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起蒙迪欧启停不可用用

自动启停,用还是不用_九版_金华日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自动启停,用还是不用
提示: 这几天,金华市区车主陈先生正为自己的爱车发愁,这辆刚入手一个多月的自动挡轿车,配置有“自动启停”系统,路口等红灯时,只要踩住刹车几秒钟,发动机会自动熄火,等起步时一松开踏板,车子又会自行启动。
这几天,金华市区车主陈先生正为自己的爱车发愁,这辆刚入手一个多月的自动挡轿车,配置有&自动启停&系统,路口等红灯时,只要踩住刹车几秒钟,发动机会自动熄火,等起步时一松开踏板,车子又会自行启动。
&据说自动启停的最大好处是省油,不过,我每天开车上下班,路上发动机要熄火、启动10多次,这样会不会加剧磨损,如果发动机因此而提前报废,那省下来的那点油费还有什么意义?&陈先生说,他想关闭车子的自动启停功能,但&老是关不掉&,打电话给4S店售后人员,对方说这个系统只能暂时关闭,随着车子再次启动又会重启,也就是说,如果车主不想使用它,就只能每次开车前对其手动关闭。
自动启停逐渐普及
什么是&自动启停&?简单说,这是一套能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点火的系统,如陈先生所说的那样,当系统工作时,司机踩住刹车短暂停车,发动机就会自行关闭,转速降为0。这一设计的初衷是车子在遇到堵车或等红灯时,通过发动机自动&休眠&来节省燃油、减少尾气排放。
据悉,自动启停系统最早应用在丰田、本田的混合动力车型上,后来,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等旗下的少数高配车型也开始搭载这一系统。随着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如今这项技术已覆盖绝大多数汽车品牌,并逐渐下探到经济型家轿,在国内市场上,像大众朗逸、速腾、高尔夫、荣威550、帝豪EC7、长城C30等车型,都已具备自动启停功能。
记者从金华多家汽车4S店了解到,有助于节能减排的&自动启停&作为车市中的一大卖点,近年来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汽车厂家也乐于推广和普及,配备这一系统的车型有增多趋势。&配备自动启停系统的车子,发动机会进行相应改良,车载电瓶的容量要比其他车型的大30%以上,以保证发动机短暂&休息&时,所有电气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上海大众金华申浙4S店技术总监赵统军说。
频繁启动是否损车
自动启停系统在工作时,发动机会频繁熄火、启动,这样到底损不损车?吴明曾在一汽奥迪金华博奥4S店担任售后总监,遇到过不少有类似担忧的车主,在他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发动机在启动瞬间需要很大的扭矩,的确会带来磨损,但这种磨损大多来自于&冷启动&瞬间,而自动启停系统需要发动机达到一定温度后才会工作,也就是说,它是在&热车&状态下运行,此时,发动机缸壁、油道等处都已形成油膜,得到了充分润滑,短暂熄火后,机油也不至于马上流回机油底盒,在这种状态下,&热启动&基本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
不过,发动机频繁启停对启动机会造成影响,因此,配备了自动启停系统的新车,厂家会对其启动机做优化处理,常规启动机的启动次数通常为4万~5万次,优化后的可以达到25万次。
真能节省燃油吗
很多司机都知道,发动机在启动瞬间的喷油量最大,车子频繁启停,会不会反而比怠速时更费油?
&不会,应该是比怠速省油。&吴明从技术角度进行了解释:自动启停系统工作时,发动机虽然暂时熄火,但与常规的停车熄火不一样,因为此时的发动机还处于正常运转温度,只是工作中暂时&休息&一下,重启速度比常规点火快很多,有的品牌车型重启时间只需0.5秒,喷油量也不会很大,因此,遇到较长时间的红灯或堵车时,自动启停肯定比怠速时省油。
有汽车厂家做过实验,在&热车&状态下,发动机一次启动所需油耗相当于3~5秒钟怠速时的油耗。按照这一结果,这辆车在行驶途中每次自动熄火只要超过5秒钟,其搭载的自动启停装置就能起到省油作用。
这些情况下,&自动启停&不工作
◆外界温度很高或很低
◆发动机尚未达到使用自动启停系统的最低温度
◆方向盘大幅度偏转或有方向盘运动
◆停在坡度较大的坡路上或车辆下坡滑行时
◆运动或者手动换挡模式
◆蓄电池电量不足
◆系统判断为走走停停的堵车
◆刹车系统内压力下降到临界点之下
来源: 作者:李剑 责任编辑:自动启停装置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动启停装置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 发动机自动启停详解:中看不中用?
