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卖行的经营范围当了部一加五,续期的时候他不给续期,说电子产品跌价块,不能拿回去了。是这样吗?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
一加5测评:一加五等于?等于无数个6666
也许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安卓手机,大概也没有之一。一加手机5前言先来说一说我自己对于一加的认知吧,以前虽然没用过,对一加虽然不会有太多好感,但是也不会有说有什么特别厌恶的地方,而且从新闻媒体上也能隐约觉得这是一家比较有自己想法的公司,虽然产品总会和OPPO撞个机,毕竟刘作虎和oppo的关系我们这些以前做通讯行业的还是有点了解的。但是现在拿到一加手机5(以下简称一加5)还是让我着实大吃一鲸。曾经我使用过某友商5,细节处理的很糟糕,所以我对国产的手机一直就是有一个断言,便是“国产不是做不好手机,而是压根没用心做”直到一加的出现。外观一加的外观从发布会开始,便被诸多网友调戏为又发布了一款iPhone,但是请相信我,当你真机在手的时候你会发现也只是形似,神则是彻彻底底的一加手机。正面全2.5D玻璃现在也是各大手机厂商的标配了,虽然手感和外观确确实实是将整个手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对于我这种。。。贴膜党。。。嗯。。。还是不说什么了背面的金属质感也是强的很可以,笔者拿到的这款是星辰黑,整个磨砂的质感以及圆润的过渡,缝隙也基本没有,在屏幕边缘还有一个腰线作为点缀,单单说外观,一加绝对是国产手机里面一个抗鼎之作。(某为实在是太丑了)但是唯独这突起的摄像头真的是,。。。好在外观整体可以 也便能忽略不计了。屏幕“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加5真正意义上最大的黑点。“三星AMOLED进化这么多年,虽然锯齿感已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是单单说一加5上面这块屏幕,也许肉眼觉得尚可,但是可能是因为刷新率的关系,在相机上会出现严重的横纹也致使笔者在拍照时克制了很多。颜色方面整体观感其实都很不错,毕竟也是硬生生把AMOLED做出了DPI-3的色域,虽然我其实更倾向于SRGB
作为主流社交媒体以及“半专业按快门的“大多数客户都还是srgb甚至没有达到srgb的标准上来说 SRGB的兼容性还是最好的。默认提供有四个显示模式默认 SRGB DPI-3以及手动个人建议切换到SRGB 色差算是比较少的了(我真的不是调侃AMOLED的偏色)相机相机这部分一直以来也都是一加手机的主打功能,这次不仅与DxO合作 还加入了最潮流(烂大街了)的双摄,嗯。。。废话不说直接上照片吧整体风格锐利,白平衡和颜色还原都蛮准确的的,而且整个操作过程非常流畅,虽然搭配自身屏幕显示效果更佳,但是到了电脑观看色彩也依旧准确。到了夜间整个画面纯净度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噪点控制的很棒,微黄的灯光也能相当准确的还原出来而且提供了最大8倍的变焦,虽然个人觉得意义不大,而且似乎是放大倍数不同,镜头也不一样,时间关系没法做严格的测试下面选两张1x和2x的照片来做对比从分辨率来看2x的分辨率要更高一些,但是能看到2x的画质崩的的有点严重所以。。。个人一直觉得放大这个功能挺然并卵的。(经过测试准确来说两枚镜头的焦距系数应为1.6左右)至于人像模式,实际测试下来效果只能说一般般。物体识别上算准确,但是整个物体或者人物周围会泛起一圈白色的光晕。故这个功能也就当偶尔客串一下我觉得可能会更好一些。音频容我默默哭一下这是我最弱的一项说不出什么太多高大上的词汇(玄学,都是玄学)搭配森海塞尔的馒头表示,比iPhone强很多细节更丰富 低频也比白开水来的强一些高音部分倒是有那么点女毒的感觉但是让我比较介怀的就是。。。既然你有128G的内存了为何不单独做一个独立的机内播放器呢而是选择了植入网易云音乐?虽然我个人也是很喜欢网易的,但是可能是习惯性问题,一直都是用机内自带的播放器,骑车的时候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控制起来也更加随意系统啊。。终于说到一加最让我印象深刻得地方了。先来说说指纹识别吧,反应速度非常快,比我老掉牙的ip6要快太多了而且话说最近手里有的安卓机速度都已经差不多这样了(某pro 某MAX)不过可能是我使用习惯的问题,一加边上的三段式按键我基本用不到的说。。。再来说一些真正打动我的地方1, 手机内部其实有两套UI 一套一加桌面 一套氢桌面只说体验的话,我大概是不能接受没有应用抽屉而一直在使用一加桌面虽然氢桌面对于app图标的统一性是做得最好的2. 下方的按键均可设置为多重功能,比如指纹识别除了home键 长按可以呼出支付宝条码 双击可以直接打开相机重点来了,不知道现在用QQ
或者TIM的人多不多了,当你需要退出的时候,终于可以避免一步一步操作来退出了,长按左下角的多任务按键便会出现菜单键,能一键退出简直好评啊续航/充电续航得益于高通最新的835 以及“并不怎么喜欢的AMOLED“续航是我目前用过的安卓手机里面最好的,满足我整整一天的强度使用绝对能做到上班带的出去下班带的回来,而且晚上如果还有事情出门也一定会有电。而且最高支持5v4a的快速充电,官方叫Dash闪充,从实测的情况来看,Dash闪充采用的5V/4A低压充电依旧有十分优秀的充电速度,电量从1~100%充电总耗时约64分钟。30分钟的时间可以将电量充到65%,说明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充电完全可行。电量在90%左右时充电速度有所放缓,说明后阶段进入了涓流充电模式,可以达到保护电池的使用寿命。性能这应该是现在手机最不需要看的一部分了高通835最强的SoC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8GB RAM和128GB UFS2.1的加入都直接注定了机皇的配置,绝对比其他厂家良心了不少好了 给大家总结一下如果,你对于屏幕有较高需求,请去实体店看一下能不能接受。相机整体水平很高,但是人像模式请忽略不计手感非常棒,抚摸党一定会爱上的整个OS可玩性很高,如果你不喜欢刷机但是又喜欢玩一些其他的东西,可以考虑说一个缺点,我半夜习惯性骑车去,与某手环配对后发现GPS可能有一定误差,具体表现为我明明还在骑车也就是还在运动中,app会提示已暂停运动然后突然又提示运动开始,应该是兼容性的问题,至少这个问题iPhone不存在。整体来说能让我在短短几天内能够给一个值得买的标签。哪怕这款8+128顶配价格京东上价格人民币3499也是非常值得购买的一款。在各方面品质系统都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水平。大概也就除了屏幕吧。嗯 很棒的一加,希望越做越好。
来源:网络
声明: 91.com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
苹果发布会iPhone X
小米MIX2小米发布会
三星Note8三星发布会
魅族Pro 7魅族发布会
微博和微信:91门户&img src=&/v2-c6f8b0aa82fcff2ee8b961_b.jpg& data-rawwidth=&4323& data-rawheight=&2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3& data-original=&/v2-c6f8b0aa82fcff2ee8b961_r.jpg&&&p&自己是手持iPhone 7 Plus磨砂黑(下称7P),同事在用OnePlus 3T(下称3T)一直在推荐,自己也想买个android手机,看到OnePlus 5(下称OP5)发布时看着还不错,第一天就买到一部。说实话不难抢,我以为很难抢就京东和官网都开着,结果两边都抢到了。最后官网买了,京东的取消了订单。我买的型号是6GB内存/64GB存储的灰色版本。其实一开始是想买黑色版本啦,不过貌似低配版本没有黑色,不知道为啥。&/p&&p&拿到OnePlus 5 第一印象是「稳重又不失时髦」,拿上手的感觉比7P的手感更为细腻。感觉触感舒服而且很特别。同事说刘作虎发布会说过「手感真TM爽」,我自己拿在手里没有到爽的地步,更多的是舒服。外观我拿到手之前,以为和手里的7P一模一样,我其实不是很在意像不像,只要看起来不丑,自己喜欢就好,毕竟手机是自己用的嘛,首先要取悦自己。不过当我拿到手机,发现除了布局和7P类似,整个风格、感觉和7P完全不同。自己看了很久网上的对比照片,自己认为可能是照片拍出的是一个平面图,只能看出布局,自然和7P相同了,眼睛看实体的时候是立体感知,线条、光影、三维,多方综合呈现的是更完整的信息。下面我自己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享一下这台手机吧。&/p&&br&&img src=&/v2-d1bed5b8f3_b.jpg& data-rawwidth=&2058& data-rawheight=&1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58& data-original=&/v2-d1bed5b8f3_r.jpg&&&br&&img src=&/v2-9a0c129f44cbad_b.jpg& data-rawwidth=&2859& data-rawheight=&1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59& data-original=&/v2-9a0c129f44cbad_r.jpg&&&p&整体外观和7P除了布局差不多以外,其他其实处处不同。&/p&&br&&img src=&/v2-4c65aac37b87f91d75f3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v2-4c65aac37b87f91d75f3_r.jpg&&&br&&br&&br&&img src=&/v2-79d7b83ddec_b.jpg& data-rawwidth=&3648& data-rawheight=&5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48& data-original=&/v2-79d7b83ddec_r.jpg&&&br&&p&当然图片永远是平面的,无法展现多维度信息叠加的感觉,所以建议大家因为外观像7P而犹豫的可以找找真机把玩一下。Tips:好像一加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p&&br&&p&屏幕&/p&&img src=&/v2-b0f7dc7d51a75acae1e57cce_b.jpg& data-rawwidth=&2096& data-rawheight=&20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96& data-original=&/v2-b0f7dc7d51a75acae1e57cce_r.jpg&&&p&硬件 3.1 屏幕 3.1.1 屏幕颜色 屏幕我自己对比了下7P和3T,颜色比7P艳丽和3T差不多。&/p&&br&&h2&这里我了解了下OLED屏幕,OLED是每个像素点就是一个灯,而7P的LCD是底部一行灯发光然后用导光材料引导到全屏幕。所以OLED的颜色显示范围比LCD大。而且OLED就不会存在漏光的问题。&/h2&&h2&但是我以前用惯了7P,换OP5之后看起来眼睛会有些不适应。