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南昌市青少年宫兴趣班性生活兴趣是由手机和父母毁了?

调查显示:手机和父母毁了美国青少年的性生活兴趣
我的图书馆
调查显示:手机和父母毁了美国青少年的性生活兴趣
似乎每个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早熟了。
从表面上看来,父母们的“吐槽”似乎很有道理:随着青少年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网络信息,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早熟,左手iPhone右手iPad, 在社交媒体上熟练地你来我往,分享各种照片甚至颇有些挑逗意味的信息。
但网络上的“早熟”真的能和现实画上等号吗?
9月19日,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和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两所大学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调查了1976年~2016年逾800万美国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后,他们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现在的青少年们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拥抱属于成年人的生活。
饮酒、开车、工作赚钱、恋爱约会,这些属于成年人的欢愉和责任,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享受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青少年的社交活动和与异性交往的兴趣,已经更多体现在网络中图据《悉尼先驱晨报》
调查研究显示:
如今美国18岁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9月19日报道,这份研究成果于日发布在学术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数据来源于7份1976年~2016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青少年开展的全国性调查。
这份长达几十年的调查囊括了超过800万名13岁~19岁来自不同种族和经济背景的美国青少年,调查内容主要是校外时间的安排,具体调查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孩子是否已经开始开车、饮酒、打工、恋爱及有性生活。
▲《科学美国人》题为“延长的青春期:当25岁是新的18岁”的报道图据《科学美国人》网站
调查的结果显示,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从2000年左右起,孩子们就开始更不愿意开车,打工和约会。而到了2010年,12年级的孩子独自出行的频率比1990年时8年级的学生还少。
在与异性交往方面,1991年中54%的美国高中生表示他们已经有过至少一次性生活,201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1%。调查中显示,这些下降的趋势覆盖了所有美国青少年,无论种族,性别和地域位置的差异。
本次实验带头人、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Jean Twenge)对此解读称:“我们的实验结果并不是表示孩子更守规矩,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懒惰不愿意工作——他们只是更加不愿意去做属于成年人的事情了。”
“就行为层面来看,现在18岁的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特文格说,“这些趋势谈不上好坏,但是反映了目前美国的一种文化氛围。”
对于这一研究结果,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米莉亚那(Mirjana Domakonda)做出了肯定的评价:“我对于这种转变有很明显的感知,我经常听到大学毕业生们抱怨和十几岁少年同样的事情……25岁是新的18岁,青春期的延长不再只是一个理论,而是变成了一个现实。”
为何迟迟长不大:
手机电脑的吸引,“直升机式父母”的过度焦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转变呢?
研究人员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他们的社交活动、与异性交往的兴趣更多体现在网络中,通过短信、照片和视频等显现出来。
而另一个更加可能的原因,是现在美国孩子们的生活普遍更加富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相比于那些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的孩子们,生活在不稳定、甚至贫穷环境下的孩子们更倾向于早早步入成年人生活。对于那些家里有条件的孩子,他们在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之前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求学——人生所有既定的程序都被推迟了。
从美国全国来看,尽管收入有差距,但是美国居民的整体收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上涨飞快,人均寿命也有了显著提升,伴随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不会那么着急结婚生子,而父母也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更少的孩子身上——美国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式父母”出现了。
▲直升机式父母:随叫随到,时时盘旋在自己孩子周围图据Psycology Today
这些随叫随到的“直升机父母”盘旋在自己孩子周围,迟迟不愿意离去,甚至到孩子毕业之后的工作面试也要陪在身旁。
但实际上,这种行为除了是一种对儿女的溺爱,更大程度上也是自身焦虑的一种投射。“他们意识到,为了让孩子成功,他们的孩子不能仅仅在自家附近的公司谋到一份工作,他们的孩子要和那些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或者名校的硕士去竞争。” 一名研究人员表示。
▲朱迪斯·洛克博士表示,父母们越来越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孩子没机会学习怎么做一个成年人。图据澳洲新闻网
另据澳洲新闻网此前报道,《盆栽儿童》(The Bonsai Child)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朱迪斯·洛克博士(Dr Judith Locke)也在临床治疗中有类似的发现:“父母们越来越多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没机会学习怎么做一个成年人……手机可以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脐带了。”洛克说。
