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用车抵押可以贷款吗贷款贷了四万元,又将车卖给了我爸爸,这个朋友找不到了,车子也被贷款公司开走了

================&br&声明&br&本文图片资料(含部分图片资料的背景图像)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即行删除。&br&在非商业用途前提下,本文可自由转载而无须事先取得许可,但请保留原作者与出处,并将转载至何处私信告知。&br&-------------------------------&br&坑算是马马虎虎差不多填平了。&br&大概得缓几个月(?)。&br&非商业转载随意。&br&保留原作者与出处。&br&告诉我一下转哪儿去了就行。&br&================&br&这个可以写一篇长篇,也算是我干设计师以来的心得总结。&br&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br&&ol&&li&站姿(Stance)&/li&&li&比例(Proportion)&/li&&li&线面(Curves & Surfaces)&/li&&li&元素与细节(Components & Refinement)&/li&&li&色彩与材质(Color & Trim)&/li&&/ol&先占着。慢慢写。&br&首先得声明,汽车审美很个人化,我这里说的,是设计行业的共识性原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审美观的代表。如果觉得“xx车明明很好看啊”不必介怀,更不用抬杠。&br&==========&br&&b&Stance:论站有站相&/b&&br&车,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姿态。比如这两位(图自网侵删,嗯,兔子王青山):&br&&img data-rawheight=&399& data-rawwidth=&600& src=&/56cd966b38dfe0beee8e8f373aca316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6cd966b38dfe0beee8e8f373aca3162_r.jpg&&&img data-rawheight=&338& data-rawwidth=&508& src=&/80d9f1af8edcd5720aefd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80d9f1af8edcd5720aefdb_r.jpg&&喂喂……别走神乱看了。&br&抛掉容貌身材背景,其实,若是过马路的大姐拿出走秀的气魄来走路,而走秀的Model弓腰驼背踽踽向前,恐怕马路大姐回比Model更抓眼球了。&br&车也是一样。和我们观察人的侧面,可以很简练地用几根线条来勾勒一个人的站姿,包括腰背颈的曲线、腿部的动作等,汽车亦有几条关键的特征线来勾勒车的Stance。&br&&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f569f50f3bb9eb47ef2d3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f569f50f3bb9eb47ef2d30_r.jpg&&图中:绿色线,roof profile,连同前后窗构成了整车的profile。&br&紫色线,belt line。&br&橙色线,shoulder line。&br&红色,漏掉了中间凸起那条,是侧面的重要特征线。某些品牌会比较重视这条线,如VAG,Audi给下方的特征线取名叫tornado line。&br&蓝色线,ABC柱的延长线。尤其是AC柱的延长线,相交于Visual Weight Center,B柱延长线也近似通过这一点。&br&这些线条之间就有一些共有的规律,如果不按照这些规律来,效果会比较奇怪。&br&1、三柱最好近似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整车的视觉重心(Visual Weight Center),这个视觉重心的位置对整车的姿态有很深刻的影响。&br&如果三柱各自为政,那么效果就比较搞笑了:&br&&img data-rawheight=&394& data-rawwidth=&615& src=&/07a37613fbe0cfd7a455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07a37613fbe0cfd7a455f_r.jpg&&整台车都呈现一种向后倒的姿态,像是被风吹歪了。这种失衡的效果多数人难以接受。&br&2、Profile与Feature Line的互相制衡&br&见过一些刚刚开始画车的同学,为了营造Lamborghini那种“俯冲感”,侧面清一色向前下方俯冲的线条。其实这未必是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Feature Line是向下俯冲的话,Profile必定略微向前仰起,如果Profile和Feature Line全部是俯冲线条,那就会悲剧,比如这个:&br&&img data-rawheight=&276& data-rawwidth=&460& src=&/adf25fd9b35cd12801a7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adf25fd9b35cd12801a7e_r.jpg&&你敢说这没有用“俯冲线条”,连顶棚都“俯冲”了,但是造成的视觉效果很糟糕,因为所有线条全部都是“俯冲线条”导致一种很浓烈的前小后大的站姿,如同弓腰驼背,同样难以为多数人所接受。&br&而真正的Lamborghini的“俯冲”,是这样的:&br&&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e803b1ed2fbffbc564c0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e803b1ed2fbffbc564c0c_r.jpg&&绿色Feature Line是俯冲的,但是注意我用蓝色标记的Roof Profile,呈现的是向上抬的姿态,两者之间互相平衡,才是让人看着顺眼的Stance。&br&上面E46,特征线趋水平,Roof Profile也就采取了比较水平的设计。&br&上面提到了Visual Weight Center,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它决定了车的Stance是向后坐,还是向前迎,或者是高挑,或者是低趴。下面就说这个关键要素。&br&&img data-rawheight=&717& data-rawwidth=&1277& src=&/b5dc41dcd96629acfadcbdb94263db9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7& data-original=&/b5dc41dcd96629acfadcbdb94263db9d_r.png&&视觉重心越低,就说明AC柱更加倾斜,整车的视觉效果更加低趴。上面的Audi e-tron quattro Concept和下面的Rolls-Royce Phantom可以对比一下。&br&&img data-rawheight=&814& data-rawwidth=&1445& src=&/495ea160ee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5& data-original=&/495ea160eef_r.png&&Visual Weight Center的高低会塑造出“运动”或者“庄重”的视觉效果,然而,都有限度。Visual Weight Center太高,整车就会看起来非常“方”,而若是太低,整个上部结构就会很“扁”,这就需要Lower Body的设计来配合,自行脑补一下Ferrari 458的上部按在RR的车身上是什么感觉。&br&而Visual Weight Center的前后位置亦有要求。一般来说,以位于驾驶者位置为均衡点,在这一点前方会形成“向前俯”的视觉效果,而在驾驶者位置后方会有向后仰的视觉效果,向后仰的例子就是上面的RR Phantom,而Audi e-tron quattro Concept则是均衡的例子。再看前俯的例子:&br&&img data-rawheight=&814& data-rawwidth=&1448& src=&/feef276d6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8& data-original=&/feef276d6f_r.png&&Visual Weight Center在驾驶者前方。当然这和Powertrain Pakcage有关,Mid Engine布局会让车的后部偏长,亦必须使用Fastback+短尾的造型特点。实际上Front Engine Fastbac也是一样的感觉,比如Mustang,配合负值Mask Angle,营造出俯视的霸道感觉。&br&同理,Visual Weight Center不能太靠前或者太靠后,否则就会有一种这车被风吹歪的既视感。上面的Citroen Ami就是例子。太靠前的例子就是米帝人民热衷的Hod Rod,有一些前挡风玻璃的倾角都是负值(没记错的话Scott Robertson在DRIVE里面画过一些负倾角前挡风的Hot Rod概念,毫无疑问这种设计在量产车上仍然难以受到市场认同)。&br&另外,Visual Weight Center的前后位置营造的Stance,需要有其他的元素来配合。比如Lamborghini Aventador和Audi R8的前俯Stance,配合的就是俯冲线条,而RR Phantom向后仰的Stance,配合的亦是与之匹配的向后仰的线条。而前后Overhang的比例亦与之有关。Aventador和R8均是前长后短,这样可以营造向前冲的Stance,e-tron quattro Concept前后基本一样长,Visual Weight Center也接近平衡的位置。M3 E46则是前短后长,配合偏后的Visual Weight Center,RR Phantom就很明显地Rear Overhang远远长于Front Overhang,重心靠后的沉稳感更加明显。&br&================&br&&b&Proportion:这腿我能玩一年&/b&&br&还是两张图,兔子王青山&br&&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556& src=&/5ddda5e736a7f96e8e2f1b493d0575a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5ddda5e736a7f96e8e2f1b493d0575a9_r.jpg&&&im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540& src=&/1c1ceedc76ea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1c1ceedc76eaa_r.jpg&&嗯,我能感觉到无数来自Avril粉丝的板砖划破空气的呼啸声。但是……但是……&br&Avril小短腿在业内是很著名的啊……&br&这就是比例的重要性,比例匀称美观才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腿玩年)。&br&下面有人提到了大轮胎大轮毂,有道理,但是——过犹不及。&br&仍然是神奇的米帝,有一种改装流派Dub,效果如斯(原来那张图不够冲击,换个更欢乐的):&br&&img data-rawheight=&389& data-rawwidth=&600& src=&/527effe77b464b7d7f6dca077c6505c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27effe77b464b7d7f6dca077c6505cd_r.jpg&&PS:米帝另一种改装流派High-rider,也喜欢用大轮子,但是High-rider更强调抬高车体。&br&2×PS:米帝还有一种改装流派Lowrider,效果如斯:&br&&img data-rawheight=&467& data-rawwidth=&700& src=&/117ac1e0ed0d834ba3a6ca252b2d88c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117ac1e0ed0d834ba3a6ca252b2d88c5_r.jpg&&嗯怎么感觉一点都不“low”啊?