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活动策划划,大家认为怎么样

>> 团队活动 激励还是鸡肋?
51job 蒋南乔
团队活动 激励还是鸡肋?
&&&&“今天我们部门活动,又是吃饭,真没创意!”Jason为了周五晚上的团队活动,在电话里跟女友请假。“别饱汉不知饿汉饥,我们还没有团队活动呢!”女友抱怨Jason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企业每个月都设置一定团队活动的花费,让公司或者部门司自行安排一些活动形式,以促进团队凝聚力,缓解工作压力。吃饭、吃饭、吃饭……然而如今吃饭成了企业团队活动项目的首选,组织者们认为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吃饭总不会错。果真如此吗?日前,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就公司“团队活动”这一主题进行了在线调查,短短二周内共收到2240份有效调查样本。调查显示,“一顿大餐”对员工的吸引力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大,而仅仅依靠吃饭很难起到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初衷。员工更欢迎有益身心、互动性强的活动形式。
户外拓展最受欢迎 吃饭K歌遭受诟病
&&&&根据本次前程无忧的调查发现,户外拓展活动无疑最受欢迎,超过51.1%的受访者认为通过户外拓展活动,既能发掘自我潜能,又能熔炼团队精神。
&&&&第二受欢迎的是短途旅游,27.2%的受访者表示旅游途中可以和同事谈工作、谈生活,能发现彼此不少的共通点,经常会“挖掘”到趣味相投的朋友。一起住宿、一起游玩,也可以对团队成员更加了解,加强沟通交流,同时也放飞了心情,缓解工作压力。
&&&&8.1%的受访者选择了打羽毛球、打乒乓、游泳、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受访者尤其欢迎体育活动,在知名IT公司工作多年的M先生表示,平时大家大多都是“坐”班族,从青年期开始发福,一路发福到中年期,陷入亚健康状态,定期组织体育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消弭上下级的距离,让新人很快地融入团队。
&&&&联谊交友活动受到了6.5%的受访者的爱戴。尤其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受访者,选择这一活动形式的比重明显高于平均值。81年出生的Tina对此颇有感慨:“都说我们是80后的,可转眼间我也26岁了,家里人天天在为我的终身大事‘敲木鱼’。最近我又看到一篇报道,说女性过了25岁在婚姻市场上就渐渐失去竞争力了,太可怕了!可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公司里女性居多,很少有机会能结识异性。我有个‘闺蜜’在一家欧美公司工作,虽然公司里也是女性居多,但她们公司很有创意地成立了一个‘媒婆工作站’,利用各自的资源渠道,经常组织联谊交友活动,效果很不错。而我们的团队活动大多是看电影,看到电影中浪漫的爱情场景,更刺激到了一颗颗恨嫁的心。”
&&&&虽然仅有4.1%的受访者选择了聚餐,但“一顿大餐”在新晋员工的心目中还是有些分量的。通过前程无忧的调查发现,聚餐、K歌这样的团队活动形式对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的受访者较有吸引力,选择这两项的比重远远高于平均值。刚进公司3个月的Sam乐滋滋地向朋友夸耀:“进公司第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好运地参加了部门的团队活动,去金钱豹吃自助餐,吃完还去钱柜唱歌,太幸福啦!靠我自己的工资,可舍不得去这些地方呢!”对于年轻人来说,高级饭店、海鲜自助大餐既养眼又养胃。
&&&&看电影在这次的调查中全军覆没。在一家民企担任工会小组长的Z先生谈到组织看电影就忍不住叹气:“大家口味不同,男的要看变形金刚,女的要看哈利波特。很多时候刚发下去的电影票就被转手给了同学朋友爸爸妈妈,如果发电影兑换券的话,那大家更是三三两两地行动,根本没办法把大家凑到一起,更别提什么团队凝聚力了。”(见话题1)
话题1:你认为什么样的团队活动形式最有效?
