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新浪存钱罐罐存到一定数字自动开启的?

有没有一种存钱罐,到一定数字自动打开的?_百度知道
有没有一种存钱罐,到一定数字自动打开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还没有。因为这种存钱罐,要能识别各种硬币,张币的面值,还要在累加记录功能。这样的高科技用于小小的存钱罐,恐怕没有人买得起。所以没有人生产。
有能力也不会生产的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53e92ba588dafce55aa6ca9dbacac8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53e92ba588dafce55aa6ca9dbacac8f_r.jpg&&&/figure&&blockquote&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继续前行——Phil Knight&/blockquot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af0d44cf75ff39f45bb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af0d44cf75ff39f45bb_r.jpg&&&/figure&&br&&p&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大潮下的创业者真的比前辈们更优秀更与众不同吗?我们真的比起过去的人们设计出了更好的产品,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吗?在这个时代,我们口口声声要改变世界,却大部分时候仅仅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一些没有用户的产品,轻轻松松融资成百上千万。等把钞票烧成灰烬,轻轻拍拍屁股走人,不带走一片云彩。&/p&&p&而从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Phil Knight)先生的自传《鞋狗》(Shoe Dog),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刻,心中已经有了答案。&/p&&p&相比于硅谷那些40多岁就急不可耐出传记的创始人,78岁的奈特先生似乎是一个异类。这位低调的老人除了24岁那年前往斯坦福大学读取了一个MBA学位,他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他出生长大在波特兰——美国西北部的一个海港城市,他所创立的耐克总部就在他的家乡波特兰郊外的一个小镇上。他常年远离媒体,公共场合都带着一副墨镜,一生都支持他的母校球队Oregen Duck。&/p&&p&一直到今年,他写了一本书回忆他的人生,人们才重新开始审视这家已经深深融入美国文化的运动品牌创始人。从这本书中,看不到作者丝毫炫耀的口吻,就像一个平凡的老人,在午后的阳光下,心平气和的回忆往事。比起互联网时代那些趾高气扬的青年才俊,多了一丝深刻和悠长。&br&&br&在奈特的故事里,创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一场长达三十年的赛跑,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青年,背负越来越多的责任,常年徘徊在破产死亡的边缘;到中年将公司带入上市,却没有停歇,而是越跑越快,一直到自己退休那年,他恍然四顾,发现自己已经是那个最后的胜利者。&/p&&p&“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继续前行。”&/p&&p&更另我感动的是,很少有人会在传记里回顾自己的错误,而奈特却能坦然面对。&/p&&p&他在书中忏悔,他曾在十年内裁员三次,让1500人失业,这让他彻夜难寐。 &/p&&p&他在书中勇敢自嘲自己做过的那些错误的判断。他曾断言魔术约翰逊是个没有位置感的球员,永远在NBA无法立足。 &/p&&p&他后悔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以至于他的大儿子成年后浪迹海外,最后命丧于一次潜水事故。 &br&&br&......&/p&&p&从这本书中,我找出了三个关键词,它们既是这本书的主线,也概括了奈特的一生。&br&&br&&br&&/p&&h2&&b&热爱&/b&&/h2&&p&奈特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是对体育的热爱让他走到了今天。&br&&br&奈特创业始于1964年,那年他26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而且就住在童年的卧室里。 &br&&br&
“60年代是一个叛逆的时代,但我似乎是唯一一个没有叛逆的美国人。“ &br&&br&但除了一件事——跑步是奈特一生的挚爱。&/p&&p&“命运把我变成了一个不错的跑手,但不是伟大。” 奈特从小梦想成为一个职业选手。在大学里奈特是一个不错的跑手,但却没有希望成为全国冠军参加奥运会,毕业之后他先去读了商学院,后来成了一名会计。但对于跑步的热爱,让他开始痴迷于日本生产的Onitsuke Tiger运动鞋,于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开始在家乡小镇上贩卖Onitsuke Tiger。 &br&&br&那是一个卑微到不能再卑微的开始——他一个人开着自己的小破车,把几十双运动鞋放在后备箱里,到各个运动会场馆外面叫卖。 很快父母家的客厅和车库成为了仓库,里面堆满了运动鞋。&/p&&p&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第一年他的小公司销售额是8000美元;五年后的1969年迅速增加到30万,而在1980年上市的时候销售额达到800万。 &/p&&p&是热爱让奈特坚持了下来,半个世纪后,奈特在书中这样告诉那些年轻人。 &br&&br&&/p&&blockquote&&p&我想告诉他们慢下来,按下暂停键,认真想想接下来的四十年你想怎么度过。我想告诉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要为了一份工作或者职业而安顿下来。去追寻内心的召唤。即使你不知道那个召唤是什么,但不要停下脚步。如果你这样做了,就可以更容易克服日复一日的疲惫,抚平内心的失望,达到你想像不到的高度。&/p&&/blockquote&&br&&h2&&b&东方&/b&&/h2&&p&美国很多伟大企业家都曾经从东方文化汲取力量,乔布斯如此,奈特也是如此。 &/p&&p&跟乔布斯一样,年轻时代的奈特对于东方文化特别着迷,他在斯坦福大学就喜欢研究日本文化,他认为日本拥有制造优雅产品的能力和廉价的劳动力,如果把廉价日本产品出口到美国会是一个不错的生意。&/p&&p&当他开始贩卖日本运动鞋后不久, 他花光积蓄去了一趟日本。&/p&&p&奈特希望成为Onitsuke Tiger在美国的经销商。 他敲开了Onitsuke Tiger的办公室。&/p&&p&但他并没有告诉日本人自己住在父母的家里,相反他这样告诉日本人:“我是蓝带体育(Blue Ribbon Sports)的CEO。” 蓝带体育是奈特临时想出来的名字,蓝色缎带是奈特童年时代跑步赢得的奖品,挂满了奈特的卧室。&/p&&p&他的CEO身份震住了日本人,幸运见到了Onitsuke Tiger创始人鬼冢喜八郎。&br&&/p&&p&鬼冢喜八郎很喜欢这个美国小伙子,说从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鬼冢喜八郎不但正式跟他签订了经销商的协定,还跟他述说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p&&blockquote&“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时不刻穿着运动鞋走来走去。我知道那一天早晚会到来。”&/blockquote&&p&“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时不刻穿着运动鞋走来走去”,现在的人们不会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60年代在大街上跑步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路过的汽车会向那些跑手吹口哨甚至扔瓶子。一项非主流的运动在几十年后变成一项人人参与的运动,只有最最疯狂的人才能想到。 &/p&&p&但奈特相信了。&/p&&p&回到美国以后,奈特立刻跑去注册了一个叫Blue Ribbon的公司,地址就在父母家的车库里。7年后公司改名为耐克——古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p&&p&四十年后,奈特完成了鬼冢喜八郎先生的理想。如今,他的公司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年销售额达到320亿,一年卖出大约1亿2千万双鞋,这个星球上不论身价百亿的富翁,还是非洲某个战乱国家难民营的孩子,脚上穿着的都是耐克的球鞋。 &/p&&h2&&b&负债&/b&&/h2&&p&在没有风险投资的年代,奈特一直是一个异类。 &/p&&p&毫不夸张的说,耐克最初的20年,一直徘徊在破产边缘。出身会计的奈特并没有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他把所有的现金投入到更快的发展中,并不停找银行贷款,因此背上了称重的债务。整本书里充斥着奈特为资金焦虑的场景,好多次奈特几乎坚持不下去。 &/p&&p&上世纪70年代初,风险投资在北加州一个叫做硅谷的地方兴起,很快远在波特兰的奈特第一次听说了这个新兴行业。他很快想到这是解决资金困境的好办法,他想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出售30%的股份,用来获得30万美元资金。为了吸引硅谷风险投资人的兴趣,奈特还注册了一个新公司叫做sports-tec。之后他给投资人写信,将融资文件寄给他们。 &/p&&p&结果却是,在将尽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收到一个回信,没有接到一个电话。 &/p&&p&身处绝境的奈特于是开始向朋友借钱,周围的朋友也都不富裕,于是纷纷躲着他。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和第一个雇员Woodell敲开了他的门,Woodell告诉奈特,他的父母愿意借给他5000美元,喜出望外的奈特冲到Woodell父母家拿支票,他的父母没有向他提利息,甚至没有要收据。最后还问:“我们还剩3000美元,你要一起拿去吗?” 于是奈特厚着脸皮收下了这对夫妇8000美元毕生积蓄。走之前奈特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太太只是淡淡说了句:&/p&&p&&如果我连自己的儿子工作的公司都不信任,那我还能信谁呢? &&/p&&p&这件事最后有一个happy ending, 十年后耐克上市后,那8000美元变成了160万,整整200倍的回报。奈特亲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惊愕之余不停的摇头:“我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br&&/p&&p&这个故事在打脸风险投资人的同时,奈特从这件事上学到重要一课:你的员工永远比你的投资人更重要。 &/p&&br&&p&最后送给大家奈特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p&&blockquote&人生即是成长,不成长即死亡 (life is growth, you grow or you die)&/blockquote&
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继续前行——Phil Knight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大潮下的创业者真的比前辈们更优秀更与众不同吗?我们真的比起过去的人们设计出了更好的产品,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
