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高考怎么考

  长沙晚报记者 徐媛 岳霞 舒文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经过两天紧张的考试,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今年高考命题呈现什么趋势?难易程度如何?本报第一时间邀请10位一线名师点评解析。  【语文】  在“传承与发展”中化育新一代  点评名师:蒋雁鸣(明德中学教研组组长,长沙市蒋雁鸣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2018年的语文试题极具思想性、时代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第一,试题紧扣“传承与发展”精心选材,时空横跨中华古今并延续到未来,能较好地引导考生从历史的纵深与未来的愿景中,充分感受国家、民族、时代、个人的深刻关联。试卷命意宏阔,思想意蕴深刻。第二,“组合式”创新题凸显实用性和综合性。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17、18、19三道题以组合题形式出现,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考查病句、词语使用、补写句子。第三,作文明确传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化育”意识浓。材料编选以大事纪年的组材方式,选取“世纪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见证过、亲历过和即将经历、参与的一系列国家大政要事作为写作材料,将个人成长与国家追梦、圆梦的历程相交融,激发他们接力奋斗、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的人生理想。写作指向注重代际交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和对话意识。  【文科数学】  难度降低,注重基础  点评名师:毛水(长郡中学高级教师)  今年的文科数学试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难度降低明显。相比2016年、2017年高考,今年的试卷难度进一步下降,是近年来难度最低的一次,估计省平均分会提高10分至15分。第二,为新课改做好衔接。2018年秋季将进入新一轮课改,现在的试题做到未雨绸缪,比如,今年秋季版的新教材取消了“算法初步”这一内容,“概率”也删除了“几何概型”,在这一份试卷中也体现了这一点,“框图”这一前几年必考的考点今年没有命制试题,“立体几何”中三视图的试题难度也降低了。第三,不求知识覆盖面的广度,而是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统计与概率、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选作题七大模块是考试重点。  【理科数学】  难易梯度明显,体现人文关怀  点评名师:刘龙潭(南雅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南雅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今年全国高考卷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为考查主体,注重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以体现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考查目标。  试题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的高度立意,淡化特殊技巧,理科试卷分别取材于构成高中数学主体框架的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三角函数和数列的试题,不仅考查分值比重高,而且有机融合了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从而全面检测了考生所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  今年的数学试卷还重视考查能力,突出核心素养;渗透数学思想,体现选拔功能。另外今年难度层次分明,彰显人文关怀。试题由易而难,有利于促进考生情绪稳定,正常发挥。同时,考题能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实现了对考生应用意识的考查。  【英语】  难度略有上升,更具有选拔性  点评名师:罗佳(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英语备课组老师)  2018年的英语全国1卷试题延续了2017年的试卷特点——“题材的多样”“人文关怀的体现”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全卷突出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相较去年,今年试卷难度略有上升,更有利于高校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试卷涉及古典音乐、旅行、传媒、语言与文化、环保、美学和运动等方面,但在往年试卷中常出现的高科技类的话题今年没有出现。今年的完形填空依然是正能量满满:文章讲述作者通过学习象棋悟到了人生道理——如何正确地做决定。这对于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今年的书面表达部分突出了跨文化意识的考查:试卷要求考生给一个即将拜访中国朋友的新西兰人写信,介绍适合赠送给中国人的见面礼以及餐桌礼仪。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用英文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政治】  整体稳定,局部创新  点评名师:李度(湖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今年文综政治试卷呈现整体稳定局部创新、立德树人两大特点。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整体难度略有下降,且今年的试卷在整卷结构和组卷方式上稳定,考查内容和范围稳定,题型、题量、分值相对稳定。试卷局部有所创新,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今年试题在《文化生活》中增加一道选择题,材料背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其目的意在通过高考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增强文化自信;体现新发展理念,展示发展成就,增强了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凸显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三者的统一,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展示了制度自信。另外,答案思维灵活开放,40题第三问的分值增加是一个导向,说明高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体现开放性、创新性。  【历史】  直面热点问题,关注时代关注现实  点评名师:武松健(湖南省特级教师,周南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  纵观今年的历史试题,总体来说,中规中矩,不偏不怪,立足基础。与往年“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相比,今年更加突出“稳”字,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与现实契合的鲜明时代特色。  今年历史考题难度不大,绝大多数考题都是常规题型,常见问法,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力立意和素养考查是历年全国卷的突出特色,今年亦然。每一道试题在平实的材料背后,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考查。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既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原则,也是历史高考命题的原则。如选择题第27题、28题、30题考大国外交,29题、32题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当今时政热点的体现;非选择题第41题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乡约制度”入手,考查近代城镇乡地方自治和现代村民自治,无疑与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策和社会热点相呼应。  【地理】  注重立德树人和地理学的育人价值  点评名师:向超(湖南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  今年的地理选择题有三组人文地理试题,而去年有三组自然地理试题,今年选择题总体较容易,但有几道题目容易做错。  今年的试题与社会经济实际联系紧密,关注社会现实,充满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来关注生产生活,地理味浓郁。虽然许多试题与时事联系紧密,但切入的角度是“地理”的,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和迁移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规避模板,注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今年非选择题的必做题,不仅自然地理题难以死套模板,人文地理题设问也比较灵活。人地关系是中学地理学习内容的主线,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试卷中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如第9~11题以小明同学的一次旅游活动为情境,考查了地形、交通、太阳周日视运动、气候等知识。  【物理】  整体难度相当,布局略有调整  点评名师:扈炳芳(长郡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知识作为能力考试的载体”的命题思路,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五种能力要求”。在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同时,始终围绕物理学科的思维品质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考查,彰显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  与2016年、2017年相比,今年整体难度相当,但难度布局略有调整:选择题难度略有提高,计算题难度略有下降。整体看来,“试题不难你,但烦你”。  凸显物理思维品质的命题方向。试题也给今后的物理教学继续传递明显的信号,就是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指导功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具体为在“来龙去脉”中理解,在“言必有据”中推理,在“拆分过程”中综合,在“数理一家”中互补,在“实践总结”中创新。  