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星手机克隆不上华为可以上Mali-G71 MP20 GPU,华为麒麟960却上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 158 页
查看: 167058|回复: 6116
在线时间1033 小时G币822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00UID8580852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01:41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G币822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机友,下载更多应用,让你轻松玩转手机。
已有帐号?   下载游戏和软件,请【】进入机锋市场!
本帖最后由 囧帝 于
03:22 编辑
17:38 上传
目前已知 三星S8 还是两种处理器。。。高通835 和 三星自家的猎户座8895
再加上华为的麒麟960。。。这三款处理器的CPU性能究竟如何呢?
且看囧人分析: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或者点击
以上就是囧人对几款主流处理器的CPU性能分析。。。仅代表囧人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官方态度。。。囧
==================================================
==================================================
稍微说一下 骁龙835 和 猎户8895 的GPU
猎户8895搭配的GPU是Mali-G71。。。麒麟960搭配的GPU也是是Mali-G71
骁龙835搭配的GPU是Adreno 540。。。骁龙821搭配的GPU是Adreno 530
那么我们就来对比下Adreno 530的骁龙821(谷歌 PIXEL XL) 和 Mali-G71的麒麟960(华为 MATE 9 PRO)
(目前没 Adreno 540 的跑分,所以用 Adreno 530 代替)
02:08 上传
从跑分上看。。。Adreno 530还是领先Mali-G71。。。进而更不用说性能比Adreno 530提升25%的Adreno 540了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骁龙835的Adreno 540GPU的性能,应该大幅度领先 猎户8895的Mali-G71
(当然虽然都是Mali-G71,但8895的GPU是MP20比960的GPU的MP18据说也有60%提升。。。所以,等发布吧)
由于骁龙系列处理器的GPU能力一向强于猎户系列。。。所以如果的GPU性能对比和上一代差不多的话。。。835版本的S8性能将强于8895版本
那么搭载骁龙835的三星S8,将成为近几年第一款在三星旗舰上逆袭三星自家猎户座处理器的产品。。。囧
<p id="rate_72428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经验值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46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经验值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0972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经验值 + 1
" class="mtn mbn">
囧霸天下。。。囧
在线时间996 小时G币4978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20UID1998987
导师, 积分 59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7:42签到天数: 768 天[LV.10]以坛为家III
G币4978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瞧一瞧啊,看看啊
在线时间0 小时G币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UID
头像被屏蔽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6:35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G币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630 小时G币217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90UID4700409
硕士, 积分 18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0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22:00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G币217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在线时间2890 小时G币22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00UID559192
