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与地热资源的联系大吗

沈阳苏东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沈阳苏东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因储量的逐渐减少、使用时对环境产生危害等因素,必将被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代替。而地热资源正是新能源中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沈阳市苏家屯、东陵区(简称苏东)位于沈阳市浑南经济开发区,处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地缘优势突出,工农业生产活跃。对能源需求量很大。因此,对苏东地区地热资源的研究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等方面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东地区区域上属于华北地台内辽东台背斜和下辽河中新生代凹陷裂谷东坡复合地带,属于小型的断陷盆地。经过调查,苏东地区与周边已开发地热田在地质构造上颇为相似,这为研究本区的地热地质提供了基础。
本论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研究区域地层组合、大地构造、储热层分布、地热源形成机制及运移通道等资料,逐步缩小到红阳煤田及苏东地区,充分利用多年的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前期施工的地热井资料、外围石油地质资料,研究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建立深部地热资源预测模型,以此推断地热资源存在的可能性及进一步勘探的可行性。充分研究上深沟子碎屑岩盖层、下古生界热储层导水控热构造发育情况、地热生成条件,建立热储概念模型,预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前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P314【目录】:
Abstract6-10
第1章 绪论10-16
1.1 研究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10-1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1-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1.3.1 研究内容及整体思路13-14
1.3.2 技术路线图14-15
1.3.3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5
1.4 论文组织结构15-16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热源形成机制16-29
2.1 自然地理条件16-17
2.2 地质与区域构造背景17-23
2.2.1 区域地层岩性17-20
2.2.2 地质构造特征20-22
2.2.3 岩浆岩22-23
2.3 区域热源形成机制23-28
2.3.1 地热源成因分析23-26
2.3.2 基底构造演化及深部热源传送主控因素26-28
2.4 本章小结28-29
第3章 地热地质综合物探29-42
3.1 二维地震29-30
3.1.1 二维地震勘探方法29
3.1.2 二维地震勘探解释29-30
3.2 三维地震30-32
3.2.1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30
3.2.2 三维地震解释30-32
3.3 电阻率测深32-33
3.3.1 电阻率测深勘探方法32-33
3.3.2 电阻率测深解释33
3.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33-39
3.4.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探方法33-34
3.4.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解释34-39
3.5 综合物探成果分析利用39-41
3.6 本章小结41-42
第4章 地热地质控制条件分析42-62
4.1 以往地质成果分析利用42-47
4.1.1 煤田勘探成果利用42-46
4.1.2 其它地热地质成果收集46-47
4.2 地热生成条件控制分析47-59
4.2.1 理论分析47-48
4.2.2 热源48-50
4.2.3 储热盖层50
4.2.4 热储空间层位50-51
4.2.5 导水控热构造51-52
4.2.6 地温梯度与地热异常52-56
4.2.7 地热井井底温度与井口温度关系56-57
4.2.8 抽水试验及水质评价57-59
4.3 确定地热田设计地热井的位置59-61
4.4 本章小结61-62
第5章 热储分布与地热资源评价62-70
5.1 地热田地质特征62-64
5.1.1 地层结构62
5.1.2 盖层发育情况62-63
5.1.3 热储层水文地质条件63
5.1.4 导水控热构造条件63-64
5.2 地热分布规律64-66
5.3 热储层水文地质特征66-69
5.3.1 热储层地下水分布66
5.3.2 构造控水66-69
5.4 地热资源评价与预测69
5.5 本章小结69-70
参考文献71-74
作者简介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5-7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能雄,何满潮,李春华,刘斌,任红艳;[J];地质与勘探;2002年03期
耿莉萍;[J];地质与勘探;1998年01期
王贵玲,刘志明,蔺文静;[J];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薛传东,刘星,杨浩,李保珠,谈树成;[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栾光忠,刘红军,刘冬雁,王文正;[J];地球学报;2002年01期
黄少鹏;[J];地球物理学报;1992年04期
佟伟,穆治国,刘时彬;[J];地球物理学报;1990年03期
丁雷,宋绍军,关键,谢玉霞;[J];吉林地质;2004年04期
张戈,崔亚力,杨绍南,关卓;[J];勘察科学技术;2004年02期
李学伦,孙效功,王永红;[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施龙;[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周立岱;[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季初;[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肖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景成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友水,薛重生;[J];安徽地质;2000年02期
邵金花;刘贤赵;;[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任贾文,张金华,黄茂桓;[J];冰川冻土;1985年02期
穆治国,刘驰,黄宝玲,侯贵廷,郑庆道,崔建伟,刘世炜;[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6期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张杰,熊必永;[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王静爱,苏筠,刘目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陈圣波;[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2期