看了下FVIEW的测评才知道是应用开发者用的颜色是RGB的标准,OLED比RGB更广,所以显示出来的颜色会艳丽,让眼部疲劳。只能说期望以后设计都用广色域作为标准吧。&/h2&&p&但是现阶段一加提供了屏幕显示标准的选项,来让真的适应不了的人去调节一下。效果嘛仁者见仁了。我自己还是是用默认的,毕竟屏幕本身是好的,而且早点适应以后更多OLED手机也不怕了。&/p&&h2&据说iPhone也要用OLED了。&/h2&&br&&p&OLED还有个特性是部分点亮,一加有两个功能。&/p&&img src=&/v2-92eb3f8e771a9c7276f42f_b.jpg& data-rawwidth=&2240& data-rawheight=&39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40& data-original=&/v2-92eb3f8e771a9c7276f42f_r.jpg&&&p&主动显示:收到通知的时候,主动显示出来。&/p&&br&&img src=&/v2-01a2da44c865e40f023761_b.jpg& data-rawwidth=&2240& data-rawheight=&39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40& data-original=&/v2-01a2da44c865e40f023761_r.jpg&&&p&抬手亮屏:抬起手机显示时间和通知。这两个功能都是部分点亮,黑色的区域是关闭的,所以功耗会很低。7P也有抬手亮屏,不过这次一加的有个小细节,抬手亮屏和主动显示的界面都是不能操作的,我估计是放置误触发,让屏幕会经常打开。这两个配合双击亮屏真的超级好用,不过双击亮屏我自己用也有误触的问题,希望未来可以在抬手亮屏状态下才可以双击亮屏,可以在看到信息要回复时双击亮屏回复。&/p&&br&&p&特色功能&/p&&p&夜间模式&/p&&img src=&/v2-f97cfa0b31e3_b.jpg& data-rawwidth=&6152& data-rawheight=&4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2& data-original=&/v2-f97cfa0b31e3_r.jpg&&&p&这个7P之前就有了,不过我看了一下一加的,发现加入了一个环境传感器,可以识别周围环境调整屏幕显示的效果。这个我自己专门去试了试,会有一定变化,不过效果的话提升不是很大。&/p&&br&&p&阅读模式&/p&&br&&img src=&/v2-6ddbd66c9cb3bef31d5e8a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6ddbd66c9cb3bef31d5e8a_r.png&&&p&阅读模式是我觉得非常赞的一个功能。会将屏幕调整为看文本比较适合的模式。一开始我以为是黑白,后面仔细看了下发现不是。一加不仅将颜色变成了黑白,同时对比度、色温都进行了调整。最惊讶的时,会对文字进行一个锐化,文本可以更清晰。虽然没有到kindle的程度,不过没有kindle的真心可以不用买了。&/p&&p&同时,阅读模式还可以指定应用打开。只能说6666.&/p&&p&而且,我这时候截图无论夜间模式还是阅读模式,截图都是彩色的。谁做的这个这俩功能,收下我的膝盖。&/p&&p&问题:但是我觉得环境传感器是不是不应该和这两个模式绑定,正常使用的时候也可以自动调节一下会不会更好?&/p&&br&&p&充电&/p&&p&第一次使用快充。简直进入了新世界。特别是玩游戏充电。简直没话说。我觉得这个充电速度会改变我的充电习惯。&/p&&p&问题:没带充电头就没有快充了。&/p&&br&&p&指纹&/p&&p&指纹是不可按下的,这个好像是一加首先使用的。使用上没有不习惯,不过没有压力传感,我还得习惯下。&/p&&p&问题:没有问题?_?&/p&&br&&p&性能&/p&&img src=&/v2-1af50c31f8648961afc2474a0cdc653a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1af50c31f8648961afc2474a0cdc653a_r.png&&&p&这个毋容置疑了,跑分第一。不过我自己看跑分会有别的想法。跑分是一个表现手机性能的一个提现,所以会把手机最高性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是平时使用其实是用不到这样高的性能的。就像买了个跑车,在赛道比赛的时候会全速,平时开在路上可能都是关闭了氮氧加速。&/p&&p&自己使用下来还是非常牛逼的。王者荣耀也有高帧率。&/p&&br&&p&NFC&/p&&img src=&/v2-244e4e586defbeee5e4335cdd29be997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4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v2-244e4e586defbeee5e4335cdd29be997_r.jpg&&&p&NFC的天线位于摄像头的中间,很多同学说这个是磕碰,其实是天线。为了最小的破坏外观设计做了一个隐藏式天线。我在想要死这个口做成上下都有的对称是不是更好一些呢。&/p&&p&NFC官方称可以支持北上广的公交卡,我在深圳还没有体验到。目前猜测可能是各地的公交卡没有一个统一机构去管理,得一家家的去谈、测试,所以比较慢,坐等后续更新。&/p&&p&NFC硬件我自己看到除了公交卡外没有别的特别好的用途。所以这部分只能希望一加快一些了。&/p&&br&&p&日常使用顺畅度&/p&&p&自己日常使用也就10多个app,发现整个使用很顺畅。切换App很快,而且不用重新加载。另外一个点,是滑动列表时候的有「顺滑」的感觉,之前7P在微博和微信列表滑动的时候偶尔感觉有一顿的感觉。但是OP5目前我没感受到。&/p&&br&&p&游戏&/p&&img src=&/v2-64882b8cfa98d2bcdf5eae02c6ac3bd3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64882b8cfa98d2bcdf5eae02c6ac3bd3_r.png&&&p&我自己玩王者荣耀,开启高帧率/任务描边/高清显示之后完全没有卡顿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情况下玩游戏耗电增加了,所以我都会在30%的时候接上快充,玩完一把电量不掉反增加到60%,感觉很神奇。&/p&&br&&p&续航&/p&&img src=&/v2-44e5a9f060d884ec97ffccc9_b.jpg& data-rawwidth=&4494& data-rawheight=&4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4& data-original=&/v2-44e5a9f060d884ec97ffccc9_r.jpg&&&p&我自己平时基本晚上充满电,白天9点起床,晚上3点睡觉。每天在外面会有2把王者荣耀。其他时间刷微博、聊微信、逛知乎、打电话。基本是9点到晚上9点,剩余13%的电。这是我刻意没有带充电器去公司的情况。午休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充个电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正常一天够用,比7P好太多。另外,还有个省电模式,15%可以自动进入省电模式。不过这个模式可以优化一下,比如我想要定位、想要其他App可以继续连网。这个还有待提高。&/p&&br&&p&支付&/p&&p&快捷支付很赞,买早餐就别人都是看到快到自己了,拿出手机点开支付页然后等排队到自己。然而我是点好了早餐掏出手机「嘀」,一气呵成啊。&/p&&p&还能切换各种支付方式,简直666。&/p&&br&&p&拍照&/p&&p&晚上拍照很多人说,暗光拍摄才能表现相机的素质。我拿到手第一天就晚上排了一轮。大家自己看。&/p&&img src=&/v2-71bb55eedacdb6c612c8bd6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4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v2-71bb55eedacdb6c612c8bd6_r.jpg&&&br&&img src=&/v2-da7ae9b55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da7ae9b55_r.jpg&&&br&&img src=&/v2-5be496bc1afc7a5a1024cbf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5be496bc1afc7a5a1024cbf_r.jpg&&&br&&img src=&/v2-de23ffcf5fb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de23ffcf5fb_r.jpg&&&br&&img src=&/v2-a0ff6f59eb5a7b25008b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a0ff6f59eb5a7b25008b_r.jpg&&&br&&img src=&/v2-77bffcd7ce4aa1612de1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77bffcd7ce4aa1612de1_r.jpg&&&br&&img src=&/v2-eaa68ffdbae679c8d7276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4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v2-eaa68ffdbae679c8d7276_r.jpg&&&br&&img src=&/v2-9e281e0f08d4bd7f170f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9e281e0f08d4bd7f170f_r.jpg&&&br&&img src=&/v2-f211db7b80ebb9220fe16fe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4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v2-f211db7b80ebb9220fe16fe_r.jpg&&&p&总结:我个人很满意,只是人像模式在暗光下噪点控制不是很完美。