“大儿童”趋势扩散化:
不止在美国,英国、日本都有此类现象
实际上,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一个国家。
据《联合早报》此前的一篇报道称,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在2015年对18岁~34岁日本年轻人调查显示,调查中42%的日本男性和44%的日本女性从未有过性经验,2015年的调查则显示,约七成日本年轻男性和六成日本年轻女性在接受采访时处于单身状态。
在驾驶汽车这个技能上,《每日邮报》在2017年的一篇报道中也披露了一份类似的调查数据:曾几何时,拥有汽车驾照是很多英国年轻人年满17岁(英国法定可以获取驾照年龄)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但是在过去十年间,英国年满17岁考驾照的年轻人数量减少了十万,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考驾照的比例降低了20%。
▲英国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开车图据《每日邮报》
有研究者在《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分析称,年轻人减少开车的现象存在已经有十多年,而年轻人和父母同住,晚婚晚育正是减少其开车的根本原因,网络和智能手机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用这种方式联络。
对于“大儿童”的趋势,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称:“保护年轻人是好事,但是父母必须意识到,当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末尾,他们应当在进入大学或职场之前去拥有更多的经验。”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丨翟佳琦编译报道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手机和父母毁了美国青少年的性生活兴趣
来源: 红星新闻|查看: |
分享到微信
摘要: 从表面上看来,父母们的“吐槽”似乎很有道理:随着青少年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网络信息,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早熟,左手iPhone右手iPad, 在社交媒体上熟练地你来我往,分享各种照片甚至颇有些挑逗意味的信息。 ... ...
似乎每个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早熟了。从表面上看来,父母们的“吐槽”似乎很有道理:随着青少年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网络信息,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早熟,左手iPhone右手iPad, 在社交媒体上熟练地你来我往,分享各种照片甚至颇有些挑逗意味的信息。但网络上的“早熟”真的能和现实画上等号吗?9月19日,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和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两所大学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调查了1976年~2016年逾800万美国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后,他们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现在的青少年们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拥抱属于成年人的生活。饮酒、开车、工作赚钱、恋爱约会,这些属于成年人的欢愉和责任,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享受了,这究竟是为什么?青少年的社交活动和与异性交往的兴趣,已经更多体现在网络中图据《悉尼先驱晨报》调查研究显示:如今美国18岁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据《科学美国人》杂志9月19日报道,这份研究成果于日发布在学术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数据来源于7份1976年~2016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青少年开展的全国性调查。这份长达几十年的调查囊括了超过800万名13岁~19岁来自不同种族和经济背景的美国青少年,调查内容主要是校外时间的安排,具体调查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孩子是否已经开始开车、饮酒、打工、恋爱及有性生活。《科学美国人》题为“延长的青春期:当25岁是新的18岁”的报道图据《科学美国人》网站调查的结果显示,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从2000年左右起,孩子们就开始更不愿意开车,打工和约会。而到了2010年,12年级的孩子独自出行的频率比1990年时8年级的学生还少。在与异性交往方面,1991年中54%的美国高中生表示他们已经有过至少一次性生活,201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1%。调查中显示,这些下降的趋势覆盖了所有美国青少年,无论种族,性别和地域位置的差异。本次实验带头人、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Jean Twenge)对此解读称:“我们的实验结果并不是表示孩子更守规矩,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懒惰不愿意工作——他们只是更加不愿意去做属于成年人的事情了。”“就行为层面来看,现在18岁的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特文格说,“这些趋势谈不上好坏,但是反映了目前美国的一种文化氛围。”对于这一研究结果,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米莉亚那(Mirjana Domakonda)做出了肯定的评价:“我对于这种转变有很明显的感知,我经常听到大学毕业生们抱怨和十几岁少年同样的事情……25岁是新的18岁,青春期的延长不再只是一个理论,而是变成了一个现实。”为何迟迟长不大:手机电脑的吸引,“直升机式父母”的过度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转变呢?研究人员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他们的社交活动、与异性交往的兴趣更多体现在网络中,通过短信、照片和视频等显现出来。