博士, 积分 2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1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2:31签到天数: 54 天[LV.5]常住居民I
G币22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这些处理器还没出吧。
在线时间1899 小时G币37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80UID62800
研究生, 积分 12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5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00签到天数: 55 天[LV.5]常住居民I
G币37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看看吧!!!
在线时间0 小时G币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20UID2187347
小学生,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看看呢。。。。。。
在线时间815 小时G币126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20UID1755260
导师, 积分 54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6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22:00签到天数: 214 天[LV.7]常住居民III
G币126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这都要隐藏啊……
在线时间0 小时G币38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80UID6469912
研究生, 积分 15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3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12:07签到天数: 138 天[LV.7]常住居民III
G币38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今天有好多打广告的
在线时间128 小时G币15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60UID8096025
大学本科, 积分 4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15签到天数: 10 天[LV.3]偶尔看看II
G币15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1 / 158 页
Powered by机情观察室:华为麒麟960性能深度解析
 作者: 石雨 编辑:
  【IT168 评测】对于智能来说,So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国产唯一自研的海思麒麟处理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发展至今,逐渐跻身于移动处理器中的领先水平,在麒麟960这款产品上,做到了“留长补短”,被称作麒麟历史上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在随后的实际体验上,搭载麒麟960的产品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因此,而我们今天就来测试一下麒麟960在深层次上的性能。(注:测试数据编译自ANANDTECH)  注:ANANDTECH将麒麟960的工艺写成TSMC 16nm FFC,而实际上麒麟960的工艺为TSMC 16nm FF+。  从麒麟960、麒麟955、麒麟950三款(两代)产品参数表来看,相比于上代产品,麒麟960是全球首款采用ARM最新的A73架构的SoC,相比麒麟950,大核主频由2.3GHz提升至2.36GHz,小核主频从1.81升至1.84GHz,但略低于麒麟955的2.52GHz。可以看到,麒麟处理器对于主频的还是做了一定的限制、以赋予GPU可以做到更高的性能。  麒麟960采用的A73架构出自于ARM在欧洲的设计团队,而非设计出A15/A57/A72系列的德克萨斯奥斯丁团队,因此尽管A72与A73在编号上只差了1个数,但在的性能设计上则截然不同。A57、A72则是偏重高性能,承担着高端处理器上应付复杂数据的处理。A73则更加着重于对性能与功耗的平衡。▲A73采用双发射L/S  值得一提的是,A73与A72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解码器的宽度,A73采用双发射L/S单元,在发射宽度上小于A72的三发射。