&br&那是车架采用了液压或者气动,完全放下地时候,底板那就是直接架在地面上的。没有液压/气动抬起车身都没法开走。&br&打住,重点还是那小轮子。Low-Rider讲究不惜一切代价降低车身,而这个“代价”当然也包括换用小到离谱的车轮(这一点是同样讲究低趴的Hella-Flush最大的区别。简单说就是Hella-Flush是长腿欧巴蹲地上,Low-Rider丫们直接锯腿)。&br&米帝人民多奇志。。&br&其实关于Proportion这块,教程已经是多如牛毛。Package圣经&i&H-Point&/i&和很有意思的&i&I Draw Cars&/i&里面都有比较详细的Proportion控制一块的内容。&br&评价Proportion的时候,一般以轮胎的外径为单位。所以&i&I Draw Cars&/i&里面打出的框架都是以车轮为基础的。另外,不讨论Sketch。Sketch里面可以有很多的Cheating,包括将轮子画得相当大,这是借用视觉冲击力来推销自己的方案的一种手段,真正100%照Sketch做出来的油泥模型恐怕未必会好看。&br&简要来说,比较典型的比例是这样的:&br&City Car:&br&&img data-rawheight=&593& data-rawwidth=&955& src=&/16b841f1ee74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16b841f1ee74a_r.png&&轮间距大致为2.5x,高度(注意,一般是从Wheelarch开始计算,而非从轮胎上缘开始计算,因为Wheelarch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身”的起点)为1.5x不到。前后Overhang极短,这就是City Car设计当中很受欢迎的四轮四角原则,尽可能短的前后Overhang可以让车内的空间得到最大优化,稳定性亦有所提升,这是功能上的需求,造型上,四轮四角亦让原本不大的车更有精神。反例是国内不少“老年代步车”:&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645e3d826bae2d5c8aaf62cb738ac8a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645e3d826bae2d5c8aaf62cb738ac8a5_r.jpg&&里面的车把子才是亮点好伐?&br&Sub-Compact:&br&&img data-rawheight=&513& data-rawwidth=&1269& src=&/b1dd67869fac1af5d5e626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9& data-original=&/b1dd67869fac1af5d5e626d_r.png&&&img data-rawheight=&831& data-rawwidth=&1272& src=&/115987bea3efc9ee72ba13d2a408d1b5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2& data-original=&/115987bea3efc9ee72ba13d2a408d1b5_r.png&&轮间距3x多点,高度1x多一点(多的可以到1.5x)。前后Overhang,因为这个级别的车多数都是FF布局,前Overhang会略长一些,后Overhang略短,在0.5x左右浮动。&br&上面两台车对比,Mito的造型在行业内收到的赞誉可谓不少,也能看出它的车身更加低矮,更接近黄金高度1x。&br&Compact Hatchback:&br&&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1013& src=&/eb4b005ce21e73744ea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3& data-original=&/eb4b005ce21e73744ea4_r.png&&&img data-rawheight=&540& data-rawwidth=&1272& src=&/b221efd9aa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2& data-original=&/b221efd9aac_r.png&&这个级别上的Hatchback,发动机舱的长度进一步BT,因为得容纳体积比较超常的2.0甚至更大的2.3发动机,前Overhang接近1x,不过这样一来,Overhang前短后长营造出来的向前冲的Stance也就更加明显。&br&轮间3x左右,高度1x稍多。然而,若能做到高度1x,那就是相当精神的一台小车了。比如Scirocco。&br&然后,Compact Saloon。&br&这里先得说一些早年很令人无语的Saloon,当年的欧洲车企看到国内Saloon比较受欢迎,于是将手头的Hatchback强加个屁股当成了Saloon在国内卖,视觉效果就呵呵了个呵呵了。不过,这并非本部分的重点,这个得在线面层次上考虑。&br&&img data-rawheight=&569& data-rawwidth=&1464& src=&/4d498cd9c90a6c16069f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4& data-original=&/4d498cd9c90a6c16069ff_r.png&&&img data-rawheight=&441& data-rawwidth=&1162& src=&/834a507d9db9b7b164ffd6cd4c7b50b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2& data-original=&/834a507d9db9b7b164ffd6cd4c7b50b9_r.png&&轮间3x,前后Overhang不超过1x,高度1x多。&br&Lamando的高度比A3低,也更为流畅,但是Rear Overhang接近1x那么长,显得车尾部比较拖沓,Compact Saloon本应该很精神、很干净利落,Lamando的Rear Overhang就有些长。&br&至于反面教材?终于轮到它了。哼哼别以为知乎上Honda粉比较多我就不敢喷。。&br&&img data-rawheight=&584& data-rawwidth=&1262& src=&/80110ec95cfe2a1ea694da4a1ba9b0a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2& data-original=&/80110ec95cfe2a1ea694da4a1ba9b0af_r.png&&接近3.5x的轮间距,接近1x的Front Overhang,超过1x的Rear Overhang,达到1.5x的高度。不是这车太大(Crider能有多大。。),乃是轮子太小。如此大(相对)的车身,扣在如此小的轮子上,而且从Front quarter来看,车轮还缩在Wheelarch里面,Avril既视感大概如此。&br&Middle Size Saloon&br&&img data-rawheight=&471& data-rawwidth=&1169& src=&/a5e299e00ad241ceb03c4f2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9& data-original=&/a5e299e00ad241ceb03c4f26_r.png&&Atenza应该是目前在售的Middle Size Saloon里面比例控制非常漂亮的一款车,图上可以感受一下。下面就说快一些,基本原则应该比较清楚了。&br&Full Size Saloon&br&&img data-rawheight=&501& data-rawwidth=&1274& src=&/9d1aacebab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4& data-original=&/9d1aacebabb_r.png&&Luxury&br&&img data-rawheight=&566& data-rawwidth=&1332& src=&/00eba18dad837ccc2ae13a9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2& data-original=&/00eba18dad837ccc2ae13a94_r.png&&其实从C级到D级,随着轴距的增加,轮间距就开始慢慢超过3x了,比如D级车一般得有3.5x。&br&C、D级Saloon一般的设计语言也是以“Elegant”为重心而非Sporty,因此Rear Overhang会普遍长于Front Overhang。&br&更为典型的就是它:&br&&img data-rawheight=&547& data-rawwidth=&1228& src=&/b708a5b5cc666f07aecb83c3d93bad4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8& data-original=&/b708a5b5cc666f07aecb83c3d93bad4b_r.png&&总结:轿车需要呈现一种动感、修长的造型,而四只脚又需要站得稳、有气魄。高度呢,最佳的比例是在1x,1.2x尚算OK,1.5x就有些离谱,太高或者太矮,都会造成不协调。&br&SUV会更高一些。不过一般也在1.5x,比如Range Rover,而在1x左右更加接近轿车,类似Evoque,而后者是比较强调运动感的SUV会采用的一种比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车身抬高轮子加大,在线面处理上还是有一定区别,否则玩脱了就不好玩了:&br&&img data-rawheight=&922& data-rawwidth=&1600& src=&/3da048e1d5a441c050ffa789c0e97d1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3da048e1d5a441c050ffa789c0e97d18_r.jpg&&另外,Proportion其实不止侧面的Profile,还有很多地方都有Proportion的影子。&br&粗略起来还有:&br&1、DLO与Lower Body的比例。一般来说,愈加运动向的设计,DLO比例越小,但是DLO也不能小到太离谱。否则会让车身显得过于厚重,整车都有一种很严重的下沉的感觉,这就不符合汽车“行走”的本质了。RR的车身很板正,不过没有下坠感,它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在水平方向上。&br&2、前脸Grille所占全宽的比例。这同样是看设计语言。Grille越窄,就愈需要配合中央汇聚的线条走向,也就显得越“扎”,比较极端的例子是Alfa Romeo的前脸,能驾驭得好可以做得很销魂,而驾驭不了就呵呵了个呵呵了。&br&3、后方Backlight与下部车身的比例。同样,Backlight过小会让车屁股有些沉重。&br&4、一些Feature Line将大面分割的比例。切忌Feature Line均分曲面,黄金分割最为完美。&br&================&br&&b&Curves & Surfaces:骨与肉&/b&&br&关于线面,首先需要说明:&b&在汽车上,每一条线都是面会聚的结果。因此,线和面是一体存在的。&/b&凡面相交之处,皆为曲线。用数模师能听懂的语言就是做Srf Fillet的地方皆可视为曲线。&br&线为骨,面为肉,&b&曲面生出了曲线,而曲线则赋予曲面灵魂。&/b&&br&切忌为了拉线条而拉线条,而无视面的走向。&br&满身枪眼的Crider呢?&br&&img data-rawheight=&612& data-rawwidth=&1456& src=&/fed35a046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6& data-original=&/fed35a046c_r.png&&我们对Crider的评价是:这些线是为了营造所谓的“运动感”,硬生生拧着曲面挤出来的。事实上,曲面的律动压根不应该是这样。