曾经是耐克的员工一枚,作为亲历者,谈谈感受!&br&&br&用最简短的话来说耐克,耐克至今是我亲历的最佳雇主!可能会有知友好奇,那么好的雇主,为啥离开呢?当初我离开,主要是为了出去留学,转向时尚领域。所以后面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些变化。但这不影响我对耐克自始至终的热爱。&br&&br&入职耐克前,我曾经很纠结。因为耐克给我offer时,我已经拿到了另家法国集团公司的offer。而且在那里已经工作了2周。 那时还是1990年代中期,其实耐克的名气并没有现在那么大。 只知道它卖运动品。而另家公司是达能集团,做食品的,在当时也很大。 两家工资待遇差不多。 所以我还是比较犹豫。&br&&br&我咨询了我前任美国老板(前家雇主),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作为年轻人, 你觉得卖运动产品更有意思,还是卖牛奶更有意思?”&br&&br&虽然对卖运动产品当时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耐克。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事后证明这真是个正确的选择(感谢上帝!)&br&&br&我进入耐克时,正是耐克将中国总部从广州搬向上海的时候。所以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办公室,新的一大批入职员工。差不多都是24-25岁左右的年龄。 而耐克的运动文化,注定这是一家充满活力及积极向上精神的公司。 我和我的这些同事们,至今离开耐克10多年,依然相互保持着联系。耐克于我们更像是大学校园,让我们彼此保持了一种校园同学的亲近感,而非商业公司彼此竞争的同事。&br&&br&耐克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在于为我(及我的同事们)很早就打开了一扇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切身的认知。 在耐克各种活动是很多的。我们每年至少2次出国各种培训和会议,与其他各国的耐克同事交流。要知道1990年代,很多人出国还在被拒签,我们就已经飞向世界。&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7ab587fe3d582c_b.jpg& data-rawheight=&1305& data-rawwidth=&19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7ab587fe3d582c_r.jpg&&&/figure&现在马拉松如此盛行,而我们1996年就在夏威夷跑了自己的马拉松(其实我是走下来的哈哈)。耐克所有的集体活动都少不了运动项目。耐克必面试的一个问题是“你爱好什么运动?”。 其实我入职前不算个真正的运动爱好者。但耐克的运动文化带动了我成为一个运动爱好者,并且让我的运动习惯保持至今。无论是我身边退役的职业运动员同事,还是这些公司运动活动,以及碰到的各类世界(中国)体育明星,都会激励你成为一个运动爱好者。 也正是从这里, 我相信了运动并非仅仅健身,而是锻炼人遇到困难, 及人生低谷时,让运动员那种永远积极向上的精神贯穿自己的人生。&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724abc35bdfc40334a4b_b.jpg& data-rawheight=&504& data-rawwidth=&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724abc35bdfc40334a4b_r.jpg&&&/figure&&br&&br&哈哈,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去美国夏威夷。1996年。和耐克韩国的2个帅小伙们一起。&br&&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70cad2acefa_b.jpg& data-rawheight=&1575& data-rawwidth=&2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70cad2acefa_r.jpg&&&/figure&这张图传的时候是正的,不知道为啥上来就倒了。和耐克创始人Phil Knight,就是《Shoe Dog》的作者。摄于1997年,正值耐克25周年庆。哈哈哈,见到了当时的篮球明星Michael Jordan.&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b5c9acae42b_b.jpg& data-rawheight=&1578& data-rawwidth=&2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b5c9acae42b_r.jpg&&&/figure&我们常常出国开会。从中感受到,出差,换个环境,是融合同事关系的一种好方法。有什么纠结共同旅行一次,都了了。哈哈。&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a85af3b11cdda932e07112e_b.jpg& data-rawheight=&1543& data-rawwidth=&2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a85af3b11cdda932e07112e_r.jpg&&&/figure&各种搞怪活动,哈哈。&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d7f7df00a4_b.jpg& data-rawheight=&1574& data-rawwidth=&2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d7f7df00a4_r.jpg&&&/figure&在波特兰总部。&br&&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0f95c4dd731bffb3767896_b.jpg& data-rawheight=&1574& data-rawwidth=&2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0f95c4dd731bffb3767896_r.jpg&&&/figure&我们销售部和市场部是活动最多的部门。所以各种照片也很多。我的大多数同事现在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耐克是所好大学!&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f4d94fea71e3_b.jpg& data-rawheight=&509& data-rawwidth=&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f4d94fea71e3_r.jpg&&&/figure&&br&在美国总部过生日。我有个特别好的帅老板,哈哈。&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19e554c8ab0e_b.jpg& data-rawheight=&1591& data-rawwidth=&2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19e554c8ab0e_r.jpg&&&/figure&这是我至今最爱的LOGO。&br&&br&&br&&br&虽然传的都是看似在玩的照片,其实在耐克还是学到很多东西。只是各类培训和工作时拍的照片不多。耐克当时为我们这群20几岁的青年人创造的氛围,在其他公司很鲜见。我们基本上很多人20多岁就已经独挡一面,被充分授权。我们当时的老大(总经理),也只是刚30岁出头。和我们一样,热爱工作,也热爱玩乐。长得也好帅。 耐克的运动文化,使得它当时的员工都很有朝气,阳光。反正我们当时的男同事我都很喜欢,哈哈。&br&&br&&br&&br&&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br&&h2&&b&关于冷芸:&/b&&/h2&&p&冷芸,博士,其研究领域主要为中西时装体系对比。 服装商业顾问及时尚评论人。其撰稿媒体包括《周末画报》,搜狐时尚,及《BoF时装商业评论》。其培训合作企业则包括唯品会,康泰纳仕时尚培训中心等。2013-14年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访问学者;美国政府富布莱特奖金(Fulbright Scholarship)获得者;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时装营销管理硕士。曾就职于耐克、百丽及利丰集团。所从事的工作包括零售、销售、运营、产品开发、商品管理、市场拓展及总经理等职务。主要著作《中国时尚:对话中国服装设计师》,《时装买手实用手册》。&/p&&p&冷芸目前也开设了3个线上课程:买手;新人职业生涯规划;服装创业者课堂。更多详情,可以关注本人知乎专栏;微信平台或者博客。&/p&&br&&p&&b&联系方式&/b&&/p&&p&知乎:冷芸时尚&/p&&p&微博:冷芸时尚&br&&/p&&p&微信平台:冷芸&/p&&p&值乎:Christine Tsui&/p&&p&赤兔: 冷芸&/p&&p&分答:冷芸时尚&/p&&p&喜马拉雅:冷芸时尚&/p&&br&&p&&b&冷芸会员俱乐部(不同于冷芸时尚圈):&/b&&/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冷芸时尚 | 成为会员,与冷芸一起读书及解读时尚行业&/a&&/b&&/p&&br&&p&&b&冷芸活动公告:&/b&&/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冷芸live | 独立设计师创业是否可行?&/a&&br&&/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lengyunfashion& class=&internal&&冷芸live | 服装行业的前景是是什么?&/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lengyunfashion& class=&internal&&冷芸live | 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级服饰品牌?&/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lengyunfashion& class=&internal&&冷芸live | 新时尚产业需求下如何规划职业?&/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lengyunfashion& class=&internal&&冷芸live | 服装设计师与买手如何做市场调研?&/a&&/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lengyunfashion& class=&internal&&冷芸的Live | 服装买手究竟是做什么的,前景如何?&/a&&/b&&/p&&br&&p&&strong&线上课程:&/strong&&/p&&p&&strong&&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lengyunfashion& class=&internal&&冷芸迷你商学院 | 服装创业者线上指导课堂第2期&/a&&/strong&&br&&/p&&p&&strong&&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5MDY1NDIwOA%3D%3D%26tempkey%3DHky4uHe6TgEY7G1TxJ%252Bu%252BGqQ%252BHq%252BnSHgZzPFaGXg9Bgbd4IdWuKVQkljIUGNqaZzf74RNdMmYwbX%252BxUba9LN1ROEZAn2OBtP133QU%252BVcUVqbsDccSvlCqTMs3q08U8OGRc5xsnpIiPJrVXKJfeaX5A%253D%253D%26chksm%3D0bfeda903cbbf73fac983dd72de150e0b22b487f66435ebb6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冷芸迷你商学院 | 线上买手培训课程介绍&/a&&/strong&&/p&&br&&p&冷芸时尚圈已经成立。本群是开放群,主要是为了让时尚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和时尚爱好者通过此平台相互认识、学习和成长。若想加入冷芸时尚圈,请加微信zhs_dqqz,并务必注明&strong&“冷芸时尚圈+姓名+入群理由”&/strong&,&strong&并说明入群希望得到的收获&/strong&。本群只关注时尚行业内容,严禁发送广告、低俗、社会、政治等不相关内容。违者将被退群及拉黑。&/p&
