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mobi比死亡··不战和平比生存·你是要死亡还是要生存自己走的路自己选择 ·

我们为什么要战斗【风的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贴子:
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1L给那些真正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人们!
2L转自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
艹 你 妹!°娘!审 你 妹!删 你 妹!
这里是中国。”&&&& 在一个极端闷热的夜晚,差两天,便是日本广播天皇停战诏书的60周年,百余人应邀来到。灯一黑下来,人们便听到这一句话。&&&& 声音来自60年前。大概是年代久远所致,这个英语男声已有些失真:“这,是中国战役。 这,是1937年9月的上海。”&&&& 引导人们听到这个声音的,是一段响亮的号角,人们侧过头,仔细辨认,发现在美国国徽的背景下,播放的竟然是,掌声顿时从大厅的各个角落响起来,但很快便被飞机的轰鸣和炸弹的爆炸声湮没。“这,是中国战役。这,是1937年9月的上海。一场新的令人恐怖的战争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头上,第一次落下炸弹。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无辜的中国男人、女人和孩子,要死于冰雹一样落下的炸弹?”&&&& “一旦开始放映,士兵们便惊呆了,他们始终坐在那里,直至电影结束”&&&& 这是一部名为《中国战役》的纪录片,制作于1944年。从1945年开始,在美国军营和各大影院公开放映。时隔60年后,它第一次进入中国,向人们介绍,那时的美国人民是如何了解这场战争,如何看待战争中的中国人民。&&&& 与这部影片同时放映的是,讲述来自中美及各国的人民,如何在被破坏之后,耗时3年,历尽艰辛,修建了一条长1079英里的新的运输通道:“工兵们在修建公路中运走了1350万立方米的土方。这些土方足够建造起一堵从上海到的一米宽、三米高的大墙;“工兵们从河床中挖出138万余立方米的砾石来铺垫路面。如果用火车来装运这些砾石,这辆火车将长达687英里;“它穿越了10条大河和155条溪流,全程共架起了700余座桥梁。”&&&& ……&&&& 开映前,文化参赞斐孝贤先生介绍说:“这些纪录片最初在的军队训练营里播放。播放常常是午饭后,或者早上刚刚结束了五英里长跑。那不是个看电影的好时机。可是,一旦开始放映,士兵们便惊呆了,他们始终坐在那里,直至电影结束。”&&&& 这种情形在60年后同样发生在中国。因为比预定放映的拖延了近一个小时,很多观众变得烦躁,甚至开始起哄。但一旦闪烁着雪花夹杂着白道的画面出现,场面顿时安静下来,整整65分钟,再没有响起过其他的声音,除了叹息与掌声。&&&& 半个月后,类似的场面再次出现在北京北海边北图老馆里。另一部战争纪录片:《危难中的中国》第一次在中国放映。伴随着飞机轰鸣以及频落的炸弹,话音再次响起:“这里,是中国;但已不再属于中国人民。七年以来,这里已成为日本帝国的一部分。”&&&& 不到一秒钟,镜头切换,穿流的人群、辛苦工作的人民、准备战斗的士兵:“这里,也是中国。这是自由的中国,抗争的血战在这里继续。”&&&& 近200名中国观众坐在放映大厅里,空气闷热,却安静异常。坐在所有人前面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90岁的哈罗德·吉尔先生。为了这部纪录片在中国的首映,他特地从美国赶来。&&&& 是的,这里———是中国。&&&& 60年前,坐在这些纪录片前的,是一群刚刚中学毕业或刚刚走出农田的美国青年。在此之前,他们并不了解相隔一个太平洋之远的异国正在发生着什么。但很可能,他们即将踏上那个国度,和当地人民一起战斗。没人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没人知道,将有多少人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二战期间,大约有6万名美国士兵和几百名女兵参加了在中国的战争。”斐孝贤参赞说,“在电影中或报纸上,他们都是英雄。但当他们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却是在刀尖上求生存。他们都是我们今天首先要感谢的人。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和中国专家,提供着维修、保养、供给、通讯、建筑和医药方面的支持。”
&&&& 斐孝贤相信,有很多人,是从这些纪录片中第一次看到了中国,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毅,从而了解了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是什么样的人民。&&&& 他提到最近正在读的一位美籍华人回忆二战的文章。“他说:在二战前,许多美国人对生活在美国的华人有偏见,认为他们就是洗衣工或码头劳力。但是,当美国人看见了中国人面对日本侵略时所做的英勇反抗,这种态度发生了改变。”“正是在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放弃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斐孝贤说,“我想,也许正是像《中国战役》这样的影片,改变了美国人的想法。”&&&& 一个值得为之斗争甚至牺牲的理由&&&& 解说在继续———&&&&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渡过,不过是168年前的事;发现美洲也仅仅过去了452年;1500年前,世界见证了古罗马帝国的衰落;3400年前,摩西接受了;3700年前,埃及人修建了。但是,4000年前,就已经存在。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它是一种有关艺术、知识和和平的文明。&&&& ……&&&& 众多。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口。如果中国的全部人口四人一排肩并肩地从你身边走过,这个队列将看不到尽头。因为在最后一个人走过之前,会有新的中国人出生并长大。地球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既然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们全部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从未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他们,是热爱和平的人民。&&&& 他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航海,如果没有这种罗盘,人类无法横渡任何一个大洋。他们中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他们对恒星和行星的观测,使得的精确计量变为可能。这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为什么我们将“瓷器”称为“中国”?因为中国人发明了制作瓷器的工艺。众所周知,他们发明了。但却没有将火药作为一种战争武器使用,而是用于庆祝和宗教活动。在诞生之前的500年,中国大哲学家已给世人留下了这样的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人使我们居住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的,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直到最近,我们当中才有少数人开始关注它。现在,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发生。&&&& 对于纪录片《中国战役》的导演弗兰克·卡普兰来说,这场战争的来临,也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几个星期后,这位因《一夜风流》而获奥斯卡奖的好莱坞著名导演,突然被美军参谋长马歇尔召见。此时,卡普兰已穿上军装,成为一名美国陆军少校。他不知道,这位统帅美国军队的将军找一个少校究竟有什么事。&&&& 仅仅报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坐在办公桌后的马歇尔向他微微一笑,便开始了谈话:“在很短的内,我们将有一支庞大的国民军队。其中,平民与职业军人的比例将会达到50∶1。我们自己也许会认为这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但是德军和日军的指挥官却把这当成我们最大的弱点。“他们认为,美国的青年们未免过于软弱,过于多情,过于散漫,我们不能和他们那些经过高强度训练、思想高度统一、经过充分动员的职业军队对抗……&&&& “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随心所欲的年轻人是否能够遵守铁一般的战争纪律?是否能够在冰冷的极地、酷热的沙漠或腐臭的丛林中进行战斗?是否能够从心理意志上战胜所有其他的军队———即便沉浸在厌倦和想家的情绪中?&&&& “依我的判断,答案是:能!美国青年,以及所有自由国家的青年,都习惯于为自己行动和思考。他们将证明,他们不只和集权国家的士兵一样,甚至优于他们,只要———而这点确实非常重要———告诉他们:你为什么会穿上军装,告诉他们一个值得为之斗争甚至牺牲的理由。“而这些,卡普兰先生,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你的工作。为了赢得战争,我们必须赢得人们的信念。”“现在,卡普兰先生,我想和你制订一项计划。”马歇尔最后说,“要摄制一部我国历史上首创的纪录片,一部事实确凿的纪录片,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的年轻人解释: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 有些吃惊:“可是,将军,不瞒您说,直到现在我没有拍过一部纪录片。