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相机iso单反iso值越大,相机进光度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以及ISO之间如何设置_百度知道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以及ISO之间如何设置
佳能单反相机,如果用M档,光圈、快门以及ISO之间如何才能达到平衡,拍出合适光亮的照片?
我有更好的答案
 您好!摄影是一门美学艺术,对于拍摄方式与效果我们需要多多尝试就可以了。如果手头有此款型号的说明书多看几遍也会有很多提升。下面几点相互学习一下,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感光度ISO :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二、光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三、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四、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法改变,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也是如此。而如果需要得到最合适的曝光效果,就必须很好的将两种调节结合起来,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变小,就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得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变得更大,快门速度就要设置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将这种调节叫做“互惠”。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五、运动摄影注意事项:  运动是常见的拍摄主体,拍动物,拍小孩的时候我们都想让运动摄影更清晰。  原因分析:精彩的画面总是一闪而过,在拍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野禽猛兽时,掌握快速移动中的拍摄技巧十分关键。在这种拍摄环境下,使用全自动模式后的拍摄效果肯定令人不敢恭维。不过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那也未必拍不出好的动态照片(排除相机本身的原因)。  注意事项:  1. 看清快门时间  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使用的快门速度也应越快;所谓反比就是快门速度与被拍摄对象到镜头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快,如果距离较远,快门速度应相对减慢。一般而言,如果光线不好,用易用型相机以1/125秒以上的快门时间拍摄远方高速运动的物体,通常会有发虚的现象。  2. 保证光线充足  一般的易用型相机都不能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所以要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只能将光圈适当放大,打开闪光灯,并加强曝光值。但对远方的拍摄对象这些措施也受到局限,只能依靠充足的光照,尽量缩短快门时间保证图片清晰。如果高速移动的拍摄对象是非常珍贵的镜头,那么切记一次连续拍摄多张,才可能从中挑选出比较满意的。  3. 固定对焦值  在拍摄快速移动景物时,数码相机的对焦速度十分关键。如果对焦速度不够快,那么稍纵即逝的画面很容易错过。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易用性数码相机都不具备高速对焦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另想它法。如果你能提前预判移动物体的运动轨迹,那么先将数码相机的各个参数设置好,然而将镜头对准预判点,半按快门,此时数码相机会保持对焦。  4.“动感”的诠释  因为快速移动而产生的叠影并非一定是坏事,有时还能展现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譬如足球比赛中射门时皮球的飞行轨迹或者高速前行的赛车手。简单而言,顺着目标的运动方向,平稳地移动相机,使目标在取景器中的位置始终不变,并在移动的同时按下快门。这种方法可用来拍摄行进中的物体。它的效果是前景形象清晰,而背景一片模糊,可以避免杂乱的背景破坏画面。  六、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在相机上用“+/-”符号表示。简单来说,在逆光摄影时,用正(+)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暗处为测光标准)能适当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虚化背景,获得高调的照片;用负(-)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亮处测光标准)则获得剪影效果,获得低调的照片,表现光与影的关系。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在相机上用“+/-”符号表示。简单来说,在逆光摄影时,用正(+)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暗处为测光标准)能适当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虚化背景,获得高调的照片;用负(-)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亮处测光标准)则获得剪影效果,获得低调的照片,表现光与影的关系。