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三星e系列滑盖手机1080系列中那首叫"巴洛克"的铃声呢?它属于哪一段音乐或哪位朋友有原文件?

数字电影常用哪几种格式?在电影院播放的那种_百度知道
数字电影常用哪几种格式?在电影院播放的那种
我有更好的答案
MVB..,MP4,AVI,VOB,MOV..
这几种哪种格式最高清,适合在影院播放
1.CAM(枪版)——珍爱生命,远离枪版 CAM通常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有时会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摄像机会抖动。因此我们看到画面通常偏暗人物常常会失真,下方的字幕时常会出现倾斜。 由于声音是从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所以经常会录到观众的笑声等声音。因为这些因素,图象和声音质量通常都很差。举例说明:Journey.To.The.Center.Of.The.Earth.CAM.XViD-CAMERA(地心游记3D枪版)2.TS——只比枪版好一点TS与CAM版的标准是相同的。 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一般是影院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人设的耳机孔)这个音源不能保证是好的音源,因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扰。TS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专业摄像机在投影室录制,所以图象质量可能比CAM好。但画面的起伏很大。常出现的有一般TS版和经过修复清晰TS版。举例说明:Iron.Man.PROPER.TS.XviD-iLG(钢铁侠TS版)3.TC——基本也可以忽略TC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直接数字拷贝。画面质量还不错,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很多时候制作TC使用的音源来自TS,因此音质很差,但画面质量远好过TS。如果不是太讲究的话TC版还是不错的选择。举例说明:Madagascar.2005.TC.XviD.AC3.avi(马达加斯加TC版)4.DVDSCR——最差也要看这个预览版的或者是测试版的DVD,非正式出版的版本。从预览版 DVD 中获取,通过mpeg-4技术进行高质量压缩的视频格式。能比DVDRip早发布,但画质稍差。(经常有一些不在黑边里在屏幕下方滚动的消息,包含版权和反盗版电话号码 ,会影响观看。)如果没有严格的划分它的画质应与TC版差不多。举例说明:Quantum.of.Solace.REPACK.DVDSCR.XviD-COALiTiON.avi(007大破量子危机DVDSCR版)5.DVDRIP——比较理想的版本DVDRIP是从最终版的DVD转制。质量应该是最好的。将DVD的视频、音频、字幕剥离出来,再经过压缩或者其他处理,然后重新合成成多媒体文件。一般来说,DVDrip由影音文件(后缀为avi)和字幕文件组成。举例说明:Pineapple.Express.2008.DVDRip.XviD-ARROW.avi(菠萝快车DVDRip版)6.HR-HDTV——不错的选择HR-HDTV是用DivX/XviD/x264等MPEG4压缩技术对HDTV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然后将视频、音频部分封装成一个.avi或.mkv文件,最后再加上外挂的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 画面清晰度更高。7.HDRIP——BD之下,万人之上HDRIP=HD-DVD Rip,即HD-DVD高清转制,效果好于一般的高清转制。举例说明:Stardust.2007.HDRip.x264.a720.AC3-C@SiLU.mkv(星尘HDrip版)8.BDRIP——高清之下,普通清晰度的王者BDrip = Blue-ray Disc Rip,即蓝光高清转制,效果比HDRIP还要好。举例说明:Awake.2007.BDRip.X264-TLF.mkv(夺命手术BDrip版)9.R5——心急的您可以看这个R5一般大都是俄罗斯5区版,由于北美大片在俄罗斯发行的语种经常配音为俄罗斯语,因此网络上会出现采用R5的视频+枪版TS的英语原声音频=合成版本(所以音效差),当然,也经常有未配音过音效好的R5,遇到合成版本,在发布时会特别注明音效。举例说明:Get.Smart.R5.LINE.XViD-mVs.avi(糊涂侦探R5版)10.AVI——廉颇老矣AVI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面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就目前来看,随着观众对电影品质要求的提升,AVI格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举例说明:Breaking.News.2004.DVDRip.XViD-TLF.avi(大事件avi格式版本)11.MKV——后起之秀一种后缀为MKV的视频文件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它可在一个文件中集成多条不同类型的音轨和字幕轨,而且其视频编码的自由度也非常大,可以是常见的DivX、XviD、3IVX,甚至可以是RealVideo、QuickTime、WMV这类流式视频。实际上,它是一种全称为Matroska的新型多媒体封装格式,这种先进的、开放的封装格式已经给我们展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AVI的替代者!举例说明:Children.Of.Man.2006.BDRE.1080p.x264.AC3-SiLUHD.mkv(人类之子MKV封装版本)12.MOV——高清预告片首选MOV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如音频和视频。当选择 QuickTime (*.mov)作为“保存类型”时,动画将保存为 .mov 文件。现在MOV格式常常被用来制作高清电影预告片,可以达到1080P的所谓全高清标准。举例说明:terminatorsalvation-tlr1_h1080p.mov(终结者4高清预告片)13.XviD——常见标准最常用的MPEG-4视频压缩编码格式,我们下载的很多电影基于这种编码。举例说明:Connected.2008.DVDRip.XviD-BiEN.avi(保持通话,xvid编码)14.X264——业界先锋x264是一种免费的、具有更优秀算法的H.264/MPEG-4 AVC视频压缩编码格式。它同xvid一样都是开源项目,但x264是采用H.264标准的,而xvid是采用MPEG-4早期标准的。由于H.264是2003年正式发布的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因此,在通常情况下,x264压缩出的视频文件在相同质量下要比xvid压缩出的文件要小,或者也可以说,在相同体积下比xvid压缩出的文件质量要好。举例说明:WALL.E.2008.BDRip.X264-TLF.mkv(机器人总动员,X264编码)15.IMAX——所谓巨幕有的电影会标注“IMAX”版本。那什么是IMAX呢?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汉语发音可读作“艾麦克斯”)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以I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 今年的《功夫熊猫》就同时具有普通和IMAX两种版本。举例说明:The.Dark.Knight.2008.IMAX.BDRip.X264-TLF.mkv(蝙蝠侠黑暗骑士IMAX版本)16.MP4——比较尴尬有的电影是MP4格式的,这代表着它采用了MPEG-4视频压缩编码,但是具体是哪一种编码格式并不确定,一般来说是DIVX或者XVID。总之感觉是个很鸡肋的格式,一般是用在掌上便携设备上,电脑用户不推荐。举例说明:Friends.S01E01.The.One.Where.Monica.Gets.A.New.Roommate.iPod-mp4.chs-en.mp4(老友记第一季第一集,ipd专用版本,mp4格式)17.TS——此TS非彼TS这个TS代表的是文件后缀名为.TS的高清格式。这种格式的优点在于对硬件的要求不高,即使是1080P的电影这两年的家用电脑都可以轻松播放,不过缺点同样明显——超大的文件体积,动辄三四十个G。举例说明:Silent.Hill.Blu-ray.REMUX.MPEG2.1080P.LPCM.DTS.Orbitlee@Silu.ts(寂静岭TS版,9碟,完全大小37.9G,单碟4.3G)18.PROPER——竞争的结果根据发布规则,最先发布Telesync (TS)的组织赢得(TS发布的)比赛。