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存两万,连存10年,银行存款年利率多少是8%,满十年连本带利是多少

万能险交十年后可以连本带利取回吗,怎么能知道每年的分红情况,_问吧_向日葵保险网
mobile_wenba_&在& 16:51:50&提问
共&134&个回答
这个要根据投保人年龄的不同而不同,4年专业任职欢迎详细咨询!
您好!要看您购买那种类型的万能险。是纯理财类的保险产品还是保障兼具理财功用的保险产品。纯理财类的,保障功能非常弱,肯定可以的,但是保障兼具理财类的,就需要看您的保障额度,交费的金额。正常情况下,30岁以内的年轻人投保基本条件的,经营管理能力强,好的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其交费10年后,基本上可以是现金价值达到所交保费的。万能险是日计息、月复利计算。每个月保险公司都会公布上月万能险的年化利率的。
您好,保险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带有保障功能,那么具有保障功能的产品肯定是要扣保障成本的,如果是平安的产品,则每年到柜面查询,或者自己下载一帐通就可以自己查询了
你好,你办的保险是万能险,每年都要扣初始费用,1年扣当年交主险保费50%,2年扣25%,3年扣15%,4、5年扣10%。以后每年扣5%,之后还要扣保障费用,随年龄递增,82岁封顶,保障设得高,扣的还要更高。照此标准,你可以算出可以领多少钱.如果保单价值不够扣,保单会失效,其他公司万能险只要万能险为 主险,都存在这种情况
能不能10年回本,看年龄和保额来决定。
每年的账户收益打客服或者网上查询。
在线定制保险方案
给谁投保:
出生年份:
---个家庭 已完善了保障计划
您已成功提交问题!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公众号随时跟踪回答
63395位资深保险专家100%快速回答
您已成功提交问题!
长按二维码保存图片
1、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
2、点击右上角按钮从相册选择二维码图片,关注公众号随时跟踪回答
3、您也可以用浏览器收藏此网页徘徊路口:投连险十年之殇
  2009年,是投资连结险登陆我国的第十个年头,也是近年来第一个被全国保险最高监管层点名设限的险种。2月2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要求自3月15日起,银行储蓄柜台不得销售投连险,仅限于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且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通知》同时要求,投连险销售人员不得少于40个小时的专业训练,并经由合适的销售渠道,将投连险销售给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人群。保险公司应加强对银行等兼业代理机构销售投资连结保险的管理,至少每半年对代理机构的销售合规性进行一次检查评估。保监会还表示将推进保险销售人员分级分类考试,进一步完善寿险产品销售资格考试制度,研究完善销售行为管理等。
  曾经火爆的投资连结保险正以其“收益与风险共担”的“不保险”的特点成为业内外最为关注的险种,也成为最让监管层“不省心”、营销员“不小心”和客户群“不放心”的险种,今天的投连险恰如其“十”岁的生日一样,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
  投连险的前世今生
  十年前的1999年,投连险是一个新名词,很多人听到这个“名称”可能会追问其详。即使在十年后的今天,投连险也是一个半生不熟的词,因为很多人即使从家里搂了出一大堆保单,可能也很难找出几张“投连险”保单,即使是家里买有“投连”,可能也一时半会把握不准,哪个保险是“投连”,因为很多人在投保时并没有仔细读过保单条款,大多是在销售人员的推荐下抱回了家。于是买是“一窝风”地买,退也是“一窝风”地退,因此本当是适宜作为长线投资的投资连结型保险,却一会儿掀起“抢购风”,一会儿上演“退保潮”,这都是不知道、不了解、盲目惹的祸!
