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尺寸对照表80mm 负压要求200Pa,需要抽风多少m³/h

30万吨多元金属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甜梦文库
30万吨多元金属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镍业公司 30 万吨多元金属镍项目可研报告CN中国鸟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一月 中国鸟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管副总工程师:项目经理: 参加专业及设计人员目 录 1 总 论 1 1.1 概况 1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优势 5 1.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7 1.5 设计基础与建设条件 8 1.6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10 1.7 工艺选择 11 1.8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13 1.9 项目主要子项 17 1.10 环境保护 18 1.11 节能、消防及劳动安全 19 1.12 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 20 1.13 项目效益 21 1.14 项目进度计划 22 1.1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2 2 技术经济 23 2.1 概述 23 2.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23 2.3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8 2.4 投资 30 2.5 成本与费用 31 2.6 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及税金 35 2.7 项目融资及资金使用计划 36 2.8 利润及利润分配 37 2.9 基准收益率 37 2.10 财务分析 37 2.11 综合分析 41 3 冶 炼 50 3.1 概述 50 3.2 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 50 3.3 产品规格标准 51 3.4 工艺流程选择 52 3.5 工艺过程叙述 55 3.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9 3.7 冶金计算主要结果 63 3.8 主要设备选择计算 64 3.9 配置说明 70 3.10 问题和建议 72 4 热 工 73 4.1 动力中心 73 4.2 事故柴油发电站 78 4.3 液氧气化站 80 4.4 煤气回收 81 4.5 天然气供应 82 4.6 厂区综合管网 83 5 收 尘 85 5.1 概述 85 5.2 焙烧工段烟气处理 85 5.3 矿热炉烟气处理 86 6 给排水 88 6.1 概述 88 6.2 给水 90 6.3 消防设施 93 6.4 排水 94 6.5 节水和节能措施 95 7 电 力 96 7.1 设计依据 96 7.2 设计范围 96 7.3 供电电源 96 7.4 用电负荷 96 7.5 全厂供配电系统 97 7.6 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 98 7.7 继电保护及计量 98 7.8 主要设备选择 98 7.9 电力监控系统 99 7.10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99 7.11 生产车间的环境特征及配电材料选择 7.12 电气传动及控制 100 7.13 配电线路 100 7.14 照明和事故照明 100 7.15 防雷与接地 101 7.16 节能措施 101 7.17 主要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101 7.18 用电安全措施 103 7.19 高温、高热防范措施 104 7.20 存在问题和建议 10499 8 自动化仪表 105 8.1 概述 105 8.2 设计原则及装备水平 105 8.3 仪表选型 106 8.4 仪表电源 107 8.5 仪表维修 107 9 电 信 108 9.1 项目概况 108 9.2 设计依据 108 9.3 设计内容和范围 108 9.4 电话通信系统 108 9.5 计算机网络系统 109 9.6 有线电视系统 110 9.7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110 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 9.9 线路敷设 111 9.10 供电电源 111 9.11 防雷接地 111 10 暖 通 112 10.1 概述 112 10.2 专业设计依据 112 10.3 基础资料 112 10.4 设计内容 113 11 土 建 116 11.1 概述 116 11.2 设计依据 116 11.3 建筑设计 118 11.4 结构设计 120 11.5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124 11.6 主要存在的问题 124 12 总图运输 125 12.1 区域概况 125 12.2 总平面设计 126 12.3 竖向设计 129 12.4 工厂运输 129 12.5 工厂绿化 132 1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2 12.7 存在问题 133 13 环境保护 134 13.1 设计依据和设计采用的标准 134 13.2 建设地的环境现状 134 13.3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35 13.4 主要污染控制措施及预期效果 140 13.5 绿化 142 13.6 清洁生产分析 142 13.7 环境管理和监测机构 143 13.8 环境保护投资 144 13.9 环境影响分析 144 13.10 建议 145 14 化 验 146 14. 1 化验系统任务 146 14. 2 化验系统的配置 146 14.3 化验设备的选择 146 14.4 其他 147 15 机 修 148 15.1 概述 148 15.2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48 15.3 车间组成及任务 148 15.4 工作制度及人员 148 16 节 能 149 16.1 节能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149 16.2 节能技术规定 149 16.3 项目概况 150 16.4 能源、资源消费总量 150 16.5 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151 17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153 17.1 概述 153 17.2 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53 17.3 建设项目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 156 17.4 劳动安全方面采取的对策措施 160 18 消 防 171 18.1 设计依据 171 18.2 项目设计范围及主要生产过程 171 18.3 项目生产、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171 18.4 工程的防火措施 172 18.5 消防系统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175 18.6 消防设计专项投资概算 176 19 投资估算 177 19.1 概述 177 19.2 投资范围 177 19.3 编制原则及依据 177 19.4 投资分析 179 19.5 其它说明 179 19.6 投资估算 179 附设备表 附图 1 总 论 1.1 概况 1.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有限公司年产 30 万吨多元金属镍项目(一期 10 万吨) 简称:?年产 30 万吨多元金属镍项目(一期 10 万吨) 1.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镍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1.1.3 项目建设厂址 项目建设厂址位于?,基地北侧紧邻*江,东面为?,厂址东侧有西气东输管线穿过。项目 一期用地?万平方米。 1.1.4 项目性质与特点 本项目处理进口红土镍矿生产多元金属镍, 属于新建设的冶炼工程。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回转 窑焙烧、电炉还原熔炼(即 RKEF)工艺,该工艺技术系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再创 新后的推广应用。本项目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立足高 起点、高效率、高水准,促进我国镍铁合金基地的建设,为我国的镍合金行业科学、有序发 展做出贡献。 1.1.5 企业现状 ?有限公司是?冶炼集团公司和?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10 年 5 月在? 市注册,注册资金 20000 万元。 ?集团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镍产品为主,集生产、商贸、服务、房地产开发、工程建筑为一体 的综合性民营企业。总部坐落于?。其前身是成立于 1984 年的?有限公司。1995 年列全国 私营企业 500 强第?位。19**年重组为集团公司。2003 年,企业逐步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 道。 其冶炼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对?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 直接推动了世界对于 低品位红土镍矿资源的开发进程,直接推动了世界对于废弃低品位红土镍矿资源的开发进 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也凭借此工艺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循环经济 领域的楷模。 公司以与?不锈钢公司和?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为标志, 一举确立了行业内的主 导地位。 ?公司是一家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年开始房地产开发,先后在?开发了*余万平方米房 地产,现拥有资产约?万元。 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限公司与?公司经过认真协商,最终达成协议并共同组 建成立“?有限公司” ,在?投资建设年产 30 万吨多元金属镍合金项目。?集团以国外红土 镍矿山部分股份入股,?公司以资金和设备投入。 在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新成立的?实业有限公司将以“和谐、 创新、奋进、 图强” 为发展理念,遵循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固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也为带动地方工 业经济更加科学、健康、可持续地向前发展。企业将秉承着“保民生、求稳定、讲和谐、促 发展”的信念,紧紧依托自身的海外矿山优势,综合开发镍、钴、铬等有价金属资源,严格 贯彻落实?省工信委关于“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关闭产品 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厂小矿,严格控制初级资源类产品产能的盲目扩张,着 力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精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 把节能减排当作提升企业发展 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响应国家有关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根据国务院 2009 年颁布的“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第九款有色金属项、第五条“充分利 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的内容,该拟建项目以印度尼西亚的中苏拉威西省 KOLO、PANDAUKEL 地区作为原料基地,在国内生产加工为镍产品,是对国家有关有色金属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响应。 镍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对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主要用途是制造不锈钢、高镍合金钢和合金结构钢,被广泛用于飞机、雷达、导弹、 坦克、舰艇、火箭、宇宙飞船、原子反应堆等各种军工制造业;在民用工业中,镍常制成结 构钢、耐酸钢、耐热钢等大量用于各种机械制造业、石油;镍与其他元素如铬、铜、铝、钴 等元素可组成镍基合金或镍铬基合金。