&br&同样是√形的线,Opel的手法就高明很多(无视别克标):&br&&img data-rawheight=&603& data-rawwidth=&1349& src=&/fcebba372d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fcebba372db_r.png&&这条线也不是曲面自然走出来的,而是有人为修饰。但是这种修饰就比Crider高明很多,能在不对侧面翼子板延伸面和门板曲面大动干戈的前提下修出这一条曲线来。&br&而好的曲线,是依从曲面的自然走向相交,而自然呈现出来的曲线。不用人工修饰,便可以看起来很舒服。比如很多车上都有这么个特征:&br&&img data-rawheight=&801& data-rawwidth=&1200& src=&/dfec5cc5e8a2e8a64fe1f89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dfec5cc5e8a2e8a64fe1f89d_r.jpg&&这个特征线并不是刻意修饰出来的,而是两个凸出的Wheelarch、车门位置内凹和下部特征线下方的曲面互相交错所必然形成的特征线。&br&线条、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关系,可以如Hyundai那样走流动随意的路子,也可以如VAG那样走严谨刻板的工业切割风格,但是,仍然有一些通用原则:&br&1、线条必须要表达设计意图,凸显想要凸显的Feature。&br&这次调转枪口,轮到Toyota了。Honda这两年怪胎不算多,而Toyota的设计师感觉是喝高了还没找到北。&br&Mirai在技术上非常不错,不过这样子……&br&&img data-rawheight=&626& data-rawwidth=&900& src=&/47ff8e6b926f80cedc1e3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47ff8e6b926f80cedc1e3b_r.jpg&&说这几条线都是啥意思吧……反正我是没看明白。说要凸显力量肌肉感,本来应当让Wheelarch的曲面凸在外边,让Wheelarch的棱线更加凸出,就类似Mazda的处理手法:&br&&img data-rawheight=&683& data-rawwidth=&1024& src=&/a380f783f028cad3a261e654f056803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380f783f028cad3a261e654f056803b_r.jpg&&而Mirai的Wheelarch线条,完全被上面两根线压住,连带着轮子看起来都无精打采。更谈不上力量感。流动韵律?要流动有机,搞个S线又是几个意思?我的感觉是Toyota的设计师在尽力师法自然,但是汽车,终究还是个工业产品,长得和自然物太过相似,还要设计师作甚。。说它走工业科技风,我能听见狼堡波茨坦加利福尼亚乃至上海长春等地设计师的笑声,这个笑搞得有点过了。&br&2、线一定是有力量、有弹性、有流动感、有速度的。&br&还是Mirai,之所以汽车设计师——别说汽车设计师,连数模师和油泥师都知道汽车上用S形线条出来的效果往往会很糟糕。而Mirai侧面就是一条大大的S形曲线。&br&为什么汽车设计师都如平面设计师躲避Comic Sans一样躲避S曲线呢?&br&说到S曲线,联想到的肯定是这个:&br&&img data-rawheight=&866& data-rawwidth=&580& src=&/9c98bf61fd67a2d08abe16a59a63200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9c98bf61fd67a2d08abe16a59a63200a_r.jpg&&哦不………………发错图了,兔子王青山:&br&&img data-rawheight=&533& data-rawwidth=&800& src=&/e3bee7c17dacf58e9df237e7aaf07f4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3bee7c17dacf58e9df237e7aaf07f42_r.jpg&&S形给人的感觉是柔软而缺乏张力、流动而不流畅、可以有动感但是不够速度感,温柔有余而凌厉不足。&br&张力不足、不够流畅、速度感不够等等,这些都和汽车这一工业产品的原始属性格格不入,汽车设计师想要的线条是这样的:&br&&img data-rawheight=&809& data-rawwidth=&1024& src=&/0ad7e2eee0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ad7e2eee0f_r.jpg&&肌肉的轮廓线,就是饱满鼓胀、有力量感的线条。那么问题来了,需要改变曲线走向的时候怎么办?&br&答:打断重开,线条与线条之间Overlapping或者用平滑曲面过渡,也不要将两根走向不同的曲线搭在一起弄成个S。上图Mazda Axela的线条就是很好的例子。前后Wheelarch的曲线都很有张力,而前Wheelarch的线条一路延伸到后轮,后轮Wheelarch的曲线就直接从前Wheelarch曲线的上方走起,前Wheelarch线条渐隐到后Wheelarch当中,与后Wheelarch的棱线之间用一个平顺的曲面来过渡。而不是用一根下垂的曲线将两条线硬连起来,那样的效果就会很糟糕了。&br&那像VAG那样走工业范儿的设计呢?直线?&br&其实那一样讲究曲线的弹性,只是它更讲究小曲率曲线,以及更重要的——线条与线条之间的逻辑关系。上面有一些VAG的车,观察一下曲线走向,就会发现并非直线。哪怕硬切割曲面如Lamborghini,每一根线条也必定是有弯曲的。但是VAG和Mazda、Hyundai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VAG很讲究线条端对端对准,下一条线条延续前一条线条的走势(绝对不走S形)。因此这线条一旦纵向伸展开来往往就是从车头一路拉到车尾,甚至中间有打断的元素(比如车轮),也必定是遥相呼应的关系。典型就是前面提到的Tornado Line,其实是一整根从车头一路延伸到车尾的曲线。设计师在油泥上贴胶带也实际上是从头贴到尾的。&br&&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9b22fe6e69eb6e90ad8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9b22fe6e69eb6e90ad84_r.jpg&&走直线的例子?嗯,Oley……不是Olay玉兰油。&br&&img data-rawheight=&414& data-rawwidth=&959& src=&/78c2f85e13e1b8cc6b4f717c9ed1c02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78c2f85e13e1b8cc6b4f717c9ed1c02f_r.png&&&br&这腰线那叫一个倍儿直。太直了。都知道直线会引导人们的视线永续延伸,因此,这台车的视效就变成了屁股撅起来的感觉。所以掰弯它还是很有必要的嘛。。。&br&当然,凡是皆有反例。S线、几乎垂直的三柱、完全失常的比例但是效果拔群的例子也有:&br&&img src=&/26b44a40cdbc4fb38da9aad_b.jpg& data-rawwidth=&2314& data-rawheight=&1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14& data-original=&/26b44a40cdbc4fb38da9aad_r.jpg&&这种车已经打上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在它们自己的时代也一样,它们是被当成艺术品,或者雕塑来看待,而它作为汽车,所强调的“优雅”与“艺术”,更类似前工业时代的手工匠人的创作,我作为工业时代的汽车设计师,或许已经没有对它评头论足的资格了吧。&br&接下来,说一说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走势关系,或者说,线面之间的呼应。这也就可以解答前面的一个问题:为毛当年一些欧洲车企(不点名地说,比如PSA)的“三厢车”看起来让人浑身一百个不舒服。&br&何谓线条的“走势”?&br&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动势,即便它戛然而止,但是余韵犹存,观者的目光会顺着这条线条的尾巴走下去,这就是线条的走势。用数字设计师能听懂的话来说:就是Extend。。用炒股的K线……算了不搞笑了。&br&当然,和Extend还是有一定区别的。Extend是一种数学上的延伸,而造型上的“走势”其实更加灵活一些。一般来说,一根线条的走势,和原先的弧度走的是一个方向,若是有其他的线条与之对接,那么最次也得保持个直线(中立走势),如果突然拧过来,那就会很让人不舒服。&br&搞设计的都知道,Saloon的C柱与尾箱之间的过渡很有讲究。设计得漂亮会很销魂,但是,若是搞得很生硬,同样……很销魂。&br&三个例子:&br&&img data-rawheight=&593& data-rawwidth=&1280& src=&/d3baea01d603c120d0ca0f3d74976e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3baea01d603c120d0ca0f3d74976e71_r.jpg&&&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a44cc9fff3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a44cc9fff3f_r.jpg&&&im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1280& src=&/e5622d2afb912a597f947f5bb32c822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5622d2afb912a597f947f5bb32c8225_r.jpg&&这三种线面过渡都是比较顺眼的,因为下一条曲线没有在前一条曲线的走势基础上做突然的变动。CC的侧面Profile从头到尾都是很圆滑、流畅的过渡,到车尾亦是如此,Passat B8的侧面线条相对“硬”一些,而Phantom则是很硬的转折,那什么是突然的变动呢?&br&&img data-rawheight=&806& data-rawwidth=&1200& src=&/8b733c6f82e270e1097f8cdf7fc5ef7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8b733c6f82e270e1097f8cdf7fc5ef72_r.jpg&&307 Saloon的前半部分都很正常,而且线条走得非常流畅,从Hood和A柱之间的走势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辆讲究线条流畅的小车,然而,到了C柱根部,原本C柱是一条上弧走势的曲线,顺延下去应当是黄色曲线,然后一刀切下来构成个Hatchback的屁股,这样很好,但是强行加一个尾箱之后,就在C柱根部硬生生加了个很硬的线条折角,这一下子就打破了整辆车从车头开始就坚持的流畅的设计语言,所以看起来极为不协调。所以,现在已经不再有哪个神经正常的车企采用Hatchback加个尾箱就当Saloon卖到中国这种沙缺做法来设计汽车了,A3 Limosine和A3 Sportsback就是并行设计的两辆车,而非简单地砍屁股加屁股那么简单。两台车地测试图放到一块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整个后部的设计完全不一样。所以别再拿VW只有Golf一台车、C-Class是小S这种梗乱说,这对设计师很不尊重,从设计师来说,每一台车都是从白纸开始一点点设计出来的,哪怕有再强大的Design DNA作为Support,依旧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来仔细调整车身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块曲面,对Stance和Proportion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推敲拿捏,绝非Golf加个屁股就能变成Jetta、S-Class来个Ctrl+T就能变成C-Class那么简单,PSA已经给全世界做过Demo这么简单粗暴硬上的后果了。