发动机自动启停详解:中看不中用?
16:24:00&&出处:&&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5-31][05-31][05-30][05-29][05-28][05-27][05-27][05-26][05-26][05-26]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部落话题]
财富:2969两
等级:摩托车
来自:未知地区
财富:3546两
等级:电单车
来自:上海
自动启停是丰田于1972年发明的,但是人家觉得这个东西实在不好用,所以人家转头去研制混动了
财富:5571两
等级:自行车
来自:广东潮州
财富:2969两
等级:摩托车
来自:北京
本来不打算再跟你多说的,但看了你第4点的答复,实在被你这个奇葩雷到了,不得不忍着上来再说两句。30w公里不是你自己提的吗?正是看到你说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伪命题所以才拿出来抨击一下,你倒好,反过来倒咬一口我照搬?哈哈,你这逻辑真是佩服啊。新增了一项功能,难道不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强化吗?这么做不就是为了确保可靠性吗?得出的结论不就是安装了自动启停不会影响可靠性吗?你加装涡轮难道不用对发动机配件进行优化和调整的啊,你觉得大众1.4T和1.4的区别仅仅是差个涡轮没有别的调整和优化啦?M3装了个大引擎不用对刹车、悬挂等强化啊?这些必要的系统整合调整居然被你理解成是可靠性不行的原因,真不知道你的逻辑是什么。本来这个帖子里也很多人说了对自动启停的看法,有支持、有反对、有拿出依据的,这些都是交流看法,没啥问题,我本来也没打算强迫谁必须接受自动启停功能的。就你,一没依据、二没事实、三没实际使用经验的,在这儿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说什么自动启停就是完全无用的功能,把自己的猜测和理解当成真理来说,进而质疑政府立法原因、质疑车厂推出这个功能的目的是折腾消费者、质疑厂商应试,都不知道你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和底气?我作为消费者,本来就不需要去考虑产品的成本、减排能力、或者你说的什么失业率、经济发展等乱七八糟的因素,我买个东西还要成为环保专家吗?这些本来就不是应该由我来想的。你只要告诉我这个功能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就行。我用了,觉得达到目的了,没有坏处,就行了。你倒是想了,那你想出啥了?你想成专家了吗?还不照样是没有依据、没有事实、没有经验的瞎想吗?说起来这才是奴化教育的另一个极端,无根据的质疑这个质疑那个的,纯怀疑论者。对了,千万别拿有车主关掉这个功能说事,这只是个人选择,跟这个功能是否有用无关。中国不带安全带开车的人到处都是,你可别因此就说安全带“一定有不可接受的原因”啊,呵呵。车厂顺应环保要求推出的一项功能,一项逐步被主流汽车市场接受的功能,一项全球逐步普及的功能,真不知道你哪来的依据说“希望厂商能够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而非单纯的应试,同时政府也能有更好的监管方法,避免这种应试的情况”。说个自动启停,一个简单的功能使用问题,你就能不停的联想到失业率、经济发展、奴化教育、质疑政府、质疑车厂,真是服了。
财富:3878两
等级:电单车
来自:福建厦门
根据你说的一点一点的说吧:1,现在这些简单的自动启停,我没有提到成本问题,麻烦请仔细看帖。2,我说的可靠性,请自行了解,发动机频繁启动是否对发动机寿命有影响,是否真如你所说是心理作用。如果真的没有影响,为何厂家对带有自动启停的车发动机做了优化和强化?3,我也说的很清楚了,我们普通人知道的东西太少,不全面。到底是否真的减少污染,是个问号。就想我说的,纯电动车在中国打不到环保的作用。如果没有记者去深入调查,普通百姓也不可能知道发电厂的污染分摊到电动车上的污染会高于汽油车,因此这一点我说的是我并不确定,但我们所知都有限,到底能不能环保,这只是一个厂家宣传的噱头,而非实实在在的效果。4,30w公里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23万次才是真正的数据。我反过来举一个例子。发动机从冷车启动的正常次数是5万次,如果平均每天启动6次(6次算非常多了吧)发动机寿命为=22.8年。而一辆自动启停的车,如果冷启动能够达到6次,那自动启停60次并不高,相应发动机寿命为/365=10.5年。这个更能够说明自动启停的可靠性的问题。更何况,如果是堵车路况,走走停停,单是上下班代步,每天启停次数也不止60次。我觉得反而是你更加不了解这个技术,甚至连我说的30w公里这个数据也照搬,不知道去查一查。