镍基合金、镍铬基合金是耐高温、抗氧化材料,用于 制造喷气涡轮、电阻、电热元件、高温设备结构件;镍还可作陶瓷颜料和防腐镀层;镍钴合 金是一种永磁材料,广泛用于电子遥控、原子能工业和超声工艺等领域,在化学工业中,镍 常用作氢化催化剂。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 全球镍的消费量随战争或经济衰退而 出现波动,但基本上每年按平均超过 6.5%的速度增长。 镍是生产不锈钢和电子元件的重要原料, 生产不锈钢和部分特种钢以及电子元件所需镍占所 有镍消费量的 70~80%。预计 2011 年中国不锈钢新增产能达到 1100 万吨,到 2012 年,总 产量将超过 2000 万吨。受不锈钢产量不断增长的影响,以及汽车、航天、机械制造和 IT 电 子产业的需求推动, 同时作为电池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原料, 镍金属的需求量也 不断相应增长,对全球镍价构成强劲支撑。ANTAIKE 首席镍分析家预测,2011 年的镍消费将 较 2010 年的 50 万吨增长 4~5%,消费增速 12%。 含镍矿石类型主要有硫化镍矿和氧化镍矿(也称红土镍矿) ,硫化镍矿的采选难度比氧化镍 矿低,以前各国主要开采硫化镍矿,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开采,硫化镍资源目前已濒临枯竭, 世界各国的镍冶炼企业纷纷把目光转移到氧化镍矿资源的开采。 近十年来,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开采竭尽枯竭,以及镍冶炼提取技术的日益提高,同时在镍 的市场需求量总体强劲增幅的作用下, 综合开发利用氧化镍矿正逐步成为镍冶炼行业关注的 热点。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是目前世界上拥有着丰富氧化镍矿资源的国家, 本工程生产所需原矿正 是来自企业在印尼持有股份的氧化镍矿山。 这为该工程建成投产和企业后续的长足发展提供 了充足的原料供应和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2)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根据去年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和今年 4 月 7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在 2010 年底前将淘汰 300 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炉产能, , 在 2011 年底前将淘汰 400 立方米及以下的炼铁高炉。目前我国镍铁冶炼高炉主要炉容以 128 立方米居多, 达到 300 立方米以上的极少, 一旦国务院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真能得到彻 底的贯彻, 对我国镍铁行业尤其是高炉镍铁的冲击无疑是巨大, 而对不锈钢行业也将产生重 大影响,但是由于小高炉冶炼效率较低,污染和耗能双高,冶炼工艺落后,从行业本身的健 康发展来看优胜劣汰是必然遵循的生存法则, 随着国家关于淘汰落后产能、 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决心的一步步地落实,我国镍铁生产的新格局将由此催生。 (3)项目建设有利于*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为了加快*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必须通过大项目机遇来壮大 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占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这样才能借机达到不断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综合 竞争力的目的。*镍冶炼项目建成后,必将带动周边原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和高技术产业群的相互支撑, 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 促进形成协调发展的工 业格局,推动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进程,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后, 将以特色工业园区为依托,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进一步拉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 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全省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促 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省工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作出表率。 (4)项目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市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和闲置资产。 其中包括一般技术人员 1600 人, 高中级职称 400 人, 其中高级 200 人,各行业的熟练工人 5000 多人,具备相当的研制和设计能力。仅驻市厂矿 一块,闲置资产近亿元,闲置厂房近 2 万平方米。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其产品形成了一定 的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 这些国家部委定点生产企业及其产品, 急待巩固和走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本项目建成后, 将填补?省镍产品深加工多元化产业的空白, 为?省的工业化发展作出积极 贡献。项目一期达产达标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
万元,上缴所得税 3387.40 万元, 净利润 10162.21 万元。不仅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收入,而且还能为当地提供大量 的就业机会。在企业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优势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1)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吻合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年) 》中第四章“重点项目”第九项“氧 化镍矿开发利用技术”中明确指出“由于硫化镍矿资源紧缺,开发镍红土矿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类型镍红土矿,研究不同火法工艺处理硅镁镍矿” 。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国外矿产 资源,发展我国金属镍产品冶炼,减少金属镍的进口依赖是必然趋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资源开发和利用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主张 企业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氧化镍矿山拥有股权, 将矿石运回国内生产加工, 符合国家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符合国家工业发展规划。 (2)项目建设拥有政策优势 该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市政府办公室 还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年产 30 万吨多元金属镍项目 (一期 10 万吨) 建设领导小 组,全力支持苏南华盈镍业的建设。 (3)项目建设拥有资源优势 本项目的氧化镍原料来源于企业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岛 KOLO 和 PANDAUKEL 地区拥有 股权的矿山,矿山储量丰富,镍含量在 1.5~4%之间,品位稳定,可以长期充分为企业提供 生产原料。苏拉威西岛位于菲律宾地块的南延伸部分,主要由 4 个半岛构成,区内构造比较 复杂,没有大面积平原。森林覆盖率占 50%,其余多为灌木丛、草地或荒野,农业用地不 足 10%。苏拉威西岛采矿业发达,特别是含镍矿石的开采,没有大规模的机器制造业,农 业则以水稻、可可、丁香和热带水果的种植为主。KOLO 和 PANDAUKEL 矿山开采区地形标高 从海拔 28m 到 900m 不等,工作区的地层及岩石分布情况如下:中生界白垩系蛇绿岩套在 工作区广泛分布,主要由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辉长岩,蛇纹岩组成。岩体表层 的风化带是氧化镍矿体重要的矿化层位。中生界白垩系纪 MATANO 组(Km) :由含页岩和燧 石结核的泥灰岩组成。 少量分布在 KOLO 工作区的西北部分。 中生界三叠系 TOKAL 组 (Trjt) : 由灰泥岩,灰岩,砂岩,页岩,泥灰岩和板岩组成。主要分布在 KOLO 工作区的西北角。第 三系上新统 PANDUA 组(Tmpb) :由砾岩,砂岩,粘土岩组成。在 KOLO、PANDAUKEL 工作 区仅有小面积出露。第四系更新统 ALANGGA 组(Qpa) :由砂岩和砾岩组成。在 KOLO、 PANDAUKEL 工作区有少量的分布。 ?市亦有充足的大理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石灰石、云灰岩、煤、硫、镁质粘土、瓷 土等。以大理石为主的石材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储量 3.5 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南义、夏 畈、黄金、横立山等乡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石灰石储量 25 亿立方米以上,全市大部分 乡镇均有蕴藏,尤其是码头镇储量大,质量好,目前已成为亚东水泥厂年产 150 万吨水泥的 原料基地。?市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城区日供水能力 3 万吨,码头工业城正在建设一座 6 万吨的新供水厂。城区内水域中,有中型水库 4 个,小(一)型水库 10 个,小(二)型水 库 54 个,大型矿山尾矿库二个。?依山傍水,域内淡水面积 12.6 万亩,主要集中在市区 10 公里范围内的赤湖和赛湖。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投资开发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均为本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 企业的生产和持续发展将不受资源的制约, 大 幅度降低了生产和投资风险。 (4)项目建设拥有地域优势 ?市辖区位于苏北偏西,珠江下游北岸,北襟珠江“黄金水道” ,东邻?,南接*、*,*湖北 阳新,北与?市隔江相望,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通衢”之称。全市总面积*平方公 里,总人口*万,辖*个乡(镇、场、街道) 。 ?市是?省重点工业县市之一。?铜业公司武山铜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江洲造船厂、? 船用机械厂、?航海仪器厂、宝钢集团人民机械厂、?油嘴油泵厂等一批中央、省、?所属 大中型企业云集?,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基础良好。已形成纺织、机械、建材、矿 冶、食品、化工、造纸等众多门类工业体系,其中矿冶、轻纺、机械、建材已成为四大支柱 产业。台商投资的?亚东水泥厂,总投资 28 亿元人民币,远景目标年产 1400 万吨,是建材 业中的一艘航空母舰, 正好具备消化本项目冶炼所产生的炉渣条件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炉渣是水泥生产很好的填充料也是砖瓦生产的优质原料) 。 另外,?码头工业城已经形成园区规模,道路、水、电实现了三通。本项目选址位于珠江南 岸边,码头和航道条件优越,本项目所需矿石原料主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等国,产出的镍产 品销往太钢、宝钢、张家港以及韩国等地,可以通过珠江水路,运输方便,运输量大,运输 成本低,以年产 30 万吨多元金属镍估算,每年经珠江运输的原料总量达到 300 万吨以上, 水路运输相对火车运输成本低廉,年节约成本费用超过 2 亿元。 (5)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 本项目采用的回转窑焙烧、电炉还原熔炼(即 RKEF)冶炼工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 是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后的推广应用。设备立足国内,其中回转窑(Φ 5.5? 115m) 、矿热电炉(45MVA)等设备均是国内制造的同类设备最大的,但在 NERIN 设计的有 关项目中已采用。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 (6)项目建设在经济上可行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
万元,经营成本为
