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在未来科技城华为上班的孩纸是什么意思们

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举报类型 (选填,可多选)
房源无法带看
图片与实际不符
价格与实际差异较大
房源不在该小区
描述 (必填)
户型:3室2厅1卫
面积:整租&&nbsp98㎡
朝向:南北向
楼层:中层/共20层
装修情况:豪华装修
小区名称:
共出租帖子
所在地址:
你好,我是房东,未来科技城华为基地三房两厅一厨一卫两阳台出租,小区旁边有中百超市,小区地铁,轻轨建设中,离光谷同济开车8分钟。周边有536,301,913到光谷,是未来科技城和光谷生物城居住的理想之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刊登内容,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站用户。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视频、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用户参照使用。
在签订合同前,切勿支付任何费用,以免上当受骗我在未来科技城上班,该买哪个楼盘?
我在未来科技城上班,刚需,是买还是合适?或者也可以再等等。
未来科技城上班,选择良渚新城板块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往东西大道,从良渚新城到未来科技城还是比较方便的,路况也不错。
不过,你说的未来城和海上海都挺难买,海上海前几天开盘,听说全款还排队摇号,一房难求。
未来城情况似乎更紧俏,据说每个置业顾问手上都有一大堆的意向名单。
如果都能买的到,首选自然是未来城,无论是自身配套还是品牌价值都相对更好。
你可以问问未来城的接待销售,如果近期有推盘计划,短时间内因为限价因素,不会有大幅度涨价,可以去想想办法。
如果两个楼盘近期都没有开盘计划了,那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看附近其他楼盘,刚需没必要等。&
请问一下佳骏,老余杭宝林西路的老小区现在17000元/平方米可以卖了吗?
不知道何时会拆迁,因为整个城区它又不算最老,位置在南安路宝林路的西南面,地理位置优越,就是房龄差不多20年了。
其实从去年开始,杭州老小区补涨的态势非常明显,我想你应该也是看着自己的房子价格骤升。
我从二手房中介这里看了你小区的价格走势,抛物线一直坚挺往上。
不过,和市区老小区一样,地段和配套是你房子的优势,但房龄偏长,户型和居住体验感也和新房没法比。
老余杭周边新房难求导致二手房房价猛涨,短期内至少不会下行。
宝林西路现在中介在卖的二手房,大多在你这个价位左右,甚至要更贵,毕竟配套和地段摆在那里。
这个地段,前景是不错的,如果不是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或者要置换新房,我个人觉得可以再放放。
佳骏你好,拱北小区50平方米,总价150万元左右的两室一厅房子,现在能入手吗?它是多层的非电梯房。
拱北小区的老房子有些年代很久远了,户型格式和小区居住环境都不太好,非电梯房又是减分的。
你这样算来,单价已经在3万元左右了,买拱北小区的老房子,目前看,这个价格不便宜。
同样价格,你可以往市区再挪点,比如去桥西看看,有些老房子也就3万左右的单价。
如果小区差不多,从地段上来讲,无论是居住氛围、配套还是交通,桥西会更适合自住。
前几天我有一个朋友花了3万多点的单价买到了市中心的老房子,地段比拱北小区好多了,这个信息你也可以参考下。
临平山北的新楼盘单价有望涨到2万以上一平方米吗?是否还有投资的价值?
两三年前的现在,临平山北,即便万宝城周边也到过4000多元每平方米。
这一波涨势下来,临平山北基本都完成了翻倍,涨幅明显。
但如果综合来看,有这么几点值得在衡量一下:是原来山北的房子卖得太便宜了?现在的山北和两年前的山北多了什么配套,有什么利好加入,这次的涨幅是不是透支了未来?未来山北是自住多,还是投资客多?
我个人觉得,现在处在楼市的火热期,所有人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看,很多时候都是飘着的概念。
但楼市不可能永远看涨,总会有波动的时候。到那时,如果没有好的规划和配套,这个板块就将是受影响最大的地方。
我在看临平九龙仓君廷的叠排,200万出头点的价格,可以买到240多平方米,是不是很划算?