曾经是耐克的员工一枚,作为亲历者,谈谈感受! 用最简短的话来说耐克,耐克至今是我亲历的最佳雇主!可能会有知友好奇,那么好的雇主,为啥离开呢?当初我离开,主要是为了出去留学,转向时尚领域。所以后面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些变化。但这不影响我对耐克自…
泻药。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我在此试着为大家解析一下。&br&&br&我们先看支持这一观点的&strong&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徐子林&/strong&的论述。&br&&br&这位批评家认为,艺术电商没有学术支持,继而通过低价销售的手段打乱了正常的艺术品市场。其中的几句话十分值得回味:&br&&br&&blockquote&&p&其实在我看来,这幅画是不是艺术品、价值几何,这个艺术标准不应该由艺术品商人来提供,而应该由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来决定。&/p&&br&&br&消费艺术的形式有很多种,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想放一件艺术品,但买不起贵的怎么办?我建议可以买一件精美的名作复制品。现在的复制技术可以无限接近原作,其传递的艺术原作里的经典情感,不是那些劣质的、永远与艺术史无缘甚至达不到一个艺术标准的东西可以相比的,后者对大众审美造成的伤害可能是终身的。我也一直建议,普及大众的艺术和美学教育,就要看最好的东西。就像学正楷,肯定是从颜真卿、柳公权开始学,学行书肯定是从王羲之的书法里学。&/blockquote&&br&第一个论点很有意思。这里暗指艺术电商对策展人权威的不尊重,对策展人权利的侵犯。这里其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尖刻的问题,即画廊体制与策展人制度之间在中国现状下存在的紧张关系。(我们可以将艺术电商与现阶段中国的画廊行业相同对待,这是因为它们与策展人制度存在相同的紧张关系)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则可以看到在西方背景下,艺术品销售、艺术品合法性的建立是与画廊以及策展人、批评家紧密相连并缺一不可。这是因为,画廊、策展人、批评家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能。画廊是整个艺术行业最基本的孵化器,不论是艺术品商人,还是具有学术背景的画廊业主他们都有权利挑选、收藏以及定价出售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从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两个维度,艺术品商人都应该具有话语权。而通过这一波的筛选,策展人对在画廊中已签约或展出的艺术家和作品做第二轮的筛选,策划各类展览,推送青年艺术家进入更高的平台。而最终这些展览则由批评家“验收”。&br&&br&在中国的现状下,画廊业赢弱的话语权,以及策展人和批评家的野心导致整个艺术市场的闭塞。我们的策展人一般都具有多重身份。他们有时身兼批评家一职,对自己策划的展览评头论足赞美连连。有时又身兼画廊业主,从事艺术品销售、管理、咨询的行当。这种现状是很危险的。在策展人哀叹中国画廊行业不学无术目光短浅的同时,他们又以自身绝对的话语权在学术高位(就像这位策展人一样)阻碍画廊业的良性发展。&br&&br&真正与艺术家关系密切的应该是画廊,而不是策展人、更不是批评家。对于青年艺术家,第一步所要做的是进入一级市场(即画廊、艺术博览会),通过与大众最紧密地方式走进公众视野。而目前的形式则本末倒置。青年艺术家借由策展人、甚至是批评家的帮助直接进入美术馆、展览的语境中,快速确立其在艺术圈中的合法性,并跳开一级市场(时常采取私下交易的形式)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即拍卖行)赚取大量的资金。这种模式,事实上是一种变相的艺术经纪人或地下画廊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策展人担任了画廊业主的身份,有时还担当批评家的身份自卖自夸,而销售对象是上流社会的购买者以及一些艺术品投资客。这一切交易都不在公共语境中进行,因此也导致了当今中国艺术缺乏大众土壤、不被大众认可的现象。&br&&br&另一个现象在这里也显得十分严峻,即策展人和批评家的野心。回顾中国美术教育史,策展人诞生至今日不超过30年的光景,而策展人专业的学科教育则更短。专业的策展人事实上在中国屈指可数。更多地,我们优雅地称之为批评家对策展人身份空缺的“自觉性”。这些自觉担当策展人的批评家很多并没有放弃其批评家的身份,这就导致了策展人权力的过渡扩张。这份野心还体现在上述的引文中,即直接干涉艺术品定价,夺取这一本来属于艺术品商人与画廊业主的权力。&br&&br&这里摘抄的第二个论点则带有一点讽刺意味了,也正是题主所提的问题中心。这位策展人在文章中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一论断本身即是错误的,也显示出其真实的业务能力及其对权力的野心。紧接着,他提出存在着一种正确的艺术标准、审美观,这在当今语境下也是不合时宜的。&b&HiHey总裁何彬&/b&在的采访中的一席言论则切中要害:&br&&br&&blockquote&艺术品市场在过去造成了一种垄断,比如拍卖行也好,画廊也好,都是所谓的专家制,但其实在他们的视野之外,还有很多好的艺术家,却没有机会进入到市场的流通,所以导致了一种审美的垄断。艺术品电商打破了这种对审美的垄断,艺术家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艺术品电商对于审美上的贡献。&br&&/blockquote&&br&中国大众的审美观长年以来被由全国美展-地方美展-地方画院-各类美术家协会组成的细密网络所挟。而因画廊业的缺失,青年艺术在未进入公众视野前,不得以地被主流审美观过滤与改造。这就导致了如何彬所说的“垄断”。这种垄断暗示着中国艺术体制的“衙门化”现状。而打破这种现状的具体方式正是通过艺术电商与各地画廊形成的紧密网络将青年艺术通过开放的市场直接与大众进行交流。而正是通过频繁交流大众对艺术品的审美力、判断力才会上升,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良性市场模式,而非当今的两级分化的市场现状(即高价艺术品与低价行画并行)。&br&&br&在这篇采访中,&strong&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华祥&/strong&的论述比较中肯。现实情况是艺术电商过度开放的低门槛导致其售卖的艺术品良莠不齐。而反观画廊业的职能,不论线上线下,都是在市场价值或艺术价值维度对艺术品进行第一轮筛选。这种模式既打开了市场又不会因过度开放而导致艺术“垃圾”在市场中不断涌现。艺术电商作为更大众的平台,我们应容许其出现低门槛的现象,但对于现实情况也应对这些平台提出不同的要求。&br&&br&先以HiHey平台为例。HiHey模式其实是一种线上画廊模式,其拍卖活动也仅是一种竞买销售而已,所以不可矫枉过正地批判其进入二级市场。但是,需要提出的批评是,既然HiHey进行审核入驻签约的线下画廊模式,那么就有必要对HiHey的专业性提出要求:必须区别对待艺术商品、工艺品与艺术品,并以不同的定价标准出售。&br&&br&另一种模式是ArtAnd模式。这家新近上线的艺术平台,打着艺术社交的旗号,做着构建线上艺术市场的正事,野心很大( &a data-hash=&16cbabf6ed7efcc& href=&//www.zhihu.com/people/16cbabf6ed7efc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6cbabf6ed7efcc& data-hovercard=&p$b$16cbabf6ed7efcc&&@姚阿娜&/a& 你可以解释一下你们的模式)。ArtAnd邀请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画廊业主各自进驻,试图在互联网平台构建一个更紧密的艺术世界。ArtAnd并未采取审核制度(这也就不能称其为主导大众审美),而是采取对现实艺术世界的模拟来建构有机的、具有弹性的线上艺术市场。但是由于ArtAnd过于年轻,入驻人数过少,还未形成气候。&br&&br&不论如何中国艺术市场的开放还必须指望出现一个既面向公众,又学术参与评审的环境。艺术电商、画廊、策展人、批评家、学术机构都应该以欢迎的姿态互相扶持帮助,而不是封杀。从而形成一个以画廊、艺术电商为基本单位,策展人、批评家、学术机构为过滤器的模式。将新一批的艺术家吸纳进一级市场,在通过学术导向分流,推广,全面地为中国大众接触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做好平台的基础建设。&br&&br&总而言之,艺术电商的出现是时代必然,也为中国大众的审美力、判断力的提高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位居学术高位的学者与专家不应害怕其可能夺取话语权而一味攻击甚至封杀其存在,而应躬身引导、帮助艺术电商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同时,艺术电商也会为各学者专家对中国艺术,尤其是青年艺术现状提供了更广泛高效的信息渠道。从而真正形成在大众、艺术家、学者之间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并切实地提高发展当代中国艺术,甚至是当代中国文化。
泻药。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我在此试着为大家解析一下。 我们先看支持这一观点的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徐子林的论述。 这位批评家认为,艺术电商没有学术支持,继而通过低价销售的手段打乱了正常的艺术品市场。其中的几句话十分值得回味: 其实在我看来,这…