【化学】  紧扣考纲,知识点分布较广  点评名师:熊红松(雅礼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2018年化学试卷紧扣考纲,总体难度适中,比去年难度略有下降,难易有梯度,知识点分布较广,既有利于引导高中化学教学,又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卷以中学化学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中心,以考查能力为核心,既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又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试卷在情境设置、难度结构、素材选取、设问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选择题整体比较容易,必做填空题稳中有变,考查形式和内容与以往保持一致。今年高考化学试卷再次给我们启示: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  突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点评名师:李家桔(雅礼中学生物组组长)  生物试题的客观题能力要求略高,而主观题偏易,整体而言较2017年难度有所降低。试题延续2017年的命题特点,突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第一,突出考查对生命观念的深度理解。选择题第1题综合生物膜系统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需要学生深度理解生物膜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需要学生对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有一定的领悟。第二,突出考查生物学新情境中的理性思维。整套试题大都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利用理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突出考查生物学科中科学探究的能力。第四,突出考查生物学中的社会责任。客观题第3题要求学生结合细胞呼吸、渗透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知识尝试解释农田松土的作用、施加有机肥的作用、烧苗等生物学现象与问题,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记者 徐媛 岳霞 舒文】 【编辑:张炎炎】
长沙晚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高考 试卷分析 中学名师
长沙晚报数字报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高考试题+$head_words:综合思维+$head_words:核心素养","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高考试题如何考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以2017年高考地理典型试题为例"}
&&&高考试题如何考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以2017年高考地理典型试题为例
高考试题如何考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以2017年高考地理典型试题为例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也是高考对学生地理学力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对“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和内容主要是:从全面和关联分析的视角考查要素综合思维;从静态和动态结合的视角考查时空综合思维;从区内和区外综合的视角考查地方综合思维.
摘要: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也是高考对学生地理学力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对“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和内容主要是:从全面和关联分析的视角考查要素综合思维;从静态和动态结合的视角考查时空综合思维;从区内和区外综合的视角考查地方综合思维.&&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权威解读!2018高考必考! 教育部强调什么?各科核心素养怎样考?权威解读!2018高考必考! 教育部强调什么?各科核心素养怎样考?布衣说书百家号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较大,并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18年乃至今后高考的重要内容。那么,高考9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对复习备考有哪些要求?2018年高考命题可能会怎样体现?需要考生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深度解读!首先推出三大主科:语文、数学和英语。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阅读欣赏题”即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等,这部分一般占试卷分值的50%左右。2017年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欣赏题,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二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多年选考,本意是满足考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元性,但在功利备考观念的作用下,也造成了阅读教学的窄化。考试中是弃文学而投实用,教学中是弃散文、剧本、小说而投传记,这种趋势在一些地方甚至发展成谈散文色变、唯传记是瞻的程度。这一改变,不仅体现全面考查学生思维素质的取向,更是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重视。)三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语文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青年学生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冲击,加之对传统文化词语的陌生,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导致语言使用不合“得体”的要求。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温儒敏教授认为:“别小看这区区3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同一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是逻辑思维不严密,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不严谨。例如全国卷Ⅱ第21题。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7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卷Ⅱ作文题明确要求“合理引用”两三句名句,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语用修辞就包括“用典”。作文命题要求“引用”,就是明确考生必须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要求。)在文本阅读题中加入语言运用的考查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目前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欣赏只是要求考生用简答的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没有向考生提出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要求。那么,2018年高考语文是否会将简答题的语言表达运用也作为评分的一个依据呢?值得重视和期待!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共六项三大类。1.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2.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体现了数学的一般特性。)3.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4.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5.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6.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1.通过由具体的实例概括一般性结论,看学生能否在综合的情境中学会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在得到数学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命题,以此考查数学抽象素养。2.通过提出问题和论证命题的过程,看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途径予以证明,并能用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过程,以此考查逻辑推理素养。3.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处理,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和结果,以此考查数学建模素养。4.通过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观察以及图形与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看学生能否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感悟事物的本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考查直观想象素养。5.通过各类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处理,看学生能否做到明确运算对象,分析运算条件,选择运算法则,把握运算方向,设计运算程序,获取运算结果,以此考查数学运算素养。6.通过对概率与统计问题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加工,看学生能否获得数据提供的信息及其所呈现的规律,进而分析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发现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以此考查数据分析素养。1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复习从概念的定义出发,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2要重视基本定理、公式的复习很多学生存在重应用轻推导的现象,就是只重视定理公式的应用,而忽视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事实上,重视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不仅有利于理解与掌握定理和公式,理解公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公式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成为我们解决有关问题的敲门砖。