你这个价格是挺合算的,九龙仓是大公司,品质不用太担心,而且应该是现房销售了。
楼盘离超山风景区不远,特别是排屋,居住感是不错的,价格也不高。
当然,就目前来看,我觉得楼盘的硬伤在于附近公共交通不发达,而且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配套需求,没有大的综合体支撑。
如果你是投资,建议谨慎为之,大户型出手相对而言没有小户型抢手。
扫描二维码获取房源信息
微信扫描二维码
&&&&&&&&上一篇:
43165元/㎡
30000元/㎡
18000元/㎡
14000元/㎡
23000元/㎡
35000元/㎡
28000元/㎡
30000元/㎡
免责声明:本站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楼盘信息,所载内容仅供参考,最终信息以售楼处及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如该楼盘信息资讯有误,立即发邮件至mm858@vip.qq.com进行举报。
100 元神秘礼包大放送
提交成功(我们稍会与您联系)
温馨提示:请准确填写接收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将最全的电子版楼盘资料发送给您。
预约后会有一对一置业顾问与您联系!
杭州看房网现金红包
签约有效期:02月09日-03月16日
欢迎您的到来,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现在咨询稍后再说
请输入咨询内容未来科技城10年内崛起光谷 人口预计达30万(组图)_网易新闻
未来科技城10年内崛起光谷 人口预计达30万(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为:新能源研究院夜景图
图为:未来科技城位置示意图 (制图:罗怿)  楚天金报讯 记者杨小粤 通讯员李宏 肖辉 刘建元 曹蕊
提要:昨日,一座似盛放马蹄莲的绿色生态建筑在光谷奠基开工。这座名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建筑,作为地标,拉开了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大幕。未来10年内,武汉东南面将崛起一座占地66.8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目标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现代卫星城——武汉未来科技城,这也是除北京未来科技城外,我国目前第二座、同时也是规划面积最大的未来科技城。
规划:10年再造一个“光谷”
武汉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相当于扩容后光谷面积的1/8,也是国内目前规划面积最大的未来科技城。其中以高新大道以北、外环线以西的2.8平方公里范围的地块为项目的起步区,起步区与光谷生物城形成呼应,是发展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外环线以东部分作为发展区,发展区内高新大道以北28平方公里为武汉未来科技城长山基地,高新大道以南36平方公里为武汉未来科技城龙山基地。
据悉,武汉未来科技城在借鉴北京未来科技城建设思路的同时,主要突出“光谷特色”,如其科研和产业方向侧重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现代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农业等五大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和现代装备制造业,集中推动新材料、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聚集发展。
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建设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引进和培养2000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工作人员总数将超10万人,引进央企和知名企业300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 200家,到2020年实现区内企业收入2500亿元。依据2009年底整个光谷的企业收入约为2215亿元,依此,10年后的“未来科技城”相当于再造一个光谷。
产业:三大巨头打造全球最强光通信
出于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考虑,武汉未来科技城对入驻企业设置的门槛较高。入驻企业必须以技术先进性为前提,并且投资额应不低于10亿元。
昨日,首批入驻的18家企业,投资总额306亿元。据悉,投资10亿元以上的科技企业,可享受一次性给予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的奖励等。
首批入驻的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该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制基地。
此次首批入驻的企业中,也有华为技术、中兴通讯国内两大通信业巨头的身影。据业内人士介绍,两家企业此次双双入驻“武汉未来科技城”,标志着两家企业均更重视在汉的研发工作,而华为的光通信全球研发中心或将陆续搬到光谷。届时,光谷将云集华为、中兴和烽火三大光通信业巨头企业,这三家企业合计占据中国光接入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三大企业的竞争合作将提升未来科技城光通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光通信全球最强之地。
布局:30万人卫星城打造科学乐园
除了“未来科技”的标签外,占地66.8平方公里的“武汉未来科技城”同样也是一座人口在10年内将达到30万的现代卫星城。
据了解,在空间布局上,“武汉未来科技城”以未来商务港为核心,分别打造东西向的现代综合服务发展带和南北向的科技产业发展带。未来科技城将划分为北中南三片,研发企业根据主导职能在各园区内分类集中,总体形成“一心两带,三区十二园”的布局。在每个园区组团,都布局有综合服务中心,配套高档商业、会所、娱乐、教育、体育和医疗等设施,为园区科研提供就近服务。同时,在依山傍水之处将建有科技智能住宅,让科学家们享受惬意的科技生活。
此外,昨日同时开工的还有东湖高新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组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使用的“马蹄莲”能源大楼。该建筑由荷兰著名设计院设计,外形似一朵盛放的马蹄莲,为武汉未来科技城的首座地标建筑。大楼建成使用后,将吸引太阳能研究中心、风能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新能源电池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入驻。
本文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闻客户端 &
如果没有了华为 深圳会有多惨?