万元,单位加 工成本为 9182.56 元/t.镍铁,达产年平均可实现销售收入(含税)为
万元;应纳 增值税 3952.67 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 395.27 万元,利润总额 13549.62 万元,年上交所得 税 3387.40 万元,项目实现净利润 10162.21 万元。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 15.90%;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1.00 %,均高于设定的 基准收益率,表明本项目财务效益较好;借款偿还期内,利息备付率为 3.10~27.63,偿债备 付率为 1.10~1.49 表明项目有较好的偿债能力。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达产期平均盈亏平 衡点为 47.60%,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以上数据表明,项目财务效益较好,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项目在财务 上可行。 1.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4.1 设计规模 一期:10 万吨/年多元金属镍合金 副产电炉熔炼水淬渣:84 万吨/年(dry) 1.4.2 产品方案 粗镍铁合金含 Ni:15% 尺寸:~200?100?50mm 重量:~8 kg/块 1.5 设计基础与建设条件 1.5.1 氧化镍矿成分 本项目原料全部来自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 KOLO、PANDAUKEL 矿区的氧化镍矿,矿石中 的镍多以类质同象或氧化物存在于绿镍矿(NiO) 、镍磁铁矿【 (Ni?Fe)3O4】 、镍钒 (NiSO4?6H2O) 、碧钒(NiSO4?7H2O)和翠镍矿【NiCO3?2Ni(OH)2?4H2O】中。除 上述矿物外,矿床下部蛇纹石的灰绿土层中,还有部分镍附着于暗镍蛇纹石【 (NiMg) 8?SiO2?nH2O】 、镍绿泥石【 (NiMg)3?Si2O8(OH)4】和绿高岭石中。 混合氧化镍矿设计成份见下表 1-1 表 1-1 成分 Ni Co Cu Fe2O3 MgO SiO2 Al2O3 CaO 其他 % 1.8 0.08 0.02 18.5 27 43.5 2.9 0.6 9.1 混合氧化镍矿设计成份(干基)氧化镍矿含水&35%,矿石粒度&300mm。 1.5.2 地理、交通、自然气象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市码头镇(115°30@E,29°50@N) ,是珠江流入?省境内的第一个重 镇。东濒赤湖与?县接壤;南抵?市区;西枕山丘,与湖北省阳新县相接;北临珠江,与湖 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东距?市 32km;沿珠江上至汉口 219km,下至上海 906km。 码头镇是?的工业重镇,是?的台资工业园,是?规模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的城镇,也是? 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市两区”之一,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已有?亚东水泥有限公 司、 江州联合造船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大型企业落户码头镇。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形成了建材、 船舶修造、矿业冶金、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轻工机械 6 个支柱产业。 ?市码头工业城位于?市码头镇区东南部,规划面积 78km2。一期规划面积 11.68km2,北 临珠江,东靠赤湖,南抵翠林村中心干道,西至码头镇区。 码头工业城是珠江产业带和昌九工业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江开发的重要工业基地 与?市的新港城,是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的重要支点,?和?沿江开发的重要抓手。正 在筹建的杭瑞高速公路从南部穿过,区位优势明显。 本项目用地位于码头工业城东北角,属一期规划用地范围。基地北侧紧邻珠江;东面为?县 地界;东南、南侧、西南各有一处村庄,其中东南村庄隶属?县管辖,西南为朱湖村,约 600 户,3900 人。 目前厂址及周边区域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 除有少量棉花和果树外, 基本为荒地。 南面 600m 有现状公路通过,根据码头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有 2 条城市道路途经基地附近。 ?市属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气象条件如下表 1-2: 表 1-2 气象条件 要素名称 多年平均值 最高年平均气温(℃) 21.7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34.3 年雷暴日数(天) 46 历年绝对最高气温(℃) 41.2 历年绝对最低气温(℃) -13.4 历年最低气温月的最低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气温(℃) -3.2 历年最大风速(m/s) 281.5.3 外部供电 本项目的外部电源分为 110kV、10kV 2 种电压等级,110kV 电源由牛头山 110kV 变电站向本 工程矿热炉变压器(2 套 15MVA?3)提供两回 110kV 电源,同时由牛头山 110kV 变电站向 本项目的熔炼 10kV 高压配电室提供两回 10kV 电源。二回外部电源的要求为当一电源发生 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外部电源与本项目的交接点为 2 处,一处为矿热炉 110kV 的 GIS 进线间隔的接头处,一处为熔炼 10kV 高压配电室进线柜接头处。本项目需由 电力部门提供的年用电量 6.33 亿度。 外部电源与本项目的交接点为 2 处,一处为矿热炉 110kV 的 GIS 进线间隔的接头处,一处为 熔炼 10kV 高压配电室进线柜接头处。 全厂共两座 45MVA 矿热电炉,每座矿热电炉设置 3 台 15MVA ,110KV 直降式单相变压器, 单座矿热炉实际工作功率约为 34.91MW,两座矿热电炉年耗电总量约为 5.86 亿度。 1.5.4 外部供水 本项目实施后,生产总用水量为 76740 m3/d,其中:新水量为 3830 m3/d,回用水量为 1290 m3/d,循环水量为 71620 m3/d, 本工程的生产水水源为珠江,需自建取水泵站和净化处理设施。考虑河边较陡,主流近岸, 且岸边有足够水深,可以考虑采用固定式岸边取水泵站,泵站取水规模拟定为 5050m3/d, 浑水管线长约 800 米,从本项目界区边缘线外 1 m 处交接,接口压力为 0.35Mpa。 项目需生活水用量为:最高日用水量 100 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12m3/h;水质要求满足国 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从本项目界区边缘线外 1 m 处,设生活水接管口一个, 接管口管径采用 DN100 mm,给水接管点处的水压 0.3MPa。 1.5.5 天然气供应 本工程所用燃料为天然气,年平均消耗量为 7.6?107Nm3/年,最大时用气量 14100 Nm3/h, 供气压力为中压。 天然气气源供应考虑取自厂址东侧的西气东输管线, 从本项目界区边缘线 外 1 m 处接入厂区,满足本项目供气要求。 1.6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1.6.1 设计依据 (1)?苏南华盈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鸟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定的关于《?苏南华盈 镍业有限公司 30 万吨/年多元金属镍项目可行性(一期 10 万吨/年)研究报告》技术咨询合 同。合同登记编号:NERIN 2010 冶金(咨询)第 09 号。 (2)关于《30 万吨/年多元金属镍项目》备案批文(?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3)?苏南华盈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设计基础资料。 1.6.2 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而且成熟可靠的工艺,确保项目顺利达产达标。 (2)注意节约投资,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 (3)主工艺装备及自动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三废污染,达标排放。 (5)选用节能工艺、设备,降低综合能耗。 1.6.3 设计范围 本项目可研设计范围为从原料进入原料库至粗镍铁合金铸锭产品及副产电炉水淬渣为止全 过程的生产及辅助设施。 但不包括以下内容: (1)码头及码头至精矿库的运输; (2)外部水取用泵站及净化设施; (3)110kV 总降变电站及至厂区的供电线路及其接入; (4)外部天然气管线的设计、施工; (5)外部交通运输; (6)外部通讯; (7)电炉炉水淬渣分离镁及其后续回收处理等; (8)二期工程 1.7 工艺选择 1.7.1 工艺流程选择 含镍氧化矿是由含镍橄榄岩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经长期风化淋滤变质而成的。由于风化淋 滤,矿床一般形成几层,顶部是一层崩积层(铁帽) ,含镍较低,一般弃置堆存;下面是褐 铁矿层,含铁多、硅镁少,镍低、钴较高,一般采用湿法工艺回收金属;再下层是混有脉石 的腐植土层(包括硅镁性镍矿) ,含硅镁高、低铁、镍较高、钴较低,这类矿一般采用火法 工艺处理。 目前, 较成熟的湿法工艺流程有: CARON 流程 (还原焙烧氨浸) HPAL 流程 和 (High Pressure Acid Leach) 。CARON 流程处理褐铁矿或褐铁矿和腐植土的混合矿,矿石先干燥,然后矿石中 的镍在 700℃时选择性还原成金属镍(钴和一部分铁被一起还原) ,还原的金属镍经过氨浸 回收。CARON 流程的缺点有:矿石处理采用干燥、还原、焙烧等工序,消耗能量大;回收 金属采用湿法工艺,消耗多种化学试剂;镍和钴的回收率比火法流程和 HPAL 流程低。HPAL 流程主要处理褐铁矿和一部分绿脱石或蒙脱石。 加压酸浸一般在衬钛的高压釜中进行, 浸出 温度 245℃~260℃,通过液固分离、镍钴分离,生产电镍、氧化镍或镍冠,有些工厂生产 中间产品如混合硫化镍钴或混合镍钴氢氧化物。HPAL 流程处理的红土矿要求含 Mg 低,通 常含 Mg&4%(含 Mg 越高,耗酸越高) ,含 Al 低的矿石。有些湿法工艺流程正在进行试 验和评估,如:EPAL 工艺、AL 流程、酸堆浸和氯化浸出等。 目前,红土矿储镍量占陆基镍总储量的 70%,到 2005 年红土矿产镍量占镍总产量的 42%。 其中 70%的镍是采用火法工艺流程回收。 火法工艺处理镍红土矿的现有的工艺流程有: RKEF 流程(回转窑――电炉工艺) 、多米尼加鹰桥竖炉――电炉法、日本大江山回转窑直接还原 法等。 多米尼加鹰桥竖炉――电炉工艺流程是红土矿经过干燥脱水、 制团、 采用竖炉煅烧生产部分 还原煅烧团矿、电炉熔炼生产粗镍铁,粗镍铁在钢包炉中精炼。 日本大江山回转窑直接还原法生产镍铁,该流程分为三个步骤: (1)物料预处理:磨矿、混 合与制团,以提高回转窑操作效果; (2)冶炼工艺:回转窑煅烧、金属氧化物还原与还原金 属的聚集; (3)分离处理:回转窑产出的熟料采用重选与磁选分离出镍铁合金。这是世界上 唯一采用回转窑直接还原熔炼氧化镍的方法。 RKEF 流程是目前红土矿冶炼厂普遍采用的一种火法冶炼工艺流程, 该工艺主要工序: 干燥、 煅烧和预还原――电炉熔炼等。 干燥、焙烧―预还原:采用回转窑,主要是脱出矿石中剩余的自由水和结晶水,预热矿石, 选择性还原部分镍和铁。 电炉熔炼:还原金属镍和部分铁,将渣和镍铁分开,生产粗镍铁。 根据本项目原料成分特点和能源供应的实际情况,依据工艺方案稳妥、可靠的原则,确定? 30 万吨/年镍项目采用回转窑焙烧、电炉还原熔炼(即 RKEF)冶炼工艺。该工艺已在国外有 多家工业生产业绩。 本项目是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后的推广应用。 技术先进可 靠,节省了项目投资。 根据本项目原料成分特点和能源供应的实际情况,依据工艺方案稳妥、可靠的原则,确定? 30 万吨/年镍项目采用 RKEF 流程生产镍合金是可行的,该工艺流程已在世界上被广泛地采 用,技术成熟可靠,项目投资风险低。 1.7.2 圆形电炉和方形电炉的选择 矿热电炉的炉形一般有圆形和长方形。圆形电炉采用三根电极,三根电极圆周布置;长方形 电炉采用六根电极,六根电极直线布置。根据本项目特点,选择 2 台 45MVA 圆形电炉作为 熔炼电炉。圆形电炉和方形电炉相比有如下特点: ①圆形电炉电极至炉墙的距离均等,热负荷均匀分布,炉体热膨胀均匀; ②电极少三根,投资比方形电炉要省,生产过程维修作业量小; ③圆形矿热电炉厂房配置更合理,布局规整,易于监视和生产操作。 1.8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1.8.1 原料库和上料系统 原料由码头通过汽车或皮带运入原矿库贮存, 原料库贮存设计能力为 7 天。 堆存于库房的原 料再通过前装机从原料库送至上料系统进行上料。厂房主跨 30m,长度 90m。厂房内有加 料平台,用以前装机上料;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布置带格栅的两个矿石料仓和一个辅 料仓,料仓下部布置了矿石和辅料的输送胶带,将物料输送至破碎和筛分车间。 1.8.2 破碎和筛分车间 破碎和筛分车间内分别布置有 140m3 料仓、Q=400t/h 振动筛和双齿辊破碎机、Q=400t/h 板式给料机和胶带运输机。大块物料在该车间被破碎至 50mm 以下。 