&br&对于没有对接的曲线,一样很讲究呼应。比如Audi的Shoulder Line和Tornado Line,一定是构成相反的两个弧度,而绝对不会统一口径都向上撅或者向下探:&br&&img data-rawheight=&1360& data-rawwidth=&2048& src=&/b55cdffed3f8263189df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b55cdffed3f8263189dfbc_r.jpg&&&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dedccfd80ba2d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edccfd80ba2d1_r.jpg&&接下来,说说曲面。&br&我想这辆车最能说明曲线与曲面之间的关系:&br&&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70b94e51a27e47570a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70b94e51a27e47570a78_r.jpg&&汽车上的曲面,大致可以分成几大流派:&br&1、板正。&br&典型代表:RR Phantom,Chrysler 300侧立面。&br&其实90年代的风格,大致如此。但是在今天,这种曲面一般用在体量较大的车身上。小车如Corolla再用,就不免单调。在大车上,板正的曲面会给人一种庄严、沉重的威力,这并非小型车的设计风格。&br&2、弹性&br&典型代表:BMW Gina。&br&高弹性的曲面配合曲线作为骨架,会形成很骨感、纤瘦的视觉效果。&br&3、肌肉&br&典型代表:VW Scirocco,Alfa 4C&br&肌肉与弹性之间其实很难区分。不过,脑补一下给Gina里面打气打肥一些,这种曲面就是Muscular。和完全依从曲线走向不同,Muscular Surface有自己的性格,会在曲线构成的骨架上鼓胀开来,营造充满力量感的视觉效果。&br&4、切削&br&典型代表:Lamborghini随便找台车看,最近的Skoda和Seat也很擅长玩这手。&br&一块大面,偏要用多个细碎的小曲率曲面去构成,各个曲面之间构成锋利的棱线,这就是很典型的切削曲面。&br&两块曲面原本可以好好过日子,中间切下一块给分成了两个曲面,这种也属于切削曲面。一些品牌惯用的Undercut surface就属此列(VAG的设计师应该人手一把刀子)。&br&切削曲面带来的感觉就是工业感。它强调了车的非自然/人造属性。&br&没有统计字数写到现在写了多少字,但是,从Stance到Proportion,到Curves & Surfaces,每一种元素都会给汽车赋予不同的视觉感受。而将这些元素组装到一起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br&&b&这台车的精神内核是什么?&/b&&br&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弄清楚:&br&&b&这台车是为谁设计的?&/b&&br&&b&这些人有哪些典型的特征与偏好?&/b&&br&后两个问题,Design Research Team自会去满世界跑一趟弄明白,最终告诉设计师:汽车的精神是什么。而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将这种精神内核用可视化的方法表达出来。因此,在选用不同元素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主题。&br&比如一台车,Visual Weight Center很不均衡,Proportion也重心靠前,一看就是很有动势的一台车,但是看曲面却用了很板、很平的曲面,在现在的设计审美大环境下,这样的设计无疑是自相矛盾的,亦难以形成很好的效果。&br&其实一台优美的车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写到这里就差不太多了。细节与颜色,并不是决定性的要素。不过还是可以写一些。&br&================&br&&b&番外:看脸的世界&/b&&br&汽车,一样看脸。&br&前面几乎通篇都在说侧面。侧面是最能够看清楚一台车的站姿比例和大处的线面关系,也是设计师眼中最无法掩盖一台车精神内核的地方。而前脸则更多地是图像化表达,并且容易联想到面部表情,因此,有一些车其实设计得很糟糕,但是看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较容易做出相对的好效果的面部表情掩盖了其他方面设计上的严重不足。比如,嗯,还是Crider(数数多少枪眼了)。相对于侧面严重走样虚胖的Profile,它的前脸其实设计得不能说很丑陋。因此不少人会觉得它不好看,但是却又说不清楚为什么不好看。&br&毕竟和人一样,汽车的脸太抓眼球。&br&关于前脸的造型设计,其实一样可以用前面的比例、线面、细节的分析手法来考量。&br&首先说整体的“势”。&br&大体说来,就是它强调纵向的“直立”感,还是水平的拉伸感,或者另辟蹊径。&br&Audi曾经公开过A和Q两个系列在一个很小的细节上的区别:&img data-rawheight=&677& data-rawwidth=&1024& src=&/8fc3d3f491e7e8410560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fc3d3f491e7e8410560e_r.jpg&&&img data-rawheight=&768& data-rawwidth=&1024& src=&/6fce40f8d3a7fef422f6d2b7fa096f3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6fce40f8d3a7fef422f6d2b7fa096f32_r.jpg&&Q的格栅当中纵向辐条在前,横向在后,镀铬的是纵向辐条。而A则正好相反。看起来的视效就是A的前脸有更多的横向走势,而Q有更多的纵向走势。&br&Q作为SUV,车头较高,纵向走势可以让整车看起来更高、更有力量,而横向的走势则让车头看起来更加扁宽,符合低矮扁平、强调速度感的轿车设计的潮流。当然,一些车头较厚并且讲究气势但是不讲究速度感的轿车,也会选择纵向走势的前脸。比如:&br&&img data-rawheight=&438& data-rawwidth=&700& src=&/85f9b323a7dacffe947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85f9b323a7dacffe9470_r.jpg&&车头的“势”,除了这些线条的走向,还有很多细小的地方在暗中强调这些,比如格栅的纵横比例、车灯是横向还是纵向等等。&br&不过,对车的前脸的评价之所以相对简单,乃是因为它可以比较容易地联想到表情。&br&比如呆萌。&br&&img src=&/ba33ae1a9b56bcc69ee1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a33ae1a9b56bcc69ee1c_r.jpg&&媳妇形容这车是俩小圆眼下挂着眼泪没擦干净,看到好吃的东西咧嘴傻乐露出俩虎牙,嘴唇上边还沾着奶沫没擦。不知以后家里娃是不是这幅德行。&br&比如恶煞&br&&img src=&/8bb2a1d9acc17d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8bb2a1d9acc17dd_r.jpg&&比如……面无表情(简称面瘫)&br&&img src=&/dfd42d623f0a91603d9d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dfd42d623f0a91603d9d_r.jpg&&一辆车的面部表情,与设计者想要传递给观者的精神内核是息息相关的。&br&Empathy取向的情感化内核的车,可以选用柔和的图形元素,比如园、椭圆、圆角矩形等等来营造。&br&运动向的车,可以选择上挑的线条,所谓横眉立目大致如此。&br&而行政向的车,那就是领导脸了——面无表情,以水平、垂直线为主。&br&关于前脸就写这些吧,不算深入。&br&================&br&&b&番外:惊世之美&/b&&br&思虑再三,上面的Proportion里还是没有写跑车。&br&严格说来是Coupe/Roadster/GT。而事实上,我们遍历汽车发明以降最漂亮的车,基本都在这三大类里。&br&之所以没有给它们写到上面去,乃是因为这些车在设计的时候拥有比一般的汽车更高的自由度。所以不论是比例的控制、站姿的调整乃至线面的走向,可以说除了空气动力学,唯一的桎梏就是美学了。&br&比如我心目当中,自汽车发明以来最惊人的车:&br&&img src=&/18e9590e9feeeaaf9eac015_b.jpg& data-rawwidth=&2480& data-rawheight=&1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80& data-original=&/18e9590e9feeeaaf9eac015_r.jpg&&这张图上实在是不舍得画任何线条。&br&前面说过,对于车而言,给人以一种修长、舒展得感觉为最妙。而E-Type恰恰是这方面做得最为极致的。极为扁平的车身没有过多的线条,而整个轮廓又有很妙的律动,从前到后逐渐展开-收束,除了四个轮子唯一突兀的就是小小的挡风玻璃。而且,那个年代的车并不像今天,喜欢用下边缘很硬的Skirt和前后Bumper,而是一道弧面过渡到车底,所以今天的大多数车,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壳子罩在四个轮子上,而E-Type没有这种感觉,因此它的车身不会给人一种沉重下坠的感觉,而是看起来很轻盈。&br&与之类似的还有它,但是毕竟还是有差距:&br&&img data-rawheight=&667& data-rawwidth=&1000& src=&/a1bd4fe188b0ab9ec03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a1bd4fe188b0ab9ec033e_r.jpg&&我记得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汽车设计领域没有出现Minimal Design”,我想E-Type和Alfa Spider已经给出了答案。&br&时至今日,跑车仍然经常出现让人流口水的设计。比如TG专门在Cool Wall旁边开了个冰箱来放的Aston Martin:&br&&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df5d6ca7f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df5d6ca7fce_r.jpg&&重拾Alfa Elegance的8C……的基础上改出来的Disco Volante&br&&img data-rawheight=&396& data-rawwidth=&646& src=&/33eebde133b22c1fc01ab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33eebde133b22c1fc01ab17_r.jpg&&它们都无一例外很强调车身的纵向的舒展感,并且尽力让车身看起来更加轻盈。其实轿车也是一样的道理。&br&================&br&&b&Details:小处不可随便&/b&&br&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挡杆设计的时候,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彻底震惊了。&br&&img data-rawheight=&499& data-rawwidth=&799& src=&/d2fab94d4d3a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d2fab94d4d3af_r.jpg&&这是我首次看到一家车企在量产车上,用这种几乎炫技的手法来处理细节。而事实上,这样的细节在这台车上还有很多很多。这也算是对得起那天文数字的售价。&br&汽车,在工业产品当中,体量算是比较巨大的一类。