  投连险再认识
  投连险是一种新形式的终身寿险产品,它集保障和投资于一体。保障主要体现在被保险人保险期间意外身故,会获取保险公司支付的身故保障金,同时通过投连附加险的形式也可以使用户获得重大疾病等其他方面的保障。投资方面是指保险公司使用投保人支付的保费进行投资,获得收益。投连险的费用主要包括初始保费、风险保险费、账户转换费用、投资单位买卖差价、资产管理费、部分支取和退保手续费等。一般每款投连险都会提供不同的账户进行选择,账户区别主要反映在投资领域(如基金、股票、期货、银行存款)账户资金投资比例不同,导致账户收益和风险存在差异,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不同投资选择。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投连险。
  投连险是个“英国和尚”
  “外国的和尚会念经”!不错,投资连结险是个地道的“英国和尚”。 1961年,世界上第一张投连险保单在英国诞生。在英国,投连险被称为基金连锁保险(Unit-linked Insurance)。投连险自上市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很快抢占了英国寿险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1997年投连险占寿险保费的比例已达55%;2004投连产品占据了58.06%的寿险市场份额;2005年至今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英国的投连险之所以能够顺利成长,主要原因有:一是在英国公众储蓄的预防性动机非常突出,而英国又是投资信托的发祥地,公众对于“持份”概念的基金连锁型保险易于理解,所以对于保单现金价值直接与保单项下资产价值挂钩的投连险产品较为认同。二是在英国推销投连险并不需要像美国那样取得执照,而是由精通商品内容的业务员或者独立金融顾问来担任,一般不会夸大宣传,消费者也通常是在充分理解商品特性之后签约。三是英国的投连险主要运用混合基金,即用一个基金来从事分散投资,因而单位价格的上升比较安定。四是此间股票市场处于多头活络阶段,其时股票价格又屡创新高,间接提高了消费者购买投连险的意愿。投连险的“英国经”的确念得不错!
  中国“吃蟹”第一人
  进入上个世纪末,随着我国保险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国外“既叫座又叫好”的投连险自然不会视而不见。1998年,刚满十岁就选定走国际“金控”路线的中国平安<SPAN id=quote_sh.37,-1.14,-2.75%)很快发现了这一“掘金点”。日,以研究投资连结保险新产品代号为“UL888”的小组成立,平安把投资连结保险考察研究项目命名为“凤凰计划”。决定专门成立非传统保险部来运作,部门的工作内容就是落实投连险的试点、销售、推广等事宜;另外,为了保证投资利益和降低投资风险,平安对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订立了更为严密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同时组织人马进行产品推出前的市场调研,确定销售通路,展开前期培训。至此,“中国投连第一险”呼之欲出――
  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敲响了铜锣,宣告首个中国投连险面市。
  ■见证时刻:日9点
  ■见证产品:由于时近新世纪,所以中国投连第一险被命名为“世纪理财”
  ■见证人物: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
  ■见证地点:上海南京西路1376号上海商城大剧院
  ■见证首单:10年前,日,在巨鹿路417号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一群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在上海市场上销售非传统寿险产品。随后,平安上海寿险公司的凯旋部资深业务员季伟签出了投连险的第一份保单,客户就是平安寿险业务的当家人王利平,王利平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投连第一险的“第一单”客户。
  ■重大意义:首个投连险面市,这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得以拓宽,尤其是在降息环境中可以化解利差损的压力。投连险的面市意味着在保险和证券这两大金融市场之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
  ■最高评价:保监会对投连险产品高度关注,时任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评价:“平安是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投资连结保险是寿险产品的创新,它带给中国寿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其影响将是革命性的。”
  ■“蟹”味鲜美:在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面市的第二天,也就是日凌晨4点,从郊县赶来的业务员们就在上海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大门外排起长龙,等待交单。9点整,业务员们进入大厅,公司契约部专设的柜面开始处理第一批投连险保单。2000年上半年,仅平安上海分公司月均向超过1万的客户售出“世纪理财”投连险。
  十年里“两起两落”
  吴小平曾说:“第一个‘吃螃蟹’意味着什么?可能尝到甜头,也可能被螃蟹夹到。”短短十年间,吴小平一语成谶,投资连结险的中国步伐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大起和两次明显的大落过程。