但是,如果这个发布版本质量很差,同时另一组织有另一TS版本(或质量更好的同一片源),那么标记PROPER被加到目录上以避免重复。PROPER是一个最主观的标记,很多人会争论是否PROPER比原始发布版本好。很多发布组织只不过因为输掉了发布比赛而发布PROPER。发布PROPER的原因应该总是包含在NFO文件里。举例说明:Pirates.Of.The.Caribbean.At.Worlds.End.PROPER.DVDRip.XviD-HooKah-CD1.avi(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proper版本)19.Director's Cut——导演剪辑版导演剪辑版,主要用于碟片发行中,因为出于商业的、票房的原因,在影院上映的影片未必是导演最终剪辑后的版本。故而碟商们推出了所谓导演剪辑版,与影院版有所区别,也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追求“原汁原味”的观众的要求,同时多了一条生财之道。导演剪辑版与影院版,有的差别较大(无论是放映时间还是镜头),有的则差别不大,因人因片而异。至于艺术成就,更是很难笼统而言。因为有人看重导演的主动权,但导演剪辑版也可能不如影院版更精炼,见仁见智而已。举例说明:Saw.Director's.Cut.HD.DVD.REMUX.VC1.1080p.DTS-HD.Silu.ts(电锯惊魂导演剪辑版)20.Unrated——未分级版也就是没有根据不同观众对象剪辑,比较完整、原始的版本。(俗称未剪版)。指的是没有在MPAA(美国电影协会)审查的电影。现在指的是一般的电影的最初为剪辑版本。一般包括大量暴力色情粗口的。是导演最初剪出来的片子。经MPAA审了片子之后就会定级。诸如。R、NC-17、PG13、PG、G (越往后越合家欢)等。举例说明:American.Psycho.Unrated.Version.2000.DVDrip.XviD.AC3.iNT.avi(美国狂魔未分级版)21.LIMITEDLIMITED电影指该电影只在有限的电影院放映,通常少于250家。通常较小的电影(比如艺术电影)的发行是LIMETED。举例说明:Eternal.2004.LiMiTED.DVDrip.XviD-ShysteR.avi(邪恶的永生limited版)22.TVRIP——TV转制所谓TVRip是从电视(最好是从数码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捕捉)转制的电视剧及接收卫星接收到的节目,然后通过电视卡进行捕捉,压缩成文件,我们看的很多综艺及体育节目都是TVRip。有些电视剧也会使用TVRip的方式进行发布。23.720P720P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SMPTE(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协会)将数字高清信号数字电视扫描线的不同分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720P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是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这是高清视频的最低标准。举例说明:Le.Fabuleux.Destin.d'Amlie.Poulain.2001.Blu-ray.720p.x264.DD51-HiS@SiLUHD.mkv(天使爱美丽720P)24.1080I即1080线隔行扫描,分辨率为,仅次于1080P举例说明:close.encounters.of.the.third.kind.1080i.disk1.ts(第三类接触1080i版本)25.P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像素数达到207.36万。1080P带来的高画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视听享受,由于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强,保证了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产品不会过时,具有很好的超前性。随着1080P片源的不断涌现,1080P产品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举例说明:Resident.Evil.HD.DVD.REMUX.1080p.MPEG-2.DTS-HD.F@Silu.disk1.ts(生化危机1,1080P版本)26.REPACK——重新打包版如果发布组织发布了一个坏的版本,他们会发布REPACK来解决这些问题。举例说明:The.Eye.2008.REPACK.BDRip.X264-TLF-cd1.mkv(美版见鬼,repack版本)27.REMUX——无损版Remux的意思是无损的提取出HD-DVD 和 BluRay-DVD里面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封装到我们熟悉的TS或者AVI文件中。HD-DVD和 Blu-Ray Rip、Re都是把原始的高清数据进行压缩和重编码,从1080P压缩到720P, 20G左右的片子压缩到了4.3G. 可在19、20、22寸的宽屏上看,但是上到大尺寸高分辩率的显示设备就能明显的看出区别了。大屏幕的朋友还是建议购买原始编码的Remux。举例说明:The.Patriot.Extended.Cut.Blu-ray.REMUX.H264.1080P.DTS.LPCM.DD51.Fanxy@Silu.DISK1.ts(爱国者remux版本)28. Extended——加长版情形和导演剪辑版类似,很多的加长版是用来圈钱的,有的干脆就是把花絮里的删除段落直接加进去,也就长了几分钟而已。也有很厚道的,比如指环王的加长版,一部就加长了近50分钟,肯定对剧情有影响的。举例说明:The.Lord.Of.The.Rings-Return.Of.The.King.EXTENDED.EDITION.DVDRip.XViD-ALLiANCE.avi(指环王3:王者归来加长版)29.AC3常见的电影音频格式。举例说明:Crank.2006.DVDRip.XviD.AC3-lsqh2002.avi(怒火攻心,音频格式AC3)30.DD5.1——杜比5.1声道5.1声道就是使用5个喇叭和1个超低音扬声器来达到一种身临其境感觉的音乐播放方式,由杜比公司开发。一般来讲,只有高清视频才采用这种音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数字电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 或 POP music),亦称流行歌曲、现代流行音乐,是指广泛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的音乐…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37K2,2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门徒:贾乃亮:只因从前太爱你,所以现在我要亲手毁掉你!zhuanlan.zhihu.com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PG One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从拥趸无数到声名狼藉,PG One也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同为94年出生,PG One的经历比我精彩也刺激的多。同为24岁年龄,PG One的成功比我放荡…阅读全文32K3,996 条评论分享收藏阅读全文19K7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7K4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7K1,1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2,470,020索尼音乐娱乐(SONY MUSIC Entertainment,简称SME,前译为新力音乐),是日本索尼公司(SONY)旗下…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16K1,6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7.3K4,647 条评论分享收藏阅读全文7K4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4.4K9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4.1K294 条评论分享收藏940为什么中国古典音乐会观众素质低下?又如何解决?