何满潮,刘斌,姚磊华,徐能雄,任红艳;[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4期
何满潮,乾增珍,徐能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覃志豪;李文娟;徐斌;张万昌;;[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张万昌;刘三超;蒋建军;赵登忠;;[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秦红波;李铁鹰;;[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元波;梅亚东;;[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程伯禹;;[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吴邦信;孙海健;;[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程晓楠;;[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邹叶锋;陈锁忠;;[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薛永明;肖勇全;王继梅;袁庆涛;;[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哈春林;;[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波;[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樊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孙冬胜;[D];西北大学;2001年
陆关祥;[D];西北大学;2002年
程萍;[D];河海大学;2002年
张治英;[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王鹏飞;[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阮仁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吴景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严宝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慧;[D];武汉大学;2005年
潭红兵;[D];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0年
李保珠;[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韩绍阳;[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1年
王茜;[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潘建平;[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于常武;[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李晓琳;[D];河海大学;2002年
吴志勇;[D];四川大学;2002年
石长恩;[D];重庆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景华,云希斌;[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曹阳,施尚明,李雪英,王玉华,王桂萍;[J];测井技术;2000年S1期
李安宁,吕金波;[J];中国地质;2001年10期
许学礼,郭德明,刘宝恒;[J];地震;1988年01期
王艳平,山村顺次;[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罗国祉;[J];地理研究;1987年03期
,戴橦谟;[J];地球化学;1988年01期
陈培荣,章邦桐,张祖还;[J];地球化学;1991年04期
侯杰,李亚新;[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张展适,孙占学,李满根,王素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国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4期
王桂玲,尹明泉,张日田;[J];山东地质;2003年02期
程先锋;徐世光;张世涛;;[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5期
孙胜宇;张金功;朱俊;席辉;修艳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0期
赵广明,吴湘利;[J];新疆石油地质;1990年02期
王福花;侯欣英;孙鹏;柳耀君;;[J];山东国土资源;2008年04期
赵连海;温泽涛;;[J];城市地质;2009年02期
吴继新;王娟;刘华平;李扬;李昕;;[J];地下水;2009年06期
姚六三;李庆仁;马文华;;[J];云南地质;1983年01期
曹洪松;逯光明;石建;邓先睿;;[J];山东国土资源;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洪彬;初禹;王鹏;王者平;;[A];寒区水资源研究[C];2008年
钱志浩;曹寅;;[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杨峰田;段忠丰;罗璐;庞忠和;;[A];中国地热能:成就与展望——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文茂;;[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郭洪彬;张孟才;孙晓东;;[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志斌;江文荣;;[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赵平;Mack KENNEDY;多吉;谢鄂军;杜少平;David SHUSTER;金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刘文汇;腾格尔;高波;张中宁;张建勇;张殿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建超 江其勤;[N];中国石化报;2007年
;[N];中国石化报;2000年
江其勤;[N];中国石化报;2004年
晁征;[N];中国企业报;2000年
江其勤;[N];中国石化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锦鑫;[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叶青;[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罗旭;[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王肖凤;[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王泽龙;[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于常武;[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董晓伟;[D];吉林大学;2007年