  一起:1999年-2001年。中国平安率先在国内推出投连险产品,由于该产品兼具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缴费灵活,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受到市场热捧。到2000年6月上旬,这款1999年末才面市的投连险新品在上海地区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3.1亿元,客户总数超过7.1万元,平安由此坐拥了上海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一举登上上海滩“大佬”位置。
  一落:2001年-2002年。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1年投连险保费收入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但从2002年开始,一系列消费者投诉使投连险陷入危机,全行业的投连险也开始急剧萎缩。2002年投连险个人业务保费收入仅57.7亿元,比2001年下降了38%。此后随着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投连险账户亏损严重,加之销售误导,在全国引发退保潮,不少保险公司相继停售了投连险。
  二起:2006年-2007。随着资本市场火爆,投连险卷土重来。从2006年-2007年,保监会批复的投连账户达到130余个,拥有投连账户的寿险公司达到21家。2007年有的投连险激进账户收益率达到了90%以上。2007年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连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4倍。部分省市或公司的投连保费份额甚至超过分红保费份额,投连险一举成为当地或该公司保费收入的当家“花旦”。
  二落:2008年。2007年是A股继续辉煌的一年,也是投连险高歌猛进的一年。上证指数从2007年年初的2700点左右上涨到12月28日收盘的5261点,涨幅接近100%。然而2008年形势急转直下,到2008年的12月10日,上证指数已回落至2031.68点,跌幅达到60.10%。资本市场的颓势也彻底将投连险拉入收益谷底。其中激进型和平衡配置型等与股票市场资本市场关联度较高的账户全部呈现亏损;而作为投连险账户中避险能力最强稳健型账户,收益率也较去年同期大幅缩水,大多仅1%-3%的正收益,个别甚至出现超过17%的亏损。2008年底,部分保险公司及银行停售投连险。
表1:我国投连险发展的阶段分析表
  时间跨度
  阶段特征
  主要原因
  第一阶段
  高涨期
  投连险满足人们“投资保险两不误”需求,新鲜出炉,刚问世便受到市场的热捧。
  第二阶段
  低迷期
  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投连险业绩下降甚至亏损,投连险退保波及全国。
  第三阶段
  调整期
  资本市场火爆,保监会对投连险产品准备金的提取等重新界定,投连险重出江湖。
  第四阶段
  2008年-以后
  恢复期
  保监会出台规范投连险销售人员资格、销售渠道、销售额度等一系列政策规章,重拳整治投连险误导毒瘤,投连险百废待兴。
  十年一剑怎成十年一殇?
  别人“十年磨一剑”,投连险怎么“十年成一殇”呢?难道这个在资本主义市场里创造了近半个世纪辉煌的产物,真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土不服”?下面我们将指挥官、营销员或销售渠道、客户和专家眼中的投连险一一进行对比分析,就不难发现其貌合神离之处,这些正是其致“殇”动因。
  指挥官眼中的投连
  在大多数保险企业的指挥官眼中,投连险正是保险企业实现“大干快上”目标的首选工具。 大:做大保费规模。投连险有趸缴和期缴两种缴费方式:趸缴投连险的投资门槛较高,一般为2万元至3万元,有的保险公司把投资门槛提高到5万元以上;期缴投连险的保险保障功能较强、保费也不低。因此投连险件均保费通常会高于多数险种,是公司做大保费规模的不错选择。
  干:增强发展干劲。从上个世纪末至今,中国几乎每隔1-2年就会进入一个降息周期,虽然在降息风潮中通过“抢险”可以增加保费规模,但也意味着各家保险公司将花费不少时间消化由此带来的“利差损”。而借助投连险的灵活账户应能有效避免利差损,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这在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未见松动的当时,不啻是一着妙棋。
  快:资本获利速度快。随着中国保监会对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放宽,大量的保险资金投向何方、采用哪种方式获利最快、回报最高,都是令保险公司高管们寝食不安的大问题。尤其是在资本市场长线飘红、险资运用政策不断放宽和余额规模不断增大的宏观背景下,众多保险公司借助投连产品间接入市自然是共赢的好事。
  上:上层客户主攻手。当前,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改善社会分配不公,但城乡二元结构和财富“二八”定律的格局并未得以改观,进军上层客户是保险公司做大做强的有效攻略。而事实上,单纯通过出身平凡的普通营销员的话术是很难打动高端客户们的心,但令人心动、兼具“保障兼理财”双重功能的投连险产品可以增强对高端客户打击力。
表2: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发展阶段表
  第一阶段
  1980年至1986年
  初期的无投资阶段。保险公司的资金基本上进入了银行,形成银行存款。
  第二阶段