体量一般是以千毫米来计量的。对于这样一个产品来说,前面所说的一切可以归为“Sculpture”,而Detailing,可以说是画龙点睛。&br&一台优秀的车如果止步于充分优化的站姿比例线面,决不可称之为一台“车”,还需要安上一大堆零部件。这就涉及到一个很多新晋设计师的困惑:都说设计追求Simple & Clear,怎么设计师的活一点都不见少?&br&其实比例站姿线面的拿捏就绝非易事,而细节的完善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在BMW,有一个专门的Team,就叫Detail Design。可见汽车当中,“细节”究竟可以到什么程度。即便是追求Simple & Clear Design、厌恶一切多余线条的VAG,在细节的处理上一定也是很用心的。&br&Crider?Crider呢?&br&&img src=&/2117d62bdd3c2db55ab2_b.jpg& data-rawwidth=&2100& data-rawheight=&1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00& data-original=&/2117d62bdd3c2db55ab2_r.jpg&&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种说连贯又不连贯,说不连贯灯光又糊在一起的“LED日间行车灯”看起来很廉价么(我自己的ST也是这幅德行)?此外,灯带宽窄不一,本来灯带这种东西,细细一窄条就能营造很精致的效果,比如灯厂的产品,太宽了反显得傻大粗:&br&&img src=&/41e439cb719fff556fff17b115abc5c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1e439cb719fff556fff17b115abc5cd_r.jpg&&高下立现。Crider简直可以作为汽车设计的反面教材来用了,上面的Detailing有很多很多很多让人无力吐槽的点,还是上面的车灯图,可以看到格栅的角落位置,不难看出有多粗制滥造,线条完全找不到逻辑,边缘切的开口的形状亦显得非常粗糙随意。&br&另外,Detailing的一个优秀素质就是——甘当绿叶,绝不抢镜。一眼望去不突兀,但是细细观赏,就能品味出它的精致优美。&br&嗯,我说的就是镀铬。。&br&&img src=&/9bc6b2f2c544c28ad7db1fa87f2ee8b0_b.jpg& data-rawwidth=&2100& data-rawheight=&1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00& data-original=&/9bc6b2f2c544c28ad7db1fa87f2ee8b0_r.jpg&&&img src=&/2036d9bca1f1eb094ea5a7ecea89a081_b.jpg& data-rawwidth=&2100& data-rawheight=&1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00& data-original=&/2036d9bca1f1eb094ea5a7ecea89a081_r.jpg&&同样是Honda怎么差距那么大呢?Chrome Deco,细细一条就好,何苦搞得整个前脸都像是挂了铁面具一样(Accord一样,不上图了)。&br&内饰当中Detailing处理不好和周围关系的反例同样摘自Honda:&br&&img src=&/3c66fedeee0c031cc926e3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3c66fedeee0c031cc926e31_r.jpg&&注意看多媒体屏幕与Central Stack两边边缘的曲线的关系,我的感觉就是Honda的工程师是完全没征求设计师的意见硬生生将一块屏幕摁在IP上,然后看看能用,就这么走了。。换成神经还算正常的设计师的话,肯定要在周围用高亮黑或者金属色面板一类的沿Central Stack的轮廓走一个过渡,这样视觉效果方可协调。虽说这台车是驾驶向,不过说到设计,外形堪称可圈可点,但是内饰就很多让人无语的地方了。&br&说到底,Detailing与其说看的是设计手法,不如说是看一个团队的设计态度,是否真的对全车上下每一个角落都做到了巨细无遗的考虑。&br&================&br&&b&C&T:人人皆好色&/b&&br&这部分,就不多写了,一来不是做C&T的,二来它不起根本性的影响。&br&现代的设计体系当中,对色彩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理论。比如绿色和蓝色代表活跃,在汽车里也有环保的意义,而较亮的红、黄、橙则有激情、运动的含义,无色系也往往代表中性的无性格,属于百搭。这也就是为何黑白银占据了全球汽车销售数量的绝大多数。&br&以外饰漆来说,漆面也有很多讲究。金属漆和珠光漆的质感明显高于高光漆,而亚光漆剑走偏锋,保养不易,量产车用得少,但是在改装圈里并不少见。亚光漆尤其是亚光深色漆,会给人一种深邃甚至邪恶的感觉,在性能车上杀伤力颇大,放到S-Class上就颇有江湖老大的感觉(亚光黑W126搭配VIP改装杀伤力应该X2加成),然而放到一台Phantom上,感觉未必就很妙了。&br&当然还是老话,漆面必须要和车的精神内核契合。比如这台:&br&&img data-rawheight=&366& data-rawwidth=&550& src=&/945feadce77a0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945feadce77a0f_r.jpg&&金色电镀色用在车上是否合适先撇一边,这仅仅是一台L3,而且更要命的是它还改成了赛车的样子(应该仅仅是样子,见过实车里面连防滚架都没装)。如此“华贵”的颜色,与它&b&廉价&/b&车&b&改装&/b&来的&b&赛车&/b&哪样都不搭。&br&学过设计的也都知道——或者说有这种感觉,明度和纯度过高的颜色往往涂在产品上效果很难保证,因为它过于极端,导致难以与其他的颜色调和。自然的颜色明度纯度往往没有那么高,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很容易给人一种“这是人工造作出来的颜色”的感觉。&br&================&br&&b&总结陈词&/b&&br&回到题目,好看的汽车有什么“共同”特点。&br&&b&0、明晰的精神内核。&/b&&br&我不止一次提到“精神内核”这个词。在汽车当中,就是设计师想要赋予这台车什么性格:优雅?运动?坚不可摧?街头小痞子范儿?&br&不同的精神内核必定会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进行塑造。而“&b&明晰&/b&”的精神内核,意味着这台车的所有设计手法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都是统一的。比如一台车,设计师在站姿上用了很向前冲的站姿来塑造,但是线条却选择了弧度更大、更倾向于柔美的线条,完事安一对带眼皮子的萌萌哒小圆头灯,这种互相错位的设计手法就会造成这台车在精神内核上的混乱,绝对谈不上好看。&br&&b&1、站姿。&/b&&br&可以有动势,然而绝对站得稳。&br&正例:多数车&br&反例:Citroen Ami&br&2、&b&比例。&/b&&br&总体让一台车呈现横向舒展的感觉,削弱下坠感和上部的沉重感。因此需要控制高度。但亦不可太扁。&br&正例:Jaguar E-Type&br&反例:Honda Crider&br&&b&3、线面。&/b&&br&曲线曲面都需要有张力、有弹性、有速度感、有明晰的走向,并且互相之间有连续或者呼应,放在一起方不会有不协调感。&br&正例:VW C-Coupe GTE Concept(工业切割感线面)、Mazda Atenza(自由感线面)&br&反例:Honda Crider(线条极为生硬不自然)、Toyota Mirai(线条无力度、无呼应)&br&&b&4、细节。&/b&&br&细节用心去设计、很精致,但是不会太扎眼太喧宾夺主。&br&&b&5、颜色、材质。&/b&&br&不会选用极端明度或者纯度的色调,多用调和色。材质与车的精神匹配。&br&====FIN====
================ 声明 本文图片资料(含部分图片资料的背景图像)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即行删除。 在非商业用途前提下,本文可自由转载而无须事先取得许可,但请保留原作者与出处,并将转载至何处私信告知。 ------------------------------- 坑算是马马虎虎…
先定义我的好车。我的好车就是我买不起的车。接下来说答案:&br&七八年前,陪土豪朋友去魔都看车.....先看发现,结果人家说不买别看、再去看奔驰,看是随便看就是没人搭理你。再看宝马,宝马倒不是不搭理你,是忙的没空理你,好像华晨三系刚上市,市场很火。一圈看完,路过一个兰博基尼展厅,两个二货纯属(土豪朋友也买不起)进去近距离看看超跑。结果销售员笑呵呵的迎了上来,说:看看咱们的小牛吧,超跑哦....别光看,上去坐坐....&br&我跟土豪朋友忙说:不不不,买不起看看就好。销售笑笑:买不起不要紧啊,买不起才要坐坐感受下呢,没准哪天就买得起了呢.....&br&我不知道好车的震撼是怎样的,我觉得销售一句暖心的话,什么车都是好车。&br&···········································更新下··········································································&br&两百多赞??受宠若惊了诸位。我觉得我的答案并不是题主要问的啊.....惭愧惭愧。&br&不过看见评论里好多人在问后来.....后来是土豪朋友回家全款买了次顶配的皇冠、皇冠、皇冠冠冠冠冠冠冠冠冠冠......今年上半年换车(皇冠一直不坏,把他气坏了。一怒之下换车),还在说:还记得那年那个小牛的销售么?我要买小牛!!!然后全款买了个奔驰E......不讲诚信的家伙!!!&br&······························再更新·······················································&br&三千多赞,实在有愧啊。那么我大概看了下评论里的一些疑问,我来再更新一下,说明一些问题。&br&1、何为土豪,比我有钱的都土豪啊,妥妥的。是女生,都叫姐姐管你多大岁数。&br&2、真不是《知音》类的鸡汤文,真人真事。那家店在吴中路,也就是个展厅。现在好像没有了。&br&3、绝对不是替小牛做宣传,我是以黑大众为乐的,怎么可能帮小牛说话呢(主要是买不起)。我只是赞扬这个销售,我相信他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有这个态度在必然会成功。&br&4、也不是丰田广告,朋友一直想换车的,无奈皇冠不坏,找不出理由。&br&5、至于奔驰···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可能被奔驰的销售感动了吧,原本说买不起小牛就买野马的,结果被福特销售气跑了。&br&本想再说个BMW销售被震撼的事,后来想想,一准被说成段子手,算了。就此作罢。感谢诸位的点赞。
先定义我的好车。我的好车就是我买不起的车。接下来说答案: 七八年前,陪土豪朋友去魔都看车.....先看发现,结果人家说不买别看、再去看奔驰,看是随便看就是没人搭理你。再看宝马,宝马倒不是不搭理你,是忙的没空理你,好像华晨三系刚上市,市场很火。一…