来源:zhihu.com
【为什么中国古典音乐会观众素质低下?又如何解决? 拿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音乐演出为例,当时音乐已经从贵族宫殿走向平常百姓的乐厅和歌剧院。乐章中间不但可以鼓掌,还能往台上扔鲜花。歌剧院除了贵族或富人可以坐包厢,很多老百姓都是站着看的。歌唱明星,当时往往是阉人歌手,唱一段精彩的花腔和长音,观众在下面就开始欢呼鼓掌,扔鲜花。也有扔鸡蛋的,吃东西喝茶的。 现在的欧洲,观众也经常不知道一个曲子结束了没有,所以大家往往都屏住呼吸不敢随便鼓掌,生怕自己鼓掌的地方出错了。其实作为演唱者,我巴不得大家掌声热烈一些。合作过的很多乐手也都丝毫不介意观众在乐章间鼓掌。如果的确在乐章间鼓掌打断了乐曲连贯性,那我们也可以微笑表示谢意并迅速进入下一乐章。在不影响别人欣赏的前提下,观众只要是买票来看的,我觉得想怎么样都无所谓,怎么舒服怎么来。至于影响别人的事情,比如在音乐进行时欢呼或发出噪音,手机响,则不光是懂不懂欣赏音乐会的礼仪问题,而是是否会尊重别人的基本道德修养问题。 ——————————————————————————————————————————— 为什么今天古典音乐的观众越来越严肃了呢?巴洛克时期的欧洲歌剧演出,无论贵贱贫富,全民都喜欢去,因为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多的艺术与娱乐活动,无所谓雅俗之分;而今日欧洲,与任何国家一样,大多数民众更多是去看音乐剧,听流行,摇滚,爵士音乐会,因为音乐演出的选择更多样了。就古典音乐会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场观众平均年龄比演出者小的,观众起码70%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那5%的30岁以下年轻人,也基本全是学古典音乐的,有时候想想,要是过了二三十年这些老人家都不在了,欧洲谁来看古典音乐会呢?古典音乐CD在全部唱片里的份额也只有3%左右(没有准确数据欢迎更正)。正是因为听古典音乐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观众又以较有身份较有文化的中老年人为多,这件事才变得越来越“高雅和严肃”,甚至变成了同一阶层的“身份认同”,搞得观众连掌都不敢鼓,生怕失身份。观众里很多的确是真爱古典音乐的,但也不乏主要目的是为了来社交,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出席了古典音乐会或歌剧。附庸风雅,装模作样的行为哪里都有。 反观国内,音乐会观众的平均年龄比欧洲要小不少,也有活力的多。很多观众已经非常了解和喜爱古典音乐,但也有不少观众的确是抱着好奇心来看一下这"西方高雅艺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从业者,我真心欢迎这些观众,也真心希望这些观众不要因为自己在乐章间鼓掌,旁边的人不屑的翻了白眼,于是从此就再也不敢来看古典音乐会了。这些在音乐会上哭闹的孩子,在地铁里也一样会大哭大闹;在音乐会手机不静音甚至接电话的,在安静的医院病房照样会大声打电话。至于咳嗽嘛,这是生理需求,哪国的观众不咳嗽?只要不是故意大声咳嗽,有何不可?所谓的音乐会的礼仪其实就是做人的礼貌:学会尊重。在音乐会上要尊重音乐,尊重音乐家,尊重其他的观众,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引导,也需要包容。中国的观众们,古典音乐欢迎你,不是因为它高雅,而是因为它的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它。 最后说一件让我难忘的事: 13年12月在北京西直门教堂跟巴洛克乐手一起演意大利康塔塔,整个教堂挤满了的观众,很多人都是站着看完整场音乐会的。观众里可能没多少人熟悉演出的曲目,也没多少人现场听过巴洛克大提和羽管键琴,可我永远忘不了他们静静的站着的姿态,陶醉的表情,也忘不了他们眼睛里闪着的光。 所以说...约翰·凯奇的《4'33"》最佳演奏场地是中国? ————— 补上一段实例: 音乐会的下半场第一个作品就是众人关注的《4分33秒》,很多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都在猜想这段音乐怎样玩,而更有人准备了秒表要为谭盾掐时间。观众进场后,乐队同样开始对音。然后谭盾带着手机登台,他要亲自为作品掐表。他请出古琴演奏家赵晓霞身着汉服跪在古琴前,音乐开始。谭盾指到哪里,哪里的乐队队员就做演奏状,却没有任何乐曲声。舞台上鸦雀无声, 观众席不时出现咳嗽声、在椅子上挪动身体的声音,还有窃窃私语和窃笑声。 当作品结束时,观众席爆发出了掌声,不过更多的人是看了场热闹。这是约翰·凯奇的作品第一次在北京演奏,它给观众打开了一扇窗。这场音乐会也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最大胆的音乐会之一。—取自〈 谭盾指挥争议作品《4分33秒》 观众带秒表掐时间 〉 关于这个问题,窃以为真的没必要上纲上线,我在国外的音乐厅里见到的不文明现象一点都不少。欧洲的音乐厅里整体氛围当然整体上是很好的,观众也最懂;日本的音乐厅里则是最安静的,但是乐章间鼓错掌也是常有的事;美国的音乐厅里也有很安静的时候,也有乱糟糟的时候,得碰运气。 我觉得音乐厅里的秩序之所以总是很容易乱,是因为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不守规矩,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把一群人的道德水平从0提升到80%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从80%到100%就很有难度了,连99%都不行,因为音乐厅秩序这种东西,有1%的人闹事就会被彻底打乱。 对于目前的现状,不论是越来越多的剧院采用的激光笔还是 @宁子兮 老师说的狙击手都没办法解决问题,真正要让一群人的道德水平提升到满分,只能靠“假以时日”。中国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拥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古典音乐市场还只是近十几年来的事,凭什么要求人们这么快就提升到欧洲和日本的水平呢? 没想到居然在知乎上也看到了 @李梅里 ~!先打个招呼~ 在他答案的基础之上补充几句吧。 他说的几个点都很好。我来美国这两年也算听了不少音乐会了,对比之前在上海听的经历,
这边的确受众年龄比国内要大很多。整个音乐厅放眼望去绝大多数都是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尤其是main
floor的前排,几乎都是几十年的老听众,每个乐季都直接subscribe很多场的那种。30-50岁的人则更多地将音乐会当做社交平台,中场休息的
时候往往能看到许多人在大厅吧台买上一杯鸡尾酒然后相互交谈。而年轻人里边其实亚裔占了挺大比重,这一点挺让我高兴的。 乐章间鼓掌在这边几乎很少见到,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听众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乐迷(比如我),所以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是第一次听音乐会,当然懂得听音乐会的规矩。
而剩下那些第一次来的听众,在要鼓不鼓之间,往往看到绝大多数人沉默,也就不敢再鼓了。而且美国的音乐会都还真不便宜,除了老年人和学生外几乎没有打折的
公益票,更不可能出现国内的乐团/音乐厅经常出现赠票或公益场次等惠民措施(想到这个就怀念便宜的上海啊),所以大家都是好几十刀买票进来的,当然也希望
自己表现得更加有“气质”一些。所以连续咳嗽发出噪声之类的也很少见,相反,几乎所有人的着装都比较正式,至少是Business
Casual,女士也几乎都着淡妆,赏心悦目。 国内的话,我知道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还有上海交响乐团都是会有公益票的,东方艺术中心应该也有公益票。而我之前在贺渌汀音乐厅听的音乐会更有很多都是免费场次(有几场收费的也很便宜)。 有时候价格歧视是可以将消费者分出层次的。 最
