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大牛市,中国为什么没有

为什么日本经济高速增长10几年就是发达国家中国却不行 ?【广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81,965贴子:
为什么日本经济高速增长10几年就是发达国家中国却不行 ?收藏
[原创]为什么日本经济高速增长10几年就是发达国家中国却不行文章提交者:不实名发贴 加帖在 猫眼看人 日本在二战失败后其破败程度并不见得比当时的中国好到哪去,但它却从50年代起经济高速增长10多年后就于1967年左右成了发达国家。而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已经高速发展已经30多年了,却仍然只是“发展中国家”。当然,有人会说虽然二战日本的工业设施被炸得差不多了,但是其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却大多活了下来,所以日本更容易发达起来。但是这3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率大多为10%以上,差点的年份也是保8成功,日本那10几年也没见比这更快的GDP增长率不是?欢迎讨论。
我们造造的巨大财富都去了那里?
都送别人了!!!援助这里援助哪里的!!!!
嗯,貌似要买匈牙利国债,又借钱比人
体制问题~~~
国情不一样
虽然人均排名下降了,但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比当时好...
猫眼评论:早就说中国人民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水平了。但下一步的目标却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怎么个全面法?是现在90%的人是小康生活水平了要提高了99%还是别的什么?再就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哪怕提高1元钱也是更高水平了,这个说法是不是太不具体了? 其实跟韩国和台湾比更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地方60年代初经济起飞时,起点线与我们1978年差不多,但他们高速发展了二十年就变成准发达地区,而我们高速发展了三十年,还很贫困。原因有二:一,统计有水分二,分配不合理,国富民穷
从猪肉价格上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点端倪:30年GDP年增长8%,CPI每年增长6%,实际增速:8% - 6% = 2%,就是这2%的增长,国家拿了大头,另一部分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瓜分,底层老百姓除了分到点自豪感,估计没得到更多的东西。 同问,一直迷惑着ing每年都是世界第一,结果还是世界100后! 主要是货币升值速度太慢,在20世纪90年代还大幅度贬值货币,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过程中未曾有过的事情, 人家是实打实的发展咱这是印钞+卖血的大发展自然高下立现
因为体制的原因,中国是在抢劫财富,所以多是强拆土地;日本多是创造财富,所以高科技层出不穷.只有私有制,才能拯救中国. 因为中国的官僚们,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整个中国和全体国民负责,他们只为自己,疯狂利用公有制这个平台,捞取私利.中国是一个缺乏公义,就是缺乏对社会对国家高度责任的官僚和(垄断企业),他们只为满足自己的权欲,和财欲,他们当官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的吃喝玩乐.在中国,一切的利益和福利都流向一个组织.
日本可不是从二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从明治维新就开始了高速增长,到20世纪初已成为屈指可数的几大列强,1945之前日本本土和美国本土一样没有受到任何的战争创伤,相反享受了持续对外扩张带来的巨大利益。即使是1945年战败,2颗原子弹虽然毁灭了2个小城市却成功避免日本本土整体玉碎,大量的工业设施、高素质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基本得以保全,加上因应冷战需要,美国持续对日援助,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1964年东京就举办了奥运会。 但是这3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率大多为10%以上,差点的年份也是保8成功,日本那10几年也没见比这更快的GDP增长率不是?————————————————年,日本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为9.7%,但平均名义增长率(按美元计算)高达15.6%,年也有13.6%,与之相反,人民币兑美元却从90年代的4块多跌到2000年的8块多,说明过去汇率虚高、欠账太多,大部分经济增长堵了以前的窟窿。
&&&& 聪明人。我小的时候一点七人民币兑一美元。相当于九十年代汇改时的五倍!如果现在按那个汇率算,中国就是二十多万亿美元,咱们每人年收入一两万美元。数字就是浮云啊。 根本原因是目的不同,日本搞经济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我们是为了指标。 看看CCAV,每天都是报道好消息,为集团歌功颂德,给人感觉绝对超过小日本。 这个问题一百年后仍然是问题,领导总是"正确领导",发展总是"高速发展",唯独国家总是"发展中"; 其实跟韩国和台湾比更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地方60年代初经济起飞时,起点线与我们1978年差不多,但他们高速发展了二十年就变成准发达地区,而我们高速发展了三十年,还很贫困。原因有二:一,统计有水分二,分配不合理,国富民穷1)数字水分很大。2)经济成果被贪官、官员分享。MD,不政治改革,没前途的。经济上GDP就算连续一百年10%增长,也和百姓关系不大.