试答 贱笑&br&&br&-策展人是什么?&br&其实现在什么样子的人都可以当策展人了,装饰绘画的,设计橱窗的,甚至布菜的好厨子,都能够当得上Curator这个名称。从历史上看,策展人本来是一个收藏(collection) 的&b&保管人(protector) 和解释者( selector),&/b& 在拉丁与中,curare这个词意味着 保管(take care of )。然而到了现在策展人的职责扩充到了&b&展览策划人,写展览标签和前言的人,场地经理,教育者,公关经理(这个词也许不太恰当,然而可以说是协调各个方面包括媒体,艺术家,政界,学界的人)。具体来说,策展人还经常要到各处化缘(fund raising), 各处做讲座,或者各种参加和筹备双、三年展。&/b&&br&&br&&br&在此我想多说几句有关展览的历史的话题。17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伴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欧洲人掀起了收藏的风尚,并一次发明了cabinet curiosity这个词,字面的意思是“充满好奇心的储藏柜”,在德文中kunstkammer (art room, 艺术房间)而这可以说,就是展览的雏形了;而那些看管这个充满好奇心的储藏柜的人,正是策展人的前身,而从古至今策展人工作的重心,都在于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些艺术作品。从私人的收藏,到国家的收藏,再到法国大革命之后国家的收藏为民众所有,为民众所欣赏,才有了我们现在的 “展览” 的概念。&br&&br&然而现在,博物馆渐渐的不把自己的职能局限在看管和展览这些艺术上,博物馆成为一个思想表达,碰撞和交流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群体,艺术家,甚至普通人在这样一个空间当中表达着自己,也表达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而这,就需要一个人,去筛选,去联系,去捕捉,像一个指挥家控制不同的声部一样,导演一场又一场好听的音乐会(展览;讲座;活动)。前面提到的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就曾这样说:“我做这些的目的,并非将这些东西历史化,而是去理解为什么这些东西还没有被了解(翻译的不太舒服: the reason why I do it, is actually not in order to historicize things, but to understand why these things are not known). &br&&br&-策展人的不同类型&br&&br&对哒,策展人和策展人也是不一样的。以下的不同分类对于一个策展人而言可能有交叉和重叠的部分,然而内容都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有”专家型策展人“(翻译的仍旧有点古怪,即:subject specialist curators), 举例来说有“日本艺术策展人”,“水彩策展人”,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其专长方面可以独当一面,并且肩负着研究,书写的责任。有的策展人供职于机构或是美术馆内部,通常意味着他们是该部门的领导,比如Literary curators, archive curators等等,而有的策展人是独立策展人,他们经常为公共艺术活动工作,或是承担着某些建筑空间,或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展览策划和协调工作,这些活动有的可能是完全商业性质的。不少策展人因为其卓越的人脉和学术水平已然成为了明星,(但其实除了少数人以外他们也挣不了多少钱 -。-)&br&&br&还是引用汉斯的一句话吧:“ in my practice, the curator has to bridge gaps and build bridges between artists, publics, institutions and other types of communities,The crux of this work is building temporary communities, by connecting different people and practices and causing the conditions for triggering sparks between(就是牵线搭桥的,让他们产生火花儿。耶!)&br&&br&-那策展人具体干什么呢?&br&&br&1.Write, critic, edit, propose, plan。&br&&br&写作,编辑,批评。文职工作是对一个策展人的核心要求。这也就涵盖了策展人对整个展览的基调,叙述,作品的选择,激发人的方式,有着最强的领导作用。如果这么说仍旧很抽象的话,比如现在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有关Mcqueen的展览, 名字就叫savage beauty (野蛮之美),可以说Mcqueen其人可以表现的角度非常多,比如他超强的裁剪,他对苏格兰格子的表现,但是savage, 无疑是概括他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中最好的一个。再比如前些日子大英博物馆的那个有关明的五十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a href=&tel:&&&/a&。为什么就选这五十年呢?当然策展人有策展人的考虑,我就不多说啦!&br&&br&2,Money 钱钱钱&br&&br&认识了几个艺术机构工作的朋友才知道其中的难处。在英国虽然有British Art council
这种机构,然而无论大地方小地方大活动小活动,除了极少数如同Mcqueen那种不缺大品牌赞助的展览,大家的生存状况仍旧不!容!乐!观!私人画廊有时会受到东家的挟持,公共机构常常捉肩见肘,内中辛酸不一而足难于外人道矣!=。-&br&&br&3,detail 细节&br&&br&这些细节包括,出版(画册,论文),图像设计,安装艺术作品(现在不仅仅有画儿啊,还有装置啊行为啊),小到墙纸的颜色,电池,运输,灯光,声控,大到展品的租借,保险,展览的路线,展览的过程。还有艺术家的酒会,头一天的开幕,新闻稿,private view,小朋友们要来上课,艺术家要搞见面会,lunch time还要有tours或是小讲座,回应来自各个方面的反馈。如果题主一定要问他们都干了些什么,那么可以非常负责的回答说,&b&凡是和展览有关的他们都干。&/b&&br&&br&-那明星策展人都是什么样的呢?&br&&br&在这我想特别提一下汉斯。提他的原因不仅仅因为他是个明星策展人,他的文章写的散漫又有趣。在那本ways of curating 他提到他想在国际航线的飞机上搞一个展览,大家在天空中,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艺术。这多有意思啊,这才让我觉得一个学者的才气,风范,和巧思是会多么大的影响一组艺术的表现。汉斯还马拉松似的做了很多艺术家的采访,那本艾未*2的采访也出版成一本小书,乃是饭前便中及等人无聊时之佳选。&br&&br&&br&================================我是双排分割线&br&&br&说了这么多,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谅解。如果你们喜欢,我之后多写一些case给大家共享。我想,尽管当代艺术确实存在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然而展览却是一个能够去伪存真好事。而一个真诚,充盈,活力四射,引人深思的好展览,必不能少一个有着同样特质的策展人。&br&&br&而这就是策展人的工作之所在了。
试答 贱笑 -策展人是什么? 其实现在什么样子的人都可以当策展人了,装饰绘画的,设计橱窗的,甚至布菜的好厨子,都能够当得上Curator这个名称。从历史上看,策展人本来是一个收藏(collection) 的保管人(protector) 和解释者( selector), …
不得不提泰国超励志创意广告。多图预警。&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2.zhimg.com/v2-3d53a66a3bcae94a955ac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d53a66a3bcae94a955ac1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ca2ec56e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a2ec56e3_r.jpg&&&/figure&&br&广告开头,一个小宇航员漂浮在太空,广阔无际,宁静而炫目。&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3c2a4b948e60c61bcaf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c2a4b948e60c61bcaf0_r.jpg&&&/figure&&br&原来,这只是他在望远镜橱窗前的幻想。望远镜的背后,是他的梦想。&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2.zhimg.com/v2-7b7d142ff68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b7d142ff68b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555cd81346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b555cd81346b_r.jpg&&&/figure&&br&可对他来说,2500是一个不小的数字。&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ed8da9e14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d8da9e146_r.jpg&&&/figure&&br&为了航天梦,他买了火箭形存钱罐,开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存钱。&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f876e79be4d0fc5dd1bd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876e79be4d0fc5dd1bde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ba471af7f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a471af7fe_r.jpg&&&/figure&&br&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成就,自己收获的荣誉与赞美。&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a19ac02dc0b7b46a86a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19ac02dc0b7b46a86a0_r.jpg&&&/figure&&br&他每天都来看一次,这小小的橱窗。&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a359faacd03fb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359faacd03fbe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2b5a388c913b05c2dedcd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b5a388c913b05c2dedcd3_r.jpg&&&/figure&&br&每一次,他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那属于宇航员的荣耀。&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29f6c9dce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9f6c9dce6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c4cdf24346b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4cdf24346bc_r.jpg&&&/figure&&br&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会来看一眼他梦寐以求的望远镜。&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4f2edd253d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f2edd253db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d07a8af3a3761bfb562dcb5e677c42d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07a8af3a3761bfb562dcb5e677c42d8_r.jpg&&&/figure&&br&他不买零食,节衣缩食,也拒绝了游戏的诱惑,因为他有梦想。