我甚至都没有在拍过纪录片的人身边呆过。”&&&& 的声音尖利起来。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先生,我从来也没有当过参谋长;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子弹打穿大腿的经验;而那些直到一年前还没有见过海洋的士兵,今天正在驾驶着我国军舰!”&&&& 立刻说:“对不起,阁下,我现在就去制作迄今为止还没有过的大规模纪录片。”&&&& ,在他的自传里详细记叙了这一场景。这部系列纪录片后来就被定名为《我们为什么参加二战》(WhyWeFight),并成为美国二战时期最受好评的纪录片之一,它聚集了当时和最好的电影及动画制作人员。《英国战役》(第四部)根据的命令在英国广泛放映,《俄国战役》(第五部)则根据的命令在各地放映。《中国战役》是七部系列片中的第六个,为它编曲的迪米特里·蒂奥姆金是的作曲者,而念旁白的则是主演《碧海金沙》的男演员沃特·休斯敦。&&&& “不可否认,这系列纪录片只是下美国观点的简化。”斐孝贤参赞说,“要在一个小时的里,解释战争发生的原因,这部纪录片简化了———也许是过分简化了———一些复杂的事情。现代历史学家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些错误。比如,当时在领导下的中国的确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有很多缺陷,譬如最终被中国深恶痛绝的腐败。但影片展示了所有的成就,却忽视了问题。”&&&& 但是,仍有一些无法忘怀的场面,而那是真实的———&&&& 1937年8月的上海,日本公然对上海发动了袭击。驻守在上海的军队奋力抵抗,几乎将日军赶到里。但日本的援军到了。曾经保卫上海的军队只有一半能够撤离。似乎是中国军队的抵抗激怒了日本军队,复仇的火焰倾泻到城市平民头上。炸弹似乎是从天上倒下来,整个城市被燃烧的房屋和惊慌的人群充斥。他们找不到逃生的路,只能惊慌而匆忙地穿过狭窄的街巷,绝望地从城市的一处涌向另一处。而其中许多人,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轰炸后倒塌的建筑湮没。轰炸结束,到处是尸体、伤员、哭泣和废墟。&&&& (解说:日本人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新式战争。一场由故意的恐怖手段、故意的大屠杀、故意的恐怖政策组成的战争。)&&&& 几个月后,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南京,但不再只是发生冰凉的武器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平民被从房屋里拖出去,被反绑着双手推入土坑,被一脚踹倒在地……屠杀结束了,街道上躺满了尸体,而另一边,却是日本军人摇着太阳旗在政府大楼上欢呼。&&&& 是的,还有活下来的,但他们伤痕累累的身体比死亡更让人感到害怕,他们抱着亲人尸体的痛哭比死亡更让人感到无助。最后,画面停留在一个年轻的妻子身上,她正抱住受了重伤的丈夫,用手轻轻抚摸他的脸颊,然后温柔地把自己的脸贴了上去……她梳着齐耳短发,双唇紧闭,面容平静。&&&& 是的,这是一个民族的苦难。但当这些真实的苦难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它便激发了力量,燃烧了斗志,发出了吼声。&&&& “这是一场追求自由、反对奴役的斗争”&&&& 无论是在《中国战役》中,还是在《危难中的中国》里,中国人民的反抗都带有某种坚韧的宿命感:他们坚信自己会赢,因此不怕失败;他们坚信正义与自由,因此不怕困苦。在某种情况下,忍耐并不是屈辱的,而只是积蓄力量的过程。&&&& 当中国国内的统一战线建立,选择了“以空间换”的战略后,三千万民众跟随着政府、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向西迁移。《中国战役》中用了近10分钟的画面,来描述这场“《荷马史诗》般的行程”———“有记录以来最伟大的大规模移民”:
&&&& 1000家工厂的机器设备、总重量超过三亿磅,通过卡车、牛车、两轮车甚至手拉肩扛的方式运走。2000英里的遥远路程,2000英里向西的旅程。只要有可能,他们会聚集在剩余的仅有的几条铁路附近,等待和期盼能够搭一段向西的列车的机会。但当列车开来,人们发现:车上与车下的人数目几乎一样多,身体一样疲惫,表情一样焦急。而当处理了最后一点人道主义物资和机器设备的最后一趟列车通过后,向西的轨道被拆除。每一根铁轨、每一段枕木都被拿走,敌人什么也得不到。&&&& 而每一条向西的河流都近于满负荷状态,满载着比黄金还要贵重的机械设备沿着河道向西驶去。前进的速度是以里、以尺、以寸的方式计算的。每一步前进,都由数百名打着赤脚、脊背变形、浑身被汗水浸透的纤夫完成的。他们的赤脚踩在沙砾上,绳索深深地嵌进没什么肉的皮肤下。&&&& 而留在后方的,则是捣毁的道路、烧焦的土地、炸成废墟的工厂。什么也不给侵略者留下。但我们要在崇山峻岭中的重庆,建立一个新的基地,积蓄为重生所需的一切力量。&&&& 同样的,《危难中的中国》则展示了中国人民是如何为中美混合14飞行大队修建新的飞行基地:&&&& 9000多中国农民,从8岁到80岁,包括妇女和孩子,起早贪黑、用最原始的工具劳作。他们烧掉了正待收割的庄稼,从河床里挑拣出石块,从两英里外用扁担挑回来;数千名妇女和孩子拿着小锤将石块砸碎,铺成跑道的地基;粘合剂由泥和水的混合物来充当,而男人们光着屁股用双脚充当泥浆搅拌机;然后是更多的石块,更多的泥浆……最后,上百人排成整齐的队伍,用数条绳索拖着5000多公斤重的大石碾子,一步、一步将跑道压平。&&&& “你正在见证一个奇迹。”解说词这样写道:“在不到3个月的里,这些人修建了一系列的机场,可供美国最大的轰炸机起降。他们在从前种植粮食的地方修建了这些机场,凭借他们的双手。报酬是每天20美分和一碗白米饭,以及美国飞机在这些机场上起降去消灭的成就感。”&&&& 类似的情景出现在修建之时———国际知名工程公司认为在有最现代化的机械条件下,也要花六至七年的才能完成,而数十万中国人依靠锹、镐、锨、背篓和双手,只用了不到一年就完成了;&&&& 甚至这种情形也出现在被日军炸毁,中美工程师及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劳工共同修建史迪威公路时———这项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次又一次被雨水冲毁后,在零乱、脚气、斑疹、伤寒和疟疾肆虐中,在日军一次又一次轰炸中,在草草掩埋了战友们的尸体后,依靠各种机械、大象、竹筏、驳船和各国人民的双手,使一片稀泥一寸一寸地变为向中国输送给养的新的道路。&&&& 当然,还有胜利以及胜利的希望:成师的中国精锐部队在印度同其他国家的后备军一道受训;经过美国培训的中国飞行员加入了美国在中国的飞行大队;当美国军队在缅甸受困时,是中国远征军长途跋涉去解救;而在日本占领区,没有转移的农民,第二天就变成了殊死战斗的游击队员……但这一切,似乎都不及成千上万名中国民众的宿命般的奋斗更能给与人希望———就像一只准备向前扑去的狮子,为了那奋力地一扑,它正摒住呼吸,绷紧浑身的肌肉,目光笃定而灼灼。是的,这里———是中国。&&&& 而纪录片最终这样给出了美国士兵们需要的答案:中国的战争,也是我们的战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年轻的两个大国,连同英联邦一起,在与中国历史同样古老的反侵略斗争中肩并肩地战斗。这是一场追求自由、反对奴役的斗争,一场文明与野蛮、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在他们的胜利中,寄托了人类的未来。”
&&&& “当你看完这些影片,我相信,你会同意我的看法:它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人民的尊敬”&&&& 颇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中国战役》并非卡普兰本人亲自到中国拍摄的。这是一部经编辑而成的纪录片。他使用了美国传教士、日本记者、中国记者、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陆军影像中心等来源的所有素材,经过约一年的翻译、编辑、制作后完成。1991年,卡普兰逝世。《我们为什么参加二战》成为他一生中制作过的惟一的纪录片。&&&& 但是,《危难中的中国》的导演哈罗德·吉尔却在中国工作了长达23个月。1943年,他作为一个志愿者,从旧金山上船,经过长达3个月的漂泊后,来到中国。随后,他与12名同事一起,共同拍摄了长达300多个小时的胶片,其中,仅吉尔先生就随同第十四飞行大队出征了86次,这些素材最后被制作为一部42分钟的纪录片。&&&& 《危难中的中国》是一部用来号召美国人民购买战争债券的纪录片。但当这部影片制作完成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因此,即使在美国,也鲜有人观看过这部影片。“战争结束了,没有人再希望看到与战争有关的东西。”吉尔平静地说。但是,他所拍摄的素材却一遍遍地被使用在其他讲述战争的影片中。&&&& 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遗憾。后来,他成为华纳卡通公司的执行制片人,职业生涯中共拍摄制作了25部电影、500部电视片、400部商业片和100部短片。当这位身材矮小、一头白发、戴着一条印有米老鼠唐老鸭的红色领带的老人出现在放映现场时,谁也没有想到,他就是主持拍摄这部纪录片的人。&&&& 他甚至不愿意再提起战争。“知道战争对我意味着什么吗?”他的棕色的眼睛瞬时泛起了亮光,淡淡地说:“我有5位同事在战争中牺牲了。”&&&& 至今,他依然能清晰地记起每个人的死因:第一个人,在从中国回国后,自杀身亡;第二个人,在一次穿越南中国海的拍摄任务中,因飞机撞山失事而牺牲,“我就是那个把他的尸体背下山的人”;第三个人,在一次拍摄中,从飞机上摔了下去。他很幸运,依靠降落伞安全着陆,却成为日本人的俘虏。日军将他随同一列火车运往中国南部,却被不知情的友军用炸弹炸死了;第四个人,同样是飞机失事;而第五个,也是最悲惨的一个,在飞行任务中被袭击,他随同燃烧的飞机一同落地,没有足够的水来灭火。但作为一个战地记录者,吉尔却不得不在同伴经受这样的折磨时,将过程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并不是烧死的,而是我们害怕他死得太痛苦,开枪把他打死的。”