  1987年至1995年
  无序投资阶段。房地产、有价证券、信托,甚至信贷,无所不及,从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第三阶段
  逐步规范阶段。形成了金融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金融各子市场分割的严格分业模式。
  第四阶段
  1999年至2003年
  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放开对保险行业投资的限制。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比例由5%上调到10%,但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上限仍控制在20%。
  第五阶段
  2003年至今
  与国际接轨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开始与国际金融政策逐步接轨。
表3: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变迁纵览表
  政策与规章
  主要内容
  1999年5月
  《保险公司购买中央企业债券管理办法》
  允许保险企业购买债券信用评级达AA+以上的铁路、三峡、电力等中央企业债券。
  2003年1月
  《保险法》第一次修订
  保险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
  2004年1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入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2004年4月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允许在保险集团的框架下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保险资金,去取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2006年6月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
  允许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建项目,并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思路推进。
  2007年07月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
表4:近5年以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逐步放开对比表
保险资金运用对比
  2003年
  2007年
  2008年
  运用余额
  8739亿元
  29003.9亿元
  33418.4亿元
  其中银行存款
  4550亿元
  6516.3亿元
  8087.6亿元
  其中投资
  1280亿元
  20205.7亿元
  22465亿元
  14.78%
  营销员眼中的投连
  投连险被“指挥官”看好,也受营销员和销售代理渠道青睐。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是投连险“三利合一”无利不往。客户看中投连险的投资之利,销售代理渠道则看好代理手续费之利,而营销员则看好投连险的佣金之利。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加上签一张投连险保单比签一张传统型保险单要相对容易,且件均佣金比其他险种要实惠得多。因此,今天的投连市场开拓基本是一场“三利”之间的博弈,客户的投资风险和专业性则被放置一旁。
  另一方面是投连险“误导话术”无坚不摧。(配漫画图1)投资连结保险自从面市以来,关于营销员误导的投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由此引发的退保投诉一直被监管层高度关注。主要表现为对产品解释不清、隐瞒费用扣除和夸大合同收益等。这些误导点包括:各家保险公司在身故、残疾、大病项目多少上以及赔付比例上的设计各有不同,所以在保障费用上也会有较大不同;在投资账户运作上,因为监管政策的原因,各家保险公司在投资渠道及投资比例上有着差异化的规定,这些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
  客户眼中的投连
  在客户眼中,有人如此形容投连险:投连,全称“投资连结保险”,一猛兽也,属金融门,保险纲,寿险目,新型寿险属,有人爱之,有人恨之。爱它的人,因其在牛市里如鱼得水,让持有者赚得盆满钵满,扬眉吐气。恨它的人,因其在熊市里也会亏损,甚至血本无归,确为最不保险的保险,堪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持以下观点的客户大有人在(配漫画图2):
  观点1:买投连比买基金还要好
  原由:这个观点的形成与最初投资连结险的推广关系甚大。“基金中的基金”是最先推广投连险时的主打广告,这在当时也没有大错,因为其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还没有向股市开闸,投连险的激进型、积极型账户仍只是停留在保单的条款上。加之保险公司推行“混搭”组合销售,在投资理财以外附加了意外、健康、医疗和大病保险功能,如果据此看来,的确比基金要好。
  观点2:交给专家打理我放心
  原由:投资理财,家庭理财规划都是非常专业的领域,自己打理既浪费时间,又因不专业徒添风险,没有必要。特别是看到身边不少朋友经过多年的自己操作,在浪费很多时间之后,还是把钱交给了基金。而投连险的投资账户资金正是交给了基金理财专家打理,也不额外收取理财费用,何乐而不为?