&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d32f5f6a99a751b0f1e0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32f5f6a99a751b0f1e0c_r.jpg&&&/figure&&br&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储钱罐竟然满了。终于满了。&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2.zhimg.com/v2-280bb922eec0adc42457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80bb922eec0adc424571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eccacc77ae7c25f3452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ccacc77ae7c25f34527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ede09fc2a81e5128f37aab400bfff29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de09fc2a81e5128f37aab400bfff293_r.jpg&&&/figure&&br&他知道这一天要来了,他知道自己的梦要实现了。火箭,飞船,太空。那个属于他的梦。&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2.zhimg.com/v2-b1b45cdf4dabff2b0ca4b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1b45cdf4dabff2b0ca4b9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4d065c9e65f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d065c9e65fc_r.jpg&&&/figure&&br&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踏上了月球的场景。&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a91d62502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91d625026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f13546ece574e3d6f03cc39a02961c9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13546ece574e3d6f03cc39a02961c98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17eb3a6ce6c5fb0a74ff4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7eb3a6ce6c5fb0a74ff4a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3.zhimg.com/v2-3e0e0de2d9a213d2229aa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e0e0de2d9a213d2229aa6_r.jpg&&&/figure&&br&回想起过去的坚持与汗水,拒绝过的诱惑与同龄人的不解。&br&&br&他觉得一切都值了。&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0ff7aeba44f214aa09b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ff7aeba44f214aa09b4_r.jpg&&&/figure&&br&他会把那面旗插在月球上,他会的。&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2.zhimg.com/v2-60dcd51caf3bc08207a0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0dcd51caf3bc08207a0d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cb9bbf6ff9744fac37bec1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b9bbf6ff9744fac37bec1c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2.zhimg.com/v2-b4ca5b33e32cdf7584f25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4ca5b33e32cdf7584f25_r.jpg&&&/figure&&br&他砸碎了他的存钱罐,开心的拿着一大袋钱来到了心爱的望远镜面前,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兴奋与喜悦。&br&&br&但是...&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3305cad8f6d3be34365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305cad8f6d3be343650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1.zhimg.com/v2-182aa96efb59cce52a0b35f7f877952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82aa96efb59cce52a0b35f7f8779520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https://pic4.zhimg.com/v2-ac897e5ffb9d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c897e5ffb9de_r.jpg&&&/figure&&br&&br&&br&简直是广告界的一股泥石流。&br&&br&———————————————————&br&呐 你们一直要的地址 拿去拿去&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movier.com/50462%3F_vfrom%3DVmovierApp_weixi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movier.com/50462?&/span&&span class=&invisible&&_vfrom=VmovierApp_weixi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不得不提泰国超励志创意广告。多图预警。 广告开头,一个小宇航员漂浮在太空,广阔无际,宁静而炫目。 原来,这只是他在望远镜橱窗前的幻想。望远镜的背后,是他的梦想。 可对他来说,2500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为了航天梦,他买了火箭形存钱罐,开始勤俭节约…
&b&动画产业的文化延伸品缺乏影响力,只是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萎靡的一个缩影而已, &/b&我们的电影,电视剧,文化领域的其他东西对比国外,难道就繁荣了?&br&&br&&strong&首先是,你怎么定义繁荣?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很繁荣了。&/strong&&br&&br&&strong&文化产业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仅仅因为一些领域具备一定规模,就能被算作繁荣了?那么按照犬儒主义者的观点,小时代显然就是我国电影产业繁荣的代表了,&/strong&整个商业运营体系流程,啧啧啧,相信这类人讲起来一定是高山仰止的表情。&br&&br&怎么定义动漫周边的繁荣?是找一个玩具厂,拿出他们一年的销售额数据,就能说我们动漫周边很繁荣了?还是要兼而考虑产品本身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和影响力?&br&&br&我收藏各类手办,megahouse的海贼王,tk的灌篮高手,万代的圣衣神话,dc的魔兽世界,也有sideshow和weta的各种雕像,胸像,趋使我在这些东西上砸上数万元人民币的,就是因为这些衍生品背后的作品。&br&&br&因为作品本身有吸引力,打动了我,我才会心甘情愿地掏出自己的血汗钱,买他的衍生物,就是这么简单。我不会因为喜羊羊的商业模式可圈可点就去买喜羊羊的正版手办,我也不可能因为熊出没的商业模式对萎靡的中国动漫产业有着积极意义而去收藏这些丑陋的周边,我更不可能去买尸兄的手办,哪怕贴钱给我。根本原因就是这些所谓的动漫,故事差,人设丑,世界观残废,我对这样的动漫形象无爱,你跟我扯一整天他们的商业模式对中国动漫产业的积极意义,也无法改变我对他们无爱的决心。因为我喜欢达斯维德,路飞,龙珠,我的这种热爱,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故事讲得好,&strong&而不是我的口味被”盗版“的日本动漫养刁了这种愚蠢到极点的唯物论机械论观点。&/strong&&br&&br&&strong&前戏没做够就想高潮,是我国文化领域屡见不鲜的现象。&/strong&&br&&br&&br&&strong&所以问题又回到了为什么我们的动画不好看这一点。&/strong&(很多人喜欢盯着一个脓疮找病根,成年与儿童动漫断层导致动漫周边不够繁荣?请问尸兄算不算成年动漫?这种动漫出周边有地球人会买吗?)&br&&br&&strong&问题要点根本不在这里,动漫衍生物不繁荣的原因就是作品本身烂。&/strong&&br&&br&&br&&b&动画作品烂的原因,在于有动无漫。动画产业与漫画产业之间的联系太薄弱,太多的投机势力、行政手段在干预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少好漫画,没有被动画化的机会,因为在这个产业链体系里,漫画并不是核心的一环,甚至有时是可有可无的一环,这才是最大的问题。&/b&&br&&br&以日本为例,日本动画产业够发达了吧,不用当资深动漫粉,只消你看过火影,死神,海贼当中的&br&任何一部,&b&就应该知道动漫中所谓“原创剧情”是怎么一回事。&/b&&br&&br&所谓原创,就是每当剧集发展速度快超过漫画作者的进度时,动画组就会暂停更新,自己原创剧情,主要就是用来拖时间,等漫画作者进度跟上了再按照漫画来做。&br&&br&在这时候,画面质量与平时无异,但是没人爱看,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一旦动画片进入”原创“阶段,就变成了动画组自行创作剧情,与原作者完全脱离,其作品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了。大部分追动漫的人,只消有点经验,都会在追之前先查明一部动漫里原创剧情有哪些,然后跳过这些看,免得浪费时间。&br&&br&即使是日本这样的动画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一旦动画每周更新脱离了作者,动画组自创剧情,都摆脱不了被吐槽,没人看的命运,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b&脱离了漫画和作者的原创力的动画只不过是空中楼阁。