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企业怎么样写简述五位一体具体内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和取得成效

创新:十三五行业关键词
我的图书馆
创新:十三五行业关键词
编者按  -8日,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李寿生会长作了题为“加快行业创新平台建设 迈出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坚实步伐”的主题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二五”行业科技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行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对“十三五”创新平台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十三五”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  “十二五”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重大需求,持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不畏困难、攻坚克难,积极开展研发合作与协同攻关,突破了一大批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85项,为行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做出了重大贡献。五年来,行业科技创新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围绕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突破了一批勘探开发和资源利用重大关键技术。针对我国油气资源和化工原料瓶颈制约,全行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突破,为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实现了深水大型工程高端装备零的突破,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调试、使用一体化综合能力的国家,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历史性跨越。“特低渗——致密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开创了特低渗透油气田低成本开发之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罗布泊盐湖年产120万吨硫酸钾成套技术”、“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云南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等解决了钾资源、磷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难题,破解了中低品位矿藏选矿瓶颈,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钾肥自给率,使我国中低品位钾盐、磷矿资源高效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突破了一批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合成气变换新技术、大型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煤间接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等一大批技术难题,开发了一批关键技术和大型装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化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行业“十二五”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其中,“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开发出以煤为原料生产“汽柴油”和石化基础原料“三烯三苯”的工业化技术,为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原料多元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第三,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了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制备技术。研制了一批高附加值新产品,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行业高端发展、差异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高性能聚烯烃专用树脂制备关键技术开发”顺利完成,开发出多种高性能聚烯烃专用树脂并实现产业化。建成了相当于日本东丽T300和T700级碳纤维和对位芳纶的产业化装置,建成了世界首套反式异戊橡胶(TPI)万吨级装置,实现了先进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基础工业及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成套技术”获得2014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出高性能乘用子午胎,滚动阻力达到欧盟B级水平;开发出低温混炼胶技术并成功推广应用,世界首套绿色制备颗粒再生橡胶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工业化生产,有力提升了橡胶行业创新能力和绿色化水平。  第四,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研发了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与工艺。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工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其中,“工业冷却系统高浓缩倍率工程化技术”成功开发与应用,建成高浓缩倍率节水示范工程115套,实现年节水近1亿吨。“化工行业氨氮废水减排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实现年减排废水2180万吨以上、氨氮减排1.75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1.75万吨。“可控结构吸附材料构建及控制油类污染物的关键技术”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功解决了国际上控油污染吸附速度较慢的世界难题,参与处置了墨西哥湾、大连原油泄漏等30项突发性事故。  第五,围绕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研制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行业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加工能力显著提高,部分大型设备关键技术和制造加工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超高压大功率油气压裂机组研制及集群化应用”在涪陵页岩气田形成了50亿立方米年生产能力,使我国压裂装备研制水平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我国已经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炼油全流程技术、乙烯成套技术,可以自主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百万吨级乙烯生产装置,国产化率分别超过95%和80%。日处理煤量3000吨级以上大型煤气化装置、变换炉、低温甲醇洗、12万吨级大型空分、压缩机、百万吨级煤制油反应器、6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反应器等装备先后实现自主化,60万吨级合成氨合成装置也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无论单套装置生产能力还是技术水平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除上述五大领域已取得的创新成就之外,全行业还有一大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特别是在聚氨酯新材料、膜分离技术和膜材料、高端合成树脂和改性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技术、聚酯原料新技术、合成气直接制烯烃、高品质柴油技术、合成气直接制乙醇技术、甲烷制乙烯联产芳烃技术、甲醇蛋白技术、水性聚氨酯涂料新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等领域,都有一大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即将破茧而出。更令人可喜的是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正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呈现出破除顽疾痼疾的勇气和充满朝气的活力,全行业科技创新即将迎来又一轮“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令人鼓舞的收获季节。  “十二五”行业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行业科技人员深入钻研、勤奋工作、不懈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结果。特别是我们一直把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放在行业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在重点技术和产品领域搭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能力显著增强,为行业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回顾和梳理“十二五”期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的,行业创新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在推进行业科技创新实践中取得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五年来,全行业依托23家企业,分别建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4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发改委共认定19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石化联合会在全行业先后认定了18家重点实验室、15家工程实验室、15家工程研究中心、121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组建了1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新一代煤化工、染料、轮胎等联盟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试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和行业级创新平台在运行机制上基本一致,已经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主要载体。行业级创新平台是国家级创新平台的预备和补充,石化联合会通过行业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为争取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创造条件。近期,在联合会推荐下,万华化学、金发科技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委组织的评审,入选了“国家第一批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企业”。这2家企业一直是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承担者,而且在全国首批入选的9家企业中,我们行业占据了2家,位居各行业前列,充分说明我们推进行业创新平台建设是卓有成效的,是符合当前科技创新发展形势和要求的。“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发挥行业创新平台的重大作用,让创新平台承担更多的重大攻关任务,取得更多的技术领先的创新成果,为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做出更多、更大的新贡献。  二、“十三五”行业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科技创新的基因很早就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祖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中,我们祖先很早就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火药、印染和印刷术,古代科学家沈括在宋代就对石油有了初步认识。