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三十年背后的借智借力 资本博弈弈有哪些变化

当前位置:
jgV:=(BIGORDER(1,3)-BIGORDER(2,3))*
dhV:=(BIGORDER(1,2)-BIGORDER(2,2)-BIGORDER(1,3)+BIGORDER(2,3))*
zhV:=(BIGORDER(1,1)-BIGORDER(2,1)-BIGORDER(1,2)+BIGORDER(2,2))*
shV:=(BIGORDER(2,1)-BIGORDER(1,1))*
tD:=COUNT(BIGORDER(1,0),0);
myD:=min(tD,60);
超级资金:ema(jgV,myD)*myD/capital,COLORMAGENTA;
大户资金:ema(dhV,myD)*myD/capital,color3399FF ;
中户资金:ema(zhV,myD)*myD/capital,
散户资金:ema(shV,myD)*myD/capital,
0,color333333,PRECIS0,layer7;&
资金博弈是操盘手&主力版所特有的一项主要功能。它根据&超级资金、大户、中户、散户&四方的资金量和进出力度,帮助用户看清主力多天动向。
紫色的超级资金线代表主力资金的进出,超级资金线上扬表示主力有大资金建仓,超级资金线下探则是主力资金的出逃信号。绿色散户线代表广大散户的操作行为,上扬表明散户追高买入,下探表明散户出。散户线是一个反向操作指标。
关注资金博弈,结合操盘线,可以更方便的帮助用户确定哪类股票才是适合投资的品种,紧紧跟随主力选股的步伐。
?上一软件:
?下一软件: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 下载方法:点击上面的绿色图片(图片有“下载地址”文字),就新开一个页面,点击“本地高速下载”,或者点击文字“下载地址1”即可下载软件
* 本网发布的公式指标和股票软件绝大部分是来源于各大论坛,例如:理想论坛,老钱庄,创幻,MACD等论坛,谢谢各位老师的原创软件。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度,推荐使用或下载本站软件。
* 请一定升级到最新版才能正常解压本站提供的软件!
本网提供的公式文件说明:
* alg格式股票公式,仅仅可以用飞狐交易师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fnc格式股票公式,可以用股票软件使用,少部分可以用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exp格式股票公式,仅可以用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tnc和tni格式股票公式,仅可以用通达信新引入使用,例如可以用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 tne格式公式,可以用通达信公式编辑器5.0版导入,推荐版本,高版本兼容低版本;
* hxf格式股票公式,仅可以用股票软件引入使用。
以上的各种软件都可以在本网股票软件栏目找到并下载!
* 关于股票公式时间限制,如果在引入公式的时候,发现公式名称栏是空白的,这时候调整电脑时间到1997年,又能出现公式名称
,并且能正常显示,可能是公式使用期限已过。
* 关于公式解密收费破解大智慧公式(FNC格式)大智慧股票池,同花顺公式(hxf格式),操盘手公式(daf),飞狐公式(alg),博易大师公式,文华公式等等源码,可解密完全加密定向加密公式或延时,收费服务无意勿扰,联系QQ。
* 关于股票公式源码编辑
本网提供的源码,一般都可以编辑成公式,如果不明白公式的编辑,在本页右侧教程录像可参考,或者找公式教程资料学习,请搜索:教程
* 如果您发现下载链接错误,请点击谢谢!
* 站内提供的所有软件包含破解及注册码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通知我们!
声明:本站以非盈利为目的,所有软件和信息均免费。站内所有广告,如有收费行为,均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广大网友小心谨慎。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71.87500 毫秒网站备案信息:今日起正式开始建楼!股市归根到底是资金的博弈平台(说白了就是风险最小,最合法的赌场)。所谓的“企业融资平台”、“经济晴雨表”,“价值投资工具”不过都是一些看似有道理的“伪命题”。    1、“企业融资平台”。企业发行新股,实际上是效益的负信号。效益好的企业,现金流充裕,何必发行股票让别人来分享自己丰厚的利润呢?如果是为了扩张,发行企业债,定向向财团融资等都是手段,何必一定要发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股票呢?  2、“经济晴雨表”。中国经济保持8%以上的高增长,已经快三十年了,为什么中间只有偶尔几段牛市?2005年以前哪年经济不是稳定增长了,为什么会有长达5年以漫漫熊市?  3、“价值投资工具”。所谓的PE值,30倍也罢,15倍也罢,不过是泡泡大,还是泡泡小的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泡泡。不要忘了,那些成天拿着PE值讲故事的专业人士,也正是他们研究出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让整个世界走向了金融危机!    既然是博弈平台,搞清楚博弈的主体,判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与准则,发现均衡点,找到自己的优势策略才可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接着看
  凯恩斯曾举过一个“选美”的例子来说明人们选择股票的策略。  某报刊组织一次读者选美比赛,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由读者投票选出他们认为的最美,如果你的投票结果和最终结果相同,投票者将得到一笔奖金。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经济人,在奖金的诱惑下,投票者的投票将不再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标准,他还要考虑到别人会如何投票。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而其他的参加者也以相同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参加者需要运用个人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凯恩斯说“这与谁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是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当买卖股票的价差取代股票的分红成为最可能赚钱的生意以后,炒股其实就是一场标准的“博傻游戏”——如果股票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你买下它,你就是傻子,但只要还有更大的傻子,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这个傻就值得博。所以和上面选美的例子一样,股市里每个投资者都希望选中的股票能赚钱,这个选择并不取决于这家公司赢利状况是否“漂亮”,更取决于其它的投资者是否会选中他,不管基于什么理由。凯恩斯曾举过一个“选美”的例子来说明人们选择股票的策略。  某报刊组织一次读者选美比赛,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由读者投票选出他们认为的最美,如果你的投票结果和最终结果相同,投票者将得到一笔奖金。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经济人,在奖金的诱惑下,投票者的投票将不再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标准,他还要考虑到别人会如何投票。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而其他的参加者也以相同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参加者需要运用个人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凯恩斯说“这与谁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是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当买卖股票的价差取代股票的分红成为最可能赚钱的生意以后,炒股其实就是一场标准的“博傻游戏”——如果股票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你买下它,你就是傻子,但只要还有更大的傻子,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这个傻就值得博。