组织者的难题:经费限制 众口难调
&&&&虽然有41.2%的受访者非常肯定团队活动的作用,认为通过团队活动,能更好地认识同事,增强团队凝聚力,也有22.9%的受访者觉得即便团队活动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但大家也能在吃吃喝喝中拉近距离放松心情,总归是件好事,但团队活动无疑就像春晚,不可或缺但众口难调。形式老套的话调动不起团队精神和积极性,通常一顿饭以后作鸟兽散;可形式过于新潮也不讨喜,有时无异于花钱买罪受。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的M小姐抱怨道:“有一次团队活动,我们被拉到一个度假村去开冷餐会。老板脱离中国国情,规定我们全体都要穿礼服,而且还要以公司的logo色蓝色为主题。穿着束手束脚的礼服,面对着美食还要注意礼仪,大家只能故作优雅,结果都没吃饱。可怜我的礼服还是借的,怕弄脏了,连饮料都不敢放开喝。结果会后老板一时兴起决定去爬山。由于事先没有踩点,爬到一半才发现山上正在施工,根本无路可走。可怜我和几位女士们还穿着高跟鞋,被大部队远远落下,整整走了2个多小时,又累又饿,差点打120求援。”
&&&&要组织一次成功有效的团队活动,除了好的创意,经费也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据前程无忧的调查结果,21.9%的受访者每月每人每次的团队活动平均经费在50元以下,32.3%的受访者团队活动的经费在50元-100元/人/月,15.6%的受访者团队活动经费在100元-200元/人/月,15%受访者的团队活动经费在200元以上/人/月,另有15.2%的受访者干脆地表示,公司根本就没有团队活动,更甭提经费了(见话题2)。
话题2:你所在的公司/部门,每月每人每次团队活动的平均花费是
&&&&&因为受到经费的限制,且抱着“没创意,但总不会出意外”的想法,吃吃喝喝玩玩成了团队活动的常见形式。如何改变老套疲乏,没有效率的团队活动形式呢?通过进一步的邮件问卷形式的调查,不少受访者表示与其把团队活动经费零散地花在数次的吃饭、K歌等“日常腐败”活动上,不如把经费积攒起来一次性消费,组织得当的话不但给团队留下美好回忆,还会成为其他部门谈论和羡慕的热点,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任职HR专员的Rosa表示,如果经费不足的话,周边地区一日游或者去面积较大的公园做“定向寻宝”之类的游戏活动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既能帮助外地同事更好地了解此地、了解身边的同事,建立起部门的“革命感情”,也可以让员工们在体验活动中拓展心智,充分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员工总动员:发掘每个人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策划一个有创意且能达到预想目的团队活动是相当难的。然而策划不应该只是组织者如HR、Team Leader的事情。前程无忧的高级职场顾问认为,从策划开始就应该让整个Team参与,每个成员出点子,竞争成为团队活动的leader,说服大家参与。通过这样的过程还能发现员工身上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个人情趣,而由员工自己选出的项目自然参与起来也兴致勃勃。
&&&&最能人人参与的团队活动:兴趣爱好俱乐部
&&&&原因:参与程度高 结交情趣相投的同事
&&&&每个同事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应当尽可能地发掘出新的活动形式,如打靶、射箭、溜冰、保龄球、公园野餐、厨艺比拼、拓展培训、影视欣赏等……
&&&&我们公司非常庞大,各分公司各分支机构都很多,而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职责定位又非常明确,因此平时除了自己部门的同事,很难有机会和其他部门的同事进行深入交流。我呼吁组织了公司内部的影视欣赏小组,充当起了CEO(chief entertainment officer),每个月定期收取会费统一买碟,大家再各自捐献一些DVD,每个月都能看到新片。公司现在还自发成立了Salsa小组、瑜伽小组、做蛋糕甜点的小组。通过这样的活动,结交到不少情趣相投的同事,甚至平时有些看不顺眼或者毫无印象的同事,也通过这些活动的交流,彼此改变、加深了印象。
软件工程师
&&&&最能拉近距离的团队活动:体育活动比赛
&&&&原因:融洽关系、团结一致
&&&&我们部门最成功的一次团队活动,就是由我一手组织的Team内部的乒乓组内对抗赛,人人参与,水平虽参差不齐,却也可以用田忌赛马一决高下。
&&&&一场比赛下来后,刚进公司的新人拘束了,跟老大也混熟了,原本除了讨论工作就不太聚集在一起的同事这时也都团结一致起来,端茶递水、摄影摄像、加油助威,一下子感觉彼此亲切了不少。况且运动强身,无人反对,投大家之所好。
&&&&此外,身为IT人,我们还自己编写了一个投票小软件。因为各人喜好不同,在组织团队活动的时候,我们经常利用这个功能,统计各人选择参加的活动,这样就能很方便地响应群众的呼声了。