随着近代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范旭东、吴蕴初、侯德榜等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先驱,立志“实业救国”和“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在天津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化工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开启了我国化工企业技术研发的历史先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行业率先提出了“科技兴化”等三大战略,开创了科技创新引领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涌现出了闵恩泽、侯祥麟、陈冠荣等一批贡献卓著的科技大师。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我国广大企业和科研院所依然不畏困难,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资源匮乏、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航天航空、电子信息、高速轨道、大飞机、核电以及深海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支撑。进入21世纪后,化学学科和化工技术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向更宽、更广、更深层次延伸,一些颠覆性、革命性的重大突破成为可能:一是科研人员对原子和分子等微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多层次分子间相互作用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更为系统;二是实验仪器设备的分辨率、精度以及灵敏度不断提高,对物质结构和能量过程转化更易操控;三是信息技术与化工研发、制造过程日益融合,以绿色安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化学反应过程更趋完美。这些重大创新条件的变化,正在催生新一轮微化工技术、电化学技术、智能医药技术、分子设计技术、照明显示技术、生物化工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的重大突破,一批颠覆性的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未来。面对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挑战,为了把分散的创新资源有效协同起来,美国、欧盟等都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比如,美国实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等,通过建设国家“先进材料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快推进催化剂、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树脂等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欧盟连续实施的“科研框架计划”,把生物化工、膜材料、纳米材料与催化技术、流动合成反应技术等列为重点项目,组织成员国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研发攻关。这些都说明,推动产学研加强合作,建设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石油与化工领域科技创新的课题越来越多,舞台越来越广阔,前景越来越诱人,广大科研人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经过几代石油和化工人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2015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14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84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一,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还不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根本原因就在于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尤其是缺乏高质量、原创性科技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行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高端专用和精细化工产品依赖进口。2015年,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5263亿美元,其中出口1820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1623亿美元。在进口产品中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是高端、专用合成材料,而通用、低端合成材料产能则明显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目前,传统产业产能扩张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不下来,新增产能得不到有效控制,部分行业甚至有进一步加剧趋势。原油加工、烧碱、纯碱、氮肥、农药、电石、PTA、醋酸、聚氯乙烯等传统产业产能都面临较大的过剩压力。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较慢,行业正处在传统动能日益弱化,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的转换时期,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  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安全环保形势十分严峻。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能源资源消费大户,也是排放大户,能源消费总量和“三废”排放量都位居工业部门前列。与发达国家相比,单位产品平均能耗和废弃物排放量都比较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一方面,原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钾肥等重要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2015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3.4亿吨,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对外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净进口59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2.7%。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增至67%左右和40%以上,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挑战。另一方面,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环境约束日趋严峻,行业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社会上“谈化色变”心理严重,行业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三是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企业或者行业经济活动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既与成本和效益紧密相连,又体现科技发展水平。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不高和职工人数较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劳动力结构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成本上涨较快,效益增速持续下降,部分企业甚至陷入长期亏损,面临生存困境。2015年,全行业百元收入成本达到84.1元,比2010年增长4%;平均利润率为4.8%,比2010年下降3.4百分点。由于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企业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针对我国化工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美、欧、日等国的企业依靠技术优势,中东地区依靠资源成本优势,纷纷把我国作为目标市场,优先考虑、加大布局,对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带来很大挑战。  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行业必须要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在科技创新能力上有一个大的跨越,在研发成果水平上有一个大的突破。要通过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尽快改变全行业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现状,全面提升全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质量,迈出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坚实步伐。我们相信,通过全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连接起来,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力量组织起来,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十三五”将有可能成为行业发展历史上创新成果最为丰富、创新发展最为强劲的五年,将会成为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最为显著的五年,将会成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活力最为活跃的五年。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具有领先水平的行业创新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5月19日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重大任务和更高要求。  “十三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要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发展指南》的目标要求,遵循“市场有需求、研究有基础、突破有可能”的原则,重点在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化工新材料、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和节能环保五大领域,积极培育和组建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级和行业级创新平台。国家级创新平台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行业级创新平台对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为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支撑。在积极组建两级创新平台的同时,大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通过这样一批充满活力、各具特色、技术领先的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加快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初步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努力为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做出我们行业的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这五大重点领域创新平台的主要任务是:  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平台要以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瓶颈,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目标,努力开发深层、深水、低渗等低品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源的采收率。大力开展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生物质能源、氢能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加快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到“十三五”末,突破一批世界级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大幅提高页岩气等新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  化工新材料创新平台要以满足国民经济对高端材料、特种材料的需求为目标,重点发展工程塑料、功能膜材料、特种纤维、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无机化工新材料以及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高端材料的制备技术。