而另一个更加可能的原因,是现在美国孩子们的生活普遍更加富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相比于那些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的孩子们,生活在不稳定、甚至贫穷环境下的孩子们更倾向于早早步入成年人生活。对于那些家里有条件的孩子,他们在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之前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求学——人生所有既定的程序都被推迟了。从美国全国来看,尽管收入有差距,但是美国居民的整体收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上涨飞快,人均寿命也有了显著提升,伴随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不会那么着急结婚生子,而父母也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更少的孩子身上——美国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式父母”出现了。这些随叫随到的“直升机父母”盘旋在自己孩子周围,迟迟不愿意离去,甚至到孩子毕业之后的工作面试也要陪在身旁。但实际上,这种行为除了是一种对儿女的溺爱,更大程度上也是自身焦虑的一种投射。“他们意识到,为了让孩子成功,他们的孩子不能仅仅在自家附近的公司谋到一份工作,他们的孩子要和那些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或者名校的硕士去竞争。” 一名研究人员表示。朱迪斯·洛克博士表示,父母们越来越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孩子没机会学习怎么做一个成年人。图据澳洲新闻网另据澳洲新闻网此前报道,《盆栽儿童》(The Bonsai Child)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朱迪斯·洛克博士(Dr Judith Locke)也在临床治疗中有类似的发现:“父母们越来越多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没机会学习怎么做一个成年人……手机可以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脐带了。”洛克说。“大儿童”趋势扩散化:不止在美国,英国、日本都有此类现象实际上,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一个国家。据《联合早报》此前的一篇报道称,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在2015年对18岁~34岁日本年轻人调查显示,调查中42%的日本男性和44%的日本女性从未有过性经验,2015年的调查则显示,约七成日本年轻男性和六成日本年轻女性在接受采访时处于单身状态。在驾驶汽车这个技能上,《每日邮报》在2017年的一篇报道中也披露了一份类似的调查数据:曾几何时,拥有汽车驾照是很多英国年轻人年满17岁(英国法定可以获取驾照年龄)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但是在过去十年间,英国年满17岁考驾照的年轻人数量减少了十万,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考驾照的比例降低了20%。有研究者在《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分析称,年轻人减少开车的现象存在已经有十多年,而年轻人和父母同住,晚婚晚育正是减少其开车的根本原因,网络和智能手机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用这种方式联络。对于“大儿童”的趋势,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称:“保护年轻人是好事,但是父母必须意识到,当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末尾,他们应当在进入大学或职场之前去拥有更多的经验。”英国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开车图据《每日邮报》
发表对《手机和父母毁了美国青少年的性生活兴趣》的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无关内容)
Sinovision,Inc.&
All&Rights&Reserved.调查:美国青少年性生活兴趣是由手机和父母毁了_网易科技
调查:美国青少年性生活兴趣是由手机和父母毁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调查显示:手机和父母毁了美国青少年的性生活兴趣)
似乎每个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早熟了。从表面上看来,父母们的“吐槽”似乎很有道理:随着青少年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网络信息,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早熟,左手iPhone右手iPad, 在社交媒体上熟练地你来我往,分享各种照片甚至颇有些挑逗意味的信息。但网络上的“早熟”真的能和现实画上等号吗?9月19日,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和布林茅尔学院两所大学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调查了1976年~2016年逾800万美国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后,他们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现在的青少年们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拥抱属于成年人的生活。饮酒、开车、工作赚钱、恋爱约会,这些属于成年人的欢愉和责任,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享受了,这究竟是为什么?▲青少年的社交活动和与异性交往的兴趣,已经更多体现在网络中 图据《悉尼先驱晨报》调查研究显示:如今美国18岁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据《科学美国人》杂志9月19日报道,这份研究成果于日发布在学术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数据来源于7份1976年~2016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青少年开展的全国性调查。这份长达几十年的调查囊括了超过800万名13岁~19岁来自不同种族和经济背景的美国青少年,调查内容主要是校外时间的安排,具体调查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孩子是否已经开始开车、饮酒、打工、恋爱及有性生活。