后就是关于舞台上表演的音乐家是否会被影响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得看台上是什么演出。一般来说交响乐和大型歌剧会好一些,毕竟人多力量大。尤其是交响
乐,声音盖得住,只要别在指挥开始挥手之前猛不丁来一声咳嗽,一般问题都不大。比较怕的是独奏或者室内乐,尤其是在演奏浪漫派或者无调性曲目的时候,一声
咳嗽很容易毁掉音乐家精心营造的气氛。 不过这也看音乐家的阅历了,对于很多艺术生命已然很长的艺术家来说,那真是什么世面没见过……前年在东艺听傅聪独奏弹斯卡拉蒂,也是咳嗽不断,傅老完全不受影响,似乎把观众当成了空气。我想很多有经验的音乐家会适时地去无视、隔绝观众的存在。 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做金融的人我第一想法就是提高音乐会票价。不过这显然不现实。毕竟平价的音乐会满足了大众欣赏古典乐的需求,这是好事。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多教育宣传了。比如在开场前五分钟广播统一提示一下注意事项,或者把注意事项写成通俗易懂的清单、漫画夹在曲目单中分给听众等等。最后就是……别去免费领票的音乐会……你懂的…… 我贡献一个政治不正确的答案。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开篇明义: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are only artists. 借鉴贡氏的说法,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事实上并没有「正确的音乐会礼仪」这回事,只有「主流群体」默守的一套听音乐会的规则。 这儿的「主流群体」,放在今天的环境里,指的是掌握话语权、能发声影响其他乐迷的人。在他们看来,乐章间鼓掌是不被鼓励的,而手机铃声和闪光灯是很让人讨厌的。 他可能是名震乐坛的指挥,比如巴伦博伊姆。14年底的时候,他被观众拍照的闪光灯打扰,为此他中断了演出,并不愉快地表示: 我尝试将最好的给你们,但你们没有尊重。我每次音乐会都这样讲,经常是玩笑的口吻。现在我严肃地说,在音乐会上拍照是没有教养的。 她可能是一个古典音乐杂志的编辑——如果与时俱进的话,也许成了一个古典音乐微信号的运营。某一天,她得知神往已久的偶像将来上海演奏,第一时间花高价买了最好的座位。演出当天,本该完美的体验却被邻座的手机铃声毁了。 第二天的微信文章里,不合礼仪的行为被斥责,遵守音乐会礼仪的重要性被强调。 他可能是一个古典音乐论坛的版主,组织论坛里的人一起去听大师的现场。对于第一次听现场的网友,他热心地讲解了音乐会的礼仪。可惜身后熊孩子的吵闹盖过了音乐的细节。 第二天的论坛置顶的帖子里,大家纷纷表达了对熊孩子的嫌弃。 再后来,一个第一次听音乐会的人通过搜索引擎点进了这篇帖子。「这群人真装逼啊」,然后这位网友愤懑地关闭了网页。 你看,矛盾就是这么被激化的。 ------- 题主提到的齐默尓曼这一场,我有幸也去了。现场纪律确实极好——没有手机拍摄,没有窃窃私语。几乎所有的咳嗽声都集中在乐章间;而且除了下半场肖一第三乐章结束时有一位观众鼓掌,整场没有发生第二例乐章间鼓掌的乌龙。 一方面,要感谢上交特地为咖大脾气也大的齐默尓曼定制的手机袋。所有人的手机都被收在手机袋里,不能带入音乐厅。 另一方面,所有的咳嗽声都集中在乐章间,没有熊孩子吵闹,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手机袋的贡献。 原因是什么?不便点破,只说下面这一段,如果你是我希望传递信息的人,那一定懂: 如果把音乐会分成三类—— 第一类,波格莱里奇、祖宾·梅塔这类。即使买不到票,也要高价收黄牛票去听的。 第二类,SSO+余隆,不花钱,又有时间,愿意拿着赠票去听。 第三类,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倒贴钱,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听。 现在秉持只听第一类音乐会的原则,现场的纪律都很好。如果去第三类音乐会,那被闪光灯和手机铃声打扰,几乎是一定的事情了。 ~~~~~~~找亮点。 ~~~~~~~找亮点。 先把送票的事情解决了吧! 想看的人没有票,听不懂的官员票一大堆! 题主您好,我看了别人的答案,该说的都说了,我劝您两句吧。 专业这个东西跟那句话说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懂得越多,越要学会去包容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这里不是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没有高低之分。我听月光奏鸣曲会全身血脉喷张,听最炫民族风一样可以跳起来,这些都能使我高兴。 那些观众也不一定都是素质的问题,他们只是不适应新的环境,不懂得潜在的规则,所以才会让您苦恼。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我喜欢研究听音设备。玩了6年了,听过上百台耳机,但是身边的人想买耳机时还是会问我,Beats是不是不错啊,长得也挺好看,也不便宜,应该不错吧? 开始,我听到这个问题都会火冒三丈,后来我明白了,他们向我请教是因为我有相关知识,并不是不懂来搅局。所以我会耐心给他们讲出利弊,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题主您现在也是类似,我们都是一类人,要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不要把这些人当做敌人,他们真的只是不习惯。 慢慢来,时间会证明一切。 只要把西方古典音乐加入音乐课,音乐课好好上不要动不动取消,音乐老师工资高点,二十年之后必有成效。 但尼玛音乐课都是革命歌曲,老师自己都不懂西方古典,还动不动取消高中音乐课,素质能不低吗。其实不是素质低,是确实不懂。 简单回答,长期在国外一直是本地乐团的subscriber。在国内小时候听的音乐会已经记不得了,搞不好我也曾经是熊孩子之一。在国内听的音乐会记得的只有13年武汉琴台的一场钢琴独奏,某届肖赛冠军。因为当时我也算是组织者的助理,这个钢琴家在武汉的那几天我一直跟在身边处理安排事情加翻译,所以其中看到了不少让我诧异的场面。简单说三个,玩手机的,现场搂搂抱抱的情侣这类我就不多描写了: 1.好多小朋友,还都是没有家长的小朋友。来了个大师级的,家长们都不想让孩子错过又不舍得花钱,所以都给孩子送到门口,工作人员帮着找到座位,家长们一直在门口等着。没了家长的熊孩子们可想而知,我面前俩孩子玩着玩着就打起来了… 2.因为提前说好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见客,所以保安已经给门都堵上了。但是还是来了好多靠关系进来的人。弄的钢琴家措手不及,人家要照相要签名也不好意思不给。这件事上工作人员本事就很没有原则。 3. 钢琴家刚刚跟我偷偷的稍微调侃了一下下面那么多的孩子的各种情形,主办方就让我翻译说他的音乐多么动人,连孩子们都被他的音乐吸引住了多么安静陶醉……我就不提那几天做陪同憋出了我多少这样的内伤了。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接受现实呢,不要提就好了啊,非要把台上的表演者当傻子吗。 总结一下,音乐会的情况其实就是国内社会现状的反射。国人的思维习惯经常觉得既然大家都在做错事,多我一个也不会错到哪去。社会责任总是推倒别人头上,甚至是下一代上,希望孩子很优秀,可家长自己心态却做不到表率。解决方法只有社会行为规范更加成熟再说吧。我自己的感觉,大部分人道理都懂,只是都不去做,因为没人守规矩,这样的真的很寒心啊 音乐会和博物馆应该全面禁止12岁以下儿童进入,熊孩子完全是噪音制造机,烦的不行 我还是觉得……鼓掌这种事情,顺心而为就好了。可能越到浪漫主义后期或者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乐章之间的连续性更得到了重视。而在古典主义时期,尤其是莫扎特的很多作品,在莫扎特书信集里他自己就曾经提到说:“我在写这一华丽的部分时,仿佛已经听到了观众兴奋的掌声。”也由此可见,作曲家很多时候并不是绝对排斥乐章间或者华彩后鼓掌的。80年代之前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也没有故障,也是某一年的新年音乐会偶尔鼓掌之后,反而成了一个惯例保留了下来。