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白色的衣服在白色背景下,相机判断为了不拍的过亮而决定曝光,这样整体显的很暗。这时,加一点补偿,白色的衣服也很白,脸的亮度也准确了。  黑色的衣服在黑暗的背景下,相机判断为黑暗场所,结果脸拍的很白。这时减点补偿,黑色的衣服更黑,脸的亮度刚刚好。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正负2EV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E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档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档要更细一些,是以1/3E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七、Auto/A/S/P/M档的功能与运用:  一般数码相机的机顶转盘上常见有Auto/A/S/P/M字样,这些字符都代表什么呢?下面就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Auto/A/S/P/M,它们到底有什么差别。  (1)Auto  顾名思义,这是全自动档,在传统相机中Auto会根据内置测光表给定一个快门一个光圈,就这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在DC中相机还要再多做一些工作,那就是白平衡和ISO,当然在默认模式下,也是Auto白平衡和ISO 。  (2)A(AV)  所谓A档,是指光圈优先模式。  这个也是最多人喜欢用的模式了。那么A档都作了什么呢?还是从名字开始。光圈优先,在这个档内你所能调节的只是光圈,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个恰当的快门速度,保证相机正确的曝光量。当然,在DC内你还可以手动控制白平衡,控制曝光补偿控制测光模式(点测/矩阵/中重)这些是Auto所不能的。那我们就称他为半自动把,光圈优先可以很好的控制精深,如果你明白倒易率的原理,还可以很轻松的用光圈控制快门速度。(光圈越大快门越快反之越小)。所以这个档能让你完成基本上你所有的拍摄工作。当然你要很小心快门溢出(大光圈下快门速度过快,超过相机的额定速度,此时相机会有提示)。  (3)S(TV)  S档和A档刚好相反,它是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所能调节的不是光圈拉,而是速度,当然你也可以调节诸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等,相机会根据你所选定的速度给出一个合适的光圈,这个模式一般用再运动摄影,或者固定速度摄影,比如你要拍流水,要固定快门速度1/4,此时用S档最好了。不过请注意,S档会出现光圈溢出的情况,(告诉快门时,超过最大光圈,或者低速快门时超过最小光圈)。你也可以根据倒易律通过速度调节光圈。  (4)P  p档就是program档,程序曝光,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A档和S档的组合,在这个档你可以调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组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你只需要用拨盘从中间选出一个合适的,在这个模式下你不用考虑溢出。其他的和A/S是一样的。  (5)M  M档就是全手动档,在这个档内内置测光系统不能控制光圈和快门,光圈速度随意调节,如果经验不足,没有外之测光表,这个档很容易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只有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才使用M档。  在Auto/A/S/P档中曝光值是被内置测光表锁定的,通过调节光圈是不能改变曝光值的,所改变的只是景深。只有在M档中才会改变曝光值,因为M档中是不受内置测光表限制的。 在A/P/S中想改变曝光值要靠调节曝光补偿,在A档中调节曝光补偿实际上是对速度进行调整,在S档中是对光圈进行调整,在P档中对两者进行调整。
采纳率:8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单反相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光圈,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光圈值越大,(既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大光圈的效果对于拍摄人物很适合,能够突出主体。
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光圈越小(既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小光圈的设计很适合拍摄风景或是建筑一类的物体。
ISO值,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正常卡片机在白天室内外一般都是用ISO800或是ISO1600这两个值,如果要画面更细腻的话,可以通过降低ISO值来获得,这样的设置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然而在单反相机中,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像是造成感光时间加长,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