&/p&&br&&p&白天&/p&&img src=&/v2-6dd3ea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6dd3ea_r.jpg&&&br&&img src=&/v2-ec5405a6cfbb83b4d9038ffb7646aec8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v2-ec5405a6cfbb83b4d9038ffb7646aec8_r.jpg&&&br&&img src=&/v2-7309e2adeb5db81e915501eadf51b127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v2-7309e2adeb5db81e915501eadf51b127_r.jpg&&&br&&img src=&/v2-0a108a51890bc9fee0fa202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4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v2-0a108a51890bc9fee0fa202_r.jpg&&&br&&img src=&/v2-ca64ba7a3f1a4bdcb2f1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v2-ca64ba7a3f1a4bdcb2f1_r.jpg&&&br&&img src=&/v2-d19b885fe4c7d44eed3d595baeccc1b2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d19b885fe4c7d44eed3d595baeccc1b2_r.jpg&&&br&&p&总结&/p&&p&OP5是一部综合比较突出的手机。除了纯粹的飙性能外,OP5对于日常使用也做了较多的优化,滑动顺滑、握感合适。应该说OP5算是目前来看最值得买的android手机。&/p&&br&&p&骁龙835&/p&&p&而且难得的一点是,高通的835据我了解和上一代做了较大的架构调整,这种调整直接让小米6出现了掉网、信号差、死机这些问题(这也是因为小米6为了首发835)。但是一加上面几乎没有这些问题。(WiFi断流我自己没有遇到,不过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几乎所有835都存在断流问题,这部分我再用用可能会遇到。希望高通能够及时的解决。)&/p&&br&&p&系统&/p&&p&同时,一加的OS没有太多复杂的功能,而是把精力聚焦在「非系统不可」、「硬件特点的发挥」这两方面。做了很多只有系统来做才能好用的功能,比如游戏免打扰、流畅优化、夜间模式、拍照、快捷支付等,而阅读模式、抬手亮屏则是对硬件特点的重新诠释,给我带来了挺多惊喜。&/p&&br&&p&外观&/p&&p&当然,外观布局和7P撞车,虽然拿到手能感受到处处不同,但作为线上品牌,用户无法直接把玩真机,虽然这是追求轻薄的结果,但网上大家的「抄袭论」也是必须面对的。&/p&&br&&p&屏幕&/p&&p&而屏幕来看,由于「颜色显示范围」超过了现在应用开发所使用的范围,而且超过了大部分市面屏幕的范围,导致大家眼镜看上去不是很舒适。虽然给出了一块好屏幕,但是没有考虑大家适应是需要一个过渡期,导致更好技术的屏幕被吐槽为「辣眼睛」也是需要咽下这口苦水。用户体验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此,可能不是你做得不好,甚至是做得「太好」,而脱离了当前的用户。&/p&&br&&p&拍照&/p&&p&双摄我自己不太懂,大家可以看我拍的照片。不过让我吃惊的在于在「晚上用一个没有光学防抖的手机在运动中的车上」可以拍出如此稳定的照片,我不知道是什么技术,但也让我重新认识的光学防抖只是拍好照片的一个解决方案,一加用了别的方法而没有选择光学防抖。&/p&&br&&p&防水&/p&&p&防水我没测,后续如果有体验我更新。&/p&&br&&p&价格&/p&&p&我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吧。所有降低了的价格,总要你在别的地方给回来,可能是硬件缩水、品控标准降低也可能是加入广告。推荐OP5 高配。&/p&&p&在如今杀红眼的手机市场,一加手机相当特别,由良好的品质要求、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用理性而又个性来形容一加。没有去追逐835的首发,而是让整体表现满意后再推出市场。也没有为了竞争而杀入价格战,而是让自己有能力持续打磨产品,采用了正常的商业定价。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在这里问我。有时间我也会回复大家。&/p&
自己是手持iPhone 7 Plus磨砂黑(下称7P),同事在用OnePlus 3T(下称3T)一直在推荐,自己也想买个android手机,看到OnePlus 5(下称OP5)发布时看着还不错,第一天就买到一部。说实话不难抢,我以为很难抢就京东和官网都开着,结果两边都抢到了。最后官网…
&p&9.18补充科普“单个像素面积”。&/p&&p&先看这个等式&/p&&p&cmos总面积=像素数量X单个像素面积。&/p&&p&对相机性能有真正影响的是cmos总面积。&br&&/p&&p&对相机性能有真正影响的是cmos总面积。&br&&/p&&p&对相机性能有真正影响的是cmos总面积。&/p&&p&还记不记得很多年前,大部分人对手机拍照的唯一理解是“像素好”?&/p&&p&现在的理解又被替换成了“单个像素大”?&/p&&p&——这两种理解是一样的逻辑。犯了相同的错误&/p&&p&单看像素数量和像素面积,主要还是造成了相机性能的侧重不同,真正造成相机性能差距的,是这两个乘起来。&/p&&p&如果设cmos总面积不变,单个像素面积越大,像素数量越少,解析力越差,但是有个好处就是像素之间的干扰越少。噪点会少一点,另外图像处理速度也可以快一点,反过来,像素数量越多,单个像素面积越小,解析力越好,但是像素之间会产生更多干扰。&/p&&p&另外总体而言,同cmos尺寸下,高像素仍然是利大于弊的,成本更高一点,画质也更好一点,因为嗓点可以后期消掉,而解析力和细节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宣传单个像素面积,比当年宣传像素数量还要更加无良。&/p&&p&大家可以翻翻各个手机厂的宣传文案,突出像素面积的绝对不会宣传像素数量,突出像素数量的绝对不会宣传像素面积,反正就那么大一块cmos,减少像素和增加像素都有的宣传。&/p&&p&别真把手机厂商宣传像素面积当成无偿科普,他们这么干的原因仅仅是更方便找宣传噱头而已。&/p&&p&&b&对比cmos性能最简单的方法,首先看总尺寸,尺寸不同的话其他不用比了,不在一个档次,如果cmos面积相同,再看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档次越高。像素面积这种东西,唯一的意义,就是用来扯淡的。&/b&&/p&&p&9.15--新消息是我找到了万能的网友对一加5相机的&b&真·评测,&/b&加5相机表现十分优异。在一片神奇的“跑步测防抖”式“评测&中找到这个,简直感天动地,我觉得要有这样的评测存在,才能真正体现出手机厂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p&&p&&a href=&///?target=http%3A//.cn/n2//c59619-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加5评测:璧玉机身遮不住“残暴”的性能--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小米6相机的真实性能继续找不到。能找到的话我再贴地址吧。&/p&&p&好吧,找到了:&a href=&///?target=http%3A///n/420_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加5/小米6/努比亚Z17对比评测 你会怎么选择&i class=&icon-external&&&/i&&/a&&/p&&p&从第6页开始看,我贴个结论,具体自己看吧,终于可以终结评论里的打滚了。&/p&&img src=&/v2-693ed4fed4c05bb8ab2d66c3_b.png& data-rawwidth=&753& data-rawheight=&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3& data-original=&/v2-693ed4fed4c05bb8ab2d66c3_r.png&&&p&`这还只是主摄,副摄上面估计差距更大,我懒得查资料了,因为只看到“三星”就可以宣布米6比加5副摄差距巨大了--索尼的cmos和其他厂是有代差的,强如佳能,在cmos性能上也是被使用索尼cmos的尼康、富士打的抬不起头,差了整整一代,至于三星,最好的coms都够不着索尼上一代最垃圾的款式。&/p&&p&----------------------------------------------------------------------------&/p&&p&整个知乎手机版块的氛围,都十分的奇怪。&/p&&p&这种感觉就是,对小米最有利的信息,比如cpu,内存,闪存,相机防抖,知乎er全懂,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对其不利的信息,比如gps,相机传感器,屏幕色准,防抖到底防了多少抖,就完全被无视了。评价其他家的手机,又都必须得和小米手机比一比,最后在这种单向信息的环境里,全部落败。&/p&&p&说几个知乎er眼里一加5的黑点,跟米6对比,这两个“黑点”。其实是一加5相对米6的优势,我都开始怀疑这是小米先下手为强,故意带节奏了,&/p&&p&1.光学防抖。&/p&&p&这是最奇怪的一个地方,也是一加5被黑的最集中的点。而且后面都要跟一段,“米6有OIS,都还更便宜“。所有人都自动无视了:&b&相机的性能绝不只是有无OIS.相机的性能也不是玄学,也是由各种参数决定的。&/b&比如高感能力,MTF,宽容度等等。ois只是相机系统中相当不重要的一个部分,提升的也只是相机相当不重要的一项性能(安全快门)——对手机上普遍搭载的广角镜头尤其如此,也可以通过更好的高感能力和解析力来完全弥补&/p&&p&&b&一加5的相机传感器是索尼IMX398加IMX350,米6则是IMX386加三星&/b&S5K3M3。两个手机的传感器配置在性能上还是有些差距的。&b&IMX398有着RGBW四色架构,有着更好的高感表现。而米6的防抖等级,就实测结果来看,几乎等于没有。&/b&RGBW架构足以完全弥补上这点防抖的功能并且还有超出。&/p&&p&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点说,&b&加了防抖的米6比没有防抖的一加5更容易糊,更有抖动的效果,一加5是手抖了会糊,米6则是不管手抖不抖,都糊。&/b&&/p&&p&而综合性能上,一加5的相机更是能甩出米6八条街不止。&/p&&img src=&/v2-4b389b1e355e56f1caaa4b_b.pn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6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p&&b&DXO的排名,一加5综合得分在所有手机中第9,甚至超过了iphone7。&/b&&/p&&p&&b&这么优秀的成绩,很少有人提,光是捉着一个防抖可劲黑,要说这是用户自发行为,没有友商作怪,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同级别的还有菊花家的P10,在知乎,相机性能似乎是一种玄学,上一个好相机然后宣传拍照似乎成了低成本骗小白的无良行为,这种不了解的东西就定义为玄学的行为,和他们自己鄙视的“大妈”“厂妹”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b&&/p&&p&&br&&/p&&p&用更好理解的说法类比,这就相当于:某A手机使用了骁龙625,然后对cpu进行了超频,超到了2.3GHz!