一篇《不要让华为跑了》刷屏朋友圈,让深圳又火了一把。华为已然成为深圳的名片,多年品牌深入深圳人心中。然而在这样的时刻,华为却选择迁都东莞松山湖。究竟是什么让华为从深圳到了东莞?以下是这篇文章原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华为向东流。 这是深圳最近心情的写照。华为的外迁可能真让深圳感到疼了,龙岗区在一份官方报告中表示:哥不能没有华为。并喊出了“服务华为,马上就办!”的口号。旁边的小弟东莞,正在开庆功会:2015年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成为东莞营收和纳税第一大户。地方政府的抢商大战升级了。以前来深圳抢的是富士康,现在来挖华为的墙角了,而且要挖去一大块。深圳不能不急。今天迁一块,明天就可能迁两块。松山湖那地方大着呢。而且,“楼市火爆、制造业萎缩”在龙岗已经成为现实。假如没有华为,龙岗将会怎样龙岗是在一份针对前两月经济分析的报告中反复提到的华为。报告首先表示今年前两月经济“开门红”,工业消费都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得更是不要不要的(增速将近50%)。但是,剔除华为,龙岗区工业产值下降14%! “1-2月,华为产值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以上,并且产值增速将近40%,比全区水平高出将近25个百分点,若剔除华为,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则下降14.3%。一直以来,华为都为我区创造着巨大的产值和税收,但也存在隐忧。2012年,基于业务需要,华为在松山湖注册了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虽然华为核心部门仍在我区,但华为部分业务存在迁走的可能。我区一直以来都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近年来第三产业的所占比重以及质量都有所提高,在追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的同时,我区不能失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因此,服务华为以及发展除华为外的整个工业经济至关重要。”报告呼吁:“服务华为,马上就办!华为不仅为我区带来了巨大的税收和工业总产值上的贡献,而且因为其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坂田街道乃至我区也逐渐获得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关注,间接推动了我区的旧改及城市更新项目,另外还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购买力。因此,服务好华为的重要举措包括:一是要加快我区坂田街道的旧改及城市更新速度,以吉华路(坂田段)为例,2009年完成立项, 直到2011年底才开工,目前施工仍在进行,加快旧改速度至关重要;二是华为的周边配套设施不到位,应加快医院、学校、商场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保证质量高,与华为的地位相匹配;三是以华为的合理诉求为导向,相关部门联动,及时解决问题。”以上,是报告中关于华为的部分。明显感觉出政府对华为外迁的焦虑和担心。从目前情势看,华为的终端部门大概整体都要搬迁到东莞。如果搬迁效果好,不排除其它部门的继续跟进。华为已是东莞第一纳税人华为松山湖基地占地面积1900亩,而且还在追加置地。华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总面积为2460亩。二者已是旗鼓相当。东莞这么大的面积,怕不止是给华为终端准备的。基本上想全搬过去,也是够用的。其它手机厂商,也没用这么大的办公区。而且华为旗下的绿苑公司,去年在东莞连买两块商住用地,建筑面积分别达20万 和11万 。其中一块地经历49轮竞拍拿下。也就花了7个多亿,楼面价平均2000多元。在深圳,再加个零,也未必能拿到。东莞年初就喜滋滋地对外宣布,2015年的企业纳税排行榜,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拿下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两个第一。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估计营收已到千亿级别,纳税额在20亿元左右。(2014年,华为东莞的纳税额还在10名开外,只有2.4亿元。)对这些“宝宝”,东莞市倍加关爱。