“如果你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永远不要期望通过别人的只言片语来了解战争。”坐在急驰在北京长安街的汽车上,老人的目光飘出窗外,“你只会选取你所想知道的片断,接凑出一个战争的景象,而那永远不可能真实。”&&&& 顿了顿,他转过头:“自由不是免费的。在这一点上,无论对中国青年,还是美国青年,我要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而在斐孝贤参赞看来,在中美两国重新放映这些影片,或许是弥补这种缺憾的一种方法。“我所接触到的中国年轻人,仅仅知道一点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但对于其他的中美战时合作状况毫不知情。”他解释道,“比如,史迪威公路就是在距中美军队缅甸北部前线几英里处修建的,那是个危险却巨大的工程奇迹,1000余名美国人为此丧生,其中三分之二牺牲在战斗中。“那些曾并肩作战的美国人与中国人,在战争中都起到了或大或小、或英勇或普通的作用。但,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两个国家是盟国。中国需要美国能够提供的物资,而在中国战斗的美国人也需要中国的帮助。为了实现这个承诺,许多人献出了生命。”&&&& 正因为如此,在他眼里,这些影片讲述了一个中国与美国曾亲密合作的故事———“一个随着岁月流逝,已在记忆中渐渐隐退的故事。”&&&& 但对离开中国60年的哈罗德·吉尔,再次造访,没有欣喜,也没有悲伤,只有抹不去的记忆。对于新生的一代人,那次战争已经结束;但对于那些牺牲在战争中的人,以及有幸活下来的人,战争似乎永远不会走远。&&&& 为了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境,在60年后的中国放映这些电影时,并没有修正当时的错误,也没有重新编辑和配音。60年前,它们向数十万的美国士兵讲述:这里,是中国;60年后,它们则试图向中国人讲述:在这场战斗中,美国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这些纪录片为老一代人唤回了中美联盟作战的年代,那个有着飞虎队、驼峰航线和史迪威公路的时代;而向年轻人介绍了那个我们曾亲密合作的时期。”斐孝贤说:“而对于所有的人,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和她的人民,以及所有的盟国,在战时的美国电影工作者眼里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 “当你看完这些影片,我相信,你会同意我的看法:它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人民的尊敬。”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影视音乐鉴赏期末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影视音乐鉴赏期末作业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类简史》作者:当科技发达到人类都不用工作,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导语:到2050年,人类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这群人不但没有就业,而且无法就业。
来源:造就
本文作者尤瓦尔·诺亚·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任教,著有《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未来,随着人类的用处越来越小,虚拟现实世界也许会取代宗教等社会构造的系统。
再过几十年,如今的大部分工作都可能销声匿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地方越来越多,人类工作也日益被其取代,很多新的产业将应运而生,虚拟世界设计师就是一例。
但是,这类职业对创造力和灵活性的要求可能较高。如果40岁的退休出租车司机要学习成为虚拟世界设计师,难度可能就有点大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让保险代理人去创建一个虚拟世界,结果会是怎样!)
即便曾经的保险代理人真的成了虚拟世界设计师,这也无法长久。随着行业的日新月异,再过十年,他说不定又得从头再来。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创造新工作,而在于创造人类胜过算法的新工作。到2050年,人类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这群人不但没有就业,而且无法就业。
无用阶级的诞生
技术让人类变得百无一用,但或许也让无条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计划成为可能,以此养活并扶持无法就业的大众。于是,真正的问题就成了如何让大众有事可做、过得充实。人类必须从事于目的性的活动,否则就会发疯。那么,无用阶级一天到晚都能干些什么呢?
其中一个答案也许是计算机游戏。在经济上毫无用处的那些人在3D虚拟现实世界中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个世界比外面的“现实世界”刺激得多,也让人投入了更多的情感。其实,这种解决方案由来已久。
几千年来,亿万人都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寻找意义。只不过在过去,我们称之为“宗教”。说白了,宗教不就是千万人共同参与的一场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吗?
伊斯兰和基督教等宗教发明了想象中的律法,比如“不可食用猪肉”,“每天必须祷告×遍”,“不可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如此种种。这些规定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没有自然法则让我们反复念诵祷告词,也没有自然法则禁止同性恋或吃猪肉。
终其一生,穆斯林和基督徒都在他们最喜爱的虚拟现实游戏之中,不断地试图积累分值。每天祈祷能加分,忘了祈祷则扣分。最后分数够高就能升级(即死后升入天堂)。
宗教:现实生活中的一场游戏,人们通过祈祷来来提升分值。
正如宗教向我们展现的那样,虚拟现实并不一定是装在某个盒子里的。它可以叠加于现实之上。过去,这种叠加靠的是人类想象和圣经,到了21世纪,我们可以用智能手机来实现。请加工业智能化微信号: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
前段时间,我陪六岁大的侄子马坦去街上捉宠物小精灵(Pokémon)。马坦一路都盯着智能手机,走到哪儿都能找到精灵。而我一个都没看到,因为我没带智能手机。我们还碰到两个也在捉精灵的孩子,差点抢起来。
我突然就想,犹太人和穆斯林对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不就是这种情形吗?放眼耶路撒冷,你所能看到的只有石头和建筑,神圣性无迹可寻。但如果透过《圣经》和《古兰经》这些书去看,那其中到处都是圣地和天使。
人都活在游戏中
当然,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寻找活着的意义,这种现象并非宗教独有。世俗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中也俯拾即是。消费主义就是一种虚拟现实游戏,买新车、用名牌、出国旅游,这些都能给你加分,只要分数比别人都高,你就觉得自己赢了。
你可能会提出异议:可人们是真心爱车,真心喜欢度假啊。说得没错,但宗教信徒们也是真心热爱祈祷、热爱宗教仪式,我侄子也是真心喜欢捕捉精灵。归根结底,其结果都是神经元被激活。
至于激活它们的是计算机屏幕上的像素,还是加勒比度假屋外的美景,还是想象中的天堂,这些真有那么重要吗?无论如何,事物的意义都是人类赋予的,它来自我们的内心,而非客观存在。纵使翻遍科学,你也找不到人类生命意义何在。所谓的意义只是人类虚构出来的。
在开创性的议论文《深戏:巴厘岛斗鸡札记》(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1973])中,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描述了巴厘岛上,人们为斗鸡而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的现象。下注和斗鸡过程都涉及到的极为繁复的仪式,最后的胜负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战斗双方和观众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
斗鸡在巴厘岛人心目中有多重要呢?在印尼政府宣布斗鸡非法之后,人们无视法律,冒着被捕和高额罚款的风险,继续斗鸡。对巴厘岛人而言,斗鸡就是“深戏”——虽是游戏,但由于被赋予太多的意义而变成了现实。而巴厘岛的人类学家们大可以说,足球就是阿根廷的深戏,犹太教就是以色列的深戏。
以色列社会中有那么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他们也许能作为一个范例,让我们一窥后工作时代的充实生活。在以色列的极端正统犹太教中,相当一部分男性是从不工作的。他们一辈子都在学习宗教经典,执行宗教仪式。
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们之所以没有饿死,一方面是因为妻子常常都有工作,另一方面,政府也向他们提供丰厚的补贴。虽然他们的生活一般都很清贫,但有政府支持,基本生活所需是不用愁的。
这其实就是无条件基本收入。极端正统犹太教的这些人虽然贫苦,而且从不工作,但在一项又一项的调查中,他们报告的生活满意度却高过其他任何群体。在全球性的生活满意度调查中,以色列几乎永远独占鳌头,在一定程度上有他们的功劳。
未来的“深戏”会在哪?
