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产品最新消息应用的公司谁知道

职业发展与规划(13)
华丽家族:公司控股北京墨西科技,后者相关子公司已具备石墨烯批量生产能力,且已有订单签署。墨西科技的石墨烯技术源自中科院重庆所和宁波所。公司控股的宁波墨西科技年产500吨石墨烯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重庆墨西科技年产100万平方米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已基本建成,并与嘉乐派科技在重庆发布了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
  道氏技术: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岛昊鑫80%以上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是石墨烯行业最纯标的。目前产品已大批量供货多家主流电池厂商,预计16年导电剂浆料产量有望突破3000吨。长期看好公司由建筑陶瓷材料向动力电池新材料平台的转型进程
  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中泰化学:子公司厦门凯纳是国内首批从事石墨烯、石墨烯微片生产研发的新兴专业化高科技企业,研发团队正在积极开展石墨烯KNG-G5的中试工作,正在厦门凯纳实验室研制石墨烯乳液;石墨烯微片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也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其生产的石墨烯微片KNG-180已符合欧盟对于生物制药的相关指标。
  中超控股:日,中超控股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中超石墨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用过氧化物交联型低电阻热稳定石墨烯复合半导电屏蔽料”项目已经正式投产并形成了销售。
  康得新:打造碳纤维汽车轻量化全产业链。2016年7月,公司控股股东旗下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碳纤维一期项目成功投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分两期建成年产15000吨原丝、5100吨碳丝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首期建成1700吨碳丝,5100吨原丝,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
  江海股份:8月24日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向江海股份求证,据传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石墨烯超级电容器,请问是否属实?江海股份回应,石墨烯在超容上的应用确实是公司的研发、试验的一项重要工作。
  南风化工:有消息显示,公司曾在2001年与清华大学合资成立了一家名为“南风-清华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科研机构,而这个机构号称已经具备了15kg/小时碳纳米管的批量生产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日产360公斤、年产120吨、纯度高达80%以上的多壁纳米管生产能力。行业内把碳纳米管归为石墨烯概念当中。
  南都电源:南都电源关于石墨烯的两项发明专利主要应用到新型的铅炭超级电池中去。
  佰利联:与石墨烯生产商志阳科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志阳科技于12年创立于台湾台中,拥有领先全球的石墨烯粉末量产技术,主要产品有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分散液、石墨烯薄膜等。
  新纶科技:新纶科技常州电子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已于2015年四季度竣工投产,主要产品包括高净化胶带、光学胶带、高净化保护膜、石墨散热片等。新纶科技在全景网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人工合成石墨烯的项目;芳纶项目公司于日发布了《关于终止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公司常州电子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已于2015年四季度顺利投产,二期TAC光学膜项目、三期锂电池铝塑膜软包项目也在2016年陆续启动。
  佛塑科技:日,佛塑科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下称中科院上硅所)在佛山市举行合作建设石墨烯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中心项目签约仪式,佛塑科技董事长黄丙娣与中科院上硅所所长宋力昕代表双方签署了《石墨烯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合作框架协议》。
  *ST烯碳:是第一家专注于打造石墨烯产业化平台的上市公司,即通过“产业服务+科技金融”的方式,成为石墨烯产业化的枢纽型服务平台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石墨类产品、石墨烯及纳米碳、碳素类产品、耐火材料、烯碳新材料、稀土碳基复合材料、矿产品、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销售,烯碳新材料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
  华西能源:华西能源此前公告,其已与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博增(Bor Z Jang)于日签署了《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张博增(Bor Z Jang)关于拟收购石墨烯相关资产之合作意向书》。在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张博增公开表示,希望在2016年把全球石墨烯年产量提升到1000吨左右,并称AMI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非独家授权石墨烯生产专利。
  德尔未来:9月7日晚间公告,终止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博昊科技70%股权及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79.6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事项。不过,在撤回重组申请文件后,德尔未来与另一交易方——烯成石墨烯的股东重新商议,拟以1.62亿元向烯成石墨烯股东方收购共计53.8915%股权。