外包采购专员
&&&&最有意义的团队活动:慈善义拍活动
&&&&原因:既有趣又有意义
&&&&我参加过的最有趣的一次团队活动是公司尚处于项目阶段的时候。当时连同承包商在内,办公室有50多个老外,来自于10多个国家,所以气氛比较活跃。当时有一个老外发起了为某个慈善组织捐款的义拍活动,号召大家各捐赠一件有一定价值的东西出来拍卖,所得的款项扣除活动组织费用外全部捐赠给某个帮助贫苦地区失明儿童移植角膜的慈善基金会。我当时自愿做了活动的协调人,负责场地租赁、拍品的收集和登记、活动流程安排等。活动最终在新乐路的迈阿密酒吧成功举办,很多同事拖家带口地前来捧场。当晚我们共筹得了善款7万余元,大家玩得也很高兴。我还在lucky draw环节中还抽到了一个申花队全体球员签名的足球,也算是对我辛苦劳动的回报。这样的团队活动真是既有趣又有意义。
&&&&Songjing
&&&&最有效的团队活动:QC小组
&&&&原因:可以解决员工碰到的实际困难
&&&&QC是质量改善的一种方法,是针对出现的问题成立一个多人组成的质量小组予以对策,包括现场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等等,并不是狭义的产品质量,请大家不要误会。我们公司会为此拨出专门的经费,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和培训等等。讨论的问题除了直接关涉到工作范畴上的一些问题外,还包括食堂就餐改善、工作环境改善、班车问题等。对于我们HR和部门主管来说,这样的团队活动可以解决员工碰到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心情的愉悦度。
电气工程师
&&&&最无聊无效的团队活动:吃饭泡吧 年底“尾牙”
&&&&原因:浪费时间精力
&&&&我觉得最不成功的团队活动,永远都是吃饭吃饭再吃饭,在不再挨饿的今天,吃饭已经诱惑不了日渐有追求的大众了。
&&&&吃饭泡吧、年底“尾牙”、通宵K歌,根本和团队活动精神背道而驰,一大群人坐在哪里别说语言交流,就连眼神交流都欠奉,完全浪费时间精力。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开个质量改善恳谈会,好好理顺一下公司内部职责和不同部门接口的流程,这比什么都有用。所谓信任,在同事之间只能达到某个程度,往下的话再怎么接触都没用,毕竟同事都是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在末位淘汰的机制里,还想怎么样。
&&&&最不人性的团队活动:不准带家属
&&&&原因:平时加班太多,和亲友相处时间太少
&&&&我讨厌不能带家属的团队活动。因为我们平时加班很多,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公司有一次作为对我们的激励和补偿,特地把我们安排到度假村去放松放松,可却说明了不能带家属,就连家属自己掏钱都不准。好不容易有4―5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却又被公司“隔离”到另外一个见不到家人的地方,这样的团队活动还讲不讲人性?真是花了钱也难买员工的心。
&&&&要策划一个十全十美人人称赞的团队活动并不容易,但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一次的积极用心能够造就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不断进步发展的团队。通过团队活动,能充分体现出你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就让我们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因为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子!(完)
-----------
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无忧求职锦囊”,下载“求职锦囊”APP
责权声明:本文所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无关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未经51job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 无忧工作网版权所有&(lenssmile)
第三方登录:从4个方面告诉你如何走心的策划一场线上活动? - A5创业网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从4个方面告诉你如何走心的策划一场线上活动?
15:14&&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摘要: 活动运营是什么鬼?用一句话来概括活动运营就是:让用户在某个活动/策划中进行某种行为的人。那要如何策划一场活动?