&/b&&br&&b&&br&在我眼里,国内的所谓动漫,就停留在日本的动画组“原创”阶段。而在日本,80%以上的动漫作品都是采用成熟的漫画转动画模式。&/b&&br&&br&&br&&b&而我们在政府催肥式培育下,拔苗助长式地发展动漫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和“漫”分离。&/b&我们的漫画作者,在整一个动漫产业链的体系中,地位并不高,好的本子没人要,人家宁愿做低龄向的,譬如喜羊羊这种弱智动漫,因为好赚钱。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业环境,对漫画作者的打击是很大的。在整体急功近利的环境下,在中国广大民众整体对动漫的理解低下的情况下,谁不去赚快钱,谁要去玩理想,让自己爽,谁就被看成傻子,这样的大环境,叫那些漫画作者动力何在?叫那些看中真正好本子却要担心风险的动画从业者的动力何在?他们不怕被骂成不顾投资人利益?就让自己爽?装逼?没职业操守?&b&这甚至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当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认为邪恶是正义的时候,即使你拥有了正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还真是邪恶的。&/b&&br&&br&&br&于是,动画公司的老板拿着国家给的补助资金一个接一个地出着垃圾动画片,投资动漫的商人唾沫横飞地吹嘘着要建设强大的动漫产业链,要搞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动漫平台,而我们的漫画人依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稳固的地位。&br&&br&&br&看看美剧为什么秒杀国产剧?你看看国产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多少力量在干预最终的剧情?国产剧里编剧的地位不高,而是导演中心化,这点和动漫挺像,编剧被边缘化,搞个剧本就没你啥事儿了。然而美剧呢?绝对的编剧为王,内容为王。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让善于操作的人做好其中的衔接环节,夯实漫画转动画这个链条的基础,才能出好作品,&b&而不是寄希望于天上掉下一群符合自己心目中要求的既有理想又有职业操守的全能型人物来搞动画,根本不可能。&/b&&br&&br&所以国产动漫发展很大的障碍,就是内容制造者,漫画作者并没有被放在一个核心地位上,他们受到了阻碍,是什么力量阻碍了他们成为核心?答案不言而喻了吧?&b&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动漫,并不是彻底的市场化。&br&&/b&&br&&br&有人或许会说,你唧唧歪歪讲了那么多,无非都是在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你能开药方吗?&br&&br&&b&药方是,监管层面要放松管控,完全的市场化。加强漫画产业与动画产业的联系,提高漫画作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基础地位,加强对漫画产业的培养支持与推广,夯实漫画的这一头,漫画营养充足了之后,动画这一头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滋养。&/b&否则就是一群事精儿,人精儿整天在那里捣鼓动画片,再过100年还是不得要领。动画产业和漫画产业,永远是皮之不附,毛之焉存的关系。&br&&br&为什么我要这么说?&strong&因为政府对一些动漫企业的补助金标准,是完全按照时间来算的&/strong&,譬如每年生产2000分钟,你才能得到1000元每分钟的补助。这种纯粹以时间来计算的补助,无疑把动画片放到了一个论斤卖的田地,必然造就了大量急功近利的动画垃圾片和骗补贴的投机企业,譬如高铁侠,分镜都直接抄铁胆火车侠的,还敢拿出去宣传。&b&政府这样所谓的“扶持”,实际上加剧了整个行业的浮躁程度,在动画片论斤卖,多产1分钟片,就多一分钟效益的时代,谁会来跟你谈艺术?谁敢跟你谈艺术?&/b&看看雷锋3D的那几千万,&strong&钱都给谁赚了?漫画人赚到几分钱了?&/strong&&br&&br&&br&&strong&同理,这种时长补贴政策影响到的不仅是漫改动画,对小说改编、游戏改编、甚至真正有艺术追求的原创动画也是一种打击和伤害。因为任何有人气的作品(不论他是漫画,小说还是游戏)的改编渠道,都被这种局面堵死了。&/strong&&br&&br&&b&可以说,动画产业与漫画产业之间的联系一日不明晰,不通畅,中国的动漫就一日没有希望。漫画转动画这根链条中,漫画作者的王者地位必须得到稳固。(&/b&实际上我说的“漫”也可以包括到一切“有人气基础和原作粉丝支持的小说、游戏等形式作品”上去。我只是建议老老实实把漫画到单行本到动画到衍生品这条线先做扎实了。)稳固之后,一切才能顺其自然,结出真正中国动漫的果实,至于中国动漫的果实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我认为是不能强求的事情,就像美漫也很发达,但就是不可能和日漫一样,也不可能吸引到日漫粉丝。所以中国动漫的成熟果实是长什么样,优劣如何,不是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这问题操心也没用,我们要做的是先让它长出来。&br&&br&有人说,虽然观众不爽政府管控,但是客观上来看,政府管控保全了我国的一批弱小动画企业。&strong&问题是,要那些苟活下来的动漫畸形儿何用?短期来看,保全了一些动漫企业,长期来看,维持了畸形和浮躁的行业生态环境,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继续侵害着弱势群体漫画人的利益,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没有好处。&/strong&骗补贴的企业一日不亡,他们骗去的油水就一日流不到真正需要他们的人头上,利益有限,僧多粥少,常识而已。&br&&br&&br&只有完全市场化,让投机的,圈钱的,目光短浅的,好高骛远的彻底群魔乱舞,适者生存,让该灭亡的彻底灭亡,新生的才能彻底新生,而不是拿狗皮膏药贴危墙,尽干些自欺欺人的事情。&b&因为只要审核监管还在,只要政策保护下的畸形儿还在,急功近利的人就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圈子,那么真正适合这个圈子的漫画作者,他们的地位就永远没法提高到理想的程度。&/b&&br&&br&&br&————————————————————分割线————————————————————&br&&br&&b&结语:&/b&&br&&br&&br&&b&此文最容易误导别人的地方就在于很多人认为我在否定一切非漫改动画,否定所有原创动画里的佳作。&/b&我想打个比方来说明一下观点。&br&&br&你开一个小店,肯定要考虑里面各种商品的比例吧。你不可能只卖零食吧?等日用杂货等相对主流的货品完善以后,你再锦上添花进一些其他东西吧?在你最基础的货源渠道都被人堵塞了,你的当务之急肯定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而不是多进一些其他货源吧?&br&&br&我的意思是,在当前漫改动画都不成体系,那么多好的漫画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阻挠,没有被动画化的机会,这个时候谈原创动画等其他优秀动画形式,&b&是不是饿汉操心饱汉的午餐了?&/b&&br&&br&日本当前这个局面,是整个产业体系成熟多年后百花齐放的最终形态,我觉得和我们当前状况没有可比性。&br&&br&&b&日本人吃了一顿主食之后,又吃了一块巧克力,然后觉得巧克力的美味也很独特。我们作为一个快饿死的人,当务之急是解决主食,这个时候开始谈巧克力,开始操心别人的富贵病,是不是不太实际?&/b&&br&&br&楼下的答案里也提到了并认同了一个事实,即在日本,漫改动画常见。&br&&br&&br&&b&对日本来说,兴许可以讨论漫画已不是核心地位了,但人家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我们连最初的阶段都没有建立起来,是不是杞人忧天了?&/b&&br&&br&楼下的答案已经提到了,原创的风险大,所以这两年没落了。原创是不是第一阶梯见仁见智,但是风险显然有目共睹,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b&玩票,永远是有资本以后才有资格提的事情。有钱人尚且还顾虑这个,穷人成天谈这个合适吗?&/b&当然,肯定有人觉得我把原创动画说成玩票不妥,但这是个比方。&br&&br&&b&别人可以开始忧虑漫改动画走下坡路,但这是别人的富贵病,而我们连最基础的地基都还没有打扎实。&/b&&br&&br&&br&楼下提到了“因为那些公司更喜欢已经有一定人气基础的漫画,轻小说,游戏进行改编!这样就算不会大卖至少有原作粉丝支持不会亏本!”,这点我很认同,我强调漫画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就是在鼓吹这样一件事情:&b&“我们一定要把有人气基础和原作粉丝的各种漫画、轻小说、游戏的动画化改编渠道彻底弄通畅!再也不要让这条通道被各种投机力量和行政手段阻挠。”&/b&在这个意义上,只不过我更倾向于在整个基础重建的过程中,向漫画倾斜这种方法。实际上我说的“漫”并不单指漫画,可以包括到一切“有人气基础和原作粉丝支持的作品”上去。我只是建议老老实实把漫画到单行本到动画到衍生品这条线先给我做扎实了。&br&&br&文化发展的面貌也是阶段性的,样板戏时代的人们,最关心的肯定如何是突破文化封锁,如何先建立最基础的文艺形式,而到文化多元化的局面成熟之后,我们才可以来道貌岸然地来谈谈各种逼格很高的作品,但当时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悠然自得的谈论文艺的时候,实际上是建立在前人突破文化封锁的基础上,那些你瞧不上的老古董们,他们其实也间接地为你今天吃上巧克力而付出了努力。&br&&br&&b&你今天在豆瓣刷自己《盗梦空间》的观后感,可你从没想过你要感谢《庐山之恋》这部土掉渣的电影。&br&&/b&&br&拿日剧举例,其实日剧发展水平很高,可为什么国人没法引起共鸣?就是因为,日本人的文化生活,已经开始关注一些人世间超越世俗价值的事物了,所以他们的题材里会有一些阴暗和令人费解的内容,这些东西都不是当前国人可以引起共鸣的,当前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摆脱手撕鬼子。但是放在几十年间前,日本人爱看《排球女将》,我们也很爱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文化需求的理解角度和关注重点,是不一样的,并且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之分,完全是阶段性的。&br&&br&&br&我相信,甚至也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嘲笑一个拿漫改动画当动画的人狭隘,我们可以谈谈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逼格,但那一天不是现在,尚未成熟的国漫,还没到那个时候。
动画产业的文化延伸品缺乏影响力,只是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萎靡的一个缩影而已, 我们的电影,电视剧,文化领域的其他东西对比国外,难道就繁荣了? 首先是,你怎么定义繁荣?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很繁荣了。 文化产业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仅仅因为一些…
感谢邀请。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不深,故做一下搬运工作,个人很认同这个答案&br&&br&&blockquote&这里,不得不把动漫业拆成漫画业和动画业,因为在日本,动漫产业已极度发达完善,这两个子产业也分工明确,笼统地一概而论无法尽述。
&br&1、编辑制度