虽然从纸面上有所降低,但根据资料显示,A73架构的11级核心流水线深度比A72的15级核心流水线深度更精简,因此发射宽度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到A73的性能。另外,A73更短的流水线减少了前端延迟,包括1-2个更少的解码器周期,它可以解码单个周期中的大多数指令,以及1个更少的周期用于读取层面。  管理:  这张图显示了A73相比于A72,在相同的进程和相同的主频下,A73能够比A72减少20-30%的功耗。并且A73号称目前处理器中面积最小的高端核心,每颗核心的面积在0.65mm,相比于A72上1.15mm的面积整整小了43%。▲G71架构图  一直以来,麒麟处理器的GPU性能相比于骁龙被人诟病,因此在麒麟960上,GPU则最大限度的保持了性能。在麒麟960上,同样配备了ARM最新的G71处理器:Mali-G71 MP8,主频最高为1037MHz。G71采用ARM最新的Bifrost架构。与之前midgrad架构相比,Bifrost最大的创新在于使用指令组着色器(ClausedShader)。在G71上重新设计了执行单元,更好的利用着色器核心,增加吞吐量和性能。另外Bifrost架构还采用Quad based vectorization技术,相比于之前SIMD矢量化技术一次只能执行单一线程,Quad矢量化技术最高支持四线程执行,共享控制逻辑,使用率接近100%。  通过解读麒麟960的架构,我们了解了麒麟960的设计思路:注重CPU性能与功耗的平衡,以及GPU的极限性能,整个麒麟960没有哪部分成为明显的短板为人诟病。  CPU跑分测试:▲SPECint2000单项测试▲麒麟960 IPC  通过SPECint2000可以看到,麒麟960在CPU整数运算性能上相比麒麟950有了比较大的进步,A73的IPC比A72的高出11%、比A57增加29%。值得一提的是,竟然比骁龙821的kryo高出30%,比8890的Mongoose高15%。在这里,我们也只能说一句公版大法好了。▲单线程整数IPC  GeekBench4的整数运算单线程跑分,可以看到,麒麟960总体来说也是有好有坏。相比麒麟950,在边缘检测(Canny)和直方图均衡(HE)项目中,麒麟960输给了三位对手,而在HTML5 Parse和HTML5 DOM的测试中,麒麟960则有上佳的表现。而在IPC的计算中,A73略优与A72 4%,但在SPECint2000的整数运算中,A73的优势则为11%,二者差距比较大,并且在单项测试中的起伏不定,因此比较A73与A72之间的好坏,则 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外,可以看到,A73的整数运算IPC大概是A53的1.7-2倍,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只配备A53的中低端SoC性能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浮点单项测试  GeekBench4浮点运算,麒麟960的表现并不能算好。与麒麟950相比也不算优秀,而对比骁龙821则全面落败(当然,骁龙的浮点运算一直都不错)。考虑到A73的NEON执行单元与A72相比并没有改变,而降低了特殊指令的延迟,使得NEON的性能还提升了5%。因此这样的结果还是有些意外,只能猜测为有些测试项目受到A73解码器宽度的变化。但最终的原因,也只能在之后测试采用A73的SoC上的表现在下结论。▲浮点测试IPC结果  在浮点IPC的结论中,麒麟960不出意外的只能排在中游水准,比骁龙821、麒麟950、8890都落后。而这也意味着麒麟960会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有着比较大的性能变化。  性能:  此次ARM将A73的一级缓存由48kB提升至64kB,二级缓存由A72的最大2MB提升至8MB,并且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都配备了独立的预读器,使得A73可以获得接近理论的最大带宽值。并且,与A72一样,A73中配备了两个AGU,能够同时加载和存储操作,而不像A72中只能单个操作,这对提高主系统的发射率。  CPU缓存和内存延迟:▲系统延迟与传输速度  可以看到,得益于A73 64kb的一级缓存,麒麟960保持了1.27ns的稳定延迟,对比麒麟950的1.74ns,有着27%的提升。▲带宽读取测试▲带宽写入测试  上面两个图标显示了使用两线程读/写NEON指令,有助于表明麒麟960的内存带宽。读取时,麒麟960的L1缓存优于麒麟950,但从64kb分界线可以明显看出,当到达2级缓存的时候,带宽则有着明显的下降。图2可以看到,写入时,L1、L2下麒麟960都低于麒麟950,而在1024kb分界线过后,写入系统时,则低于麒麟960。缓存带宽的减少,也从侧面解释了GeekBench4浮点测试中麒麟960的劣势。  在GeekBench4的内存测试中(单线程),尽管麒麟960的L1、L2的缓存性能都是混合的,但在系统内存方面还是比麒麟950有着不错的表现。内存延迟提升了25%、内存带宽提升了69%,但在内存复制上,麒麟960还是被骁龙821甩在了身后。说明kryo对于内存数据的管理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  当然,上面测试的都是理论性能,而理论性能究竟有多少能转化为真实性能,则体现出厂商的优化能力。