  运营是什么?官方理论上说,运营就是采取一切人为的手段对产品进行干预的人,那么活动运营又是什么鬼?用一句话来概括活动运营就是:让用户在某个活动/策划中进行某种行为的人。
  首先来讲一下活动运营是个什么鬼?
  运营是什么?官方理论上说,运营就是采取一切人为的手段对产品进行干预的人,那么活动运营又是什么鬼?用一句话来概括活动运营就是:让用户在某个活动/策划中进行某种行为的人。
  说人话!其实活动运营就是写点小段子,搞个小点子,拿点小玩意让用户在产品里跟着你玩,最好能自嗨起来,没错,就这么简单~
  好吧,进入今天的重点主题,关于如何策划一个走心的活动,这篇文章将从策划活动的核心,活动分类,活动的要素以及运营人员需要注意到的几个问题这4个方面来讲,反正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写活动策划,看完这篇文,保你能写个架构出来,至于能写出什么花儿来就看你的水平了!
  1、活动的核心
  策划活动的核心就是明确要让用户进行哪种行为&&下载、使用、付费、分享等。在策划活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个活动目的是什么,要让用户去做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某电商产品他们做了一个小活动页:首次注册就能领取1张50元的无门槛优惠券,但需要满199元才能使用。这个活动页实际包含的有几个动作:下载、注册、使用(购买)。核心的其实是购买,做法就是利用&免费送福利&这个噱头去联合各个平台曝光(一般使用积分商城)让其他平台的用户无门槛兑换这个使用券,用户拿到这个兑换券之后进行的动作是:下载、注册,然后进行购买转化。再简单一点就是很多产品喜欢做的小活动,连续签到送礼品。用户连续15天签到,可以获得一枚勋章/10倍积分(可兑换实物)/实物产品。这个目的其实是为了让用户使用产品,对于运营来讲,提升的是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目的不同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所以在策划线上活动之前安排四分之一的时间去明确活动目的。
  2、活动的3大分类
  线上活动大致可以分为3类:常规型、节日型、策划型活动。常规型的活动根据产品情况的不同形式有所不同,比如说一个社区类的产品,他们的常规的活动就有,抢楼(明楼、暗楼1)、评论、话题发帖等小活动。常规的活动特点就是短平快,短时间内策划、上线、结束,不会占用太多的精力,大多数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跃当前产品内的用户。
  节日型活动,顾名思义,是根据节日来去划分活动,比如说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圣诞节等等这样的节日,根据我们的产品特点去策划一些小的活动,可以唤起自己端内的用户使用的同时通过一定规模的推广可以带来新的目标用户。
  策划型活动相对而言需要创意点子,举个例子,淘宝、天猫的&&、京东的&618&,小米的&用户发烧日&等等这类之前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却被某个平台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推而广之变成各家平台去争相推广的日子。
  活动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三类,当然从其他维度还可以分为:征集类、交流类、投票类、抽奖类、游戏类等等,但是殊途同归,都可以往大的分类上去对应,这些就不多余的讲了。活动的分类可以在年度活动方案中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来去规划布局即可。
  3、线上活动的8大要素
  这个是一块重点,就是活动的8大要素,在写一个活动全案的时候,可以去排列组合。具体的把大要素有:活动目的、活动周期、活动文案、活动规则、活动预算、活动推广、活动的风险控制、活动复盘这8大部分。
  活动目的就不再过多的赘述,这个在核心部分有谈。开始从活动周期来讲,活动周期总结一句话就是&太短用户没来得及参与,太长用户容易忘记&,那么多久才算是合适呢?活动周期常规1周(7天)左右即可,当然这个不算前期预热时间以及后期活动归总,获奖名单公布等后续的时间,当然常规短平快的可以一周以内,征集类的一般需要时间长一些,控制在3周左右算是比较恰当,而且在这个周期内要不断告知用户现在有活动正在进行,加深用户的印象。