某B手机使用了骁龙835,没有超频功能。于是知乎er魔障一样,对着没有超频却用了骁龙835的B大黑特黑,仿佛加了0.3G的625就能碾压835一样。。。&/p&&p&事实上,835不用超频就有2.4GHz,更不用说除了频率,835其他方面也是碾压625的存在。&/p&&p&2.屏幕。&/p&&p&首先,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加官方懒得辟谣,可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营销预算。但一加5跟一加3和3t完全不是同一块屏幕,在各方面性能上都有区别,仅仅是使用了相同的驱动芯片,所以别拿一加3说事了。&/p&&p&我不知道知乎er长了什么样的眼晴,平时都是怎么用手机的,5寸屏上竟然能看出1080p的颗粒,还大果粒。。。理论上讲,使用距离超过30厘米,1080p就已经远超视网膜的识别范围了。(按评论里所谓a屏要折算,折算后依然是超出视网膜范围的300ppi,更有评论说打王者荣耀能看出颗粒——这个眼睛更厉害了,因为就算你是4k屏,王者荣耀也是以1080p显示的)&/p&&p&&b&苹果的retina标准是326ppi,当年无数人一致交口称赞怎么都看不到像素点,怎么,这才低了3ppi,你们就能看出323 ppi的“大果粒了?人眼的进化原来这么快啊?&/b&&/p&&p&&b&更何况直到iphone7,ppi依然是326,从iphone3一直到iphone7,所有的iPhone不带Plus都是326ppi,怎么没见有人说iPhone大果粒比不过小米?&/b&&/p&&img src=&/v2-4638e13eeb5dd981104d_b.png& data-rawwidth=&259& data-rawheight=&2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9&&&p&ppi计算器来源:&a href=&///?target=http%3A///%3Fh%3DDD5.5%26%3D5%2Bppi%26%3D5%2Bpp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pi在线计算器 - 爱黑武论坛&i class=&icon-external&&&/i&&/a& --&b&另外,那个P排折算ppi乘2/3的依然是个谣言&/b&。P排的折算很复杂,没法简单对应,横排和竖排情况也不一样。P排是在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有不同的PPI,2/3指的是在最苛刻的角度下,单个方向的折算比例。(这个角度反过来拿,或者看另一个方向,就还是400ppi。)&/p&&p&所以即使你的眼睛被外星人改造到正常使用距离也能识别323ppi,或者平时玩手机喜欢专门找个最刁钻的角度(旋转45度看手机,除非您是比目鱼,否则我想不出这样干的理由啊,得了歪脖子病?),因为P排的锅,你在一加5屏幕上看到的也是竖线或斜纹,不可能是“颗粒”(除非你的眼睛能在5cm处精确对焦,比如近视不带眼镜。)&/p&&p&反正我这个500度近视,得摘了眼镜拿到10cm的地方,才能看出一加5屏幕分辨率的问题--旋转45度有竖线,也就是正常体位的斜纹,至于看出颗粒,把我妈的老花镜带上5cm处观看,大概还是有颗粒的。&/p&&p&&b&除了躺在床上歪着脖子近距离玩手机,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看出一加5颗粒的场景。--听我一句话劝,这样对身体不好&/b&&/p&&p&至于说“屏幕偏红”“辣眼睛”--你们需要校正下自己的色感。&/p&&p&deltaE是用来描述屏幕色彩准确度的指标,越接近1,颜色越准。&/p&&p&&b&一加5的平均deltaE是2.1,最大deltaE4.6,追平三星S8。米6则是平均3.6,最大8.4,严重偏蓝绿。一加5覆盖100%DCI-P色域,小米6覆盖94%NTSC色域&/b&&/p&&p&&b&我不知道你们的眼睛是什么构造,但对我这种看惯了图形工作站和专业显示屏的来说,大于3.0的色偏叫辣眼睛还是不合适的,应该叫强奸眼睛。&/b&&/p&&p&&b&就算你们天赋异禀,能看出300ppi的颗粒,甚至能看出同分辨率王者荣耀一个有颗粒一个没颗粒,考虑的色准问题,这两者至少也是互有胜负,加5屏幕是垃圾的话,米6屏幕也是个乐色。&/b&&/p&&p&&b&更新说明色准和色域的意义:&/b&贴一张图,手机后面是一台价值25000人民币(没有多写0)的惠普笔记本工作站,可以看到,除了手机贴膜造成的反光以外,一加5的屏幕色彩已经十分接近专业显示屏(下次路过小米店面,我再补张米6和一加5的屏幕对比吧)。&b&你所看到的专业视频、游戏、图片--的制作者,无一例外的都是盯着手机背后那样的屏幕制作出了这些作品。&/b&在这样的显示屏上制作出的作品,自然也是是要显示在这样的色彩上才有最好的效果。&b&因为美工们都是在他们自己的屏幕上,调出他们自已认为最好的色彩搭配的。&/b&&/p&&img src=&/v2-32eafd09be2ee3d67bb0_b.png& data-rawwidth=&1065&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5& data-original=&/v2-32eafd09be2ee3d67bb0_r.png&&&p&由于这一会手头没有小米6,当时去小米店铺体验时也没想着留照片,只好通过乳滑来示意一下。&/p&&p&这是一台同样覆盖94%NTSC色域,deltaE为4.1的华为平板。注意叶子和天空,已经明显看出色准的区别了。--摄影师通过长时间的辛勤劳动,用后面那块屏幕调出了完美的色彩,但是他并不知道发到你那里就变成了屎黄色,他想让你看看一片红黄两色的神奇树叶,结果在你的屏幕里看上去却是一个颜色 。。。小米6的表现会比他好那么一点点。但3.6也已经很近似这种糟糕的表现了。(这张照片和上张不是同一个相机拍的,相机本身有色差,只看同一张照片的对比就好),顺便一提,这台平板屏幕垃圾,但是gps出奇的准,一些高精度的定位工作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替代专业设备。我也不知道用来窝床上看剧的平板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gps。&/p&&p&&br&&/p&&img src=&/v2-cd1b2da4da7549d43ece_b.pn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cd1b2da4da7549d43ece_r.png&&&p&(小提示:找一块准确的屏幕——虽然可能对米粉来说比较困难——观看这两张对比照的效果最佳,因为这样才更接近实际肉眼观看效果。如果你拿个小米手机看这两张图,不排除你会以为两张对比差不多,四个叶子都是一个颜色,然后奇怪我在说什么的可能性。。。)&/p&&p&&b&上图那样的屏幕看多了,换下面那样的表现,才会真正的辣眼睛。而不是特殊体位才能解锁的分辨率问题。&/b&&/p&&p&(一般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最准的屏幕是大法手机和iPhone(色偏都低于2),如果有条件,各位可以拿小米6跟iPhone对比一下&/p&&p&另外,这两者的屏幕还有个区别就是:一加5的对比度是1500:1,最大亮度400nit,小米6则是0nit。在强光和室外环境下,小米6的高亮度更能看清屏幕,但除此以外,一加5凭借更高的对比度有着更好的观感。&/p&&p&3.外观&/p&&p&背面的外观确实是一个黑点。莫名其妙的抄了下iPhone,iphone又不好看,还不如去抄大法。&/p&&p&不过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倒没有困扰到我,如果你们以为,我会因为拿着一加5被当iPhone而难受,那就错了。&/p&&p&因为日常你能见到的我手里的一加5是这个样子的。&/p&&p&&br&&/p&&img src=&/v2-949a1b7cd8a4bf1e35d74_b.png& data-rawwidth=&246& data-rawheight=&4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6&&&p&这个手机壳必须好评,漂亮,贴合,特别轻薄,手感超好,完全不影响操作,就是有点贵。我之前用手机从来不想用手机壳,这是长这么大用过的所有手机里,唯一一个我能用下去的壳子。&/p&&p&&br&&/p&&p&跟米6相比,500块钱基本就是相机水平的差价,一加5的外观缺了些个性(当然如果说“广告可以关”的借口成立,这个还不构成黑点了,因为“可以加壳”),但除此以外,一加5用户还获得了:&/p&&p&1.色彩表现更准确的屏幕。&/p&&p&2.3.5mm耳机接口。&/p&&p&3.系统没广告。&/p&&p&4.大了0.5寸的屏幕。(不要评论说为什么这也算加价项目,你去问问苹果为什么加plus的机型更贵吧)&/p&&p&5.更小的外地迷路和野外遇难概率(这俩货的gps其实是菜鸡互啄,但相对来说,一加5勉强算是有个gps,米6呵呵,基本等于没有。至于哪家gps不菜鸡,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华为和诺基亚)&/p&&p&6.不用跟黄牛bb&/p&&p&500块钱,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值的,当然这个每个人感受不同,如果你相机只用来扫码,不用耳机,有没广告无所谓,喜欢小手机,从来不出自己的城市,并没有什么色感,那就没必要多花这些钱了。&/p&&p&至于系统,是“功能丰富”还是“臃肿”,是“简洁”还是“简陋”,这属于个人喜好问题,就不评论了。(但既然评论有这么多“广告可以关”,那我也用同样的逻辑加一句“一加5刷机体验更优”好了)&/p&&p&个人对一加5不满意的地方(前两条依然比小米强)&/p&&p&1.gps弱鸡,搞得我去外地还把单位发的专业gps给带上了。&/p&&p&2.出门在外,信号竟然还不如之前用了两年的华为p8。&/p&&p&3.屏幕的自动亮度不是很好用。十分诡异,不知道后续系统更新能不能解决。&/p&&p&4.官方手机膜竟然尺寸不符,把屏幕边角遮掉了,竟然这样还卖100块。&/p&&p&5.上文说的那个手机壳也卖100块,单买竟然达到了150块巨款,不过看在好用的份上,原谅他吧。。。&/p&&p&6.充电器不通用,原装太贵,想在办公室放一个,还得多花钱。&/p&&p&最后,发几张自己手机的桌面,个人特别喜欢一加的氢桌面,壁纸和图标分开。&/p&&p&以前用手机,都是壁纸和图标杂乱的摆在一起,曾想设置老婆照片,但不管怎么搞,图标都挡脸,后来也就不想设置什么花哨的壁纸了,会眼花,都是简洁图片或者干脆纯色,但是一加5让我第一次有了给手机找壁纸的动力。(当然这里纯属个人喜好了)&/p&&p&&br&&/p&&p&&br&&/p&&img src=&/v2-20b536afa387ce16c2f1e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20b536afa387ce16c2f1e_r.png&&&p&&br&&/p&&p&&br&&/p&&p&&br&&/p&&img src=&/v2-94a671dcbe88f32a551be5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94a671dcbe88f32a551be5_r.png&&&p&----------------------------------------------------------------&/p&&p&下面再补充一些。&/p&&p&&b&相机的所有性能都是可以用准确的参数描述的,&/b&一开始我只是自己拍样张靠经验分析,由于米6和加5相机差距实在过于明显,所以我敢下结论说加5更优秀,但这样也只能比出哪个更好,差距有多大难以准确掌握 ,所以我想找出具体的防抖等级、高感能力,宽容度数据和色彩范围及准确度,具体分析下把防抖加成考虑进去米6离加5还有多远。但我搜遍整个网络,甚至去了趟知网,都找不到各种手机相机最最基本的几个参数。能找到的只有cmos面积,分辨率和&像素尺寸&这种&新概念&。(相机的这一部分性能其实只要看cmos面积就行了,&像素尺寸&是这些手机厂为了向大众科普生生造出来的概念)只能作罢,要说不是厂商故意,我是不信的。&br&&br&所以我只好单说防抖了,&b&防抖的性能是有等级的。比如1级防抖,就是指达到没有防抖的情况下2倍快门速度的效果。2级4倍,3级8倍,以此类推。&/b&按照摄影圈子流行的焦距倒数就是安全快门的说法。比如等效30mm焦距,1/30s是安全快门,如果有1级防抖,安全快门则是1/15s。谁家防抖效果更好,看等级就一目了然。在摄影圈子里,讨论相机防抖直接就可以说是X级防抖。但搞笑的是,所有的手机评测和手机论坛,都是掂几个手机上样片让人肉眼识别,生生的把没有任何讲头的数据搞成了玄学,每次看到科技美学在架子上架四个手机跑步录像测防抖就想笑啊,你直接说哪个手机几级防抖好了。