5,是否折腾,这个见仁见智,你觉得可以忍受,不是所有人可以忍受。既然有关掉这个功能的车主,必然就有其认为不可接受的原因。最后,关于你第3点的第二段话的逻辑,我只能感到悲哀。一切想着政府、法律、厂商帮你思考,而不是自己思考从而质疑政府和厂商。中国长时间都是受奴化教育,要求人民没有反对的声音,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对国家统治也许是好事,对个人就未必了。还是那个例子,纯电动汽车,中国政府显然知道发电厂的污染,因而如果电动车取代汽油车越多,在目前阶段,污染其实更严重。那为什么政府还是花钱补贴消费者和厂商,让大家购买纯电动车?因为一旦中国的发电变得清洁了,电动车的好处可以马上收到效果。同时这是未来一个环保的趋势,一旦电动车技术成熟了,续航里程提高,充电快速方便了,中国发展电动车技术也能从中受益。另一个例子,既然汽油汽车污染环境,为什么你宣称的所谓自由国家的政府不出台个法律,要求汽车实现0排放?因为这涉及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失业率等等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样,最新的还未出台的排放标准,为什么迟迟没有出台?汽车制造厂商也在横加干涉。单纯的看政府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什么。最后,我没有阻止你使用这个系统,你用不用,用的爽不爽,跟我没什么关系,这是自己的偏好。我表达的是我自己不会用这个功能,同时也希望厂商能够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而非单纯的应试,同时政府也能有更好的监管方法,避免这种应试的情况。一个好用、省油、还没有任何故障隐患的技术,无论是什么技术,消费者都不会轻易关掉的。
财富:2969两
等级:摩托车
来自:北京
我觉得你说的很多都是自己的猜测和理解,而没有事实的证据。你说的自动启停的诸多“问题”,我总结一下:1,成本高:现在带自动启停的车的价格没有比之前不带自动启停的同款车贵,要么是成本低,要么是车厂自己承担了这个东西的成本,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实质影响;2,可靠性差:能否提供客观的数据或者报道显示使用了自动启停的车的可靠性比没有自动启停的车差,并且是由于自动启停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数据或者报道,我只能说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假设和猜测了。很多人觉得发动机老启动不好,这纯粹是心理作用。发动机在达到工作温度的情况下,热启动的磨损与正常工作的磨损没有任何区别,同样的在润滑情况下的活塞运动,怎么会有区别呢?而发动机未达到工作温度时,自动启停根本不会启用;至于频繁自动启停会导致电池耗尽这更是无稽之谈,完全是没有用过这个功能的主观猜测,实际上是,如果电量低,发动机启动后就不会再次熄火,以确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启动机是有寿命的,这个是事实,所以自动启停的启动机是额外设计的,但你对由此产生的可靠性和成本问题,参见以下第3、4题;3,自动启停达不到减少污染的目的:你提到由于使用了自动启停所产生的生产、发动机修理等问题产生的污染会比使用了该功能而产生的减少污染更严重,同样,有数据吗?如果仅是“也许”“可能”“恐怕”“不一定”,这是没有说服力的。你的理论和推理没有错,但这仅是建立在你假设的事实都是对的情况下,但是如果没有事实的依据,理论也只能是猜测罢了。同理适用于你对电动车的判断。相反,从推行自动启停技术的国家来说,既然是政府法律的要求,这些制定这些政策和法律的人自然会替你来算这笔帐的,汽车厂商也会算这笔帐的,而且他们看的更高、更全,数据更完整。如果自动启停的使用所产生的投入、成本、可靠性的下降等负面的情况会超过或者接近自动启停节省燃油成本和减少排放的目的,我看不出任何逻辑在自由国家的政府仍会乐此不疲,汽车厂商仍会妥协照办。在你拿不出相反事实和数据的情况下,我更愿意去相信政府和车厂集体智慧和考虑,而不是你的主观臆测;4,30W公里vs23W次使用寿命:你提到自动启停相当于平均1.3km自动启停一次是可靠的。首先车子会跑高速、会跑市区环线、会有通畅路段,一口气跑上10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不停车的情况在一辆正常使用的车中是非常常见的,平均1.3km停一次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另外,更关键的问题是,即便按照你的思路,你能举出汽车上的那个机械或者电子设备的设计寿命是30W公里而不出问题的吗?