1.8.3 配料车间 该车间内布置有矿石、熔剂和还原剂胶带运输机、2 个矿石料仓、2 个石灰石料仓和 2 个还 原剂料仓、圆盘给料机和计量胶带运输机等。料仓的支耳下均配有称重传感器,通过计量胶 带运输机计量后卸入胶带运输机,完成矿石、还原剂和熔剂的混合及配料的过程。 1.8.4 回转窑工段 该工段主要设备为 2 台Φ 5.5?115m 的回转窑。窑装料端设在配料车间内,卸料端设在矿热 电炉熔炼车间内,并配有多通道燃烧器,用以加热窑内的物料。窑身露天配置,窑体两侧均 有露天操作平台, 方便回转窑的操作和检修。 焙砂从回转窑排放出来, 温度为 775℃~850℃, 进入到焙砂缓冲仓。缓冲仓容量为 30t,相对于额定电炉给料量为 60t/h,其停留时间相对 较短。中间料仓将炽热的焙砂排放到焙砂转运料罐,焙砂转运料罐位于转运车上(有轨转运 车) 。转运车随后将装满的焙砂转运料罐通过一条隧道运到提升井,装满的料罐在该处等待 起重机提升。料罐排空后,起重机将空的料罐转运到提升井并下放到焙砂转运车上。该转运 车可以同时运送一个空的、一个满的两个料罐。起重机将空的料罐放到转运车上后,该转运 车在轨道上移动以使起重机将满的焙砂料罐提起。 起重机在提起满的料罐后, 转运车移动到 回转窑缓冲仓下,将空的料罐装满。料罐装满后,转运车移回到提升井,又开始新的循环。 1.8.5 矿热电炉熔炼车间 厂房内共设两台 45MVA 矿热电炉,焙砂罐由桥式起重机提升到电炉顶的料仓上(起重机和 焙砂罐运输车采用全自动控制) 自动、 顺序将焙砂由回转窑下的焙砂缓冲仓加到电炉加料仓 内,焙砂经加料管加到电炉内,采用气动滑板阀控制加料,加料仓设有盖板,防止热损失和 烟尘损失,为了测量电炉的加料量和加料仓的焙砂量,加料仓采用称重料仓。 电炉操作采用高电压模式。侧墙渣线部分采用铜水套冷却,提高电炉寿命,焙砂在电炉内熔 化后分成渣和金属两相,焙砂中残留的碳将镍和部分铁还原成金属,形成含镍 15%的镍铁。 电炉渣通过位于电炉一端的两个排渣孔中的一个排渣孔排出, 2 小时放出一次, 每 放渣温度 约 1550℃,炉渣通过溜槽进行水淬后,由可移动式捞渣机捞出,通过汽车运到渣场堆存。 用于水淬的水经过沉淀、冷却后,返回水淬系统。 电炉烟气通过冷却后,进入回转窑燃烧器回收利用。 1.8.6 浇铸车间 车间内主要设备为两台铸锭机,用以将熔体浇铸成锭。厂房内配有一台 Q=50/10t 冶金桥式 起重机。浇成的铸锭为长方形,4 块一组,每块重约 8kg。铸锭堆存至厂房一侧缓冷。 1.8.7 动力中心 空气压缩和净化处理系统设备布置在动力中心主厂房内, 压缩空气储罐布置在室外。 空气压 缩机按 3 台设计,两用一备,单台供气能力为 56 m3/min。由于杂用压缩空气是间断使用, 设置一台杂用压缩空气及仪表压缩空气储罐。 净化压缩空气的处理设备按 2 台设计, 一用一 备。停电时设置一台 0.80MPa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供仪表气专用,并设施一台压缩空气储罐, 供停电时事故空压机投运前保证应急仪表 10 分钟用气。 1.8.8 事故柴油发电站 为确保全厂特别重要一级负荷的供电,全厂设置一套容量为 2200 kW,备用功率 2420 kW, 10KV 的事故柴油发电机组,在有特别重要一级负荷的焙烧、熔炼工段配电室等分别设置了 由应急柴油发电站供电的应急母线段。应急供电系统独立于正常供电系统。 1.8.9 煤气回收站 煤气回收站用于回收两台矿热炉(含有可燃气体 CO)烟气, 矿热炉煤气接自 F=8m2 电收 尘后的钟罩阀组,合格煤气通过风冷式煤气冷却器冷却到 60℃以下回收并送至回转窑燃烧 器使用,不合格煤气通过放散烟囱燃烧排放。 1.8.10 供配电系统 全厂 10kV 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 9038kW,工作容量 8411kW,年耗电总量约为 0.4703 亿度。 全厂特别重要一级用电负荷设备总装机容量估算为 2951kW,工作容量 2056kW;最大一台 特别重要一级负荷设备为 250kW 的矿热炉本体冷却水供水泵。除特别重要一级负荷外,其 他的全部生产性负荷为二级负荷。 1.8.11 自动化仪表及计算机 本工程建成后装备水平即自动化水平与工程的总体水平相适应,选用先进的 PLC 控制系统, 采用机电仪一体化的控制方案, 配备进口或国产先进水平的检测元件及执行机构, 确保仪表 和控制系统工作的运转率和完好率,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可靠运行。 主生产系统的配料、焙烧、熔炼等均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 PLC 进行集中监控,其中矿热电炉 的控制系统随设备配套; 其他个别较为分散的设备、 机组采用设置盘装仪表或利用设备配套 的控制柜就近监控。 1.8.12 电信 本工程的电信设计内容有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 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厂区通信线路及管网。 为满足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需要, 在生产区办公楼内建立一套星型拓扑结构的数据通信网, 网 络为 100Mbps 以太网,网络设备箱设在生产区办公楼电话站内。 根据相关设计规定, 在各车间变电所、 生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丙类及以上各生产厂房等处设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8.13 给排水 本工程根据用水设备对水质、水压、水温及供水安全性等不同要求,给水系统分为事故供水 系统、生产水系统、生活供水系统、循环水供水系统、回用水供水系统五个部分。 事故供水系统主要为一旦出现全厂停电断水, 将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的设备用水。 正常生产时 供水量为 1600m3/h,事故时供水量为 2008 m3/h。 生产水系统主要供给生产工艺、 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及用水量较少的生产设备用户, 供水方式 为直流给水系统。该系统最高日供水量能力为 3830m3/d。 生活供水系统主要供给办公楼、 化验及新建生产车间配套的生活设施用水, 供水方式为直流 给水系统。该系统最高日供水量能力为 100m3/d。 回用水系统水源来自全厂的生产废水,水量为 1290m3/d。生产废水排至回用水站,经沉淀 处理后,由泵加压全部回用于矿热炉渣循环水。 循环水系统主要供给生产设备冷却用水, 根据用水户对水质、 水压及用水点的位置等不同要 求,分为矿热炉循环水、回转窑循环水、矿热炉渣循环水、动力中心循环水设施共四座。循 环水量为 71620 m3/d 本工程生产污水主要为矿热炉冲渣水,冲渣水总量为 1290 m3/d,采用重力流排至回用水站 经沉淀处理后压力送至矿热炉渣循环水。 生活污水排水量为 90 m3/d,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 标准,拟采用重力流就近排至珠江;厂区雨水拟采用重力流就近排至珠江。 1.8.14 总平面及运输 (1)总平面布置 厂区主要建构筑物有原料库、辅料堆场、上料系统、 破碎筛分车间、 配料工段、 回转窑车间、 矿热炉车间、浇铸车间、熔炼 10kV 配电室、事故柴油发电站、动力中心、液氧气化站、净 水厂、矿热炉循环水及安全水塔、综合循环水、矿热炉渣循环水、回用水站、事故水池、熔 炼渣堆场、焙烧工段烟气处理、电极壳加工车间、成品打包及综合仓库、综合维修车间、耐 火材料库、分析化验站、生产办公楼等组成。 工厂外围拟采用透空栅栏围墙。一期设 2 处主出入口:①靠近厂前区、厂区西南设人流主出 入口;②在厂区西北部生产原、辅料主要来源处设货流主进口。南面预留远期货流主出口, 主要满足炉渣和成品外运。 本项目厂区围墙内总占地面积为 50.7?104m2(合 760.5 亩) ,一期用地面积 24.81?104m2 (合 372.2 亩) ,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5.2?104m2,厂区建筑系数 25.4%,绿地率 19.5%。 (2)运输 本工程货物全部为公路运输,全年外部货物运输量 257.6?104t/a, 其中运入 163.7?104t/a, 运出 93.9?104t/a。厂内货物运输总量 257.7?104t/a。 (3)道路 厂内道路采用城市道路型断面形式,呈环形方格网布置,将各车间和工段分开,使厂区功能 分区明确,并满足生产、管理和消防的需要。 1.8.15 化验及监测中心 厂区设有中心化验站, 承担进厂原料检测分析、 各车间的试样制取、 半成品及生产成品分析、 生产过程控制分析的任务。中心化验室和厂区的环境监测站合用一幢楼。为节省投资,提高 设备使用效率, 光谱仪、 ICP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精密光谱设备可与环境监测站共用。 1.8.16 公用辅助设施 其它辅助设施还有原料仓库、综合仓库、耐火材料库、电极壳制作车间、成品库等等,部分 车间设置更衣室、浴室、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1.9 项目主要子项 本项目主要子项名称见表 1-3 表 1-3 序号 子项名称 序号 子项名称 1 主要子项名称 生产办公楼 22 浇铸工段 2 原料库和上料系统 23 浇铸车间变电 3 上料系统变配电 24 浇铸工段循环水 4 烟尘处理 25 天然气调压站 5 原料破碎及筛分工段 26 事故柴油发电站 6 配料工段 27 液氧气化站 7 配料工段变配电 28 动力中心 8 回转窑焙烧工段 29 回用水站 9 回转窑焙烧工段变配电 30 分析化验站 10 回转窑焙烧工段尾气烟囱 31 煤气回收站 11 回转窑焙烧工段烟气处理 32 成品及综合库房 12 矿热炉熔炼工段 33 全厂消防泵房 13 矿热炉炉渣处理 34 综合维修车间 14 矿热炉烟气处理 35 事故水池 15 熔炼车间 10kV 配电室 36 厂区总图与运输 16 熔炼车间 1#变电室 37 厂区总平面 17 熔炼车间 2#变电室 38 厂区道路 18 矿热炉循环水 39 厂区大门及围墙 19 矿热炉渣循环水 40 地磅房 20 安全水塔 41 厂区综合管网 21 综合循环水 42 电极壳制作车间1.10 环境保护 1.10.1 废气排放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回转窑焙烧、电炉还原熔炼工艺。设置 2 台回转窑和 2 台矿热电炉。 每台回转窑烟气量为 /h,采用电收尘器处理后通过高 60m,直径 4.4m 的烟囱排 入大气环境,除尘效率 99.9%以上,SO2、烟尘和镍及其化合物最终排放浓度分别为 115mg/Nm3 、 80mg/Nm3 、 2.13mg/Nm3 , 满 足 《 铜 、 镍 、 钴 工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要求(颗粒物 80mg/Nm3,SO2400mg/Nm3,镍及其化合物 4.3mg/Nm3) 。 每台矿热电炉烟气量 3957Nm3/h, 经冷却收尘的处理后, 烟尘和镍及其化合物的浓度分别为 20mg/Nm3 和 7.74mg/Nm3,送入回转窑燃烧利用,不直接排放。 1.10.2 废水排放 生产排水主要有冷却水循环系统排污 1080m3/d,原料库场面冲洗水 10m3/d,其他未预见水 量 200m3/d。 生产排水排入回用水站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熔炼渣水淬和浇铸等对水质要 求不高的工段,不外排。 1.10.3 废渣排放 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建设熔炼渣临时堆场 (占地 0.9hm2) ,经水淬后的熔炼渣送至渣选厂回收镁,最后外售给水泥厂作原料。 详见本报告第 11 章“环境保护”篇。 1.11 节能、消防及劳动安全 1.11.1 节能 本项目采取各种节能措施降低能耗,设计综合能耗 2.43 tce / t 镍合金。详见本报告第 16 章 “节能”篇。 1.11.2 消防 根据工程中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分析,本工程在总图布置、道路设计、建筑物设计、电气设计 等各项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规范, 对不同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生产, 贮存物品特性, 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蔓延。 为预防火灾的发生,本工程在新厂区内设置了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控制室、配电所等 易发生火灾场的火灾情况进行监视,在相关生产车间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根据规范配备了完善的消防设施, 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给水与直流供 水管并用, 在各生产厂房内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设置室内消防给水, 或配置一定数量的磷酸 铵盐干粉灭火器。 详见本报告第 19 章“消防”篇。 1.11.3 劳动安全 设计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卫生设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对生产岗位中有粉尘、有害气体、噪声污染的区域分别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企业安 全生产。详见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篇。 详见本报告第 18 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篇。 1.12 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 1.12.1 项目投资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估算总投资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69498.32 万元、其他费用 8927.64 万元、预备费 11763.89 万元。详见表 1-4。 表 1-4 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投资 1 工程费用 万元