  大富科技:青岛金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将拥有的石墨烯生产技术工艺以独占方式和拥有的《一种氧化石墨烯真空涡流剥离装置》(专利号ZL.5)(实用新型已取得专利证书)专利权以区域独占方式让与给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5项石墨烯制备相关专利(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目前也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66977次
积分:2554
积分:2554
排名:第14979名
原创:28篇
转载:316篇
(1)(4)(3)(8)(2)(1)(2)(2)(25)(4)(2)(7)(2)(6)(2)(1)(2)(2)(3)(19)(29)(25)(89)(18)(4)(18)(42)(3)(2)(2)(2)(7)(5)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专题 | 史上最全的国内外石墨烯优势研究单位及企业名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前,石墨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究竟如今石墨烯市场的发展概况如何呢?小编尽洪荒之力整理出史上最全石墨烯优势企业及研究单位供大家参考。( 排名不分先后 )
& & &当前,石墨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究竟如今石墨烯市场的发展概况如何呢?小编尽洪荒之力整理出史上最全石墨烯优势企业及研究单位供大家参考。( 排名不分先后 )
& & 国内篇
& & 石墨烯研究领先单位
& & 1、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 负责人:成会明院士
& & 2、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 负责人:刘忠范院士
& & 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负责人:高鸿钧
& & 4、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所 负责人:石高全
& & 5、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纳米实验室 负责人:朱宏伟
& & 6、中科院山西煤化所,709课题组 负责人:陈成猛
& &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先进功能材料实验室 负责人:朱彦武教授
& & 8、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
& & 重点实验室 负责人:孙立涛
& & 9、中国科学院宁波工研院,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
& & 负责人:刘兆平
& & 10、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课题组负责人:
& & 谢晓明,研究员:丁古巧
& & 11、复旦大学,物理系 课题组负责人:张远波
& & 12、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负责人:
& & 陈永胜
& & 13、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课题组负责人:高超
& & 14、中国科学院纳米所 负责人:刘立伟
& & 石墨烯研究领先企业
& & 1、北京生美鸿业科技有限公司
& & 2、北京碳世纪科技
& & 3、长沙罗斯科技有限公司
& & 4、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 & 5、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6、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 7、常州立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8、常州立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9、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
& & 10、常州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 11、常州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 12、常州碳维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13、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
& & 14、常州碳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15、常州碳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16、常州益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17、常州中超石墨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18、大英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19、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 & 20、格雷菲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21、贵州新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 & 22、杭州格蓝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23、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24、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25、江苏格瑞石墨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 26、江苏积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27、江苏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28、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 29、江阴碳谷科技有限公司
& & 30、济南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 & 31、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32、济宁利特纳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33、济宁市无界科技有限公司
& & 34、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 35、南京吉仓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36、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37、纳诺昂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38、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