▲《科学美国人》题为“延长的青春期:当25岁是新的18岁”的报道 图据《科学美国人》网站调查的结果显示,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从2000年左右起,孩子们就开始更不愿意开车,打工和约会。而到了2010年,12年级的孩子独自出行的频率比1990年时8年级的学生还少。在与异性交往方面,1991年中54%的美国高中生表示他们已经有过至少一次性生活,201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1%。调查中显示,这些下降的趋势覆盖了所有美国青少年,无论种族,性别和地域位置的差异。本次实验带头人、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Jean Twenge)对此解读称:“我们的实验结果并不是表示孩子更守规矩,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懒惰不愿意工作——他们只是更加不愿意去做属于成年人的事情了。”“就行为层面来看,现在18岁的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特文格说,“这些趋势谈不上好坏,但是反映了目前美国的一种文化氛围。”对于这一研究结果,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米莉亚那(Mirjana Domakonda)做出了肯定的评价:“我对于这种转变有很明显的感知,我经常听到大学毕业生们抱怨和十几岁少年同样的事情……25岁是新的18岁,青春期的延长不再只是一个理论,而是变成了一个现实。”为何迟迟长不大:手机电脑的吸引,“直升机式父母”的过度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转变呢?研究人员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他们的社交活动、与异性交往的兴趣更多体现在网络中,通过短信、照片和视频等显现出来。而另一个更加可能的原因,是现在美国孩子们的生活普遍更加富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相比于那些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的孩子们,生活在不稳定、甚至贫穷环境下的孩子们更倾向于早早步入成年人生活。对于那些家里有条件的孩子,他们在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之前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求学——人生所有既定的程序都被推迟了。从美国全国来看,尽管收入有差距,但是美国居民的整体收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上涨飞快,人均寿命也有了显著提升,伴随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不会那么着急结婚生子,而父母也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更少的孩子身上——美国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式父母”出现了。▲直升机式父母:随叫随到,时时盘旋在自己孩子周围 ?图据Psycology Today这些随叫随到的“直升机父母”盘旋在自己孩子周围,迟迟不愿意离去,甚至到孩子毕业之后的工作面试也要陪在身旁。但实际上,这种行为除了是一种对儿女的溺爱,更大程度上也是自身焦虑的一种投射。“他们意识到,为了让孩子成功,他们的孩子不能仅仅在自家附近的公司谋到一份工作,他们的孩子要和那些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或者名校的硕士去竞争。” 一名研究人员表示。▲朱迪斯·洛克博士表示,父母们越来越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孩子没机会学习怎么做一个成年人。图据澳洲新闻网另据澳洲新闻网此前报道,《盆栽儿童》(The Bonsai Child)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朱迪斯·洛克博士(Dr Judith Locke)也在临床治疗中有类似的发现:“父母们越来越多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没机会学习怎么做一个成年人……手机可以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脐带了。”洛克说。“大儿童”趋势扩散化:不止在美国,英国、日本都有此类现象实际上,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一个国家。据《联合早报》此前的一篇报道称,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在2015年对18岁~34岁日本年轻人调查显示,调查中42%的日本男性和44%的日本女性从未有过性经验,2015年的调查则显示,约七成日本年轻男性和六成日本年轻女性在接受采访时处于单身状态。在驾驶汽车这个技能上,《每日邮报》在2017年的一篇报道中也披露了一份类似的调查数据:曾几何时,拥有汽车驾照是很多英国年轻人年满17岁(英国法定可以获取驾照年龄)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但是在过去十年间,英国年满17岁考驾照的年轻人数量减少了十万,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考驾照的比例降低了20%。
▲英国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开车 图据《每日邮报》有研究者在《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分析称,年轻人减少开车的现象存在已经有十多年,而年轻人和父母同住,晚婚晚育正是减少其开车的根本原因,网络和智能手机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用这种方式联络。对于“大儿童”的趋势,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称:“保护年轻人是好事,但是父母必须意识到,当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末尾,他们应当在进入大学或职场之前去拥有更多的经验。”
本文来源:红星新闻
责任编辑:张祖韬_NT505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美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教育的漏洞出在哪里?_突袭网
当前位置&:&&&&美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教育的漏洞出在哪里?
热门标签:&
美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教育的漏洞出在哪里?