其他费用 万元
预备费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8676.43项目总投资 万元 按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划分,详见表 1-5 表 1-5 序号 投资构成 投资额(万元) 所占比例(%) 1 建筑工程 .74 2 设备购置 .30 3 安装工程 .84 4 其他费用 .72 5 预备费 .49 6 建设期利息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划分 .44 7 铺底流动资金 .47合计
100.001.12.2 项目经济效益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1-6。 表 1-6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设计规模1.1 镍合金 t/a 100000 含镍 15% 1.2 镍金属回收率 % 93.2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1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93710.472.2 流动资金 万元 28921.423 报批总投资 万元 3.1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93710.473.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8676.434 总成本费用 万元/a 4.1 其中:生产成本 万元/a
4.2 管理费用 万元/a 769.474.3 财务费用 万元/a 2031.664.4 销售费用 万元/a 202.105 销售收入 (含税) 万元/a 6 所得税 万元/a 3387.407 净利润 万元/a 10162.218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2.30 9 投资回收期(税后) a 9.04 含建设期 1.5a 10 还款后第一年盈亏平衡点 % 45.301.13 项目效益 1)本项目建设地域交通便利、动力和燃料供应充足、自有原料稳定,主工艺流程先进可靠、 辅助设施完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环保达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大型回转窑、矿热 电炉设备的国内制造也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2)根据市场分析预测可以看出,我国镍市场供应在将较长时期呈短缺状态,因此从长期来 看电镍价格仍将继续攀升,而冶炼红土镍矿生产镍铁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3)依据技术经济初步分析,项目一期总投资
万元(报批总投资
万元) , 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为
万元,上缴所得税 3387.40 万元,净利润 10162.21 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税后分别为 15.90%、12.30%,还款期 达产第一年盈亏平衡点为 65.50%,还款后第一年盈亏平衡点为 45.30%。以上指标表明项目 的经济效益较好,具有较好的清偿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而且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投资风险低、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工程投产后将成为?省第一家现代化 镍合金冶炼厂。鉴此,本《报告》认为该项目可行,建议政府给予支持,尽快批复,早日实 施。 1.14 项目进度计划 本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 2 个月 (2)初步设计及设备商务谈判 4 个月 (3)施工图设计 8 个月 (4)施工建设 14 个月 (5)试生产 1 个月 项目总进度 18 个月 为保证工程总体进度, 设计、 关键设备商务谈判、 设备订货和施工建设等各环节可科学安排、 紧密配合,合理穿插进行。 1.1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本项目考虑由当地政府拟建的牛头山 110kV 变电站供电,建议业主进一步落实并签订 有关供用电协议。若 110kV 变电站有 35kV 电压等级以及出线间隔,矿热炉变压器的外部电 源宜采用 35kV,以降低矿热炉变压器的投资。 (2)本项目建设场地地形较为复杂,对总图和土建等方案及投资影响较大,建议业尽快提 供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以便下阶段设计的优化调整。 (3)本项目采用天然气,请业主进一步落实天然气供应情况。 2 技术经济 2.1 概述 本项目是?苏南华盈镍业有限公司采用世界上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 以红土镍矿为原料, 经 过原料配料、回转窑焙烧、矿热电炉熔炼、浇铸等主要工艺流程,最终产出产品镍铁的生产 过程。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 从项目的角度出发, 计算项目范围内 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1)财务评价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 和有色行业颁布的技术经济设计规范进行。 (2)评价采用含增值税价格进行,投入、产出物价格均按含增值税价格计算。 (3)项目计算期 19.5 年,其中:建设期 1.5 年,投产期 1 年,投产负荷 80%,达产期 17 年。 2.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 2-1。 表 2-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设计规模1.1 镍铁 t/a 100000 含镍 15% 2 产品产量2.1 镍铁 t/a 100000 含镍 15% 3 产品质量3.1 镍铁含镍 % 154 金属总回收率4.1 镍 % 93.25 原料年需要量及精矿主要金属成分5.1 红土镍矿 t/a
干矿镍 % 1.8 铁 % 156 各工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工艺章节7 项目计算年限 a 19.5其中:建设期 a 1.5投产期 a 1 投产负荷 80%达产期 a 178 给排水 8.1 总用水量 m3/d 76840生产总用水量 m3/d 76740其中:新水量 m3/d 3830回用水量 m3/d 1290循环水量 m3/d 71620生活总用水量 m3/d 1008.2 总排水量 m3/d 1380其中:生产总排水量 m3/d 1290生活总排水量 m3/d 908.3 单位产品耗新水量 m3/t 12.64 按镍铁量计 8.4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95.019 供电9.1 10kv 及以下总装机容量 kW 9038工作容量 kW 8411 有功功率 kW 5455无功功率 kvar 2157功率因数 0.929.2 110kv装机容量 KVA 90000功率因数 0.929.3 年耗电量 104kWh/a 63351.6 9.4 单位产品耗电量 kWh/t 6335.16 按镍铁量计 10 外部运输及总图10.1 年运输量 104t/a 514.65外部运输量 104t/a 257.28其中:运入量 104t/a 163.46运出量 104t/a 93.82内部运输量 104t/a 257.3710.2 厂区总占地面积 104m2 24.8110.3 绿化面积 104m2 4.8411 能源消耗11.1 综合能源消耗总量 t 标煤/a 24277011.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t 标煤/t 2.43 按镍铁量计 12 工作制度12.1 主要生产车间 d/班/h 310.5/3/812.2 管理及服务部门 d/班/h 250/1/8 13 劳动及薪酬13.1 在册职工人数 人 345其中:生产人员 人 296管理及服务人员 人 4913.2 职工薪酬 万元/a 1021.8213.3 实物劳动生产率按镍铁量计其中:生产人员 t /人. a 337.84 企业全员 t /人. a 289.8613.4 货币劳动生产率其中:生产人员 万元/人. a 682.76 达产年平均企业全员 万元/人. a 585.7814 投资及资金筹措14.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93710.47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90189.85建设期利息 万元 3520.6214.2 流动资金 万元 28921.4214.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93710.47流动资金 万元 28921.4214.4 报批总投资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93710.47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8676.43 14.5 单位产品投资 元/t 9018.99 按建设投资计 14.6 资金来源14.6.1 自有资金 万元 30713.03(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2036.60(2) 流动资金 万元 8676.4314.6.2 债务资金 万元 91918.86(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1673.87 (2) 流动资金 万元 20244.9914.6.3 项目报批总投资资本金比例 % 30.0015 成本与费用15.1 总成本费用 万元/a 其中:生产成本 万元/a 管理费用 万元/a 769.47财务费用 万元/a 2031.66销售费用 万元/a 202.1015.2 单位产品总成本费用 元/t-镍铁 18419.8015.3 年经营成本 万元/a 15.4 单位产品经营成本 元/t-镍铁 17697.1415.6 单位加工成本 元/t-镍铁 9182.5616 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达产年平均 16.1 销售价格(1) 镍铁 元/t 20000 (2) 炉渣 元/t 2516.2 销售收入 (含税) 万元/a 16.3 应纳增值税 万元/a 3952.6716.4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a 395.2716.5 利润总额 万元/a 13549.6216.6 所得税 万元/a 3387.4016.7 净利润 万元/a 10162.21 17 清偿能力借款偿还期内 17.1 利息备付率(ICR) 3.10~27.6317.2 偿债备付率(DSCR) 1.10~1.4917.3 资产负债率 % 71.94~14.1418 盈利能力18.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2.30税前 % 15.90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1805.01 i c =12%税前 万元 24017.73投资回收期:税后 a 9.04 含建设期 1.5a税前 a 7.73 含建设期 1.5a 18.2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 % 21.00财务净现值 万元 18265.24 i c =13% 18.3 总投资收益率 % 12.71 达产年平均 18.4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33.09 达产年平均 19 盈亏平衡点19.1 达产年平均盈亏平衡点 % 47.6019.2 还款期第一个达产盈亏平衡点 % 65.5019.3 还款后第一年盈亏平衡点 % 45.302.3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3.1 组织机构 项目隶属于?苏南华盈镍业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按公司―车间二级管理机构形式考虑, 厂部 设必要的管理职能部门,下设熔炼车间、浇铸车间等主要生产车间以及相关辅助生产车间。 本项目建成后,建议未来的生产经营管理机构应本着 “精简、高效、适用、科学”的原则, 参照国内外类似企业水平设置, 并考虑与企业现有机构的衔接匹配, 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水平 和效率,降低成本。 2.3.2 工作制度 项目生产部门采用连续生产制, 辅助生产车间根据需要采用间断生产制或连续生产制, 管理 及服务部门采用间断生产制。各部门工作制度如下: 表 2-2 生产部门工作制度表 序号 岗位名称 班次 数量 1 生产车间 d/班/h 310.5/3/8 2 管理及服务部门 d/班/h 250/3/82.3.2 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根据设计规模、所设岗位、装备水平及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确定,生产人员考虑轮休 及补缺勤人员。 项目建成后建议所有劳动定员实行 0&&/a&定岗定编、竞争上岗,部分辅助及服务类岗位可 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实行社会化协作,减轻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负担。 