这个问题非常有针对性。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大,人均资源比中国少,经济增速比中国低。。。。。。。但是日本就是通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使得全体国民都进入了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的行列。答案当然是发展目的决定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不允许形成庞大的社会中产阶级,不允许老百姓有钱------因为某人说过“老百姓有钱了,就会向我们要政治权利了。。。”中国最大只能形成满清时期的模式标准====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可大多数国民还仅仅只有“生存权”而已!
政治不改革,还继续执行毛时代的腐败制度中国就没有办法富裕
毛伟大,倒行逆施,差一点儿回到原始社会还想成为发达国家?有没有可能,都明白吧? ========================
三十年前工资买一百斤猪肉,现在也买一百斤猪肉,所以中国的问题要问那些猪。
1.经济计划一直都以少部份人富起来为目标,须知道一个好的农业政策,就可使广大民众受惠,却没做!2.外国的GDP数字大部份来自民间消费,□□的GDP数字却来自于建铁路,建高铁,拆房子再盖房子,修高速公路,发展军事,盖政府大楼,搞面子工程建完美城市市容.......这样子的8%GDP成长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必然跟真实的民间发展有极大的落差!!3.看看其它国家是用多少百分比的预算在搞教育的,□□的教育预算比例,比上述这些国家40年前都不如,那有可能脱离劳力密集时代,一旦不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停滞是可预期的!4.老拿人口说事,一个好的政策是可以让全体富起来的,但只追求5%的顶尖人口越来越富,成长能有多大?这远远比不上一个好的政策让基层百姓收入增加!
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是中国成为一个少数人的福利国家,大多数人的贫穷国家。所谓国富民穷。 日本的M主资本主义制度深入人心。毁不掉的。所以战争一停,立刻正常运转,立刻见效。我们还在“摸石头”,制度没有上正路!矛盾重重。
人家是经济增长,咱是经济膨胀。中国经济要素不合理的配置结构,经济成果的不合理的分配结构,在这30年并没有实质变化。权贵资本主义-又名特色社会主义大煞中国社会经济风景。
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是中国成为一个少数人的福利国家,大多数人的贫穷国家。所谓国富民穷。 日本的民主资本主义制度深入人心。毁不掉的。所以战争一停,立刻正常运转,立刻见效。我们还在“摸石头”,制度没有上正路!矛盾重重。
归根到底!首先你要感谢党!(粤语可以表达为:多得你唔少!)
你应该去睇下D穷困山区嘅生活环境再嚟讲呢句话
日本和"四小龙"的起点与中国不一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开始了工业化,到二战时,日本能够年产上万架飞机,而中国连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许多人以为德国和日本经过二战,变成了一片废墟,其实战时德国和日本的工厂都隐藏到地下或者分散,美国的飞机根本奈何不得,否则美国根本不需要扔原子弹和拉拢苏联出兵,用飞机将倭国工厂统统炸光就行了。手持木棍的日本兵还抵挡美国人吗?日本到1945年7月仍有月产上千架飞机的能力,比1942年的飞机月产量还高,说明其工业基本完整无损。何况日本拥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以及一支熟练技术工人大军,这是旧中国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日本实际要领先中国80年。即使是台湾和韩国,由于它们曾经成为日本的部分领土(殖民地),整体水平也要领先中国大陆50年(谁如果不信这一点,可以去阅读著名作家萧乾在1946年写的《冷眼看台湾》一文)。
我绝对唔认同你呢句话,我父母个代人,1蚊鸡买到好多野,而家。。。。系,物价升,工资唔升,生活水平即系下降,你出黎做野就知道啦。以前D人生甘多个都养得起,至少我父母个代,起码都系4,5个兄弟姊妹,而家?生多个都话养唔起。
人种、制度、文化,是否会有这些方面的原因?。。。。我觉得畀北方那班人管理中国,中国永远跟不上日本的脚步。
中国人多的确系会拖低D水平
可以将一切结合
还是那句。豪门酒肉臭。路有寒死骨。买国债都五将D钱用过来增内属增收入。。3万亿。。中国人口13亿。分比D人,一个人分得几多。。
登录百度帐号日本经济的状况比中国还要差吗?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126分享邀请回答10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082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有高度的依存度。最近两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现在两国经济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日本方面主要是由于国内长期的通货紧缩,日元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日本来说极大的不利于产品的出口,现在日本的老龄化加剧,人口每年都在减少,国内的市场越来越小,加之主要出口地欧洲和美国经济不景气,与中国的领土矛盾,导致最近些年出口一直在下降,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现在经济处于一个停滞的状况,现在日本政府负债很高。中国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长期一直处于国际市场的最底端,几乎所有的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外国企业创造,近些年来人口不断的老龄化,劳动力开始缺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世界各国的工厂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南美洲和东南亚转移。中国近些年来一直承担着世界各国的加工工厂的角色,产品主要外销各国,由于主要贸易对象经济不景气(和上边的日本一样),出口遇到困难,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但是国内贫富差距巨大,上层消费有限,下层不敢消费,房地产吃掉了大量的未来消费力,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一个经济放缓的时期。学术型比较:  对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非常复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设、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日本,我国在航天技术等领域以及外汇储备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我国在更多领域仍落后于日本。