如果感光度值很高,那么就会带来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整个画面更佳的明亮,同时也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抓拍运动场面或者动态景物,合理运用可以产生比较特殊的效果。在比较暗的环境下面,提高感光度值也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对于要求画质的效果的朋友来说还是尽量少用提高ISO值的方法。
摄影中常用的&倒易率&就是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对于一般的景物或是人物等拍摄可以通过此种方法来获取不同的拍摄效果。而对于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快门优先则是指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这项功能经常运用在拍摄运动的物体上,通过提高快门值来保证快速的拍摄物体,而此时可能由于进光量的减少而导致色彩偏暗,这时可通过增加ISO值或是调大光圈来平衡画面效果。
免责声明:美乐乐家居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电子邮箱地址:
经营网站备案信息&&|&&责编:陈亮
  “你这样不行,画面中噪点太多,要把的感光度调到最低才能保证拍摄出来的照片画质最好!”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摄影老鸟对摄影小白的谆谆教诲中。这样说对吗?真的是用最低感光度拍摄出来的照片画质就最好吗?今天笔者就要通过实例,来揭穿这句话中的错误。·先来做一个判断  在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前,笔者想先请大家做一个判断。下方是一张对比图片,左右两张照片是由笔者使用同相机、不同感光度数值拍摄的同一场景截图。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能发现这两张照片的画质是略有差别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张照片在拍摄时所使用的感光度数值更低呢?注:拍摄时均使用三脚架固定,实时取景精确对焦,延迟10秒拍摄。  看完照片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至于问题的答案,笔者在这里先卖一个关子不告诉大家,等到文章的最后我们再来揭晓。·感光度是怎么来的?  感光度与光圈、快门并称为相机拍照的三大参数。其中光圈和快门都很好理解,它们是相机在拍照瞬间的一种物理状态,那感光度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胶片相机时代。那个时候的相机都是按照最普通的光照环境进行设计的。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玩家可以通过调节最合适的光圈、快门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拍摄效果。但是当玩家想要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清晰的照片,就不能依靠常规延长快门时间的方法,否则拍摄的物体会变得模糊。因此,为了能让相机适应各种拍摄环境,当时的胶卷厂商推出了多种不同感光速率的胶片,这些胶片用不同的ISO数值进行标识。不同的胶卷有着不同的ISO数值  在那个时代,玩家需要根据拍摄环境的不同来选购不同感光度(ISO)的底片,例如一般晴天环境可使用ISO&100,阴天的环境可用ISO&200,黑暗如舞台,演唱会等环境可用ISO&400或更高感光度数值的底片。ISO后面的数值越大,代表胶片多光线越敏感,也就越能在黑暗的环境中拍摄出清晰、明亮的照片。到了时代,虽然我们用CMOS或CCD取代了传统的胶片,但是ISO这个概念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我们现在依然使用ISO来代表相机感光元件的的感光速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12995¥41996¥82997¥28998¥90499¥719910¥3260超越无敌兔 全幅单反佳能5D3首发评测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南方的东北佬、烧卖&
责任编辑:liangjiaxian&
  【PConline 评测】今年又是全画幅单反相机的大年,还记得2008年的那个夏季,佳能5D Mark II、尼康D700、索尼A900的发布,激起了业内外的强烈震荡,有关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的资讯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不同品牌间的竞争也白热化。佳能5D Mark II和尼康D700的缠斗告一段落,今年迎来了新的竞争高潮。佳能5D Mark III和尼康D800同时问世,搭载各自的看家技术,让消费者欣喜若狂。今天佳能5D Mark III的评测,我们将率先披露这款最新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随后我们将进行更加深入的功能专项评测。-----------------------------------------------------------------------------劲爆内容更新,我们完成了D800和5D Mark III完整详细对比评测:2012终极选择 尼康D800/佳能5D3对比评测-----------------------------------------------------------------------------&&&&&&&&&&  &尼康D800在今年的CP+展会上发布,而佳能5D Mark III在随后的佳能发布会上秘密发布,成为了发布会的一个惊喜新品。从消费者的反应来看,佳能5D Mark III显然比尼康D800登场时造成了更大的轰动。一方面是佳能和尼康这两家消费单反对手在同一级别上干上是肯定的,尼康D800推出后,大家都把期待转向了佳能5D Mark III,都愿意看这场新的技术竞争谁会胜出。