项目设计需劳动定员为 345 人,其中:生产人员 296 人,占 85.80 %;管理及服务人员(含 车间管理人员)49 人,占 14.20 %。 劳动定员汇总见表 2-3。 表 2-3 劳动定员汇总表 序号 岗 位 在册定员 备 注 1 生产车间 1681.1 原料车间 421.2 破碎筛分及配料车间 431.3 回转窑焙烧车间 231.4 熔炼车间 371.5 浇铸车间 232 辅助生产车间 1472.1 检测中心 382.2 动力中心 102.3 综合维修 29 2.4 循环水站 32.5 事故水站及回用水站 42.6 净水站 42.7 总图运输 372.8 厂区线路维修 32.9 计算机站及电话站 112.10 总降变电站 83 厂部 30合 计 345 100% 其中:生产人员 296 86%管理及服务人员 49 14%2.3.4 薪酬总额 根据企业发展规划,设计企业生产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按 20000 元/人.a 计,企业管理人员人 均工资水平按 30000 元/人.a 计,社会保障性缴款为工资总额的 45%。职工年薪酬总额为 1021.82 万元。 2.3.5 劳动生产率 按达产年平均估算实物劳动生产率如下: 企业全员为 289.86t 镍铁/人.a; 生产人员为 337.84t 镍铁/人.a。 按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估算的货币劳动生产率如下: 企业全员为 585.78 万元/人.a; 生产人员为 682.76 万元/人.a。 2.3.6 人员培训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特点, 为确保企业生产能安全正常进行, 在项目投产前各类生产及管理人 员均需进行工艺技术、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考 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地点可考虑在国内相类似企业,采用委托培训的方式进行。 2.4 投资 2.4.1 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93710.4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90189.85 万元,建设期利息为 3520.62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在固定资产中,设备购置费为 36140.42 万元, 其进项税额在生产期开始后纳入应纳增值税中进行抵扣, 固定资产原值不含设备购置 进项税。 2.4.2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以及产成品,应收账 款、应付账款等周转天数按企业实际可能的最低周转天数进行估算。 达产年所需流动资金 28921.42 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占 30%,为 8676.43 万元。 流动资金估算表见表 2-4。 表 2-4 序号 流动资金估算表 单位:万元 年份 项目 最低周 转天数 周转 次数 投产期(a) 达产期(a)3 4~20 1 流动资产28.69 1.1 应收帐款 30 12 47.61 1.2 存货83.05 1.2.1 原料 60 6 95.33 1.2.2 辅助材料 30 12 440.82 551.03 1.2.3 燃料 30 12 8.46 1.2.4 在产品 10 36 7.73 1.2.5 产成品 10 36 5.87 1.2.6 备品备件 120 3 484.63 484.63 1.3 现金 30 12 193.75 198.03 2 流动负债07.27 2.1 应付帐款 30 12 07.27 3 流动资金21.42 4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4.58 5 流动资金贷款44.99 6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910.99 1125.622.4.3 报批项目总投资 项目报批总投资为固定资产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之和。 项目报批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93710.47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8676.43 万元。 2.4.4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固定资产投资与全额流动资金之和。 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93710.47 万元,流动资金 28921.42 万 元。 2.5 成本与费用 2.5.1 估算说明 总成本费用估算采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成本与费用均按含增值税价格计算。 (1)原料 项目原料为进口印尼红土镍矿(含镍 1.8%) ,原料为湿矿。镍矿价格波动与电镍价格的走势 相关,近年来湿矿价格主要在 400 元~1200 元/t 之间波动,其中较长时间集中在 550~700 元 /t, 本项目镍矿价格参考近年来市场行情并与业主商议后确定到厂含税价为 650 元/t 湿矿 (含 税价) ,折合干基为 1000 元/t 干基(含税价) 。具体价格详见表 2-5。 (2)辅助材料 各种辅助材料消耗根据工艺估算确定,按到厂含税价计。 (3)燃料及动力费 燃料及动力消耗根据工艺消耗确定。水资源费为 0.015 元/m3、电价为 0.66 元/kWh,天然 气为 3.95 元/m3。 (4)薪酬 生产人员平均工资按 20000 元/人.a,社会保障性缴款为工资总额的 45%。达产年平均生产 人员薪酬为 858.40 万元/a。 (5)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含折旧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固定资产残值率为 5%,房屋及建构筑物平均折旧年限按 30a, 机器设备平均折旧年限按 12a,并在计算期第 14 年投入相应更新改造资金。 修理费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修理费率估算,其中:建构筑物以固定资产原值的 1.5%提取, 机器设备以固定资产原值和设备进项税额的 4.5%提取。 (6)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和其它管理费用,其中,无形资产(除土地费用)和 其他资产均按 10a 摊销,土地费用按 50 年摊销考虑;其它管理费用参照国内同类企业实际 发生水平估算。 (7)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为固定资产投资借款生产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之和。 (8)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参照国内同类企业的实际费用水平确定,按项目销售收入的 0.1%估算。 2.5.2 成本与费用估算 经估算,项目达产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
万元,单位总成本费用为 18419.80 元/t. 镍铁(以镍铁计) ;达产年平均经营成本为
万元,单位经营成本 17697.14 元/t.镍 铁(以镍铁计) ,单位加工成本为 9182.56 元/t.镍铁达产年平均生产成本估算见表 2-5。 表 2-5 达产年平均冶炼生产成本估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单价 (元) 单位成本(元/t) 总消耗 总成本 (万元) 备注 1 原材料71.981.1 氧化镍矿(含镍 1.8%) t 7.20
89371.98 干基进项税额12985.672 辅助材料661.53 6612.362.1 石灰石(熔剂) t 50.00 95.01
950.132.2 煤(还原剂) t 500.00 327.89 8.882.3 硅铁 t .15 425.00 331.502.4 石灰 t 330.00 1.39 420.00 13.862.5 苏打灰 t 2300.00 46.00 .002.6 铝 t .20 210.00 462.002.7 电极糊 t .66 .552.8 耐火材料 t .14 820.00 221.402.9 缓蚀阻垢剂 t .72 54.45 27.232.10 杀菌剂 t .19 2.40 1.922.11 混凝剂 t .24 15.84 2.382.12 液氯 t .08 3.30 0.832.13 布袋 m2 300 4.68 .802.14 其他28.10 278.88进项税额 960.773 燃料61.343.1 天然气 104m3 7.17 71.683.2 柴油 t
375.02 240.013.3 氮气 104m3 .50 45.00 45.003.4 氧气 104m3 .47 4.65 4.65进项税额4426.004 动力41.504.1 电 104kWh
39.604.2 水资源费 104m3 150.00 0.19 126.39 1.90 进项税额6573.495 薪酬总额 元/人 a
296 858.406 制造费用864.91 8649.136.1 折旧费487.64 4876.426.2 修理费290.78 2907.80 6.3 其他制造费用86.49 864.91进项税额274.097 合计194.71进项税额合计25220.028 加工成本25.63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见附表 2-1。 2.5.3 成本分析 从以上看, 镍铁加工成本中动力及燃料的费用相对所占比例较高, 其中天然气成本为 3017.17 元/t.镍铁,所占比例较大,如果按 3.0 元/m3 来考虑天然气的单价,则加工成本为 8456.92 元/t.镍铁,建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这方面的因素,降低其单位处理成本,提高项目的经 济效益。镍铁加工成本分析图见图 2-1图 2-1 冶炼加工成本图 从图 2-1 可见,在总成本费用结构中,燃料费和动力费所占比例最大,这主要由于项目生产 运营中动力消耗(尤其是电力消耗)以及燃料消耗(主要是天然气)较大。 2.6 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及税金 2.6.1 产品产量及销售收入 本项目的产品为粗制镍铁, 需精炼成精制镍铁才能作为下游不锈钢企业的原料来源。 根据市 场情况粗制镍铁价格为精制镍铁价格的 90%左右。 项目产品暂按在国内销售考虑。 经过与业主讨论和对市场的预测分析, 初步确定项目主要产 品含税销售价格为: 粗制镍铁(含镍 15%) :20000 元/t (折镍点价格为:1333 元/镍点) 矿热炉渣:25 元/t 项目产品产量及销售收入估算见表 2-6。 表 2-6 产品产量及销售收入估算表 序号 产品名称 价格(元) 产量 销售收入(万元)含税 不含税 含税 不含税 1 粗制镍铁(含镍 15%) (t) .02 000.00
2 矿热炉渣(t) 25 21.37 5.50
合计 经估算,项目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含税) 万元。 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见附表 2-2 2..6.2 税金 本项目按照 2009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估算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和进项税税率均为 17%(天然气、水为 13%) ,同时对固定资产投资中 设备购置费部分的进项税进行抵扣。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增值税的 7%、 3%,项目达产年平均应纳增值税 3952.67 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为 395.27 万元。 2.7 项目融资及资金使用计划 2.7.1 项目融资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93710.47 万元,其中:自有资金 22036.60 万元(含建设期利息 3520.62 万元) ;银行贷款 71673.87 万元,长期贷款年利率为 6.14%。 项目流动资金 28921.42 万元,其中:自有资金 8676.43 万元,占 30%;银行贷款 20244.99 万元,占 70%,流动资金贷款年利率为 5.56%。 项目资本金为 30713.03 万元,报批总投资中资本金比例为 30.00 %,满足当前铁合金行业资 本金比例需达到 30%的要求,符合行业准入制度。 2.7.2 资金使用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安排在建设期 1.5 年内投入使用, 前半年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的 40%, 次年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的 60%。 流动资金在生产期按生产负荷安排使用。 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表 2-7。 表 2-7 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序号 年份 项目 合计 建设期(a) 投产期(a) 达产期(a)单位:万元1(0.5) 2 3 4 1 项目总投资
94.45 4.58 1.1 固定资产投资 16.02 57194.451.1.1 建设投资 75.94 54113.91 1.1.2 建设期利息 .08 3080.541.2 流动资金 28921.424.58 2 资金筹措