今年五一放假前一天晚上,媳妇的堂哥来店里借车。我知道他有赌博的恶习,但是春节吃饭的时候,在酒桌上说自己已经痛改前非,要重新做人,态度十分诚恳,怪我轻易相信赌徒的话。&br&他说要去石家庄(100多公里远),媳妇不好意思拒绝,我说要不我开车带他去。他说车上有其他朋友,不方便。我又说那你驾照没问题吧,他还让我看了看。至此,我也没啥理由不让他借了。&br&手套箱里有车的各种证件,我只留了保险单和行驶证给他,然后他就开走了。&br&过了有半个小时,媳妇心里总是忐忑,就给她堂哥的妹妹打了个电话说了这事。她妹妹在电话那头让我们马上报警,说她哥已经借了好几个人的车,都抵押在高利贷那,然后拿钱去赌博。&br&我跟媳妇立马蒙圈,先给他打电话,打了几十个,始终无人接听。她妹妹也过来了,带我们去报警。路上跟我们说了这几天他干的一些事,我便深深陷入了惶恐中。&br&他前几天把小舅子的车借到手,抵押了3万块钱去赌输光了。小舅子找不到车,因为车是分期购买,安装了GPS定位,所以自己找到后用备用钥匙开走了。&br&高利贷那边十分生气,要给他教训,他就说自己再去弄车。&br&到了公安局,人家说这个应该去法院起诉他非法占有,不归公安局管。&br&没办法,从晚上8点到12点,我们一直在打他电话,有时能打通但无人接听,有时不在服务区。&br&终于他回过来电话了,我问他车在哪里,他只说自己搞砸了,这次是真毁了,没法交代了。原来他用我的车抵押了3万,到赌场半个小时便输完。&br&再打电话便联系不上了,时间已经很晚,我们只好回家休息。&br&早上5点多的时候,他妹妹给我打电话,说他回来了,让我们赶紧过去。&br&我跟媳妇立刻到了她家,看到那烂人在沙发上半躺着,旁边还坐着一个人。原来他输光后,叫了一辆黑的,让司机带着他在市里绕了好几个小时。司机找他要钱,他没有,最后只好到他妹妹家来要钱了。&br&我忍着愤怒,质问他把我的车怎么了。他说给了一个叫魏某某的人,让我们找他要。&br&找到魏某某,原来他是专门放高利贷的,人家肯定不承认押了我的车。&br&回家找到烂人,他接了个电话,是刑警队的,他以为是我报了警,还想发脾气的样子。原来是之前放他高利贷的人,发现抵押的车被人开走了,便让刑警队通知了他。&br&我们跟着他一起到了刑警队,说了我们的事情。警察说这个只能通过法院起诉解决,刑警队不负责。&br&高利贷的人将他带走,一路上开导我们,还要我们帮他还上欠款。。。&br&高利贷看他实在没钱,便提议让他去工厂打工还钱,他说让他上班还不如杀了他。我是真不知道这厚颜无耻的人,还这么有自尊心啊,还要维护自己破烂的面子。&br&事情最后的处理是,他妹妹把借的高利贷还上了,听她说已经替他挡了几十万的债。&br&高利贷的人说,如果一周内钱没还上,车就会被转手给其他人,到时候再想去找车,每转一手就得多花20%的钱。&br&想当初我还觉得证件都在我这里,他们能拿我车怎么样呢,看来真是幼稚了。他们只要有行驶证,就可以审车,可以光明正大的开着。&br&第一次回答问题,写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有赌博,吸毒前科的人,他们的话不可信,不可信,不可信。&br&为了钱,他们可以出卖一切
今年五一放假前一天晚上,媳妇的堂哥来店里借车。我知道他有赌博的恶习,但是春节吃饭的时候,在酒桌上说自己已经痛改前非,要重新做人,态度十分诚恳,怪我轻易相信赌徒的话。 他说要去石家庄(100多公里远),媳妇不好意思拒绝,我说要不我开车带他去。他…
&p&==图片已补==&/p&&p&坐标美国弗吉尼亚某村大学里。&/p&&p&2010年夏天。我妈说给我1w刀买车。&/p&&p&我对车一无所知。我好朋友说,没事儿!我懂!到时候我帮你挑!教你开!&/p&&p&我妈转账到的时候,放暑假啦!大多数大陆来的小伙伴都逃回国玩了;当然包括我那车神朋友。&/p&&p&于是对车一无所知的我,开始上autotrader网站找owner卖的二手车。我尽量地回忆车神给我推荐的车:&/p&&p&“奥迪!我靠奥迪美国超便宜我靠A6只要1w6我靠太jb便宜了!我靠你看看这宝马!1w2带走我靠!看到没有!我去这梅赛德斯S级只要1w8!你知道新车多少钱吗!萨博我靠!才1w2!2档过150码你说屌不屌!”&/p&&p&“买车一定要买手动!特别是性能车!自动根本没那味道!”&/p&&p&奥迪...奥迪...S级....宝马3....萨博......手动....手动....&/p&&p&在谈了很多个车主,现场看了很多车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车神推荐的车我驾驭不了(特别是萨博93,涡轮发力之后当时真的有种要上天的感觉)。&/p&&p&有个美国小哥经常和我们玩dota的,开一辆老爷车级别的本田思域手动,他试着教我开手动,我把他车开癫来癫去熄火之后他脸色就不好看了。我自觉放弃。&/p&&p&我搜了几天,对比了好多车,当时我汽车小白,这些功课做起来非常吃力。但是奥迪奔驰宝马已经被我排除了。手动挡也被排除了。&/p&&p&然后我看中了一张图片。这张图片里有辆黑色的车,车窗下面堆积着落叶,停在院子里。线条说不上惊艳,但是给人一种中规中矩的感觉。很正。&/p&&p&中控的照片,很整洁,没有杂物。&/p&&p&轮胎是新的。轮毂不是闪闪亮,但是很干净。&/p&&p&我看了卖家描述,写得很详细。里程数,保养过几次,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得&/p&&p&“...rarely driven.”&/p&&p&我结结巴巴地念车型号:Honda Accord&/p&&p&我就联系去看车了。学校公交坐到metro,metro买票到华盛顿特区,出站按照卖家给的地址走了5个街区,抬头。&/p&&p&弗吉尼亚理工华盛顿分校&/p&&p&站在门口打电话。&/p&&p&卖家出来了,一个30岁的高瘦白人小哥。握手,寒暄。上楼进他办公室。&/p&&p&我靠乱得一塌糊涂啊!各种文件散着,跟被打劫过似的。&/p&&p&小哥很健谈,他说他是副教授,过不了多久要去德国工作,急于出车,所以谢谢我这么快过来看车。然后他把准备好的车检报告给我过目。&/p&&p&美国买卖车的话,网上有个公司提供车检报告,只要提供VIN(发动机架号)它就能提供关于这台车从出场到现在的大小修记录。&/p&&p&不过这报告$30授权你打5份。正常应该是买车的人拿着VIN花钱去查。他竟然主动给我,我有点小感动...&/p&&p&我看了一下,就是保养记录,没有可疑的东西。&/p&&p&然后他说来吧我们上路开一圈吧,你能开么?&/p&&p&我说我这辈子没碰过车。驾照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p&&p&他说哈哈哈不要紧那我来开吧!&/p&&p&我:......&/p&&p&然后上路了。上路之后这话痨还不停。我看风景他说别看风景了,你好好听听这换挡的声音。他手指转速表。&/p&&p&我问什么换挡声音?&/p&&p&他说对!就是听不出来才是好车!&/p&&p&我:.....&/p&&p&他又接着吧啦吧啦了好多关于汽车的知识。&/p&&p&他说因为学校里metro太近了所以他一般不开车。5年的车才30000英里,一般在美国用车一年开10000属于正常水平。&/p&&p&但是他又说出售之前他做了保养换了轮胎,机油应该再开几千英里换,轮胎还能开5w英里没问题。&/p&&p&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在华盛顿偏远的市区里开车兜着风。&/p&&p&然后他绕回来了去,停车,说想想吧,这车不错呢。&/p&&p&我说这车我要了。你接受什么方式的付款?&/p&&p&他:.....Cashier's Check吧。&/p&&p&我和他握了手,故作老练,心想:Cashier's Check是个什么吊玩意?&/p&&p&====分割线====&/p&&p&当时认识一个台湾死宅(以下简称台宅)。聚会的时候见过几次,说过话。不是很熟。只是觉得他人还不差,也很聪明。和正常人差不多。&/p&&p&我现在订下了一部车。这车在华盛顿,我在弗吉尼亚。聪明的我看出来这中间缺一个司机的距离。&/p&&p&这还不能是一般的司机。准确地说是一个会开长途的老司机。&/p&&p&暑期班结束,进入完全的暑假了。中国人走了,美国人也走了。这就意味着这学校真的是已经鬼镇化了。&/p&&p&我订了中餐,叫了台宅一起来吃。&/p&&p&吃到一半,我问:台宅,你会开车么?&/p&&p&台宅:我靠,我高中在美国上的不开车根本活不了诶有没有!&/p&&p&我挤了一个谄媚的微笑:那你能不能帮我把车开回来啊?&/p&&p&他说:没问题啊!在哪儿?&/p&&p&我笑容越发谄媚了。&/p&&p&====分割线====&/p&&p&2010年暑假某日中午,弗吉尼亚山村里的银行前面的大学校车站台下来一高一矮两个二逼男青年。&/p&&p&他们走进了银行,开了一张面额为10800美元的Cashier's Check。收款人名字是照着手机写的,仔仔细细核对了3遍没拼错。&/p&&p&矮的那个把那张纸小心折好放进皮夹。两人折返到站台前等40分钟后的下一班车。&/p&&p&在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弗吉尼亚乡村,尽管有政治的隔阂,作为年轻一代的他们依然和平地...&/p&&p&“你疯了有没有?!” 台宅终于忍不住了,“你知不知道那个区的犯罪率有多高!就是赤裸裸的bad neighborhood好嘛!天天枪杀案好嘛!恶性犯罪!恶性犯罪你懂吗!分尸!分尸!完了完了,你支票上写着他的名字了已经,你还要进他家交易?!所以你们这些啊giōng!根本不知道美国有多么险恶好嘛!”&/p&&p&我抹去他溅在我脸上的唾沫,平静地说:“进他家交易...怎么了嘛。”&/p&&p&他做出拿霰弹枪的姿势,上膛,嘭!上膛,嘭!然后一阵抽搐倒在长椅上翻白眼。&/p&&p&他跳起来,继续说:“进他家!就等于进他的领域了好嘛!任人宰割!会走路的肉!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双双暴毙!有没有?&/p&&p&这车你和他谈价格了吗?你砍了多少钱?”&/p&&p&我说,没砍。原价。&/p&&p&“哎呀所以说你们这些阿giōng啊!...”&/p&&p&我面无表情地听了40分钟。然后车来了。&/p&&p&上车之后我听了40分钟。&/p&&p&下车,进metro站,听了40分钟。&/p&&p&里面有好多故事,有黑叔叔理查蒙高速拦路抢劫啊,黑叔叔入室打死房主啊,黑叔叔判刑司法不公啊,我记得不太清但是我几乎确定我听到他说“黑叔叔地下室捆绑play”的故事。&/p&&p&台宅依然嘴炮不停,我出了地铁,拨打了卖家电话。&/p&&p&等看到白人副教授小哥的时候,台宅终于闭嘴了。&/p&&p&白人小哥的家在一个居住区,晚上阴森森的。我们3个进走廊的时候,走廊里全是家具和整理箱。遇到小哥的邻居。邻居对我说你一定就是买家吧?真幸运,这车不错的!&/p&&p&几乎空无一物的房间里,门大开着。产权证他签了字,扯下来。告诉我拿这半张去DMV换新的;然后车钥匙给了我,怎么回我学校的谷歌地图路线打印了给我。我把支票交给了他。他仔细地看了看真伪和收款人,然后说了句:&/p&&p&“I guess that'll be all, ...&/p&&p&...be kind to her.”&/p&&p&用力和我握了握手。&/p&&p&台宅从看到白人小哥之后就一言不发。有可能是一路上说累了。&/p&&p&然后我们就上车了。不久就上了高速夜行。&/p&&br&&br&&br&&br&&p&“哈哈哈哈哈哈你个被害妄想症的台湾死基佬!哈哈哈哈!我其实早就想笑了哈哈哈哈!还好我憋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笑了一路。真过瘾。&/p&&p&“混球!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他不是黑叔叔!不要说了!好好看地图!”&/p&&p&那晚上我们回学校之前去吃了一直订的那家中餐。平时我们走路过去要1小时。回去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了一下。&/p&&p&从餐馆上车到校园下车花了10分钟。&/p&&p&====分割线====&/p&&p&到了校园停车场,他熄火,下车叫我练练。自己随后坐进了副驾驶。&/p&&p&台湾死宅严肃地说:&/p&&p&“我第一次开车的时候我爸爸教了我一句话:永远记得你操作的是一台重1吨2吨的机械。要是撞到人了,你的人生就完蛋了,他的人生也完蛋了。所以不要学人家开赛车的在路上耍帅。”&/p&&p&我点头。&/p&&p&偌大的停车场没有第二辆车。校园里静静的只有虫子的骚动。远处宿舍也只亮了一、两盏灯。&/p&&p&我系好安全带。转动钥匙,电流声,仪表盘亮了,所有指针满然后归位。我第一次打着了发动机。&/p&&p&====分割线====&/p&&br&&p&2012年的春季。我也要离开美国了。&/p&&p&买家名字叫Bob,是个美国大叔。他是水利工程承包商,他住在理查蒙。离我学校3小时车。&/p&&p&他说我开价有点小高,但是看我描述写的很全,照片也没问题,他决定不来看车了。我把车开去他那里,他找车厂熟人检查一下车况,没有问题就直接付款。&/p&&p&我一个人开在州际高速上的时候。没放歌。&/p&&p&只有引擎的声音和风声。&/p&&p&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各种事情。&/p&&p&我想起了第一次拿到驾照和女同学开出DMV的时候不小心右转上了路牙子。&/p&&p&我想起了第一次倒车入库的时候被车神朋友说手艺不行。&/p&&p&我想起了第一次开长途上高速公路前夜睡不着,还在研究路线。&/p&&p&我想起了朋友Cisco里顺手送我的GPS。&/p&&p&我想起了我载台宅和两个女同学去80英里之外的乡下给她们买了一辆Scion。&/p&&p&我想起了我们去Six Flag。&/p&&p&我想起了我们去夏洛特参加歌唱比赛。&/p&&p&我想起了波士顿。&/p&&p&我想起了宾大。&/p&&p&我想起了赫溪镇的巧克力和没开的游乐园。&/p&&p&我想起了威廉斯堡。&/p&&p&我想起了好多次去机场接朋友...&/p&&p&接送我在中国时教我写作的美国小老太婆...&/p&&p&看哈7的周末凌晨遇到大堵车...&/p&&p&从马里兰回来的路上遇到森林火灾...前面的车撞到了一头鹿....&/p&&p&作为专职司机深夜载着一车喝晕死过去的朋友在没有车的首都环线上用最高限速跑着,我看到右边一辆没开车灯的三菱安静地从后往前瞬间消失在前方夜幕里...&/p&&p&华盛顿郊区看到装着坦克的火车驶过...&/p&&p&晴天深夜的荒野高速上和朋友一起下车看银河...&/p&&p&夏天暴雨期末考试的半夜带所有人出去吃烧烤...&/p&&p&暑假开往森林公园和学弟去钓鱼...&/p&&p&下雪之后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驶着...&/p&&p&一次次地把完成学业的朋友送往机场...&/p&&p&我就哭了。&/p&&br&&br&&br&&br&&br&&p&====后记====&/p&&p&补,卖车时候的照片。&/p&&p&车卖了10000美金。&/p&&img src=&/v2-f6b16a5ed46d3e_b.jpg& data-rawwidth=&1458& data-rawheight=&2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8& data-original=&/v2-f6b16a5ed46d3e_r.jpg&&