陈燕;[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吴晓利;[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图文】石油地质学作业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石油地质学作业答案
&&柳广弟石油地质学
大小:17.4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事业部群:
您当前的位置: >
联系电话:027-
传真:027-
鄂ICP备 :号 版权所有 湖北地大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7-/传真 :027- 邮箱:@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简介/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属经济地质学或实用地质学的范畴。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实践,积累了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知识,促进了的形成和发展。
石油地质学与、、、和岩相古地理学密切相关,但是液态矿物,其生成和聚集规律与固体矿产不同,石油在生成后必须通过运移才能聚集在有利的圈闭中,而石油聚集的地方也不一定是生成的地方。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石油地质学的内涵更广,除油气从生成到聚集成为矿藏的地质学基本外,还包括油气田地质学、调查和勘探油气的各种原理和方法、油气田开发的等内容。
研究简史/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是随着人类的油气勘探活动而诞生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既是人类对于勘探中对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认识的总结,又是指导人类油气勘探活动的理论武器。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发现和开采历史较早。早在公元前221~前210年,四川地区就出现了用顿钻钻成的天然气井。18世纪中期,人们曾经在位置上或其附近凿井取油,并发现在一些背斜脊部有油渗出。是加拿大地质学家于1861年提出的。背斜理论一直为地质学家所遵循,指导着勘探的决策。特别是1920年成功地应用于地下构造的制图,更加强了应用背斜理论寻找石油的信心。
20世纪30年代,在发现了巨大的东得克萨斯之后,地质学家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只靠背斜理论找油。为寻找新油田,除了应用构造制图外,还必须广泛地采用方法。因此,在石油地质理论中引入了、、的、、、等与有关的概念。
早在19世纪初期,地质学家根据野外观察认为,石油起源于沥青质页岩,并被运移到中。在与有机成因说的长期激烈争论中,有机说者提供了很多重要证据,并且不断地对一些论点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1943年,F.C.怀特莫尔等根据从海藻中分离出含有19~34碳原子的一系列烃类的事实,指出海洋有机体一年所提供的6000万桶烃类,就足够形成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总烃量。1952年,通过对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生油理论。他指出近代海洋沉积物中存在游离烃类,并在成岩早期阶段随着深度加大,烃含量急剧增加,非烃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1963年,提出,石油是沉积物的在成岩过程的晚期经过生成的。已成为石油生成的现代最重要的理论。
K·马格拉(即,1975)除了强调压实作用为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外,还提供了粘土脱水异常压力和等方面的资料。此外,А·Н·斯纳尔斯基(1962)指出,微裂缝对石油从不渗透油源岩中排出有重要的作用。B.P.蒂索、R.佩列特和H.D.等还认为,由于液态或气态烃类数量不断增加,生油层内压力增加,直到压力增至大于岩石强度时,则岩石产生微裂缝,烃类气体排出,随着地层内压力逐渐降低,使微裂缝闭合。随着烃类的不断增加,地层内压力加大,岩石又产生微裂缝,又有烃类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就使烃类断断续续地排出。1975年,蒂索等企图根据石油生成和运移的新理论采用盆地分析方法,确定盆地的石油远景和最有利的石油聚集带。70年代以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根据盆地类型、沉降史、沉积史、干酪根类型及其成熟度,建立石油生成模型,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定量地确定每一层油源岩的生烃潜力。1975年蒂索等首次介绍了石油生成与地质时间呈函数关系的模型,即石油生成模型。1983年,B.迪朗还基于和相对渗透率概念,描述了二维二相单元数学运移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埋藏过程中沉积物孔隙的石油饱和度史和流体压力史,指出了石油运移的时间及油藏形成的可能部位。尽管这些研究工作还不成熟,但石油地质学家们的努力,使得石油地质理论已开始定量化和模式化。
到了现代,有些问题仍待解决:根据勘探表明,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说,不一定是生油理论的唯一模式;在储油层成岩后生作用的研究中,探讨次生孔隙的成因;进行盆地分析和模拟研究,促进传统石油理论向定量化、模式化方向发展;非构造圈闭是今后石油勘探的重要对象;发展深井钻和开展海底找油。
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过近100年的勘探活动,未经勘探的处女地所剩无几,容易寻找的油气田大多被发现。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勘探难度的越来越大,是摆在全世界石油勘探者面前的一大矛盾。&
研究内容/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相关书籍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化过程。能否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并且被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 6项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充足的油气来源和有效的圈闭。生储盖组合是形成油气藏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中的油气能运移到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这是形成油气田的重要条件之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气、固体沥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类(见)。②与。③、及。④,包括和。⑤圈闭和油气藏类型。⑥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条件。