其实,后工作时代的景象随处可见,不用特地跑到以色列去找。只要你家里有个爱玩计算机游戏的少年,你自己就能做个实验:提供刚好够他维生的可乐和批萨,然后不再要求他做功课或干活,停止监督。
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他会几天几夜盯着屏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做功课,遑论家务;不去上课,不按时睡觉;饭不是顿顿都吃,澡也不是天天都洗。但他不太会无聊,也不会感到漫无目的,至少短期内不会。
因此,到了后工作时代,虚拟现实也许是无用阶级寻找意义的关键。它也许是计算机内的虚拟现实,也许是宗教和意识形态这种计算机外的虚拟现实,也许是两者的结合。可能性是无限的。
2050年让我们全神贯注的“深戏”会是什么?没人清楚。
无论如何,工作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意义的终结,因为意义是想象出来的,不是工作所赋予的。只有在一些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工作才是人生意义所不可或缺的。
18世纪的英国英格兰乡绅,当代的极端正统犹太教……各个文化和时代的人们都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找到了丰富的人生意义。到2050年,人们也许能构建出复杂度空前的虚拟世界,提供更深的“深戏”。
那么,现实又如何呢?我们真想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吗——几十亿人都沉浸在幻想之中,追求着臆想出来的目标,遵守着想象出来的律法?其实,不论你喜欢与否,这就是我们生存了几千年的世界。
翻译:雁行
来源:The Guardian
6分钟读完《人类简史》,读懂250万年
作者:Z小姐
《人类简史》的作者是一个以色列年轻的历史学家,人称怪才Yuval Noah Harari。讨论范围跨度很大,从人类如何进化到食物链顶端,讨论到人类社会的构建,以及帝国的形成、殖民,到现代社会的科学革命。但是易读性超好,比如资本主义的部分,几个例子讲明白如果看经济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也未必明白的原理。
有些结论看起来有些沉重,比如人类对整个生态的影响;有些内容没有结论,比如为什么是父权社会。Z小姐更关注其中规律性的内容,下面摘要自动忽略了一些自己不太关注的内容。
Z小姐最印象深刻的几个结论:
1,现代人脑容量不如采集社会的祖先脑容量大
2,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的原因是因为合作,可以合作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的语言,有“虚构”功能。人类的贸易网络就是建立在国家、货币这些虚拟概念上的。
3,靠八卦能维持的社会单位时150人,再往上就需要故事,无论是宗教故事,民族主义还是公司愿景。
4,采集时代已经形成最初的富裕社会,农业革命和定居的推动力可能是一些宗教需要和气候变化。
5,蜂群的分工信息是靠DNA存储,而人类的分工信息靠大脑存储,大脑会随个体死亡而死亡,DNA不会,因此造成人类社群的不稳定。
6,非洲人基因上的先天优势却造成其在社会分工上的劣势,社会变迁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然后不断强化。
7,经济泡沫依赖于实验室速度,一旦不同步就趋于破裂。
8,公司化、证券交易所都是欧洲殖民时期的产物,公司比国家名义更容易筹款。
9,全球化令和平比战争利润更高。
10,佛教所崇尚的内心平静与现代生物学殊途同归。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大约135亿年前,宇宙物质、能量、时间、空间有了现在的样子,形成物理学。
大约38亿年前,分子结合起来,形成精细结构——有机体,成就生物学。
大约250万年前,类人生物出现。大约200万年前,整个世界存在不同人种,包括东非的鲁道夫人,东亚的直立人,欧洲和西亚的尼安特人,但知道大约1万年前,只剩下智人这一种。
大约7万年前,“智人”开始创造更复杂的结构,形成“文化”,文化继续发展,形成历史学。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革命——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大约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大约500年前的“科学革命”。
60公斤哺乳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200立方厘米,而250万年前的最初人类,脑容量600立方厘米,现代智人的平均脑容量是立方厘米。但为什么没有进化出会微积分的猫?面对生存,大脑也是负担之一,占体积的2-3%,但却消耗25%的能量。所以代价就是肌肉萎缩,以及花更多时间寻找食物,如同国防经费拨给教育,人类也把工二头肌的能量拨给神经元。
直立行走后可以扫视草原,手解放出来可以传递信号,人就此越来越着重神经发展,且不断对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逐渐人类可以使用复杂工具。变大的大脑为颈椎带来负担,成为人类的苦恼。对于女性来说,直立行走使产道宽度受限制且婴儿头部逐渐变大,于是进化出了更短的生产周期以降低生育风险,相对生下来就会跑的小马,人类都是早产儿。为了获得食物养育孩子,需要全部落的努力,人类进化出突出的社交技巧,同时由于脱离子宫时进化不完全,有更强的可塑性,可以用教育和社会化方式改变。
大约100万年前,人类虽然有大容量脑和石器,但仍然在食物链的中间位置,很少猎杀大型动物,靠采集植物、挖找昆虫,以及吃大型动物吃剩的腐肉维生。早起石器主要用途就是另人类在大型动物用餐完毕,走进所剩无几的猎物尸体,敲开骨头吃唯一还能吃的骨髓维生。直到40万年前,几种人种才开始追捕大型动物,直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这对了解人类历史和心理至关重要。历史上食物链顶端的狮子、鲨鱼都经过数百万年演化,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让整个生态猝不及防,很多生态灾难都是源于这场过于仓促的历史跳跃。
站上食物链顶端的路上,使用火是重要一步,大约30万年前人类可以熟练使用火。火可以改变化学结构另原本无法吸收的成分得到吸收,同时发生生物变化,杀死病菌寄生虫。同时拒绝时间也大大减少。黑猩猩每天5小时咀嚼生肉,人类一小时足够。这扩大了人类可摄取的食物种类,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降低了倡导消耗,给大脑供能量铺平道路。
虽然熟练使用火,吓走狮子,烹调食物,寒冬取暖,但是15万年前人类仍在食物链中间位置,人口数百万,对生态来说微不足道。大约7万年前,智人开始迁徙到中东,东亚,每到达一个地点,当地原生人类族群久很快会灭绝。尼安特人大约3万年前退出历史舞台,其他人种也先后退出,只留下了一些DNA在我们身体里,留下智人成为人类最后的物种。征服世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独特的语言。
大约7万年到3万年前之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针,以及第一个可以称为艺术品的雕塑,还有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动物也有自己语言,人类语言的特别之处在于灵活性。有限声音组合无限多句子,储存和沟通惊人的信息量。大约7万年前,智人的语言体系可以让他们八卦数小时,在一个大约50人的部落中,了解谁更可靠谁不可信,称为发展出更紧密、更复杂合作形式的基础。
人类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虚构。人类和动物都可以传递fact如“河边有只狮子”。在认知革命以后,传说、深化、宗教出现,因为人可以说“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事务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最重要时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还可以和无数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智人才统治世界。
社会学研究表明,靠八卦能维持的团体大约是150人,超过后成员无法了解团体其他成员的生活情形。今天人类团体仍然受到这个神奇数字影像。社群、公司、社会网络、军事单位30人一个排,100人一个连,都不需要正视阶层就可以正常运作。一个小的家族企业,没有董事会也可以经营的有声有色。但是越过150人门槛,创造出城市、国家,秘密可能就在于虚构的故事。
教会的根基就是宗教故事,两个天主教信徒,从未谋面但是可以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或者一起筹措资金盖医院。司法制度,也是基于法律的故事。原始人相信鬼神月圆之夜起舞,巩固了他们的社会秩序。现代社会,商人和律师就是巫师,设定规则建造社群,护着共同相信法律正义和人权从而为一位陌生人辩护。