到“十三五”末,攻克一批世界级先进技术,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幅提高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率,提高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比例。  精细和专用化学品创新平台要以实现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为目标,重点开发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高性能催化剂、特种添加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溶剂以及高性能涂料、染料等制备技术。到“十三五”末,研发一批先进适用、附加值高的精细和专用化学品技术,显著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大幅提高精细和专用化学品在行业结构中的比重。  现代煤化工创新平台要以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为目标,大力开发先进大型煤气化技术、煤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和能源产品技术、低阶煤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世界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继续保持现代煤化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与地位。到“十三五”末,建成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和现代煤化工基地,使煤炭转化率、能耗物耗指标和废弃物排放水平进一步降低,具有与石油化工相当的竞争力。  节能环保创新平台要以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为目标,重点攻克油品及大宗化工原料绿色制备技术、“三废”排放与资源化技术、土壤修复技术、高效节能技术、CO2捕集封存利用技术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到“十三五”末,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行业内比重显著提升,支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成效明显,行业能耗和排放主要指标显著下降,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行业创新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谋划。为此,石化联合会编制了《“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对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内容、重点领域以及有关保障措施进行了初步规划和安排,下午还要向大会作说明,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这里,我仅强调几个需要重点关注问题。  一是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确定主攻方向。在五大领域中,每一领域都有不同方向、不同重点的创新平台。每一个具体的创新平台都要赋予不同的创新任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都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找准主战场,明确主攻方向。有的要瞄准制约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共性技术开展攻关,有的要以解决制约重大产品生产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有的要重点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促进行业绿色发展。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能够最大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的平台,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干大事、求突破,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一批革命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在若干领域由跟跑并跑提升到领跑,不断创造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需求,推动行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二是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提高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有自身要遵循的规律,要加强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衔接互动,力争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在部分关键领域引领国际研究方向。要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有重点地发展一些新的前沿领域,形成一批新的生长点,特别要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生物、催化等领域,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创资源,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创新平台建设中,要把发挥优势、多出成果摆在第一位,我们既要注意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又要发挥企业的转化优势,更要发挥好协同配合的整体优势。不同的平台探索不同的组织方式,提倡该牵头的单位大胆牵头,该配合的单位自觉配合,不能都当主角。  三是要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创新平台,人才是根本。拥有世界级水平的科学家,才能取得世界级科研成果。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创新方向,加大培养力度,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优良的软硬件设施,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帮助和支持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突出对人才实际能力、创新业绩、创新潜力的考察,对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优秀人才予以行业表彰、奖励和宣传。  四是要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以目标为导向,加强绩效管理,建立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创新平台各方积极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按照科技创新贡献分享研发成果,探索在平台内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和维权机制,保障平台各方的合作权益。要积极与研发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制造等单位开展合作,鼓励民间资本向已经进入中试的重大项目投资,助力科技创新完成“最后一公里”,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议政府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争取财政资金向中试倾斜,对产业化给予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  五是要把科学普及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我们行业来说,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尤其重要。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当前部分公众对化学工业缺乏了解,在特定情况下产生“谈化色变”的误解,对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我们全行业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都要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科学思想作为我们的重要责任,把公众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化工、认知化工作为我们的重要任务,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开放日、媒体宣传等各种手段和途径,传播化工知识、普及化工常识,宣传绿色化工技术,讲述化工对社会的贡献,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联合会作为行业创新平台的组织者,要做好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工作。根据不同平台的性质和任务,建立合理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管理运行机制,实行开放式、动态化的行业管理方式,密切跟踪创新平台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在项目申报、验收、评奖以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并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创新平台建设提供主动优质的服务。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微信号:cpcia-org-cn)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官方网站,是石化联合会职能公开和网上办公的唯一平台,承担着重大信息发布、联合会对外宣传、企业沟通交流、国内外新闻共享、促进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职责。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热点:&&&&
新兴铸管集团际华三五三七公司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集团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两个会议精神,不断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在集团公司迅速营造了“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谋划集团大发展”的氛围。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日前,新兴铸管集团所属际华三五三七制鞋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其研发的鞋用橡胶高效硫化新技术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成果解决了制鞋行业一直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际华三五三七制鞋有限责任公司的科研人员以鞋用橡胶高效硫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中心,从“橡胶配方快速硫化研究应用、硫化介质变换和硫化装备改进、配套技术改造、节能改造”四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历时7年,终于完成了鞋用橡胶高效硫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此项技术的研究成功使得胶鞋的硫化效率提高140%,比国内水平提高90%;成型线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合成胶最高用量、橡胶储存时间、硫化罐温度极差及胶鞋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抢占了胶鞋制造技术制高点。此项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生产经营,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节能减排上取得了显著效果。来源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证券博客热点
市场无所适从,股市涨涨跌跌,期市欲涨还怕...
搜狐证券社区话题
量能释放得过大,显示出市场恐慌的心态浓厚...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证券媒体封面
证券?大视野
十二五规划将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州市技术创新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