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仅为46%,而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农民购买力太低,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完成启动。  ●从产业结构上看,日本早已形成发达国家型的产业结构,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已经下降至5%以下,第三产业接近60%。而我国现在农业就业人口仍占50%左右,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左右。  ●从增长模式看,目前我国增长模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资和出口牵引。日本则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完成工业化目标,跨入了成熟阶段的门槛,早已结束“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粗放模式。  ●从企业层面看,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企业就已相当成熟,拥有丰田、日产、日立、东芝、松下、新日铁等世界顶级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当然也包括许多中小企业,掌握着众多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许多世界级品牌。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几乎无差距可言,所生产的产品如机器人、半导体、家电、汽车等甚至要超过欧美。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世界顶级企业极少,世界顶级品牌甚至还没有出现。特别是我国的企业严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大而不强。  另外,日本企业在附加值高的研发领域和销售领域占有绝对优势,而我国企业的优势主要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和组装领域。日本的出口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均可由日本企业完成,几乎可获得其利润的百分之百。而我国的出口产品60%左右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大多依靠进口,而且越是高端产品,对进口关键零部件的依赖度就越高。我国企业所得到的利润很低,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仅是人工费而已。  ●从公害问题看,日本由于长期追求高速增长,结果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泛滥,以至于在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震惊世界的“四大公害诉讼”事件。我国现在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比日本当时的状况还要糟。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已不存在明显的环境问题。  大众化比较  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但是,从经济总量GDP来说,小日本是大中国的2-3倍。  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而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中国目前是城镇化水平是40%,相当于50年代的日本,而那时的日本刚经历过二战,在恢复阶段。  从工业结构上来说,现在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而且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  日本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12%,而中国是1%,这意味着日本民族是一个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  日本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12人,中国仍是0。  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  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2014年单从城市看,苏州广州人均GDP已接近2万美元,但还是距离冲縄県 22,273美元(08年数据)差一点  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有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采纳率:3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日本经济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日本经济腾飞真相惊人!竟然是这个原因!日本经济腾飞真相惊人!竟然是这个原因!古今中外历史百家号《“自由贸易带来成长”的谎言 战后日本靠“保护贸易”发展至今》称,贸易自由化不一定能带来经济成长。战后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冷战这一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带来的侥幸结果。冷战时期日本属于西方阵营,处于美国庇护之下,如果没有这一地缘政治环境,能否实现战后经济的成功令人怀疑。文章称,如果认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是自由贸易带来的成果,这种想法也太过单纯了。“自由贸易带来经济增长。战后日本是多亏自由贸易才得以成功的。”这曾作为不容置疑的论调被广泛相信。然而,凭这种对通常说法囫囵吞枣地接受的认知惰性,无法渡过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混乱时代。自由贸易和经济成长的正“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自由贸易会带来经济成长的“因果”关系。经济成长的因素除贸易以外还有很多。自由贸易会带来经济成长,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资料图片:美军核动力航空母舰“里根”号。