  观点3:银行+保险=靠得住
  原由:销售投连险,主要通过两大销售渠道:一个是保险公司营销员渠道,另一个银行代理渠道。在营销员销售层面,由于投连险首期交费额通常较大,且必须到银行开设理财账户,因此保费收取通常采用银行划账方式,与营销员推广时所说“从你的左口袋放到右口袋”无异。银行销售代理渠道,所有商洽、签单和手续办理都是由银行员工参与办结,更让人感到踏实,银行办事咱信得过!
  观点4:条款反正看不懂,能赚钱就行
  原由:由于投连险的设计比传统保单要复杂得多,保单的条款通常会涉及不少投资领域的专业词汇,即使是营销员本身也不容易全面掌握,更何况普通的客户。因此,面对晦涩难懂投连险条款,大多数客户认为“条款反正看不懂,能赚钱就行”。这也给代理人(渠道)推销时片面放大险种的投资功能,弱化投资风险宣传提供了方便,最终因误导引发大量退保案件发生。
  观点5:跟着大伙跑不会错
  原由:保险公司推出投资理财类产品通常是选择在资本市场回暖或趋热时上市,因此多数产品短期内都会出现收益飘红的迹象,而国人投资习惯于盲目跟风,热衷于人云亦云,加快了产品红利效应的传播速度,容易形成盲目抢购风。而一旦资本市场寒潮袭来,产品红利缩水,又形成一波退保潮,为保险投资失败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
  为了揭开众说纷纭的投连险真正面纱,让人们不再在“想当然”的氛围里雾里看花,特将本刊专家顾问对投连险的精彩观点收辑成文,以飨读者。
  专家:刘平(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保险与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观点:投连险本质是长线投资。
  详解:投连险是一种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的保险产品。买保险一是要保障,二是要投资。不管是保障,还是投资,都应是长线考虑,而不是短线投机。投连险的本质就是典型的长线投资产品。对保险客户而言,本应在银行利率高的时候买固定利率的保险产品以锁定收入,因为银行利率不会老是那么高,当银行利率下降时,由于购买的保险产品已经锁定了预定利率,客户即可获得超额利润;而在利率低的时候就不适合买固定利率的保险产品,应买分红型或投资连接型保险产品以期望通过分红或投资收益获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更应该买投连险,因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好转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现实中客户却往往在进行相反操作,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强、处于高位的时候买投连险,而在资本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却不敢买投连险了,这都是害人至深的误区。
  专家:郝演苏(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
  观点:最大的保险误区:所有人都买投连险
  详解:投连险产品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向消费者讲明白产品。投连险的业务员不该将投连保单卖给不该买投连险的人。投连险产品应该定位在中高收入阶层,或者是对资本市场有认识的人群。一个市场上,产品多元化没有错,就怕一窝蜂,就怕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购买。如果在包括乡镇地区都开设品牌产品专卖店的话,那这个品牌也就差不多快玩完了。所以,对于投连险产品的销售与推广,一定要谨慎,首先要看看行业能不能把握住;其次要看对营销员的训练能不能到位。
  专家:徐文虎(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
  观点:消费者必须正确认识投连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
  详解:投资投连险并非毫无风险,由于其没有保底收益,这样的风险比分红险和万能险要大得多。消费者必须正确认识投连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绝不可将投连险当股票、基金一样高抛低吸,需做长期投资。
  专家:王绪瑾(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
  观点:保监会投连新规有利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详解:从日开始,保险公司不得通过银行的储蓄柜台销售此类保险,而被严格限制在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同时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这将有利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防止有些被保险人把投连险误认为投连就是投资,投资必有盈利,同时也避免同银行的存款混淆起来。相对来说,使被保险人得到经济保障,使他的投资风险得到控制。
  投连“正”道是沧桑