编辑:王亮
文|粒粒企鹅号|粒粒西游记读初中的时候,很喜欢看一部电视剧,名叫《16岁的花季》,几乎每个假期,这部电视剧都会重播,那时的我总是百看不厌。正如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们,那些正值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一个个青春蓬勃,充满朝气,那是鼓舞人心的力量,青春是多么美好,如同花儿正要开放,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想要抒写出未来精彩无限。一想到青春,就是希望;一想到16岁,就是大把美好年华摆在眼前。可令人痛心的是还有一部分人的16岁是铁窗高墙,是少管所监狱,是一声声叹息和一行行眼泪,是含苞欲放前的自暴自弃,是明明有正路,却偏要绕弯路。日下午,一位74岁的中国老人在纳什维尔被无端杀害,老伴在屋内听到两声枪响,再找到老人时就是冷冰冰的尸体。老两口在美国探望儿子,当时老人去门口取垃圾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悲剧就发生了。一切都太突然,连再见都不曾对亲人说一声;一切那么出乎意料,悲痛让人措手不及。有人告诉警察看到几个青少年在枪响后从附近跑走,于是目标锁定为青少年人群。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十几天前,犯罪嫌疑人落网,照片下是几个醒目的字眼: 16岁,女孩……虽然还未正式开庭,但是有其他两个青少年指证这个女孩叩响了扳机……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去夺取他人的生命,据知,她与这位老人素昧平生, 并不相识,她也没有抢劫动机。真正的原因尚未大白。细思极恐,因为她杀人可能完全没有动机,只是碰巧在想要开枪的几分钟内,被害人走出屋门,想要把路边的垃圾桶拉回门前。遇害者家属悲愤不已,要求按年成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这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声援,人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莫名其妙的犯罪,一致呼喊要她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来为自己的犯罪承担责任。人们实在是受够了,再也不想说她还是个孩子,因为即便是孩子,也知道不应无缘无故地对谁开枪,这样的纵容太多,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令人谈极色变的话题。美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视生命的尊严,在无极端动机的驱使下去伤害、甚至杀害他人。这实在不是危言耸听,在政府极力期盼2017年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的“美好愿景”下,仅纳什维尔市在去年一年中所有的枪击、抢劫等重大刑事案件中超过70%为21岁以下年轻人所为,这其中很多为年仅15、6岁的孩子。案件类型不一,但多用枪支作案,所涉及抢劫居多,如银行、商店、或者车辆,也有涉及毒品或其它私人恩怨,每一次枪响都有生命随之而去,很多时候,犯罪人自己也成为枪下鬼魂。若一个个案例去看,犯罪者并不是穷极生恶,而大部分是已经完全不受家庭管束。有些家境贫穷的孩子, 若是父母一直正当管教依旧可以健康地成长,虽说并不一定大富大贵,但最起码可以踏实上学,积极追求,以后有一个安稳平和的生活。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则很多是父母抑或给予过多自由,抑或是监护人除了穿衣吃饭睡觉等基本生活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教育,用另外一种方式说,当自由越来越多时,父母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小,逐渐的,他们就完全失控了。当然,也有许多父母极其愚蠢,他们似乎低估了孩子的野心,不明白枪火的威力,而根本不对家中的枪支做更为严格的管理。美国的学校为K-12(幼儿园至高中)义务教育,没有升学考试,而若非学生及家庭自己有学业追求,学生可以完全没有压力、极其轻松地上到高中毕业。换句话说,学校的义务是给你上学的机会,但要不要学习或成材,那完全是你个人或家长的意愿了。没有压力未见得一定是好事,很多美国父母也是走着相同的道路,混到高中毕业,从事一份基本的工作,有住的地方,有车,平均收入若达不到基本水平,则可以申请各种补贴。于是,这些人懒了,懒得去奋斗,甚至懒得去教育孩子。事实上,教育孩子不仅不能偷懒,反而要投入很多精力、体力和财力。 而一旦父母们把手放开,懒于教育后,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就越来越没有办法去管。享受平凡的生活并非是坏事,可许多青少年追求的却是不劳而获,追求的是刺激,甚至他们迷茫到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们不愿意做平常的工作,也受不了约束,既无才华,又无学业,更无家庭精神与物质支撑,于是就滋生了一次又一次犯罪。美国是一个标榜自由的国家,的确自由也使人们可以尽情发挥个性,但同时,在人们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当自由开始被滥用时,自由就会成为自己、他人,甚至是社会的噩梦。小树不修理会生出很多枝杈难以长高,小孩要是不管教就会滋生恶习难走正路。父母生孩子是自由,养孩子是义务,管教孩子则是责任。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并不等于放任不管。――感谢阅读――
更多精彩 >>>为什么美国青少年性生活兴趣是由手机和父母毁了?-
为什么美国青少年性生活兴趣是由手机和父母毁了?-