94.45 4.58 2.1 自有资金 6.47 2.05 .1.1 建设投资 6.39 11109.592.1.2 建设期利息 .08 3080.542.1.3 流动资金 8676.434.38 2.2 债务资金 69.55 84.79 .2.1 长期贷款 69.55 73.87 2.2.2 流动资金贷款 20244.990.202.8 利润及利润分配 项目达产年平均利润总额为 13549.62 万元/a,企业所得税率为 25%,达产年平均所得税为 3387.40 万元/a。 所得税后余额为净利润,达产年平均净利润为 10162.21 万元/a;净利润中提取 10%的盈余 公积金后,所余为未分配利润。 达产年平均利润及利润分配见附表 2-3。 2.9 基准收益率 本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参考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发布的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 ( 三版)中推荐的钢铁冶炼行业的指标,即项目融资前财务基准收益率为 12%,融资后项目资 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为 13% 。 2.10 财务分析 2.10.1 盈利能力分析 (1)融资前分析 根据分析角度的不同,融资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可计算所得税前指标和所得税后指标。 所得税前指标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指标,用于考察项目是否可行,并值得去为之融资。 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见附表 2-4。 各项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见表 2-8。 表 2-8 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数 量 1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2.30所得税前 % 15.90 2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12%)所得税后 万元 1805.01 所得税前 万元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1.5a)所得税后 a 9.04所得税前 a 7.73由上表指标可知,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15.90 %,大于基准收益率 12%,项目 在财务上可行。 (2)融资后分析 a、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 是从项目权益投资者整体的角度, 考察项目给项目权益投资者带 来的收益水平。 项目自有资金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见附表 2-5。 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1.00 %,高于设定的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 13%,从项 目资本金投入可获得的收益水平上看项目可行。 b、静态经济效益指标(达产年平均) 静态指标按达产年平均估算,结果如下: 总投资收益率(ROI) :12.71 %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33.09 % 2.10.2 偿债能力分析 (1)借款偿还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借款偿还年限为 9.5 年,建设期 1.5 年为宽限期,从生产期起分 8 年 按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进行偿还,长期借款年利率 6.14%。 偿还借款资金的来源为:未分配利润,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摊销费。 偿债能力指标见表 2-9。 表 2-9 主要偿债指标 序号 名称 数据 备注 1 利息备付率(ICR) 3.10~27.63 借款偿还期内 2 偿债备付率(DSCR) 1.10~1.49 借款偿还期内从上表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利息备付率及偿债备付率指标均大于 1,并且 随着借款本金的偿还,指标逐年上升,表明项目长期借款利息及本金的偿还保证程度高,项 目偿债能力强。 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见附表 2-6。 (2)资产负债分析 项目资产负债表见附表 2-7。 从资产负债表可知,项目资产负债率为 71.94~14.14%,资产负债率逐年减小,随着长期借款 逐年偿还,其债务中主要为流动资金,故项目和债务人的偿债风险不大。 2.10.3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根据项目计算期内的投资、 融资和经营活动获得所产生的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 计算净现金 流量和累计盈余资金,以判断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 项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见附表 2-8。 从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 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 计算期末累计盈 余资金
万元。因此,项目具备财务生存能力。 2.10.4 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为 47.60 %,还款期第一个达产年的盈亏 平衡点(BEP)为 65.50 %,还款后第一年的盈亏平衡点(BEP)为 45.30 %。表明项目在生产 经营期内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敏感性分析 项目原料及产品价格、建设投资等数据来源于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分别对项目销售 收入、 经营成本、 产品产量及建设投资等因素的单一变化对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 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项目敏感性分析表见表 2-10。 表 2-10 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项 目 变化幅度(%) 财务内部收益率 敏感度系数 临界点(%) 1 销售收入 +10 32.17% 10.24 -2.11+5 24.38% 10.67-5 6.16% 12.26-10 ---2 产品产量 +10 18.08% 1.37 -17.05+5 17.00% 1.38 -5 14.78% 1.41-10 13.64% 1.423 经营成本 +10 --+2.41+5 7.47% -10.61-5 23.38% -9.41-10 30.31% -9.06 4 建设投资 +10 14.50% -0.88 +31.87+5 15.18% -0.91-5 16.68% -0.98-10 17.52% -1.025 基本方案 0 15.90%注:以上敏感度系数“+”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正向变化; “-” 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 定因素反向变化。 从表 2-10 可以看出,各不确定因素中,销售收入的变化对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营成 本和产品产量。建设投资的变化对项目效益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把握市场,降低原料价 格,同时加强管理及技术开发,降低加工成本,避免浪费,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注重在项 目建设过程中投资管理及成本控制,以使项目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本项目加工成本中天然气价格按 3.95 元/m3 计,电价按 0.66 元/kWh 计,燃料及动力 价格对加工成本影响较大,下面对天然气及电力价格作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 2-11。 表 2-11 天然气、电力价格敏感性分析表 变化因素 价格取值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净利润(万元) 备注 天然气价格 (元/m3) 6.50 2.64 340.335.50 6.17 2695.684.50 9.48 5078.913.95 15.90 10162.21 基本方案3.00 21.29 14723.212.50 24.03 17123.73 2.00 26.70 19524.25电价格 (元/kWh) 0.90 1.61 -497.700.80 7.94 3944.560.70 13.57 8262.370.66 15.90 10162.21 基本方案0.60 18.76 12580.200.50 23.66 16898.02 从上表可知,天然气和电力成本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较敏感。 2.11 综合分析 ?年产 30 万吨镍铁项目(一期 10 万吨)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 93710.47 万元,流动资金 28921.42 万元。 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生产镍铁 10 万 t,达产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
万元,经营 成本为
万元, 单位加工成本为 9182.56 元/t.镍铁, 达产年平均可实现销售收入 (含 税)为
万元;应纳增值税 3952.67 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 395.27 万元,利润总额 13549.62 万元,年上交所得税 3387.40 万元,项目实现净利润 10162.21 万元。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 15.90 %;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1.00 %, 均高于设定的 基准收益率,表明本项目财务效益较好;借款偿还期内,利息备付率为 3.10~27.63,偿债备 付率为 1.10~1.49 表明项目有较好的偿债能力。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达产期平均盈亏平 衡点为 47.60 %,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以上数据表明,项目财务效益较好,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项目在财务 上可行。 3 冶 炼 3.1 概述 ?苏南华盈镍业有限公司多元金属镍工程设计规模 300kt/a 镍合金,其中一期建设 100kt/a 镍合金。 该工程以氧化镍矿为主要原料, 工艺采用的流程为矿石破碎筛分-配料-回转窑焙 烧-矿热电炉熔炼-镍合金浇铸。主要建设项目包括矿石上料系统、破碎和筛分系统、配料 系统、回转窑焙烧系统、矿热电炉熔炼及浇铸系统等。 3.2 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 3.2.1 生产原料 本项目原料全部产自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 KOLO、Pandaukel 地区的氧化镍矿区。该矿区 带主要由大片蛇绿岩套中的超基性岩在热带风化条件下形成, 从板块构造观点看, 它和菲律 宾属于同一矿带,都是仰冲上来的太平洋壳碎片,经过风化后,上层成为铁质红土矿,下层 为含镍蛇纹石和含镍绿高岭石带,含镍量为 1.5~4%,品位稳定。同时,矿床中还存在由粘 土质页岩、霞石正长岩风化形成的红土型铝土矿、红土型铁矿。混合氧化镍矿设计成份见表 3-1。 表 3-1 混合氧化镍矿设计成份(Mass-%干基) 成分 Ni Co Cu Fe2O3 MgO SiO2 Al2O3 CaO 其他 % 1.8 0.08 0.02 18.5 27 43.5 2.9 0.6 9.1混合氧化镍矿含水&35%,矿石粒度&300mm。 3.2.2 还原剂和燃料 本工程采用的还原剂为原煤,回转窑采用的燃料为天然气,设计成分分别见表 3-2 和表 3-3。 表 3-2 原煤成分表(Mass-%) 成分 全水分 灰分 挥发份 固定炭 C H S O N Q 低 MJ/kg % 3.13 21 5.61 70 92.41 3.02 0.26 2.94 1.37 24.37表 3-3 成份 甲烷 乙烷 氮气 二氧化碳 Q 低 MJ/m3 % 95.0 1.6 1.8 1.2 35.18天然气成分表(Vol-%) 3.2.3 其他辅助材料 本工程所用辅助材料包括石灰石熔剂、苏打灰等,性状及成分分别见表 3-4、3-5。 表 3-4 石灰石形状及成份% 名称 粒度 5mm 粒度 MgO 石灰石 5~50 mm ≤ 8% ≤ 2.0表 3-5 名称 Na2CO3 苏打灰 ≥ 96.5苏打灰成份%3.2.4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消耗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见表 3-6。 