&br&日 本漫画作者一般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成功的:画短篇漫画参加各种漫画赏(就是比赛);入围后被杂志社——往往是周刊或半月刊——相中;合作推出商业短篇;如 果短篇成功,开始连载长篇;如果长篇效果显著,那么有可能会“动画化”(这是一个舶来词汇,意即漫画改为动画的过程)。在这中间,如果读者认为某部作品不 够吸引人,那么立刻下档停载,就是所谓的“腰斩”。
&br&这一整套完整的过程,保证了漫画的可看性。由于杂志所载的漫画是经由读者喜好决定的,所以当然受到读者的欢迎;又因为周连载方式必须能吸引读者眼球,所以画面的质量必须优秀,情节必须曲折。总的来说,日本商业漫画成功的原因就是适应读者需求,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竞争。
&br&2、漫画杂志的竞争
&br&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核心就是竞争。竞争是促进产业进步的动力。日本漫画业已是一个十分成熟的产业,杂志社间的竞争自然必不可少。
&br&日本漫画杂志依照消费群体不同而笼统分为男性向(以男性读者为主体)和女性向(以女性读者为主体)两类。对于女性向的杂志,本人了解不多,故以男性向杂志为例,介绍一下漫画杂志的竞争情况。
&br&日 本男性向漫画杂志又基本上分为两类,即少年漫画杂志和男性向成年漫画杂志。截至2003年,日本又少年漫画18本,男性向成年漫画43本。从数量上来看, 男性向成年漫画杂志比少年漫画杂志多很多,但如果看看销量,少年漫画杂志就遥遥领先了。毕竟,喜欢漫画的还是少年多一些。
&br&日本少年漫画行业三足 鼎立,作为顶梁柱的《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和《周刊少年Sunday》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既然同为少年漫画杂志,又同为周 刊,自然要瓜分同一市场,真是想不竞争都难。下面,我就具体分析一下,影响漫画杂志生死的发行量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
&br&3、影响发行量的因素
&br&众所周知,发行量就是一本杂志的命脉。发行量越大代表杂志越成功。而在已经完全商业化的日本漫画界,发行量更是直接决定了杂志社的商业利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必须重视的。一般来说,影响漫画杂志发行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br&1)购买“惯性”
&br&现 在常看到许多人说“XX杂志虽然不太好看了,不过我还是会买,习惯了。”这是消费者的习惯性使然,这对杂志而言是天然的帮助。购买杂志的人产生对作品的逆 反和厌倦心理,以及销售额自身发生变化往往也会在开始购买的一两年后才出现。这样的事情很多,也这往往是购买“惯性”和消费者“本性”之间的转折点。
&br&读 者在一两年后购买的杂志会有变化,从确实感受到质的变化到实际上发生让人无法容忍的变化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个过程往往让人感到十分烦闷。读者 在惯性购买阶段往往不需要继续购买的理由,如果不给一个强刺激他们会一直买下去。但任何一个和他们价值观发生根本冲突的理由都会让他们立刻停止购买,日后 他们会把一切责任推给这个令他们停止购买的问题。
&br&2)招牌作品
&br&这里所说的“招牌作品”是指一本漫画连载杂志中,被90%以上的读者关 注,并且他们在向没看过这本杂志的读者推荐时常被拿来充门面的作品。这种招牌作品往往被称为“杂志的脸”。有趣的是,杂志好坏往往并不取决于“招牌作品” 是否好看。作品平均质量高,或单行本(即把连载作品合成一本或几本单独的书发售)销量好的杂志,都可称为“好杂志”。但这和“周刊销量好”的杂志并不相 同。《周刊少年Jump》的招牌作品《七龙珠》连载完成后,《Jump》的销量由天文数字653万册,滑落至四百余万册,就足以说明“招牌作品”对杂志销 量举足轻重的影响了。
&br&3)热衷度与发售日期
&br&杂志的内容常常受读者年龄的限制,因此造成体裁和流派上的限制,所以会存在一种单纯从销量上看不太畅销的作品,但它们又拥有一些热衷于此类作品的“死忠”读者群体。这种读者往往会由于对某作品热衷而完全忽略其它因素,从而拉动一部分长期销量。
&br&有趣的是,对周刊杂志而言,发行日的不同也会影响销量。特别是都在周三发售的《Sunday》和《Magazine》,这也直接导致了读者层的不同和选择心理所带来的销售大战。
&br&4、这种制度的弊端
&br&事物总是具有其两面性。日本漫画产业市场看似十分完善,实际上仍有许多不足。而这些不足大多是由于过分追求销量所带来。
&br&1)跟风现象严重
&br&前面已经说过,读者的喜好决定杂志社出什么漫画。这样一来,一部优秀作品之后,必然紧跟而来大量的同类型跟风作品,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多样性和作者的积极性。好在杂志社也意识到这一点,会有意识地减少跟风作品,多推出创新作品。
&br&2)招牌作品拖时间,不完结
&br&可以说,精明的日本杂志商们认准了招牌作品的影响力与读者的惯性购买力,所以招牌作品不断添加新剧情,拖延完结时间。读者对同一类型剧情看多了也会厌烦,于是招牌作品原来紧凑严谨的剧情被越拖延越玄乎,越拖延越离奇,读者也越来越累。
&br&这 样带来的恶果是读者的心态疲倦。旧读者早已长大(不是夸张,《七龙珠》连载十年之久),而新读者不知道前面剧情,看着没头没脑。而一旦停载完结,又要冒失 去更多读者的危险,所以许多优秀作品就在这样不尴不尬的情况下被一天一天填入了冗长而离奇的剧情。(在这一点上,香港漫画杂志学足了师父,一部《龙虎门》 拖了二十年,剧情也由当初的小混混斗殴发展成世界武林至尊争霸了)。这无疑对整个市场是不利的。
&br&3)低龄化和低俗化
&br&这两点似乎看似矛 盾,实则不然。日本漫画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市场已趋饱和。若要进一步扩大,就只有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于是剧情越发单薄和直接,成年漫画变成了供中学 生看,少年漫画就只好从小学生甚至幼儿那里抢读者了。这一点,从少年漫画中越来越少的汉字和越来越多的假名(相当于拼音)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br&由于剧情单薄,又要吸引眼球,作品就只好日趋低俗。打斗漫画动不动就打得满身是血,生活漫画全是些身材发育过好的女生搔首弄姿,大打擦边球。这也是过分追求利益所带来的恶果。
&br&日本动画业浅谈
&br&动画,无疑是动漫业中较大的一部分。它的投资大,收益大,附属产业多。当然,如果,不成功的话,赔钱也多。首先,就介绍一下日本动画制作流程吧(和我们一般想象的很不相同)!1、日本动画制作流程简介
&br&&br& 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产物,日本动画的制作目的大多是为了赚钱(废话)。因此一套良好的制作方法就必不可少。
&br&&br& 日 本动画制作公司一般有两种,一种叫“企画公司”,就是筹划制作,另一种叫“制作公司”,就是实际动手画。一般是分由两个公司完成,也有一个公司分兼二职的 情况。一般而言,剧本、日程、分镜、设定、原画和监督(导演)由企画公司完成,而制作公司完成描线、上色、特效、校对、摄影、冲印、编辑和配音等工作。
&br&&br& 日本动画的监督(导演)一般不像中国的导演那么操劳(从头至尾都在盯着),他除了拍板和协调外,只要全心全意排好第一话和最后一话就可以了,其它细节交给演出(副导演)来解决,而审查、原案、分镜头等等都有专人负责,用不着他操心。
&br&&br& 当然,以上只是笼统提及一下,具体制作流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br&&br& 1)前期
&br&&br& 顾名思义,这是动画诞生最开始阶段。这部分工作主要有策划、剧本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和分镜头画面台本设计。
&br&&br& 2)中期
&br&&br& 这 应该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部分,因为这其中包括摄影表填写、原画、动画及背景绘制等。这一部分工作比较繁重,所以企画公司一般不参与制作,只负责监督而已。经 常关心动画STAFF名单就会发现,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分镜头一般都是些出名人物,而到原画、动画、上色等工作时就“哗”地出现一大片陌生名字,还有不 少干脆是“XX公司”。像人设、监督这种重要工作,一般以个人名义来进行。
&br&&br& 说到动画——这里指动画拍摄过程,属于极为 繁重的工作,所以由专门的“动画”公司负责。国内许多加工动画的公司就在帮日本公司做这部分工作。那些十分精美的画面大多出自中国人之手(所以说,中国并 不缺画师)。企画公司会对原画和动画等工作给出书面详细要求,接下来,就要看动画公司的实力了。不过大家不要想当然,虽然那些画面精良的日本动画大多由中 国加工公司制作,虽然动画是最底层的工作,但报酬就是比国产动画高,所以许多为国外加工动画的中国动画公司都不接国产动画工作。
&br&&br& 3)后期
&br&&br& 漫 长的过程过去,后期工作便是拍摄(或扫描)、上色、合成、编辑镜头和配音字幕等等。说到配音,本应说说日本的声优(配音演员)制度,但在日本,声优业早已 独立形成产业,也拥有许多专门的消费者,况且和动画制作几乎已成两方面(声优不单为动画配音,还常常做电影配音、电台主持、广播剧、演唱歌曲等工作),故 不再详述。
&br&&br& 至此,动画基本流程介绍完毕,下面就要介绍动画“来钱”的方法,即收益途径。
&br&&br& 2、日本动画收益途径
&br&&br& 在 商业社会里,投入要有回报才对得起担风险的人,这样才能鼓励再生产直到物质极大丰富……呃,打住。如同我们认为那样,在日本动画产业是很能赚钱的。即使不 断有相关公司倒闭(这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但动画这块触手可及的金矿仍吸引了大量资金,而赚钱最多的,自然是电视台了。电视台负责出资制作,而在资本 主义社会,资方显然是收益最多的,所以我也以电视台为主介绍。
&br&&br& 动画之所以能盈利,其根本在于动画是一种有 “内容”的,可以层层剥皮的“内容商业”,投资人出钱制作动画获得版权,然后通过收取转播费及销售音像制品等其它产品,如:音乐、原型、原画来获利,这样就把一部动画的油水榨得干干净净。
&br&&br& 按 照电视台得传统观念,制作出节目后,应该尽力提高收视率,然后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回收资金及获取利润,也就是说节目的的商业价值只体现在播放的档期里。而如 今的日本电视台早已采用发掘“内容商业”来盈利。周边商品及出售播出权成了经营中的重要部分。东京电视台的岩田圭介坦言东京电视台会继续执行这种运作模 式,但也假惺惺地说:“不算那些深夜档动画,虽然我们要赚一点辛苦钱,但出发点还是‘孩子喜欢看’啊!”。说得十分好听,但谁都知道,东京电视台靠制作动 画和销售周边产品赚得个盆满钵满。
&br&&br& 日本TBS电视台的源生哲雄是一个十分奉行“内容商业”的动画人。一般制作人首先想 的是怎样吸引观众,而这位老兄在动画八字还没一撇时,就考虑如何回收资金了。做法虽然过于现实,道理还是不错。对于观众来说,一部经典的动画是给自己带来 美好回忆的作品,但对于制作人来说,高成本的动画制作本身就是很危险的投资。只有良性资金流通才能让投资人有信心继续出钱制作,而这一切都要由市场决定。 当然,从感情上指责过分商业化忽视艺术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毕竟在日本做动画不是慈善事业,投资人都不愿白扔钱。这就好比满是艺术想法的欧洲电影人面对财大 气粗的好莱坞电影时的无奈与迷惘。不错,艺术性固然重要,但投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的钱是要生出钱来的,而不是用来砸进“无价的艺术深渊”的。从另一方面 来看,无聊且满是铜臭的商业化作品的的确确给了很多人工作,刺激了经济。给从业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面包,那又为什么一定要受到指责呢?