似乎每个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早熟了。从表面上看来,父母们的“吐槽”似乎很有道理:随着青少年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网络信息,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早熟,左手iPhone右手iPad, 在社交媒体上熟练地你来我往,分享各种照片甚至颇有些挑逗意味的信息。9月19日,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和布林茅尔学院两所大学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调查了1976年~2016年逾800万美国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后,他们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现在的青少年们似乎越来越不着急去拥抱属于成年人的生活。如今美国18岁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这份研究成果于日发布在学术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数据来源于7份1976年~2016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青少年开展的全国性调查。这份长达几十年的调查囊括了超过800万名13岁~19岁来自不同种族和经济背景的美国青少年,调查内容主要是校外时间的安排,具体调查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孩子是否已经开始开车、饮酒、打工、恋爱及有性生活。调查的结果显示,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从2000年左右起,孩子们就开始更不愿意开车,打工和约会。而到了2010年,12年级的孩子独自出行的频率比1990年时8年级的学生还少。在与异性交往方面,1991年中54%的美国高中生表示他们已经有过至少一次性生活,201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1%。调查中显示,这些下降的趋势覆盖了所有美国青少年,无论种族,性别和地域位置的差异。本次实验带头人、圣地亚哥州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特文格(Jean Twenge)对此解读称:“我们的实验结果并不是表示孩子更守规矩,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懒惰不愿意工作——他们只是更加不愿意去做属于成年人的事情了。”“就行为层面来看,现在18岁的青少年更像是过去15岁孩子的水平。”特文格说,“这些趋势谈不上好坏,但是反映了目前美国的一种文化氛围。”手机电脑的吸引,“直升机式父母”的过度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转变呢?研究人员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整天对着手机和电脑,他们的社交活动、与异性交往的兴趣更多体现在网络中,通过短信、照片和视频等显现出来。而另一个更加可能的原因,是现在美国孩子们的生活普遍更加富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相比于那些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的孩子们,生活在不稳定、甚至贫穷环境下的孩子们更倾向于早早步入成年人生活。对于那些家里有条件的孩子,他们在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之前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求学——人生所有既定的程序都被推迟了。从美国全国来看,尽管收入有差距,但是美国居民的整体收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上涨飞快,人均寿命也有了显著提升,伴随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不会那么着急结婚生子,而父母也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更少的孩子身上——美国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式父母”出现了。这些随叫随到的“直升机父母”盘旋在自己孩子周围,迟迟不愿意离去,甚至到孩子毕业之后的工作面试也要陪在身旁。但实际上,这种行为除了是一种对儿女的溺爱,更大程度上也是自身焦虑的一种投射。“他们意识到,为了让孩子成功,他们的孩子不能仅仅在自家附近的公司谋到一份工作,他们的孩子要和那些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或者名校的硕士去竞争。” 一名研究人员表示。
为什么美国青少年性生活兴趣是由手机和父母毁了? :
似乎每个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早熟了。 从表面上看来,父母们的“吐槽”似乎很有...
美国人一般多少岁开始性生活? :
美国男女在性生活时有哪些爱好? :
这个恐怕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大都比我们开放就是了。
美国男女如何过性生活? :
结婚前比较随意婚后有固定伴侣,不像国内,有些人结婚后性伴侣依然混乱。
美国人性生活真的很随便吗 :
其实也不能用随便称呼,他们是对待性文化更加容易接受,中国一直都是一个较传统的国家,所以对待美国这种对...
美国男人和中国女人性生活受得了吗 :
看人了,哪都有大的都有小的。有些女人受得了,有些遇到强悍的受不了,毕竟人种不一样,中国...
中国女人和美国结婚性生活受得了不 :
怕是受不了,人种不一样,生理上有区别,生活习惯也不一样,还是找同一种族的人最好。
美国女人的性生活 :
因为她们性感,火辣的身材,让人看了都情不自禁
美国人的性生活是不是真的很随便 :
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比较开放的,不像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虽然我们有了改革开放,相对以前.....
美国人性生活 :
对中国人来讲比较稀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职业兴趣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