所以和上面选美的例子一样,股市里每个投资者都希望选中的股票能赚钱,这个选择并不取决于这家公司赢利状况是否“漂亮”,更取决于其它的投资者是否会选中他,不管基于什么理由。凯恩斯曾举过一个“选美”的例子来说明人们选择股票的策略。  某报刊组织一次读者选美比赛,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由读者投票选出他们认为的最美,如果你的投票结果和最终结果相同,投票者将得到一笔奖金。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经济人,在奖金的诱惑下,投票者的投票将不再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标准,他还要考虑到别人会如何投票。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而其他的参加者也以相同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参加者需要运用个人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凯恩斯说“这与谁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是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当买卖股票的价差取代股票的分红成为最可能赚钱的生意以后,炒股其实就是一场标准的“博傻游戏”——如果股票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你买下它,你就是傻子,但只要还有更大的傻子,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这个傻就值得博。所以和上面选美的例子一样,股市里每个投资者都希望选中的股票能赚钱,这个选择并不取决于这家公司赢利状况是否“漂亮”,更取决于其它的投资者是否会选中他,不管基于什么理由。
  以我们A股常见的短期翻番的牛股为例。    某只牛股启动初期,这个时候会出来一些传言,但也会有声音告诉你这些都是谣言,就好象选美的投票过程中,有人会在传播某某候选人被广泛看好,也会有一些民意调查结果告诉你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这个时候,该股极有可能已经悄悄涨停,而其于对信息真实性的怀疑,以及该股已经涨停的事实,大多数人选择了旁观。    在第一个涨停之后,牛股会开始第二、第三个涨停。这个时候,投资者的判断也随之起了变化,他可能会想,能够有第二个涨停,说明已经有人相信之前的传言,并且跟进,那么我也可以跟进,毕竟才两、三个涨停,相信的人还不多,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相信,我也一定可以有更高的点可以卖出。这样的想法在前期观望者之间流传,推动着股票进入第三个、第四个以至更多的涨停。    在经历多个涨停,股价已经有较大涨幅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继续买入呢?(这种现象在中国股市出现的几率大大高于在欧美市场,这也是中国股市博弈的均衡点与欧美市有不同的根本原因,以后再专门分析。)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的人们已经不在乎传言是不是真实,而更重要的理由是“主力还没走!”,这一极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就像选美比赛到了公布结果前夜,某某被主办方内定是冠军比大多数人更看好某某的消息更有吸引力,也更有说服力。      
  ?  怎么都是一样的内容,楼主发错了吧
  好铁插入
  不好意思,天涯发贴实在是麻烦。前面是一不留神粘贴了几次,刚才又写了一堆,点“发表”后什么都没了,郁闷ing!只好重新输过。    前不久,耶鲁的陈志武在一篇分析中国股市成熟度的文章中,写到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发布频率远远小于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们知道,股票价格实际上是由短期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短期供求又是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后作出的。如果没有变化的信息,仅仅是企业财务数据等相对静态数据的话,大家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都是F10里面的,三个月才变化一次的那些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基本只能根据个人需要或偏好来做出决定,市场交易将极不活跃。    但奇怪的是,我们的A股在企业公开信息披露数量极少的情况,交易依然十分活跃。其原因就是,相对于企业公开信息而言,我们的市场另两类信息却十分活跃!一类是所谓的小道做庄消息,另一类是主力资金流入与流出信息。这两类信息的共同点就是都不是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的,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    这就是中国股市与欧美国家股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国股市各类博弈主体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以及所可能达成的均衡与欧美股市根本不同的原因。
  天涯发贴实在是麻烦。前面是一不留神粘贴了几次,刚才又写了一堆,点“发表”后什么都没了,郁闷ing!只好重新输过。    前不久,耶鲁的陈志武在一篇分析中国股市成熟度的文章中,写到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发布频率远远小于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们知道,股票价格实际上是由短期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短期供求又是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后作出的。如果没有变化的信息,仅仅是企业财务数据等相对静态数据的话,大家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都是F10里面的,三个月才变化一次的那些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基本只能根据个人需要或偏好来做出决定,市场交易将极不活跃。    但奇怪的是,我们的A股在企业公开信息披露数量极少的情况,交易依然十分活跃。其原因就是,相对于企业公开信息而言,我们的市场另两类信息却十分活跃!一类是所谓的小道做庄消息,另一类是主力资金流入与流出信息。这两类信息的共同点就是都不是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的,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    这就是中国股市与欧美国家股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国股市各类博弈主体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以及所可能达成的均衡与欧美股市根本不同的原因。    
  这话题好象没什么人感兴趣哦,等到用这个来分析8月大盘的大跌,以及相关个股的案例时,估计才能热闹。    太晚了,改天再写了。
  这话题好象没什么人感兴趣哦,等到用这个来分析8月大盘的大跌,以及相关个股的案例时,估计才能热闹。    太晚了,改天再写了。
  没什么人感兴趣啊,那改天再发了,反正今天也晚了。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赌博平台,这一点很中肯,我也同意。但是欧美股票市场呢,也是一个赌博平台?呵呵,其实股票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资金收聚平台,只不过我们国家没有利用好罢了,现在变成了圈钱工具。
  同意LZ的观点。  
大大小小的“庄家”、销售筹码的、制定游戏规则的、此行业内的工作人员以及“投资者”都要(或者说“都想要”)从股市中获取收益。那么,利润从何而来?“钱”从哪里来?显然,上市公司的“分红”低于“投资者”的期望值。  
如果买股票以赌博心理入市,那么面对的就将是庄家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从博弈角度来看,赢的机率不会太高。  
期待LZ的进一步分析。
  主力还没走!!!!!!!!!
  分析的不错
  楼主继续啊.这么好的贴子怎么关注的人这么少?大部分人只关心推荐股票,预测指数的贴.其实对中国股市本质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对投机的认识和理解是决定一个人在投机市场能否生存的战略问题,比一切技术都重要.坐等楼主发帖.