当然,不同的厂商对于处理器性能的策略也导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发热(后降频)的阈值、CPU的核心调度策略等,也都会使同样的处理器在不同的产品上有着不同的体验。▲PCMark综合测试成绩▲浏览器网络测试▲写入测试  PCMark通过模拟一些现实的工作场景,调用许多常永的安卓应用API,突出对CPU、GPU、RAM等部分的测试。而在浏览器测试、数据操纵等测试项目的评分中,麒麟960都均为最高(采用Mate9测试)。可以看到,kryo架构对于整数性能的测试一直都比较头疼,因此在整数性能权重比较重的测试项目中,骁龙820/821的落后于采用公版A72/A73架构的手机。  最后的数据操纵测试是对整数运算的测试项目,通过测量多种不同类型文件的数据包解压速度,然后记录动态交叉表的帧率。而在这个测试中,麒麟960比麒麟950快了30%,比骁龙821快了37%。▲Kraken测试▲WebXPRT测试▲JetStream  注:Kraken在Chrome/Safari/IE中测试javascript性能;WebXPRT测试不同浏览器之间的Web性能(基于HTML5和Javascript)、JetStream测试JavaScript的性能;  在Javescript测试中,我们选取了不同的应用在不同的浏览器当中测试,综合来看,麒麟960的表现比不错,在旗舰中堪称优秀。  GPU能耗和发热  对于CPU理论性能与真实体验之间转换,功耗一直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性能强,CPU的功耗自然比较大,而功耗过大又会限制CPU峰值能力的稳定性,因此控制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平衡,则是考验厂家对SoC把握的重要部分。在麒麟950时,海思曾经做到比较不错的功耗比,而ARM宣称A73在同频、同任务下相比A72能减少20-30%的功耗,因此我们对麒麟960的能耗比也有所期待。  从表格可以看到,麒麟960的四颗大核所消耗的功率远超A72架构的麒麟950,这与ARM所宣传的A73架构更加省电并不太相符。从单纯的数据来看,麒麟960的峰值功率与超频过后的麒麟955比较接近,每颗核心与低频的Exynos 7420相近,只有大约50mW。  而与骁龙820/821的两个kryo大核相比,麒麟960的功耗更低,两颗大核的功率大致为2.8W,而kryo则能达到3.1-3.3W。但剩余的两颗小核在运行时消耗更低的功率,相比之下,麒麟960之前的优势不再。  续航测试:  尽管在峰值功耗上麒麟960明显更高,但Mate9在续航测试中的表现结果却非常不错。在PCMark的测试中,接近10小时的续航时间比Mate8甚至都高出27%,与单纯的CPU性能测试的结果并不相符,恐怕也只能说这一代的系统优化更加出色。▲续航测试  在这张图中,显示了Mate9在运行PCMark 2.0性能测试时的总系统功耗(测试环境:无线电关闭、屏幕亮度仅为10nits),而除了在加载下一个测试场景时的引起的较高功率之外,总功率消耗保持在3W以下,且平时一般都低于2W,远低于麒麟960四颗大核测量的5.3W。  而在这个表中的测试项目:浏览器网络测试、视频测试、文件写入、图片编辑和数据操作,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手机功能。可以看到,线程从小核心转移到大核心以及手机动态地调整电压匹配CPU频率和负载,在大部分场景下,CPU只开启1-2个大核,麒麟960比麒麟950的功率多使用754mW,而非四核全开时的1601mW。因此,虽然CPU效率很重要,但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来考虑,也不能忘记软件(程序调度、CPUidle)对续航的影响。  系统功耗:  单方面的只看功耗是片面的,一款设备的功耗大于其它设备,但如果它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上可以使用更少的功耗,以获得更长的待机时间。而在上两个图中,同样关闭无线电、屏幕亮度为10nits,减少不同屏幕对结果的影响。  第一张图中,显示了每款手机在PCMark 2.0性能测试时所消耗的总功耗。Mate9比Mate8大概超出了16%,而使用GPU的视频和图片编辑功能时从高到低差距最大,而在数据操纵和写入时,骁龙821的功耗比麒麟960还略大,因为在这样的测试中必须使用两颗大核,而非GPU(可见麒麟的CPU功耗较低、GPU功耗略高)。  第二张图片是将PCMark分数除以显示效率后所得到的功耗值(越高越高),可以看到,在写入测试以及数据操纵的项目中,Mate9都比Mate8的效率更高,但在视频和照片编辑部分,Mate9的GPU效率偏低,而高通的Adreno依然是效率最高的。  屏幕亮度-功耗曲线图:  尽管麒麟960的SoC功耗更高,但在续航测试中Mate9却优于Mate8,因此可以猜想,在其它地方做出了更多的优化。而在这种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显示效率方面Mate9要远胜与Mate8。而作为一个手机最大的电量消耗部分,在屏幕方面的进步使得Mate9在续航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  CPU线程稳定性:  在CPU稳定方面的测试中,使用了与之前一样的病毒,在A73的两颗大核上运行两线程,持续时间30分钟,确定设备能够保持CPU的峰值性能,而不至于像我们平时说的“三秒真男人”。这个测试也综合考验了CPU功耗、元器件散热能力和对于热量调度管理的水平。  