3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复习基本技能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中都有它的影子,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对基本技能的复习,主要包括掌握入手点、了解隐藏点与熟悉易错点。所谓掌握入手点,就是要掌握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分析其本质特征,熟练掌握其适应范围,掌握基本问题的基本解法。所谓了解隐藏点,就是要了解哪些知识有隐藏的漏洞,必须与哪些知识配合使用才能避免产生错误。如在解析几何中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时,如果使用了韦达定理,就必须检验判别式是否大于零,否则就可能出现直线与圆锥曲线没有交点的情况。所谓熟悉易错点,如忽略函数的定义域、数列中没有注意n的取值范围等问题而导致错误。这些虽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也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严谨性。4要重视数学本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中。导数既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研究函数性质,解决函数有关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复习中不仅仅要重视导数的概念、运算以及应用,还要突出导数的工具性,突出导数在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函数有关问题时的工具作用。5要重视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将中国古代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建议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建议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建议3: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阅读也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事实上,孤立的单词是不容易记忆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就便于认识和记忆,并且词义记得准确、清楚。建议4: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大量阅读,另一方面离不开反复地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平时强化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背诵一定篇数的经典范文,并在此基础上多读、多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考生应该加强审题的训练,熟悉英语的五种简单基本句型,写好英语简单句。背课文和范文佳作,并且模仿其中的高级表达,学会使用这些高级表达来润色自己的文章。熟悉和了解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以及得分档次。加强书写的工整和美观。了解更多升学资讯,可在微信搜索“西安升学说”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布衣说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读史明智,鉴往知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
发布时间:
作者:杨向东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改革④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试图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育人方向,阐明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实质性地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明确树立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观,深刻理解核心素养评价的性质和要求,构建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日常评价实践。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学校需要树立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和考试深受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所理解的学业质量,主要是以学科知识点为纲,以识记、理解和应用为质量水平的质量观念。在这种质量观下,我国的考试评价更多指向碎片化知识和孤立技能的习得与熟练程度,强调确定性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核心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标准试图扭转这种状况,系统阐明了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素养发展水平及其具体表现特征。依据这一学业质量观,学校教学和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考查运用领域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综合性品质。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在内涵上有所拓展,不限于传统上理解的学业成绩或考试分数。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关注对他人知识的理解或应用,更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和主动创生知识;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更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它不仅包括中高考所能考查的学业成就,也包括课堂提问、日常观察、小组讨论、作业、期中或期末考试所指向的学业表现,还包括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等新型测评方式下所能涵盖的学习结果。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学校需要转变评价理念,树立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新型评价观。通常,教学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教学或学习任务不被当作是评价任务。但这是在知识取向、讲授为主教学模式下的理解。在素养导向的学习和教学观下,学习是个体在与各种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设意义的过程。教育或教学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理的情境,通过适当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渗透在这种学习过程的每个活动始终。这就需要教师随时评估和了解每个学生的认识或理解、疑虑或困惑等,根据所得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或任务。这样一来,评价就不再是教学过程结束后的事情,而是贯彻整个学习或教学过程,与教学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按照这种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是泛指伴随着学习和教学过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评价活动。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学校需要做好如下实践:首先,整体思考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课程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明确不同课程单元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建立素养目标与单元学习的匹配关系。其次,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既贴近学生经验、又能够承载育人价值的整合性真实情境。以此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生成问题、任务或项目,自主解决任务,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从如何将学生学习过程外显化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问题、活动形式、资料记录方式等;在任务形式上要重视整合的、开放性任务,强调不确定性的(跨)学科探究主题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经历有现实价值的真实问题解决过程和社会活动,提供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第三,渗透在整个学习或教学过程始终,通过多种方法,包括课堂提问、正式或非正式观察、对话、团队任务、探究项目、档案袋、发展量表、自我反思等等,收集学生在不同任务、活动、场合、时间下各种形式的资料或证据。第四,设计与学习、教学过程相一致的拓展活动、作业。与指向学科知识点练习和巩固的传统作业不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作业要有开放性,需要尽量采用真实的实践性或探究性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或数字化手段创设新颖的任务类型和评价形式,如基于VR(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模拟任务、虚拟实验室、游戏化测评等。学校可以考虑采取多种任务形式,包括实验、调查、观察等,以便收集多样化、多方面的信息和证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多方面的表现,结合学业质量标准和当前课程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进行即时判断,根据评价结果随时改进教学,调整指导方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提高,并让这种观念成为师生共识;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了解和认清他们想要达到的学习水平、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学习资源。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日常评价。《中国教育报》日第5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试题与学科素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