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当你欣赏了音乐,感受到了它的美,然后发自内心的鼓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柴小协这种曲子,看了一次吕思清一次李传韵的现场,都是第一乐章结束后掌声雷动。然后二三乐章之间基本没有掌声。所以,即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能体会到美,也能明白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魅力。我觉得与其纠结于什么地方能鼓掌,什么地方不鼓掌,不如把关注点更多放在手机静音,小声说话,准时到场这种问题上。如果这些得到注意,那真的音乐会的现场欣赏环境会好很多。 其实这几年在国家大剧院听了这么多次现场,我觉得我国观众现在的素质确实要比10年之前好了很多,大家都会注意尊重别人,这就很好了。我倒觉得很多时候演出的乐团亟待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别弄得自己的演出都衬不上那最便宜的80元的票钱。 我是亲历者 我来说 哈哈 我说一个我自己亲历的事情 就是在前一阵 去中央大剧院听管风琴 第一首上来的曲目就是巴赫 心中窃喜 曲目表 托卡部分结束的时候 我竟然鼓掌了 和所有观众一样… 然后稀里糊涂听完了柔板和赋格 当时以为上半场都结束了 这时候出来个讲解员 才明白 原来刚刚是像BWV565的作品 不知道中央大剧院 为何不用BWV体系来标注作品的名称 最让我不解的的是后半场 两首路易的作品 演奏者是连续演奏的 但是鞠躬一次 可是曲目表上 是两首歌 当演奏者在54号表演结束的时候 我还在等54号开始 结果直接到了夏尔马丽的作品 我感觉 我真是个伪古典乐迷 (;-_-)/ 所以我仅仅从鼓掌这方面只是感觉 不要怪观众啦 还有 有点不理解 那闹哄哄的返场 看了600多票的回答 多少有些释然 确实巴洛克时期那种热闹的场面浮现在眼前 日本出神演,一方面是人家文案做得好,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当然还是人家的现场气氛好。 其实就去过的现场和听到的评价而言,北上广深的现场氛围已经很好了,杭州武汉也基本没问题,说观众素质这个事儿,往往是集中在很多赠票观众,带孩子的观众和二三线城市的观众。 就我自己所在的城市而言,观众极为热情,极为喜爱鼓掌,不仅乐章间要鼓掌,乐章中出现了停顿也要鼓掌,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觉得一方面是观众确实不懂,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乐章间不能鼓掌,另一方面呢,我觉得也跟演出场所的管理工作有关,所在城市的音乐厅,在演奏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音乐厅是不会准备曲目单的,很多没有听过这些曲目的观众,当然是不知道他有几个乐章我应在哪儿鼓掌之类的事情的,另外,音乐厅也不会在音乐会前提醒观众一些注意事项,但在演出过程中听众有拍照录像行为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流动提醒,这样的音乐厅管理,又怎么能指望能培养出知礼的观众呢? 对于这种情况,我现在基本会先了解一下大概的曲目安排,然后自己印曲目单在开场前发放,曲目单上分好乐章,写明注意事项再简要介绍下这是个什么曲子,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然并卵,但是有些事,如果没人去做的话,真还就永远不会变好,所以如果各位真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忍,其实有没有想过做些事情呢,坚持下来一旦有效果呢~ 激光笔就能解决。 这只是习惯的问题。 中国本土的表演形式,不论是戏剧、相声、小品,或是评书、海派清口、民乐,讲究的是什么?卖座又叫好,还有就是要热闹。这些艺术形式,即面向贵族也面向百姓,乡会社戏等等。所以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叫好,鼓掌,是对表演者的认可。而这些原本在茶馆、乡会的表演形式,自然不会那么庄重,反而充满了社会气息。 然而欧洲古典音乐,就不一样了。不是说现在啊,而是说中世纪的时候,这些都是宫廷音乐,是贵族玩的东西。老百姓那唱几首儿歌民歌就可以了。君不见贝多芬那么潦倒,还是有仆人。这就使得欧洲古典乐染上了贵族的气息,那就讲究一个欣赏,讲究一个精致典雅,而不是雅俗共赏了。 所以说,这不是素质的问题,而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不一样,导致中国人观赏习惯不符合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观赏要求。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大众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大众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确实台下很吵、曲中鼓掌会使得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者很火大(我在学校上台演奏的时候也很烦别人发出声音),但是你试想一下,一个京剧武生连翻十几个跟头或者是老生一个长音拖的很长很有底气的时候,场下居然安静的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这武生不下台把观众打一顿才怪了。 个人感觉乐章间鼓掌还好,毕竟国内没有西洋音乐的教育,可以理解。 很多答案都有一个误解,就是我在乐章间鼓掌是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乐章间不许鼓掌只是没有意义的繁文缛节,应该废除;或者说这只是西方的文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对于交响这种严谨的作品来说,乐章之间的关系是作品的一部分,在欣赏时是应该去体会的。不让你鼓掌并不是对观众表达喜爱作出限制,而是为了不妨碍能听懂的人欣赏。说这是“正襟危坐”、“资产阶级调调”更是无稽之谈。如过你不知道这一点,鼓了掌,那也没什么,只能怪小学音体教。如果你知道还鼓掌,妨碍了别人的欣赏,那不是素质低下是什么? 至于睡觉打呼噜的,手机打电话的,任由小孩哭闹的,没事吐个痰的,闪光灯拍照的,我只能说,现在中国发展真快,拆迁暴发户真多~~ 看到有个回答说想安静你自己回家听 hifi 不就行了么~~ 呵呵,这位肯定既没听过 hifi 也没听过现场。 个人观点,不懂古典音乐的人就不要为了所谓的陶冶情操或者向别人证明自己品味高雅而去听古典音乐会。喜欢什么听什么,本来这也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喜欢流行音乐的就去看明星演唱会,喜欢歌剧的就去听歌剧,不要自己明明不喜欢或者听不懂还非要强迫自己坐在古典音乐会的演奏大厅去打瞌睡或者制造不和谐因素,这样除了能说明你确实浪费了门票钱或者浪费了整场音乐会的时间,其他什么也证明不了。 题主,我加一句,在上海就属贺绿汀的听众最吵,素质最差,建议你去其他几个试试,估计感觉会好很多。现在个人感觉很明显的是上交音乐厅好于东艺好于上海音乐厅好于大剧院好于贺绿汀音乐厅,结合演奏家的水平、音响效果到观众的素质。这和演奏厅的定位也有些许关系吧,一般放在贺绿汀的都不算太大牌,所以赠票很多,增票很多么导致的后果就是你所说的。 这是社会现象,不是社会问题。我们是没法“解决”一个现象的。 举个例子。 全国各地都有老大爷老太太在公众场合突然倒下,而长时间出于各种情况或原因,没人打120,没人上去搀扶,亦或是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与此对应的,也有时候会有人上前提供业余/专业训练过的帮助, 以上都是社会现象。 那么怎么让后面一种情况多一些呢? 初高中阶段在心理课或者社会公共课之类的课堂里普及基础救助知识、个人/当前环境救助能力判断训练(极其重要!) 得先判断当下情况,哪些你能做?哪些不能做? 同样的,音乐会礼仪也是大学之前在音乐课上可以教给孩子们的。音乐会场外也可以放一些相关礼仪手册,还有公告牌做介绍。 在公交车上用爪机随性答的。 以上】