更何况拿录像来分析照相的细节保留,我不知道评测有没有收钱,反正不管收没收钱,这种行为都是蠢爆了。&/p&&p&评论里好多拿这个评测怼我的,拿录像细节说拍照的事怕不是石乐志。拍照和录像原理完全不同,防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拍照时,防抖是为了在弱光下获得更多细节,而一加5的在弱光拍照时细节比小米好太多,在录像时防抖则是为了更稳定的画面,评测里面,录像时一加5更稳但是细节会弱。但对录像来说一点只是互有取舍。——拍照更需要细节,这一点一加更优秀,录像时损失细节固然不好,但为了细节搞得地震一样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另外电子防抖居然比光学防抖更稳,更证明了小米6的防抖就是个摆设,这个下文继续说。&/p&&p&找了快1小时,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米6的防抖等级。我不知道来源真假,但如果是真的,&b&我已经把大牙笑掉了。&/b&&/p&&p&&b&先让我笑5分钟。&br&&/b&&br&最最垃圾的相机防抖是1级,1级大概是几十年前的相机水平,当时刚出了防抖技术,相机厂们纷纷拿这个东西炫技术实力,当然实际使用却聊胜于无,真正有了实用价值的是2级防抖(顺便一提,现在的单反微单乃至卡片机,3、4级防抖也只算例行公事,新的长焦没个5级防抖是不好意思出来见人的——别看数字小,这个“4级”“5级”对进光量来说是2的4次方和5次方的概念),至于说在1级以下,恕我无法用专业语言表达这个防抖等级。这已经low出了我的认知范围。&br&&br&&b&米6的防抖,大概等效可以提高40%的快门速度,大概可以叫&开根号级防抖&?&br&&br&再让我笑5分钟。&/b&&br&&br&懂点摄像皮毛的都可以get到这个笑点,什么概念呢,&b&就是说电子防抖,Photoshop防抖,乃至麒麟臂防抖,概率防抖,误差防抖,都比这个“开根号级防抖&靠谱的多。--&/b&我就自信我的右臂可以秒杀10个米6防抖,贤者时间的臂力误差都能大于这个防抖。对比一下,4级防抖对进光量影响是16倍,16对比1.4 --自己感受一下吧。&br&&br&再看一眼米6的广告&br&&/p&&img src=&/v2-3b19e0a9e8bfa1613eeb2d81eae3b38c_b.png& data-rawwidth=&1278&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8& data-original=&/v2-3b19e0a9e8bfa1613eeb2d81eae3b38c_r.png&&&p&&b&再笑5分钟好了。&/b&&br&&br&不知道哪天能有手机敢把那个&轴&换成“级”&br&&br&&b&我只能希望我看到的这个数据是假的,好让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有良心。防抖还要开根号我完全遭不住啊。。。快,米粉们快帮我找一个更准确更可信的数据出来打醒我。我从内心里还真是不愿意相信,这些厂商一直在骗了又骗,骗出了一朵又一朵花的。&/b&&/p&&p&我还在努力寻找更准的数据,终于在知网上花了两块钱找到了一篇分析小米防抖的文章,&/p&&p&于是我终于找到了。。。。。&/p&&p&&br&&/p&&p&&b&iphone是2级防抖!!!&/b&&/p&&p&&br&&/p&&img src=&/v2-4cfffb4ca70ab20e7b7b_b.png& data-rawwidth=&173& data-rawheight=&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3&&&p&&br&&/p&&img src=&/v2-8c49e55dd222d5f972f1_b.pn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p&&br&&/p&&img src=&/v2-b5ad1c06add_b.pn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p&&br&&/p&&p&&b&然而一篇写小米的文章,通篇不提小米是几级防抖。公开的却是iphone的防抖等级,并且得出了小米防抖比iPhone多两轴,所以更厉害的结论,大哥,你知道根号2和2的2次方差了多少倍吗。4倍根号2啊!你在“轴“之前,能说下&级&吗,四只兔子加起来也打不过两只鹰啊。&/b&&/p&&p&&br&&/p&&p&&b&雷军你看看人家的2级防抖。做为文化人,东施效颦你应该知道啥意思吧。&/b&&/p&&p&&b&---------------------------------------&/b&&/p&&p&越搜索越想吐槽啊,才发现&b&上了块1/2.3寸底的小米5s居然敢号称&暗夜之眼&,&/b&答应我,下次吹牛逼之前打个草稿好吗。。。&/p&&p&&b&先心疼索尼3秒钟,还叫“索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手机上使用1/2.3寸底的大法,这些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b&&/p&&p&&b&自诞生之日起,“夜之眼”就一直是徕卡50mm/f0.95定焦的固有称号&/b&。——一枚神一般的镜头,135系统中的极致毒物,拿着它去拍一坨shi,都会引发摄影爱好者的高潮并且收获一大堆“毒德大学”的赞叹。十几年来,多少相机大厂费了吃奶的劲,都没能超越。&/p&&p&佳能选手的50mm/f0.95定焦,同样有0.95大光圈。但是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太肉,美其名曰“梦幻之眼”&/p&&p&&br&&/p&&img src=&/v2-0fb120aff131eadda516c_b.png& data-rawwidth=&403& data-rawheight=&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img src=&/v2-9174bfd29ae_b.pn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v2-9174bfd29ae_r.png&&&p&&br&&/p&&p&&b&现在,一个底只有135全副40分之一大的手机,就凭着一块索尼在十年前就玩剩下的,40分之一大的底,就敢去挑战这个称号?神雕结尾那几个小丑争五绝称号都没带这么搞笑的。&/b&&/p&&p&&b&这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靠营销就当的起的称号。&/b&&/p&&p&&br&&/p&&p&&b&来瞻仰下真正的王者,“夜之眼”——徕卡50mm/f0.95&/b&&/p&&p&&br&&/p&&img src=&/v2-824c95309df50cebafabdd_b.pn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v2-824c95309df50cebafabdd_r.png&&&p&&br&&/p&&p&&br&&/p&&img src=&/v2-c51badd4d0a3cd12f521_b.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c51badd4d0a3cd12f521_r.png&&&p&&br&&/p&&p&-----------------------------------------&/p&&p&这两件神作,和“红米拍月亮”依然是同一个营销思路,盯着一个大牛(单反,iPhone,暗夜之眼),利用信息不对称,给大众造成一种&我跟大牛一样&,甚至&我比大牛更牛&的印象,&br&&br&&红米拍月亮&由于直接踩在了&手机战单反&的笑话上,被瞬间戳破。但这两次,准确的踩到了摄影圈子中比较深,难以和米粉有交集的地方。&/p&&p&-------------------------------------------&/p&&p&不要再来跟我说什么“我看小米的屏幕看着就更舒服”,“我觉得小米相机拍的已经很好看了,够用”--这种思路和你们鄙视的OV用户又有什么区别,“骁龙625够用了,我又不玩游戏,对我来说OPPO比小米更流畅”--我不是来反对米粉用小米的,也更不反对OV用户用OV。&b&我只是纠正一下一些人颠倒黑白的行为。澄清一些客观事实,综合来看,小米仍然是个性价比不错的品牌,我的目的不是黑小米,只是叶槽下吹水的营销,解释下一加5贵出的500块钱贵在哪里。不要跟商人讲什么良心,一分钱一分货,便宜你的东西都会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b&至于哪个对你个人更好,我只想说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都不一样,你连扫码都不需要我也没意见。我觉得拍照手机最好长这个样也跟你没关系。&/p&&img src=&/v2-b85bf3e69ebcd8_b.png&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v2-b85bf3e69ebcd8_r.png&&&p&-------------------------------------------&/p&&p&回应一下这位&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6035&/span&&span class=&invisible&&3835/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这种诡辩的能力和不辞辛苦的挑刺精神我十分欣赏,但整个回答看过去,也仅仅是对我限于篇幅(好吧,到今天篇幅已经收不住了,太多槽点想吐了,感谢能看到这里的同学)没提到的不重要的东西和不小心打错的字进行了补充,以及对我回答里比较模糊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根本没有反驳到我的核心观点。&/p&&p&1.关于摄屏对比,你自己看看我的评论区,有几个人知道色准和色域是什么意思的?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拿出直观的图片,才能更好给小白解释,至于数据我已经说过了,一加的deltaE是2.1,小米6是3.6。你再怎么洗,也改变不了3.6大于2.1的宇宙规律。&/p&&p&2.手机屏幕的颜色都是垃圾?所以色准不重要?不带这么和稀泥的——跟专业屏色彩管理比,手机屏幕都是垃圾,跟单反比,手机相机都是垃圾,跟i7比,手机cpu都是垃圾,跟gps设备比,手机定位都是垃圾,跟射电望远镜比,手机基带都是垃圾——那我们还讲究什么,大家都去买200块的功能机多好,反正都是垃圾嘛。&/p&&p&3.NTSC,我打成了NTFS,因为这是我的手机打字法自动跳出来的,我没仔细看,已经改了,这是我的错误。但这跟我所说的主要观点有什么关系呢,你的回答里全是这样东扯西扯,部分核心观点没有回应,回应的也完全避开了我的主要论证。&/p&&p&4.像素面积?既然你手里还有徕卡,相信也是懂摄影的吧,那你心里还没点b数?几乎同样面积的传感器,一加1600万像素,小米6 1200万像素,所以导致单个像素面积小米6更高。但在总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单看这一点,只是造成了高感情况下一个噪点更多,一个细节更差。在这一点上对高感的影响只是互有优劣。摄影圈内的人正常不会拿单个像素面积来说事。底对高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尺寸上——底大一级压死人,其他都是扯。小白也就算了,毕竟在手机厂的宣传下,“单个像素面积”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但我不太相信一个手持几万块钱镜头的人不懂这个,所以我已经在怀疑你的动机了。&/p&&p&5.小米6的防抖等级,确实没有官方数据,只有网友的自测结果,这个我承认,但如果真的给力,又何必这么遮遮掩掩呢,又为什么会在实际拍摄时出现这种结果呢。(弱光环境下的细节放大,请点开原图观看细节,这张图来源见水印,评测本身有些不太专业——把单像素面积当唯一,有些样片对比的对焦位置还不一样。。。——但是里面有很多样张细节,可以看一看自行比较下&a href=&///?target=http%3A///news/201708/dNMHCihvZWcodmr9.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201708&/span&&span class=&invisible&&/dNMHCihvZWcodmr9.