新华社记者公磊摄被管理的自由贸易文章称,战后自由贸易和经济成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不过,在黄金与美元的交换比率固定在1盎司=35美元的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自由贸易,即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体制下的贸易的实际状态,与经济理论上的纯粹自由贸易有很大不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与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体制不同,是相当稳妥和渐进的。即,农业领域和服务领域基本被排除在自由化对象范围外,在工业领域也承认各种例外措施,包括反倾销税、多边纤维协定、出口自主限制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等。各国都有采取政策缓和因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激变的空间。文章称,以出口自主限制为例,日本1955年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由于来自日本的产品急剧增加,美国提出了要求,日本1956年进行了棉产品的对美出口自主限制,1969年是钢铁,1972年是纤维,1977年是彩电,1981年是汽车。文章称,受到对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国的进口的数量限制(决定一定时期内对某品目的进口量,不允许进口超过这一数量的非关税壁垒)的工业品目数方面,1963年是欧洲共同体(EC)76品目,日本132品目,到1970年分别是65品目和81品目。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日本是明显的进口限制国。相比之下,英国和美国在1963年分别是10品目和7品目,品目较少。但到了1970年,英国是28品目,美国是67品目,贸易管制得到加强。像这样,一般认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推动了战后贸易自由化,但实际状况大大偏离了自由贸易理论。另外,各国对因自由贸易化而遭到损失的产业和阶层采取补偿性措施,如发放补贴或推出福利政策等,减少了对国内收入分配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看到的现象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展,政府干预的规模越来越大。总之,取代关税保护的是通过社会政策加强保护。这可以说是“被管理的自由贸易”,或者可以说是保护贸易的一种。不管怎么说,战后的自由贸易与战前自由贸易不同,政府的干预和保护大幅增加。文章称,有关战后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一事,美国经济学者迈克尔·克莱门斯和杰弗里·威廉森指出,在战后良好形势下,得以进入实现了高速成长的国家市场的那些国家取得了迅速成长,而且这些国家为了进入外国市场而达成相互下调关税的协议。这是战后自由贸易与经济成长正相关的最大因素。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下调关税才实现了成长,而是因为实现了成长才得以下调关税。战后自由贸易化得以成功,是多亏了市场的成长。而且,这些自由贸易化伴随着政府管理和保护。文章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发展,1995年成立世贸组织,自由化对象扩大至农业和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以“小政府”为理想的新自由主义理念抬头,政府的管理和保护大幅减退。然而,世界经济平均实际增长率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4.8%减少至3.2%(年)。2008年以后,世界经济停滞,世界贸易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也呈现不增不减状态。文章称,由此可以推出,可以说经济增长会使贸易扩大,但无法说贸易自由化会使经济增长,也不能说保护主义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倒不如说,彻底推行贸易自由化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冷战的恩惠文章称,如果探寻带来战后日本繁荣的原因,则应该把目光投向冷战结构这一地缘政治环境。由于冷战是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的战略目的不仅在于针对当时苏联的军事攻击采取防卫措施,还有阻止共产主义化的意图。美国为防止亚洲的共产主义化而干预了朝鲜战争,这创造出了“特需”,日本因此抓住了战后复兴的机会,也被拉入了西方经济圈。文章称,美国为让日本留在西方经济圈,对日本积极开放本国市场。为此,美国在广泛范围内下调了关税,对日本维持主要关税的情况也采取了宽容允许的态度。自60年代后半期以后,东西紧张局势得到缓和,日本成了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美国无法再对日本的出口采取宽容态度,日美贸易摩擦产生。不过,1979年苏联进攻阿富汗,美国再次转而加强与西方盟国的关系,经济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为增强军备,美国支出巨额财政,为强化经济霸权,美国采取了美元升值政策。由于美国内需扩大和美元升值(日元贬值),日本再次享受了对美出口的恩惠。总之,战后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冷战这一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带来的侥幸结果。冷战时期日本属于西方阵营,处于美国庇护之下,如果没有这一地缘政治环境,能否实现战后经济的成功令人怀疑。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苏联威胁大幅减弱,冷战最终结束。美国认为已没有必要对日本采取宽容态度,因此通过日美结构协议等强硬要求开放市场。日本也响应美国的要求推进市场开放和自由化,但在此期间的日本经济陷入了被称为“失去的20年”的长期低迷局面。战后日本取得显著经济增长是在冷战时期,而失去的20年与冷战结束后的20年时间是一致的。这不会完全只是偶然。文章称,从战后日本的成功经历明显可以看出,得出“自由贸易才是通往经济成长的道路”的教训是多么错误。贸易自由化不一定能带来经济成长,战后日本成功的最大因素是冷战。冷战结束四分之一世纪了,在美国霸权正走向终结的时代,有关执拗于自由贸易的认知惰性,已无需多言。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古今中外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只是一个专注历史领域的作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此轮牛市与日本70年代转型期的牛市相似,两国转型方向相似是否意味中国未来会出现日本90年代的经济低迷?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5被浏览291分享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腾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