通过测试,Mate8和麒麟950可以非常稳定的保持在A72的峰值,Mate9却没能做到。因为麒麟960的功耗较高,因此CPU的峰值大约维持在11分钟,但仍然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一般来说,以手机CPU为中心的工作负载能够将大核的巅峰维持到这个时间就已经表现不错,因此Mate9的效率还算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也比较期待像这样身材较小的手机能否有很好的散热。  GPU功耗测试:  麒麟960采用ARM最新的Mali-G71 GPU,与之前麒麟的 SoC不同,G71采用8核GPU以提高峰值性能。当然,更多的 核心也意味着更高的功耗,因此我们对GPU的持续性也比较感兴趣。  测试方法:在手机上运行GFXBench曼哈顿3.1和霸王龙性能测试,通过设备的电量计收集数据,在运行每个测试时将总功率减去设备空闲的功率,得到系统负载功率。  曼哈顿3.1离屏功耗测试:  从图中可以看到,Mate9平均8.63W的功耗也是整个小组中成绩最高的,这样的成绩对于智能手机的SoC实在是过高,因为这么高的数据对于想要长时间稳定在峰值功率基本不太可能。或许是由于G71的主频有点过高(1037MHz)导致的。毕竟8890的Mali-T880主频也只有650MHz。  在测试中,Mate9的曼哈顿3.1离屏成绩为32.49Fps,比Mate8时期提高了整整3倍性能,但相同的,平均功耗也是Mate8的3倍,因此在效率方面基本持平。而高通的Adreno 530在骁龙820/821上同样的成绩,但功耗只有麒麟的一半。可以看到,在GPU方面,高通依旧有着巨大的优势。  霸王龙离屏测试:  在霸王龙离屏的测试中,麒麟960的成绩变得更加糟糕,平均功率增加至9.51W,GPU的效率甚至低过麒麟950。而相比之下,三星S7的Exynos 8890使用的Mali-T880 MP12,主频为650MHz,平均功耗4.7W,只有麒麟960的一半,效率却能达到88%。  在类似的测试中,无论是、高通还是三星,其SoC的平均功耗都在5W为上限,而到了5W时GPU就很难长时间保持在峰值性能,会因为过热而降频,因此麒麟960这样的成绩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曼哈顿3.1续航测试:  过高的功耗对于麒麟960的续航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游戏环节,Mate9比Mate8还少1小时的续航,说明在运行过程中Mate9并没有对GPU的使用作出太明显的优化。而最终,Mate9在续航测试中只有比较中等的水平,与比它容量明显减小的3T等水平相同。  GPU稳定性(曼哈顿3.1):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Mate9在GPU降频之前坚持了1分钟左右,在8分钟时帧数为21Fps,相对于峰值减少38%,在30分钟后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帧率为19Fps,不过依然比麒麟950的峰值的11.5Fps要强。而相比之下, 乐Pro3从峰值的33Fps峰值随后会下降至19Fps,基本与麒麟960差不多。  而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到,Mate9的GPU频率和功耗在游戏续航测试前15分钟的变化:一旦GPU主频下降至533MHz,其平均功耗会下降至4W,这也属于可持续稳定的功耗。这说明麒麟应该把GPU的主频下调至650MHz至700MHz更为明智,目前来看,1037MHz的峰值主频确实有些Hold不住。  总结:  性能方面,在进行整数运算时,麒麟960的A73比950的A72效率更高,甚至优于高通的kryo和A57,但在浮点运算时,结果正相反,高通的kryo和A72要优于A73。麒麟960采用更大的64KB L1缓存,使得延迟和读取带宽都有所提高,但写入带宽则低于麒麟950;写入方面,麒麟960的L2缓存带宽对于读取和写入都较低与麒麟950。综合来看,麒麟960对于主内存的延迟降低了25%,带宽提高了69%。而截至CPU的部分,麒麟960的提升显而易见。  但麒麟960的GPU功耗却出了问题,甚至低于麒麟950。尽管ARM宣称A73的功耗低于A72不少,但在麒麟960上却并没有体现,GPU功耗过高可能与主频有关。不过在其它方面,Mate9对于显示效率的提升、CPU功耗的控制使得在续航方面,Mate9依然有不错的表现。  相比过去,麒麟960的进步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也增强了我们对麒麟970的期待。麒麟960提供了ARM最强的A73架构、更强性能的G71 GPU和CCI-550互联。并且支持Cat12/13的链接速度以及UFS 2.1的内存规格。麒麟960并非简单的对麒麟950的升级,而是一颗全新的处理器,在实际体验中也优于麒麟950。在Mate9上的表现,证明了麒麟960称得上一颗旗舰级的SoC,并且我们也期待在下一款产品身上,华为能够解决其现有缺陷,在各方面都能跻身于优秀的水准。
屏幕尺寸:5.1英寸
CPU核心数:八核
操作系统:Android
运行内存(RAM):4GB
电池容量:3200mAh(典型值)
屏幕尺寸:5.1英寸
CPU核心数:八核
操作系统:Android
运行内存(RAM):4GB
电池容量:3200mAh(典型值)
网络模式:双卡双待单通摘要:不是说好的要脚踢三星么...