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v2-5494bacc9bc3_b.pn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v2-5494bacc9bc3_r.png&&&p&&br&&/p&&p&。&/p&&p&6.关于夜之眼的营销,本来我就是顺带吐个槽,每个人对广告吹逼的耐受力不同,华为吹emmc比ufs快还不是照样有人信仰,你开心就好。关我毛事,我为什么要憋着。&/p&&p&7.dxo评分,我只看到你补充说明了这个评分的含义,补充的还不够完整,然后呢?dxo的评分你不服,你倒是说说哪里不服啊。&/p&&p&自己下软件来优化成pixel?你自己信吗?&/p&&p&哦,是获得pixel的“拍照体验”啊,从头到尾我在说的都是照片成片的“质量”,怎么拐到“操作体验”上去了?偷换概念,又是一个让人怀疑动机的洗地。&/p&&p&顺带一提,pixel使用的是imx378,小米6用的叫imx386,imx378是除了索尼自用不外传的imx400以外imx系列的旗舰产品,也是上面吹破牛皮的小米5s吹牛的资本,1/2.3寸底。&/p&&p&8.关于那篇两块钱文章,我当然知道那就是一篇不能信的小米营销软文,我把他贴出来,就是为了嘲讽和吐槽,因为他故意列出ip的防抖等级来让读者误以为小米手机也是这个效果,然后再得出“四轴比两轴强,所以小米比iPhone防抖更好”的谬论。是我的语文老师没教我文字表达,还是你的语文老师没教你阅读理解?&/p&&p&9.再次说明,驱动型号不能判断就是同一块屏幕。gtx1080和gt610使用的都是同样的驱动,但这里的差别可大了去了。一加5的屏幕在色彩方面的表现比一加3t好的多。&/p&&p&10.关于RGBw架构,你这个淡扯的太乱,我懒得给你整理。我就说一点:把你那段话里所有的&RGBW&全部换成&防抖&,乃至换成&大像素&,&高像素&,&大光圈&,&算法优化&,再换几个相应的做例子的手机,按你的逻辑完全成立,毫无违和感。——诡辩中最逗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p&&p&&br&&/p&&p&最后我做做好人,自己整理下主要观点,省的你找不到方向,有意见就直接从正面反驳这些,别整那些弯弯绕绕的。&/p&&p&1.一加5的相机素质整体强于小米6,包括弱光环境下细节保留更好(dxo评分及上图为证)&/p&&p&2.小米6的防抖约等于无,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遮遮掩掩的态度,自测结果,及上图的糟糕表现可以作为旁证。我的证据是弱了一点,但你似乎完全没拿出证据?拿出来打我脸嘛,找不到你手里有米6的话也可以自测啊。可以的话我非常想知道小米6准确的防抖等级,找了很久了。&/p&&p&3.一加5的屏幕正常使用看不到颗粒。2/3的p排折算比例有错误,实际是相当于323ppi。&/p&&p&除了趴床上玩手机想不出看到颗粒的理由。&/p&&p&4.一加5屏幕相较米6,色彩表现更好,颜色更准确。不要和“所有手机都是垃圾”这种稀泥,既没品又没逼格。&/p&&p&&br&&/p&&p&------------------------------------------&/p&&p&由于有点蛋疼,我来给反驳里的第10点做个示范:&/p&&p&光学防抖真的那么神奇? &/p&&p&光学防抖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1994年的时候尼康就做了出来,1995 年的时候佳能也出了几个镜头,无非就是 在镜头或者cmos上加个电动马达&/p&&p&这玩意技术难度高吗? &/p&&p&并不,无非就是拿马达补偿一下手抖。&/p&&p&这玩意先进吗?&/p&&p&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lg 的早期智能机viewty在2007年即采用了光学防抖。2012年的诺基亚lumia920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搭载 光学防抖的智能手机,1/3英寸,820万像素, 原理是什么?&br&理论上来说,防抖将安全快门速度降低,提高了它对弱光的感应能力,但它对高光区域的感应能力并没有什么帮助, 注意啊,我说的这些都是理论上。 &/p&&p&然后呢,有没有光学防抖 都要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啦,比如去马赛克啦,白平衡啦,锐化l啦,降噪啦,各种处理最后才能呈现一张照片。&br&结果嘛……&br&和诺记亚920 同个时代的iPhone5,一样的coms尺寸(1/3英寸),一个没防抖(ip5),一个有防抖(920),最后拍出来的照片谁比较好呢?&br&我想我这一票投给iPhone5应该不会被扣上没情怀的帽子吧? &/p&&p&注意,只是举例说明光学防抖并没有那么神奇,至于小米 6 和一加 5 拍照谁更好,我不做评论。&/p&&p&至于「有防抖的相机就是一定比没有的好」嘛,大家自行判断。&/p&&p&&br&&/p&&p&——我就说了毫无违和感嘛,最逗的就是这种换个反方向的词完全通顺的诡辩,真是一颗赛艇。&/p&
9.18补充科普“单个像素面积”。先看这个等式cmos总面积=像素数量X单个像素面积。对相机性能有真正影响的是cmos总面积。 对相机性能有真正影响的是cmos总面积。 对相机性能有真正影响的是cmos总面积。还记不记得很多年前,大部分人对手机拍照的唯一理解是“…
看回答前先正一下三观!&br&到底什么才叫黑?&br&这几天总有某品牌粉丝(虽然他们有些自称是看不去的路人,呵呵呵)来跟我说,哎呀,你是专业黑子吧,嘤嘤嘤,别顺带黑我们成吗?等等&br&我实在是不解这些人的三观&br&编造数据,图片,使用经历来对产品进行恶意诋毁才叫黑吧?&br&我的答案里,到底哪些是臆想的,哪张图片是P的,请指出来。&br&有错漏我愿意标识并改正,但是摆几张截图,然后让看官自我判断,这年头也叫黑了?&br&&br&说实在话,你们这牌子我还真懒得花时间编造资料来黑。&br&&br&----------------------------正文-----------------------------------------------&br&&br& 有人说一加海外的关注和口碑都是买水军吹的,也有人说,因为一加2搞砸了,所以一加已经混不下去了。这是一加发布当天,几大国外科技网站首页:&br&&img src=&/cabd01a4bd8fcf7ddeb07_b.png& data-rawwidth=&1258&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8& data-original=&/cabd01a4bd8fcf7ddeb07_r.png&&&br&&img src=&/a70cd97cec451c30d484bbca4bad8027_b.png& data-rawwidth=&1155&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5& data-original=&/a70cd97cec451c30d484bbca4bad8027_r.png&&&img src=&/c0fa5a1b824d8e056ac46147_b.png& data-rawwidth=&1047& data-rawheight=&6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7& data-original=&/c0fa5a1b824d8e056ac46147_r.png&&&img src=&/f43b0eeb5fef9c63ea4c09_b.png& data-rawwidth=&1066&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6& data-original=&/f43b0eeb5fef9c63ea4c09_r.png&&&br&同时买通那么多大网站,这刘作虎怎么在国内营销那么不给力呢?&br&&br&印度亚马逊(“失败”的一加2和和米4印度版对比,看打分和评论数)&br&&img src=&/fc2fe6daf_b.png& data-rawwidth=&1229&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9& data-original=&/fc2fe6daf_r.png&&&img src=&/03e66f617aa527d19fbe_b.png& data-rawwidth=&1165&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5& data-original=&/03e66f617aa527d19fbe_r.png&&&br&因为The Verge的评测有分项打分,比较好对比,这里给出和S7的对比。&br&&img src=&/2a2faf6defcd195cbfd5e_b.pn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2a2faf6defcd195cbfd5e_r.png&&&img src=&/0d2243ba7_b.pn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0d2243ba7_r.png&&&br&不管怎么说,看到刘作虎这次的诚意,可以说不玩虚的,特别是在“国际大厂”忙着找宋钟基;华为忙着“封爵”;魅族忙着把发布会做成演唱会,忙着发布降级的旗舰产品;小米忙着在ROM里插播广告,忙着宣传“黑科技”的这种浮躁恶劣环境下。这种态度显得尤为珍贵。&br&&br&----------------06/16 update-------------------------------------&br&这段时间忙着看youtube的测评,因为国内的多是真机体验上手,评测还没有出来(&i&说句实在的,刘作虎的重心确实没有放在国内市场,因为据说几大评测如The Verge,MKBHD,&/i&&i&Android Authority早在6月初就拿到真机了,所以15号全球一发布,就立刻上线评测,但是国内的评测机构不知道是拿到真机的时间太晚,还是评测耗时太长&/i&)&br&&br&总结了youtube上的上万条评论(是的,你没有看错,上线1天MKBHD的评测就有7000多条评论)和国内知乎的评论,发现国内外对手机的评价标准真的是有区别的。&br&&br&国外的吐槽点主要有下面几个:&br&1.背面太像HTC&br&2.3000mAh的电池太小(他们显然没体验过OPPO的VOOC闪充)&br&3.不支持存储卡扩展&br&都是比较实在的一些点&br&&br&至于国内,我看到太多情绪性的判断:&br&如,&b&太丑&/b&,正面丑,背面丑,侧面丑等等(就连S7E都会有这种评论,这种纯主观的判断我觉得根本不适合作为评价的标准)&br&如,&b&太重&/b&,&b&手感不好&/b&等(显然还停留在一加2那200多克给人留下的印象里,一加3只有158g,我用过150g的LG G3,如果这也能算重的话。。。况且,手感真TM爽是刘作虎今天发布会的一个重点)&br&如,&b&毫无亮点,没看出不将就&/b& (又是一个极其主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放到任何一款产品上,因为亮点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严格标准定义的东西)&br&我想问,远超过S7和mi5的充电速度算不算一个亮点?&br&&p&安兔兔和GEEKBENCH3跑分超越S7 edge算不算一个亮点?至少说明整体调教是到位的,完全发挥出硬件的性能。&/p&&p&支持刷机保修,开放Device Tree,以后可以有众多ROM可以选择算不算一个亮点?&/p&&p&其实,作为nexus的粉丝,单凭一加是国产里唯一可以刷接近原生系统的ROM就觉得值得一试了。&/p&&p&依然保留了众多个性化后盖算不算亮点?我觉得这一下就解决了被不少人批评的后背丑or像HTC之类的问题了。&/p&&br&&p&根据我的观察,在国内想做真正好的产品并且获得成功,就像想拍真正好的电影并且获得好的票房一样困难。因为&/p&&p&一是从重文化,粉丝效应太严重了。&/p&&p&二是国内消费者还没有到能对无节操是商业炒作,玩概念轰炸免疫的阶段。&/p&&p&所以还是有众多商家抱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信条在弄产品,弄营销。&/p&&p&&br&这几天,在一加论坛里看到一些帖子,用一句”很失望“”没亮点,再见了“之类的做个标题,然后点进去一看,放一张pro6 或者mi5的照片,说什么终于入了XX坑。不管是不是水军,但是我相信,这批人对一加的看法或判断是不可能保证客观的,因为如果后来他们承认了半个亮点,就证明了他们当初选择的草率或错误,自打脸的事情可没什么人爱干。