  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剑剑指向投连险的十年沉疴。新规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用正确的人,通过合适的渠道,在正确的时间,向合适的人群销售合适的产品”。本次新规既是治理投连险销售误导的一剂“猛药”,也让命运多舛的投连险客户吃下一颗“定心丸”, 投连险从此迈入一条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沧桑“正”道。
  一、用正确的人。新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正确的人”。导致投连险“十年一殇”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用人失察”。新规规定:“投资连接保险销售人员必须拥有资格证书,且应至少拥有1年寿险销售经验,并无不良记录。投资连结保险销售人员应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专项培训”。同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对农村地区销售投连险的管理,严防损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行为的发生。
  二、通过合适的渠道。新规规定:“自3月15日起,银行储蓄柜台不得销售投连险,仅限于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此举等于监管层一针见血的指明“银行柜台销售”是投连险误导销售的重灾区!由于近年来银保代理的高手续费及高标准销售激励,使银行代理保险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柜台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但投连险产品不同于普通保险产品,其设计复杂,专业性强,如果仅仅通过柜台说明就能签下保单,往往潜藏着诸多误导成分,容易损害投保人的利益。而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则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沟通的充分性和专业性,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三、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时间是指投连险推出的时间。不少保险公司往往将投连新品作为应对牛市的获利工具,殊不知,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借助高收益拉动产品销售量和扩大保费规模,但却暗伏着收益率立马走“下坡路”的危险,很难保证投保该险种的客户质量。如果在熊市推出投连险,虽不能保证收益率迅速走高,但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客户质量,也守住了投连险只能作为长线投资的这条底线。
  四、向合适的人群一方面排除不合适的人群。一是短期内想赚一笔的人不适合。就像如果有人有笔储蓄想为养老投资,但对于距离退休只有2、3年年限的人不适合。一般经济周期是5年,至少有5年以上的投资规划,才可以选择投连险。投连险从长期来看,是通过定期定额投资熨平经济周期泡沫来战胜市场经济波动规律的。二是经济状况不稳定且没有一定基础的人不适合。经济状况不稳定,会造成缴费中断,容易造成退保损失。三是短期内急用钱的人不适合。手上有10万20万,但两三年内就要买房或结婚,这笔钱是不适合用来购买投连的。
  另一方面找准合适的人群。一是有长期投资规划目标的人。比如10―15年的教育金规划,10―15年创业金积累规划以及20―30年的养老投资规划,都非常适合投连险。根据资本市场的短期走势进行追加投保或退保都是不科学、不符合产品特性的行为。二是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投连保险与分红、万能等保险产品不同,没有保底收益,是一个风险自担的产品,投保人应当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这里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钱的多少无关,与年龄无关,但与理财知识有关。理财知识越丰富,越了解投连险的投资属性,就越不在乎短期的市场波动,就会越了解投连险只是承担短期的系统性风险,却能够抵御长期的通胀风险,并能充分发挥复利增值的巨大威力。三是投连险是一个适合中高收入人群的理财保险产品,由于投连险是长期的不保底的保险产品,购买投连保险的客户应具有一定的闲置资金和合理的资产配置,并且建议投保人购买较高的额度,才能弥补各类管理费用支出,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这也是新规规定“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的重要原因。
[][][][][][]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 10:50)
? ( 09:26)
? ( 08:55)
? ( 08:50)
? ( 09:31)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证010042号Copyright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整存整取年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