公司就是一个集体想象。在“有限公司“出现之前,创业需要思考再三。这个概念出现之后,公司是独立个体,不等于设立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从而规避了风险。人类现在已经有奇迹复杂的故事网络,即使虚构,只要人人都相信,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如果没人相信,就是谎话。自认知革命以来,智人就一直生活在双重现实之中,一方面是客观的树木河流,另一方面是神、国家、企业。
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基因,但是还取决于环境和个体的特殊之处。在远古,改变社会和生态结构都是依赖基因突变,但是认知革命之后,人类的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巨大改变,但智人还是可以迅速改变行为,并且将行为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人类社会出现了不生育的社会精英阶层,如天主教神父、佛教高僧、太监等,这直接抵触了自然选择的最大原则。而欣慰传递依靠的不是生育,而是圣经故事。远古人类行为及万年不变,但现代只要十几二十年就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和经济环境。
所有动物里只有智人存在贸易网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相信美元、联邦储备银行、企业商标这些虚拟事务。智人打败尼安特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种合作机构可以构建出500人的网络攻击尼安特人不超过50人的社会网络。为什么现在我们有洲际导弹但是3万年前只有长矛?原因也在于合作网络,导弹需要从矿工到物理学家的上百万人合作完成,而人类生理上制作工具能力没有显着提升。
要了解人类天性、历史和心理,需要了解狩猎祖先的头脑,他们的很多思维方式、饮食习惯、冲突、性欲至今仍在影响我们。远古采集者,如果遇到高热量甜食为了生存最优选择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为止,到今天物质盈余,人类仍然无法戒掉高能量饮食,导致普遍的肥胖问题。有些演化心理学家认为,远古部落没有一夫一妻制,没有父亲概念(直到现代胚胎学发展才找到证据证明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父亲,远古则认为是一群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婴儿),因此一群人共同抚养部落小孩,“远古公社”支持者认为,离婚率居高不下以及大人小孩都面对心理问题,尤其工业化之后人类拥有超级城市、飞机、计算机但是却感觉到疏离。都因为一夫一妻制,脱离社群不符合生物本能。
到农业革命前夕,地球上有500-800万人类狩猎采集者,几千个独立部落,形成不同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认知革命的重要成就。智人采集的不止是食物,还有知识。为了生存,智人需要对栖息地了如指掌,植物生长模式,动物生活习性,在采集时代智人需要有超高心智方得以生存,然而农业革命以来人类脑容量在不断下降,分工使现代人只擅长一个小领域,低等分工的人只要能生存就可以传承一个平庸的基因。
采集社会大概每三天打猎一次,每次3-6小时就足以养活部落,比现代人工作时间短。同时采集时代比农业时代的人更没有营养不良等问题,主要缘于其杂食习性,如果不考虑儿童夭折情况,以及意外事件,多数人自然寿命可以活到60岁甚至80岁,然而农民大多依靠单一作物作为热量来源。同时远古采集者较少遇到传染病问题,传染病主要来自于家禽,农业革命之后才传递到人类身上。这是最初的“富裕社会”,但是也会遇到各种致命意外,人类关系虽然亲密但是也会残忍杀害老弱以维持部落实力。因此战争也并不是农业社会出现私有财产之后的产物,采集社会就有。
然而智人所到之处,都有大量的物种灭绝。智人的殖民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最快的一场生态灾难。第一波是采集者的扩张,第二波是农民扩张,第三波就是现在工业活动造成的灭绝。
远古采集者多数是泛神论,即天地万物皆有灵,人类可以通过语言、舞蹈与他们沟通。采集社会对现代人影响深远,但我们又知之甚少。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公元前人类由采集转向农耕,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等地。此后的几千年农业社会,人类持续驯化各种农作物和动物。到今天人类90%热量来源还是9000年前人类驯化的农作物-小麦、大米、玉米、马铃薯、大麦。至今人类仍有采集者之心,和古农民之胃。
公元前9000-小麦、山羊
公元前8000-豌豆、扁豆
公元前5000-橄榄树
公元前4000-马
公元前3500-葡萄
到公元前3500,驯化热潮结束。过去2000年,人类并没有驯化新的主要作物。比如家禽,驯化方法就是每一代都挑选出具有侵略性和不听话的先杀掉,经过几代就得到了驯化的家禽。
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等地?因为农作物很难被驯化,因此农业革命发生在特定几种适合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适合生长的地方。
采集者基本已经达到温饱,是什么动力推动了农业?农民的劳作时间更长、更少自由被固定在农田旁边生活;农业更加不适应当时智人的身体,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产生大量疾病,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都是因为人类身体更适合攀爬与奔跑而不是弯腰劳作和挑水。
从小麦角度看,更像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小麦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植物,1万年前小麦只是世界上众多野草中的一种,生长在中东,短短1000年中小麦就遍布全世界。
农业革命是历经数百年的缓慢进程。如果说是人口推动,事实上人类有哺乳动物的数量调整自然机制,营养充足则女性较早进入青春期,怀孕成功率也较高;营养贫瘠时相反。这期间人类偶尔食用小麦。大约180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中东气候非常适宜小麦生长,人们生活在这里采集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定居在这里。
从英国巨石阵和哥贝克力石阵来看,采集者可能并不是为了增加日常食物供应,而是为了支持某种神庙的建造才从采集转向种植。传统认为人们先有村落才有信仰中心,事实可能相反。
进入农业社会后,定居称为人类常态,只有少数游牧民族。定居使人类产生了改造环境的欲望,人工岛屿适合人类却不再适合其他动物生存,人类会防止各类野生动植物入侵,无法赶走就消灭比如灭蟑、灭蝇等。农业时代,一个农民家庭拥有的物品总量远远超过采集时代一整个部落的物品总量。
采集时代有一天过一天,农业时代需要规划,因此“未来”的重要性被拉到历史新高。迁徙可以逃避恶劣环境,定居却不能,因此农民勤劳不懈希望保障自己未来的安全,这种压力也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依靠农民生产出来的食物,加上新的运输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个地区,形成村落、城镇和都市,再由王国和商业网络将他们相连。也正是这些多余的粮食,养活了整治、战争、艺术和哲学。
然而人类几百万年演化过程中,一只是几十人小部落。农业革命后,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这些时间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能够养活一个城镇不代表能够让大家都同意如何划分领土和水资源以及解决他们争端。革命多半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古罗马公元前一世纪达到权利高峰,正在这个最富庶的时刻政治秩序甭哭哦。
公元前8500-几百人村落
公元前7000-土耳其加泰土丘城镇人
公元前5-4世纪-fertile crescent 几万人城市,也管理附近小村
公元前3100- 下尼罗河谷统一,形成世上第一个埃及王朝,法老王掌握数十万人民
公元前2250- sargon the great建立起第一个阿卡德帝国,超100万子民,常备军5000人
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中东亚述帝国、巴比伦、波斯帝国,人口数百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东亚地区,常备军10万人,朝廷10万官员