&/p&&br&&p&刘作虎可以说是一个极糟糕的speaker,发布会开的毫无激情,介绍也是结结巴巴,一副很没自信的样子,但是,从他讲到一加拍照的一个小细节,我有被touch到,他说他的一个好哥们,在登山接近山顶的时候,用一加拍了照片,然后跟他说可媲美单反的效果。刘作虎支支吾吾的说了这个故事,然后马上补充说,他不觉得手机有可能跟单反PK,这可能只是个人的感受,还希望大家自己去验证,体会等等。我从中至少看到一种对事实的敬畏之心,这是做好一个用心产品至关重要的态度。&/p&&p&相比较起来,我只记得这些宣传:&/p&&img src=&/b07e54ede1e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img src=&/3c276b35414fbaba1bc6eb_b.pn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3c276b35414fbaba1bc6eb_r.png&&&img src=&/9c5c6be415e2da39acf2_b.jpg& data-rawwidth=&926&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6& data-original=&/9c5c6be415e2da39acf2_r.jpg&&&br&------------------------------------回应--------------------------------------&br&有些&b&米粉&/b&真是护主心切,这是别的品牌的答案,我提了小米几句,就成了资深米黑,请问,我提供的图片,和评价,有哪个是杜撰的?&br&&br&好,就算我上面的对比图,笔误把mi4i写成了mi4(确实不太了解这两个型号的差别),我这里放上mi4的图片。&br&&img src=&/5a750fdbec9c82ed988dabeeb8c4eb13_b.png&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5a750fdbec9c82ed988dabeeb8c4eb13_r.png&&看到评论数了吗?&br&&br&评论数最高的是售价600多RMB的&br&&img src=&/fefbb617be2e7d47eb6c_b.png& data-rawwidth=&967&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7& data-original=&/fefbb617be2e7d47eb6c_r.png&&至于小米的高端产品mi5, mi note,对不起,找不到,也许是小米觉得印度人民买不起2000RMB以上的手机吧。
看回答前先正一下三观! 到底什么才叫黑? 这几天总有某品牌粉丝(虽然他们有些自称是看不去的路人,呵呵呵)来跟我说,哎呀,你是专业黑子吧,嘤嘤嘤,别顺带黑我们成吗?等等 我实在是不解这些人的三观 编造数据,图片,使用经历来对产品进行恶意诋毁才叫…
&p&&b&先给答案:&/b&&/p&&p&很难说H2OS 是「照搬」了原生,只能说H2OS是基于 Anroid L 基础上根据google的material design结合一加自己对OS的理解进行设计开发的一个OS。从视觉上,我们将material design重新演绎,在交互上也进行了一些优化。&/p&&br&&p&&b&下面长回答:&/b&&/p&&img src=&/21ec22f1773514_b.jpg& data-rawwidth=&2190& data-rawheight=&2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90& data-original=&/21ec22f1773514_r.jpg&&&br&&p&根据图片我们看到, H2OS 和 Android L 的区别在第一眼的感官上已经相当明显了。&/p&&p&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并没有基于原生的设计规范的系统。而更多的是用android的底层,做iOS的交互、视觉。&/p&&img src=&/2bb92c5cd1fbafc04bac1_b.jpg& data-rawwidth=&3280& data-rawheight=&2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80& data-original=&/2bb92c5cd1fbafc04bac1_r.jpg&&&p&模仿 iOS 是一个比较聪明和保险的作法,iOS已经在市场得到认可,同时iOS的优秀体验也得到用户的赞许和接受。&/p&&br&&p&但这并不是一加希望做的,我们不断的问自己[真的只有这样一条路才能获得成功么?这场比赛规则已经被iOS所固话了么?终点在哪里?我们该何去何从?]&/p&&p&团队其实也很困扰、迷惑。世界很大,我们想去一些没什么人去的地方看看。&/p&&br&&p&去年,google给出了自己对设计的理解Material Design。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原生始终在国内无法成为主流呢?&/p&&p&团队进行了一些列的思考,Google服务的缺失、语言表述的不友好、一些早期版本所构建的包袱、本地化问题应该会是android原生在国内无法被接受的主要原因。&/p&&br&&p&在一个通篇都是iandroid(android+iOS)的环境,继承android血统反而成为了少有人走的路。&/p&&p&原生有着许多优秀的地方,设计对质感的理解,对现实的抽象,运行稳定、省电、反应灵敏等等,我们希望得以继承。而将原生的水土不服完全解决。&/p&&br&&p&有了方向,剩下的是如何融入一加对系统的理解。无论是氢表达,还是融合艺术,亦或者面对扁平还是拟物的争论,我们都希望融合material design和oneplus design。&/p&&br&&p&&b&模仿很容易,创新很难。&/b&&/p&&p&我们不能保证创新一定能成功,但是模仿就一定不会成为经典。&/p&
先给答案:很难说H2OS 是「照搬」了原生,只能说H2OS是基于 Anroid L 基础上根据google的material design结合一加自己对OS的理解进行设计开发的一个OS。从视觉上,我们将material design重新演绎,在交互上也进行了一些优化。 下面长回答: 根据图片我们看…
不是搞手机的,但参与过LED专利池协议,也和印度律师打过交道,谈点个人的看法。 &br&&br&专利,初看是个技术问题,再看是个法律问题,最终是一个商业问题。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将会是中国企业的日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大量的法学院学生,将来的归宿都不在律所,而是在这些科技企业。 &br&&br&对于题干问题,一方面可以用高通的专利反授权来解释;另一方面我看已经有很多人想到了,是因为出货量还小。所谓要把羊养肥了再杀,这话说对了一半。我认为更好的比喻是剪羊毛而不是宰羊。宰羊只能吃一次,羊毛可以一直剪。所以让羊继续活着、活好,其实更符合权利人双方的利益。 &br&&br&如果产品销售规模不大,专利持有人的律师确实懒得管。然而从去年开始,全球出货量前十名的手机厂商里中国突然占了六席,像一加这种在国外迅速打开局面的企业,要是被盯上是很自然的。像小米去年就被爱立信在印度告了,说侵犯了和3G有关的8项专利,诉到德里高等法院。 &br&&br&爱立信这个公司很有意思,说是科技公司,不如说已经是半个律师事务所,诉讼是其主营业务之一。爱立信的知识产权部门现在已经是爱立信的核心盈利部门,官司打遍全世界,三分之二净利润都来自于手机厂商的授权费,堪称其最赚钱的业务。以前老说那些无实体业务,专靠买专利、告专利赚钱的,叫patent Troll。爱立信有向patent Troll靠拢的趋势,当然,区别是它还是有研发部门的。 &br&&br&现在专利诉讼已经成为手机行业市场竞争的一个日常手段,手机制造涉及几万项专利技术,只要市场稍微一热,专利诉讼必定爆发。一年365天,恨不能天天在打官司,今天我告你,明天你告我,两边律师都熟的跟同事一样。高科技领域尤其是重灾区,今年上半年美国90%的专利官司都是patent Troll发起的: &br&&img src=&/b92b5c105e6feaffcece9ad6f9c6ef67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b92b5c105e6feaffcece9ad6f9c6ef67_r.jpg&&(NPE &non-practising entity& 其实就是专利流氓的委婉写法)&br&&br&打专利战怎样获得最大利益都是有策略的。这种诉讼战已经是全球布局,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外国的厂商知道中国的法院必须听从指示,必须服务于中国的产业政策,就算胜诉金额也小的可怜,还不一定能执行,所以现在很少能看到他们选择在中国起诉。 &br&&br&所以最近十年海外专利诉讼剧增,是件特别必然的事情。国外对中国企业&Dawn Raid& 的执法模式已经非常熟练。Raid的人一般是法院指定的几个专家,加上几名对家派来的律师、和法警组成。有时没有事先通告突然袭击,冲进来之后先一顿咔咔猛拍,再抢走一些样品作为证据,在场的专家写一个Expert Opinion作为法庭证据使用,气势上很吓人。 &br&&br&但因为这类官司因为技术复杂,专家举证程序实在冗长,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略有点纸老虎。聘来当地最顶级的诉讼律师,在诉讼程序上找一些卡bug的打法,用时间换空间,也不是不可能。就小米那个案子为例,虽然被爱立信在印度搞了一下,但律师充分利用了诉讼程序,很快就让印度法院授予了临时销售许可,只要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就可以继续在印度销售。 &br&&br&100卢比才几个钱? 9块多人民币而已,和手机贴个膜也差不多。就算最后败诉,之前的销售早就回笼了。以现在知识产权诉讼的技术复杂程度,苹果在中国的的确权诉讼都拖将近两年,按照印度法院那个蜗牛审理速度,等到这个案子判下来几年都过去了,人家产品都更新好几代了,早就赚的盆满钵满。 &br&&br&过去中国那些100多美元低端安卓机利润率极低,就是交百分之一的专利费,利润就快没了。但现在国产手机在价值链上早已今非昔比,像一加这样的公司,如果运营利润率能超过5%,就算支付专利费,也完全可以承受。 &br&&br&现在关税壁垒和一般性非关税壁垒已经大大削弱,全球贸易壁垒的80%都是技术贸易壁垒。中国以前经验不足,10几年前DVD行业整体被巨额专利费整一次,国产 DVD机的出口基本被废了,广东这边倒了一批代工厂。在这一仗之后,中国政府就意识到了专利权诉讼是可以拿来当枪用的。现在,中国智能手机算是我们国家制造业唯一几个还有亮点的地方,国家绝不可能看着DVD产业那一幕重演。各种刁难外企的产业政策、行政审查手段和国际商贸规则,其实就是在为我国企业争取bargain的空间,这叫“气势上不能输”。 &br&&br&企业也不是低情商的傻逼。比如爱立信这样的公司,必然会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而这几年是中国4G建设的高峰期。不会和中国政府撕破脸,所以通常这种海外诉讼官司往往不会打到见血致命的程度,大部分最后都会调解结束。 &br&&br&应对专利权诉讼,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合作或者并购方式取得一些专利库,比如谷歌收购 MOTO 也是为了躲避专利陷阱,HTC跑到美国买了好几个公司,一个公司就等于两三百个专利,自己弹药足了,对撕也更带劲。反正现在国内资本市场钱多,欧洲那些企业去买几个储备着将来当王炸,专利数量自然就上来了。 &br&&br& 中国企业也可以在天朝的司法管辖权起诉这些外国公司,中兴就和爱立信这样来过一次。毕竟中国是自己的地盘,还是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无论是弹药库,还是交叉诉讼,实质都是在增加和解的筹码。 不仅如此,企业间还可以搞联盟,华为中兴这种专利多的企业就搞交叉许可。单个厂商的实力有限就抱团,国内虽然撕的惨,但未必到了国外就不能化敌为友。三星、中兴甚至都和爱立信达成全球和解了,其实什么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br&&br&专利持有人也不是真要干掉这些厂商,毕竟要一直活着才能长期剪羊毛。只是他们很擅长“打着宰羊的旗号剪羊毛”来营造声威,造成不得不坐回谈判桌的局面。所谓和平解决,就是要你花钱消灾。那就花呗,花钱可以买时间,花钱还可以买太平。 钱要大家一起赚,杜月笙老师早就教过了。&br&&br&像小米这种在通信核心专利储备上几乎为零,只有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都敢走出去还大卖,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企业家永远是能把风险变成数字考虑的。个人感觉一加比小米在海外走的更深,去年在海外销量就占了全部销量的60%,其中欧美市场能占一半,有三四十万台,是非常罕见的海外表现超过国内的手机。不可能仅仅因为专利权风险就放弃这块蛋糕。 &br&&br&现在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已然白热化,不出去开分矿,只有死路一条。况且国外竞争真的没有国内这么惨烈,出去的现在海外媒体风评都很好,国产手机看来真的是要开始横扫了。 &br&&br&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算专利权诉讼再多,也阻止不了开疆拓土的发财决心。