& & 39、宁波艾能锂电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40、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
& & 41、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42、宁波维科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43、彭碳科技有限公司
& & 44、青岛海纳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45、青岛华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46、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47、上海新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48、深圳贝瑞特电子有限公司
& & 49、深圳六碳科技有限公司
& & 50、深圳粤网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51、苏州高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52、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53、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
& & 54、炭美科技
& & 55、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 56、无锡纳盾科技有限公司
& & 57、无锡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 58、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 & 59、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60、新纶科技
& & 61、银基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62、张家港康得新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 63、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 64、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国外篇
& & 1、ACS MATERIAL LLC (美国)
& & 2、ADVANCEDMICRO DEVICES(美国)
& & 3、AIXTRONS.E.(德国)
& & 4、ALLOTROPICATECHNOLOGIES(美国)
& & 5、AppliedGraphene Materials(英国)
& & 6、AnderlabTechnologies(印度)
& & 7、ANGEWANDTEMIKRO- UND OPTOELEKTRONIK GMBH(德国)
& & 8、ANGSTRONMATERIALS INC.(美国)
& & 9、ASBURYCARBONS(美国)
& & 10、BASFSE(德国)
& & 11、BGTMaterials Limited(美国)
& & 12、Bruker(美国)
& & 13、CALIFORNIALITHIUM BATTERY(美国)
& & 14、CambridgeNanosystems(英国)
& & 15、CVDEQUIPMENT CORP.(美国)
& & 16、FOCUSGRAPHITE(加拿大)
& & 17、GENERALMOTORS CO.(美国)
& & 18、GLOBALFOUNDRIES INC.(美国)
& & 19、GRAFENCHEMICAL INDUSTRIES(土耳其)
& & 20、GRAFOIDINC.(加拿大)
& & 21、GRAFTECHINTERNATIONAL LTD.(美国)
& & 22、GRANPHNANOTECH, S.A.(西班牙)
& & 23、GRAPHENEDEVICES LTD.(美国)
& & 24、GRAPHENEENERGY INC.(美国)
& & 25、GRAPHENEFRONTIERS(美国)
& & 26、GRAPHENEINDUSTRIES LTD.(英国)
& & 27、GraphenePlatform Corp(日本)
& & 28、GRAPHENESQUARE,INC.(韩国)
& & 29、GRAPHENESUPERMARKET(美国)
& & 30、GRAPHENETECHNOLOGIES(美国)
& & 31、GRAPHENEWORKS INC.(美国)
& & 32、GRAPHENEA(西班牙)
& & 33、GRAPHENSICAB(瑞典)
& & 34、GRAPHITEZERO(新加坡)
& & 35、HAYDALEGRAPHENE INDUSTRIES PLC.(英国)
& & 36、HRLLABORATORIES LLC(美国)
& & 37、INTERNATIONALBUSINESS MACHINES CORP.(美国)
& & 38、NanoIntegris(美国)
& & 39、NANOTEKINSTRUMENTS INC.(美国)
& & 40、NanoXplore(加拿大)
& & 41、Nokia(芬兰)
& & 42、NORTHERNGRAPHITE CORP.(加拿大)
& & 43、QUANTUMMATERIALS CORP.(印度)
& & 44、RSMines(美国)
& & 45、SAMSUNGELECTRONICS CO. LTD.(韩国)
& & 46、SINODESYSTEMS(美国)
& & 47、SONY(日本)
& & 48、Toshiba(日本)
& & 49、UNIDYM(美国)
& & 50、VORBECKMATERIALS(美国)
& & 51、XGSCIENCES INC.(美国)
& & 52、XOLVEINC.(美国)
& & 53、ZSGENETICS INC.(美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291次点击 10:45:08
播放数:18
播放数:26
播放数:27
播放数:284大石墨烯上市公司全部亏损!“新材料之王”的正名之路在何方?
手机充电只需几秒钟?史上最薄电灯泡?光驱动飞行器?从石墨烯诞生起,各种关于石墨烯的非凡应用新闻就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在科研机构、媒体的热捧下,石墨烯似乎已经成为了无所不能的超级“材料”。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Source:ofweek
火爆的石墨烯未来预期
甚至,根据BCC Research最新报告预测,全球石墨烯市场在2018年将超过1.95亿美元,到2023年将迅速超过1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市场前景广阔。
Source:BBC Research、最有料
在如此火爆的未来行情预期下,我国的石墨烯产业也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据最有料小编统计,仅2016年一年全国新增注册从事石墨烯相关的企业数量就达到704家,而按照近五年的增长率来看,2017年中国将新增1095家石墨烯企业。截止到2017年2月,全国拥有石墨烯技术专利、从事相关制备、销售、应用、投资、检测、技术服务的企业数量达到2059家!