  赶上直播啦    楼主继续啊
刚好我这几天也在看博弈
  战略比战术重要 战术又比工具重要``     我们要的不是一场两场的胜利    而是选择
    选择大于成功 楼主快更新啊 写的好 可以出版啊
  天涯发贴真的很麻烦,昨晚最后一个贴发了几次以为没发出,结果今天看到居然重发了三次。    前面的内容有点乱,稍微总结一下:  1、股市是资金博弈平台。  2、炒股是标准的“博傻”游戏,选股如选美一样,不是要选(业绩)最漂亮的,而是要去预计这个市场博弈主体主流的选择,这样才有可能更多人的人在你之后“博傻”。  3、分析判断选股的依据是信息,但中国股市来自于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少之又少,人们更多的依据是企业基本面以外的信息来作出判断,如各类小道消息和资金流入流出信息。    博弈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对手的策略,所以了解这个市场中参与的主体是谁,你的真正对手是谁就非常重要。博弈论一个著名的概念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前提是两个囚犯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就是说他应该理性的站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来做出选择。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囚徒困境”可能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中国市场和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完全非理性的市场,假货、信用缺失等等充斥市场,教科书上的经典市场营销理论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而我们自己的切身体会是,骗局、谎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受骗某种程度是就是一种理所应当!我印象中两个很经典的受骗例子,一个是某年中央台315晚会报道的,武汉某家庭妇女陷入中奖汽车的骗局后,连续七次汇款达二十余万,而且在第三、四次后已经意识到是骗局,但侥幸心理让其继续汇款。另一个是在天涯看到的,江浙某人收到骗子信息,在银行、警察等好意多次劝告,并且多项证据证明该信息是骗局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把钱汇了出去。这样的例子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    上面一段话看起来似乎与炒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其实关系重大。类似的人,类似的行为,在股市中同样屡见不鲜。谁在48元买入中国石油,谁又在今年三月份积极支持了&武钢行权行情&?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将中国特色的“博傻游戏”发挥得淋离尽致!    那么可能有人会说,我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的人,为什么我一样没赚到钱?这就要提到博弈论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了——“纳什均衡”。均衡不是博弈的最优结果,但却是最“稳定”的结果,或者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由于均衡是稳定的,所以均衡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    临时有事要出门,今天不一定有时间写了,改天吧。
  兄弟,这几天怎没来呢?继续看你盖高楼。  我等着继续认真学习。
  我们都在看,支持楼主写下去
  写的很好
  中国股市认为操纵的程度有多深?管理层的监管是否有效?能不能给散户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持续关注,很有高度
  晾了两天,以为天涯网友都喜欢“神棍”(特指对大盘点数进行预测,对个股价位进行预测的人,没有贬义,),对理性思考与分析不感兴趣,所以本来不准备再写。今天看到还是有些共鸣的,那就不好意思不继续下去,半途而废不是本人的风格。    上面提到“纳什均衡”,先做个名词解释,仅对不熟悉博弈论的朋友。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收益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约翰-纳什首先提出这个概念,因此被称为“纳什均衡”。    用“纳什均衡”打一个通俗的比方,为什么现在“见义勇为”越来越少,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是人人为己,“各人自扫门前雪”是一种均衡,你要见义勇为,就是单独改变策略,大多数情况下你会为此付代价。当你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后,你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同样是不见义勇为。(当然,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还是经常会凭感性做出决策的)。    炒股是零和博弈,博弈各方的利益是严格相悖的,有人赚钱,就必然有人亏钱。因此要分析它的均衡会比较复杂一些。从宏观来讲,股市没有一个稳定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点,因此对于股市的指数,股票未来的价格,我们无法预测。但在微观角度,对于每一笔交易,对于某一支个股,却存在着局部的纳什均衡,这也就是股市的神奇之处。    比如说,你希望在48元卖出1手中国石油,同样有另一个人愿意在该价位买入1手中国石油,这是一种均衡,但我们会发现,这种均衡参与的两个人之间不是零和博弈,也就是说你们的买卖成交,你并没有赚到他的钱,他也没有赚到你的钱。但是这似乎和炒股是零和博弈这一点又自相矛盾了。那钱给谁赚去了呢?      
  按股市最早的设计思路,购买某公司股票后,你可以获得分红,而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这笔未来的分红折现使得股票面值产生溢价,也因此产生了交易需求。从这个基本思路来看,48元买入中石油的投资者,获得了连续N年获得企业分红的权利,这样他实际上是赚购买中石油产品的消费者的钱。从这个角度看,股市完全不是零和博弈,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和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达到了一种均衡。一个人赚未来的钱,一个人将未来的钱变现而已。根据上面的理论,均衡是稳定的,所以均衡的结果是可预测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股价是可以预测的。    上面的均衡在现实中却永远无法达成。因为:  一、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尤其经济全球化的现在!理由不用多说,像通用这样的百年老店也会走到破产的边缘,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使得企业未来的分红回报是不确定,也是不可控的。  二、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理论的虚伪性。货币只是以物易物交易的一种符号,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又何来时间价值。这就如同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华尔街的天才们设计出来的无数的所谓金融衍生产品,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赌”。    设计股市这样一个体系的先哲们,是否心里早就清楚,它将发展成一个披着华丽外衣的“赌场”,我不得而知。但索罗斯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已经讲出所谓成熟市场玩家的真心话“投机是成功的投资,投次是失败的投机”。    回到开始的比方,买入中石油的投资者发现未来的分红并不真实的可获得的时候,他必然会想办法以比买入价更高的价格将其卖出,但这个时候他自己却感觉到无能为力,因为他可以提出卖出的委托,但他却没有定价权,因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他要么想方设法的影响这个市场,要么通过垄断获得定价权,要么听天由命。当每个后来进入市场的人都这样想时,“博傻游戏”开始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想我们就能圆满的解释,到底钱被谁赚去了的问题了。我们基本上可以这么认定,先来的人赚后来的人的钱,接力棒不断传下去,只到传不下去,归零重新开始,看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如此。这样我们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公司,不管缺不缺钱,要拼命的上市,而上市的新股,不管其定价有多高,大家会抢个头破血流,因为大家都想争第一棒!
  本文的主题是“生存之道”,前面罗索了一堆,无外乎想为下面的如何求“生存之道”做个铺垫。    上面提到的争第一棒是一种生存之道,即成为原始股东和打新股,这虽然是最没有风险的生存之道,但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散户而言并不适用。    争不到第一棒,就要想办法获得定价权,让别人愿意以你认可的价格将你手中的股票买过去,获得收益。这就是做庄。这同样对大多数人不适用。    作为散户,既争不到第一棒,又没有办法定价,我们能怎么办,又该怎么办呢?    今天晚了,卖个关子,明天继续!