石油地质学本身的研究的课题不外乎两大问题即成烃和成藏,这是石油地质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这两个方面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进展:1、成烃理论& 六、七十年代至80年代初:干酪根生油理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未熟理论,煤成烃理论是中国学者,特别是地球化学在成烃理论方面对石油地质学的突出贡献,开辟了我国油气勘探的新领域。2、成藏理论& 对成藏动力学因素的重视,从温、压等动力的角度研究油气的成藏过程,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流体封存箱理论、成藏动力学呼之欲出。3.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思想与方法进展& 从定性—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系统、盆地模拟技术以及含油气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相关书籍
石油地质学与关系十分密切。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受盆地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条件的控制,要想成功地找到与背斜构造、断裂构造,以及不整合面有关的油气田和油气聚集带,就必须深入掌握有关构造地质学的知识。
一些重要的油气藏与河道砂、三角洲砂、沉积砂和礁密切相关。而这些类型的砂体和礁的分布受沉积体系的控制,因此,只有通过研究和,才能确定储集岩分布的有利地带。
石油地质学还与、、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这些学科的发展,以及、色谱-、、和等技术的广泛采用,为解决石油成因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石油勘探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向新的深度(深层勘探)、新的领域(天然气、非常规气、非构造油气藏)进军是当今油气勘探的总趋势。这种形势下,都迫使我们发展新的石油地质及油气勘探理论、油气勘探技术,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以适应现代油气勘探形势的需要与发展。纵观近20余年来,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取得的进展,相关边缘学科(从大的概念上讲亦属于石油地质的范畴)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石油地质学的发展,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
1、板块构造学的应用& 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被誉为“地质学上的革命”,它改变了人们对于全球构造的认识,同时也给石油地质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它以崭新的面貌探讨了含油气盆地发生和发展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并以一种新的观点综合解释油气在全球的分布的富集规律,扩大了油勘探领域和人们找油的思路。& ①含油气盆地形成机制的认识、盆地分类的完善。& ②无机成因学说重新活跃起来,二元论,张恺。& ③逆掩推覆体找油,大山底下找盆地。
2、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与应用& 层序地层学是在油气勘探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发展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岩层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使人们能更精确地对比地质年代,再造古地理,并在钻进前对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及潜在地层圈闭进行预测。
3、盆地构造研究的进展& ①盆地的动力学分类:张(伸展)、压(压缩)、扭(走滑)&。 ②构造样式概念的提出:一定构造环境和条件下的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组合特征—剖面形态、排列方式等)构造地质模型。盆地变形特点、构造变形规律的早期预测。& ③:指一个张性或在后期经受了压和压扭性应力作用,盆地由拉张下沉到挤压上隆,断裂由正断向逆断转变,在剖面上形成下凹上隆、下正上逆的构造格局,后期的反转往往是油气构造圈闭的最后定型期,和油气的生、运聚有密切的匹配关系。
4、储层评价技术的进展& 储层评价技术的进展包括储层沉积学、储层成岩作用和储层地球化学方面的进展。
展望/石油地质学
石油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人类对石油的需求,使石油地质学取得极大的进展。即便如此,石油地质学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①勘探的实践表明,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说,可能并非是生油理论的唯一模式;②在储层成岩后生作用的研究中,探讨次生孔隙的成因,预测砂岩和横向上和纵向上的次生孔隙发育带;③在厚生油泥岩发育情况下,详细研究石油初次运移的距离和等问题,是石油地质学一项迫切的任务;④盆地分析和模拟研究,将会推动石油地质理论向定量化、模式化方向发展;⑤非构造圈闭是提高油气储量和产量的重要勘探对象。
相关书籍/石油地质学
书& 名:中国石油地质学 书& 号:4930-9/TE.3462 出版时间:2005.05 著 者: 翟光明 &&&& 责 编: 庞奇伟& 版 次: 1-1& 装 帧: 精装& 开 本: 16D& 字 数: 1084&千字 页 数: 562& 图书简介:本书是对中国石油的系统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论述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较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石油工业的崛起,创建具有特色石油地质学的历程;二是论述了石油地质学的基础,包括含油气区、和沉积相;三是论述了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油气生成、运移、储盖组合、油气水性质与水动力条件;四是系统阐述了中国油气藏类型、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科研、生产单位石油地质工作者与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万方数据会议论文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创建1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0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6:53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