普通电瓶2、3年就要换,连发动机都不能保证30万公里无故障而不需要大修,正时皮带、刹车盘、火花塞等等等等,哪个不是一段时间都需要更换的,还包括不带自动启停功能的车的启动机,也不能保证30万公里不用换,所以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5,对消费者的“折腾”:这确实是目前自动启停还有提高空间的地方。比如我之前说的更为智能的判断启停时机,尽可能减小启停震动带来的困扰等。但目前高端车上配置的自动启停已经考虑到很多地方了,包括发动机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自动空调未达到预设温度、电瓶储电量不够、停车后转动方向、启停间隔太频繁、车辆紧急刹停、倒车时……这些情况下都不会启动该功能。以上在你自己有机会长时间接触自动启停功能之前肯定是不知道的,对于自动启停带来的所谓的“困扰”的一手感知,你更是不清楚,因此只能停留在猜测的水平上。说实话,从使用感受来说,唯一能说会给使用者带来不舒服的地方其实就是启动/停机时的振动,但这个真的有那么无法忍受吗?作为司机,一开始由于对这个比较敏感,你会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一段时间后其实你根本不会关注这个动静了。而且目前坐我车的其他乘客,尚未有一个注意到并且跟我提到“嘿,你的车是不是经常停机啊?”,说明对于乘客来说,这种振动并没有达到不适的地步。所以我想说的,你的理论和结论仅仅是建立在你对自动启停不熟悉也没有切身体会的基础上的主观猜测。每个人当然有选择开启或者关闭这个功能的权利,厂商也确实设置了这个开关让你选。但,你只能说你自己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愿意尝试或使用这个功能,而不能说这个功能的使用就是“有问题、应试、折腾消费者、更为污染”,因为你拿不出任何事实和证据来支持你上述的观点。
财富:9217两
等级:微面
来自:浙江杭州
财富:3878两
等级:电单车
来自:福建厦门
更正一下,左右防撞梁粗细不一致的车型是日产新轩逸,左防撞梁为58毫米,右防撞梁为40毫米,尽管厂商的设计初衷我们不清楚,我也不断定这是厂商在各个可能的地方省成本,但这样的新的东西(或者所谓的新的安全设计)如果不经过大量的碰撞测试来证明这个车对左右两边的保护没有区别,我是不会买这样的车的。
财富:3878两
等级:电单车
来自:福建厦门
处于环保和法律等要求,而开发一些新技术,我并不反对。不是完全为了使用者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我也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拿出这样一个有着诸多问题,并且厂商还不给以保障的一个我认为不成熟的东西(我指的不是这个技术,而是大部分车上使用的自动启停装置)放在我的车上。就如Carzone大神所说的,这个技术本身是成熟的,但是很多厂商考虑到成本等因素,没有使用这些昂贵但成熟的技术方案,而又为了应试,搞了个廉价、有问题、但能应试的方案,来折腾消费者,这点我非常不赞同。就像是之前拆车坊有一个车型(记不清了,应该是韩系的某款车),前防撞梁左右粗细不一致,粗的那边对应的是40%碰撞测试的那一边。先不管厂商是什么目的,我想请问,如果厂商说,我这是为了节省钢材,节省成本,然后这样设计,你能接受么?大部分车的自动启停也是这样,纯粹的应试,而不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而在中国的真实情况下,省油远远打不到厂商宣称的15%那么多,而会冒着某些部件故障的风险。这种新出现的东西,我不认为应该要有任何正面的态度。至于更大的社会利益,也许启动机的生产、发动机的修理等等问题,所产生的污染或者损失,不一定会比没有这个东西带来的污染更多。就如果我上个回复说的,纯电动车是零排放,看起来很好,但是电动车耗电,需要发电厂,而中国的发电厂的污染和排放,按照电动车百公里耗电来讲,比汽油车排放量更高,这个时候,你还觉得在中国使用纯电动车环保吗?那是自欺欺人。对于更大的社会利益,我们普通人都有很多的环节都看不到,也无法计算这些成本、利益。而所谓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新车配备自动启停这种趋势,不过是受到了政府等的压迫,如果现在发动机技术出现一个较大的突破,可以大幅度减少排放和污染,完全不用担心排放标准不达标的问题,你再看看这个趋势还会不会存在,厂商还不会不再大范围的去普及这项技术。
财富:34608两
等级:火箭
来自:北京
财富:34608两
等级:火箭
来自:北京
温馨提示:登录后才能发表留言,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示器自动调整不可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