公元1年-古罗马统一地中海地区,纳税人达1亿,常备军25-50万人
庞大网络如何支撑?公元前1776年《汉谟拉法典》,几十万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巴比伦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子民超过100万,法典汇集当时的法律和判例,把汉谟拉国王塑造成正义国王榜样,法典的开头是汉谟拉的神职任命。这里将人类分成男女两种性别,上等人平民奴隶三种阶级,不同性别和阶级如果被杀索赔金额都不同。这里做了严格的阶级规定,并架设只要国王的臣民都接受个字的角色,整个帝国的上百万人就可以有效合作,为所有成员生产足够粮食,并可以抵御外敌。
公元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是现代数亿美国人合作手册,它宣告自己是普遍和永恒的争议,所有殖民地民众不再是英国王室的子民,“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对比二者,无论平等还是阶级,都是想象出的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而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正确性。
如果用演化学角度审视《独立宣言》,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自然界秩序相对稳定,比如重力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是人类靠想象建造的秩序总面对一夕崩溃的风险。因此需要人真正去相信才能持久,包括基督教徒相信教义、中国相信仁义礼智信令帝国持续两千年,美国相信人权否则不会持续250年,投资人和银行家相信资本主义。
如何建造秩序?首先要坚持这是客观事实,比如是神的旨意或者是自然规律;第二教育上从人出生就不断提醒他,葱童话、戏剧、歌曲到政治宣传、建筑、食谱。比如相信个人主义,小朋友在家会有自己房间,令秩序融入建筑;这种秩序也创造了我们的渴望,比如想要可乐而不是水;这种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思想连接,比如美元货币体系,如果想要改变秩序,就需要思潮活着政党或宗教运动推动。
大型社会比如蜂群,社群稳定时基于它们的基因组储存了合作所需的大部分信息,DNA设定行为模式;然而人类使用大脑来储存信息,但是大脑会随人类死亡而死亡,因此早期信息多数在一个世纪内就消失。因此人类社会更加动态和复杂,农业革命前生存压力令人类大脑适合储存关于动植物、地形和社会信息,农业革命后,公元前大约35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数字和文字,来存储信息。至今人类大脑仍然可以高效检索信息。
公元前3000 苏美尔楔形文字加入符号,实现完整表意
公元前2500 国王可以使用楔形文字颁布法令、祭祀使用它记录神谕,平民可以写信
同期古埃及象形文字也诞生
公元前1200 中国甲骨文诞生
公元前中美洲发展出完整表意文字
此后几个世纪,官僚制度需要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公元9世纪印度人发明0-9数字,阿拉伯人工大印度发现并传播到全世界。
农业革命过后,人类创造出了秩序、文字等来弥补我们基因中的不足,称为大规模合作的基础。复杂的人类社会,似乎需要阶级和歧视来稳定社会结构,目前尚无一个大型人类社会真正完全免除歧视。阶级在令某些人高人一等,从而规范数百万人关系,无论是印度的种姓、美国的种族、土耳其的宗教。
印度种姓制度形成于大约公元前1000年,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土着。入侵者建立等级森严的社会,印度通过“洁净”与“不洁”来放置不同种姓的成员接触,方便管理。至今印度已经有3000种jati也就是出身,它深入人心决定了职业、饮食和住处,民主政府试图打破种姓区别但影响仍然难以消除。
现代美洲也是在16-18世纪由欧洲征服,欧洲人引进数百万非洲奴隶开矿和种地,除了非洲与美洲位置接近的地理原因,非洲有成熟奴隶贸易的社会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基因原因,美洲殖民农庄位于verginia巴西海地等疟疾肆虐的地区,欧洲人容易致死但非洲人早已经免疫,非洲人基因上的优势竟然造成了社会上的劣势。一定程度上属于历史偶发事件,但是为了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开始宣传种族差异,并很不公平的把黑人当作污染的来源,后来形成了jim crow laws黑人歧视法剥夺了投票权,不准就读白人学校等,进行种族隔离。因而又形成黑人学历较低,犯罪率远高于白人的事实。历史自为因果,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
各种政治制度也接近,并没有逻辑学和生物学基础,而是偶然事件引起,再不断强化和自我壮大。
农业革命以来,大多数人类社会都属于重男轻女的父权社会,一方面男人力气更大适合体力劳动,但是统治者往往社交技巧杰出而不是肌肉发达,所以结论不完全成立;第二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男性掌握军队,发动战争从而掌握社会,这也解释了为何战争无处不在。但是统帅往往不一定是好战的士兵而是运筹帷幄的军校生,结论也不完全成立;第三种从生物学讲,男性需要彼此竞争才能得到最优秀女性受孕机会,长期进化出最具野心、最积极、最好胜男性。女性照顾子女需要许多人协助分担,长期进化出最顺从、最愿意接受照顾的女性。
生物界雌性需要外部协助从而有更好的社交技巧,于是建立起协助彼此养育后代的母系社会。至今尚无最具说服力的父权社会解释,但是20世纪性别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情况正在改变。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人类文化常矛盾统一,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和基督教,前者倡导奢侈精致追求荣誉,后者倡导远离虚荣一切皆空,于是在矛盾中引发十字军东征,对于这些骑士,东征能体现武力的长才,也能体现对宗教的虔诚。
现代的平等与自由也同样不可兼得,绝对平等必然限制自由可以参考公社时代,自由则也可能导致阶级分化不一定会走向平等。但是人类文化的矛盾,常常是文化创意的引擎。不同的概念和想法,引发思考、反思。想要看清历史的大方向,就需要看清不同时期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共存的文化。
公元前10000年,地球上存在上千种人类文明。
公元前2000年,存在2000多种。
公园1450年,即将进入欧洲探险时代。
地球上9成居民紧密相连,都在亚非。另外一成在中美北美、安第斯南美、澳大利亚大陆、夏威夷到新西兰的大洋洲岛屿地区四个部分。
1532西班牙征服aztec进入南美;
1606欧洲人登上澳大利亚大陆;
1788英国殖民开始。
亚非花了几百年慢慢消化它吞下的其余世界,另今天几乎所有人类接受一套地缘政治体系(国际公认的国家边界);同样的经济制度(大部分是资本主义)一样的法律和科学体系。
智人在演化中学会了“我们”和“他们”,学会与陌生人合作,并且在意整个种群的利益,这个在其他动物社会看不到。公元前1000年,发展出“世界一家”的观念,商人、征服者和各教先知最早跳出我们和他们的二元区分,他们想要建立全球适用的经济秩序、权力体系以及全球都信奉的真理。
采集社会完全没有货币概念。
农业革命开始,村庄依靠互通人情以及一点点对外的以物易物交易。直到城市与王国兴起,各地土壤与气候不同,某些村庄以他们的美酒、橄榄油或者陶器闻名;同时人口稠密城市开始有服务业,养活鞋匠、医生、木匠、战士、律师等专业非农民或手工业工作者。随着专业化深入,如何交易策划功能为问题。比如鞋匠需要把修鞋服务用不同人的上百种商品分别定价,一次服务对应多少苹果、小麦、大米非常困扰,而且防火防水防贼都是问题,搬迁也成为问题。因此就有了各种贝壳、盐、布料、欠条作为交易媒介。这种媒介支持了一地到另一地的复杂商业网络以及蓬勃的市场经济。
从最初的宗教建立信任,到货币体系的建立称为最大的人类互信系统,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是基于信任,或者“相信”,所谓价值观一致,就是都相信目前的体系规则。
公元前3000 苏美尔人 麦元
公元前2500 美索不达米亚-银社客勒
公元前640 土耳其 世界上第一批硬币
公元1世纪 古罗马硬币当时广受信任,成为当时的世界货币
吕底亚硬币系统从地中海传到印度洋,中国独特的使用铜钱和金银元宝,穆斯林和欧洲征服者将二者都传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现在地球上都有单一金钱货币区,早年的黄金白银,现在的美元英镑。分属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语言、法律、文化,金钱虽然尝尝被不屑,但却是人类历史上最能够被全人类接受的东西,跨越几乎所有的文化鸿沟。