东莞市长袁宝成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特意将纳税额过亿元的73家企业代表座位,排在了全市党政机关的前面。“华为科技城”把华为惹恼了对这个无言的结局,深圳既捉急,又无力。手里的宝宝太多,没法给人家东莞那样的优待。实际上,至少龙岗区政府,对华为还是挺上心的。华为的工业总产值占到龙岗规模工业产值的一半,纳税也是绝对的大头。龙岗区早在2010年就开始规划“华为科技城”,理由是解决华为周边的配套和环境。2012年华为启动东莞基地之后,一位龙岗政府人员还和悦涛谈起这事,他所在部门经常给华为提供上门服务,得知外迁消息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别走。表示深圳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水平,外地政府是达不到的。千年修得同船渡云云......但是没能打动华为。那之后,龙岗政府对华为密切关注。2013年有一个阶段,龙岗地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大幅下降。龙岗政府发现原因是华为把部分员工转移到了东莞纳税。2015年上半年,为华为提供餐饮服务的点典餐饮有限公司营业额大幅下滑,就餐人数从13万多减少到10万多。政府人员前往调研,侧面印证华为留深人数在减少。以上关爱华为的行动中,有一个不但不成功,而且招致华为的反感。就是“华为科技城”。现在名字“坂雪岗科技城”,是在华为的强烈要求下改的。因为这个科技城,跟华为没半毛钱关系。该城起意于2009年底,政府表示帮华为解决周边配套和环境,顺手打造一个以华为为核心的新城。但是其中掺杂了太多利益,而且地产项目对华为概念的恶炒最终让华为无法忍受。客观原因是,华为所在的坂雪岗片区,本身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拆迁量大、补偿金额高,还涉及规划上的修改。导致2010年原龙岗区委书记蒋尊玉(已落马)怒批进度缓慢,一年还没搞出方案。相关部门纷纷表示宝宝心里苦。到2011年,龙岗区政府宣称,“华为科技城”由政府投资110亿,华为投资200亿,共同打造科技新城。里面有华为国际会展中心、华为控股全球总部等等好东西。大概一开始真是这么想的吧,华为也没反驳。但是随后,这个地方不断挤进来各种地产项目,而且都是商业、住宅开发商。各类商业项目全都打上了华为的标签,大肆推介。有的楼盘都已经卖出去了,宣称给华为的地块连旧改都没完成。看来看去,就是一个“炒”字。连华为自己的员工都糊涂了,弄啥嘞,这地儿到底跟我们将来有没关系?2015年5月,华为企业沟通部对员工澄清: “ 华为科技城 与华为没有任何关联,华为既不投资也不购买,与华为无关,该名下所有物业均与华为无关。未经华为许可而实用华为名义进行城市区域命名或房地产开发,是对华为的侵权,我们已致函相关政府部门,希望停止使用“华为科技城”这一名称。”到这里,友谊的小船翻了个底朝天。华为的表态意味着,即使你的土地整好了,我也不玩了。爱谁谁。于是,“华为科技城”更名为“坂雪岗科技城”。尴尬的结局,有缘东莞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这里有官员个人问题,有难解的历史遗留问题(“违建”)。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两年甚嚣尘上的炒作氛围。让实业和地产彻底走向了对立面。任正非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达了对房地产泡沫的厌恶。“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所谓的配套、环境,华为是有需求的,但不是商业综合体和高价楼盘,而是交通、教育和养老等民生问题。在和龙岗政府的协调会上,华为方面表达的需求是:1、地铁口黑车太多,影响员工接驳车和人身安全;2、海外员工调回总部后户口在内地,小孩读书难;3、海外员工父母在国内无人照顾,能否想办法解决?政府方面均表示“马上就办”,并火速推进几千套华为员工宿舍的安居工程。楼市火爆制造业萎缩,政府也怕了或许是受华为外迁的触动,龙岗区对房地产泡沫开始警惕。在对前两月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提到,在楼市火爆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额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4%,制造业投资大幅萎缩,同比下降60.4%,占比仅为5%。这个数据,对龙岗来说,透着一股凉意。