拿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音乐演出为例,当时音乐已经从贵族宫殿走向平常百姓的乐厅和歌剧院。乐章中间不但可以鼓掌,还能往台上扔鲜花。歌剧院除了贵族或富人可以坐包厢,很多老百姓都是站着看的。歌唱明星,当时往往是阉人歌手,唱一段精彩的花腔和长音,观众在下面就开始欢呼鼓掌,扔鲜花。也有扔鸡蛋的,吃东西喝茶的。 现在的欧洲,观众也经常不知道一个曲子结束了没有,所以大家往往都屏住呼吸不敢随便鼓掌,生怕自己鼓掌的地方出错了。其实作为演唱者,我巴不得大家掌声热烈一些。合作过的很多乐手也都丝毫不介意观众在乐章间鼓掌。如果的确在乐章间鼓掌打断了乐曲连贯性,那我们也可以微笑表示谢意并迅速进入下一乐章。在不影响别人欣赏的前提下,观众只要是买票来看的,我觉得想怎么样都无所谓,怎么舒服怎么来。至于影响别人的事情,比如在音乐进行时欢呼或发出噪音,手机响,则不光是懂不懂欣赏音乐会的礼仪问题,而是是否会尊重别人的基本道德修养问题。 ——————————————————————————————————————————— 为什么今天古典音乐的观众越来越严肃了呢?巴洛克时期的欧洲歌剧演出,无论贵贱贫富,全民都喜欢去,因为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多的艺术与娱乐活动,无所谓雅俗之分;而今日欧洲,与任何国家一样,大多数民众更多是去看音乐剧,听流行,摇滚,爵士音乐会,因为音乐演出的选择更多样了。就古典音乐会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场观众平均年龄比演出者小的,观众起码70%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那5%的30岁以下年轻人,也基本全是学古典音乐的,有时候想想,要是过了二三十年这些老人家都不在了,欧洲谁来看古典音乐会呢?古典音乐CD在全部唱片里的份额也只有3%左右(没有准确数据欢迎更正)。正是因为听古典音乐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观众又以较有身份较有文化的中老年人为多,这件事才变得越来越“高雅和严肃”,甚至变成了同一阶层的“身份认同”,搞得观众连掌都不敢鼓,生怕失身份。观众里很多的确是真爱古典音乐的,但也不乏主要目的是为了来社交,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出席了古典音乐会或歌剧。附庸风雅,装模作样的行为哪里都有。 反观国内,音乐会观众的平均年龄比欧洲要小不少,也有活力的多。很多观众已经非常了解和喜爱古典音乐,但也有不少观众的确是抱着好奇心来看一下这"西方高雅艺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从业者,我真心欢迎这些观众,也真心希望这些观众不要因为自己在乐章间鼓掌,旁边的人不屑的翻了白眼,于是从此就再也不敢来看古典音乐会了。这些在音乐会上哭闹的孩子,在地铁里也一样会大哭大闹;在音乐会手机不静音甚至接电话的,在安静的医院病房照样会大声打电话。至于咳嗽嘛,这是生理需求,哪国的观众不咳嗽?只要不是故意大声咳嗽,有何不可?所谓的音乐会的礼仪其实就是做人的礼貌:学会尊重。在音乐会上要尊重音乐,尊重音乐家,尊重其他的观众,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引导,也需要包容。中国的观众们,古典音乐欢迎你,不是因为它高雅,而是因为它的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它。 最后说一件让我难忘的事: 13年12月在北京西直门教堂跟巴洛克乐手一起演意大利康塔塔,整个教堂挤满了的观众,很多人都是站着看完整场音乐会的。观众里可能没多少人熟悉演出的曲目,也没多少人现场听过巴洛克大提和羽管键琴,可我永远忘不了他们静静的站着的姿态,陶醉的表情,也忘不了他们眼睛里闪着的光。
所以说...约翰·凯奇的《4'33"》最佳演奏场地是中国? ————— 补上一段实例: 音乐会的下半场第一个作品就是众人关注的《4分33秒》,很多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都在猜想这段音乐怎样玩,而更有人准备了秒表要为谭盾掐时间。观众进场后,乐队同样开始对音。然后谭盾带着手机登台,他要亲自为作品掐表。他请出古琴演奏家赵晓霞身着汉服跪在古琴前,音乐开始。谭盾指到哪里,哪里的乐队队员就做演奏状,却没有任何乐曲声。舞台上鸦雀无声, 观众席不时出现咳嗽声、在椅子上挪动身体的声音,还有窃窃私语和窃笑声。 当作品结束时,观众席爆发出了掌声,不过更多的人是看了场热闹。这是约翰·凯奇的作品第一次在北京演奏,它给观众打开了一扇窗。这场音乐会也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最大胆的音乐会之一。—取自〈 谭盾指挥争议作品《4分33秒》 观众带秒表掐时间 〉
关于这个问题,窃以为真的没必要上纲上线,我在国外的音乐厅里见到的不文明现象一点都不少。欧洲的音乐厅里整体氛围当然整体上是很好的,观众也最懂;日本的音乐厅里则是最安静的,但是乐章间鼓错掌也是常有的事;美国的音乐厅里也有很安静的时候,也有乱糟糟的时候,得碰运气。 我觉得音乐厅里的秩序之所以总是很容易乱,是因为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不守规矩,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把一群人的道德水平从0提升到80%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从80%到100%就很有难度了,连99%都不行,因为音乐厅秩序这种东西,有1%的人闹事就会被彻底打乱。 对于目前的现状,不论是越来越多的剧院采用的激光笔还是 @宁子兮 老师说的狙击手都没办法解决问题,真正要让一群人的道德水平提升到满分,只能靠“假以时日”。中国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拥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古典音乐市场还只是近十几年来的事,凭什么要求人们这么快就提升到欧洲和日本的水平呢?
没想到居然在知乎上也看到了 @李梅里 ~!先打个招呼~ 在他答案的基础之上补充几句吧。 他说的几个点都很好。我来美国这两年也算听了不少音乐会了,对比之前在上海听的经历,
这边的确受众年龄比国内要大很多。整个音乐厅放眼望去绝大多数都是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尤其是main
floor的前排,几乎都是几十年的老听众,每个乐季都直接subscribe很多场的那种。30-50岁的人则更多地将音乐会当做社交平台,中场休息的
时候往往能看到许多人在大厅吧台买上一杯鸡尾酒然后相互交谈。而年轻人里边其实亚裔占了挺大比重,这一点挺让我高兴的。 乐章间鼓掌在这边几乎很少见到,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听众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乐迷(比如我),所以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是第一次听音乐会,当然懂得听音乐会的规矩。
而剩下那些第一次来的听众,在要鼓不鼓之间,往往看到绝大多数人沉默,也就不敢再鼓了。而且美国的音乐会都还真不便宜,除了老年人和学生外几乎没有打折的
公益票,更不可能出现国内的乐团/音乐厅经常出现赠票或公益场次等惠民措施(想到这个就怀念便宜的上海啊),所以大家都是好几十刀买票进来的,当然也希望
自己表现得更加有“气质”一些。所以连续咳嗽发出噪声之类的也很少见,相反,几乎所有人的着装都比较正式,至少是Business
Casual,女士也几乎都着淡妆,赏心悦目。 国内的话,我知道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还有上海交响乐团都是会有公益票的,东方艺术中心应该也有公益票。而我之前在贺渌汀音乐厅听的音乐会更有很多都是免费场次(有几场收费的也很便宜)。 有时候价格歧视是可以将消费者分出层次的。 最
后就是关于舞台上表演的音乐家是否会被影响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得看台上是什么演出。一般来说交响乐和大型歌剧会好一些,毕竟人多力量大。尤其是交响