  为什么这两天次新股和突破历史最高价的个股炒得火热?因为3000点关口前,3000点上方的巨量套牢盘是摆在多方面前的一道坎,在没有好的策略解决套牢盘的情况下,多方不会贸然选择上攻,而要维持大盘人气,次新股和已创历史新高的个股就是比较理想的攻击点。    回到前面的接棒理论,上一轮1664起来的行情到3478戛然而止,造就了一大堆的阶段性接最后一棒者。这些接棒者也同时形成了巨额的套牢资金,在没有对等的资金与之进行交棒前,行情是不可能再创新高的。而如果接力资金如果明知道自己是最后一棒,更不可能来主动进行棒。    这种情况下,如果行情要延续发展的话,应该发生一些什么事件呢?上面的爆炒次新股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件。老股民都知道,创历史新高的个股由于上方没有套牢盘,所以持股的人都处于盈利状态,想象空间无限,这样的股控盘主力拉起来轻松,后来接棒者也心甘情愿,所以这类个股经常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创新高。那么在大盘现在的状况下,出现一大批这样的个股,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那些3000点以上高位接棒者,在自己的股严重套牢而别的股一再创新高这样强烈的反差刺激下,会变得越来越沉不住气,如果这个时候大盘再适时的跌一点,形成上攻无力,而转头向下的趋势,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割肉出逃。这样的结果就解决了两个问题:  1、新进来的人赚谁的钱的问题。在有人割肉的时候亏损即时形成,也说明这一部分的亏损将变成另一部分人的利润。(另外一部分利润就是不断加入的新股民)  2、上方套牢盘的压力被逐步化解掉。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种均衡。开始说过,股市从根本上就是零和博弈,一部分人赚钱,必然有一部分人亏钱。因此在所得利益上是不可能有均衡的。但在市场行为上却可能形成均衡,因为如果3000点以上的套牢盘不割肉的话,势必要等到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人入市才有可能使股市上行,从而解套,而这明显需要国内政策乃至国际形势的配合。如果大家都不作为,就遥遥无期,实际上形成了一轮熊市。但如果他们选择割肉,大家的持股成本降低,大盘有了重新上行的可能,这个时候他们等待别人接棒,从而赚钱的可能。因此这样的结果最终是大家都有利的,因此这将是一种均衡。    前面说到过,均衡是稳定的,因此是可以预测的。要让套牢盘愿意割肉,就要在大盘不涨的情况,有新的热点,有不断创新高的个股来形成赚钱效应。那么,在大跌过后,如果你明白上面的道理,不管是空仓者,还是套牢者,其实你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中国股市到底完全是人为操纵?还是不可能被人为操纵?这个问题经常引来争议,但如果站在多方博弈角度看,这其实也是个伪命题。多方博弈,均衡可预测,抓住这一点,你就明白了能不能操纵,要不要操纵。    本贴人气还是很差,白天又要看盘,写起来没什么劲。多点支持,本人写作的愿望也可以更强些,这也是一种均衡,呵呵
  谁说人气差,你没看那么多广告么。
  要参与博弈,你首先得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前面提到,只有清楚的了解中国股市各博弈主体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并进而分析出其可能采取的策略,才有可能找出均衡点,实现对股市走向的预测。    常见的说法是将股市参与者按资金量的大小分为所谓的“超级主力”、“主力”、“大户”、“散户”,这种分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因此认定他们代表某种共同行为方式,并进而进行分析和预测,你就会发现,常常会陷入误区。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此轮从3478点开始的暴跌,从常见的一些软件分析,不少股票已经跌破“主力成本”,而且显然“主力资金”并未“全身而退”,但为什么还是会有这样的暴跌呢?如果仅从资金量的大小来定义博弈主体,显然无法解释各类主体选择不顾后果杀跌策略的真正原因,因此这种暴跌就显然是无法预测的。    事实上,从博弈的角度看,将参与中国股市的主体分为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个人资本,更有利于我们去从博弈的角度去分析,去寻找均衡,并进而做出预测。    要对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个人资本进行准确定义,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书来。这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在这里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对上述三类资本进行区分,资本都是逐利的,区别在于逐利的方式。  个人资本:“资本—&资本+红利”  产业资本:“资本—&物—&资本+红利”  金融资本:“资本—&资本+红利+头寸”    原来想一口气把这个主题写完,真正写起来,才发现要写的很多。偏偏本人事务还挺多,静下心来写文章的时间委实不多。只有慢慢来了,希望不至于让感兴趣的朋友等得不耐烦,呵呵    有事出去,看晚上有没有时间写了。
  写的不错,希望继续,这种有价值的帖子不多
  作者:helloshark 回复日期: 17:32:13 
    兄弟,这几天怎没来呢?继续看你盖高楼。    我等着继续认真学习。    兄弟,加油写下去,没看到我一贯热情支持你写吗?千万别以为没人回帖,就代表没人在欣赏你。 自古以来煮酒论英雄,还不就是那么几个人在那里评论着吗? 但是其中的参与者,自然有未来的王者。要不然这个典故,就不会流传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 坊间之事,早晚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知道你写的辛苦,但是我也欣赏的辛苦,因为我还没达到你那理解的高度。  加油啊,兄弟,授之与渔,希望十年之后,我能有与你一决高低的能力与资本。  所以我非常欣赏美国人的观念:把自己的偶像比下去。
  作者:涂山男 回复日期: 18:09:27 
    中国股市认为操纵的程度有多深?管理层的监管是否有效?能不能给散户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在下发表下我的看法吧  大家公认中国的股市是个未公开的赌场。既然都已经知道这个事实,那么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既然你进了股市,那么你就要准备好输得连内裤都没有的结果。因为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  很奇怪,为何总是说中国股市如何的嗜血,而没有一个人去怪罪澳门,拉斯维加斯呢?  把自己的血汗钱看的重点,把自己的心智弄得成熟点,决定好了进股市吗?决定好了,就进去吧。世上万物,永远都是智者的游戏。  个人感想而已,如果是骂人的贴,就没必要来了。别把老兄 五千年文化 的这块地弄脏了。  大家需要的是理智的分析问题。
  楼主 , 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浓缩成四个字,是什么 ?     请回答
  尘归尘
  个人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划分并不是因为有股市存在才有,本文的目的不是去研究这些资本的多少,重点在于这些资本的拥有者(决策者)在中国股市中可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    个人资本的行为特点:“资本—&资本+红利”,这个“红利”并不特指企业分红,而是代表一种确定的增值,通俗一点,就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润。比如投资企业获得分红,存在银行获得利息等等。这类资本的思维方式是,不参与生产经营环节,但希望分享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红利,它们抵抗风险的能力差,因此追求短期回报,看重落袋为安。因此,在中国股市中,个人资本的一些鲜明的行为特征是:买入时注重绝对价格,套牢时不愿割肉,卖出时连本带利全部卖出,以求落袋为安。中国股市中这部分资本的代表者就是散户和大户。但这里的大户不包括媒体常提到的“游资涨停板敢死队”(原因在下一节产业资本说明)。用资本属性而不是资本大小来分类,更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博弈参与方的行为特点,因为这类个人资本它可能是拥有资金达数亿的超级大户,但拥有者的思维方式和散户并无不同,对于股市而言,都是将它看成是获得红利的市场。    产业资本:“资本—&物—&资本+红利”:产业资本的传统获利模式用资本购入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工具等实物,生产出有附加值的产品,再通过营销方式将产品销售出去,获得资本+红利。这里的红利指销售利润。这类资本的思维方式是,敢于冒险,注重利差,相信营销是获利的重要手段。因为,它们在股市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概述“做庄”。这也是为什么在上一节提到将“游资敢死队”划入产业资本的原因。这里“做庄”并非贬义,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从本质上讲,将普普通通的水,稍做加工,包装成“矿泉水”、“矿物质水”等等以高价卖出,换个角度看,又何尝不是“做庄”的行为呢?这类资本在中国股市中的代表者就是大小非,游资、部分私募。这里要再做一个说明,为什么说是部分私募,仅特指那些不是按金融资本的运作规律,而是按产业资本的运作规律来运作的私募基金。因为只有产业资本运作股票时,有“出货”的需要,对于金融资本而言,从来就没有“入货”的概念,当然也就不存在“出货”的可能。    金融资本:“资本—&资本+红利+头寸”。“头寸”是金融运作过程中独有的概念,它也深刻的揭示了金融资本的本质。“头寸”可以是现金,可以是股票,可以是债券等等。金融资本不是以追求短期绝对收益为目的,它的核心目标是对资产进行管理,实现名义上的增值,而增值可以体现在红利,以及各类头寸的增加。对于金融资本而言,是不存在坊间常用的“出货”的概念的!也许有人会说,常用的“加仓”、“减仓”不就是“入货”、“出货”吗?这还是出于对金融资本的不了解。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也不过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对金融资本及其运作的经验极其缺乏,还处于学习过程中,所以部分财经媒体经常用“出货”来形容金融资本的运作,也就不奇怪了。金融资本在中国股市的代表是社保基金及险资、QFII,公募基金,以及部分私募基金。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体的多样化,上述三类资本的行为出现交叉,以及部分资本同时表现出各类特点,也是常见的。比如国际热钱在新兴市场的短期炒作,比如有金融经验的个人资本用金融资本的思路来运作等等。但总体上来讲,上述三大类资本的特点是长期存在的。  