官方报告话语带着一丝不安: “制造业是我区的支柱行业,制造业不振将对我区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在房地产行业投资火热的同时,应该要警惕制造业投资大幅萎缩的问题。”“尽管我区商品房市场销售近来比较火爆,不仅给开发商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还给政府增加了一定的财政收入,然而疯狂的背后有几个弊端需要注意:一是房价的上涨抬高了租金,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等年轻人增加了生活负担,排挤了一部分有用之才到我区就业,同时商业办公及厂房的租金也被抬高,一些企业受困于成本的上升,不得不整个企业或者将部分经营活动迁出我区,这对我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二是一部分企业主因为近年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也开始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开发当中,实体行业资金的抽离将使我区的工业经济受到打击;三是金融杠杆是把双刃剑,目前市场上有部分购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众筹、P2P、首付贷等杠杆来筹集首付完成购房的,这些杠杆虽然在初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购房者,然而也加重了偿债负担,一旦房价出现了下行,这类投资者因出资额很低,更易弃房断供,从而进一步加大银行按揭贷款风险,影响到实体经济。”在该报告最后,建议政府赶紧调控房地产:“一是相关部门要紧紧结合我市新出台的限购政策,对我区内的银行、P2P、小贷公司等机构高杠杆放贷、放大金融风险的情况进行排查,梳理出产品模式和涉及金额,抑制中介机构炒房行为;二是要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房,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有效遏制目前我区房价增加过快的势头;三是贯彻落实我市最新的房产交易评估价格及二手房交易增值税政策,抑制投机的购房行为。”但是这些都是亡羊补牢,当务之急是”不要让华为跑了“。所以在另一份报告里,针对华为建议发展“母厂经济和相关信息服务业”:“近年来,随着龙岗区可用土地面积的减少,许多制造业公司(包括华为)开始将部分产能外迁。建议对经济和税收贡献较大的优质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其“母厂”(研发中心、生产展示中心、销售中心等)留在龙岗区,减少其搬迁对经济和税收的影响;同时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的影响,培育关联的现代服务业,巩固税源。”写到这里,真心感叹,华为是一家多么牛的企业。在有人跑去深圳湾盖大楼的时候,他跑到东莞闷头搞生产。远离喧嚣,对抗全社会的浮躁。抢商大战,地方政府需要什么不能再逃避的现实是,科技业和地产业之间的矛盾已经显性化。如果像华为这样的高利润企业都不愿忍受高房价,其它的“高端”企业就能承受? “一线城市”也必须醒醒了!尤其是,如果本身没有全国垄断性的行政、文化、人才的集聚优势,城市命脉系于产业,更输不起。因为招商引资只能解一时之渴,解决不了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后者,才是决定企业去留的根本因素。
对政府刻意主导的“转型”,任正非并不认可:华为就是从“落后工厂”起家的,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是从“低科技”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你只要给他条件,他就会改进自己、赶超自己,慢慢就会发展。”而不是把科技“泡沫化、大跃进”。“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这是任正非的答案。华为的深莞之争,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抢商大战正在升级。每个地方都在抢人、抢钱、抢资产。伴随着各种口号和概念。地方政府到底需要什么?任正非给的是小学生式的指标:“低成本、法治、不干预。”其它的,交给企业去做。与其去挽留一个不爱你的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对地方政府来说,明白这点有多难? 不惧行情!跟着主力这样吃肉!
(本文来源:同花顺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