乐,声音盖得住,只要别在指挥开始挥手之前猛不丁来一声咳嗽,一般问题都不大。比较怕的是独奏或者室内乐,尤其是在演奏浪漫派或者无调性曲目的时候,一声
咳嗽很容易毁掉音乐家精心营造的气氛。 不过这也看音乐家的阅历了,对于很多艺术生命已然很长的艺术家来说,那真是什么世面没见过……前年在东艺听傅聪独奏弹斯卡拉蒂,也是咳嗽不断,傅老完全不受影响,似乎把观众当成了空气。我想很多有经验的音乐家会适时地去无视、隔绝观众的存在。 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做金融的人我第一想法就是提高音乐会票价。不过这显然不现实。毕竟平价的音乐会满足了大众欣赏古典乐的需求,这是好事。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多教育宣传了。比如在开场前五分钟广播统一提示一下注意事项,或者把注意事项写成通俗易懂的清单、漫画夹在曲目单中分给听众等等。最后就是……别去免费领票的音乐会……你懂的……
luckystar:
我贡献一个政治不正确的答案。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开篇明义: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are only artists. 借鉴贡氏的说法,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事实上并没有「正确的音乐会礼仪」这回事,只有「主流群体」默守的一套听音乐会的规则。 这儿的「主流群体」,放在今天的环境里,指的是掌握话语权、能发声影响其他乐迷的人。在他们看来,乐章间鼓掌是不被鼓励的,而手机铃声和闪光灯是很让人讨厌的。 他可能是名震乐坛的指挥,比如巴伦博伊姆。14年底的时候,他被观众拍照的闪光灯打扰,为此他中断了演出,并不愉快地表示: 我尝试将最好的给你们,但你们没有尊重。我每次音乐会都这样讲,经常是玩笑的口吻。现在我严肃地说,在音乐会上拍照是没有教养的。 她可能是一个古典音乐杂志的编辑——如果与时俱进的话,也许成了一个古典音乐微信号的运营。某一天,她得知神往已久的偶像将来上海演奏,第一时间花高价买了最好的座位。演出当天,本该完美的体验却被邻座的手机铃声毁了。 第二天的微信文章里,不合礼仪的行为被斥责,遵守音乐会礼仪的重要性被强调。 他可能是一个古典音乐论坛的版主,组织论坛里的人一起去听大师的现场。对于第一次听现场的网友,他热心地讲解了音乐会的礼仪。可惜身后熊孩子的吵闹盖过了音乐的细节。 第二天的论坛置顶的帖子里,大家纷纷表达了对熊孩子的嫌弃。 再后来,一个第一次听音乐会的人通过搜索引擎点进了这篇帖子。「这群人真装逼啊」,然后这位网友愤懑地关闭了网页。 你看,矛盾就是这么被激化的。 ------- 题主提到的齐默尓曼这一场,我有幸也去了。现场纪律确实极好——没有手机拍摄,没有窃窃私语。几乎所有的咳嗽声都集中在乐章间;而且除了下半场肖一第三乐章结束时有一位观众鼓掌,整场没有发生第二例乐章间鼓掌的乌龙。 一方面,要感谢上交特地为咖大脾气也大的齐默尓曼定制的手机袋。所有人的手机都被收在手机袋里,不能带入音乐厅。 另一方面,所有的咳嗽声都集中在乐章间,没有熊孩子吵闹,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手机袋的贡献。 原因是什么?不便点破,只说下面这一段,如果你是我希望传递信息的人,那一定懂: 如果把音乐会分成三类—— 第一类,波格莱里奇、祖宾·梅塔这类。即使买不到票,也要高价收黄牛票去听的。 第二类,SSO+余隆,不花钱,又有时间,愿意拿着赠票去听。 第三类,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倒贴钱,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听。 现在秉持只听第一类音乐会的原则,现场的纪律都很好。如果去第三类音乐会,那被闪光灯和手机铃声打扰,几乎是一定的事情了。
~~~~~~~找亮点。 ~~~~~~~找亮点。
先把送票的事情解决了吧! 想看的人没有票,听不懂的官员票一大堆!
题主您好,我看了别人的答案,该说的都说了,我劝您两句吧。 专业这个东西跟那句话说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懂得越多,越要学会去包容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这里不是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没有高低之分。我听月光奏鸣曲会全身血脉喷张,听最炫民族风一样可以跳起来,这些都能使我高兴。 那些观众也不一定都是素质的问题,他们只是不适应新的环境,不懂得潜在的规则,所以才会让您苦恼。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我喜欢研究听音设备。玩了6年了,听过上百台耳机,但是身边的人想买耳机时还是会问我,Beats是不是不错啊,长得也挺好看,也不便宜,应该不错吧? 开始,我听到这个问题都会火冒三丈,后来我明白了,他们向我请教是因为我有相关知识,并不是不懂来搅局。所以我会耐心给他们讲出利弊,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题主您现在也是类似,我们都是一类人,要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不要把这些人当做敌人,他们真的只是不习惯。 慢慢来,时间会证明一切。
只要把西方古典音乐加入音乐课,音乐课好好上不要动不动取消,音乐老师工资高点,二十年之后必有成效。 但尼玛音乐课都是革命歌曲,老师自己都不懂西方古典,还动不动取消高中音乐课,素质能不低吗。其实不是素质低,是确实不懂。
Yi Jia Zhao:
简单回答,长期在国外一直是本地乐团的subscriber。在国内小时候听的音乐会已经记不得了,搞不好我也曾经是熊孩子之一。在国内听的音乐会记得的只有13年武汉琴台的一场钢琴独奏,某届肖赛冠军。因为当时我也算是组织者的助理,这个钢琴家在武汉的那几天我一直跟在身边处理安排事情加翻译,所以其中看到了不少让我诧异的场面。简单说三个,玩手机的,现场搂搂抱抱的情侣这类我就不多描写了: 1.好多小朋友,还都是没有家长的小朋友。来了个大师级的,家长们都不想让孩子错过又不舍得花钱,所以都给孩子送到门口,工作人员帮着找到座位,家长们一直在门口等着。没了家长的熊孩子们可想而知,我面前俩孩子玩着玩着就打起来了… 2.因为提前说好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见客,所以保安已经给门都堵上了。但是还是来了好多靠关系进来的人。弄的钢琴家措手不及,人家要照相要签名也不好意思不给。这件事上工作人员本事就很没有原则。 3. 钢琴家刚刚跟我偷偷的稍微调侃了一下下面那么多的孩子的各种情形,主办方就让我翻译说他的音乐多么动人,连孩子们都被他的音乐吸引住了多么安静陶醉……我就不提那几天做陪同憋出了我多少这样的内伤了。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接受现实呢,不要提就好了啊,非要把台上的表演者当傻子吗。 总结一下,音乐会的情况其实就是国内社会现状的反射。国人的思维习惯经常觉得既然大家都在做错事,多我一个也不会错到哪去。社会责任总是推倒别人头上,甚至是下一代上,希望孩子很优秀,可家长自己心态却做不到表率。解决方法只有社会行为规范更加成熟再说吧。我自己的感觉,大部分人道理都懂,只是都不去做,因为没人守规矩,这样的真的很寒心啊
音乐会和博物馆应该全面禁止12岁以下儿童进入,熊孩子完全是噪音制造机,烦的不行
东亚夏季风:
我还是觉得……鼓掌这种事情,顺心而为就好了。可能越到浪漫主义后期或者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乐章之间的连续性更得到了重视。而在古典主义时期,尤其是莫扎特的很多作品,在莫扎特书信集里他自己就曾经提到说:“我在写这一华丽的部分时,仿佛已经听到了观众兴奋的掌声。”也由此可见,作曲家很多时候并不是绝对排斥乐章间或者华彩后鼓掌的。80年代之前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也没有故障,也是某一年的新年音乐会偶尔鼓掌之后,反而成了一个惯例保留了下来。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当你欣赏了音乐,感受到了它的美,然后发自内心的鼓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柴小协这种曲子,看了一次吕思清一次李传韵的现场,都是第一乐章结束后掌声雷动。然后二三乐章之间基本没有掌声。所以,即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能体会到美,也能明白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魅力。我觉得与其纠结于什么地方能鼓掌,什么地方不鼓掌,不如把关注点更多放在手机静音,小声说话,准时到场这种问题上。如果这些得到注意,那真的音乐会的现场欣赏环境会好很多。 其实这几年在国家大剧院听了这么多次现场,我觉得我国观众现在的素质确实要比10年之前好了很多,大家都会注意尊重别人,这就很好了。我倒觉得很多时候演出的乐团亟待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别弄得自己的演出都衬不上那最便宜的80元的票钱。