  作者:lcs1717 回复日期: 13:34:05 
    楼主 , 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浓缩成四个字,是什么 ?         请回答    ————————————————    呵呵,这个题目不是一般的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之丰富超出想象,任何人站在各自角度去看它都难免会失之偏颇。    仅限于股市,我倒可以给自己的看法,“和则两利”是我对五千年文化表现于中国股市的体会。
  分析的不错  
  很独到的见解
  写到这里,说说题外话。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源于和一个要好朋友的一场讨论。讨论的原命题是,中国股市到底是不是可控的?我们这里的可控,意指对于管理层而言是否可控,他的观点是,随着流通股数量的扩大,随着QFII规模的扩大,中国股市将不再是管理层能控制的,换句话说“炒股要听党的话”将不再适用。我的观点是,越是这样,中国股市对于管理层越可控,因为博弈主体将越来越集中于金融资本间的博弈,博弈各方将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乃至“理性金融人”,因此重大方向上的博弈是可能达到均衡的。所以管理层的调控方式不再是单一的简单粗放的行政命令形式,但调控的效果将越来越明显。因为均衡是可预测的。    炒股这么多年,发现最常见的观点是两大类。一是股市完全是人为控制,“炒股要听党的话”可以被演变到,大盘具体到某某点位,某股具体到某某价格都是行政命令,或者是幕后操纵者事先的安排,对这类观点,笔者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另一类是股市不可预测,顺势而为才是上策。这个观点笔者也极为赞同,但感觉稍显美中不足,因为要对“势”的确认需要一段时间,当判断清楚后总会有些滞后,因此要想有超额收益,基本只适用于牛市。在调整市、弱市中对操作一般只有空仓观望的指导策略。    作为积极型的市场参与者,在“顺势而为”的基础上,笔者更希望对“势”的形成有较好的预判,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对“势”的预判不是对大盘点位和股票价格的预测,而是对即将形成的趋势,对未来的大势有提前的预判,从而快人一步,以更低的成本入市,获得超额利润。    预测其实并不神奇,预测的基础是数据和信息,例如天气预报。但天气预报不存在博弈,因此建立一整套数据模型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股市的变化是由千千万万的持股与持币者同时所做出的不同决定而产生的,,因此,仅仅根据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来对股市进行预测是不可能准确的。这也是股市中的技术派最终都逐步演变成趋势派的原因。要预测趋势,博弈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由于均衡是稳定的,所以均衡可以预测,是利用博弈论对股市进行分析和预判的理论基础。    博弈论虽然是由西方传入,但在中国历史的经典案例却比比皆是,当年孔明在隆中就断定“三分天下”,奠定其“史上最牛军师”的地位。但当年可以三分天下,未必代表现在可以两分天下,所以近代史国共逐鹿中原,以共产党一统大陆而达成均衡。二战以后,两德可以合并,苏联可以易帜,但中国却是以大陆与台湾的“不统不独”形成均衡,更说明在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与历史传承的国家,“中国国情”的重要性。    
  好贴,资本划分跟本人有异曲同工之处.
  作者:yzg2392 回复日期: 12:00:53 
    进入后股改时代,产业资本的缭拷打开后.流通盘不断增多,眼下扩容的压力又未解除.信贷资金增速又减缓,再复制5.30指数缩量大涨的走势是不太现实..上半年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推动行情发展只是个表象.3478就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一次颠峰对决,以产业资金大获全剩而告终.只有下一次市场下降趋势彻底扭转后产业资本再次加入到多头行列.行情的推动会更有力.        欢迎楼主到我贴里指导./publicforum/content/stocks/1/701676.shtml
  楼主解度A股的路径确实独到,不错.天崖新气象
  与楼主商榷一点,个人资本跟金融资本本质是一样,都是用货币去换取未来收益权利,机构或者大资金,向心力比较强点,个人资金更多时体现为一盘散沙.当散沙聚合为泥石流时,力量也很可怕.
  ding~~~~~~~~~
  作者:yzg2392 回复日期: 16:13:40 
    与楼主商榷一点,个人资本跟金融资本本质是一样,都是用货币去换取未来收益权利,机构或者大资金,向心力比较强点,个人资金更多时体现为一盘散沙.当散沙聚合为泥石流时,力量也很可怕.    ————————  谢谢你的回应,真理是欲辨欲明的,本人欢迎任何真诚的交流,包括批判。    同意你的观点,个人资本与金融资本如果从资本层面定义,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你所说的以货币去换取未来收益权利。本文之所以将其分为两类,出发点还是分析“行为特点”。在中国而言,个人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行为特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1、“头寸”这个概念,以及如何掌握及运用,对于众多的个人资本拥有者而言,依然十分陌生,不信可以随便作个调研,问问股民什么是“头寸”,其回答一定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是我在前面作出定义时,在描述个人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区别时就增加了“头寸”这个词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深刻明白了“头寸”的重要性以后,即使是个人资本(属于某个人的资本),我也当它是金融资本看待了!  2、个人资本的拥有者和决策者是同一人,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分析师和操盘手集于一身,这和金融资本的企业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也是有本质不同的。前者风险完全系于个人性格,后者有专业化的风险应对措施。具体而言,在暴跌初期,诱发者及参与者一定是金融资本,而在后期,主导者会变为个人资本。这也是进行区分的必要性。    
  楼主的分析解决道的问题,不仅仅是器,确实不错.  很多人可能更关注具体的个股或大盘点位分析.做一个具体指导.对楼主高屋建翎的见解不是太感兴趣.从今后若干年长远角度看,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成为市场博弈的主体是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历史发展趋势.国有股转持社保算一个一开端吧
  作者:lcs1717 回复日期: 13:34:05        楼主 , 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浓缩成四个字,是什么 ?         礼义廉耻,哈哈.鲁迅先生说的.
  楼主写得不错,不看表象看本质,不能不顶!
  写的很好,拜读了!
  楼主写得不错我转了,慢慢看!
  楼主的观点确实新颖,我是一个刚入市的新股民,在看了一些帖子,当然不是预测的,我觉得那些人都是蒙的,如果自己能预测准确,就不用天天在这混了,我很佩服楼主独到的见解,我没学过经济学,专业术语可能不明白,但意思我懂了。之前看了《小草骑墙》在天涯写的帖子,他也是一个有独到见解的人,希望楼主能够坚持写下去,一个理性的股民一定会支持你的,谢谢!
  写的不错,值得看看
  对楼主的文章极有兴趣,学习。
  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浓缩成四个字,是什么 ?       答案 : 天 人 合 一      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倾其一生心血研究出来的四个字.
  谢谢上面回贴的诸位!写到这里,实际上本文还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基本没有涉及实际的操盘,就能在这么多朋友中引起共鸣,本人甚感欣慰,也给了我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的动力。    码字对我来讲不算辛苦,想写的也是这么多年自己的感悟与体会,所以倒不担心没东西可写。真正的难点是希望写出来的东西有条理,逻辑严密。本人将尽量做到使之体系化,也欢迎各位参与点评。    今晚回来比较晚,就不再写了,明天时间比较充裕,接下来会讲到在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不同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通俗一点就是分别来分析主导大盘和个股运行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大盘和个股在什么情况下是可预测的,在什么情况又是不可预测的。      
  严重关注……  楼主这个话题很有意思,顶一下,请继续下去~~~:)
  学习!更高层次看股市!
