同外包、委托等形式,为老人们提供更专业、更多样的服务。近两年,街道先后与5家社会组织合作,由它们承接了社区内老年交友、居家康复、居家安保教育等十多项服务。一个名为“心晴”的社会组织承接了街道的“夕阳红驿站”项目,定期开展各类郊游、娱乐活动,让老人们在活动中结交朋友,第一年就吸引了700多位老人成为会员。
  ■记者手记
  维系熟悉感
  今天我们如何养老?随着上海迈入老龄化社会,这成为摆在社会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十一五”以来,上海探索“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入住机构养老。这意味着,有97%的老人养老依存于社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养老却没有可因循的统一模式,这考量着众多社区的智慧――如何依据自身特点和本社区老人的习惯、需求,寻找到适合老人生活、就医、出行、娱乐的最佳服务路径与模式。
  南东街道“维系熟悉感”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启示。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闵行区浦锦街道办事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