我是亲历者 我来说 哈哈 我说一个我自己亲历的事情 就是在前一阵 去中央大剧院听管风琴 第一首上来的曲目就是巴赫 心中窃喜 曲目表 托卡部分结束的时候 我竟然鼓掌了 和所有观众一样… 然后稀里糊涂听完了柔板和赋格 当时以为上半场都结束了 这时候出来个讲解员 才明白 原来刚刚是像BWV565的作品 不知道中央大剧院 为何不用BWV体系来标注作品的名称 最让我不解的的是后半场 两首路易的作品 演奏者是连续演奏的 但是鞠躬一次 可是曲目表上 是两首歌 当演奏者在54号表演结束的时候 我还在等54号开始 结果直接到了夏尔马丽的作品 我感觉 我真是个伪古典乐迷 (;-_-)/ 所以我仅仅从鼓掌这方面只是感觉 不要怪观众啦 还有 有点不理解 那闹哄哄的返场 看了600多票的回答 多少有些释然 确实巴洛克时期那种热闹的场面浮现在眼前
日本出神演,一方面是人家文案做得好,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当然还是人家的现场气氛好。 其实就去过的现场和听到的评价而言,北上广深的现场氛围已经很好了,杭州武汉也基本没问题,说观众素质这个事儿,往往是集中在很多赠票观众,带孩子的观众和二三线城市的观众。 就我自己所在的城市而言,观众极为热情,极为喜爱鼓掌,不仅乐章间要鼓掌,乐章中出现了停顿也要鼓掌,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觉得一方面是观众确实不懂,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乐章间不能鼓掌,另一方面呢,我觉得也跟演出场所的管理工作有关,所在城市的音乐厅,在演奏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音乐厅是不会准备曲目单的,很多没有听过这些曲目的观众,当然是不知道他有几个乐章我应在哪儿鼓掌之类的事情的,另外,音乐厅也不会在音乐会前提醒观众一些注意事项,但在演出过程中听众有拍照录像行为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流动提醒,这样的音乐厅管理,又怎么能指望能培养出知礼的观众呢? 对于这种情况,我现在基本会先了解一下大概的曲目安排,然后自己印曲目单在开场前发放,曲目单上分好乐章,写明注意事项再简要介绍下这是个什么曲子,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然并卵,但是有些事,如果没人去做的话,真还就永远不会变好,所以如果各位真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忍,其实有没有想过做些事情呢,坚持下来一旦有效果呢~
激光笔就能解决。
这只是习惯的问题。 中国本土的表演形式,不论是戏剧、相声、小品,或是评书、海派清口、民乐,讲究的是什么?卖座又叫好,还有就是要热闹。这些艺术形式,即面向贵族也面向百姓,乡会社戏等等。所以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叫好,鼓掌,是对表演者的认可。而这些原本在茶馆、乡会的表演形式,自然不会那么庄重,反而充满了社会气息。 然而欧洲古典音乐,就不一样了。不是说现在啊,而是说中世纪的时候,这些都是宫廷音乐,是贵族玩的东西。老百姓那唱几首儿歌民歌就可以了。君不见贝多芬那么潦倒,还是有仆人。这就使得欧洲古典乐染上了贵族的气息,那就讲究一个欣赏,讲究一个精致典雅,而不是雅俗共赏了。 所以说,这不是素质的问题,而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不一样,导致中国人观赏习惯不符合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观赏要求。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大众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大众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确实台下很吵、曲中鼓掌会使得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者很火大(我在学校上台演奏的时候也很烦别人发出声音),但是你试想一下,一个京剧武生连翻十几个跟头或者是老生一个长音拖的很长很有底气的时候,场下居然安静的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这武生不下台把观众打一顿才怪了。
个人感觉乐章间鼓掌还好,毕竟国内没有西洋音乐的教育,可以理解。 很多答案都有一个误解,就是我在乐章间鼓掌是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乐章间不许鼓掌只是没有意义的繁文缛节,应该废除;或者说这只是西方的文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对于交响这种严谨的作品来说,乐章之间的关系是作品的一部分,在欣赏时是应该去体会的。不让你鼓掌并不是对观众表达喜爱作出限制,而是为了不妨碍能听懂的人欣赏。说这是“正襟危坐”、“资产阶级调调”更是无稽之谈。如过你不知道这一点,鼓了掌,那也没什么,只能怪小学音体教。如果你知道还鼓掌,妨碍了别人的欣赏,那不是素质低下是什么? 至于睡觉打呼噜的,手机打电话的,任由小孩哭闹的,没事吐个痰的,闪光灯拍照的,我只能说,现在中国发展真快,拆迁暴发户真多~~ 看到有个回答说想安静你自己回家听 hifi 不就行了么~~ 呵呵,这位肯定既没听过 hifi 也没听过现场。
Lyndel Owens:
个人观点,不懂古典音乐的人就不要为了所谓的陶冶情操或者向别人证明自己品味高雅而去听古典音乐会。喜欢什么听什么,本来这也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喜欢流行音乐的就去看明星演唱会,喜欢歌剧的就去听歌剧,不要自己明明不喜欢或者听不懂还非要强迫自己坐在古典音乐会的演奏大厅去打瞌睡或者制造不和谐因素,这样除了能说明你确实浪费了门票钱或者浪费了整场音乐会的时间,其他什么也证明不了。
Chopinist:
题主,我加一句,在上海就属贺绿汀的听众最吵,素质最差,建议你去其他几个试试,估计感觉会好很多。现在个人感觉很明显的是上交音乐厅好于东艺好于上海音乐厅好于大剧院好于贺绿汀音乐厅,结合演奏家的水平、音响效果到观众的素质。这和演奏厅的定位也有些许关系吧,一般放在贺绿汀的都不算太大牌,所以赠票很多,增票很多么导致的后果就是你所说的。
这是社会现象,不是社会问题。我们是没法“解决”一个现象的。 举个例子。 全国各地都有老大爷老太太在公众场合突然倒下,而长时间出于各种情况或原因,没人打120,没人上去搀扶,亦或是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与此对应的,也有时候会有人上前提供业余/专业训练过的帮助, 以上都是社会现象。 那么怎么让后面一种情况多一些呢? 初高中阶段在心理课或者社会公共课之类的课堂里普及基础救助知识、个人/当前环境救助能力判断训练(极其重要!) 得先判断当下情况,哪些你能做?哪些不能做? 同样的,音乐会礼仪也是大学之前在音乐课上可以教给孩子们的。音乐会场外也可以放一些相关礼仪手册,还有公告牌做介绍。 在公交车上用爪机随性答的。 以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e系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