P10发布后,余大大放话要与苹果一决雌雄,直接无视了三星,一股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感觉。不过库克有没有把老余当一回事,不好说。
华为人之前的风格之前是exe大于 txt,憋着一股劲,不破楼兰誓不还。在余大大的领导下,华为消费者BG还没有摆脱给美日韩上游供应链打工的地位,利润刺眼、甚至身后还有OV的情况下就要跟苹果对决。
这种营销言论实在是令人反感。
任Boss 说好的罚款100元呢?怎么现在变成了包容不同意见的人共谋大业?
而作为一名硬件癌,之前看到麒麟960的进展后,骨子里从小被植入的民族自豪感慢慢升华,开始有些飘飘然。颇带一点“不但祖上阔过,现在还有个争气的儿子”的家长之感。
事实证明,从小被植入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地沟油吃多了,心智终究会有些偏离。
趁着今晚三星Galaxy S8 要发布了,带着一丝不屑瞄了一眼邻家孩子三星做出来的Exynos 8895,一下子就看到了差距:
Exynos 8895 相比去年的 8890,虽然代号暗示只有小幅改动,但随便拿出一个点,都不是华为意义上的“小改进”: 自主架构大核心、10nm 制程工艺、Mail G71MP20、LPDDR4X….
自主大核心架构
Exynos 一样是四大四小八核心设计,四个小核心是ARM公版架构下的A53,跟麒麟960一致,但与华为不同的四颗大核心却是自主架构。
三星从去年发布的 Exynos 8890 开始,成为继苹果、高通之后第三个有能力设计非公版ARM核心的公司,他们在四颗大核心上用的是自己设计的M1核心。
这一代 8895 的大核M2 相对 8890 的M1进展,三星没有给出细节,只是草草说了,“offers both better performance and improved energy efficiency” ,性能更好更节能。
10nm 制程工艺
Exynos 8895使用10nm 制程工艺是个巨大的优势。纸面上,三星宣称10nm LPE相比之前的14nm LPE工艺,性能提升了27%的同时功耗降低了40%,这意味着手机性能更强的同时续航延长,但是传言10nm LPE工艺良品率不佳。
当年三星的14nm 被iPhone 6s 一代采用,但是实际表现却输给台积电的16 nm,也是良品率不佳,工艺虽然先进但并不成熟,无法控制发热也就意味着高频吞吐不能一直维持。
三星的10nm LPE工艺同用在高通最新的骁龙835身上。而华为960还停留在台积电的16nm,只不过从16nm FF+变成了16nm FFC,制程简化,漏电减少 。
Dr. Mark Liu, TSMC President and Co-CEO (right), announced 16FFC in his keynote speech. He said that 16FFC has cost and power reduction advantages that “mainstream” markets demand. “By reducing nominal voltage to 0.55V, 16FFC reduces power consumption by over 50%, meeting power requirements for smart phones, consumer products, and wearables,” he said.
16FFC工艺因为更省电可以达到“主流”市场的要求,“靠着降低电压到0.55V,16FFC工艺节约了50%的电能消耗,符合智能手机、消费级产品、可穿戴设备的要求。
Compared to the current 16FF+ process, said Dr. Cliff Hou (left), vice president of R&D at TSMC, 16FFC simplifies the process, reducing manu reduces SRAM tightens SPICE and can run below 0.6V to support ultra-low power. It also reduces leakage. “Even with all those enhancements, the design will still look the same,” he said.
与16FF+工艺相比,16FFC主要是简化了制作流程和成品周期,比如降低了SRAM面积、优化了Die Size、SPICE角更为紧凑、支持0.6V以下的超低电压运行,尽管有这些提升,但是设计上看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三星在制程工艺的领先不仅仅是性能增强耗电减少,还意味着芯片的设计资源和自由度的提高。
10nm相比14nm,位宽连线越小,晶体管密度越高。在芯片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制程工艺越先进,晶体管密度越高,集成芯片的功能模块就可以有相应增长。
就像画了一块大饼,表面上跟去年那一块差不多大,但是它的用料更为厚实营养更丰富,原来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可以喂养5个孩子,现在能喂养8个。比如可以在GPU部分暴力堆料,就是先进制程工艺和自主架构大核心设计,富余出了晶体管资源的结果。
所以才有了GPU部分的再一次增强。
实际应用中越来越重要的GPU部分,是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高通骁龙能领先一个身位的重要原因。Exynos 8895 这次直接放了大招,采用了ARM最新的Mali-G71 GPU而且是MP20规格。这是什么意思?