表 3-6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消耗量 备注 1 氧化镍矿 t/a 1375000 湿基 2 石灰石 t/a 1900003 原煤 t/a 656004 天然气 Nm3/a 7.6×1075 苏打灰 t/a 20006 耐火材料 t/a 8207 电极糊 t/a 17908 电极壳 t/a 1703.3 产品规格标准 产品为多元金属镍合金铸锭,化学成分见表 3-7,单块物理规格如下: 尺寸:200?100?50 mm 重量:8.0 kg/块 表 3-6 项目 Ni Co Cu C S P Si 含量(%) 15.0 0.6 0.2 ≤0.6 ≤0.03 ≤0.03 ≤0.2产品成分表(Mass-%)备注 产品质量参考标准:ISO(E)3.4 工艺流程选择 氧化镍矿加工冶炼的工艺基本分湿法冶金(包括氨浸法和加压酸浸法)和火法冶金(RKEF 法和 BF 法) 两大类, 新发展起来的火法加湿法冶金结合工艺虽然显示了使用矿源的广泛性, 但该工艺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冶炼工艺的选择取决于镍矿 Fe/Ni 比以及 MgO 和 Co 的含量,针对不同成分采用不同的冶炼工艺。 氧化镍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褐铁矿类型,位于矿床的上部,铁高、镍低、硅、镁也较低, 但钴含量比较高,这种矿石宜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处理,大量地回收金属钴。另一种为硅镁镍 矿, 位于矿床的下部,硅、镁的含量比较高、铁含量较低、钴含量也较低,但镍的含量比 较高,这种矿石宜采用火法冶金工艺处理。而处于中间过渡的矿石可以采用火法冶金,也可 以采用湿法冶金工艺。氧化镍矿成分及相关的加工工艺见表 3-7。 表 3-7 不同类型的氧化镍矿成分及冶炼工艺选择 氧化镍矿类型 Ni Co Fe MgO SiO2 Cr2O3 使用的冶金工艺 褐铁矿型 0.8~1.5 0.1~0.2 40~50 0.5~5.0 10~30 2~5 湿法冶金工艺 硅镁镍 矿型 低镁 1.5~2.0 0.02~0.1 25~40 5~15 10~30 1~2 湿法或火法工艺高镁 1.5~3.0 0.02~0.1 10~25 15~35 30~50 1~2 火法冶金工艺根据本项目氧化镍矿的成分和矿区分布等特点,综合考虑后认为采用 RKEF 火法冶炼工艺更 为合适。 1、氧化镍矿生产含镍合金的火法冶金工艺 火法冶金有两种熔炼方法,其中一种是鼓风炉(或高炉 BF)法,一种是电炉(矿热炉)法, 其特点是原料都需预先经过干燥、预热、焙烧,经熔炼还原得到镍渣。BF 法熔炼操作要求 炉内透气好、料柱低,这样炉子操作才会顺行。因此,炉子容积虽然不大,但炉内的还原性 气氛不易控制。 目前该法在国外已经被淘汰, 而国内仍有数十家民营企业利用小炼铁高炉在 生产镍铁。 电炉(矿热炉)法原料的干燥、预热、焙烧一般采用回转窑。矿热炉熔炼可以达到很高的温 度, 炉内的还原性气氛受到控制, 在矿热炉还原熔炼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镍的氧化物都被还原 成金属, 而铁则不必全部还原成金属铁, 铁的还原程度通过还原剂焦炭粉的加入量得以调整。 得到的低镍铁水再送入精炼炉中吹炼而得到符合要求的镍铁。这种由“回转窑+矿热炉”组 成的火法工艺称为 RKEF 法。 2、氧化镍矿生产镍合金的湿法冶金工艺 湿法冶金主要形成了两种工艺:一种是还原焙烧―氨浸工艺(简称 RRAL) ,另一种是硫酸加 压浸出工艺(简称 HPAL) 。古巴的尼加罗镍厂采用还原焙烧――常压氨浸法(简称 RRAL) , 古巴的毛阿湾镍厂采用硫酸加压浸出法(简称 HPAL) 。 3、氧化镍矿生产镍合金的湿法和火法冶金工艺比较。 氧化镍矿生产镍合金的湿法和火法冶金工艺比较见表 3-8。 表 3-8 RKEF 法冶炼与湿法(HPAL)冶炼工艺比较 方法 项目 火法(RKEF 法) 湿法(HPAL) 对原料的适应性 硅镁镍矿型氧化镍矿 褐铁类型氧化镍矿 环保 除尘、脱硫、粉尘和炉渣可以利用无污水排放 沿海建厂的酸性渣不允许近海排放,必须深海掩埋 产品品质 符合 ISO6501 国际标准,可直接冶炼不锈钢 电解镍可以用作不锈钢或其它用途 技术特点 工艺成熟、技术可靠 工艺相对复杂、系统庞大,技术难度比较大,需要引进 酸和萃取溶剂 不使用 大量使用酸液,一般酸耗 240~270 公斤/吨矿石 投资成本 11 USD/kg(Ni) 20-24 USD/kg(Ni)目前冶炼氧化镍矿比较先进的工艺技术都需要从国外引进,而 RKEF 火法冶炼工艺具有投资 少、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环保好等优势,产品适合用做生产不锈钢的添加原料,又可经过 工艺延伸直接生产低成本不锈钢, 目前中国鸟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掌握了该技术。 因此, 本项目选择 RKEF 火法冶炼是合适的。 4、氧化镍矿生产镍铁的 RKEF 法与 BF 法冶金工艺比较 鼓风炉(高炉 BF 法)熔炼和回转窑―矿热炉―精炼转炉(RKEF 法)熔炼工艺同属于火法, 但有较大的不同。其工艺比较见 3-9。 目前国内 BF 法采用的设备简陋,能耗较高,无环保设施,存在以下缺陷和问题: ①污染严重,采用 BF 法生产镍铁的过程,需加较大量的萤石(CaF2) ,废气中氟的污染难以 治理; ②镍、钴等有价金属回收率低,镍回收率小于 90%。如镍铁品位提高到 8%以上,则回收率 更低于 80%; ③镍产品档次低,产品中 Si、S、P、含量很大,Fe 的还原程度无法控制,生产出的低段产 品适用范围有限,市场竞争力弱。产品镍含量 3%~6%,绝大部分是铁,只能部分的代替金 属镍。 BF 法目前在国内能够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可以利用被产业政策淘汰的小烧结机和小高炉; ②生存在环保和能源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区域; ③利用矿价低,产品价高的机遇。 表 3-9 RKEF 法与 BF 法冶金工艺基本特征 项目 BF 法工艺 RKEF 法工艺 技术在国际上使用状况 国外已经全部淘汰 国外已有 19 个生产厂家在正常生产 技术在国内使用状况 数十家民企利用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炼铁设备生产 青山控股集团投资的福建鼎信镍业已建成国内第一条竖向联合不锈钢生产线, 部分产品 为太钢、山东日照、浦项钢铁等企业提供原料 技术含量 技术含量低,简单生产 技术含量高,现代化设备生产,有专有技术 建设周期 很短时间内就能投产 一般为 16 个月 建厂条件 煤焦资源丰富地区 电资源丰富地区 环保 氟和铬的污染严重,难以治理,无烟气净化设施, “三废”排放严重超标 无氟污染,有烟气净化设施, “三废”达标排放 镍回收率 &90% &92% 产品品质 无法控制还原气氛,产品含镍量一般为 2~8%;S、P、Si、C 含量均较高,不符合国际交 易标准,只能用作生产 200 系不锈钢或 300 系不锈钢的配料 能有效控制还原气氛,含镍量为 15~20%左右;S、P、Si、C 含量较低,符合 ISO6501 标准,可以作为部分特殊钢生产原料 原料适应性 对 Si、P、S 含量高的原、辅料所生产出的产品很难销售,原料适应性差 配备炉外精炼设备,Si、P、S 含量高的原料也可以使用,矿热电炉对原料适应性较好, 产品含量可以进行调整以满足特殊钢生产要求5、氧化镍矿冶炼工艺综合分析 (1)硫酸压力浸出(HPAL)法:受氧化镍矿影响很大,如氧化镍矿成分发生变化,其工艺 也要作较大调整和变化。目前中苏拉威西省 KOLO 地区尚未发现适合湿法工艺的大型氧化镍 矿,因而暂不可能选择湿法工艺。但不排除在生产过程中,增加超细镍粉生产流程以增加产 品附加值的决策下再分支建设一条浸出生产线,形成火法加湿法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2)高炉(BF)法:国内数十家企业利用落后设备生产。该方法生产成本较低,企业有利 可图。但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中包括氟、铬造成的污染) ,环保代价大。而且高炉法生产 出镍铁,含镍品位低,属低端产品。该工艺在国内也已濒临淘汰。综合这些因素该法不可能 被该工程所采用。 (3)回转窑+矿热炉(RKEF)法:技术成熟、工艺先进,在相同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的情况 下, 可以使用 Ni≥0.8%的氧化镍矿冶炼出符合 ISO6501 标准的各牌号镍铁, 对矿石适应性较 宽。而且所有设备均可以国内制造。 通过全面的技术比较,该拟建工程决定采用氧化火法 RKEF 冶金技术工艺。 3.5 工艺过程叙述 3.5.1 工艺流程概述 通过江海联运送至码头的氧化镍矿, 和通过公路运输送来的石灰石及原煤送至厂外的原料堆 存仓库,并按功能分区分别贮存。生产过程中,由轮胎式前装机将各种物料从矿石储备区运 至在生产区内的上料系统, 物料在该区通过矿石胶带和辅料胶带将物料运往破碎工段进行破 碎和筛分。破碎后的物料被运往配料工段,在该工段矿石、熔剂(石灰石)和还原剂(原煤) 分别按照 84.5%、11.5%、4.0%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料后经由大倾角胶带运输机送至回转窑内 进行干燥焙烧和镍的预还原。 回转窑产出的热焙砂随即通过卸料小车运输并提送至矿热电炉 车间加料平台进行焙砂的卸料, 焙砂通过炉顶料仓和溜槽进入矿热电炉内还原熔炼。 熔炼后 的热炉渣水淬后运至渣选场进行镁的剔除, 选后渣售至附近的水泥厂作为水泥生产原料, 而 产出的液态镍合金由转运钢包车,进行炉外精炼,然后送入浇铸工段浇铸得到镍锭产品。 3.5.2 上料系统 由前装机将物流贮存区的氧化镍矿石、石灰石(熔剂) 、无烟煤(还原剂)分别送入上料系 统的 3 个容积为 20m3 的受料仓。进入受料仓的氧化镍矿石块度≤200mm,石灰石块度≤ 50mm,煤块度≤6mm。然后通过胶带运输机将物料运送至破碎和筛分厂房。 3.5.3 破碎和筛分车间 在破碎和筛分车间,矿石经过 140m3 的料仓中称量后,通过能力为 Q=400t/h 的板式给料机 送至振动筛,矿石在振动筛上筛分成块度 50mm 以下和 50~300mm 两种料。块度 50mm 以 下的料直接供给大倾角胶带运输机,而块度在 50~300mm 之间的料则送至双齿辊破碎机破 碎至 50mm 以下再通过大倾角胶带运输机送至胶带运输机转送至配料车间的矿石料仓内。 还原剂和石灰石分别在 120m3 的料仓中称重后无需破碎,分别通过两台能力为 Q=55t/h 的 圆盘给料机送至一台大倾角胶带运输机, 通过共用一条供料生产线, 由一台大倾角胶带运输 机送至胶带运输机转送至配料车间的还原剂、石灰石料仓内。 3.5.4 配料车间 从破碎工段输送来的矿石通过胶带运输机上的犁式卸料机分别卸至备料工段的两个 114m3 的料仓内, 而还原剂和熔剂则通过另一条胶带运输机上的犁式卸料机依次卸至配料车间的两 个 60m3 的还原剂料仓和两个 60m3 的熔剂料仓内。所有料仓均配有称重传感器,称量后的 矿石、石灰石和还原剂通过各自料仓下的圆盘给料机、计量胶带运输机,分别按照 84.5%、 11.5%、 4.0%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料, 混合后物料的计量可通过调整圆盘给料机的转速来控制, 然后经由两台大倾角胶带运输机送至对应的回转窑内进行干燥和预还原焙烧。 3.5.5 回转窑工段 配完料后的混合炉料加入回转窑干燥和还原焙烧, 回转窑设有两台, 每台回转窑直径Φ 5.5m (内径) ,长 115m,每台回转窑生产能力按炉料计为 97t/h,按焙砂计为 65t/h。 回转窑为连续运转,转速范围 0.5~1.5r/min,窑内物料与烟气流向互为逆流,回转窑筒体旋 向从卸料端看为顺时针旋转。炉料在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为 1.5~3h,按其发生过程的特性, 回转窑可依次划分为三个区:1)烘干区――距回转窑冷端 48~53m 长度段;2)加热区― ―32~35m 的长度段;还原焙烧区――22~26m 长度段。在烘干区,炉料加热至 120℃,可 除去物料的表面水和游离水气;在加热区,炉料逐渐加热升温至 700℃,除去结晶水(结晶 水属矿物化合物成分) ;在焙烧区,炉料加热至 850~1000℃,炉料中的铁、镍氧化物被部 分还原。 焙砂从回转窑排放出来, 温度为 900℃~950℃, 进入到焙砂中间料仓。 中间料仓容量为 30t, 因此,相对于额定电炉给料量为 60t/h,其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中间料仓将热的焙砂排放到 焙砂转运料罐,焙砂转运料罐位于转运车上(有轨转运车) 。转运车随后将装满的焙砂转运 料罐通过一条隧道运到提升井, 装满的料罐在该处被起重机提升起来。 起重机将料罐放置到 电炉给料仓上部。通过打开料罐底部排料阀门将热的焙砂排入电炉加料仓内。 料罐排空后, 起重机将空的料罐转运到提升井并下放到焙砂转运车上。 该转运车可以同时运 送一个空的、一个满的两个料罐。起重机将空的料罐放到转运车上后,该转运车在轨道上移 动以使起重机将满的焙砂料罐提起。 起重机在提起满的料罐后, 转运车移动到回转窑中间料 仓下,将空的料罐装满。料罐装满后,转运车移回到提升井,又开始新的循环。 回转窑窑尾(卸料端)设有回转窑复合燃烧器。燃烧器伸入回转窑高温焙烧段,所处炉温区 段为 ℃,压力(-50Pa)~(-100Pa) 。 为满足燃料选择的适应性, 燃烧器考虑选用多通道, 可用的复合燃料为来自调压站的天然气 和矿热电炉炉顶煤气,各种燃料的特性见表 3-10。 表 3-10 性能 单位 天然气 矿热炉炉顶煤气 燃料形态 气体 气体 燃料入口温度 ℃ 15~20 50 入口压力 kPa 阀组前 200 阀组前 20 燃烧能力 Nm3/h 燃烧器复合燃料的构成上述可选用的燃料燃烧量(即供热量)正常运行时,首先以保证矿热炉炉顶煤气全部用完为 前提,供热不足部分再由天然气或粉煤燃烧提供;粉煤做为主燃料时,天然气还可作为冷窑 启动和作为粉煤燃烧时的稳定剂。要求火焰长度调节范围 35~55m。 复合燃料的助燃空气为当地常温常压空气。燃烧器上设有一次、二次风口,通过调节二次风 量来控制窑内的还原性气氛。 从回转窑排出的烟气温度为~260℃,通过收尘净化后达标排放。详见收尘、环保专业说明。 3.5.6 矿热炉熔炼车间 矿热电炉熔炼采用两台 45MVA 圆型平顶全封闭式矿热电炉熔炼,每台矿热电炉采用三台 15MVA 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vc管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