&br&&br& 这就是日本商业动画的收益方式。这种方式确保了动画产业正常有序的发展。而如果想保持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回到一个我们提到的词:竞争。
&br&&br& 3、动画业的竞争
&br&&br& 不错,保证动画业稳定发展的,还是竞争。可以说,竞争是商品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动画业的竞争,在日本,也是十分激烈的。
&br&&br& 上 文提到,动画是一项很有“赚头”的产业,因此便有许多投资人试图从中分一杯羹。日本动画是以“周”为单位制作的,一般一周一话(集)。用卖上一话赚的钱拍 下一话(真危险)。所以一旦一着不慎,整个动画就完蛋了。而“季”则是动画播出的大时间单位。一般动画有13话(一个季度)、26话(两个季度)、50话 (一年)等(啊!那么《蓝猫淘气三千问》如果在日本要做60年)。每个季开始尤其是6、7月是竞争不太激烈的时候,每周全日本播放的动画大约是六、七十 部。到了竞争激烈的季度中期和后期,同时播放的动画就有上百部之多!从理论上说,观众是不可能看完的……
&br&&br& 虽然观众主要 关心作品的制作人员(劳方),但真正竞争的主体是电视台(资方)。由于电视台投资制作,因此在决策权上高于制作方,前期市场调查、立项及题材选择都由电视 台决定,当然还要监工。日本动画的主要竞争还是电视动画,因此,便以电视动画为例,先介绍一下各个电视台的竞争吧!
&br&&br& 1)电视台之间的竞争
&br&&br& 所 谓“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自然是指同类型作品。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中央电视台那样强大的无与伦比的“中央”电视台,但他们也有一个半官方的“日本广播协 会”,即NHK,另外还有五个民间电视台实力较强劲(分别是日本电视、TBS、朝日电视、东京电视和富士电视),基本把持着日本电视台市场。而且像朝日电 视和TBS在资本构成上也早已传媒系统化、立体化了。有趣的是,大多早期原创动画都是由地方小电视台制作。究其原因,一是动画投资比电视剧成本高很多,二 是原创动画风险比由漫画改编的动画要高很多。高投入、风险大的原创动画在股权复杂的大电视台里很难通过,而相对股权集中的地方台来说,更有可能通过那些原 创动画。
&br&&br& 如果单看以上方面,地方台在和大电视台的竞争中吃不了太大的亏。但是,近年来地方台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主要是技术落后的原因。
&br&&br& 2)播放技术的竞争
&br&&br& 这 里所指的技术,不是动画制作技术,而是指电视台播放的技术。想讲清楚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日本《电波法》和《广播法》有关规定。据规定,不允许NHK这样的 半官方电台单独向全国播放,必须以五大民营电视台为中心,结合地方台组成网络,把NHK和五大电视台的节目,通过各地方台转播给观众。因此,地方台还是有 自己的生存之道的。
&br&&br& 但是,卫星电视的普及改变了这一点。可以这么说,高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日本电视动画的进程,使动画质量得到跳跃式提高。不少动画画质都达到DVD级别,这便得益于卫星传送及数字电视的普及(离我们好远啊)。
&br&&br& 早 在1997年,日本就已经开始用通讯卫星进行收费多频道数字电视的播放,但由于观众并不习惯花钱看电视,再加上要加装专门设备,所以进展一直不快。直到 2000年12月,NHK和五大电视台开始用广播卫星进行数字节目的免费播放,使观众一下增加许多。如果大电视台把节目放在卫星频道,不通过中转站(也就 是地方台),直接给全岛观众看,地方台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在动画产业尤为严重,因为数字化动画和模拟信号动画在质量的差距实在太大,就好像宽银幕影院 和街头录像厅同时免费开放,观众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br&&br& 而数字电视的推广更让地方台雪上加霜。由于数字电视在欧美流行,一向重视科技的日本不甘人后,甚至将普及这种新玩意儿当作一项国策。不只是卫星电视,连当地电台也得用数字信号。预计在2006年完成全面改造,2011年将在全岛停止模拟信号输出。
&br&&br& 虽然数字电视在所有方面几乎都超过模拟电视一大截,但对于电视台来说,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进播放设备,来进行这种没有直接收益的长期投资。大电视台有的是钱,无所谓,而对于已经被卫星电视拖得捉襟见肘的地方台来说,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
&br&&br& 总 的来说,地方台有消失的趋势。目前尚不能界定这一趋势对产业发展的好坏,是否消失也得视未来情况而定。但是,如果富有创新精神的地方小台倒闭,那么以后可 能真的只能看到完全商业化的快餐动画了。至少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和日本电视动画收视率关系不大的中国观众们,这决不是一个好兆头。
&br&&br& 3)播放档期的竞争
&br&&br& 所 谓“档期”,就是播放时段。我们常看到日本动画分“黄金档”和“深夜档”。一般观念认为,黄金档多是商业快餐作品,而深夜档则是注重暴力和挑逗、大打“擦 边球”的给成人看的动画。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实际上,日本电视动画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一套关于档期分段的基本框架:晚上8点半至10点半是 “黄金时段”,播放面向青少年或老少咸宜的动画;深夜时分播放面向高中及以上至成人的动画;周六、日上午播放面向儿童的动画。作品年龄区十分明晰,而且实 行多年。
&br&&br& 然而自从1995年起,自从怪物级的深夜档期电视动画《新世纪Evangelion》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功后 (为什么叫“怪物级”?因为它曾取得40%的收视率,无数优秀制作人因为和它竞争而破产),大量电视台忽然注意到深夜档这块一向忽视的蛋糕。一时之间深夜 动画猛增乃至泛滥,甚至许多专供幼儿看的动画也不顾它们的观众早已被家长强迫睡觉的事实,也挤入深夜档试图赚钱。后来,深夜动画受卫星频道影响而有所下 滑,但深夜档期从此也不只是专供青年向乃至成年向动画播放了。
&br&&br& 最近,档期上又有新变化。从2002年4月起,日本把隔 周双休改为每周双休。几乎同时,敏感的东京电视台也新设了周六上午7:30后的全新少儿动画档期。上文提到的那个说什么“‘孩子们觉得好看’是出发点”的 岩田圭介认为,以前隔周双休制度使收视率和学校是否放假息息相关,而一旦每个周六都不用上学,那么那个时段的收视率一定可观。按照东京电视台统计,这个决 定十分成功,整个星期同类节目收视率上升了好几倍。看到有人尝到了甜头,其它电视台也蠢蠢欲动。许多成人向动画也不顾它们的观众累了一周早已呼呼大睡的事 实,打破头也要挤进去试图赚钱(这是市场经济必然结果还是盲目呢?)
&br&&br& 以上基本上略谈了日本商业电视动画的竞争,而对日本商业动画全貌也基本提及。没有理由不学习先进经验,接下来该是如何学为己用了。&/blockquote&原帖地址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ouban.com/baby-54277.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ban.com/baby-54277.h&/span&&span class=&invisible&&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
感谢邀请。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不深,故做一下搬运工作,个人很认同这个答案 这里,不得不把动漫业拆成漫画业和动画业,因为在日本,动漫产业已极度发达完善,这两个子产业也分工明确,笼统地一概而论无法尽述。 1、编辑制度 日 本漫画作者一…
日本设计大师众多,与其文化环境,艺术氛围,教育水平以及开放程度都有关。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日本人的&b&专业主义精神&/b&。&br&&br&先聊整体环境&br&我可以武断地说,&b&整个东亚,没有比日本更合适艺术设计发展的环境了&/b&。日本极端重视美术,无论是东京的繁华商业区还是四国的偏僻小岛,周围的一切标识,广告都是精心设计过或是有历史沉积的。哪怕是一个小摊的菜单,都会请书法家提笔挥毫,随便打开一本杂志,也都经过精心的排版。世界上著名的设计作品,哪怕是一个三流专门学校(类似国内专科技校),都会摆上一整墙实物让你观摩欣赏。各个城市的美术馆玩了命的办展览,今天宇野亞喜良明天法国印象派画展,看都看不完。世界上各路有名的艺术巡回展览,除非地区限定,否则哪个都落不下日本。&br&&br&这样的环境下,&b&任何人只要有艺术设计这方面的天赋潜能,都能很快成长发挥出来&/b&。无论是学院正统还是半路出家,只要你努力,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下,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保障,可以不用考虑绝大多数我们在国内可能遇到的问题,他们只需要专注出作品,出了作品办个展,成名了要么进公司要么自己独立开事务所从广告代理店接单。&br&&br&另外就是&b&大众能够读懂设计,关心设计,为优秀的设计买单。&/b&这关系到&b&一般&/b&设计类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从而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材进入这个行业,出几个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br&&br&再聊专业主义精神,不做具体分析,仅拿出个国民性的例子做个参考。&br&知乎上有一个答案我深表赞同,&b&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来说,根本还轮不到拼天赋&/b&。&br&我所在的大学不是什么一流美术大学,但是从我身边的日本人来说,也是深有体会。&br&一个进入大学才第一次摸鼠标的女生,一边玩命做课题一边还打工一年之内买齐了imac和一套Adobe CS6,然后一年之内拿了Adobe的ACE资格。今年为了追求适合她作品的画框,自己又短时间内学会了全套木匠活儿,有没有?&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fc608b3c8ce5ac7beac97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fc608b3c8ce5ac7beac97_r.jpg&&&/figure&&br&&b&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国民性,再不出几个大师,那才需要问为什么&/b&。
日本设计大师众多,与其文化环境,艺术氛围,教育水平以及开放程度都有关。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日本人的专业主义精神。 先聊整体环境 我可以武断地说,整个东亚,没有比日本更合适艺术设计发展的环境了。日本极端重视美术,无论是东京的繁华商业区还是四…
&h2&&strong&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strong&&/h2&&br&生态文明建设&strong&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strong&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钱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