麒麟950,2015年当年最新公版设计的ARM处理器,跑分开始崭露头角,成为Android阵营当时的世界第一(发布的时间点为准),但是图形性能依然弱。
2015年11月发布的麒麟950,图形性能只相当于2014年秋发布的iPhone 6,落后整整一代。
当年的落后,是因为华为设计麒麟950,并没有在图形芯片上使用太多的晶体管资源。麒麟 950 整合了 当时Mali 图形最新一代的高端型号 Mali-T880( Mali-T880 允许从一到十六颗核心的堆叠),但只是 MP4 规格,即只堆叠了4颗Mali-T880核心。相比当时的三星 Exynos 8890 使用的 T880MP12,后者堆叠了12颗Mali-T880核心,理论上图形处理能力是前者的三倍。
现在Exynos 8895使用的是最新的Mail-G71 MP20,不但从Mali-T880变成Mail-G71,还是20颗核心堆叠的规格,三星宣称 Mail-G71 MP20 相比上一代 T880MP12,性能提升了60%以上。
华为的麒麟960同样也用了ARM最新的Mail-G71,但却是MP8规格即8颗核心堆叠。
MP20与MP8意味着,Exynos 8895相比麒麟960,理论上图形性能领先了一倍还多。
更强劲的核心需要喂给更多更快的数据,为了提高数据吞吐调度,Exynos使用了比LPDDR 4规格更先进的增强型LPDDR4x,这是三星今年才刚刚打算出货的最新型号。它主要的改进,是控制了输出电压从1.1V减少到0.6V,整体削减了20%的DRAM颗粒耗电。目前只有Exynos 8895和高通最新的骁龙835搭载了LPDDR4x。
那一边,华为麒麟960才刚刚升级到LPDDR4。
在图像处理芯片ISP上,Exynos使用了双ISP设计,一个前后28MP的高性能ISP和一个节能的28MP+16MP的ISP,既能覆盖高性能和一般性能场景,还节省了电量。
而且视频编码和解码能力同时支持4K分辨率下120帧的HEVC、H.264和VP9,这不但比麒麟960强很多也超过了骁龙835。
三星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为VR考量。4K分辨率下120fps高帧率,对于缓解VR眩晕感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
华为作为通信设备上起家,在通信技术上的积淀本来会体现优势。但是Exynos 8895这次在基带芯片上非常激进,分别支持下行 Cat 16 和上行 Cat 13,特别是在下行Cat 16上支持极限的5分量载波的载波聚合技术(高通最新的X1基带,只支持Cat 16下3到4路的载波聚合),理论上可以实现最高1Gbps的下载速度。
相比之下,麒麟960只支持Cat 13的下行和Cat 12的上行,Cat 13下也只最多支持4分量载波聚合技术,最大下载速度只有600Mbps。麒麟960在基带上还停留在三星上一代的Exynos 8890的规格上。
当年iPhone引入指纹识别时,特别强调了在A7芯片上特别开辟了一个Enclave的区域保存用户指纹信息,这次Exynos 8895 也使用了类似的做法,它有一个隔离的安全子系统单元。
这意味着越来越普遍的移动支付,无论是使用虹膜识别还是指纹识别,都更加安全。
制程工艺、GPU、内存、基带、ISP都是几乎全方位的碾压。
更省电、续航更长、玩游戏更爽、下载速度上限更高、4K120fps摄录和看片那个酸爽...
当然纸面上的性能不等同于实际应用,华为麒麟960可能会在影响实际体验的、看不见的细节上优化上,比如i6协处理器和信号质量上比较突出,而三星历代参数党的作风不变。但是,差距还是特别明显啊....
不是说好的要脚踢三星么...
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伪geek”,作者杨青山,转载请注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和三星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