另一方面,这个级别的产品换代周期长,无敌兔的老用户们都准备好钞票等着第三代产品的上市呢,为此,热度高是在所难免的。&&  中端全画幅相机关注度高的原因,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性能与价格平衡点较好的级别。再往上,佳能的1D和1Ds系列、尼康的D3这些旗舰级产品无论在性能以及耐用性上都达到了顶峰,也采用全画幅传感器。不过价格方面相比中端全画幅单反可是高出了不止一倍的价钱。因此即便是众人垂涎,依然不会是大众玩物。相对而言,在能获得同样优秀的画质的前提下,简化功能后的中端产品性价比更突出一些。尤其对于一些商用的用户来说,意味着更低的成本获取同样的高品质的作品。佳能5D便是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的开荒者。也为后来的无敌兔和今天的5D Mark III高热度市场反应奠定了基础。一起来看下佳能5D系列的历史渊源吧。开荒者:佳能5D&&&&&&&&&&&&  佳能5D是该系列的第一代产品,推出于2005年8月,有效像素为1280万,9点自动对焦系统,连拍3张/秒。同时也是第一款价格在两万元以下的全画幅单反相机。今天看来参数有点寒碜,但在当时千万像素级别的单反相机就是一个神话,而且佳能5D的画质也是一个神话,即便在今天,它的画质依然可以秒杀几乎全部的APS-C画幅相机,尽管作为5D系列首发产品,一路以来用户反映的问题也较多,但作为高性价比的全幅单反相机。最终的输出是令人满意的,让众多商业摄影师有了一款低成本的机身可选,也是在这个时候,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才引入了人们的视线。辉煌战绩的王者:佳能5D Mark II&&&&&&&&&&&&&&  佳能5D Mark II,行内人称无敌兔,是5D系了的第二代产品,有效像素2110万,这是佳能在中端产品中的又一高像素力作,也是第一款可拍视频的全画幅单反相机,目前是最受欢迎的视频拍摄单反。上市价格就在16000元附近,成为了这个级别的标杆产品,不过由于对焦系统沿用5D相同的模块,效率上让人诟病,也是在与尼康D700的竞争中,被指责最多的一个部分,而最终输出上占尽了高像素的优势,画质也优秀的无敌兔至今仍受欢迎。后继者: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这个最新一代的产品与佳能以往的发展方向有些不同,在像素上没有明显的提升,2230万像素与前代齐平,主要升级的功能在于机身配置和专业特性的强化。更换了用户抱怨最多的对焦系统,连拍速度有所提升,随着硬件强化,专业功能也丰富起来了,61点对焦系统支持高效率的追踪对焦,细化的可调参数更丰富,比起上一代的产品,其专业性与旗舰级产品十分接近了。  有关这款最新的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佳能5D Mark III在评测前先提问,而后我们一一作答:1、佳能5D Mark III外形设定有哪些改进?佳能5D Mark III对比佳能5D Mark II正面佳能5D Mark III对比佳能5D Mark II手柄佳能5D Mark III对比佳能5D Mark II机顶佳能5D Mark III对比佳能5D Mark II底部  佳能5D Mark III的外观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融合了很多新产品的设计元素在其中,有不少新品的影子,而相比较佳能5D Mark III则有明显的不同。2、像素基本没提升,究竟画质会否比无敌兔更好?  虽然佳能5D Mark III的像素为2230万,但是这却是一块全新的CMOS传感器,ISO范围扩展后可以达到50-102400,扩展前的最高ISO也达到了25600,并且配合全新的DIGIC 5+处理器,整体输出表现要比前代更优秀的。3、高ISO噪点有没有明显改进?  ISO102400是尼康D3S首推的一个特色功能,而今天的新产品,最高ISO已经达到了204800,但对于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来说,佳能5D Mark III是首例ISO达到10万级别的产品。因此,在相同的高ISO值下,佳能5D Mark III要比前代画面更纯净,约有两档ISO的画质提升,即佳能5D Mark III在ISO12800下的表现与佳能5D Mark II的相当。4、视频拍摄功能有提升吗?佳能5D Mark III拍摄视频时可实现速控转盘方向键触摸  佳能5D Mark III的视频拍摄功能依然不提供连续自动对焦,但在细节方面有了较多的改进,无敌兔的视频拍摄口碑已经相当过硬,所以在新一代的产品中,加入了更为普及的MP4和AVI格式,也提供了速控转盘轻触式方向键,以供设置的时候声响跟小,不被麦克风收进。5、专业特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虽然外观上佳能5D Mark III有着其他产品的影子,但在使用操作方面,却和前辈相差甚远,新增了很多回放方面的按键,而菜单不但功能丰富了,整个布局也涣然一新,没有过去产品的影子,菜单大的分页中包含更多小的分页。6、价格有优势吗?现在值得买吗?  上市价格超两万元的佳能5D Mark III已经体现出旗舰级的性能,总的来说定价也算合理,没有吊高来卖,也和前代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过目前佳能5D Mark II的售价不断下滑,画质也有较好口碑,成为了佳能更低级别的全画幅单反相机。这款产品的影响力依旧深远,在停产前会与佳能5D Mark III共同搭建更完整的全幅战线,为此购买哪款产品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伴随着以上问题,我们开始佳能5D Mark III的首篇评测文章。&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5位
参考价:¥14999
网友评分: 4.1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单反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