不是搞手机的,但参与过LED专利池协议,也和印度律师打过交道,谈点个人的看法。 专利,初看是个技术问题,再看是个法律问题,最终是一个商业问题。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将会是中国企业的日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大量的法学院学生,将来的归宿都不在律所,而是…
重重谎言构建的迷宫————一加DASH/OPPO VOOC闪冲技术&br&&br&知乎现在已然成为互联网品牌口碑营销的重要阵地了,而且某些人也抓住了某些趋势,毕竟知乎也不是人人全知全能,只要你音量够大面子够大,有问题也可以糊弄过去,大家都懂的。&br&&br&只不过,世界上还有我这种蛋疼的人。&br&&br&先放&b&结论&/b&:&br&&ul&&li&&b&VOOC/DASH闪充并没有比高压充电更安全,纯属虚假宣传&/b&&/li&&li&&b&一加/OPPO机型存在使用和充电时的电量造假行为&/b&&/li&&li&&b&高压充电的效率并没有那么不堪,发热跟具体机型设计有关&/b&&/li&&li&&b&VOOC/DASH闪充严重的兼容性问题被刻意淡化,能做兼容的情况下刻意不兼容,这是什么态度?&/b&&br&&/li&&/ul&&br&&br&&br&1.&b&恐吓式营销,DASH/VOOC闪冲是否更安全&/b&&br&&br&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一加3的DASH闪冲就是OPPO VOOC闪冲的马甲(忍不住吐槽下,谁家快充技术没MCU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换了数据线和手机底座的接头,从Micro—B换成了Type—C。&br&&img src=&/1aba848d3bdcc4efe200d_b.jpg& data-rawwidth=&1976& data-rawheight=&1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76& data-original=&/1aba848d3bdcc4efe200d_r.jpg&&&br&从OPPO VOOC诞生起,「韩国大厂」就一直宣称这种技术更安全,因为低电压啦blabla,不仅在官网大肆宣称,更在线上线下的营销引导中大放厥词。&br&&img src=&/dfa5a38bc64_b.jpg& data-rawwidth=&3384& data-rawheight=&2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84& data-original=&/dfa5a38bc64_r.jpg&&&br&然而事实果真如此?&br&&br&一项消费类电子产品要想上市,是需要通过层层把关的,在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3C认证。&br&&img src=&/1739bd5fae545e3c4dce5d366afde570_b.jpg& data-rawwidth=&1063& data-rawheight=&7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1739bd5fae545e3c4dce5d366afde570_r.jpg&&&br&没错,就是现在与工信部入网认证合称两大爆料狂魔的3C认证~~&br&&br&3C认证有着严格完备的准入机制,尤其是对电源这种事关安全的重要指标;而且鉴于手机充电功率长期停滞不前,在可以预见的10年间,我想3C标准对其安全性的验证也不会过时,毕竟人家几千瓦都有验证嘛~~&br&&br&更何况,从原理上说,做过电源的朋友都知道,在弱电项目中,宁可提升一点电压都要减少一点电流;大部分安全事故或者说隐患,都是出现了电流泄露造成的。例如很多所谓手机电死人,都是自己买了垃圾配件导致的。&br&&br&常识:人体安全电压是36V,持续安全接触电压是24V,比起现在最高12V的高压快充技术来说,你懂得......然而安全电流是多少呢?——蛐蛐10mA,也就是0.01A。当然了,其实因为人体电阻,手机充电器不管是12V=2A还是5V=4A都电不死人。&br&&img src=&/e9be6fd4cc3206_b.jp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1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br&所以我真的很想问下OPPO/一加的朋友们,你们是如何扭曲物理学常识,得出在手机充电时,大电流比大电压更安全的结论?&br&&img src=&/b08dbd806dbe2cc9dc6ec218_b.pn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b08dbd806dbe2cc9dc6ec218_r.png&&&br&哦,你们会说「我们安全措施做得更到位啊!」我觉得真是挺可笑的,也许糊弄外行可以,但是手机充电发展到今天,你就算是用货架产品完全不研发,从数据线到主板参考设计都自带几十项安全措施;尤其手机接口进化到Type—C之后,数据线端的安全验证更为严格,对端口保护苛刻到了电流通过能力3A以上数据线需要加入E-Mark电子芯片验证的地步。&br&&br&如果你们不服气,那么所谓更安全的结论,有可靠地数据支撑吗?请问是哪一家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依据什么相关规范和标准,给你们做了这样的检测报告呢?&br&&br&请注意,「这里一共3个问题哦」&br&&br&而且VOOC整体技术能保证万无一失?呵呵&br&&img src=&/76fa0aa69a0_b.jpg& data-rawwidth=&2328& data-rawheight=&2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28& data-original=&/76fa0aa69a0_r.jpg&&&img src=&/5fdc1ddcbe27eb73cb9d4_b.jpg& data-rawwidth=&2372& data-rawheight=&2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72& data-original=&/5fdc1ddcbe27eb73cb9d4_r.jpg&&&br&忍不住再戳一加的伤疤,参见我以前写作的的文章《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一加2阉割快充看一加的无耻》&a href=&///?target=http%3A///p/%3Fmod%3Dzwenzh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一加2阉割快充看一加的无耻&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54fa128be5ccd308fffa108ebfeff293_b.jp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54fa128be5ccd308fffa108ebfeff293_r.jpg&&&br&一加2的Type—C数据线出现了严重的设计缺陷——没办法过3A的大电流,但是错误设计的电阻会让充电器认为能过3A!&br&&blockquote&&p&在产品设计和定型过程中,居然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是完全无法容忍!USB Type C 1.1 版规范在2015年4月份就已经出来,作为使用Type C的厂家,一加不可能没有阅读过此规范!&/p&&p&从设计到测试再到最终量产,一加居然都没能发现这个严重而低级的可笑的质量问题,其内部管理之混乱,研发、测试实力之低劣可见一斑!&/p&&/blockquote&上面的文字到今天我都觉得不为过,然而时至今日,我都没有看到一加对国内一加2用户做大规模召回处理,倒是从朋友那里听说一加PR把我拉黑了,手动滑稽。&br&&br&再来看实际产品,对比下200块钱的贝尔金USB 3.1 Type—C数据线,从线径看我没觉得一加3这个达到了Type—C定义中最高端的5A啊,再看看保护措施集中的USB两端,我也没觉得你这个保护措施就好到哪里去啊?&br&&img src=&/ba6b2a8f6e26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ba6b2a8f6e26_r.jpg&&&br&&br&再来看大家关心的&b&电池寿命&/b&。&br&&br&OPPO微博前两天吹VOOC的时候,突然把电池寿命从500次大幅拉升到了900次(指的是次数完结,电池依然有80%剩余容量),我心中一惊——难道真有黑科技?&br&&img src=&/deafbf44cae8d_b.jpg& data-rawwidth=&2332&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32& data-original=&/deafbf44cae8d_r.jpg&&&img src=&/10d38edc2fe351b41c7e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12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10d38edc2fe351b41c7ed_r.jpg&&&br&直到我去参加了617那天的快充技术会议........&br&&img src=&/914f1f5ac6ed3632badd6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14f1f5ac6ed3632badd6d_r.jpg&&&br&原来是电池供应商——ATL自己把牛逼吹上了天,800次你怕不怕!而一般来讲,中间100次循环寿命测试,不要说普通消费者,就算是一般的测试机构都没那个时间和能力检测出来的,自然OPPO可以大吹特吹。&br&&br&不管是低电压DASH/VOOC还是高电压的QC/PEP/PD/FCP,实际上进电池的电流都是一样的电压;在大家都用CC-CV充电法,电池寿命完全看电池厂技术的时候,我倒想知道VOOC/DASH到底有什么超牛逼算法能突破物理学定律。&br&&br&我在此呼吁知乎诸位手机厂商的营销人员,请与你们的供应商密切沟通,看看官网电池寿命文案要刷新到什么数值,要大力学习人家这种蜂拥而上的吹牛Bee精神!&br&&br&有人说,安全问题你就BB这么多,有什么意思啊?&br&&br&当然很有意思!你国巫蛊之风盛行多年,什么科学技术都要附会点东西——手机辐射啊,WIFI辐射啊........老百姓啥也不懂,商家就开始疯狂利用人性弱点——恐惧、害怕等等负面情绪进行营销。&br&&br&远了点说,就是CDMA技术进入中国,前主子联通、后主子电信,在推广的时候总喜欢吹逼说CDMA绿色辐射低啊,GSM辐射就是大。所以中国移动不安全不健康blabla~~~&br&&img src=&/b48b829b30d08b4f7bfd9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48b829b30d08b4f7bfd99_r.jpg&&&br&结果呢?你国老百姓真是疯了一样信了这些鬼话,但是按照「宁可信其有」的原则,老百姓们干脆认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寄卖行营业执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