  活动文案方面,总结了三个词就是有梗、有趣、有料这三个方面。再简单一点的理解就是:说人话,说人话,说人话!重要的事情说3遍。怎么理解呢,其实文案这块有点类似市场了,虽然说咱们是做运营的,但文案是基本功。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最近去电影院大家肯定都能看到的,直播就上映客直播,看直播就上一直播,这样的文案其实很简单,但是反复出现加深了其在人脑中的印象,不需要多么深层的含义,文案关键点就是找到目标用户想要的痛点,说点接地气的话,不要多么有文采,只要正常表达出想让用户跟你有哪点共鸣,以及要他们做哪个动作即可。
  活动规则算是一个活动中需要明确以及注意的地方,核心的点是,在什么时间,按照什么方式做什么样的事儿,就能获得什么(针对用户画像给用户他们想要的精神或者物质刺激),其次要让用户感受到活动规则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例如在规则中明确,每天一个IP只能投票一次,如果查出刷票行为取消其获奖资格;抢到61楼的用户可以获得精美礼品,但出现刷楼(重复评论/评论超过10条)则取消其获奖资格等等。但是规则一定要明确,不能一味寻求公正而让用户难以理解。
  举个例子,是14年当时的集团做了个vip计划,&1999元购买64Giphone6手机&,当时iphone6刚出来,而且官网预订也需要最快2周时间才能到货,黄牛更是把价格抄到过万,此时出来这一个活动噱头是足够的,但是从活动规则上,他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复杂到大部门用户不理解获奖规则,这个是怎么来的,他的获奖规则是下一周福利彩票开奖号码相加,为第一个获奖人号码,然后再根据总的参加活动人数除以奖品数量12与前一个获奖号码相加,以此类推计算出12个获奖号码。(看完这个的我当初是一脸懵逼的,不造如何跟身边的小伙伴解释)这样的规则慎用,即使要用,也要简化规则。
  预算方面,涉及到活动的物料制作、奖品等都要考虑在内,还好线上的活动在预算这块要比线下活动简单好多,但是如果涉及到推广预算的话,这块一定要写好明细,回头财务结算流程都要看这些的,这里在这块就不多赘述了。
  活动推广的话,线上推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短信、邮件;微博、微信、SNS、博客、论坛;客户端资源合作、异业合作;渠道、厂商资源合作。
  最常用的其实是新媒体+与大的CP2合作的这一模式,这之中有些可以以资源置换资源,尽量用最小的成本达成活动目的,比如说用一点公司的周边去置换某些推广资源,再有就是抱一家大腿,举个例子,我要做一期联合曝光的活动,但是本身我们产品没有多大的量级,那么就从一个有知名度的产品入手,然后找到爱奇艺,然后出去跟其他家讲,跟我们一起玩耍的伙伴还有爱奇艺、今日头条、优酷,那么有些公司感觉你这个活动竟然有这些知名的产品愿意加入进来,他们也愿意把一些周边的资源拿出来给进行置换。至于常规的推广,就是大家常见的一些社群或者新媒体推广了。
  活动复盘,做一个活动一定要有始有终,想得到开头,也得接受的了结尾。活动的复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去整理:活动概述,包含整体活动流程的情况,前因后果;活动数据,整个活动的预期指标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数据归宗;资源盘点,活动用了哪些资源推广,哪个推广资源的效果要好一些;最后就是经验总结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当时的解决方案,以及后期改如何解决更好,在活动前就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4、运营人员要注意的5个问题
  写到这里,对做活动策划的运营人员提醒几点要注意:
  . 不要为了活动而做活动,硬性的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忘记的活动的初衷,这样的活动可以不做或者少做
  . 个人的喜好不融入活动之中,&我认为&、&我觉得&、&我喜欢&这样个人色彩浓厚的东西不要夹杂在活动文案以及创意设计中
  . 活动规则公正、公开,获奖用户透明,并在用户群中及时反馈
  . 活动上线只是战役的开始,不要认为活动开始就意味工作的结束,往往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更值得注意
  . 复盘一定要做,复盘中会总结出很多问题以及经验,能更好的指导下一次的策划。
  最后的最后,想说一句话,活动就是一片阿司匹林,它可以在短期内拉来目标用户,但是后续的维护更需要运营通过各种方法去留住他们,这就需要内容运营、用户运营要合力去做好的工作。
责任编辑:灿灿
作者:小默
延伸阅读:关键词:
变设龙 企业高质量图片智造平台
400-995-7855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动策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