==图片已补==坐标美国弗吉尼亚某村大学里。2010年夏天。我妈说给我1w刀买车。我对车一无所知。我好朋友说,没事儿!我懂!到时候我帮你挑!教你开!我妈转账到的时候,放暑假啦!大多数大陆来的小伙伴都逃回国玩了;当然包括我那车神朋友。于是对车一无所知…
&p&一个2014年的老问题,姗姗来迟的“奥迪灯厂”亲自作答。多图预警!&/p&&br&&p&
在氙气大灯时代到来前,奥迪的照明灯都是安安分分地同大部分汽车品牌一样做到中规中矩,点到即止。大概本以为能够一直做一朵单纯的白莲花,殊不知突然就发现了自己注定要“亮瞎全场”的本命。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奥迪首次将氙气大灯使用于车灯照明起,便成功走上了“转型灯厂”的道路。凭借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和对于照明事业的一腔热血,奥迪势将“知名灯厂”的称号维护到底,在众多品牌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并最终奠定了全球知名灯厂的品牌形象。&/p&&img src=&/05b56fabd04ed548e4930ea_b.jpg& data-rawwidth=&3440& data-rawheight=&1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40& data-original=&/05b56fabd04ed548e4930ea_r.jpg&&&img src=&/fdf87fbdc540d6377d76_b.jpg& data-rawwidth=&2320& data-rawheight=&1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20& data-original=&/fdf87fbdc540d6377d76_r.jpg&&&p&回望汽车照明的发展历程,最早人类用煤油灯来作为汽车照明工具,但煤油灯作为车灯的弊端很快就暴露了出来——亮度太低导致只有行人能够看到车,车内的驾驶员却无法看到行人。因此煤油灯很快就被乙炔车灯替代了。&/p&&img src=&/36566bcaaeb9a09beeb8c4ef_b.jp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36566bcaaeb9a09beeb8c4ef_r.jpg&&&p&1913年,充入惰性气体的钨丝发光体白炽灯被发明了出来。有着种种缺点的乙炔车灯逐渐又被取代。&/p&&p&随着白炽灯的发明,汽车正式进入了电气照明时代。但人类没有在照明这条路上止步,白炽灯再次进化,汽车车灯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卤素车灯应运而生。&/p&&p&卤素灯是钨丝白炽灯的升级版,在原有的灯泡中注入了氯气和碘气两种元素。点亮后灯泡中的钨元素会被中和,这样一来灯罩不会变黑,并且亮度提升1.5倍,灯泡寿命延长2-3倍。 &/p&&img src=&/e4a2edb2bae6d5d985116_b.jpg& data-rawwidth=&1342&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2& data-original=&/e4a2edb2bae6d5d985116_r.jpg&&&p&人类能通过视觉感知约90%的环境信息,眼睛可将电磁光波转化为神经脉冲,进而在大脑中生成图像,而在伴随着人们对行车安全需求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觉醒,大家发现卤素车灯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亮度更高、能耗更低、寿命更长的氙气大灯技术被发明了出来。&/p&&img src=&/b_b.jpg& data-rawwidth=&738&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8& data-original=&/b_r.jpg&&&p&&b&在20世纪90年代初,奥迪首次将氙气大灯使用于车灯照明,并掀起了车灯的革命。这种以气体放电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光的可见度、车灯启动速度以及寿命。光对奥迪品牌而言也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b&&/p&&br&&p&2003年开始,宝马、丰田、欧宝等厂商开始在自己的车上使用随动转向大灯,而我们当然不会甘于人后。在同年,奥迪A8也加入了随动转向大灯。&/p&&br&&p&在氙气大灯后闪亮登场的便是LED大灯了。它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p&&br&&p&在2003年北美国际汽车展上,我们推出了奥迪Pikes Peak quattro概念车(即奥迪Q7的前身),它将前雾灯设计成窄带型,并首次装备了LED灯,这算是日间行车灯最早的雏形。&/p&&br&&p&&b&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能见度较高的白天为什么还要开行车灯,其实日间行车灯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有着很大的意义。&/b&2011年欧盟就通过了一项新规定:从日起,欧盟地区出厂的轿车和小型货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司机在白天行驶过程中也得亮灯。欧盟委员会负责工业事务的官员表示,安装日间行车灯将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使用特制的日间行车灯会比白天打开普通车灯更加节能。&/p&&br&&p&而奥迪在这项政策推出的8年前就已经率先尝试了这一理念,充分体现我们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建树并不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多变和外观上的美化,而是一直寻求真正的造福大众的改变。&/p&&br&&p&2004年,我们决定将LED日行灯配备在A8 W12车型上,成为首款装备有日间行车灯的车型。虽然这时宝马可能要跳出来说“在2001年第四代5系上我们就已经配备了远近闻名的天使眼啦”,但“天使眼”在当时仅仅是作为装饰起美化作用(直到第六代5系上,才出现了独立于天使眼的日间行车灯)。所以,这算是我们首次在车灯照明市场掀起的一次小浪潮,自此奥迪开始逐渐在汽车照明界崭露头角。&/p&&br&&p&在2005年,我们将LED植入到A6 Avant尾灯里面,它拥有纳秒级的响应速度和出色的光源强度,在极端天气下也持有极高的可见度。从此造就“声名显赫”的奥迪尾灯,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并无意中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只要在车流中看见一道明晃晃的尾灯光,五百米以外的司机都能够快速反应,“靠!奥迪!”。&/p&&img src=&/5298eafe65fe2bb711af_b.jpg& data-rawwidth=&1558& data-rawheight=&10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8& data-original=&/5298eafe65fe2bb711af_r.jpg&&&p&在2003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我们就曾在 Nuvolari quattro 概念车上展示了全LED式头灯,但这之后我们没有将LED大灯落实到量产车上。在2008年我们推出了配备全LED大灯的奥迪R8,随后又推出了多款配置了LED大灯的车型。&/p&&img src=&/0df5b4ffad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0df5b4ffad_r.jpg&&&img src=&/e6deca8bcf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e6deca8bcf_r.jpg&&&img src=&/5ffad8c7219f51cda0b6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5ffad8c7219f51cda0b6_r.jpg&&&img src=&/beccd83b446ea276e7aeeffa_b.jpg&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beccd83b446ea276e7aeeffa_r.jpg&&&p&加入LED元素的车灯确实非常迷人,相当有科技感。而在实现全LED大灯,LED光带尾灯的量产之后,我们开始把目光瞄准了转向灯。2012年,奥迪R8使用动态转向灯。后来在A8和S8上都加入了动态转向灯。&/p&&img src=&/e58eb40645afe5ea4fc9c_b.jp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29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e58eb40645afe5ea4fc9c_r.jpg&&&img src=&/75dc7c3639814aafb0c1c9f4bccdabe5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75dc7c3639814aafb0c1c9f4bccdabe5_r.jpg&&&p&2013年CES展会上,我们发布了OLED照明技术,通过OLED技术,研发出了一个智能尾灯群,尾灯能根据行驶的状态而发生改变。&/p&&img src=&/9d7f45d1debffcc5ee1183a9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9d7f45d1debffcc5ee1183a9_r.jpg&&&p&LED时代之后紧随而来的是激光大灯时代,激光大灯相比于LED大灯来看,它的优点在于体积比LED体积小很多,但能提供的照明度又提高了成百上千倍。&/p&&br&&p&在2013年CES展会上,我们还展示了新的激光尾灯技术——将一个激光发生器安置于现有尾灯总成内部,雾天行驶时激光发生器将会投射出扇形激光光束,在车辆后方划定出安全距离。&/p&&img src=&/46b920bacf7a732ec05a1e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46b920bacf7a732ec05a1ec_r.jpg&&&p&当所有人都以为奥迪已经将汽车照明玩得666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在2013年,我们为奥迪A8配备了矩阵式大灯。