帝国政治秩序有两种特征,1,统治多民族和文化,二三十个;2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可以纳入更多国家和领土,就好像1世纪前的大英帝国。即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两点,而起源、政府形式领土范围和人口规模并不重要。
雅典起源于自由联盟,通知超过100个曾经独立的城邦;aztec税收记录了371个不同民族和部落。当年世界上的民族数量比现在多得多,每个民族人数更少领地更小。然而帝国恰巧是民族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之一,今天的希腊和墨西哥就不再符合帝国定义。
帝国循环通畅包括,一小群人建立一个大帝国,形成帝国文化、帝国文化得到属地居民认同、居民以共同帝国价值为名要求平等地位、帝国开国者失去主导地位,帝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发扬光大。观察古罗马、伊斯兰和欧洲都有相似进程。
古罗马——古罗马人建立帝国,形成希腊-古罗马文化,庶民接受拉丁文、古罗马法、古罗马政治思想;伊利丽亚人、高卢人等以古罗马价值观要求平等地位,古罗马人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族群,帝国控制权转移到多民族精英手中;伊利丽亚人、高卢人等继续发扬他们已经接受的古罗马文化。
伊斯兰——阿拉伯人建立阿拉伯哈利发王朝,形成阿拉伯穆斯林文化;庶民接受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埃及人、伊朗人等以穆斯林价值观要求与阿拉伯人平等;阿拉伯人失去穆斯林世界控制权,形成多民族的穆斯林精英族群;埃及人、伊朗人等继续发扬穆斯林文化。
欧洲——欧洲人建立欧洲帝国、形成西方文化;庶民接受英语、法语、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人权等;印度人、中国人、非洲人以西方价值观,要求与欧洲人同等地位;欧洲失去对全球控制,形成多民族精英族群;印度人、中国人、非洲人继续发扬他们已经信奉的西方文化。
到公元前200年,大多数人已经生活在各个帝国之中。现在冰冠融化、臭氧层破洞等问题,都不是单一国家可以解决。未来的全球帝国,可能正是环保当道。目前正在形成的全球帝国,并不受任何特定国家活着族群关系啊,越来越由多民族共同治理。
泛神论体系,人类规范价值观出了自己,还必须考虑其他动物、植物、精灵、鬼魂的利益,采集社会毕生活动范围不会超过1000平方公里,所以也没有传教的必要。
农业革命以来,宗教革命随之而来。平等的众生,在农业革命最初,就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财产。农业革命的宗教意义就在于这里。
很多古代神话就是一种法律契约,人类崇拜神灵,换取人类对动植物的控制;祭天仪式就是大概这个目的。随着农业革命后期贸易网络开始扩张,local
的神很难覆盖整个王国,因此多神教应运而生,它认为一群神灵分别掌管生育、雨水、战争。对于泛神论者,人类只是众多生物钟的一种;对于多神论者,这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人类能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命运。它提高了神的地位,也提高了人的地位。
公元前1350第一个一神论教出现在埃及,虽然此后多神教不断演化出一神论宗教,但四知道基督教才有了重大突破,从一个小的犹太教分支到全世界。最早的教派领导者是保罗,他认为耶稣化身世人为拯救人民而被钉上十字架的事迹(福音)应该被全世界知道,于是开始传教。通常一神论教徒会更狂热的传教。公元500年,基督教已经征服全球最大的罗马帝国。请加工业智能化微信号: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
同时多神论也促成一些二元论宗教,他们相信“恶”独立存在,不归代表“善”的神掌管。它的魅力在于帮人们理解这个世界上的苦难。这种宗教兴盛于公元前之间。以上宗教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相信的都是神灵活着其他超自然对象,然而公元前1000年亚非大陆出现新型宗教,比如印度的jainism和佛教,中国的乳胶到脚,地中海的犬儒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些都崇拜的不是神抵。
而最最成功的现代宗教,就是资本主义。
我们无法解释历史作出的选择,但可以肯定:历史的选择绝对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对人类不利的文化不一定会停止扩张。迷因学认为,文化就想寄生虫,而人类是宿主,不知不觉中改变,甚至丧命。人类复制机遇基因,文化基于迷因(meme)
大约公园1500年,历史作出最终大选择,改变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运,科学革命发生了。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过去500年,人类力量前所未有的增长,公元1500年人口大约5亿,现在全球人口70亿。
现代科学体系与先前知识体系最大区别就是:1、此前知识体系都基于无所不知,而现代科学承认自己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运用理论取得系能力发展出新的科技。
比如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儒教都假设世上所有事情都为人活着为神所知,因此学习就是学习《圣经》《古兰经》等,遇到困惑去请教牧师就应该获得答案,如果知识体系内没人知道代表这件事不重要,比如蜘蛛是如何结网的,圣经中没有答案。而现代科学承认无知,就比此前的知识体系更有求知欲。但社会缺少一直信仰如何保持稳定?那就是类似宗教信仰一般的相信科技和科学研究方法:收集实证观察(感官感受)并用数学工具整理。
1744年两位苏格兰长老会教士打算成立一个寿险基金为神职人员的遗孀和孤儿提供补助,他们分析了几千份死亡记录计算了不同年龄段过世的概率,有遗孀和有孤儿的概率,他们计算到1765年基金会有58348英镑,而到那一年实际有58347英镑,精确到不可思议,这些概率计算后来成了精算学的基础,也成了人口统计学的重要概念。
中世纪的欧洲,教学核心是逻辑、愈发、修辞,数学通常就是简单的算术和几何学,但是到了今天,修辞变成文学一部分,逻辑变成哲学一部分,神学乏人问津,但是数学称为各个学科的基础。
公元1500年,科学和科技是两个不同领域,到19世纪才真正接轨。到二次世界大战,科学的重要性一日千里。1944年德国节节败退,顽强抵抗的一线希望就是相信德国科学家能研发出新武器来利往狂澜。然而与此同时,美国曼哈顿计划完成,1945年原子弹制造完成。如果美国决定入侵日本则需要百万军队丧命战争将拖延到1946年结束,于是杜鲁门决定使用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战争就此结束。
19世纪以前,军事主要变革都是在组织而不是科技,比如古罗马军队并无先进武器,但是组织有效率,还有铁一般的纪律。中国道士很早就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但是没有哪个王朝意识到去使用火药发明武器,而是发明了鞭炮。情况一直到18世纪才有王朝意识到需要投入资金做武器研发。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登场,科学、产业和军事科技才开始水乳交融。
在科学革命之前,很多文化都不相信人类还会再进步,需要恪守祖宗智慧。直到现代文化产生,比如18世纪,许多文化中还认为闪电时神怒象征,但富兰克林验证了闪电只是一到电波并发明了避雷针。而18世纪欧洲能征服世界,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亿万的投入。
人类在公平交换的困境中走了千年,直到近代,基于对未来的信任,才发展出了“信用”这种金钱概念。于是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第八章创新论述:如果地主、鞋匠赚得的利润高于养家糊口所需,就会雇佣更多助手进一步提高自己利润。利润越高雇佣越多。民间企业获利时社会整体繁荣基础。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之一,意思是,“利己”和“利他”不矛盾,经济应该是一种双赢局面。当然,基础是利润用来建设新工厂,雇佣更多人,而不是把利润浪费在没有生产力的活动上。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的重点在于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利润应该拿出来再生产,扩建、研发等均可,目的就是增加产量,转化更多利润和雇佣。资本即因此而来,资本是用来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而财富指埋在地下不投入生产的金钱。
因此科学就在这种理念下变化,投入之前会先问这项研究会提高产量和利润,以及促进经历成长吗?资本主义架设经济可以无穷尽成长,类似狼群认为羊群会无限扩张,本身与常识相悖。但现代经济指数级成长,就依赖于科学家每隔几年有一项新发明,比如引擎、基因工程。银行和政府印钞票,然后盼望科学家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前,创造出新的产业带来庞大利润。如果实验室脚步不敌泡沫破灭速度,经济前景堪忧。