  继续顶,看来楼主周六、周日也不休息呀,忙人,抽出时间来天涯写文章,辛苦了,永远支持你
  学习中
很棒的帖子,楼主一定接着写啊!  一边看金融类的书,一边看楼主的贴,受益匪浅!    楼主加油!
  前面讲到按行为特征划分,中国股市的博弈主体可以分为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个人资本。它们具体在中国股市这个平台上的博弈过程又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大盘,微观则是针对具体的个股而言。今天先讲讲宏观层面的博弈。宏观的题目谈起来经常会收不住,也许今天都很难把这个话题聊完,尽量吧!  理论上讲,中国股市大盘的走向是上述三类资本共同博弈的结果,但基于中国国情的特点,我们必须提到一个极其重要而且特殊的角色——“政府”,这里的“政府”指的是在中央宏观经济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央行”“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共同组成的这个群体。为什么说他们是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呢?因为从一般意义而言,他们是游戏规则的制定的,也就是这个博弈平台的制造与管理者,他们不应该参与到博弈中间来,但实际上由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事实上在通过特殊的手段和方式参与了博弈。我这里所指的特殊方式不是指央行调整利率等宏观经济决策行为,这种行为在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也同样会发生,它不是在参与博弈,而是对游戏规则的调整。通俗的比方,可以看成是赌场对赔率的调整,或者说是前文中提到选美那个比方,选举主力单位对中奖数量、奖金额进行调整。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即中国股市是不是“政府”在“坐庄”,我不知道《辞海》里对“坐庄”或“做庄”的标准解释是怎样,我个人是这样理解“坐庄”与“做庄”的。当博弈的游戏规则是由参与方共同制订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庄是根据游戏规则而产生出的,它并不一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为了公平,规则常常支持轮流“坐庄”。但当博弈参与各方并不能主导游戏规则的制订,而只能在游戏规则下寻找自己的优势策略时,这个时候是制订游戏规则的人在“做庄”。所以,毫无疑问中国股市中“政府”的地位是“做庄”而不是“坐庄”。因此,它原本根本不需要通过参与博弈来获得利益。  但为什么我说他们通过“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博弈呢?这不能不讲讲我们这“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人行为处事的特点。“注重面子”、“面和心不和”等等俗语是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不记得是哪位高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大到国家,小到企业或家庭,你会发现,越是天天放在嘴上强调的东西,往往是最缺乏的”。因此,当你听到,十七大提出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当你看到,奥运开幕式上张艺谋摆出一个大大的“和”字,你就会明白,“和”在目前的中国,是如此的匮乏!回到股市的话题上,“政府”不需要通过参与博弈来获得利益,不代表“政府”的组成部分,以及其中的某些人不需要通过参与博弈来获得利益,“政府”制订的游戏规则,如果执行,上述的“政府”组成各部门之间因为权力、因为利益,同样需要博弈。了解了这些,“政府”本只应该是“坐庄”,为何却屡屡有“做庄”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说来,中国股市博弈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欧美股市,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有没有可能把握住大盘的方向呢?对此,笔者的看法是肯定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化繁为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宏观思维来进行宏观分析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用长线的思维来做短线,用短线的方法来做长线”是我对周围很多朋友炒股走入误区的点评。艾略特波浪理论本来是相当经典的宏观分析工具,但一旦被细化,加入诸如大三浪,小三浪,变化浪之后,就完全变味了,其指导意义也大打折扣。  写到这里,要吃午饭了,下午再写。  
  虽然“政府”内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它会在某个局部参与到股市的博弈中来,但正所谓“历史的潮流是挡不住的”,从宏观来讲,这种参与不足以影响到长期趋势,因为对于中国股市的博弈格局,我们还是可以将“政府”总体看成是游戏规定的制定者,而不是博弈的参与者来看。而“政府”的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将其看成了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的组成部分。就像前面回复yzg2392网友的意见时,虽然某些个人资本已经具备金融资本的思维与运作模式,但不妨碍将个人资本看成是一支博弈的力量。  既然市场的走向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个人资本三股力量博弈的结果,那么三股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博弈过程各自的角色。从中国股市的现状来讲,个人资本从总量来讲无疑是最大,但是却绝对不可能成为主导者,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个人资本分属于不同的个人,注定它是一盘散沙,真如yzg2392网友所期望散沙聚合成泥石流的话,他也就不再是个人资本的。一个简单的比方,某支股票,不同的个人资本其成本必定是不同的,而且差别也可能很大,因为利益的原因,不管你以什么形式组织,呼吁,他们都不可能同时在同一个价位采取共同行动的。二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在制定规则的同时,永远不可能将保护个人资本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两点决定了个人资本在中国股市的博弈中一定是处于食物链的末端。但这是不是说个人资本就不是博弈的一支力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狼要吃羊,羊要吃草,当草被吃完了,羊会饿死,狼的末日也不远了。  金融资本也不是市场的主导者,原因很简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人才储备,以及经营管理理念、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我国的金融资本都只能说是处于“嗷嗷待哺”阶段。但是他们的前途却是最为光明的,无论是游戏规则制定的目的,还是产业资本的转型,都使得金融资本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现阶段的中国股市,产业资本才是真正的主导者!相对于以风险控制为第一要务的金融资本而言,产业资本的冒险精神可以给股市带来活力。也正是因此,2005年股改启动,将产业资本的能量释放到极致,引发了中国股市屹今为止最大的一轮牛市。但产业资本激情有余,稳重不足的特点,也给中国股市烙上了“非典型暴涨暴跌市”的烙印。  从发展的角度看,扶持金融资本的壮大,使得中国股市逐步走向成熟,真正成为金融资本间博弈的平台,毫无疑问是中国政府为中国股市设计的大方向,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不用怀疑。就像民主一定会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一样,都是历史的必然。真正的问题的发展的路径选择。  
  产业资本是主导者,金融资本是追随者,个人资本是奉献者。这就是现阶段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其实,当你真真正正了解近代中国,你就会发现,新中国的诞生过程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党打下江山,真正领导革命的是小资阶级、中农等具备冒险和创业精神的当时的“中产阶级”,充满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是坚定的追随者,而广大工人阶级、农民才是实实在在的奉献者。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政府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对于金融资本一直处于小心呵护并且尽力扶持的状态,但在中国这样一块土壤里,金融资本的成长必然是缓慢和犹疑的。在这个时候,政府又面临国际金融大鳄虎视眈眈,占据全球金融领导地位的美国的咄咄逼人的局面,如果指望还在“襁褓”中的民族金融资本挑起大梁,其后果是难以想像的,可能付出的代价也是政府所不能承受的。这个时候,了解中国国情,深得我党“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真传,敢于不按常理出牌的产业资本才是政府可以信赖与依靠的。  说到这里,我们来回顾去年9月18日以来的几个重要阶段,看看所有的重大趋势是如何形成与产生的,其中哪些是属于博弈的均衡,因此可以预测,哪些又是不可预测的。  日,政府公布的单边征收交易税、汇金增持以及支持央企回购股票等利好,造就了9月19日的千股涨停。仔细分析这些利好,不难发现,这些利好主要是针对上面所定义的产业资本而来。当我们明白产业资本才是中国股市的主导者,而政府同一时间拿出多重支持产业资本在股市行为的利好,这个时候不是在宣布中国股市阶段性大底已到,又能是什么呢?产业资本的乖巧也通过第二天的千股涨停充分表现出来,千股涨停既是在展示实力,也让信任者极有面子!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之后的1664呢?还是看看本段最开始的三句话,如果没有1664,主导者和追随者又怎么能得到个人资本奉献出来的廉价筹码呢?如果说9月18日之前的股市还会跌向何方还不可知的话,9月18日政府以修改部分游戏规则(降低印花税)的代价,宣布对于主导者给予如此多实实在在的支持,新的均衡已经达成,未来的趋势难道还够清晰吗?  在先知先觉者完成布局,而众多的评论还在分析是反弹还是反转时,大盘在2月中悄然接近2400点。这个时期很多问我未来趋势如何的朋友,我只反问一句话“四万亿投资,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情况你过去30年看到了几次,你未来三十年又可能看到几次”,非常规时期,非常规做法,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好文,拜读
  个人资本是奉献者--------红旗下的菲菜.割完一扎又扎.前赴后继
等着看精彩的实战部分
  呵呵,平衡------和谐,有点懂了.