&/p&&br&&p&&b&矩阵式大灯代表了奥迪在造灯领域的最高造诣。&/b&&/p&&br&&p&5只反射单元排列成一个远光照明组件,在每一个反射单元的上面,是5颗小LED光源,每颗小LED光源可以独立点亮、关闭或者变暗,5组共25颗小LED光源配合在一起,就能实现对前方区域进行可变的、精确的照明。&/p&&br&&p&&b&除了本身技术上的突破和革新,矩阵式大灯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b&&/p&&br&&p&首先,所谓“矩阵式”就是按照矩阵的方式布置LED光源,并对其进行控制,借助单独可控的LED,矩阵式LED大灯在所有情况下均可非常准确地照亮前方道路,不会给其他道路用户造成眩目影响。&/p&&p&其次,当夜晚会车或者同向前方有车行驶时,矩阵式LED大灯会自动熄灭部分远光LED灯体,以防周边车辆驾驶员因炫目而发生危险。&/p&&br&&p&另外,当夜视系统探测到行人时,LED灯会连续快速闪烁三下,对行人起到一个警示作用;但如果夜视系统探测到牛、羊之类的大型动物时,LED灯则不会闪烁,以免对动物造成惊吓。&/p&&img src=&/da6b5f88fd718e061284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da6b5f88fd718e061284_r.jpg&&&img src=&/6d7bb879a31ee2a7b1eaa9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6d7bb879a31ee2a7b1eaa9_r.jpg&&&p&2014年,奥迪在CES展会上推出首款采用激光大灯的Sport quattro laserlight概念车。&/p&&img src=&/b4be591cd9cda9fcee6c2f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b4be591cd9cda9fcee6c2f_r.jpg&&&p&随后我们推出了一辆R8 LMX,采用激光大灯,相比较于氙气和LED,它的亮度更高,可以通过一个镜片控制激光光束的方向,有指向性地照射到前方,距离也是LED远光灯的两倍。&/p&&br&&p&在未来,奥迪还将在其他车型中升级这一技术,即每个大灯配备一个激光模组,可生成一个能覆盖几百米范围的光锥。由于激光二极管的直径仅为0.3毫米,因此极有可能成为理想的强效点光源。此外,每个模组使用四个这样的二极管,它们一起可产生波长为450纳米的单色相干光,而磷光转换器可将蓝光转化为明亮的白光。&/p&&img src=&/27e050d7cf35f00efae27d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27e050d7cf35f00efae27d_r.jpg&&&img src=&/0e10cbb6a212c60b358b6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0e10cbb6a212c60b358b6_r.jpg&&&p&在2015年CES展会上,奥迪正式推出了prologue概念车,并展示了矩阵式激光大灯。&/p&&p&这将进一步提升车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该技术使得像投影仪那样显示道路上的图像成为可能。&/p&&p&矩阵激光技术以一个由几十万个微镜组成的矩阵为基础,微镜的边长仅为百分之几毫米。在静电场的作用下,每一单独的微镜每秒均可转动多达5,000次。根据单个微镜的位置确定的情况,光线将被投射到道路上。投射到道路上、用于向驾驶员指明正确方向的箭头仅为该系统其中一个可能的用途。&/p&&br&&p&&b&矩阵式激光大灯还有另一种用途便是施工区域照明。&/b&&/p&&img src=&/ebb3b2ebd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bb3b2ebd0_r.jpg&&&p&这是矩阵式LED矩阵激光技术一项新的、面向未来的功能。它可以向道路上发出两条约15米长的光带,标示出车辆的宽度。当驾车通过建筑区域或在其他类似狭窄路段上行车时,这一新照明功能将大有帮助,因此驾驶员只要像铁轨上的列车那样沿着光带行驶即可。&/p&&img src=&/bca0adeaa0f194f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bca0adeaa0f194f_r.jpg&&&p&除了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还能在灯上玩出新花样。日本A4上的LED能够根据主驾驶座椅内的脉搏记录器来改变表情(以颜文字呈现)。&/p&&img src=&/3ea46abf875c0e8c048e67f6c40bb017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3ea46abf875c0e8c048e67f6c40bb017_r.jpg&&&img src=&/a3c96db8f583ba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a3c96db8f583ba_r.jpg&&&p&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何奥迪被大家戏称为“灯厂”,是因为我们确实给汽车照明这片领域提供了层出不穷的&b&车灯设计以及新技术。&/b&&/p&&br&&p&&b&那为什么奥迪乐于在自家产品的汽车照明技术上不断迭代呢?&/b&&/p&&br&&p&其一,&b&奥迪并不将照明功能视为唯一重要的因素,更多是将其视为一个设计元素。&/b&车灯技术毋庸置疑在产品的外观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美化作用。人类先是为了抵御漫漫黑夜中的寂寞,发现了火,发明了灯。之后对于各种眩光效果的追求也是人类这种高级动物在无边的黑暗里能够玩出的最大的浪漫。而车灯是奥迪品牌价值观的美学表现。令人注目的照明特征使得所有奥迪汽车确保了远距离辨识度。&/p&&br&&p&其二,&b&车灯技术在道路行车安全方面有着不容置疑的意义。&/b&尤其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能见度低、路面积水反光、雨雾会降低灯光的穿透性,这种种问题叠加,就使得车灯技术的改进成了大势所趋。而我们不断更新迭代的车灯正是朝着这种解决用户需求的方向前行。&/p&&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s%3A///video/10579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v2-6e5ba32a4e8c6252efdbc7f.jpg& data-lens-id=&105792&&
&img class=&thumbnail& src=&/v2-6e5ba32a4e8c6252efdbc7f.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ideo/105792&/span&
&/a&&br&&p&我们在汽车道路上走了这么远,既遇到过嘲讽,也经历过赞颂。&/p&&p&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车灯,一种是奥迪车灯,一种是其他车灯。&/p&&p&有人说,奥迪造车的主旨就是,跑不死你也要晃死你。&/p&&p&还有人说,勒芒赛事,人家是来比赛的,奥迪是来比灯的。&/p&&p&更有人说,奥迪的车系,不管哪期改款,什么都不改也必定改大灯。&/p&&br&&p&虽然大家吐槽奥迪在造车这条路上跑偏了,但不能否认的是,奥迪的每一次迭代都在汽车照明科技方面带动了行业的创新与变革。所以,我们以这样的“吐槽”为荣。当然,作为高档车行业的领军品牌,奥迪靠的不仅仅是“大灯”,更多前沿科技,容我日后细细道来,也欢迎广大知友前来发问。&/p&&br&&p&奥迪机构账号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p&
一个2014年的老问题,姗姗来迟的“奥迪灯厂”亲自作答。多图预警!
在氙气大灯时代到来前,奥迪的照明灯都是安安分分地同大部分汽车品牌一样做到中规中矩,点到即止。大概本以为能够一直做一朵单纯的白莲花,殊不知突然就发现了自己注定要“亮瞎全场”的本…
悍马H2,耗油奇高,出门开半天就得200块油钱,还tmd得加97,没法停车,地下停车进不去,因为头上带灯,地上就得占俩车位,相当不好停,各种跑婚车,被借人,跑了七万公里,我自己开了两万就不错了。&br&只有俩好处,下雨大部分路段平躺,遇到没素质开大灯的,我把头顶四个探照灯加自身俩大灯全开,分分钟教对面的做人,自带太阳拳效果。
悍马H2,耗油奇高,出门开半天就得200块油钱,还tmd得加97,没法停车,地下停车进不去,因为头上带灯,地上就得占俩车位,相当不好停,各种跑婚车,被借人,跑了七万公里,我自己开了两万就不错了。 只有俩好处,下雨大部分路段平躺,遇到没素质开大灯的,…
&b&有必要说下这些所谓黑幕是亲眼所见所听,是存在过发生过的,不代表整个行业。&/b&&br&&br&&br&修车是我赖以生存的手段,但在这其中也有很多不能公开的秘密,这主要还是从我刚进入这个行业,在师父那里学来的。在刚学的时候就开始,刚开始还是比较谨慎的,后来就越学越坏了,为了生活嘛。很多时候要花很多时间修好这辆,可能是五个小时,也可能两三天,如果不诈骗点的话,这种小故障或小零件只能挣三四十元,减去成本那你这两三天算白做了。因为 &b&&u&时间成本大于零件成本。&/u&&/b&&br&&br&&br&&p&&b&目前很多4S店依然规定,必须到厂家的授权的售后服务点保养才能享受质保。看来三包政策对目前汽车保养维修并没有什么卵用&/b&,未来怎么样还不知道。若超过质保期该如何选择呢?&b&一位在4S店工作的朋友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稍微懂一点车的话,还是开到维修厂去保养吧,那里更便宜一些,由于更换的零部件比较简单,因此质量和4S店并没什么差别。&/b&&/p&&br&&br&我现在向大家痛诉下4S店的坑人手法,如果你是将要购车,觉得能学到点什么,能少出点冤枉钱的,如果你是已经购车的,觉得不想让其他人再中圈套.那就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ω\*)&br&&br&这换件儿也是有原则的,在没有可能出现问题和后果的情况下,刹车、变速箱、发动机内部、车锁等方面一般是不会动的,但一辆车不动之处大约只有10%左右,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br&&br&一、先说&b&汽油&/b&:很多车主认为加进油箱的油是无法放出来的(至少你没有钥匙)。 错在保养的时候,把车升起换油滤,油滤拿掉了,油压会使汽油从高向下流,这时拿个盆儿接就成了。跟车主就说有个夹子不成了。某车型每1.5万公里换油滤夹子。这是事先说好的,在换的时候,油就可以贪污一些。 机油:某车型机油加注量为5升,一桶XX机油为4升,所以首保XX一般给两桶,修车的加完就说回库。这油又省下来了,再有保养就加那个少的给车主,省一桶新的。有的车主比较精明。想把那油带走,修车的会想尽办法不让你带走。齿轮油:一般也是加两桶,每桶1.5升,但用不了那么多,修车的把剩下的留下不让车主知道,或者就当着车主的面扔掉,等车主走了再捡回,积攒多了封好(XX无论什么油都有封的),修车的在拿油半路上,假装开封,车主看了也不知道。 防冻液、电瓶液、玻璃水都是用同一个方法。&br&。&br&
二、&b&机械 &/b&机械是最“肥”的地方,有的聪明的车主会把自己换下的旧件卖给汽修厂,价格适中,“两面全好”,修车的在有些件上,取了好的部件,结合在一起组合成新的,再清洗、去伤,在有车要换这个件的时候给用上(但你至少要保证几个月内不坏、好用),新件回库。你要问新件哪儿去了—— 当然是卖了赚钱啊!&br&&br&
三、&b&电路&/b& 电路是说那里有毛病,那里就有毛病。缸线100多一条,看着差不多了就提出更换。有钱人不在乎啊,一口气就4条,好的留下来加工给别的车。 但是最来钱的还是“全车电路”,它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车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