荷兰成功脱离西班牙独立,还成为全球海上霸主,成功秘诀就在于信贷。第一,他们坚持准时、全额还款,降低借款人风险。其次,荷兰司法独立,保护特人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权。相比之下独裁国家不保护私有财产,资本就逐渐离开流向保护私产的国家。当时的银行家如果分别在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开立分行,借钱给西班牙国王和荷兰商人,如果不愿意还钱,西班牙法院会推测上意,免遭雷霆之怒,而阿姆斯特丹法院独立,可以直接判你胜诉。
西班牙国王不还钱的同时,还叛你有叛国罪,要求交钱赎人,于是银行家意识到这是抢钱,需要到真正法制的国家经营。西班牙逐渐失去信任,而荷兰逐渐赢得信心。西班牙出征采用不断加征税收方法,而荷兰采用出售公司股份方法,于是欧洲各大主要城市都设立了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荷兰东印度公司就用这种方法筹集资金,不断攻下各个提高关税的政权,并且与竞争对手开展,带回当地的货物贩卖,就这样攻下一个一个岛屿。
同时西印度公司为掌握哈德逊河,建立了一个新殖民地阿姆斯特丹,1664年落入英国人手中改名新约克new yor,因为york为英国一个郡,即现在纽约,当时为了抵御英美人,西印度公司筑起一道墙,即今天的wall street。
17世纪末,荷兰人自满一集战争成本高昂,英法成了最有力竞争对手。1717年法国成立密西西比公司,在美洲殖民,新奥尔良在此时开始成型。当时这里只有沼泽和鳄鱼,但密西西比公司谎称这里金银遍地,股价一飞冲天,两年内涨幅200倍,全民购买股票致富。直到1719年末,某些得利者开始抛售,因此恐慌,股价雪崩。为了维持稳定,法国央行决定买进,但耗尽了央行资金,于是只能印钞票,因此法国金融体系成了一个巨大泡沫。这也是当时法国海外领土主见落入英国手中主因之一,此后法国国王越借越多,债台高筑,1789看法国大革命揭开序幕。
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类似此前荷兰帝国,由民间股份公司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这些公司也都在交易所上市,首次打下印度大陆的,也不是英国官方,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直到1858年,英国王室才将印度以及用过东印度公司的佣兵收归国有。资本主义和帝国的关系从未结束。
184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靠向中国出口鸦片发了大财,30年代后中国政府发布禁烟令,但英国以自由贸易为名向中国宣战,然而当时中国太自信,完全敌不过英国新武器,此后战败签订赔款条约,并且割香港给英国从事安全贩毒。在19世纪末,中国鸦片成瘾者大约4000万,全国人口的10%
资本与政治对信贷市场影响深远。一个市场得到多少信贷,除了资源更多事信用,比如政权更迭,或者是外交政策。
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此前人类能源依赖植物,但是此后认为能源取之不尽只是知识不够,比如太阳能。过去200年,工业化生产成了农业支柱,动植物都被机械化,家禽的生物属性都被剥夺。然而正是以为如此,才释放了更多的人力,制造钢铁、建筑、以及各类产品。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过需求。但是谁来买单?
因此为了避免无人买单局面,新的伦理观出现,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鼓励善待和宠爱自己,抛弃节俭。而后果就是过去农业社会的饥荒,被现在肥胖所取代。资本和消费主义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有钱人投资,其他人购买。
今天地球上居住70亿智人,工业革命以来人口成长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峰。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其他物种的减少,以及自然栖息地的入侵。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时刻表和生产线的概念,工厂采用后,其他地方也采用。1830年英国第一条商业铁路启用,10年后首次公布火车时刻表。1880年,英国政府迈出前所未有一步,立法规定英国时刻表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现代人每天都会看几十次时间。
工业革命之前日常生活的核心是核心家庭、大家庭、当地社群。家庭负责照顾生病的人,以及赡养老人。而工业革命带来了国家和市场,将很多家庭和社群功能由国家取代。这个过程,就是解放个人的过程,代价就是很多人悲叹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在,社群和家庭只留下了情感功能。
我们这个年代歧视比起过去更加和平,虽然还是有战争,但是战争的死亡人数已经远远低于过去。而现在因为车祸、自杀死亡人数比战争牺牲更大。
1945年英国还统治地球面积25%但30年后就只剩下几个小岛,1989年苏联解体,帝国退出后而独立的国家,对战事兴趣都不大。有了核武器之后,超级大国如果开战,等于集体自杀,武力征服全球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战争成本飙升,利润下降。过去的财富就是天地、牛、奴隶、黄金,而今天变成了人力资本、知识,以及银行这种复杂的社会结构,想要抢夺和占领都十分困难。比如加州,也从淘金地变成了硅谷和好莱坞闻名。相比战争,和平更加有利可图。
现代四大因素从今了良性循环:核子末日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和平比战争利润更高;国际网络日益紧密,国家无法全然独立之外,任何一国片面宣战的机会大幅降低。
在人类心理上,现代人与1800年人类相比快乐不一定更多。比如自由,虽然可以自由选择拥有,对方也可以自由选择离去,社群和家庭凝聚力下降,这个世界上个人感觉越来越孤独。快乐不在于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与主观期望是否相符。快乐是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塑造,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而演化机制让人类的快乐只是短暂奖赏,不然不会有心情做其他事情。人类心理就像一个恒温系统,所有正向和负向的波动都会回到正常水平线上。
因此佛教主张,所有主观感受都是瞬间波动,追求瞬间体验是徒劳。无论追求什么,持续的不满来自追求这件事本身,因此主张保持心灵平静。虽然这种主张与现代自由主义文化追求物质的文化不相融合,但这种说法与现代生物学不约而同。
现代有三种方式令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
生物工程就是人类对生物的干预,比如阉割的公牛叫做ox,未阉割的叫做bull。大肠杆菌经过基因改造来生产燃料,改造奶牛乳腺炎问题带来的牛奶病菌,改造猪肉中的不健康脂肪。
仿生工程,类似助听器,人造视网膜,以及大脑就可以控制的外骨骼。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就是脑机双向借口,计算机读取大脑信号并且传输回大脑,大脑也可以连上网络形成脑际网络,可以读取记忆,届时人类将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无机生命,则是可以模仿基因遗传演化,自我复制并且繁衍的程序,届时如果能够构建一个数字个体心灵,计算机里面构建出人工大脑,虽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同意二者运转方式一致,但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现在的文化已经挣脱了生物学控制,越来越多行事方式已经大幅改变,无法守旧。虽然很难接受科学家不仅能改造身体,还能改造心灵。未来的数字物种,没人能预测准。如果智人即将谢幕,那么我能能做的就是开始思考我们究竟想要什么?
喜欢写原创文章的朋友请投稿 邮箱:#qq.com (#换成@)
关注以下精英们都爱看的微信圈子,助你成为有品味的中产阶层!
股票研究院
微信号:xgupiao
股票投资学习平台,这里聚集了全国的炒股爱好者。股票研究院欢迎你加入炒股大家庭!
股权研究院 :guquancn
企业高端的股权私董会,资本战争的军师
招财微盘宝
facaizhaocai
低门槛零花钱理财,投资教育娱乐一体化
每天一首原创小诗,洗涤心灵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与和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