  mark  
  谈点现阶段行情的看法,楼主不介意吧.算是配楼主宏篇大作的一点佐料.  量在价先,在量能恢复到接近7月水平前,轻言反转.正宗大鳄未进场,中期趋势得不到彻底扭转,所有行情都只是反弹性质.  部分热点题材股,短线资金运作的痕迹很重.看看几个代表性的牛股,599,000078都是巨量换手,筹码锁定性很差.击鼓传花的特征很明显.心态,技术一般的权当看戏吧.等你追高时就是买单之日.当然有把握的,维稳行情该赚的钱还是要赚.过了这个村就无这个店.实在想参与,切记一定要抓龙头,.龙头才是一个板块的灵魂.跟风的宁可不买.龙头回调就是介入的机会,追高宜轻仓.  
  楼主继续
  如果说2008年底开始的行情还只是先知先觉的人参与的话,09年2月4日,大盘以跳空高开的方式突破半年线,4月13日以跳空高开的方式站上年线,实际上说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逐步达到极为默契的程度,他们在用娴熟的控盘技巧呼唤着个人资本的参与,地产、银行等权重板块相继启动,整个A股的人气被彻底激活,在这样的气氛中,行情准时在7月1日站上了3000点。为什么用“准时”这个词,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3000点是管理层认可的可以重启IPO的点位”这一“阳谋”之后变成了事实。整个上半年,各路资金、各方诸候的“和谐共进”造就了A股傲立于世界股市的神奇。  现在来分析去年9月份发起的这段行情,多少有点马后炮的味道。笔者的重点在于说明管理层的救市政策支持并且强化了产业资本的主导地位,这使得均衡得以产生,一波行情可以预期。同样,进入下半年,产业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先天性缺陷”逐步暴露,给金融资本重新看到挑战产业资本的主导地位的机会,和谐的均衡局面被打破,暴跌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所谓产业资本的“先天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套现心理,也就是常见的“出货”,大小非减持的数据高居不下今年一直是媒体报道的主题,在7月份更是达到了顶峰。二是急功近利。产业资本最擅长的是营销,用在推动股价上涨上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银行板块6月份不同寻常的大涨,真正的幕后推手还是产业资本。这两大“先天性缺陷”从来都是金融资本在管理层面前攻击产业资本的主题,随着IPO重启、中建上市等政策性目标的达成,管理层也意识到风险在逐步累积,而产业资本中不听话、不太可控的一部分(如小非、游资等)也需要敲敲警钟。所以有意识的对产业资本进行压制,而转而支持金融资本。“清理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就是一个狠招,它的象征意义绝对大过实际目的。7月29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决开始,饶有意味的是,这个日期是历史上首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进行完后的第一天。说这一天是双方过招,而不是携手砸盘,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当天的成交量超过3000亿,创历史天量。而之后三天连续报复性上涨,颇有点产业资本长驱直入,占据上风的味道。在之后缩量下跌后,8月12日金融资本利用新上市的中国建筑刚刚计入指数的时间点,以对中国建筑的疯狂打压成功达到使指数破位,人气崩溃的目的。这之后的惨烈下跌不过是过去中国股市暴跌事件的再一次重复罢了。很多人会认为,调整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一定是以暴跌的形式呢?以本文的观点,关键原因是有人试图打破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跟随的格局,而中国的现实国情并不支持这种变化,因此必然要为之付出代价。就像当年的中国共产党,当“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被德国、苏联专家所否定,而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攻坚战”以后,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也许有人会问,上面说的这些并不新鲜,只不过把8月份的多空对决换成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罢了,而且为什么做空的就一定是金融资本呢?  在这里,回到本文开始对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定义。金融资本的逐利目的是“资本+红利+头寸”,打个比较浅显的比方,持有1万股价值10元的股票和1万元现金,同持有10万股价值1.1元的股票,对于金融资本来说,资产是一样的,不过是持有的股票头寸增加了,而现金头寸减少了。所以指数下跌,股价下跌对于金融资本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而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同样的情况,却意味着库存增加,现金流减少,这个时候产业资本的习惯思维一定是抛售手中股票,以减少库存,增加现金流。所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在同样局面下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的股市为什么一定要暴跌呢?这里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第三支力量,个人资本了。如果股市只是金融资本之间的博弈,在某一方对股价进行打压的同时,它的股票头寸将减少,由于对手是同样思维方式的金融资本,它所用来打压筹码可能被另一方低位收集,结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尤其在信息公开透明、博弈各方对信息的获得处于相对公平地地位,纯粹为了低位收集筹码的打压极少会发生。而A股却不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大量非理性个人资本的存在,使得对股价的打压会带来大量的恐慌盘,从而给到打压方在更低位获得筹码的可能。  因此,每当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时,基本上是股市的上涨幅度让管理层内部意见产生了分歧,这个时候“维护股市健康发展”的意见将占据主流,而这类意见的持有者的做法就是再次将金融资本推上台面。在这个时候金融资本的做法一定是做空,而不是做多。做空必然导致产业资本的利润减少,如果产业资本能顺利出逃,它可能会选择发动局部的行情,以求脱身,但当产业资本自己也深陷其中,不能脱身之时,必然会采取多翻空的策略,与金融资本之间开展一场多杀多大战,这也算是中国特色的做空机制吧。  
  金融资本在中国股市的代表是社保基金及险资、QFII,公募基金,以及部分私募基金。  ---------------------------------------------------------    这次有点不同,8月份,媒体开始喧嚣报道社保基金在撤退的舆论推波助澜。说明了社保基金原本起到的稳定作用,结果也搞起高抛低吸,波段操作。所以媒体的推波助澜后面也是有一只手在操作,比如航空股,两市总共18只航空股,中航一集团,二集团合并是在去年珠海航空展上宣布的,也就预示了航空股的资产注入合并重组拉开大幕,这是显而易见的进行时,可是当时媒体始终没有大肆宣传过,反而是这段时间,航空股高企的时候,媒体又开始宣传航空股的资产注入。所以,只要一般的智商都可以审慎的判断出航空股这段时间应该回避。也反过来印证股市里面还是很多机会。