Source:最有料
虽然目前全国涉及石墨烯生产、制造、研发、销售、其他服务的企业众多,但是目前国内以石墨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严格来讲有只有4家,并且均为新三板上市公司。分别是:第六元素、华高墨烯、二维碳素、厦门凯纳。
(注:统计不包含主营业务非石墨烯的企业,如:华丽家族、德尔未来、东旭光电、中泰化学等)
连年亏损仍是眼前最现实的问题
然而,与火爆的石墨烯行情相反,甚至有些打脸的是,各家石墨烯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均遭遇滑铁卢,净利润都为负值。
四大石墨烯上市公司2017上半年业绩
Source:最有料
二维碳素(代码833608)
Source:企业半年报
企业简介:国内首家挂牌的石墨烯薄膜生产企业,专业从事大面积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制备,以 及石墨烯电容式触控模组等下游应用研发生产。
业绩: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74.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9%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2.56% ,亏损程度扩大。
业绩点评:报告期内,主营销售规模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石墨烯高导电复合膜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进展,并且产生近百万规模销售;公司发生大额亏损,系由行业发展现状、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造成。
凯纳股份(代码836410)
Source:企业半年报
企业简介: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浆料、石墨烯粒子等石墨烯产品系列以及石墨烯在锂电池、塑胶、涂料等领域应用的系列产品,是集石墨烯及相关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业绩:截止日,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4.93%,亏损程度扩大。
业绩点评: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01,863.2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69%,表明公司主营业务销售规模持续上升,虽然公司的石墨烯产品仍处于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未能实现石墨烯粉体及相关应用产品的规模化销售,但是,随着公司石墨烯粉体的生产技术持续提升,在锂电池、塑胶和涂料领域的石墨烯应用产品上市销售,并获得客户的初步认可,拉动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3,129,330.2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93%。主要因为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间,在产线建设、研发支出等处于进一步加大投入阶段,导致公司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华高墨烯(代码835672)
Source:企业半年报
企业简介:青岛华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从事高品质石墨烯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下游产品开发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向“海洋”与"军工"两大领域,致力于复合材料、安全防护、环境工程等方向上石墨烯的技术与产品开发。
业绩: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7.4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7%,亏损程度减少。
业绩点评:报告期内,华高墨烯实现营业收入44.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7.43%,主要是由行业发展现状、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造成主营产品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所致。
第六元素(代码831190)
Source:企业半年报
企业简介: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无锡格菲主要从事石墨烯粉体、石墨烯薄膜及其他新型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5.59万元,同比增长49.61%;公司实现净利润-173.57 万元,同比增长87.31%。
业绩点评:得益于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加热膜销售的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49.61%;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石墨烯加热膜销售增长迅速,毛利率提升,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87.31%。
国内石墨烯企业还未找到盈利模式
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石墨烯生产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很弱。 一些宣称具备百吨年产能的生产企业, 企业产值和盈利能力远远没有预期的高,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从2017上半年的营收情况来看,4家企业规模均不大。营业收入最多的第六元素也仅有1175余万元,最小的华高墨烯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仅有44余万元。由于主营的石墨烯产品均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4家公司业绩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上下游结合待突破,石墨烯时代还未到来
目前,石墨烯产业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石墨烯研发制备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脱节。目前石墨烯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善未完全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应用,对石墨烯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仍然是科研院校和少量生产厂商。由于下游应用需求未起,大部分石墨烯企业目前仍无法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Source:最有料
最有料小编分析认为阻碍石墨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难点在于两个方面:1、工艺,如何批量化地制备大面积、稳定好、高质量的石墨烯。目前整个行业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石墨烯,行业层面的不良率影响力下游的应用推广。2、销售,在微观层面,石墨烯企业的发展路径有望经历“产品-销售-盈利“三个阶段,在产品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以后,如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即推广或者销售石墨烯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Source:最有料
石墨烯的多种优良特性毋庸置疑。然而革命性的新材料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但需要长期的资本投入,研发投入,市场检验过程,更需要相关的企业来创建完整的价值链和实现与终端市场应用领域的有效对接。
笔者认为,虽然石墨烯“新材料之王”的正名之路可谓荆棘丛生,前路漫漫。不过相信随着石墨烯相关制备技术提高、规模生产的实现、下游应用的打开,真正的石墨烯时代必然会到来!
So,亏损可能还会继续,希望石墨烯人,挺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墨烯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