  期待下文。
  金融资本做空即使得不到廉价筹码,它可以有股指期货等手段来进行对冲。而这是产业资本所不具备的,所以产业资本只能通过“做庄”来实现对某只股票价格的控制,通过“入货”与“出货”来兑现利润。而相对于它们而言,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取,还是获利手段等方面,个人资本无疑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这是否意味在这样的博弈中,个人资本完全没有胜机呢?我的回答是,“个人资本是奉献者”这一属性决定了个人资本必定是“剪羊毛”的对象,只有将个人资本变为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这才是“中国股市的博弈生存根本之道”。  将个人资本变成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并不等于个人将资本用于购买基金或私募,个人在对资本的管理与经营理念与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一致时,也意味着这部分个人资本已经转型为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  
  收藏了
  作者:daikinjj 回复日期: 21:29:06 
    金融资本在中国股市的代表是社保基金及险资、QFII,公募基金,以及部分私募基金。    ---------------------------------------------------------        这次有点不同,8月份,媒体开始喧嚣报道社保基金在撤退的舆论推波助澜。说明了社保基金原本起到的稳定作用,结果也搞起高抛低吸,波段操作。所以媒体的推波助澜后面也是有一只手在操作,比如航空股,两市总共18只航空股,中航一集团,二集团合并是在去年珠海航空展上宣布的,也就预示了航空股的资产注入合并重组拉开大幕,这是显而易见的进行时,可是当时媒体始终没有大肆宣传过,反而是这段时间,航空股高企的时候,媒体又开始宣传航空股的资产注入。所以,只要一般的智商都可以审慎的判断出航空股这段时间应该回避。也反过来印证股市里面还是很多机会。    ——————————    严格说,在股指期货没有推出之前,在没有做空机制的中国股市,中国股市不可能有真正的金融资本行为。另外,在金融人才方面,我们也处于奇缺状态,以中信这样在香港的央企,都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被“对赌”的金融衍生品玩残,也难怪在金融危机之后,部份有识之士呼吁到华尔街去挖人。    本文对金融资本的定义并不一定准确,或者说,仅仅是借用金融资本这个概念描述在市场中的一类行为吧。就高抛低吸、波段操作而言,它实际上金融资本所特有的一种行为。在产业资本的经营过程中,是没有“高抛低吸,波段操作”这样的概念。
  对于下阶段的市场走向,笔者的看法如下:  产业资本主导市场的格局被打破之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个人资本希望市场有主导者,而金融资本真正主导市场的时机并未成熟,当金融资本试图主导市场,启动一波向上的行情时,必然会遭到产业资本的阻击,也需要面对个人资本的解套压力。而产业资本要发动行情,暂时还不能得到管理层的一致认可。目前没有主导者的博弈格局,不是一种均衡,因此,它必然是不稳定的。表现在大盘指数上,将是一种宽幅震荡。  但从次新股和国庆概念股的表现来看,产业资本发动局部行情的行为得到了管理层的默许。毕竟按中国传统六十周年(一甲子)大庆一辈子也只有一次机会赶上。  上周五银行股的集体走强,与之前地产股的大涨,只能看成是反弹。这两大板块产业资本大撤退工作还未完成,是不大可能再引领大盘的新一轮行情的。  下周航天军工板块会再度成为热点。  
  宽幅震荡还是有钱赚的,这个幅度楼主能否点拨一下?
  楼主就是牛逼,什么时候我也可以把钱转为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
  今天两场再现普涨格局,成交量温和放大,说明市场人气逐步升温,有增量资金入场,但需要注意到几个细节:  1、两市加在一起不足百股下跌,如此大面积的普涨说明增量资金以个人资本为主,这样的上涨是不具备稳定性的。前面说过,个人资本的特性就是注重短期收益,落袋为安,因此这也预示着本周会因有一次因获利回吐而带来的大幅调整,是以盘中跳水的形式,还是日K线的中阴线,取决于另外两类资本的态度。  2、受美国对我国轮胎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影响,前期牛股双钱跌停,对前期暴炒的题材个股有一定心理影响,部分个股有拉高出货迹象,也使得今天虽然放量普涨,但大单净量却呈净流出状况。  3、早盘三大行的高开低开应证了笔者前一天所说,银行、地产板块这个阶段只可能是反弹,最多只能配合产业资本完成出货行为,不可能引领大盘的新一轮行情。下午两点半左右“两桶油”的一波快速拉升让指数拒绝回调,并在尾盘形成放量收高。按常规的“主力”说法,可以说成是主力拉“两桶油”来护盘,但为什么不继续用前两天带领大盘触底回升的银行,地产板块呢?以笔者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博弈的解读,则可以理解为,产业资本在局部行情的基础上,在做出新一轮的试探。从去年底开始,产业资本先后有序的启动水泥、机械、医药、新能源、地产、银行等板块,7月份更是通过“两桶油”的雄起达到3478的高潮,而有序轮动,在下一轮板块启动的同时,也较好的掩护自己从上一轮板块撤退。而“石化双雄”带动整个化工板块在还没来得及启动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因主导权之争而带来的8月暴跌。“两桶油”能否成功实现反转才是决定下一波行情的关键,因此今天尾盘的小幅拉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带来尾盘的放量收高,说明资本博弈局面有趋向和谐的迹象。    因此,本周应该在3000点左右反复,有盘中跳水的可能。板块方面继续关注航天军工以及北京板块。
  TO:作者:jueduibusheng 回复日期: 20:49:28     “我们公司有特殊渠道得到这样的内幕消息,然后带领股民朋友提前布局。我们公司跟几家证券公司都有合作关系。我们也有自己的调研团队,经常去上市公司做实地调研,了解他们的内幕消息。我们还有二十亿资金,这保证了我们炒的股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合作方式是资金要求最好8万以上。确认合作之后,我们在盘中短信通知您买那只股票,什么价钱买入,大家诚信合作。几个交易日之后告诉您什么价钱卖掉,然后您把纯利润的30%打到我们的帐户就行了”  ————————  有二十亿的资金还找8万的客户,赚那可怜的30%!楼上的“林老师”呀,拜托您这样的智商,就别出来骗人了好不好?  博弈是智者的游戏,人家在股市里“做庄”骗线也罢,骗筹也罢,出货也罢,好歹骗得高明,咱即使输了,也越赌服输,您这么低级的骗术,也出来糊弄人,难道中国真是“钱多,人傻”吗?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心理博弈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